:::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政治、地域與家族--宋元時期四明士族的衰替
書刊名:新史學
作者:黃寬重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Kuan-chu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0:2
頁次:頁1-41
主題關鍵詞:四明地域文化士人家族鄉曲義莊慶元黨禁Ming ChouSsu-mingLocal cultureElite familiesCommunity's charitable estateHsiangchu YijuangDaoxue prohibition in the Chingyuan periodChingyuan dangj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7
  • 點閱點閱:67
本文從地域社會的角度來探討宋元時期四明地區士人家族的衰替現象。在宋代,科舉出仕是家族興起的重要關鍵,藉由在朝為官的機會,得以提攜同鄉後進,在政治上互相援引、凝聚力量。為了維持家族的競爭優勢,同時在地方上積極擴展勢力,藉由產業的經營,厚植本身的經濟實力;透過地方事務的參與,來提升家族的聲望,如建設鄉里、舉辦慈善公益等活動,更進一步發展出地方的經濟互助體系「鄉曲義莊」,這些都是發展與鞏固家族勢力的重要方式。透過族際間的團結與合作,四明的士族共同塑造出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從此一角度來看,士族的興起,也是四明地方興起的過程。嘉定以後,四明士族在政治與學術上的表現都達到了高峰,卻也開始走向分化與對立,首先是政治上的歧異,慶元黨禁開始了朝中四明人的對立,隨著蒙古的崛起,在對金和戰的問題上,也成為四明士族之間分裂的主要因素。這一連串的政爭,使得四明士族之間緊密的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家族與宗族內部漸漸失和。導致家族衰敗的內部因素,則是社會風氣的轉移與子弟興趣的轉變,由於長期處於承平時代,久居富裕生活,使得後代子弟不再致力於追求科舉功名,轉而發展藝文、宗教等文化事業。這種關係到個人意願與能力的內在因素,是引發家族衰敗的深層因果。經過這些衝擊,四明士族在入元以前,在政治與地方上的影響力已日益衰退。
期刊論文
1.方震華(2006/06)。軍務與儒業的矛盾--衡山趙氏與晚宋統兵文官家族。新史學,17(2),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寬重(200212)。賈涉事功述評--以南宋中朝淮東防務為中心。漢學研究,20(2)=41,165-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庚堯(20040600)。宋代福州士人與舉業。東吳歷史學報,11,175-2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小南(1995)。北宋蘇州的士人家族交遊圈。國學研究,3,451-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業(1933)。高似孫史略箋正序之一。史學年報,1(5),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玉範(2003)。《攻媿集》宋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武英殿聚珍本之比較。國學研究,11,351-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梁庚堯(1998)。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演變。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8)。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1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寬重(1998)。宋代浮梁程氏家族的興替。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會議日期: 1998)。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家豪(1998)。沒落或再生:論元代四明地的士人與家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梓材。宋元學案補遺。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良。九靈山房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端義(198205)。貴耳集。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克莊、王雲五(196709)。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袁燮(1985)。絜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元恭、王厚孫、徐亮(1990)。(至正)四明續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袁桷(1999)。清容居士集。香港:迪志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宗羲、全祖望、王梓材、馮雲濠、陳金生、梁運華(1986)。宋元學案。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密、吳企明(1988)。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澤、袁桷(1990)。(延祐)四明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喬新(1983)。椒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寬重(19780000)。晚宋朝臣對國是的爭議:理宗時代的和戰、邊防與流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寬重(2006)。宋代的家族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陸游、李劍雄、劉德權(1979)。老學庵筆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脫脫、中華書局編輯部(1985)。宋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松、陳援庵(195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南宋)樓鑰(1979)。攻媿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袁文(1985)。甕牖閒評,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全祖望(1977)。鮚埼亭集外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元)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元)程端禮(1989)。畏齋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俞文豹。吹箭四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袁甫(1983)。蒙齋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清)全祖望。鮚埼亭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005)。攻媿先生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陳著。本堂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石田肇(1985)。南宋明州の高氏一族について--高閌.高文虎.高似孫のこと。宋代の社会と宗教。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