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強制治療鑑定政策與執行評估之研究
作者:林龍輝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德輝博士
林東茂博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強制治療鑑定再犯危險評估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1
論文摘要
性侵害犯罪是一種惡性重大的犯罪行為,發生時經常會受到社會大眾各界的強烈關心與注意。民國95年7月1日開始實施刑後鑑定治療制度後,性侵害加害人會因鑑定程序變更,影響性侵害加害人假釋及執行刑期時間,甚至面臨不確定期間之強制治療保安處分,對於性犯罪者權益影響甚大。因此,在刑後治療鑑定方面,必須建立良好之鑑定評估制度,使得以判斷性侵害加害人之再犯危險性及再犯可能性,以做為是否繼續接受強制治療、假釋、期滿釋放或免除保安處分之重要參考。
過去國內有關性侵害加害人之鑑定評估方面,大都偏重於將國外之性侵害再犯危險評估量表適用於我國加害人之研究方面,對於政策面之探討則寥寥可數。本研究之目的乃在於建立良好的鑑定評估制度所需具備之各項條件,包括:鑑定人員基本能力、鑑定流程及鑑定項目、鑑定報告之內容、司法處理程序、鑑定評估等相關問題,以供刑後鑑定評估制度實施時之參考,故本研究分別採用運用鑑定報告文件分析、最高法院判決分析及德菲研究法等方法,以實證之研究方法,分別對於性侵害加害人強制治療刑前鑑定之實施情形、最高法院對於強制治療鑑定之看法、以及德菲專家(法官、精神科醫師)對於刑後鑑定評估制度之實施,具體提供鑑定評估相關意見,並凝聚專家們之共識。
在鑑定醫院函覆及蒐集之鑑定報告之研究發現:全部共計25家鑑定醫院,對於基本事項、案由經過等事項都有施作及做相關方面之敘述;至於個案史、臨床精神狀態檢查、理學檢查等事項有1家醫院之鑑定報告無此方面之敘述;在性經驗方面有2家鑑定醫院之鑑定報告中,無法看出有對加害人詢問或說明加害人此方面之情形;性障礙評估則至少有4家醫院在鑑定報告中無此方面之敘述;心理測驗則有5家醫院在鑑定報告中無此方面之敘述;再犯危險評估部分,至少有9家醫院之鑑定報告並無再犯危險評估方面之敘述;又在預測再犯項目,則有至少有11家醫院鑑定報告並無預測再犯方面之敘述;所有醫院均有提出結論事項,惟有些鑑定醫院之鑑定結論並非相當明確。
另紮根理論分析最高法院有關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強制治療鑑定70則判決部分,發現最高法院判決中,可以整理分析為:一、有關新舊法律適用問題;二、性侵害加害人強制治療、鑑定之目的;三、最高法院認同鑑定機關鑑定報告之看法;四、最高法院不認同鑑定機關鑑定報告之看法等方面。在最高法院認同鑑定機關鑑定報告之看法方面,又可分為:一、認同鑑定機關所做成之應施以強制治療處分;二、認同鑑定機關所做成之不應施以強制治療處分二種。在最高法院不認同鑑定機關鑑定報告之看法方面,又可分為:一、鑑定機關認為應強制治療,最高法院認為有疑義者;二、鑑定機關認為不應強制治療,最高法院認為有疑義者;三、最高法院認為鑑定機關之鑑定結論不明確者等情形。
最後在德菲問卷部分,總共32位專家參與德菲問卷,包括16位辦理強制治療鑑定案件之精神科醫師,以及16位辦理刑事案件審判業務之法官。在經過三次德菲問卷之答覆後,對於相關題項形成共識,經分析整理後,德菲專家們對於在刑後鑑定時,有關鑑定人員基本能力、鑑定流程及鑑定項目、鑑定報告之內容、司法處理程序及強制治療鑑定相關問題等方面提出看法,本研究亦分別就德菲專家看法提出研究結論及實施強制治療鑑定建議,包括制定鑑定政策時必須採行、制定鑑定政策時適當採行、及可為鑑定政策參考等具體建議。也希望這些結論及建議,能夠提供給相關單位實施刑後強制治療鑑定,以及未來修法時之參考。
關鍵字:性侵害加害人、強制治療、鑑定、再犯危險評估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文榮光、張敏、龍佛衛、周煌智、楊聰財、薛克利、顏永杰等人(2002)。台灣地區性侵害防治責任醫院現況之研究:性侵害加害者之鑑定、評估與治療。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一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研究報告。new window
王秀紅等(1994)。醫療行為中性騷擾的界定與預防—德懷研究。公共衛生,21(1):1-13。
王金永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Padgett)。
王家駿等(譯)(2004)。性侵害再犯之防治。台北:五南。(D. Richard Law)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治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頁116-117)。
立法院公報(1994)。83(7)(上)。台北:立法院(153-210)。
立法院公報(1998)。87(27)。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1998)。87(30)。台北:立法院(291-382)。
立法院公報(1999)。88(13)。台北:立法院(130-159、211-219)。
立法院公報(2005)。94(3)。台北:立法院(149-482)。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1998)。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1999)。台北:立法院(頁202-264)。
朱志宏、丘昌泰(1995)。政策規劃。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行政院衛生署(2000)。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七日「研商刑法九十一條之一所稱性犯罪加害人鑑定標準與治療模式相關事宜」會議紀錄。
余振華(2003)。對性犯罪之刑罰規定的再檢討。月旦法學雜誌,96,88-102。new window
吳文正(2005)。以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為中心探討刑事法學與精神醫學之交會與整合。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new window
