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
作者:蔡玫姿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Mei-tzu Tsai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人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閨秀文學閨秀風格女性小說朱天文蕭麗紅文學體制kuei-shiufemale novelTien-wen ChuLi-hung Hsia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6)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7
本文在「閨秀風格」、「閨秀文學」、「閨秀作家」三個相關概念中,以「閨秀風格」為核心,檢選相關文論、文本,從中建構並分析「閨秀文學」現象,以及輔助「閨秀風格」的文化建置、文學機制。
第一章討論華文語境女性書寫理論。古典時期女性的書寫身分包括「閨秀才女」、「名伎才女」,當轉化成「現代女作家」時,在新文學範圍內保留文化底層對此詞語的指涉。
第二章的文獻回顧,將女性文學史敘事,區分為「系譜」、「性別」、「場域」、「源頭」四角度。「系譜」角度和「性別」角度,建立的女性文學史敘事,與本文討論之「閨秀文學」在作家成員上疊合。「場域」角度和「源頭」角度,對「閨秀議題」的發揮,則點出「閨秀文學」輔助性的文學體制,以及匱缺「閨秀作家」文學生態的特點。
整體而言,本文採取兩個角度討論「閨秀風格」小說。
一、歷時性衍生
第三章建構「閨秀文學」風格史,鋪陳學界目前論「閨秀文學」時忽略的歷時性發展。追溯「閨秀」詞語成為風格指稱、作家標籤化、文壇階序化各方指涉的歷史軌跡。
二O、三O年代「閨秀作家」冰心,在寫實主義興起的大陸文壇備受攻訐,但在台灣文論卻廣受好評,後繼者如五O年代琦君、張秀亞均被指稱與冰心風格相近。五O、六O年代產生「閨秀風格」衍生的「主婦化」風格,推進二O、三O年代,將男性「作家」 / 女性「普通人」的二分想像,演變成作品中大量曝露日常枝節,以高雅文字書寫瑣碎事物,不避乎現實寫作的女性身分,混淆「作家」「普通人」的界線。八O年代「三三集團」,一干女性在「行動主義」下,召喚三千個士,自許自身為救國之「士」,文本中將救國慾望與情愛慾望結合,流露一派純潔天真的救國熱忱。被稱為「閨秀文學」實因文本中「純潔少女化叙事」與「浪漫化國族叙事」的融合,此一書寫策略遙繼古典詩賦中「思婦文本」、「香草美人」的「閨怨詩」政治托喻傳統,在女作家意識到自身為愛國之匱缺主體,而替之愛情主體,寫出熾熱的浪漫化國族敘事。
本文發現「閨秀」一語實為多義詞語,隨時空演變,指涉意義發生變化。文論雖持續以「閨秀」用語指稱一類風格及觀察到的文學現象,但有時指出的其實是「閨秀風格」衍生風格,與「閨秀風格」最初的「閨怨」題材,具不少差異。
閨秀文學議題的討論,集中在解嚴前十年(1976到1986),學界稱「閨秀文學時期」。
第四章回應此文學史提議。筆者將此十年劃分成1976年至1982年政治主導性強的前期,1983年1986年商業市場主導強的後期。前期與「閨秀風格」相關之「三三」集團,因文學理念與現實政治環境的歧異,間接涉入鄉土文學運動。邱貴芬想像之「閨秀文學時期」女作家位於鄉土、大中國意識的交集。後期歸國學人帶起西化、現代化思潮,反省中國抒情性風格,以及與「閨秀風格」互相輔助的中華文化「溫柔敦厚說」,呂正惠就文學獎、商業市場「閨秀風」的盛行,批評女作家製造純潔虛假的意識,邱、呂二人文論為兩階段誤植一起的「閨秀文學」論辯。
二、文學體制
筆者以為若以文學獎選定之文學風格來定義「閨秀文學時期」,1983年女作家雖持續得獎,但已是由「反閨秀風格」的李昂及鮮少「閨閣氣」的廖輝英在支持「閨秀風格」的《聯合報》文學獎獲選,因而「閨秀文學時期」在時間上,並未如邱貴芬文所言延續到解嚴(1986)前。而具「閨秀風格」的作品,則由長久文藝教育下的文藝少女,繼續支持這種位在中額地位的「閨秀風格」作品。同時,本文初步發現長達半世紀「閨秀風格」抒情型態美學,並伴隨中華文化「溫柔敦厚說」存在。中華文化「溫柔敦厚說」與中、西勢力抗衡,想像建構文化自身有關。由於文學體制的輔助,塑造一對立於政治性的抒情化台灣文學。
然此抒情化台灣文學風格卻僅在研究女性文學史或女作家中被提起,在建構台灣文學主體性、反抗性特質的標準中,「閨秀風格」文學是被忽略的一角。換而言之,即在強調台灣主體意識的文學史內,這類女性作品不受重視,並位於與嚴肅文學距離較遠的文壇階序位置。而在受過女性主義洗禮的文學評論�堙A「閨秀風格」文本也是以缺乏女性自覺的姿態被評論著。因而筆者認為在強調挖掘具女性自覺主題作品的過程中,忽略存在許多與女性自覺看似違逆,而卻普遍盛行的女性文學主題 ; 或是在強調反抗性的國族敘事,忽略家敘事題材,都會造成文學史建構上一塊空缺。
從美學角度重閱「閨秀文學」,會發現「閨秀文學」文本形式的古典性,常被等同於守舊保守,純潔性等同於無知,這種觀點主導左派或西化對此類文體的主要見解。批評文論底層將女性、大眾與男性、精英直接對立,賦予前者無知、純潔的偏見。另ㄧ種預設則是將抵抗性的寫實主義視作台灣文學的唯一系譜,無論日據時代至八O年代都預設一個中心目標,創作者為追求國族大敘事,應該向「台灣意識」看齊,為了追求性別自主應具有特定「女性意識」,亦步亦趨追隨前進。因而「閨秀文學」文本再現之馴服父權、階序化社會價值觀受到極大質疑。而戀舊式背向未來,聯繫抒情中國的文學型態,亦在西化潮中被認為落伍保守。
在論「閨秀風格」的歷時性衍生以及輔助文學體制後,第五章以兩個文本佐證說明。
(一) 朱天文《小畢的故事》
文中敘事者是「純潔少女化」特質的女性角色,潛藏對愛國行動主體—從軍眷村少年的青澀好感,全文因而融合八O年代初期「浪漫化國族」風格。但小說的「閨秀風格」透過集體編劇,「古典修辭」具現成「文人電影」與「文藝腔」,電影文本的添補情節,則使「閨秀風格」的優勢---女性成長敘事,轉為青少年成長故事,抹去眷村環境與鄉土背景的差異,成為一普遍的台灣少年成長的甜美暢銷曲。
(二) 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
筆者進行該書「中書外譯」下,異國讀者對「閨秀風格」與「溫柔敦厚」民族性、異國情調交纏的閱讀反應研究。
原著「閨秀風格」表現在古典修辭,再現純潔少女貞觀,並隱含文化國族主義,從中宣揚傳統、抒情、民族性。在台灣的翻譯機制中,因抒情民族性的表露,而被檢選為台灣文學經典系列之一。但透過翻譯,中文的古典修辭和脫胎台灣民俗歌謠的雅化台語,因改用同一英語形式而無法彰顯差異。英譯本的讀者僅能觀察該書「純潔少女化」「浪漫化國族叙事」建構的特殊「傳統」之民族性。並由於異國讀者,想像他者的先行架構----亞洲經驗,交纏的異國情調,加上本書的大漢文化渲染,使得本書無法區分在地台灣性質,在西方讀者中成為辨識不清的民族性與地方想像。意外的反而是城鄉議題,女性羅曼史書寫獲得讀者青睞。此文本的閱讀反應分析,佐證「閨秀風格」相關「溫柔敦厚」、「寬容」中華民族性的自我建構特質。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tyle of kuei-shui (閨秀) Chinese Literature as the core topic of discussion among three related concepts: their style, the literature, and the writers. Examining selected relevant literature, along with this research itself, the researcher will infer and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kuei-shui (閨秀) literature and assist in its cultural establishment and literary mechanism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scriptural theories of women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ntext. In the classical era, social identities presumed for women writers included “talented (or gifted) kuei-shiu (閨秀)women,” “talented, famed harlots”; and these identities were coined into “modern female writers,” that was what they were referred to by the lower cultural class in t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domain.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researcher perceives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s of women’s literature from four different angles: “family trees,” “genders,” “fields,” and “origins.” The first two angles (“family trees” and “genders”) establish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s of women’s literature, and are combined with the discussion of feminis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writers reviewed. From the angles of “fields” and “origins,” the researcher develops in depth the topic of kuei-shui (閨秀) women, thereby points out how it has an adjunct literature framework and the feature lacking kuei-shui (閨秀) writers in the literature system.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style of feminist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wo angles: its historical derivation (ramifications) and the interactions within such literature framework.
