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產.禁制.遺緒:論台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
作者:馬翊航
作者(外文):Yi-Hang Ma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梅家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戰爭書寫準戰爭體制二戰經驗反共小說八二三砲戰war writingquasi war-time systemWorld War II experienceanti-Communist novelsSecond Taiwan Strait Cri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台灣文學中與戰爭主題相關的文學作品多不勝數,台灣文學史的發展遷變,也與台灣的戰爭歷史經驗互為表裡。本文試圖以「生產.禁制.遺緒」為出發點,重新討論1949年之後的台灣文學,在「準戰爭體制」與多重戰爭歷史經驗的匯合下,戰爭書寫的複雜面貌。「生產」與「禁制」的概念,協助本文切入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準戰爭體制」與文學生態之間的互動關係。包含國家以戰爭、軍事治理為由,對文學生態的動員與管制,也涉及主流戰爭意識與認知框架下,戰爭記憶的建構、壓抑與排除;「遺緒」的概念,則有助我們理解台灣作家是在何種書寫資源(或限制)下,以其美學選擇回應其所承繼的戰爭記憶、歷史債務,進而形成不斷連鎖、延伸、變異的現象。
本文主要以1949年之後,與戰爭主題相關的小說作品為分析對象。從反共小說、殖民地時期的二戰經驗書寫、八二三砲戰的相關作品,到晚近長篇小說對戰爭記憶的對話與超越,都與戰爭背後「生產」、「禁制」、「遺緒」的現象,有著密切的互動關係。這些問題包含了反共小說在主流戰爭敘事生產下,內蘊的「不安」性格;殖民地時期戰爭記憶的禁忌與重構;金門戰地「禁制」與「神聖」帶來的衝突與轉化;以及90年代後戰爭書寫中,複雜的哀悼敘事工程。本文的論述,突破過往圍繞單一族群、戰爭經驗的研究,使得處在多重戰爭經驗下的台灣戰爭書寫,有了彼此聯繫、互動,再生產的可能。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numerous literary work has been devoted to war memory.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literature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war history in Taiwan.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war writing in Taiwan literature after 1949, under the quasi war-time system an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multiple wars. First, this research reconsidere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quasi war-time system and literature production effectivel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roduction” and “forbiddance,” including how the country used military governance to mobilize and control the literary field. The research also reveal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suppression, and elimination of war memory was an authentic reflection of the mainstream narratives at the time. Second, the research, furthermore, probed into how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which Taiwan writers responded to the war memory and the historical debts they inherited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concept “heritage.”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the novels related to war theme after 1949.These novels range from those that are anti-Communist novels, the writing of World War II experience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articles about Second Taiwan Strait Crisis, and the novels about the war memories in recent years. These different cases were all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henomenon of "production", "prohibition", ”heritage”. The facets discussed include the "precariousness" of anti-communist novels in the production of mainstream war narrative, the repression and narration of war memories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narrative transform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prohibition" and "divine" in Quemoy warzone, and the complex mourning narrative process in novels after 90’s. The dissertation, unlike those that focused mostly on single war experience, interprets the war writing under the multiple war experiences in a more interactive, reflective, and productive way.