吳定(1999)。公共政策(全)。台北:中華電視公司(頁191-222)。
宋文娟(2001)。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研究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2(2):11-20。new window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
沈勝昂(2003)。建構本土化之性侵害加害人社區監控模式。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沈勝昂、林明傑(2003)。性罪犯之心理評估、危險評估以及社區處遇模式。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2):179-212new window
周煌智(1998)。美國醫院與監獄性犯罪診療觀摩與考察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報告書。
周煌智、鍾素英、龍佛衛、余伍洋(1998)。精神分裂病患在活性與負性症狀量表(PANSS)與威斯康辛卡片排序測驗(WCST)的相關因素。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4(6),330-338。
周煌智(1999)。性犯罪者的神經心理學危險因子(Ⅰ)。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周煌智、陳筱萍、張永源、郭壽宏(2000)。性侵害加害人的特徵與治療處遇。公共衛生,27(1),1-14。
周煌智(2001)。性侵害犯罪加害人鑑定與刑前治療實務。刑事法雜誌,45(3),127-144。new window
周煌智(2002)。性侵害犯罪加害人裁判前鑑定、家庭暴力相對人審前鑑定、與涉案之精神病犯精神鑑定比較。刑事法雜誌,46(5),33-58。new window
周煌智、文榮光、薛克利、龍佛衛等(2004)。編撰性侵害加害人的鑑定與治療作業規範與實務操作手冊—以再犯危險性為原則的鑑定治療模式。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三年度科技研究計畫。
周煌智、李俊穎、林世棋、陳筱萍(2004)。性侵害加害人的鑑定原則與處遇計畫之探討。醫事法學,12(3/4),35-51。new window
周煌智、林世棋、李俊穎、黃致中、王富強(2005)。精神鑑定之原則、施行步驟與相關法律意涵。醫事法學,13(3/4),94-101。new window
周煌智、文榮光主編(2006)。性侵害犯罪防治學—理論與臨床實務應用。台北:五南。
孟玉梅(2005)。新刑法與性犯罪。全國律師,55-62。
林山田(1996)。刑法各罪論。台北:作者(頁349-380)。
林山田(1998)。刑罰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山田(1999)。性與刑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43-52。
林山田、林東茂(1997)。犯罪學。台北:三民(頁194-196)。
林山田、林東茂(2002)。犯罪學。台北:三民(頁131-298)。
林世英譯(1991)。藤本哲也著。美國刑事司法的歷史和現況。刑事法雜誌,35(5),68。
林東茂(1985)。論西德少年法院法的少年刑罰。刑事法雜誌,29(2),64。new window
林東茂(1999)。評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之修正。月旦法學雜誌,51,70-80。new window
林東茂(2007)。刑法綜覽。台北:一品(頁30-37)。new window
林明傑(1999)。性罪犯之心理評估暨危險評估。社區發展季刊,88,326-330。new window
林明傑(2001)。從性罪犯治療理論探討我國社區性侵害犯罪加害人之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制度。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四)。台北:法務部。(頁181-212)
林明傑、張晏綾、陳英明、沈勝昂(2003)。性侵害犯罪加害人之處遇-較佳方案及三個爭議方案。月旦法學雜誌,96,182。new window
林明傑、董子毅、連珮琦、曾姿雅(2003)。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再犯危險評估量表之建立研究—靜態與動態危險因素之探測與整合。台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2年研究計畫案。new window
林明傑、董子毅、陳珍亮、蔡昇運(2005)。台灣性罪犯靜態再犯危險評估量表使用手冊。台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5年研究計畫。
林明傑(2006)。當前性侵害犯罪之問題與防治。論文發表於95年法院辦理性侵害犯罪案件專業研討會。台北:司法院(頁4-36)。
林明傑、孫鳳卿(2006)。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再犯危險評估量表的說明與運用。性侵害犯罪防治學—理論與臨床實務應用。台北:五南(頁115-164)。
林故廷、翁景惠(2003)。測謊100問。台中:書佑。
林振春(1992)。社會調查。台北:五南。
林振春(1993)。當前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評估方法之回顧與展望,成人教育雙月刊,11,31-38。
林振春(1997)。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德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43-82。
林憲(1988)。性強暴者的人格障礙。健康世界,146,39-41。
法務部(2003)。行政院審查「中華民國刑法總則修正草案」暨「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會議資料彙編。台北:作者(頁123-192)。
柯正峰(2000)。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定之研究。台北:作者(頁74-91)。