I.The Historical Derivation (Ramifications) of Feminist Chinese Literature
The third chapter lays out the history of Feminis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xpounds its historic developments neglected by the academe up until this day. Looking at kuei-shiu (閨秀)expressions in retrospect became what is referred to as historical tracing in genre denotation, the labeling put on writers, and the status-allocating in literature.
In the 1920s and 1930s kuei-shiu (閨秀) writer Bing Xin(冰心) was criticized in the literary world in China, with its rise of literary realism; while she was widely acclaimed in Taiwan. Continuators such as those in the 1950s, Chi-Chun(琦君) and Shiu-Ya Chang(張秀亞), were perceived to have similar writing styles as that of Bing Xin’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housewife” style was derived from the kuei-shiu (閨秀) style; and, advancing into the 1920s and 1930s, evolving from the separate images of male “writers” and female “ordinary people” into the disclosure of daily activities in pieces of works. These bits and pieces are illustrated with elegance, not eluding female identities in realistic writings. In turn, the boundary between “writer” and “ordinary person” is confounded. In the 1980s the Shan Shan Literature Group is about 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ctivism, claiming herself to be a nationalist (savior of the nation) and summoning three thousand men. In the story the element of one’s love for his/her country and love for another is combined, revealing a kind of patriotism that is pure and naïve. The reason this was called “feminist literature” is the mixture of two narrative elements: the immaculate-teenage-girlish one and the romanticized nationalist one. This book uses the rhetorical strategies that were used in classical poetry long ago, which features the “boudoir-bitter,” tradition-implied politics in the lovesick-wife (思婦文本)and vanilla-beauty(香草美人) elements. In these literatures feminist writers were aware of their own patriotism-lacking complexes, therefore they substitute their romantic mentality in order to illustrate romanticized-patriot stories with such extreme fervor.
Here the researcher discovers that kuei-shiu (閨秀) is a multi-meaning term. As time chang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is expression also change. In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changing phenomenon that takes place in literature, the term is persistently used to refer to a literature genre and style. However, derived from the original term, the implications made here vastly differs that of the earliest kuei-shiu (閨秀) style, which uses “boudoir bitterness” as their subject.
The discussions about kuei-shiu (閨秀) literature were concentrated a decade (from 1976 to 1986) before the lift of the Martial Law, and this period was known as the Period of Feminist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ry world. The fourth chapter responds to the proposals for this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 researcher divides these ten years into the earlier politics-dominated period from 1976 to 1982 and the later period dominated by the business markets from 1983 to 1986. In the earlier period the Shan Shan(三三) Literature Group, which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kuei-shiu (閨秀) style, had political differences in their literature with the existing government at the time and was thus in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Nativist Literature Movement(鄉土文學運動). Kuei-Fen Chiu(邱貴芬) believes the female writers in the Feminist Literature Period had a mixture of ideals that were originated from natives of Mainland China. In the later period those returning from abroad brought home with them and initiated the westernized modern enlightenment, introspecting the Chinese romanticized style and the “good-natured gentleness”(溫柔敦厚) theory in Chinese culture brought out by it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kuei-shiu (閨秀) style. With literature awards and the prevalence of kuei-shiu (閨秀) style in the business market, Cheng-Hui Lu (呂正惠) criticized female writers feigning immaculate ideals. Chiu and Lu’s debate over their different theories is the result of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periods (earlier and later) in the Feminist Literature Period.
II.Interactions within the Overall Literature Framework
If the researcher defines the Feminist Literature Period with the literature styles chosen by literature awards, we disprove Kuei-Fen Chiu’s(邱貴芬) assumption that it lasted until the lift of the Martial Law (1986) with the following reason. Female writers continued receiving accolades in 1983. However, two writers who won the United Daily News literature award, which supported the kuei-shiu style, were Anti-Feminist Ang Li (李昂)and Hui-Ying Liao(廖輝英), whose works have very little feminist qualities. Despite the aforementioned, those “mediocre” works that possess kuei-shiu (閨秀) styles were continuously supported by highly educated female literators.
The researcher first discovers that the half-a-century-old kuei-shiu (閨秀) style’s romantic aesthetics existed with the “good-natured gentleness” (溫柔敦厚)theory in Chinese culture. The structure and imagery of the “good-natured gentleness” (溫柔敦厚)theory is related to the struggle for bala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owers. With the literature framework being the cofactor, the politically influenced, romantic Taiwanese literature is brought to form. Although this romanticized Taiwanese literature style is only mentioned in feminist literature or among female writers,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he standards of civil disobedience, kuei-shiu (閨秀)literature is often a neglected part. In other words, in literature emphasizing Taiwanese nativist ideals, this genre of female works is unvalued and is rather distant from being seriously considered a significant place in literature. In literary criticism influenced by feminism, kuei-shiu (閨秀) literature is thought to represent women that lack self-awareness. The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while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rying to find female self-awareness topics within these works, the critics overlook the seemingly rebellious nature that is prominent in discussing female literature. Another possibility is the neglect of narratives about the inside of homes while emphasizing the rebelliousness of nationalist stories. Either way creates a gap in the framework of literature history.
To recapture kuei-shiu (閨秀)literature through aesthetics, one will find classic qualities in its forms, which is often seen as traditional and conservative; while the immaculateness is considered to be ignorance. These perceptions dominate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leftists or westernized idealists have for this type of literature. Critics compare females, the entire population, males, and elites; and give females the stereotype that they are ignorant and immaculate. Another assumption is the use of the opposing realism as the only “family tree”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setting a target whether it is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hrough the 1980s, and let the “creator” be the great narrative of the pursuit for the national race. In that case, we should respect “Taiwanese ideologies.” To pursue gender freedom, we should have certain “feminine awareness” and gradually move forward. The status-oriented social values are questioned,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a father’s power appears in kuei-shiu (閨秀)literature. With nostalgia facing the future, the literature form that connects romantic China is also considered expired and conservative by westernized thinkers.
After the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ical deriva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kuei-shiu (閨秀) style, chapter five presents two pieces of literature for supporting evidence.
I.Tien-Wen Chu’s (朱天文)Growing Up
The narrator in this story is a female with immaculate-teenage-girl qualities that is also actively patriotic—pure innocence cultivated from living in a chuan tsun (眷村,“residential military community”). The story is integrated into the early 1980s’ romanticized-patriot style. However, the novel’s kuei-shiu (閨秀)style is created by a group of writers. Therefore, classical rhetorical strategies are replaced by the tone in literature films. The additions in the film version take the advantage of kuei-shiu (閨秀) style—the narrative of a girl’s life—and transform it into a teenage boy’s life story. Moreover, taking awa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in a residential military community and nativist backgrounds, it became a popular Taiwanese-teenage-life story and a best-seller.
II.Li-Hung Hsiao’s A Thousand Moons on a Thousand Rivers
The author had her book translated into various foreign languages and observed the responses audiences abroad had for kuei-shiu (閨秀) style, the good-natured and gentl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otic settings.
