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
作者:王梅香
作者(外文):Wang Mei Hsia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姚人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文化冷戰美國權力宣傳文學冷戰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文學Cultural Cold WarU.S. PowerPropaganda LiteratureCold War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Modernist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8)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論文主要透過剖析美援文藝體制下的文學作品,闡述美國權力的特質。美國權力對於台港文壇的介入主要透過美援文藝體制,藉由「國家-私營網絡」(state-private network)和「在地人際網絡」(local interpersonal network)的運作邏輯,以文學翻譯(translation)、文學改寫(adaption)和共同創作(collaboration)等方式生產文學作品,具體影響台港的文學翻譯、文學創作和文學教育,創造一個台港的、東南亞的和自由世界的反共共同體,使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場域,朝向有利於美方反共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發展方向。
本文將「文學作品」作為社會學研究的對象,重新思考文學作品和社會結構可能連結的方式。著重在美援文藝體制的運作邏輯與文學作品生產的過程,透過釐清其間的關係,重新檢視台港文學史的若干議題,並思考美國權力的特質。透過分析文學作品所看到的美國權力,是一種「隱蔽權力」(Unattributed Power)。所謂的隱蔽權力具有兩層意涵:一是美國權力透過上述「中介權力」隱蔽權力來源,淡化其政治性,將作品的「社會性」轉化為作者的「個體性」;二是美國權力將權力所欲傳達的意識型態,編織在符號系統(symbol system)之中,以改變形式、改寫內容、塑造人物和情節、使用隱喻和象徵等手法,隱蔽意識型態權力的運作過程,而這些透過「文學作品」既「傳達」又「掩飾」反共政治目的的手法,正是美國權力在台港文學場域中的多重面貌。
參考文獻

1.專書
于漪、陸逐,1992,《小說閱讀技巧》。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王鼎鈞,2009,《文學江湖》。台北:爾雅出版社。
方寬烈,2010,《香港文壇往事》。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
方龍驤,1955,《碧蘿情歌》。香港:虹霓出版社。
方維規,2011,《文學社會學新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呂正惠,1995,《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
沈志華、于沛,1993,《蘇聯共產黨九十三年》。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孟樊,199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林以亮編選,1961,《美國詩選》。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林以亮編選,1961,《美國文學批評選》。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林以亮,1968,《前言與後與》。台北:仙人掌出版社。
林以亮,2006,《更上一層樓》。台北:九歌出版社。
林婷,1958,《睡衣的故事》。香港:虹霓出版社。
官有垣,2004,《半世紀耕耘:美國亞洲基金會與台灣社會發展》。台北:台灣亞洲基金會發行。
河清,2005,《藝術的陰謀:透視一種"當代藝術國際"》。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邱貴芬,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
南宮搏,1954,《江南的憂鬱》。香港:亞洲出版社。
南宮搏,1955,《憤怒的江》。香港:虹霓出版社。
南宮搏,1959,《毛教授的一家人》。香港:亞洲出版社。
南宮搏,1978,《新路》。台北:九歌出版社。
姚克,1957,《清宮怨》。香港:南風出版社。
姚克、雨文,1957,《快樂國》。香港:香港劇社出版。
姚拓,2005,《雪泥鴻爪 : 姚拓說自己》。吉隆坡:紅蜻蜓。
唐文標,1995,《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
徐東濱,1970,《東濱文集(一九五〇-六九年)》。香港:友聯書報發行公司。
夏志清,2007,《談文藝•憶師友:夏志清自選集》。台北:印刻出版社。
夏志清編註,2013,《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台北:聯合文學。
夏濟安、張愛玲譯,1958,《美國散文選》。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夏濟安譯,1972,《名家散文選讀》第一卷。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夏濟安譯,1972,《名家散文選讀》第二卷。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高全之,2011,《張愛玲學》。台北:麥田出版。
桑農,2010,《開卷有緣——桑農讀書隨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黃淑嫻、宋子江、沈海燕、鄭政恆編,2013,《也斯的五〇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香港:中華書局。
黃奎元著、漱玉譯,1954,《我控訴》。台北:明華書局。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追蹤香港文學》。香港:牛津。
陳子善編,1996,《作別張愛玲》。上海:文匯。
陳子雋,1955,《別時容易見時難》。香港:虹霓出版社。
陳正茂,2011,《五〇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
陳紀瀅,1985,《荻村傳》。台北:皇冠出版社。
陳若曦,1982,《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若曦,2011,《堅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述》。台北:九歌出版社。
陳芳明,2011,《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映真(許南村),1976,《知識人的偏執》。台北:遠行出版社。
許子東,2011,《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香港:中華書局。
莫渝,2005,《莫渝詩文集Ⅲ》。苗栗縣:苗栗市文化局。