洪嘉文(2003)。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頁61-98)。new window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頁223-237)。
高恒信譯(2001)。性侵害者之高危險情境因素,性侵害再犯之防治。台北:五南。(Janice K.Marques)(頁3-9) 。
張永源(1999)。性犯罪者的性格特質與社會心理因素。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張甘妹(1995)。犯罪學原論。台北:作者。(頁247-328)。
張淳淙(2006)。刑法修正綜覽—概論修正之立法原則。載於司法院主編,新修正刑法論文集(頁47)。台北:司法院。
張增杰、羅大華、李國秀等(譯)(1984)。犯罪心理學。台北:五洲。(山根清道編)(頁257-258)。
張麗卿(1994)。刑事法學與精神醫學之整合—精神疾病犯罪人處遇之比較研究。台北:五南(頁119-166)。new window
張麗卿(2003)。鑑定制度之改革。月旦法學雜誌,97,126。new window
張麗卿(2005)。刑事精神醫學—刑事法學與精神醫學之整合。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莊明鴻、郭文正(2006)。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團體輔導方案--獄中治療模式:亂倫、戀童性侵害加害人團體心理治療。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許春金(1991)。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官學校(頁127-181)。
許春金、馬傳鎮、范國勇、謝文彥、陳玉書、侯夙芳(1992)。強暴犯罪類型與加害者人格特性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許春金、馬傳鎮、陳玉書(1999)。臺灣地區性侵害犯罪狀況與型態之調查研究。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許福生(2000)。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修正之評論。刑事法雜誌44(4),62-96。new window
許福生(2001)。保安處分與保護處分。載於刑事學講義(頁99-114)。
許福生(2003)。犯罪者處遇理念變遷之探討。刑事法雜誌,47(6),35。new window
許福生(2005)。刑事政策學。台北:元照(頁240-262)。
許福生(2006)。性侵害犯罪及其處遇之探討--以運用科技設備監控為中心。2006年犯罪問題與對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陳正琳(2004)。軍中性侵害犯罪現況及其處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國防管理學院。(頁50-57)。
陳佑瑞(1999)。因應國際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高雄地區基礎產業調整策略之研究—以鋼鐵工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未出版博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陳炯旭等(2004)。妨害性自主罪受刑人之再犯率以及再犯危險因子。桃園:衛生署立桃園療養院研究論文。
陳炯旭等(2005)。本土化性侵害加害者再犯危險評估量表之建立與驗證。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
陳炯旭等(2006)。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模式成效評估與國內外量表之比較。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
陳英明(2002)。性侵害加害人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陳若璋、劉志如(1999)。性侵害加害人身心治療、輔導制度與再犯率分析評估。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陳若璋(2001)。性罪犯心理學-心理治療與評估。台北:張老師。new window
陳若璋等(2001)。性侵害加害人身心治療模式之研究。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陳若璋(2001)。從楊姓受刑人談性暴力連續犯人(SVP)。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1,5-8。
陳若璋、劉志如(2001)。五類型性罪犯特質與預測因子探討。中華心理學生學刊,14(4),59-98。new window
陳若璋、劉志如、王家駿(2002)。性暴力連續犯危險因子分析研究。婦女與性別研究,13(1),1-46。new window
陳若璋(2002)。台灣性加害者特質與形成因子相關研究之回顧。21世紀亞太地區暴力犯罪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頁77-104)。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陳若璋、施志鴻、劉志如(2002)。五位台灣亂倫父親犯歷程之分析。中華輔導學報,11,1-36。new window
陳若璋(2003)。我們關心性侵犯假釋後處遇治療。女性電子報,142。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9月18日。網址: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82-0.htm
陳若璋(2003)。性侵害受刑人的處遇治療。女性電子報,142。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9月18日。網址: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82-0.htm