The original kuei-shiu (閨秀) style exhibits classical rhetorical strategies, re-presents qualities of immaculate teenage girls. At the same time, it alludes patriotism, promotes tradition, romanticism, and ethnicism. In the translation system in Taiwan, because of its emotional ethnic expression of feelings, i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classic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However, through translation, one cannot show the enormous differences used in Chinese rhetorical strategies and the imitation of euphemized Taiwanese in folklores. Unfortunately, reader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can only observe the unique traditional ethnic attributes depicted by the immaculate-teenage-girl and the romanticized patriotic features. Considering the exotic experiences foreign readers have with Asian cultures, with the exaggeration of Mandarin culture presented in this book,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distinct Taiwanese qualities in translated versions; therefore, western readers cannot separate clearly this distinct culture and location. Surprisingly, the city-versus-country topics in female romantic writings are quite popular. This critique and analysis has proven kuei-shiu (閨秀) style is related to the self-structured good-natured gentleness and the forgiving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race.
(一)中文
二畫
丁鳳珍(1996)。台灣日據時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畫
子宛玉編(1988)。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谷風出版社。
于治中(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臺灣社會研究,31,97-113。new window
三島憲一著、賈京譯(2001)。本雅明,破壞、收集、記憶。河北:教育出版社。
四畫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王夢鷗編選(1980)。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評集。台北:天視出版社。
王德威
——(1993)。華麗的世紀末:臺灣、女作家、邊緣詩學。小說中國。161-192。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3)。作母親,也要作女人。小說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319-326。
——(1996)。小說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7)。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聯合文學,13(8),頁34-45。
——(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8)。典律的生成。台北:爾雅出版社。
——(2001)。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2)。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社。
——、吳秀鳳紀錄整理(1996)。由創作到出版—論台灣文學的生產機制。載於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13-18。
王政、杜芳琴主編(1998)。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王曉明
——編(1986)。文學研究會評論資料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1997)。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第一卷。上海市︰東方出版中心。
——(1998)。批評空間的開創: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上海市︰東方出版中心。
王鍾陵主編(2001)。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文精粹—文學史方法論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崇名(1995)。從「階級態度」到「個人品味」的轉換:伊利亞斯(Elias)與布狄厄(Bourdieu)論西方日常生活特質之比較。思與言,33(4),171-192。new window
王瑞香(1998)。台灣女性書寫今昔。文訊別冊,149,42-43。
王一川
——(1993)。「革命加戀愛」與再生焦慮─論二○年代末幾位革命知識份子的典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7,89-109。
----------(1998)。現代性文學:中國文學的新傳統。文學評論,2,96-105。
王家倫(1993)。前後期現代女作家創作之比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4,112-122。
王喜絨(1993)。論二十年代女性作家群的小說創作。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6。
王晴佳(1998)。中國二十世紀史學與西方─論現代歷史意識的產生。新史學,9(1),55-84。new window
王明珂(2002)。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583-624。new window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1981)。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文訊雜誌社編輯(1986)。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尹雪曼編(1975)。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
方美芬(1998)。博碩士論文中台灣文學研究取向探討。國家圖書館館刊,87(2),295-308。new window
五畫
白少帆、王玉斌等編(1987)。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皮述民等(1997)。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
石計生(2000)。馬克思理論與當代社會制度。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古繼堂(1996)。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司馬長風(1987)。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
丘為君、陳連順編(1978)。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
史書美(1994)。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自白小說。當代,95,108-127。
未明(1983)。廬隱論。載於肖鳳、孫可編。廬隱選集(pp. 454)。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北岡誠司著、魏炫譯(2002)。巴赫金—對話與狂歡。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六畫
朱天心
——(1982)。未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84)。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台北:三三書坊。
——(1989)。擊壤歌。台北:三三書坊。
——(1989)。我記得。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4)。學飛的盟盟。台北:時報文化。
——(1997)。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
朱天文
——(1984)。淡江記。台北:三三書坊。
——(1985)。小畢的故事。台北:三三書坊。
——(1987)。炎夏之都。台北:時報文化。
——(1994)。荒人手記。台北:時報文化。
——(1996)。花憶前身。台北:麥田出版社。
朱自清編(1968)。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
朱剛(1997)。薩伊德。台北:生智文化。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編(1999)。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上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壽桐主編(1998)。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上下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朱燿偉(1994)。後東方主義︰中西文化批評論述策略。台北︰駱駝出版社。
朱偉誠(1995)。受困主流的同志荒人--朱天文《荒人手記》的同志閱讀。中外文學,24(3),141-152。new window
朱崇儀
——(1997)。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重塑文類?。中外文學,26(4),133-150。
——(2000)。性別與書寫的關聯—談陰性書寫。中興大學文史學報,30,33-51。
朱雙一(1998)。世俗風情畫和女性真我的展現─略論袁瓊瓊的小說創作。聯合文學,14(7),124-129。
江寶釵(1997)。「紅樓夢」詩社活動研究—性別文化與遊戲美學的呈現。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71-93。new window
江林信(1997)。繽紛花叢的太平間-讀朱天文《花憶前身》。書評,30,14-16。
冰心
——著、官璽編(1983)。冰心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19)。兩個家庭。晨報,1919.9.18-22。
——、卓如選編(1992)。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冰心。台北:書林出版社。
——(1994)。冰心。台北:海風出版社。
——冰心。台北:海風出版社。
——、林樂齊、郁華編(1996)。冰心自敘。北京:團結出版社。
——、卓如選編(1997)。冰心小說選集•相片。上海:古籍出版社。
任一鳴(1997)。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局。
任育德(2001)。「橫看成嶺側成峰:婦女史與性別研究」學術座談會記錄。近代中國,144,152-169。
向陽(1992)。對當前臺灣副刊走向的一個思考。文訊,82,14-15。
成令方、吳嘉苓(2000)。女性主義理論、性別研究的本土化︰回顧與前瞻(社會研究版)。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4,20-25。
七畫
呂正惠
——(1988)。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8)。閨秀文學的社會問題。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9)。抒情傳統P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0)。八○年代台灣小說的主流。載於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壇論。台北:時報文化。
——(1991)。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台北:正中書局。
——(1992)。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1992)。戰後台灣文學經驗(中 。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1992)。男作家與女性。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1992)。《迷園》的兩性關係與台灣企業主的真面貌。聯合文學,83,161-165。
——(1995)。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9)。葉石濤和戰後台灣文學的「斷層」與「跨越」。鄭炯明編。點亮台灣文學的火炬。高雄:春暉出版社。
呂美頤、劉永福(1990)。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呂秀蓮
——(1976)。數一數拓荒的腳步。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1986)。新女性主義。高雄:敦理出版社。
——(1998)。這三個女人。台北:草根出版社。
呂昱(1990)。女作家筆下的女人世界--編選序言。女人.女人。台北:強業出版社。
呂雲章(1993)。婦女問題論集。上海:女子書店。
呂芳上(1992)。娜拉出走以後─五四到北伐青年婦女的活動。近代中國,92,
103-128。
李小江主編(1990)。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李今(1992)。個人主義與五四新文學。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李仕芬
