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級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
作者:李菁菁
作者(外文):Ching-Ching Lee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黃秀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學校效能principal positive leadershipteacher workplace hopeschool effective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研究旨在進行高級中學學校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以及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研究主要目的有三,分別是:一、了解高級中學教師知覺高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及學校效能現況;二、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學校背景變項的高級中學教師,對高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及學校效能知覺的差異情形;三、探討高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與學校效能之因果關係模式。
本研究運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為問卷調查,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進行施測,研究對象為67所學校的563名高級中學教師。研究結果發現,高級中學教師對於高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及學校效能的知覺情形良好;其次,高級中學教師知覺高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及學校效能會因不同背景變項而有所差異,主要表現在教師性別、年齡、擔任職務、服務年資與校長性別等背景變項,其中更以男性教師、年齡與服務年資介於中堅教師、兼主任行政職,以及女性校長等的知覺為高。
最後,歸納發現高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均對學校效能有正向影響,而教師職場希望感則有中介效果,意即高中校長正向領導除了能直接影響學校效能外,亦可經由教師職場希望感的途徑間接地影響學校效能。研究結果可提供改善校長領導與提升學校效能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 workplace hop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as shown as follows: 1. to investigate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principal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 workplace hop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2.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perception in different personal and school backgrounds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3.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mediated by teacher workplace hop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563 teachers in 67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have good perception of principal positive leadership, teacher workplace hop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Besides, the perception of different personal and school backgrounds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as quite different. Principal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teacher workplace hope had direct effect on school effectiveness. Furthermore, the teacher workplace hope had mediated effect of principal positive leadership on school effectiveness. This study has indicated that principals can promote school effectiveness by promoting the teacher workplace hope and principal positive leadership.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34,106-117。
王淑珍(2012)。探討雲林縣轉型優質特色課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王博弘、林清達(2006)。臺灣近二十年來校長領導實徵研究與學校效能關係之探討。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1,283-306。
仲秀蓮(201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滿堂(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勁甫(2008)。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0)。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12)。打造有效能學校的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9(5),1-5。
吳遠志(2011)。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卓越校長 領導風格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佳霈(2008)。高等教育組織創新氣氛與創新成效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李勇緻(2012)。新北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尉慈(2009)。團隊目標導向與轉換型領導對團隊績效之影響:團隊情感氣氛之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李新民(2009)。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及其與工作表現的潛在關聯。幼兒保育學刊,7,1-24。
李新民(2011)。正向心理學在學校教育的應用。高雄市:麗文。
李新民、陳密桃(2008)。職場希望感信念與職場復原力、組織美德行為之潛在關聯:以幼兒教師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6(4),155-198。
周良基(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和學業樂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宥均(2010)。銀行從業人員五大人格特質、主管領導型態與工作滿足、領導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調節焦點為干擾變項(未出版博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林天祐(2009)。教育行政學。臺北市:心理。
林志成、林仁煥(2008)。增能創價、策略聯盟與特色學校經營。學校行政雙月刊,58,1-20。
林育瑄(2013)。少子化現象下臺中市國民中學校務經營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金福(2003)。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新發(2009)。正向氣氛促進學校邁向卓越。國民教育,50(2),1-5。
林新發(2010)。正向領導的意涵與實施策略。國民教育月刊,50(3),1-5。
林新發(2010)。校長正向領導的策略領導與技巧。國民教育,50(6),1-7。
林新發(2011)。華人地區學校校長正向領導模式初探。國民教育月刊,52(1),1-6。
林新發、王秀玲、仲秀蓮、顏如芳、汪宗明(2005,5月)。國民小學校長正向思考、領導風格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兩岸四地教育改革的實踐與反思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澳門。