陳若璋、林正修等(2003)。性侵害加害人身心治療模式之再探研究。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陳若璋、施志鴻、林正修(2003)。性加害者犯案動機、歷程及路徑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2),47-86。new window
陳若璋(2006)。性侵害犯罪犯罪循環路徑。性侵害犯罪防治學—理論與臨床實務應用。台北:五南(頁95-113)。
陳若璋、林烘煜(2006)。預防再犯團體模式對性罪犯之療效評估與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9(2),369-398。new window
陳若璋、黃亮韶(2006)。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團體輔導方案-本土化再犯預防身心治療模式。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2月18日。網址:dspc.moi.gov.tw/public/Attachment/721311572771.doc
陳歆華、陳孝平(1999)。全民健保各項改革議題評析—以德菲法專家意見調查為基礎。台大社工學刊,2,35-75。new window
陳筱萍、周煌智(2006)。性侵害犯罪行為與治療理論。性侵害犯罪防治學—理論與臨床實務應用。台北:五南(頁88-89)。
郭壽宏(1999)。性犯罪者的認知扭曲與失調。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湯文琪(2008)。警察機關執行出矯治機構毒品人口應受尿液採驗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北大學。
游正名等(2000)。性侵害案件被告治療必要之鑑定:(二)認有「治療必要」者精神病理。中華民國精神醫學會民國八十九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頁275)。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1985)。法律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頁466)。
黃世杰等(譯)(2000)。兒童性侵害-男性性侵害者的評估與治療。台北:心理。(Tony Morrison 等)(頁173)。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軍義(1995)。強姦犯罪之訪談研究。台北: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
黃軍義(1997)。 強姦犯罪成因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法務部。
黃軍義(2000)。強姦犯罪的心理歷程(1)理論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13,3-52。new window
黃軍義(2000)。強姦犯罪的心理歷程(2)實徵驗證。本土心理學研究,13,53-124。new window
黃軍義、陳若璋(1997)。強姦犯罪成因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法務部。
黃健、溫瑞祥、黃永順、鄭安雄(2005)。性犯罪再犯風險預測因子的本質與應用。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1),137-161。new window
黃富源(1988)。強姦犯之分類研究。警學叢刊,19(2),100-104。new window
黃富源(1995)。情色傳媒與性暴力研究之文獻探討。警學叢刊,25(4), 101-117。new window
黃富源(1996)。強姦犯罪與對策芻議。當前台灣地區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黃富源、許春金、林東茂、潘維剛、周文勇、張錦麗、黃翠紋(1998)。台灣地區「不幸少女」保護防制作為評估之研究。台北:內政部(頁22-23)。
黃富源、黃徵男、廖有祿(1999)。性侵害加害人之特質與犯罪手法之研究。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黃富源(2008)。司法心理學的議題與難題。檢察新論,3,118-137。new window
楊士隆﹑林健陽(1995)。監獄受刑人擁擠問題之實證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頁17)。
楊士隆、鄭添成、陳英明(2003)。性犯罪者之處遇與矯治制度。月旦法學雜誌,96,111。new window
楊士隆、鄭瑞隆(2002)。台灣地區性侵害犯罪成因之實證調查研究。犯罪學期刊,9,207-246。new window
楊士隆等(2004)。性侵害犯罪再犯率及危險因子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new window
趙晞華(2003)。性罪犯強制治療制度之探討。法令月刊,54(4),13-20。new window
歐素汝(譯)(2000)。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Stewart & Shamdasani)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碧玉(1999)。刑法部分修正條文重點簡介。月旦法學雜誌,51,42-54。new window
蔡墩銘(1995)。刑法各論。台北:三民(頁9-14)。
蔡德輝、楊士隆(2000)。台灣地區少年強姦犯、非暴力犯及一般少年犯罪危險因子之比較研究。犯罪學期刊,5,1-47。new window
蔡德輝、楊士隆(2000)。約會強暴與熟識者強暴之研究。台北: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蔡德輝、楊士隆(2004)。犯罪學。台北:五南。new window
鄭美華(2004)。文化行政與藝術管理。台北:洪葉。
鄭瑞隆(2002)。性侵害犯罪之處遇與再犯預測問題。載於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五)。台北: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頁147-161)。