黃英哲編,2010,《許壽裳台灣時代文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黃淑嫻、宋子江、沈海燕、鄭政恆編,2013,《也斯的五〇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香港:中華書局。
梁秉鈞策劃,2008,《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 : 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梁黎劍虹,1980,《梁寒操與我》。台北:黎明文化。
傅孟麗,1999,《茱萸的孩子》。台北:天下文化。
彭歌,2009,《憶春台舊友》。台北:九歌出版社。
單德興,2009,《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
張新穎,2003,《文學的現代記憶》。台北:三民書局。
張愛玲,1976,《張看》。台北:皇冠。
張愛玲,1991a,《赤地之戀》。台北:皇冠。
張愛玲,1991b,《秧歌》。台北:皇冠。
張愛玲,2001,《流言》。台北:皇冠。
張愛玲、林以亮、宋鄺文美著、宋以朗主編,2010,《張愛玲私語錄》。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張英進、于沛,1987,《現當代西方文藝學探索》。浙江:海峽文藝。
張順洪、孟慶龍、畢健康,1999,《英美新殖民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廖玉蕙,2007,《文字編織:讓寫作變容易的六章策略》。台北:三民書局。
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1999,《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品選(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香港:天地圖書。
鄭樹森,2007,《從諾貝爾到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劉以鬯,1979,《酒徒》。台北:遠景。
劉以鬯編,1997,《香港短篇小說選 : (五十年代)》。香港:天地圖書。
燕歸來,1950,《新民主在北大》。香港:自由出版社。
燕歸來,1952,《紅旗下的大學生活》。香港:友聯出版社。
燕歸來,1954,《新綠》。香港:友聯出版社。
蔡造珉,2014,《南宮搏著作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慕容羽軍,2005,《為文學作證:親歷的香港文學史》。香港:普文社。
盧瑋鑾、熊志琴編著,2014,《香港文化眾聲道1》。香港:三聯書店。
龍驤,1955,《碧蘿情歌》。香港:虹霓。
闕國虯、劉國興,1992,《怎樣寫報告文學》。福建:新華印刷。
殷張蘭熙編,1983,《寒梅》。台北:爾雅出版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1995,《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一)。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1996a,《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二)。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1996b,《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三)。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C. Kapa-Myp3a著、徐昌翰等譯,2004,《論意識操縱》(上)(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Carroll, Lewis著、趙元任譯,2000,《愛麗絲漫遊奇境》。台北:經典傳訊文化。
Carroll, Lewis著、青閏譯注,2013,《愛麗絲漫遊仙境》。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
Emerson, Ralph Waldo著、Doren, Ralph Waldo編、張愛玲譯,1954,《愛默森文選》。香港:天風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1975/2003, 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書店。
Gaddis, John Lewis著、潘亞玲譯,2011,《長和平:冷戰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
Hauser, Kaspar,1990,《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
Irving, Washington著、張愛玲譯, 1955,《無頭騎士》。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Jowett, Garth S.& Donnel, Victoria O著、陳彥希, 林嘉玫, 張庭譽譯,2003,《宣傳與說服》。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Löwenthal, Leo著、甘鋒譯,1961/2012,《文學、通俗文化和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Lukacs, Steven著、林葦芸譯,2006,《權力:基進觀點》。台北:商周出版社。
Raelings, Kinnan Marjorie著、張愛玲譯,1953,《小鹿》。香港:天風出版社。
Saunders, F. S.著、曹大鵬譯,2002,《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Eagleton, Terry著、文寶譯,1976/1987,《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台北:南方。
Tomlison, John著、馮建三譯, 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Escarpit, R.、葉淑燕譯,2004,《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
Mann, Michael, 1986/1995, 李少軍、劉北成譯,《社會權力的來源》(上)(下)。台北:桂冠圖書。
Mills, C. W., 1956/1994, 王逸舟譯,《權力菁英》。台北:桂冠圖書。
Missner, Marshall, 2003, 張世英、趙敦華譯,《霍布斯》。北京:中華書局。
Nye, Joseph S.著、吳家恆, 方祖芳譯,2006,《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
Orum, Anthony M. & Dale, John G.,2012,《政治社會學:當代世界的權力和參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Rubin, Andrew N.著、言于馨譯, 2014, 《帝國權威的檔案:帝國、文化與冷戰》。北京:商務印書館。