——(1996)。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9)。女兒的父親--當代台灣女作家小說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4,188-203。
——(2000)。女性觀照下的男性—女作家小說析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李天鐸
——、陳蓓芝(1990)。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電影欣賞,8(9),68-77。
——(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李亦園、楊國樞合編(1973)。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李希同編(1932)。冰心論。北京:北新書局。
李昂
——(1983)。女作家對社會的巨視與微觀。中國論壇,184,52。
——(1989)。沒有擺脫對男人的觀念。民生報26版,1989.11.11。
——(1991)。作家不是白癡:答呂正惠評《迷園》。聯合文學,84,194-197。
——(1995)。迷園。台北:李昂出版。
李思孝(1997)。從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瑞騰
——(1991)。臺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
——(1991)。女性文學的多元化。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
——(1998)。台灣女作家知多少。文訊別冊,149,42-43。
李歐梵
——(1977)。中西文學的徊想。台北:遠景出版社。
——編(1978)。新感覺派小說選。台北:允晨文化。
——(1981)。五四運動與浪漫主義。載於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pp. 327-346)。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6)。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社。
李漢偉(1997)。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北縣:駱駝出版社。
李癸雲(2002)。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
李又寧、張玉法編(1981)。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8)。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二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何林(1939)。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上海︰生活書店。
李永熾(2002)。波迪爾(Pierre Bourdieu)與文化再生產。當代,56,18-23。
李貞德
——(1999。漢魏六朝的乳母。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439-481。
——(2002)。她不壞,她是我奶媽:從史語所藏蘇軾之乳母墓誌談傳統生育文化。http://museum.sinica.edu.tw/ch/d/d2/d2-main-2.htm
李甦(1990)。台灣女性文學三十年的路。文學評論,3,156-158。
李興民(1987)。五四以來女作家群的女性文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10,205-210。
李玲(1998)。青春女性的獨特情懷─五四女作家創作論。文學評論,1,51-61。
李廣均(2002)。男人的名字和女人的名字:以「國家考試金榜題名錄」中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四年考試及格人員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219-260。new window
李玉瑛(2001)。婦女史、性別與消費文化研究。近代中國,144,105-115。
李欣倫(2000)。性別與家國的對外交鋒—專訪梅家玲教授。文訊,181,40-45。
李玉馨(1995)。當代台灣女性小說七家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小清(2002)。來自裂縫的女聲:試析朱天心〈想我眷村兄弟們〉的性別、省籍族群、及階級觀。清雲學報,22(1),311-319。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何欣編(1979)。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出版社。
何春蕤
——(1996)。色情與女╱性能動主體。中外文學,25(4),6-37。
——編(2001)。性工作:妓權觀點。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001)。自我培力與「專業化」︰與台灣性工作者對談。性工作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何寄澎主編(2000)。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余英時
——(1996)。現代儒學論。紐澤西州:八方文化。173。
——等(1999)。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
沈衛威(2000)。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台北:立緒出版社。
沈從文(1985)。沈從文文集。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沈乃慧
——(1995)。日據時代台灣小說中的女性議題探析(上)。文學台灣,15,284-304。
——(1995)。日據時代台灣小說中的女性議題探析(下)。文學台灣,16,167-203。
沈謙(1996)。戰後臺灣文壇主流之遞嬗。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主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7-31。
吳宗蕙(1995)。女作家筆下的女性世界。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中杰(1996)。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上海︰復旦大學。
吳秀瑾(2001)。文化品味與庸俗批判:布爾迪厄文化思想論判。東吳哲學學報,6,241-282。new window
吳璧雍(1987)。矯飾的古典情懷--論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文星,110,108-111。
汪榮祖編(1979)。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汪暉(1992)。吳稚暉與中國反傳統主義的科學觀。學人(第三輯)。
肖鳳編(1995)。中國現代作家傳記叢書•冰心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宋國誠(2000)。後殖民理論在中國。中國大陸研究,43(10),1-38。
宋澤萊(1999)。從仿古的鄉土到實在的鄉土--特論蕭麗紅臺語小說的高度成就。台灣新文學,13,114-140。
村樹明(1995)。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中國。貴州省︰貴州人民出版社。
八畫
周策縱
——等(1979)。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
——著、楊默夫編譯(1993)。五四運動史。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6)。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周華山
——(1995)。同志論。香港:同志研究社。
——(1999)。閱讀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著、劉逸竹譯(2001)。玫瑰的故事:在讀張愛玲的寫作技巧及其中之種種利害關係。中外文學,30(10),135-155。new window
周作人(1997)。周作人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
周敘琪(1996)。一九一○〜一九二○年代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周陽山編(1985)。五四與中國─知識份子與中國現代化。台北:時報文化。
周昌龍
——(1994)。五四時期知識份子對個人主義的詮釋。漢學研究,12(2),63-80。
——(1995)。西方文藝思潮與五四。幼獅文藝,82(1),9-13。
邱貴芬
——(1991)。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裡的孤女現象。文學台灣(創刊號),111-118。
——(1991)。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裡的孤女現象。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
——(1993)。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學,22(3),94-110。
——(1993)。性別/權力╱殖民論述:鄉土文學中的去勢男人。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pp. 15-34)。台北:時報文化。
——(1994)。「失聲的畫眉」--探討台灣女性小說壓抑的母親論述。台灣文藝,5,34-38。
——(1994)。美國品牌,台灣流行—探討流行理論之間的衝突矛盾。中外文學,23(2),88-94。
——(1995)。「你看我是女人嗎?」︰從「蝴蝶君」看後殖民性別問題的曖昧空間。中外文學,281,58-71。
——(1997)。查某儂要抓狂——當代台語流行女哥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詮釋與批判。中外文學,26(2),23-48。
——(1997)。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
——(1997)。(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
——(1998)。族國建構與當代台灣女性小說的認同政治。載於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出版社。167-194。
——(1999)。台灣(女性)小說史學方法初探。中外文學,27(7),5-25。
——編(2001)。導論。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上)(下)(pp. 13、34)。台北:女書事業文化。
——(2001)。再探台灣文學史觀:性別、族群屬性與台灣文學史重構。載於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2002)。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3)。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向的激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4),45-65。
邱雅芳(2002)。以母親之名—皇民化時期台灣男性作家作品的女性呈現(1937~1945)。台灣文學學報,3,229-269。new window
林丹婭(1995)。當代中國女性文學史論。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林明德(1996)。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
林賢智(1999)。娜拉:出走又歸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林燿德
——(1990)。「鳥瞰」文學副刊。載於鄭明娳、林燿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525-556。
——(1991)。聯副四十年。聯合文學,83,10-19。
——(1992)。慾愛無岸--談當代兩岸小說的愛情主題。聯合文學,7(4),80-87。
林毓生
——著、穆善培譯(1988)。中國意識的危機。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李澤厚等(1989)。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
林素芬採訪(1997)。歷史天河裡的癡新-作家朱天心專訪。幼獅文藝,84(12),5-11。
林淇瀁
——(1993)。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聯性研究----以七○年代臺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戰後臺灣文學傳播困境初探:一個「文化研究」向度的觀察。,新聞學研究,51,143-172。
林淑意(1985)。沒有女作家,只有作家—英美文壇的「女性文學」論爭。聯合文學,1(5),28-31。
林芳玫
——(1997)。《迷園》解析--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載於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書局。271-296。
——(2000)。性擇論與色情︰評析研究者如何挪用演化論術語傳達性別刻板印象。新聞研究,65,131-150。
林瑞明(1994)。不為人知的龍瑛宗──以女性角色的堅持與反抗。中國現代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民族國家論述──從晚清、五四到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林幸謙(1999)。性別、身分和女性文本的閱讀︰「連環套」的女性主義批評 視角。中華學苑,53,81-104。new window
卓如(2000)。冰心傳。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
孟悅
——(1985)。視角問題與五四女性小說的現代化。文學評論,5,76-89。
——、戴錦華(1993)。浮出歷史地表。台北:時報文化。
孟樊(1995)。當代臺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金耀基
——(1975)。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台北︰勁草文化。
——(1977)。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文化。
金潔(1999)。躑躅於「叛道」與「守道」之間—試論二三十年代閨閣文學。上海大學學報(社會學版),6(1),24。
金恆杰(1992)。「性」與「金錢」。聯合文學,88,133。
佳水(1989)。當代文學中女性形象的模式。文學評論,3,158。