一、刊物與史料文獻

《軍中文摘》,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
《軍中文藝》,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
《革命文藝》,台北: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
《文藝創作》,台北:文藝創作出版社。
《暢流》,台北:暢流半月刊社。
《婦友》,台北:婦女月刊社。
《自由青年》,台北:自由青年雜誌社。
《幼獅文藝》,台北:幼獅文藝雜誌社。
《文藝月報》,台北:中國新聞出版社。
《文壇》,台北:文壇社。
《笠》,台北:笠詩刊社。
《台灣文藝》,台北:台灣文藝雜誌社。
《新生報•戰士園地》,台北:新生報社。
《出版家》,台北:出版家雜誌社。
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
中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中國文藝年鑑》(台北:平原,1966)。
王平陵,《戰時文學論》(漢口:上海雜誌公司,1938)。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台北:文壇社,1955)。
台灣省政府、台北市政府、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編印《查禁圖書目錄》,1977。
胡春冰編,《抗戰文藝論》(廣州: 中山日報社,1938)。
唐淑芬編,《八二三戰役文獻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孫陵,《論反共精神戰線》(台北,火炬,1951)。
孫趙海,初小榮編,《抗戰文獻類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國防部總政治部編,《怎樣把軍中文化做得好──軍中文化示範營的工作經驗與推廣》(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2年8月)。
國軍政工史編纂委員會編,《國軍政工史稿》(台北:國防部總政治局,1960)。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1977)。
陳紀瀅等著,《戰鬥文藝與自由文藝》(台北:文壇社,1955)。
葛賢寧,《論戰鬥的文學》(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1955)。
廖全京、文天行、王大明等編,《作家戰地訪問團史料編選》(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4)。
蔣中正,《反共抗俄基本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5)。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收入中央委員會,《總裁言論選輯 續編》(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84)。


二、文學作品

七等生,〈回鄉的人〉《台灣文藝》第8期,1965年7月。
文心,《文心集》(台北:前衛,1992)。
──,《泥路》(台北:商務,1968)。
文壇函授學校編,《我們戰鬥在一起》(臺北:文壇社,1958)。
水束文,《紫色的愛》(台北:正中書局,1950)。
王文興,《龍天樓》(台北:文星,1967)。
王北山,《韓戰生死戀》(台北:揚智,2003)。
王鼎鈞《文學江湖》(台北:爾雅,2009)。
王藍,《藍與黑》(台北:紅藍出版社,1958)。
──,《聖女•戰馬•槍》(台北:紅藍出版社,1959)。
司馬中原,《青春行》(台北:皇冠,1967)。
────,《荒原》(台北:皇冠,1973)。
甘耀明,《殺鬼》(台北:寶瓶,2009)。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1983)。
朱西甯,《八二三注》(台北:印刻,2003)。
百田尚樹,《永遠的零》(台北:春天,2013)。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台北:純文學,1984)。
吳平城,《軍醫日記》(台北:自立晚報,1989)。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台北:二魚,2007)。
───,《單車失竊記》(台北:麥田,2015)。
宋澤萊,《等待燈籠花開時》(台北:前衛,1988)。
李喬《寒夜三部曲》(台北:遠景,1982)。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台北:洪範,1991)
──,《夏日踟躇》(台北:麥田,2002)。
──, 。《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12)。
李雙澤等著,《終戰的賠償:台灣現代小說選II》(台北:名流出版社,1986)。
林清文,《太陽旗下的小子》(台北:林白,1989)。
青年戰士報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軍中作家選集》,1954年3月。
姚朋,《落月》(台北:遠景,1977)。
姜穆,《流》,(台北:水芙蓉,1975)。
政工幹部學校文藝研究社編,《軍中文藝創作集》(台北:軍人之友社總社,1953)。
柏楊,《異域》(台北:星光出版社,1961年)。
洛夫,《無岸之河》(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86)。