Swartz, David著、陶東風譯, 1997/2006,《文化與權力: 布迪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Thompson, Ewa M.著、楊德友譯,2009,《帝國意識︰俄國文學與殖民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彰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Amin, S., 1973, Neo-colonialism in west Africa.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Arndt, Richard T., 2006, 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 : Ame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hington D.C. : Potomac.
Belmonte, Laura Ann , 1996, Defending a Way of Life: American Propaganda and the Cold War, 1945-1959.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Virginia.
Blanchard, William H., 1996, Neocolonialism American style, 1960-2000,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2/1995,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Johnson, R.,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Polity Press.
Caute, D., 2003, The dancer defects : The struggle for cultural supremacy during the cold wa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 Eileen,1959,Fool in the Reeds. Hong Kong: Rainbow Press.
Chen, Lucy H., 1962, Spirit Calling: Tales About Taiwan.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Chizuru, Saeki(佐伯千鶴), 2007, U.S. Cultural Propaganda in Cold War Japan: Promoting Democracy 1948-1960. Lewiston, N.Y. : Edwin Mellen Press.
Coleman, P., 1989, The liberal conspiracy : The 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mind of postwar Europe. New York:Free Press.
Cross, Charles T, 1999, Born a Foreigner: A Memoir of the American Presence in Asia. Boulder Colo.: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Divine, Robert A., 1981, Eisenhower and the Cold War. Cary, NC,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e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ield, D., 2005, American cold war cultur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osler-Lussier, D., 2007, Music divided : Bartók's legacy in cold war 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raser, Matthew Fraser, 2003, 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 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 Toronto: Key Porter Books.
Gienow-Hecht, Jessica C.E.& Schumacher, Frank(ed.), 2003,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York : Berghahn Books.
Hamm, Bernd & Smandych, Russell, 2005, Cultural Imperialism: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Peterborough, Ont. ; Orchard Park, NY : Broadview Press.
Huang, Chun-Sin, 1959, Alice in manialand. Hong Kong : The Green Pagoda Press.
Huang, Chun-Sin, 1960, Letters From China. Hong Kong : Dragonfly Press.
Huang, Kuei-yan, 1954, Now I can tell : the story of a Christian bishop under Communist persecution. New York, Morehouse-Gorham Co.
Ing, Chang Nancy, 1961, New Voices.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Ing, Chang Nancy, 1963, Green Seaweed and Salted Eggs.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Ing, Chang Nancy, 1982, Winter Plum :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San Francisco] :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Jusdanis, Gregory, 1991, Belated Modernity and Aesthetic Culture: Inventing National Culture.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in, Ting, 1959, The pyjama story. Hong Kong: Rainbow Press.
Nieh, Hua-Ling, 1962, 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Nkrumah, Kwame, 1965, Neo-colonialism : the last stage of imperialism, London : Nelson.
Osgood, Kenneth Alan, 2006, Total Cold War : Eisenhower's secret propaganda battle at home and abroad. Lawrence: University Kansas.