林瑞榮、楊智穎、劉健慧(2009)。公私協力推動課後補救教學之經驗與啟示:以南大與聯電之播撒希望種子課輔計畫為例。提升弱勢兒童學習之課程與教學研討論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詩雁(2008)。國民小學實踐創新經營之研究:以花蓮縣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林燊揚(2010)。團隊偵錯與創新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書局。
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 LISREL/SIMPLIS的原理與應用(第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施周明(2008)。國小學童學校生活希望感量表之發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洪經綸(2010)。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小型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臺北市:心理。
唐淑華(2005)。希望感的提升:另一個進行情意教育的取向(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3-2413-H-259-002)。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唐淑華(2010)。如何提升工作中的「希望感」以面對職業倦怠。擷取自: http://www. nacs.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c466849673e6f967711c9dee2a0ae07e.pdf。
徐易男(2009)。國民小學公共關係、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高又淑(2010)。教師於營造學校合作文化中的領導角色。教育科學期刊,9(1),143-161。
常雅珍(2005)。國小情意教育課程:正向心理學取向。臺北市:心理。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89。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臺北市:作者。
梁永增(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校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光復(2011)。臺南市私立高中職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台南市。
許文薇(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肯定式探詢策略與教師希望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許佑民(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郭小蘋、吳勁甫(2011)。臺灣地區近年來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學位論文研究走向之分析。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27。
陳木金、吳春助(2011)。優質學校文化:卓越校長的觀察。教育研究月刊,202,36-52。
陳怡伶(2013)。從高EQ邁向正向領導。Cheers雜誌,154,10-11。
陳怡蒹(2007)。希望理論融入生涯輔導方案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概念與希望感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惠萍(2012)。推動十二年國教,看見通識教育向下扎根的可能性。通識在線,41,38-39。
陳錫珍(2009)。荷蘭「有效能的學校革新」研究領域之發展。教師天地,158,30-37。
黃坤謨(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智慧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宗顯(2008)。領導理論研究概覽。載於黃宗顯(主編),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頁1-26)。臺北市:五南。
黃宗顯(2008)。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黃哲彬(2008)。從1995年至2007臺灣地區學校校長實施教學領導之研究分析與展望。第七屆臺灣學者暨博士生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黃鈴晏(2013)。從正向心理學看現代女性的幸福力。諮商與輔導,332,32-38。
黃德祥、謝龍卿、薛秀宜、洪佩圓(2003)。國中、國小與高中學生希望、樂觀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5,33-62。
敬世龍(2010)。中學生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楊智先(2007)。教師社群互動、工作希望感受與創造性轉化之關係:量化模式建構與典範案例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智先(2010)。正向心理學脈絡下的創造力教育實踐:從希望理論談起。北縣教育,70,56-59。
詹昭棣(2008)。國民中學校長衝突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淑珍(2006)。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仲瑛(2012)。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秀枝(2012)。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社群互動、職場希望感與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秀枝、黃秀霜(2013)教師社群互動對職場希望感與創新教學關係之探討:以幼教師觀點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9(1),25-58
潘慧玲(1999)。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7(43),77-102。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儷文文化。
蔡進雄(2010)。論學校轉型海專業學習社群的校長領導作為。教育研究月刊,194,44-53。
蔣奎雨(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的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芳枝(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彩鳳(2007)。校長競值領導效能研究:理論、指標與衡量。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照順(2007)。企業與教育領導原理。臺北市:心理。
賴志峰(2012)。不一樣的學校領導:追尋成功典範。臺北市:高等教育。
賴英娟、陸偉明、董旭英(2011)。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臺灣大學生自尊、生活目標、 希望感及校園人際關係對憂鬱情緒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2(4),677-. 702。
錢靜怡(2005)。自殺企圖者人格特質與希望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傳崇(2011)。校長正向領導:理念、研究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傳崇(2011)。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發展論壇,3,49-66。
謝傳崇(譯)(2011)。K. Cameron著。正向領導。臺北:巨流。。
簡建如(2008)。型塑學校文化及組織氣氛之歷程:一位國小校長領導的反思(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羅天松(2013)。幼兒園園長領導歷程之研究:以中部某一幼兒園園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羅文秀(2004)。希望理論、測量及教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56(4),112-123。
羅虞村(1995)。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市:景文。

二、西文部分
Abdullah, M. C. (2009). Leadership and PsyCap: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follow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trieved from Capella University.