──,《落葉在火中沈思》(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
唐捐編,《台灣軍旅文選》(台北:二魚,2006)。
唐紹華,《文壇往事見證》(台北:傳記文學,1996)。
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
張拓蕪,《代馬輸卒手記》(台北:爾雅,1976)。
張彥勳,《張彥勳集》(臺北:前衛,1992)。
張崇岫,《戰俘啟示錄》(香港:開放出版社,2013)。
張漱菡,《意難忘》(台北:暢流,1952)。
陳千武,《密林詩抄》(台北,現代文學,1963)。
───,《獵女犯》(台中:熱點文化,1984)。
───,《陳千武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9)。
陳映真,《陳映真小說集1.我的弟弟康雄》(台北:洪範,2001)。
───,《陳映真小說集6.忠孝公園》(台北:洪範,2001)。
陳紀瀅,《荻村傳》(台北:重光文藝,1951)。
───,《赤地》(台北:文友出版社,1955)。
───,《音容劫》(台北:重光文藝,1955)。
───,《華夏八年》(台北:文友出版社,1960)。
陳紀瀅等著,《井與燈》(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59)。
陳培豐,〈歐多桑的時代〉,收入《手槍王:第十三、十四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1991)。
陳鴻森,《陳鴻森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0)。
黃春明〈莎喲娜拉,再見〉(台北:遠景,1974)。
虞君質,《現代戰鬥文藝選集》(台北:中華出版社,1956)。
詹宏志編,《77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89)。
廖清秀,《恩仇血淚記》(台北:自印,1957)。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1975)。
潘人木,《蓮漪表妹》(台北:爾雅,2001)。
潘壘,《靜靜的紅河》(台北:聯經,1978)。
鄭喚,《茅武督的故事》(臺中:水牛出版社,1968)。
龍瑛宗,《杜甫在長安》(台北:聯經,1987)。
濱崎紘一,《我啊!一個台灣人日本兵簡茂松的人生》(台北:圓神,2001)。
磯村生得,《失落祖國的人》(台北:晨星:1996)。
謝然之編,《戰士佳作選》(台北:新生社,1952)。
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台北:前衛,1998)。
───, 《鍾肇政全集13:中短篇小說(一)》(桃園:桃園縣政府,2000)。
───,《鍾肇政全集2・濁流三部曲(下)》,(桃園:鍾肇政全集,2000)。
───,《鍾肇政全集14:中短篇小說(二)》(桃園:桃園縣政府,2002)。
鍾肇政講述,莊紫容筆錄,《台灣文學十講》(台北:前衛,2003)。
羅門,《戰爭詩》(臺北:文史哲,1995)。
蘇偉貞,《台灣眷村小說選》(台北:二魚,2004)。
鐵吾,《女匪幹:赤色煤渣的控訴》(台北:台灣新生社,1950)。

三、學術專書

Edited by T.G Ashplant, The Politics of War Memory and Commemor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Elizabeth C. Goldsmith, Writing the Female Voice: Essays on Epistolary Literatur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9.
Evelyn Cobley, Representing War: Form and Ideology in First World War Narrativ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
Evelyn Cobley, Representing War: Form and Ideology in First World War Narrativ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
Judith Butler, Frames of War: When Is Life Grievable , Brooklyn, NY: Verso, 2009.
Judith Butler, Precarious Life: The Power of Mourning and Viol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Lidia Yuknavitch, Allegories of Violence: Tracing the Writing of War in Late Twentieth-Century Fi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aul Ricoeur, Memory, History, Forget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aul Virilio, Speed and Politics: An Essay on Dromology. New York: Semiotext , 1986.
Robert P Weller. Resistance, Chaos and Control in China. New York: Macmillan ,1994.