Passerini, Luisa, 1987, Fascism in Popular Memory: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of the Turin Working Clas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ggi, Gianfranco, 2001, Forms of Power.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lishers.
Pomeroy, William, 1970, American Neocolonialism: Its Emergence in the Philippines and Asia, New York :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Saunders, F. S., 1999, Who paid the piper? : The 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London:Granta Books.
Saunders, F. S., 2000, The cultural cold war : 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d letters. New York:New Press : Distributed by W.W. Norton & Co.
Scott-Smith, Giles; Krabbendam, Hans, 2003,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London ; Portland, OR : F. Cass.
Schiller, Herbert, 1976,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Random House.
Schwartz, Richard A., 1998, Cold War culture : media and the arts, 1945-1990, New York: Facts on Files.
Taire, Lucien, 1957, Shanghai episode : the end of Western commerce in Shanghai. Hong Kong: Rainbow Press.
Whitfield, Stephen J., 1991, The culture of the cold war,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oddis, Jack, 1967, An introduction to neo-colonialism, London, : Lawrence & Wishart.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19??, The Agency in Brief,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Wagnleitner, Reinhold, 1994, Coca-colonization and the Cold War :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Austria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Wang, Te-Chen, 1961, Ladies of teh Tang : 22 classical Chinese stories. Taipei : Heritage Press.
Wu, Lucian. 1961, New Chinese Stories. Taipei : Heritage Press.
Wu, Lucian, 1962, New Chinese Writing.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Yen, Maria, 1954, The umbrella garden : a picture of student life in Red China. Hong Kong : Union Press.
Yu, Kwang-chung, 1960, New Chinese Poetry.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Zolberg, Vera L, 1990,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he Arts.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仲本和彥,2008,《アメリカ國立公文書館 徹底ガイド》。東京:凱風社。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2009,《文化冷戰の時代──アメリカとアジア》。東京:國際書院。



2.專書論文
水晶,1973,〈蟬:夜訪張愛玲〉。頁7-26,收錄於水晶著,《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
王德威,1999,〈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頁135-157,收錄於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古遠清,2012,〈國民黨中央黨部為什麼不認為《秧歌》是反共小說〉。頁709-718,收錄於林幸謙編,《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台北:聯經。
余光中,2006,〈愛彈低調的高手──遠悼吳魯芹先生〉。頁15-23,收錄於吳魯芹著,《低調淺彈-瞎三話四集》。台北:九歌出版社。
吳翎君,2012,〈冷戰初期洛克菲勒基金會對台灣的援助〉。頁109-131,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彰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周瘦鵑,1943,〈寫在《紫羅蘭》前頭〉。頁31,收錄於金宏達編,《回望張愛玲:昨夜月色》。北京:文化藝術。