吳婉茹(1994)。八十年代台灣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台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毓娟。李昂的台灣史詩:《迷園》中情慾╱國族的寓言。
http://140.112.2.84/~cliao/su/p1/shao/msabs.htm
尉天聰(1985)。三十年來台灣社會的轉變與文學的發展。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pp. 455)。台北:中國論壇社。
九畫
施淑女(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
施正鋒。國家主權獨立的政治分析。
http://www.taiwannation.org.tw/republic/rep1-10/no05_07.htm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與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1998)。解殖與民族主義。 香港:牛津出版社。
范伯群、曾華鵬合著(1983)。冰心評傳。北京:人民文學。
范希周主編(2000)。台灣研究論文集。福建:廈門大學。
范銘如
——(2001)。(燭芯)導讀。載於邱貴芬編。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小說選(上)(pp. 191)台北:女書事業。
——(2002)。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主編(2003)。單士釐走向世界之經歷—兼論女性創作考察。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 257-295)。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范雅清(1994)。人的「發現」─五四時期周作人反禮教思想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文楷(1985再版)。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 古籍出版社。
胡適
——(1928)。民國叢書•胡適文存。上海︰上海書店。
——(1958)。中國新文學運動小史。台北︰啟明書局。
——編選(1980)。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台北:業強出版社。
胡曉真
——(1994)。最近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271-290。
——(1995)。才女徹夜未眠--清代婦女彈詞小說中的自我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51-76。
——(1996)。閱讀反應與彈詞小說的創作──清代女性敘事文學傳統建立之一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8,305-364。
——(2000)。女性文學想像與晚明變局──論《天雨花》中的父女傳承。載於鍾彩鈞主編。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籌備處十周年紀念論文集(pp. 381-416)。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胡纓(2001)。歷史書寫與女性形象的初立 : 從梁啟超〈記江西康女士〉一文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5-28。new window
封世輝編(2000)。中國淪陷區文學史料卷。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
郁達夫(1992)。郁達夫全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洪銘水(1999)。台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台北︰文津出版社。
洪珊慧(1998)。李昂小說研究。新竹市: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a/ang-san-hui/sek-su/sek-su.htm
柯雅卿(1999)。談蕭麗紅《白水湖春夢》中女性對自我命運的省覺與抉擇。載於吳達芸編。台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
十畫
高全之(1998)。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台北:三民書局。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台北:允晨文化。
高雪錦(1988)。我看「千江」的分手問題。聯合報21版,1988.11.30。
高彥頤(Dorothy Y. Ko)(2000)。視覺與文獻之隱:覓求纏足的真相。「中研院明清研究會(2000.5.29)」演講稿。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孫隆基
——(1983)。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一山書屋。
孫石月(1995)。中國近代女子留學史。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孫康宜
——、馬耀民譯(1993)。明清女詩人選集及其採輯策略。中外文學,22(6),8-25。new window
——(1993)。柳是和徐燦:陰性風格或女性意識?。中外文學,22(6),8-25。
——(1994)。明清詩媛與女子才德觀。中外文學,23(2),27-61。
——(1998)。性別的困惑--從傳統讀者閱讀情詩的偏見說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109-118。
——(2001)。性別與經典論—從明清文人的女性觀說起。載於吳燕娜編。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第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33-151。
孫鴻業(2001)。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新竹: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孫潔茹。游移(猶疑)的認同:外省知識份子的國家認同—以朱天文的作品為例。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25/park_25.htm
凌叔華
——(1984)。凌叔華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店。
——著、傅光明譯(1991)。古韻。台北:業強出版社。
——、楊揚、江雁選編(1997)。凌叔華小說選集•花之寺。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學勇編(1998)。凌叔華文存。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
夏志清
——(1977)。〈夏志清論「一對金手鐲」〉,〈現代中國文學史四種合評〉。《現代文學》1:頁57-58。
——(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7)。陳若曦的小說。載於陳若曦。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0。
——(1988)。人的文學。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1989)。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1991)。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夏祖麗(2000)。林海音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夏濟安
——主編(1956-1960)。文學雜誌。
——(1971)。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
夏曉虹(1991)。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
夏鑄九、王志弘(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夏琢瓊、宋貴林(1991)。試論五四運動與現代化。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刊。
唐文權(1993)。覺醒與迷悟─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研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唐文慧(1999)。國家、婦女運動與婦女福利:一九四九年後的臺灣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3(2),143-179。new window
殷國民、陳志紅(1990)。中國現當代小說中的知識女性。廣東省︰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姚人多
——(2000)。論傅柯(Michel Foucault)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上)。當代,32,126-133。
——(2000)。論傅柯(Michel Foucault)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下)。當代,33,108-133。
徐淑卿(1997)。蕭麗紅終為春夢留痕。中國時報35版,1997.1.16。
胡曉真(2001)。祕密花園:論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幽閉空間與心靈活動。「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漢學中心。new window
郝譽翔(2001)。一九八七年的逃亡─論朱天心小說中的朝聖之旅。東華人文學報,3,241-268。new window
十一畫
張小虹
——(1996)。慾望新地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編(1998)。性╱別讀本。台北:麥田出版社。
——主講、葉美瑤整理(1999)。卿卿「物」忘我--文學與性別。聯合文學,16(2),174-183。
張玉法(1994)。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張詩源(1954)。出版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警察雜誌社。
張誦聖
——(1994)。朱天文與台灣文化及文學的新動向。中外文學,22(10),80-98。
——(1995)。袁瓊瓊與八O年代台灣女作家的「張愛玲熱」。中外文學,23(8),56-75。
——(1995)。當代台灣文學與文化場域的變遷。中外文學,24(5),128-32。
——(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張道藩(1999)。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
張寶琴等主編(1995)。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張京媛
——(1991)。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與女性主義批評。二十一世紀,5,11。
——編(1992)。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張岩冰(1998)。女權主義文論。山東省︰山東教育出版社。
張秉真、章安琪、楊慧林(1994)。西方文藝理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張朋園(1964)。梁啟超與清季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1,345。new window
張淑麗(1998)。「閨怨」美學的挑戰--當代台灣女性書寫的異╱移位。文訊別冊,149,22-25。
張灝
——著、崔志海、葛夫平譯(1995)。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9)。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52,29-39。
張惠娟(1993)。直道相思了無益--當代台灣女性小說的覺醒與徬徨。載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pp. 37-68)。台北:時報文化。
張晉芬(1997)。兩岸三地婦女學發展的回顧和期許—評述張妙清等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5,201-208。new window
張三郎(1986)。五四時期的女權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慧(1999)。蘇雪林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妃(1998)。凌叔華小說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世倫。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 (1965∼2000)。
張默芸。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
http://www.wxjy.com.cn/jysk/mrzj/20cn/025.htm
張瑞芬(2001)。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73-96。new window
張秀亞(1966)。我與文學(pp. 175-176)。台北:三民書局。
陸士清(1991)。台灣小說選購新編。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陸晶清(1983)。淺談廬隱及其作品。載於肖鳳編。廬隱(pp. 1)。香港:生活.讀書.三聯書店香港分店、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編輯出版。
陳芳明
——(1994)。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6)。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2)。後殖民台灣。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敬之
——(1980)。「新月」及其重要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
——(1980)。三十年代文壇與左翼作家聯盟。台北︰成文出版社。
——(1980)。文學研究會與創造社。台北︰成文出版社。