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Timothy Brook, Collaboration : 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澤、趙力濤譯,《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玉山社,2002)。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1999)。
Carl Von Clausewitz著,楊南方等譯,《戰爭論》(臺北:左岸文化,2013)。
Eric Hobsbawm著,陳思仁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2002)。
Gaston Bouthoul著,陳益群譯,《戰爭》(台北:遠流,1994)。
Geoffrey Parker著,傅景川等譯,《劍橋插圖戰爭史》(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Giorgio Agamben,薛熙平譯,《例外狀態》(臺北:麥田,2010)。
Guy Rosolato著,卓立等譯,《犧牲——精神分析的指標》(臺北:心靈工房,2008)。
James Dawes著,梁永安譯,《惡人:普通人為何會變成惡魔》(台北:立緒,2015)。
Jean Baudrillard著,邱德亮、黃建宏譯,《波灣戰爭不曾發生》(臺北:麥田,2003)。
John Tomlinson著,趙偉妏譯,《速度文化:即時性社會的來臨》(台北:韋伯,2011)。
John Toland,《帝國落日:大日本帝國的衰亡,1936-1945》(台北:八旗,2015)。
John Urry著,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2007)。
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2006)。
Judith Butler著,何磊、趙英男譯《脆弱不安的生命:哀悼與暴力的力量》(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
Michel Foucault著,錢翰譯,《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Paul Virilio著,陳惠敏、蕭旭智譯,《欺矇的戰略》(台北:麥田,2004)。
Susan Sontag著,陳耀成譯,《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2004)。
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2003)。
Wa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台北:臉譜,2002)。
Wolfgang Sofsky著,邱慈真譯,《暴力十二章》(台北:玉山社,2006)。
丁淼,《中共文藝總批判》(香港亞洲出版社:1969)。
大貫惠美子著,堯嘉寧譯,《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台北:聯經,2014)。
子安宣邦著,董炳月譯,《國家與祭祀》(北京:三聯,2007)。
中村新太郎著,卞立強譯,《日本近代文學史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中華民國抗戰蒙難同志會 ,《血淚集》(中華民國抗戰蒙難同志,1981)。
尹雪曼主編,《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1975)。
文貴良,《1937~1948話語與生存︰解放戰爭年代文學》(上海:上海書店,2007)
王向遠,《「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與批判》(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頁92-93。
王泰升,《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台北:元照,2002)。頁3-11。
王德威,《小說中國》(台北:麥田,1993)。
───,《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1998),
───,《傷痕書寫,國家文學》(香港:三聯,2008)。
───,《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台北:麥田,2009)。
王寰鵬,《左翼至抗戰:文學英雄敘事的當代闡釋》(山東:齊魯書社,2005)。
台湾人元日本兵士ソ補償問題メ考りペ編,《台灣・補償・痛恨──台灣人原日本兵戰死傷補償問題資料集合冊》(東京:編者,1993)。
市谷貞次編,《日本文學全史.第六卷》(東京:學燈社,1994)。
朱德發,《現代中國文學英雄敘事論稿》(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呂芳上編,《戰後初期的台灣(1945-1960s)》(台北:國史館,2015)。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
宋文里、徐正光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89)。
李仁傑,《鬩牆戰爭--台灣老兵國共內戰血淚與在台生活紀實》(台北:三陽文化,2011)。
李文卿,《想像帝國:戰爭時期的台灣新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李南衡編,《台灣人物群像》(台北:時報,1995)。
李建平,《桂林抗戰文藝論》(台北:秀威,2013)。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1987)。
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2010)。
汪民安編,《生產》第7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台北:聯經,2014)。
汪詠黛,《重返異域》(台北:時報文化,2007)。
沈幸儀,《一萬四千個證人:韓戰時期反共義士之研究》(台北:國史館,2013)。
阮美慧,《戰後臺灣「現實詩學」研究──以笠詩社為考察中心》(臺北:學生書局,2008)。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周婉窈,《台籍日本兵座談會并相關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3)。
周毅,《抗戰時期文藝政策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周蕾著,陳衍秀譯,《世界標靶的時代:戰爭、理論與比較研究中的自我指涉》(台北:麥田,2011)。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台北:稻鄉,2005)。
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聯經,2009)。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稻鄉,1996)
近藤正己,《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花逸文,《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北:巴比倫,1994)。
邵玉銘、張寶琴、痖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1995)。
姜長斌、Robert Ross編,《從對峙走向緩和:冷戰時期中美關係再探討》(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
柳書琴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台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1)
段叢學,《『文協』與抗戰時期文藝運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洪陸訓,《軍事政治學》(台北:五南,2002)。