呂正惠,1995,〈中國新文學傳統與現代台灣文學〉。頁188-190,收錄於呂正惠著,《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林鴻亦,2012,〈美援下的台灣廣播產業與國民黨政府的對外宣傳〉。頁135-157,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彰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夏志清,1973,「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序。頁1-9,收錄於水晶著,《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
夏志清,1991,〈張愛玲〉,《中國現代小說史》,頁397-432。台北:傳記文學。
單德興,2009,〈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頁117-157,收錄於單德興著,《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
殷允芃,1996,〈訪張愛玲女士〉。頁153-166,收錄於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
陳子善,2012,〈范思平,還是張愛玲?:張愛玲譯《老人與海》新探〉。頁379-394,收錄於林幸謙主編,《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台北:聯經。
康來新,1999,〈對照記──張愛玲與《紅樓夢》〉。頁29-58,收錄於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郭士,1963,〈「自由出版社」滄桑史〉。頁73-100,收錄於陳正茂,《五〇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張誦聖,2011,〈台灣冷戰年代的「非常態」文學生產〉。頁17-38,收錄於陳建忠主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市:清大台文所。
劉以鬯,1994,〈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學〉。頁1-14,收錄於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台北:書林出版社有限公司。
劉紹銘,1967,〈懷濟安先生〉。頁77,收錄於夏濟安先生紀念集編印委員會編,《永久的懷念》。台北:夏濟安先生紀念集編印委員會。
盧瑋鑾,1998,〈香港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頁57-75,收錄於黃繼持、鄭樹森、盧瑋鑾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鄭樹森,1998,〈遺忘的歷史•歷史的遺忘──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學〉。頁1-9,收錄於黃繼持、鄭樹森、盧瑋鑾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魏紹昌,1996,〈在上海的最後幾年〉。收錄於季季、蕭關鴻編,《永遠的張愛玲:弟弟、丈夫、親友筆下的傳奇》。上海:學林。
羅久蓉,1999,〈張愛玲與她成名的年代(1943-1945)〉。頁117-133,收錄於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Burger, Peter著、周憲譯,2003,〈文學體制與現代化〉。頁70-84,收錄於《激進的美學鋒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Gienow-Hecht, J. C. E., 2003, ”How good are we? Culture and the cold war”Pp269-299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oonatilake, Susantha, 2005, “Cultural Imperialism: A Short History, Future, and a Postscript from the Present”. Pp33-51 in Cultural Imperialism: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edited by Bernd Hamm and Russell Smandych, Peterborough, Ont. ; Orchard Park, NY : Broadview Press.
Hamm, Bernd, 2005, “Cultural Imperialis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Pp18-30 in Cultural Imperialism: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Peterborough, Ont. ; Orchard Park, NY : Broadview Press.
Monod, David, 2003, “He is a Cripple an’ Needs My Love: Porgy and Bess as Cold War Prapoganda ”. Pp300-312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Oyen, Meredith, 2010, “Communism, Containment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Pp59-94 in The Cold War in Asia, edited by Zheng Yangwen , Hong Liu ,and ,Michael Szonyi. Boston: Leiden.
Sarikakis, Katharine, 2005, “Legitimating Domination: Notes on the Changing Faces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Pp80-92 in Cultural Imperialism: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edited by Bernd Hamm and Russell Smandych, Peterborough, Ont. ; Orchard Park, NY : Broadview Press.