盧映潔(2005)。我國刑法修正案有關增減刑罰及保安處分規定之探討與評析。月旦法學,121,270-271。new window
盧映潔(2005)。性犯罪之分佈狀況及再犯率研究-以德國及台灣為說明。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34(5),1-84。new window
駱慧文等(1992)。醫學主管心目中的良好醫者特質:德懷研究法之運用。高雄醫學科學雜誌,8(3),164-174。
龍佛衛、薛克利、楊聰財、周煌智、顏永杰、高千雅、張敏、文榮光(2005)。台灣地區性侵害防治責任醫院現況。台灣精神醫學,19(1),47-55。new window
聯合報(1994,1月19日),A7版。
聯合報(1995,11月30日),A 9版。
聯合報(2005,7月29日),A 9版。
聯合報(2005,7月31日),A 9版。
聯合報(2005,8月12日),A 8版。
聯合報(2007,6月6日),A14版。
薛克利(2006)。性侵害犯罪加害人的特殊檢查—陰莖膨脹測量儀。性侵害犯罪防治學—理論與臨床實務應用。台北:五南(頁197-242)。
謝臥龍(1998)。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3),14-28。
謝瑞智(1978)。刑事政策原論。台北:文笙。
譚德周(2004)。刑法性犯罪歷次修正原因之探討—以提案及審議過程為核心。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頁28-135)。
鐘明勳、陳若璋、陳筱萍、沈勝昂、林正修、唐心北、吳嘉瑜、黃健等(2004)。團體心理治療對本土性侵害加害人之影響。中華團體心理治療10(4),1-24。new window


貳、英文部分
Abel, G.G., Becker, J. V., Mittleman, M., Cunningham-Rathner, J., Rouleau, J., & Murphy, W. (1987).Self-reported Crimes of non-incarcerated paraphiliacs. J Int Violence, 2, 3-25.
Barbaree,H.E.,& Marshall,W.L.(1991).The role of male sexual arousal in rape: Six Model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59,621-630.
Boer,D.P.,Hart,S.D.,Kropp,R.R.,& Webster,C.D.(1997).Manual for the Sexual Violence Risk-20 Vancouver,BC:The 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Against Family Violence.
Bogdan, R. C. & Biklen, S. K.(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Company.
Burt, M. R(1980). Cultural myths and supports for rape. Journal of Research Psychology, 38, 217-230.
Carey, M. A.(1994). “ The Group Effect in Focus Groups:Planning, Implementing, and Interpreting Focus Group Research.” In Morse, J. M.(ed.). Crit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ohen, F,(1996). Introduction to legal issue: How the legal framework developed. In Schwartz BK, Cellini HR (Eds).
Dalkey, N. C. and Helmer, O.(1963). “An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the Delphi Method to the Use of Experts.” Management Science, 9(3),458.
Dalkey, N. C.(1969). The Delphi Method: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 The RAND Corporation, RM-5888-PR.
Dhaliwal, J. S. and Tung, L. L.(2000). “Using Group Support Systems for Developing a Knowledge - Based Explanation Fac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31-149.
Donnerstein,E.(1980).Aggressive erotica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9,269-277.
Doren,D.M.(2002).Evaluating Sex Offenders: A manual for civic commitments and beyond. Thousand Oaks, CA:Sage.
Duffield, C.(1988). “The Delphi Technique.”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6(2),41-45.
Feshbach,S.,& Malamuth,N.M.(1978).Sex and aggression: Proving the link.Psychology Today(November).New York: Harper & Row.
Gebhard.P.h.,Gagnon,J.H.,Pomeroy,W.B.,&Christenson,C.V.(1965).Sex Offenders:An analysis of types.New York: Harper & Row.
Grossman, L.S., Martis, B., & Fichtner,C.G.(1999). Are sex offenders treatable?: A research overview. Psychiatric services, 50(3), 349-361.