胡婉瑜編,《我們的烽火歲月: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圖錄》(台北:中央社,2011)。
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主義,1994)。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台北:人間出版社,2011)。
徐宗懋,《二十世紀台灣精選本・光復篇》(台北:五南,2007)。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編,《第一屆臺灣近代戰爭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11)。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編,《第二屆臺灣近代戰爭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12)。
高橋哲哉著,李依真譯,《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台北:聯經,2014)。
─────,徐曼譯,《國家與犧牲》(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徐曼譯,《戰後責任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張中良,《抗戰文學與正面戰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張全之,《火與歌:中國現代文學、文人與戰爭》(北京:新星,2006)。
張守真主訪,《台籍老兵話滄桑》(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4)。

張炎憲、陳美蓉主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0)。
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台北:衛城,2011)。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2015)。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臺北:麥田,2004)。
許昭榮,《台籍老兵的血淚恨》(台北:前衛,1995)。
野田正彰著,朱春立譯,《戰爭罪責》(北京:崑崙出版社,200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2013)。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 ~ 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五南,2007)。
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陳思和,《當代小說閱讀五種》(北京:三聯,2009)。
───,《新文學整體觀續編》(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10)。
陳思廣,《戰爭本體的藝術轉化──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戰爭小說創作論》(四川:巴蜀書社,2005)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銘城、張國權,《台灣兵影像故事》(台北:前衛,1997)。
勝尾金彌,《半個太陽:台灣少年工物語》(台北:開今文化,1993)。
彭大年編,《塵封的作戰計畫:國光計畫──口述歷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處,2005)。
彭小妍主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頁139-165。
曾建民,《1949國共內戰與台灣──台灣戰後體制的起源》(台北:聯經,2009)。
曾虛白等人合著《赤地論》(臺北:重光文藝,1960)。
游聖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2009)。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985-2005)》(臺北:聯經,2009)。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頁289-323。
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楊明,《鄉愁美學:1949年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台北:秀威,2010)
楊儒賓,《一九四九禮讚》(台北:聯經,2015)。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1981)。
董群廉,《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一)》(台北:國史館,2003)。
趙剛,《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台北:聯經,2011)。
趙園,《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學,2007)。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90)。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劉秀美,《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台北:文津,2001)
劉劍梅,《革命與情愛: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中的女性身體與主題重述》(上海:三聯書店,2009。)
潘國正,《天皇陛下の赤子新竹人・日本兵・戰爭經驗》(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7)。
蔡慧玉,《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鄭明俐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8:司馬中原》(台南: 台灣文學館,2013)。
鄭麗玲,《台灣人日本兵的戰爭經驗》(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國共戰爭下的悲劇:台灣軍人回憶錄》(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研所,2010)。
───,《重構台灣:當代台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台北:聯經,2012)。
應鳳凰《五○年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2007)。
薛化元,《戰後台灣歷史閱覽》(台北:五南,2015)。
謝政諭等編,《何謂「戰後」:亞洲的「1945」年及其之後》(台北:允晨,2015)。
藍海,《中國抗戰文藝史》(台北:秀威,2010)。
羅興萍,《民間英雄敘事與“十七年”英雄敘事小說》(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台北:行人,2011)。




四、單篇論文

Shichi Mike Lan (藍適齊),〈(Re-)Writing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Forgetting and Remembering the Taiwanese-native Japanese Soldiers in Postwar Taiwan〉, positions: Asia Critique, Vol.21, No.4, pp.801-852.
Weller, Robert P. Bandits, Beggars, and Ghosts: The Failure of State Control over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in Taiwan. American Ethnologists, 12(1), (1985).pp.46-61.