Wilford, Hugh, 2003, “Calling the Tone? The CIA, the British Left and the Cold War”. Pp41-52 in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 Scott Lukas, 2003, ”Beyond Freedom, Beyond Control: Approaches to Culture and the State-Private Network in the Cold War ”Pp53-72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谷川建司,2012,〈美國政府與好萊塢電影產業的相互依存關係〉。頁45-64,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土屋由香,2012,〈美國新聞總署公關宣傳活動的「民營化」〉。頁25-44,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三澤真美惠,2012,〈美國新聞總署和台灣「自由」電影陣營的形成〉。頁85-107,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小林聰明,2012,〈韓戰期間聯合國軍的俘虜教育計畫〉。頁183-205,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3.期刊論文
王晉民,1998,〈論有香港特色的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兼談「綠背」文化〉。《香港文學》162。
王梅香,2014,〈台灣文學作為作品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發展與可能〉。《社會分析》9:111-149。
丘彥明,1984,〈張愛玲在台灣:訪王禎和〉。《聯合文學》29:95-102。
沈慶利、趙小娜,2012,〈張愛玲不怕“抄襲”?——《半生緣》與《普漢先生》對照閱讀之一〉。《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
周子強,1954,〈秧歌〉。《自由中國》11(8):30-31。
邱素雲,2000,〈作文加油站:作文題型〉。《明道文藝》294。
南郭(林適存),1985,〈香港的難民文學〉。《文訊》20:32-37。
姚人多,2002,〈傅柯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175:70-95。
洪儀真,2014,〈以創作的社會過程解析藝術作品:啟發與限制〉。《社會分析》9:45-85。
夏志清,1957a,〈張愛玲的短篇小說〉。《文學雜誌》,2:4。
夏志清,1957b,〈評「秧歌」〉。《文學雜誌》,2:6。
麥樂文,2012,〈館藏精粹:劉以鬯《星嘉坡故事》〉。《香港文學通訊》111。
孫立川,2006,〈張愛玲的文學年表〉。《明報月刊》,42。
許俊雅,2003,〈回首話當年(下):論夏濟安與《文學雜誌》〉。《華文文學》54。
陳紀瀅,1950,《荻村傳》(一)--(續完),《自由中國》2(7)--3(8)。
陳紀瀅,1955,〈泛論五四及新文藝運動〉,《文藝創作》49。
陳逸淳,2014,〈作品社會學是否可能?一個理論性的初探〉。《社會分析》9:87-109。
陳紀瀅,1987,〈《荻村傳》翻譯始末──兼記張愛玲〉。《聯合文學》29:92-94。
陳芳明,2011,〈台灣的族群飄移與民國記憶〉。《傳記文學》99:4。
陳建忠,2011,〈「流亡」在香港: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275-311。
陳建忠,2012,〈「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211-242。
陳國球,2006,〈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評論〉。《中外文學》34(10):7-42。
彭瑞金,2008,〈台灣文學亟需台灣觀點的外譯計畫〉。《文訊》274。
區志堅、侯勵英,2001,〈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友聯資料介紹〉。《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1:92-101。
黃靜,2002,〈流行文化王國之崛起—環球出版社創辦人羅斌的傳奇故事〉。《七彩都會新潮:五、六十年代流行文化與香港電影》。
單德興,2012,〈齊邦媛教授訪談:翻譯面面觀〉。《翻譯論叢》5:1。
單德興,2013,〈余光中教授訪談:翻譯面面觀〉。《翻譯論叢》6:2。
虞君質,1954,〈五四以來中國文藝思潮之批判〉,《文藝創作》37。
趙友培,1951,〈五四的新評論〉,《文藝創作》1。
趙綺娜,2001,〈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〇)〉。《歐美研究》31(1):79-127。
趙綺娜,2011,〈觀察美國──台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與教育交換計畫,1950-1970〉。《台大歷史學報》48:97-163。
趙稀方,2006,〈五十年代的美元文化與香港小說〉。《二十一世紀雙月刊》98:87-96。
梅家玲,〈夏濟安、《文學雜誌》與台灣大學──兼論台灣「學院派」文學雜誌及其與「文化場域」和「教育空間」的互涉〉《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02),頁61-102。
傅麗玉,2006,〈美援時期台灣中等科學教育發展 (1951-1965)〉。《科學教育學刊》14(3):333-380。
楊昌年,2002,〈百年僅見一星明-析評張愛玲中篇〈秧歌〉。《書評》56:15。
蔡登山,2003,〈張愛玲與許地山的相遇〉。《歷史月刊》181:63-69。
蔡登山,2013,〈洋才子姚克一生漂泊:「開卷有得」之五〉。《全國新書月刊》174:24-28。
「徵稿簡則」,1954,《自由中國》10:4。
譚光磊,2011,〈台灣文學外譯與大眾出版〉。《台灣文學館通訊》32。
龍應台,1985,〈一支淡淡的哀歌:評張愛玲的《秧歌》〉。《新書月刊》16:45-47。
Charles K. Armstrong, 2003, ”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Korea, 1945-1950”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2, No.1 pp71-99
Koshy Susan, 1991, “From Cold War to Trade War: Neocolonialism and Human Rights”, Social Text, No. 58 (Spring, 1999), pp. 1-32.