——(1980)。現代文學早期的女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
陳萬雄(1997)。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陳炳良編(1992)。中國現當代文學探研。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陳惠芬(1996)。神話的窺破——當代中國女性寫作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
陳順馨(1995)。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京大學。
陳三井主編(2000)。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陳安湖主編(1997)。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史。北京︰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東原(1990)。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陳聞桐主編(1997)。近現代西方政治哲學引論。安徽省︰安徽大學出版社。
陳少廷編撰(1981)。台灣新文學運動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樂融(1983)。陪他一段紅顏已老—論蘇偉貞小說的愛情觀照。中外文學,20(4),134-152。new window
陳綾琪(2002)。顛覆性的模仿與雜匯:由朱天文《荒人手記》談台灣文學的後現代。中外文學,30(10),157-171。new window
陳長房(1995)。80年代臺灣小說風貌與外國文學。龔鵬程編。臺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東大圖書文化公司。135-150。
陳昭瑛(1995)。霸權與典律:葛蘭西的文化理論。陳東榮、陳長房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台北: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75-119。new window
陳素(1979)。五四與婦女解放運動。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020。
陳德錦(1995)。文學、文學史、香港文學。中外文學,24(6),136-148。
陳儒修著、羅頗誠翻譯改編(1993)。台灣電影工業與台灣電影風格發展簡史。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
陳慧珍(2003)。略論清代女詞人吳藻作品中之性別意識--由其作品中表現之「愁」談起。中國文學研究,17,145-169。new window
陳翠英(2000)。閱讀才子佳人小說:性別觀點。清華學報,30(3),329-373。new window
陳秋坤(1977)。桂花巷的世界。婦女雜誌,5。
陳愛麗(1997)。文化認同的追尋—論七O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載於皮述民、金榮華編。「中國現代文學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雅芬(2002)。琦君小說研究。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宜(1999)。走出婚姻的藩籬--蕭颯小說中的女性成長。臺灣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玲(1996)。女性童年的烏托邦。中外文學,25(4),103-130。new window
陳碧月(2001)。淺談琦君〈橘子紅了〉所呈現的意義。台灣文學評論,1(2),220-228。new window
陳映真(1997)。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七O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聯合文學,14(2),57-76。
陳萬益主持、許素貞記錄(1994)。把台灣人的文學主權找回來—台灣文學主體性座談會。文學台灣,11,93-136。
盛英(1985)。二十世紀女性文學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章英華、蔡勇美編(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郭英德(1998)。中國古代文人集團與文學風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郭沫若(1982)。郭沫若選集。北京︰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
郭秋生(1934)。解消發生期的觀念,行動的本格化建設化。先發部隊 ,18-28。
郭丹(1998)。史傳文學中的美學特徵。中山人文學報,7,17-35。new window
郭苑平(2002)。眷村台灣媽媽的自我與認同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所碩士論文。
梅家玲
——(1999)〈五0年代國家論述╱文藝創作中的「家國想像」--以陳紀瀅反共小說為例的探討〉。載於彭小妍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編(2000)。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0)。性別論述與戰後台灣小說發展。中外文學,29(3),128-139。
——(2001)。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19(1),249-267。
許志英(1991)。五四文學精神。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許俊雅
——(1994)。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台灣文學散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日治時期台灣小說中的婦女問題。「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1994.11.25-27)」文建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賴和文教基金會協辦。
——(1996)。戰後台灣小說的階段性變化。載於封德屏。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1997)。日據時期台灣小說中的婦女問題。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國立編譯館。29-60。
許懷中(1997)。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史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許琇禎(1998)。回歸女性本質的烏托邦建構—論董啟章「安卓珍尼」的雌雄同雄意識。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9,143-155。
許麗芳(2001)。性別與書寫之錯置與超越--以「女才子書」與「再生緣」作者自序為中心之分析。國文學誌,5,209-246。new window
許維真。母親,您真偉大--閱讀╱反省台灣當代母職文本。
http://www.wenxue.com/yuejing/mother.htm
許慧琦(1998)。台灣地區有關近代中國婦女史的碩博士論文研究評介 (1991-1997)。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189-204。new window
曹莉(1999)。史碧娃克。台北:生智文化。
梁啟超
——(1966)。梁啟超文集。台南︰大東書局。
——(1990)。飲冰室全集。台南:大孚書局。
梁實秋
——(1975)。梁實秋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1986)。浪漫的與古典的。台北:水牛出版社。
梁秉鈞(1991)。中國現代抒情小說(上)(下)。文訊,革新25-26。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尉天聰(1987)。台灣婦女文學的困境。文星,110,92。
畢恆達
——(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Allan J. Kimmel著,章英華譯。研究的倫理與價值。台北:弘智文化。
——、謝慧娟(1998)。田野研究中的性別。探索台灣田野新面向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康正果(2002)。辭賦論述及其策略[評鄭毓瑜著〈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1),161-172。new window
莊麗莉(19950。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十二畫
賀玉波(1936)。中國現代女作家。上海︰復興書局。
賀安慰
——(1987)。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7)。蘇偉貞短篇小說中愛情觀照。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程季華主編(1963)。中國電影發展史(卷二)。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程農(1997)。重構空間:一九一九前後中國激進思想�堛漸@界概念。二十一世紀,43,58-69。
焦桐(1998)。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文化。
焦雄屏
——編(1988)。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
——(1991)。亞洲電影面面觀。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人影
——編(1986)。黃廬隱選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
——(1993)。當代中國女作家論。上海:上海書店。
黃重添、朱雙一等合著(1992)。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出版社。
黃寤蘭主編(1993)。當代港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
黃英(1931)。現代中國女作家。上海︰北新書局。
黃金麟(2000)。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瑞祺
——(1997)。馬克思論現代性。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7)。現代或後現代--紀登斯論現代性。東吳社會學報,6,287-311。
——(2002)。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現象。當代,56,4-17。
——(2000)。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光國(1987)。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結下的沉思。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宗慧
——(1995)。雜的痛苦與/或雜的希望--從巴巴(Homi K. Bhabha)的揉雜理論(Colonial mimicry/Ambivalence/Hybridity)談起。英美文學評論,2,87-100。
黃進興
——(1997)。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中文大學),新6,263-85。
黃毅志(2000)。文化資本、社會網絡和階級認同、階級界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1-42。
黃毓秀(1993)。一九九二年台灣婦女人權報告。婦女新知,129,20-23。
黃霖(2000)。二十世紀起步的是與非—以梁啟超的「文界革命」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世變中的世界文學專輯),10(3),61-78。new window
黃錦樹(1996)。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載於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麥田出版社。265-312。new window
黃慶萱(1998)。劉若愚「中國文學本論」架構方法析議。國文學報,27,271-306。new window
黃秀端、趙湘瓊(1996)。台灣婦女近十年來政治態度的變遷—民國七十二年至八十一年。問題與研究,35(10),71-95。new window
黃志翔。台灣新電影的思想厚度。
http://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435
彭小妍
——(1993)。超越寫實。台北︰聯經出版社。
——編(1999)。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中研院中哲所籌備處。
——(2001)。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
彭瑞金
——(1997)。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
——(1981)。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9)。不及綻放的蓓蕾- 四O年代後期的葉石濤文學。鄭炯明編。點亮台灣文學的火炬。高雄:春暉出版社。
彭佳慧。藝術與文學中「閨秀」之比較與探討。《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新銳批評區」。 http://mail.tku.edu.tw/fanmj/a5.htm
曾薰慧(2000)。五零年代國族想像與異己建構--一個有關性別的閱讀。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8,85-112。new window
曾心儀(1977)。自序。我愛博士。台北:遠景出版社。
馮沅君
——著、孫曉忠選編(1997)。馮沅君小說選集•春痕。上海:古籍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1998)。卷葹。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喬以鋼(1998)。低吟高歌: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琦君(2000)。一對金手鐲。琦君散文選中英對照。台北:九歌出版社。
隋靈璧(1979)。五四時期濟南女師學生運動片斷。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喻蓉蓉(1987)。五四時期中國知識婦女。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十三畫