丸川哲史著,朱惠足譯,〈與殖民地記憶�亡魂之搏鬥-台灣的後殖民心理地圖〉,《中外文學》31卷10期,2003年3月。頁29-42。
小倉孝誠〈生の記述──伝記•回想錄•自伝•日記〉,《文学をいかに語るか――方法論とトポス》(新曜社,1996)。
牛軍,〈1958炮擊金門策略的再探討〉收入呂紹理編,《冷戰與台海危機》(台北:政大歷史系,2010)。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臺北,1996年9月),頁147-184
───,〈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第5期,2001年,頁136-147。
王梅香,〈台灣文學作為作品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發展與可能〉,《社會分析》,第九期,2014年8月,頁111-149。
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1995)頁67-84。
───,〈無岸之河的渡引者〉,收入李渝,《夏日踟躇》(台北:麥田,2002),頁7-28。
───,〈魂兮歸來〉,《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03)。
───,〈戰爭敘事與敘事戰爭:延安、金門,及其以外〉,《中國現代文學》第27期,2015年6月,頁1-26。
史艾米,〈創傷歷史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第13期,2015年6月,頁283-310。
史書美,〈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自白小說〉,《當代》第95期,1994年3月,頁108-127。
司徒衛,〈五十年代自由中國的新文學〉,《文訊》第9期,1984年3月,頁13-24。
任育德,〈中國國民黨宣傳決策核心與媒體的互動(1951-1961)〉
朱惠足,〈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書寫〉,《文化研究》第12期(2011年6月),頁13-44。
江柏煒,〈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民俗曲藝》,第156期,2007年6月,頁 85-155。
何乏筆,〈1949年與台灣的跨文化潛力〉,收入《思想:13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台北:聯經,2009),頁89-95。
何璐,〈當代文學與戰爭文化心理研究〉《文學教育》(中國)卷3A期(2010年3月),p 104-105
余昭玟,〈性別的對立、宰制與解放──論陳千武小說中的情慾書寫〉,《從語言跨越到文學建構:跨語一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3)。頁67-88。
余國藩著,范國生譯,〈「安息罷!安息罷!受擾的靈!」──中國傳統小說裡的鬼〉,《中外文學》第17卷4期,1988年9月。頁4-36。
吳亦昕,〈從「南洋」照見自己-論陳千武「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系列小說」〉,《新地文學》第8期,2008年8月,頁278-290。
吳東權,〈國軍文藝運動三十年〉,《文學思潮》第六期,1980。頁275-295。
呂芳上,〈二戰後台灣社會的摶成:Y字型共創論的一個解說〉,收入謝政諭等編,《何謂「戰後」:亞洲的「1945」年及其之後》(台北:允晨,2015)。頁11-35。
宋怡明,〈戰火下的記憶政治:金門,1949-2008〉,《考古人類學刊》第71期,2009年12月,頁 47-69。
李有成,〈論自傳〉,《當代》,55-56期,1990年11-12月,頁20-29;56-63。
李有成,〈歷史的鬼魅:李永平小說中的戰爭記憶〉,收入謝政諭等編《何謂戰後──亞洲的「1945」年及其之後》(台北:允晨,2015)。頁233-252。
李牧,〈新文學運動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第9期,1984年3月,頁144-161。
李敏勇等,〈倖存者的死與再生-陳千武文學討論會〉,《新地文學》2009年夏季號,頁238-255。
李喬,〈女性的追尋──鍾肇政的女性塑像研究〉,《台灣文藝》第75期,1982年2月,頁251-282。
李魁賢,〈論桓夫的詩〉,《文學界》第5期,1982年10月,頁46-83。
汪正龍,〈文學與戰爭―對戰爭文學和文學中戰爭描寫的美學探討〉,《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第50卷5期 (2010年9月),頁 25-31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1-77。
───,〈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6月,頁77-158。
阮美慧〈鼓手之歌,陳千武詩文學的寫作精神綜述〉,《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陳千武》(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頁137-183。
周婉窈,〈日本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第2卷第1期,1995年6月,頁85-126。
───,〈試論戰後台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台灣風物》60卷3期(2010年9月),頁11-57。