若松大祐,2007,〈美國研究在亞太地區:戰後日本的國際學術交流〉。《思與言》45:2。

4.會議論文
王梅香,2013,〈麥加錫與美新處在台灣的文化冷戰〉。論文發表於「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5月22-23日。
蔡明諺,2013,〈製作豐年:美國在台灣農村的文化宣傳策略〉。論文發表於「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5月22-23日。
應鳳凰,2013,〈1950年代香港美援機構與文學生產──以「今日世界」及「亞洲出版社」為例〉。論文發表於「一九五〇年代的香港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嶺南大學,2013年5月21-23日。

5.博、碩士論文
安後暐,1998,《美援對台灣職業教育的影響(民國三十九-五十四年)》(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惠珍,1995,《美國小說在台灣的翻譯史》(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義男,1970,《美新處「學生英文雜誌」內容分析:該刊傳播目的與技術之探討》(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玲,1994,《五〇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果顯,2009,《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純秀,2008,《冷戰現代性的國族╱性別政治:《今日世界》分析》(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萍,1995,〈英語戲劇在台灣:一九四九至一九九四年〉(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封德屏,2008,《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黃怡菁,2005,《《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華,1997,《一九五〇至一九七〇年代台灣家庭計畫:醫療政策與女性史面向的探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諺,2008,《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森棟,1970,《傳播媒介塑造映像之實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賴慈芸,1995,〈飄洋過海的謬思:美國詩作在台灣的翻譯史)〉(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弘毅,2002,《陳紀瀅文學與五〇年代反共文藝體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瀚樞,2005,《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的美援教育計畫》(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Sussex Barbara, 2002, “Encounter: Forming a Euro-American Cultural Bloc?”, Thesis of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6.報紙文章
王德威,1994年3月18日,〈五十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聯合報》,第37版。
白先勇,2012年3月12日,〈《現文》憶往──《現代文學》的資金來源〉。《聯合報》,D3版。
本報訊,1954年4月7日,〈艾森豪演說要點〉。《聯合報》,第2版。
本報訊,1955年3月10日,〈出版消息〉。《聯合報》,第6版。
本報訊,1965年2月14日,〈廣播教育電視台 改白天播出〉。《聯合報》,第2版。
何凡,1970年4月7日,〈文藝也該輸出(下)〉。《聯合報》,第9版。
余光中,1961年1月11日,〈莊萊德夫婦宴我國詩人〉。《聯合報》,第2版。
余光中,1961年1月19日,〈「中國新詩選」譯後〉。《聯合報》「聯合副刊」,第7版。
余光中,1983年8月25日,〈愛彈低調的高手:遠悼吳魯芹先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8版。
余光中,2002年12月4日,〈前賢與舊友〉。《聯合報》「聯合副刊」,第39版。
社論,1959年5月4日,〈讓人性和理性照亮我們 紀念「五四」的四十週年〉。《聯合報》,第2版。
易金,1959年2月24日,〈幕前冷語 人性的修正主義與文學創作〉。《聯合報》,第2版。
思果,1977年12月24日,〈翻譯漫談──讀諾克斯論翻譯〉,《聯合報》「聯合副刊」,第12版。
桑魯卿(劉紹銘),1980年12月28日,〈台灣小說論文集〉。《聯合報》,第8版。
夏志清著、歐陽子譯,1981年2月22日,〈時代與真實「台灣小說研討會」
結語〉。《聯合報》,第8版。
陳子善。2011/7/31。〈坐忘齋主姚克〉,《蘋果日報》。網址: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10731/15479137取用日期:2015年1月31日。
陳若曦,2011年11月12日,〈誰要辦《現代文學》?〉。《聯合報》,D3版。
楊牧,2006年12月6日。〈聯副推薦散文:翻譯的事〉《聯合報》,E7版。聯合
副刊。
陳紀瀅,1974年11月18日,〈「荻村傳」英、日文版出版經過〉。《聯合報》,第12版。
董橋,2010年8月15日,〈小說人生:半生緣〉。《蘋果日報》,第12版。要聞港聞。
廖之韻記錄整理,2006年8月17日,〈夏濟安 吳魯芹 林以亮 當代作家看典藏散文〉,《聯合報》「聯合副刊」,第E7版。