楊義(1993)。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
楊澤
——編(1994) 。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2000)。閱讀張愛玲-國際研討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
楊照
——(1994)。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5)。浪漫滅絕的轉折—評《我記得……》。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pp. 150-159)。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6)。兩尾逡巡洄游的魚——我所知道的朱天心。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8)。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8)。跨越時代的愛情—台灣通俗羅曼史小說裡的變與不變。載於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313-328。
楊千鶴
——(1995)。殷切期待更慎重的研究態度。文學台灣,16,38-54。
——(1995)。戰前台灣文學界二三事。人生的三稜鏡。台北:前衛出版社166-178。
——(1995)。我對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一些看法與感想。文學台灣,38-54。
楊翠(2001)。導讀愛的結晶。邱貴芬編。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上)。臺北:女書事業文化。
楊長苓(1997)。性別意識與婦女空間。社區發展季刊,79,120-130。new window
楊碧川編(1997)。台灣歷史辭典(pp. 335)。台北:前衛出版社。
葉石濤(1991)。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輝出版社。
葉德宣
——(1995)。陰魂不散的家族主義魑魅--對詮釋《孽子》諸文的論述分析。中外文學,7(24),66-88。
——(1998)。兩種「露營╱淫」的方法︰「永遠的尹雪艷」與「孽子」中的性別越界演出。中外文學,26(12),67-89。
葉陶
——(1982)。病兒。載於羊子喬、陳千武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11──森林的彼方,(pp. 347-350)。台北:遠景出版社。
——著、葉石濤譯(1996)。愛的結晶。文學台灣,17,42-47。
——、楊翠發表(1996)。她們要歌唱!本世紀台灣女性作家鳥瞰。文訊,(革新)89(總127),47-52。
溫敏儒(1988)。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北京︰北京大學。
賈植芳主編(1990)。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上海︰復旦大學。
鄒川雄(2000)。紀登斯(A. Giddens)對現代性的省察。教育社會學通訊,25,6-11。
路況(1993)。「黑盒子」邊緣的「白色雜音」-評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聯合文學,9(9)。
十四畫
齊邦媛
——(1985)。閨怨之外--以實力論台灣女作家。聯合文學,1(5),6-19。
——編(1986)。吳魯芹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店。
——(1991)。閨怨之外--以實力論台灣女作家。千年之淚(pp. 29-52)。台北:爾雅出版社。
——(1993)。二度漂流的文學。載於柯青主編。評論十家。台北:爾雅出版社。
——(1998)。眷村文學—鄉愁的繼承與捨棄。霧漸漸散的時候—台灣文學五十年。台北︰九歌出版社。
劉川鄂
——(1998)。周作人與中國自由主義文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9,173-178。
——(2000)。中國自由主義文學論稿。湖北:武漢出版社。
劉心皇
——(1971)。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
——編(1979-1980)。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
劉現成(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
劉森堯
——(1977)。導演與電影--當代十位代表性電影靈魂人物。台北:志文出版社。
——(1982)。電影與批評。台北:志文出版社。
——(1994)。從小說到電影。中外文學,23(6),30-40。
劉登翰等主編(1993)。台灣文學史(上)(下)。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劉康(1998)。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劉慧英(1996)。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劉詠聰(1998)。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台北︰麥田出版社。
劉紹銘(1979)。涕淚交零的中國文學。台北︰遠景出版社。
劉秀美
——(1997)。台灣女作家婚戀題材小說研究一九六○ ~ 一九九○。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台北:文津出版社。
劉思謙(1993)。「娜拉」言說—中國現代女作家心路紀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劉納(1998)。嬗變─辛亥革命時期至五四時期的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人鵬
——、丁乃非(1998)。罔兩問景:含蓄美學與酷兒政略。性╱別研究,3(4),109-154。new window
——(2000)。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台北︰學生書局。
劉小楓(1996)。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劉中樹(1989)。五四文學革命運動史論。長春︰吉林大學。
劉亮雅
——(1998)。女人、性別與(扺)殖民主義:佛斯特的《印度之旅》中的性別與種族政治。中外文學,27(3),62-81。
——(2001)。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台北︰九歌出版社。
——(2002)。九O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31(6),133-157。
劉維公
——(2000)。不是「後現代」是「第二現代」--介紹貝克(Ulrich Beck)與季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現代性分析。當代,36,10-19。
——(2000)。「生活組合」(Lebensfuhrung)︰介紹當代德國社會學的「多元化社會」研究。東吳社會學報,9,123-143。
——(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論的分析架構︰(cultural economy)、生活風格(lifestyles)和生活美學(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劉建基(1998)。對話想像︰意識形態與批評史—一個方法論的課題。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149-158。
劉大和(2001)。從台灣史觀評《台灣論》。《海洋台灣》。
http://www.oceantaiwan.com/mind/20010320.htm
廖炳惠
——(1990)。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2)。後殖民與後現代﹣﹣Homi K. Bhabha的訪談。當代,71,20-85。
——(1997)。後殖民研究的問題及前景。載於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文化。111-152。
——(2002)。後殖民批評與知識分子--訪談巴巴。中外文學,30(12),196-207。
——編(2003)。關鍵詞200(pp. 228)。台北︰麥田出版社。
廖朝陽
——(1995)。重述與開放:評巴特勒的「造就身體」。中外文學,24(7),122-129。
——(1998)。現代的代現—從電影《多桑》看主體與歷史。中外文學,27(3),5-30。
——(2003)。反身與分離:王童的「紅柿子」。中外文學,31(11),15-41。
廖輝英
——(1987)。女作家難為。載於龔鵬程。我們都是稻草人。台北:久大文化。 240。
——(1998)。女作家們寫些什麼?。文訊別冊,149,39-40。
廖咸浩
——(1995)。心房的吶喊─〈沙菲女士的日記〉與新女性愛情向度。幼獅文藝,81(2),38-42。
——(2001)。一種後台灣文學的可能。
http://unitas.udngroup.com.tw/b/200008/storyb4-1.htm
廖仁義(1991)。異端觀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判(pp. 247)。台北:桂冠出版社。
趙遐秋等(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
趙彥寧(2000)。台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個關於文化生產的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207-244。new window
趙蕙鈴(1995)。布狄厄(Pierre Bourdieu)論「文化資本」的再生產結構--文化區辨與社會區辨的社會建構過程。思與言,33(1),161-184。new window
趙銘善(1992)。情之一字,維繫乾坤—讀蕭麗紅長篇小說《千江有水千江月》。名作欣賞。
十五畫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鄭伯奇編(1980)。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三集。台北:業強出版社。
鄭明娳
——、林燿德編(1993)。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
——、主編(1994)。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
——主編(1994)。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1-72。
----------主編(1995)。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
鄭振鐸
——等(1978)。中國新文學大系導論選集。香港︰益群出版社。
——編(1980)。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業強出版社。
——(1984)。中國俗文學史。上海︰上海書店。
鄭樹森(1991)。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圖書文化公司。
鄭學稼(1985)。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香港︰亞洲出版社。
鄭培凱(1996)。明清婦女的生活想像空間—評高彥頤《閨塾師:十七世紀中國的婦女與文化》。近代婦女史研究,4,329-335。new window
鄭永年(2000)。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民主政治。中國社會科學季刊,30,97-108。
鄭宜芬
——(1995)。五四時期的女性小說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凌叔華小說中的女性。鵝湖月刊,21(11),41-49。
鄭雅文(1999)。戰後臺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蔡源煌(1992)。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
——(1994)。八O年代以來小說生產條件的評估。載於楊澤主編。從四O年代到九O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4。
蔡英俊(1982)。抒情精神與抒情傳統。抒情的境界。69-110。
(1987)。女作家的兩種典型及其困境—試論李昂與廖輝英的小說。文星,110,96-101。
蔡篤堅
——(1999)。兩極徘徊中的臺灣人影像與身分認同--來自新電影的反省與質疑。中外文學,27(8),16-42。
——(2000)。由文化變遷的觀點看男性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16-19。
蔡佳瑩
——(1999)。以畫入小說論凌叔華。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4,308-320。
——(1999)。凌叔華小說藝術手法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祝青(2002)。「明清文人的性別觀--紅顏篇」--「紅顏」與「薄命」之間的父權論述。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2,23-26。
蔡麗玲(1998)。性╱性別認同與精神分析初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6,397-417。
蔡淑慧(1996)。中華之美—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感。世界柯蔡宗親雜誌,59。
蔡淑華(1999)。眷村小說研究 -- 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玫姿
——(1998)。發現女學生-五四時期通行文本女角色之呈現。台北︰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閨秀文學」:女作家現象、論戰以及消費純潔的一種文學型態。東華大學第二屆全國中文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http://www.ndhu.edu.tw/~dchin/TSAI-MEI-TZU.pdf
蔡尚志、簡添興。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所鋪寫的台灣歷史與文化。
http://adm.ncyu.edu.tw/~hatcs/new_page_37.htm
蔣中正(1961)。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樊洛平(1996)。台灣新女性主義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3,93-99。
潘亞暾(1983)。台灣女性文學初探。載於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37-249。