Groth,A.N ., Burgess, A.W.,& Holmstrom,H.L(1977)Rape: Power, Anger, and Sexu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4( 11) ,November, 1239-1243.
Groth,A.N. & Burgess,A.W.(1977).Motivation intent in the sexual assault of children.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4(3),253-264.
Groth,A.N.(1979).Men who rape: The psychology of the offender. New York: Plenum.
Guttmacher,M.S.,&Weihofen,,H(1952).Psychitry and the law, New York:Norton
Hall, G.C.N.,Shondrick, D.D., & Hirschman, R.(1993). The role of sexual arousal in sexually aggressive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lting & Clinical Psychology, 61, 6, 1091-1095.
Hanson, R.K., & Bussiere, M.T.(1998).Predicting relapse:A meta-analysis of sexual offender recidivism studi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6, 348-362.
Hanson,R.K., & Morton-Bourgon,K.(2004).Predictors of sexual offender recidivism: An updated meta-analysis.(User Report 2004-04). Ottawa: Department of Solicitor General of Canada.
Hare,R.D.(1991).Manual for the 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Revised. Toronto: Multi-Health system.
Harris,G.T.,Rice,M.E.,& Quinsey,V.L.(1993).Violent recidivism of mentally disordered offe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tistical prediction instrument,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315-335.
Hartman, A.(1981). “Reaching Consensus 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Education Leadership, 38,495-97.
Jones, G. R. and George, J. M.(2003).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
Kenned, H.G, & Grubin D.H.(1992) Patterns of denial in sex offenders. Psychologial Med 22, 191-196.
Knight, R.C, & Prentky R. A.(1989)A system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ld molesters. J Int Violence , 4, 3-23
Knight,R.A.& Prentky,R.A. (1990). Classifying Sexual Offenders : The Development and Corroboration of Taxonomic Model收錄於Marshall,W.L.,Laws,D.R.&Barbaree,H.E.所編Handbook of sexual Assault: ssues, Theories and Treatment of the Offenders,pp.23-52, New York : Plenum
Kopp,S.B..(1962). The character structure of sex offenders . American Journal of Phychotherapy, 16, 64-70
Linstone, H. A. and Turoff, M.(1979). The Delphi Method: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Malamuth,N.M., Check, J.(1986).Sexual arousal in response to aggression: Ideological, aggression and sexual correlat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330-340.
Marques ,J.K., Nelson C .(1989), Elements of high-risk situations for sex offenders. Relapse prevention with sex offenders. In Laws DR (Eds)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35-46.
McGrath, R.J.(1991). Sex-offender risk assessment and disposition planning : A review of empirical and clinical findings. Int J Offender Therapy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35(4),328-35
Moore, C. M.(1987). Group Techniques for Idea Building. Newbury Park, CA:Sage.
Morris, Norval and Michael Tonry (1990) .Between Prison And Probation:Intermediate Punishments in a Rational Sentencing Syst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Pill,J.,(1971)“The Delphi method:Substance,contex,a critique and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Socio-Econ. Planning Science,.57-71。
Prentky,R.A.,& Burgess,A.W.(2000).Forensic Management of Sexual offenders.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New york.
Quinsey,V.L.,harris,G.T., Rice,M.E.,&Cormier,C.A.(1998).Violent offenders:appraising and managing risk.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ossi, P.H. and Freeman, H.E(1986). Evaluation:A Systematic Approach. NewburyPark,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Inc.
Rowe, G, G. Wright and F. Bolger.,(1991)Deplhi: A reevaluation of research and theory, Techo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35-251。
Shieh, V.(1990). Using Delphi Technique to Determin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Teaching at Junior High School Level in Taiwan. 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Smith, D.(1976).Sexual aggression in American pornography:The stereotype of rap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New York.
Stewart, D. W. and Shamdasani, P. N.(1990). Focus Group:Theory and Practice. Newbury Park, CA:Sage.
Uhl, N. P. (1990). Evaluation model and approaches─Delphi technique.In Walberg, H. J., & Haertal, G. 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educational evaluation. Oxford: Pergamon.
Whitman Ni(1980),The Committee Meeting Alternative: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JOMA;70(11), 1194-1198.
Wolf,S.C.(1984).A multi-factor model of deviant sexua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ctimology. Lisbon.


參、日文部分
大谷實(1996)。刑事政策講義。日本:弘文堂。
石原明、墨谷葵、藤岡一郎、荒川雅行(1993)。刑事政策。日本:青林書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