歐陽子,2012年3月13日,〈關於《現代文學》創辦時期的財務及總務〉。《聯合報》,D3版。
應鳳凰,2000年8月14日,〈書市觀察:填補失憶的文學譜系,五〇年代重點出版品伺機再起〉。《聯合報》,第41版。
傅建中,1998年10月24日。〈USIA與台灣的文化發展〉。《中國時報》,第13版。

7.電子媒體
印度政府內政部,2014。http://www.censusindia.gov.in/,取用日期:2014年12月2日。
亞洲基金會網站,2014。http://asiafoundation.org/about/,取用日期:2014年2月 8日。
美國外交部外交研究和訓練協會口述歷史資料(The Foreign Affairs Oral History Collec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2013。http://www.library.georgetown.edu/dept/speccoll/cl999.htm,取用日期:2013年3月13日下載。
李婉薇,2013,〈落花流水兩心知 ──記一九四〇及五〇年代香港廉紙小說生產與流通國際學術研討會〉。http://sumzaai.blogspot.tw/2013/12/blog-post.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25日。
許定銘,2012a,〈三毫子小說〉。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3162.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10日。
許定銘,2012b,〈從三毫到四毫〉,香港文化資料庫。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12.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25日。
許定銘,2014,〈一筆橫跨五十年〉。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22.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10日。
符立中,2007,〈向左走向右走:從左傾到反共的張愛玲〉,《自由時報》自由副刊。http://www.libertytimes.com.tw,取用日期2013年6月2日。
莊紫容,2002,〈談戰後第二代作家之六:鍾肇政專訪(九)〉。http://literature.ihakka.net/hakka/author/zhong_zhao_zheng/zhao_author/zhao_movie/zhao_tape/tape_9.htm,取用日期2014年1月7日。
劉乃濟(燕青),2012,〈二十世紀中期香港周刊的特色〉。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21711031_7_1.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25日。
劉自然事件,http://km.moc.gov.tw,取用日期2014年11月18日。
Zhi Liang, Yafeng Xia, Ming Chen, 2012, “Recen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old War History in China”。http://www.wilsoncenter.org,取用日期2013年3月13日。
The Green Pagoda Press(青塔出版社),2014, http://www.gpp.com.hk/printing_aboutus.htm,取用日期2014年11月11日。

8.其他
何文欣,2002,〈台灣地區的「二十世紀主流美國文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計畫。
美國國家檔案局檔案(簡稱NARA)RG84與RG306檔案。
美國新聞總署(USIA)出版品:
The Agency in Brief 1970
U.S. Information Agency: The Review of Operations(July1-December31, 195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民國魂在論:製作張派
2. 「華語語系研究」框架之於臺灣文學的再商榷:從向陽臺語詩集《土地的歌》出發
3. 冷戰時期跨國非共策略與美國文化宣傳:論泰國的亞洲基金會(1954~1963)
4. 冷戰下的音樂記憶和「精神武器」:《今日世界》(1952~1973)作為政治與西方古典音樂的「介中空間」
5. 照見攝影史的陰影與暗角:評介[張世倫著]《現實的探求--臺灣攝影史形構考》(影言社有限公司,2021)
6. 測繪冷戰文化地形圖:張愛玲與《秧歌》
7. 1950年代臺灣反對黨議題的形成與發展:跨域視角的分析
8. 建構香港青年的「中國人」民族身份認同:以冷戰初期《中國學生周報》的傳統中國文化知識宣傳工作為研究中心
9. 三「文」主義--「冷戰末期」臺灣的「文學史」建構(1979~1991)
10. 文學與文學史的斷裂與賡續--《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總序
11. 當圖書成為冷戰武器:美新處譯書計畫與馬來亞文化宣傳(1951~1961)
12. Reporting on "China" in a "Novel" Way: Japanese Translations of Eileen Chang's The Naked Earth and The Rice-Sprout Song in the USIS-Tokyo Book Translation Program (1952~1956)
13. 冷戰時期非政府組織的中介與介入:自由亞洲協會、亞洲基金會的東南亞文化宣傳(1951~1959)
14. 翻譯、詮釋與跨國傳播:張愛玲《海上花列傳》譯註及其戰後美援接受史
15. 他們在島嶼翻譯:戒嚴初期在臺譯者研究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