Austin, G. R. (1979). Exemplary schools and search for effectivenes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1), 10-14.
Camburn, E., Rowan, B., & Taylor, J. E. (2003).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schools: The case of elementary schools adopting comprehensive school reform model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5(4), 347-373.
Cameron, Kim S. (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Cohn, M. A., & Fredrickson, B. L. (2009). Positive emotions.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nd ed., pp. 13-24).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vey, S. R. (2004). The 8th habit: From effectiveness to greatnes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Duxbury.Abdullah, M. C. (2009). Leadership and PsyCap: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follow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trieved from Capella University.
Edmonds, R. (1979). Effective schools for urban po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 15-24.
Edmonds, R., & Fredericksen, J. R. (1978). Search for effective school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chools that is instructionally effective for poor childre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for Urban Studies.
Engle, R. F. (1982).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variance of United Kingdom inflations. Econometrica 50: 987–1007..
Hopkins, D., Highham, R., & Antaridou, E. (2009). School leadership in England: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innovative responses and future trends. Nottingham, England: NCSL.
Hoy, W. K., & Miskel, C. G. (2005).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7th ed.).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Leithwood, K., Harris, A., & Hopkins, D. (2008). Seven strong claims about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hip.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8(1), 27-42.
Lopez, S. J., Floyd, R. K., Ulven, J. C. & Snyder, C. R. (2000). Hope therapy: helping clients build a house of hope. In C. R. Snyder (Ed.), Handbook of hope: Theory, measure, and applications (pp. 123-150).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Luthans, F., & Youssef, C.M. (2009). Positive workplaces. In C. R. Snyder, & S.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nd edition (pp. 579-588).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thans, F., Luthans, K. W., Hodgetts, R. M. &; Luthans, B. C. (2001). Positive approach to leadership (PAL) implications for today’s organizations. The 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8(2), 1-20.
Lyubomirsky, S., King, L., & Diener, E. (2005).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 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6), 803-855.
Madaus, G. F., Airasian, P. W., & Kellaghan, T. (1980). School effectiveness: A reassessment of the eviden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McDermott, D, & Snyder, CR (2000). The great big book of hope.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eterson, C, & Park, N. (2003). Positive psychology as the evenhanded positive psychologist views it.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 141-146.
Scheaffer, R. L., Mendenhall, W. and Ott, R.L. (1996) Elementary Survey Sampling, 5th Ed., Duxbury Press.
Schneider, S. L. (2001). 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 Meaning, knowledge, and warm fuzzin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50-263.
Seligman, M. E. P. (1998). Learned optimism. New York, NY: Pocket Books.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Sergiovanni, T. J. (1995). The principal leadership: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3rd ed.). MA: Allyn and Bacon.
Snyder, C. R., & Lopez, S. J. (2002)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nyder, C. R., Harris, C., Anderson, J. R., Holleran, S. A., Irving, L. M., Sigmon, S.T., Yoshinobu, L., Gibb, J., Langelle, C., & Harney, P. (1991). The will and the way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570–585.
Snyder, C. R., Lopez, S. J., Shorey, H. S., Rand, K. L., & Feldman, D. B. (2003). Hope theory, measurements, and applications to school psychology.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8 (2), 122-39.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r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 46-56.
Young, D. J. (1998).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rural school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western. Austr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Yukl, G. (1999). An evaluation of conceptual weaknesses in transformational and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ies. Leadership Quarterly, 10(2), 285-305.
Yukl, G. (2013). Leaderdhip in Organizations (8th ed.).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