潘毅(1995)。主體的呼喚與失落—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載於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豬口孝著、賴郁君譯(2000)。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毅真。幾位當代中國女小說家。婦女雜誌,16(7)。
http://bingxin.org/databank/yj/a/gxpd.htm
十六畫
閻純德
——編(1983)。中國現代女作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0)。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錢理群等(1998)。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
賴芳伶(2000)。周作人的婦女關懷。興大中文學報,13,29-47。new window
鮑家鱗
——主編(1988)。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香出版社。
——(1993)。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台北︰稻香出版社。
鮑曉蘭主編(1995)。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價。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歐陽子(1973)。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中外文學,12,50-67。new window
龍應台(1985)。盲目的懷舊病—評《千江有水千江月》。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出版社。157-166。
十七畫
鍾慧玲編(1997)。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出帚嚏C
鍾玲
——()。台灣女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文訊,(革新)7,41-46。
——(1994)。女性主義與台灣女作家小說。載於張寶琴、邵玉銘等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pp. 192-210)。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鍾麗慧(1983)。蕭颯的小說世界。明道文藝,88,50-53。
鍾正道(1998)。試析張愛玲散文中的女性意識。東吳中文研究集刊,5,97-111。new window
鍾佩怡(2000)。羅曼史作為一種性別平權教學素材—從情慾劇碼中談不浪漫的強暴迷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37-43。
鍾肇政著、莊紫蓉編(2000)。台灣文學看法十講。台北:前衛出版社。197。
戴國輝(1995)。台灣結與中國結。台北:遠流出版社。
應鳳凰
——(1996)。台灣文學出版現象。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1996)。五十年代台灣文藝雜誌與文化資本。載於封德屏。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1997)。十五年來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再評價。文學台灣,21,246-264。
——(1998)。《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0年代台灣文學史。文學台灣,14,236-269。
——(1998)。《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0年代台灣文學史。載於彭小妍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9)。林海音的女性小說與台灣文學史。淡水牛津文藝,5 ,182-200。
薛化元(1991)。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台北︰稻鄉出版社。
薛月順等主編(2000)。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印行。
謝冰瑩(1983)。黃廬隱。載於肖鳳、孫可編。廬隱選集(pp. 478)。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著、李家平選編(1998)。解除婚約。北京︰燕山出版社
謝瑤玲
——(2001)。吉爾曼之「女人國」與女性烏托邦的傳統。東吳外語學報,16,1-13。
十八畫
簡瑛瑛
——(1998)。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8)。叛逆女性的絕叫—中西「新女性」形象比較。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主持、盛鎧、江足滿紀錄整理(2000)。女性藝術家的圖像思維—台灣鄉土與性別╱國族符號。中外文學,29(2),350-365。new window
簡妙如(1998)。將布希亞佔為己用(Appropriare Baudrillard)—擬象論的解讀與媒體分析的再延伸。哲學雜誌,24,15-31。
蕭麗紅(1981)。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聯經出版社。
蕭阿勤(2000)。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O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2),77-138。new window
蕭紅著、杜白、張毓茂選評編輯(1993)。蕭紅。台北:海風出版社。
羅守讓(1990)。丁玲在新文學史上的意義和地位。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4,100-110。
十九畫
譚正璧(2001)。中國女性文學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盧啟元、徐志超編(1988)。廬隱、馮沅君、綠漪、凌叔華作品欣賞。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廬隱
——、肖鳳編(1987)。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廬隱。台北︰鍾馗出版社。
羅榮渠編(1990)。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展道路論爭文選。北京︰北京大學。
藍承菊(1993)。五四新思潮衝擊下的婚姻觀。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女人、差異、認同。
http︰//140.112.156.5/~pclan/html/word/fem-differ-id.doc
二十畫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女書事業文化。new window
蘇青(2001)。結婚十年。台北:時報文化。
蘇雪林
——著、傅一鋒選編(1998)。棘心。北京:燕山出版社。
——著、柳珊選編(1999)。蘇雪林小說選集•蟬蛻。上海:古籍出版社。
——著、劉納選編(1999)。蘇雪林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
蘇麗明
——(1995)。冰心與廬隱的問題小說比較。輔仁中研所學刊,4,321-333。
二十一畫
顧燕翎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事業文化。

(二)譯書

Alan Engel著、張明貴譯(1990)。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出版社。
Anthony Giddens著、田禾譯(2000)。現代性的後果。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Barry Smart(1993)著、李衣雲、林文凱等譯(1997)。後現代性。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Barry Smart著、蔡秀女譯(1998)。傅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文化。
Chris Weedon著、紅曉白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道利•安祖著,陳國富譯(1983)。電影理論。台北:志文出版社。
Douwe Fokkema、Elrud Ibsch著、袁鶴翔等譯(1988)。俄國形式主義文藝理論。二十世紀文學理論(pp. 10-42)。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Edward W.Said(1997)。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Em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台灣:聯經出版社。
Escarpit, R. 著(1958)、葉淑燕譯(1990)。Sociologie de la littérature (文學社會學)。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台北:遠流出版社。
Featherstone,M.著、劉精明譯(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
F. Jameson
——著(1991)、張旭東、張京媛等譯(1997)。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馮淑貞譯、謝惠英校對(1992)。重繪台北新圖像(“Remapping Taipei.”, New Chinese Ciema︰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New York︰Cambridge Up。載於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pp. 233-276)。台北︰麥田出版社。
Gayle Greene、Coppelia Kahn主編、陳引馳譯(1995)。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出版社。
George Simmel 著、顧仁明譯(2001)。金錢、性別、與現代生活風格。台北: 聯經出版社。
Hannah Arendt著、林驤華譯(1995)。極權主義的起源。台灣:時報文化。
Homi K. Bhabha著、廖朝陽譯(2002)。撒民族--時間、敘事與現代民族的邊緣。中外文學,30(12),74-96。new window
Hubert L Deryfus、Paul Rabinow著、錢俊譯(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Jean-Francois Lyotard著、島子譯(1996)。後現代狀況。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
John King Fairbank編(1993)。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年(上、下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Karl、 E.Rebecca著、呂妙芬、許慧琦譯(2001)。中國的歷史與性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189-205。new window
Lev. A. Berezniy著、鄢定嘉譯(2002)。後現代主義與歷史事實問題—論西方漢學研究(Postmodernism and Questions with Historical Facts: Western Chinese Studies)。漢學研究通訊,21(1),11-13。new window
Lucian W. Pye著(1992)。中國民族主義與現代化。二十一世紀,9,13-26。
Michale Argyle著、陸洛譯(1997)。社會階級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Michel Foucault
——著、謝石等譯(1990)。性史。台北:結構群出版社。
——著、謝石等譯(1995)。跋:主體與權力。載於德雷福斯與拉比諾。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M. M. Bakhtin著、白春仁、顧亞鈴譯(1998)。巴赫金全集,第五卷-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M. M. Bakhtin著、張杰、谷葉等譯(1998)。巴赫金集。上海市:上海遠東出版社。
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的社會學第一課。台北:麥田出版社。
Patricia Ticineto Clough著、夏傳位譯(1997)。女性主義思想:慾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Pierre Bourdieu
——、L. D. Wacquant著(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1)。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載於包亞明主編。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1997)。布爾狄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練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R. Bocock(1993)著、張君致、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Rosemarie Tong著、刁筱華譯(1996)。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
Simone de Beauvoir 著、楊翠屏譯(1992)。第二性。台北:志文出版社。new window
Spivak, Gayatri C.作、邱彥彬 李翠芬譯(1995)。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24(6),94-123。new window
Steven Best、Douglas Kellner著、朱元鴻等譯(1996)。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Steven Shaviro(1993)。電影軀體(The Cinematic Body)。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usan Sontag(1977)著、刁筱華譯(1978)。Illness as Metaphor(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