松永正義、陳明台,〈戰爭的記憶-閱讀陳千武〉《新地文學》 第8期 (2009年6月),P 256-270。
林本原,〈戰後初期國軍整編(1949-1958)〉,呂芳上主編,《戰後初期的台灣》(台北:國史館,2015),頁91-134。
林志剛,〈人權的演繹──原台灣人日本兵戰後求償事件記要及展望〉,《律師通訊月刊》172、173期,頁34-42�25-37。
林果顯,〈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2007年12月,頁181-213。
───,〈兩次台海危機的戰爭宣傳佈置(1954-1958)〉, 見呂紹理編《冷戰與台海危機》 (台北:政大歷史系,2010)。
林梵,〈越戰後遺症〉,《書評書目》第87期,1980年7月,頁49-58。
林燿德,〈人與神之間的交談──論羅門的戰爭詮釋〉《羅門論》(臺北 : 師大書苑,1991)
林麗如,〈用腳讀山河──專訪姜穆先生〉,《文訊雜誌》第162期,1999年4月,頁91。
河原功著,張文薰譯,〈吳濁流《胡志明》研究〉,《台灣文學學報》第十期,2007年6月,頁77-110。
泓峻,〈從日記體、書信體小说看五四時代的一種寫作倫理〉,《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五期。頁81-87。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第六期,2007年8月,頁87-104。
───,〈面對浩劫的存活之道〉,收入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台北:二魚,2009),頁11-15。
金艾琳,〈戰爭景觀(Spectacle)與戰場實感的動力學:中日戰爭時期帝國對大陸的統治與生命政治或者對朝鮮與朝鮮人的配置〉,收入柳書琴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台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1)。
姚時晴〈乾嚼生命的風景──讀方明的戰爭詩〉,《創世紀詩雜誌》169期,2011年12月,頁169-170
柏楊,〈報導文學與我〉,收入林淇瀁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9:柏楊》(台南:台灣文學館),頁171-177。
柯朝欽,〈生命政治與主權決斷〉,《當代》(第212期/復刊第94期)(台北:當代雜誌社),p36-55。
秋吉久紀夫,〈陳千武詩「信鴿」裡的「死」〉《笠》第166期,1991年12月,頁96-116。
胡台麗,《從沙場到街頭:老兵自救運動概述》,收入宋文里、徐正光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89),頁157-173。
范銘如,〈另眼相看-當代台灣小說的鬼�地方〉,《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
奚密,〈在我們貧瘠的餐桌上──五○年代的《現代詩季刊》〉,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頁197-229。
馬翊航,〈如果遠方有戰爭:台灣當代戰爭詩中的歷史記憶與地理想像〉,《新詩評論》第17期,2013年6月,頁1-24。
───,〈戰爭、族群記憶與聲音:論巴代《走過:一個原住民台籍老兵的故事》〉,收入《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台北: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2014),p385-412。
張世倫,〈如何開啟一個「時間」的話題〉,《威尼斯雙年展第55屆─這不是一座台灣館》(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3)
張堂錡,〈民國女兵謝冰瑩的國民革命經驗及其意義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一輯, 2015年12月,頁63-83 。
張淑雅,〈臺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 ,2001年12月,頁231-90。
───,〈「主義為前鋒,武力為後盾」:八二三砲戰與「反攻大陸」宣傳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0期,2010年12月,頁 1-49。
張毓如,〈打開台灣文學的耳朵:五○、六○年代的廣播小說及其文學文化網絡〉,《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1期,2015年10月,頁71-106。
張默,〈從荒野出發──試論司馬中原的『荒原』〉,收入《荒原》(台北,皇冠,1991),頁22。
張瀛太,〈文學中的戰爭與偉人-論《八二三注》的寫作意義〉《國文學誌》第7期(2003年12月),頁261-283。
張騰蛟,〈筆與槍結合的年代──簡述早期軍中文藝及文藝刊物之興起與發展〉,《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35-42
梅家玲,〈五○年代國家論述�文藝創作中的「家國想像」──以陳紀瀅反共小說為例的探討〉,《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頁139-165。
───,〈性別vs.國家:五○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55期,2001年11月,頁31-76。
───,〈戰爭、現代性與五○年代的文化政治──以婦聯會「征衣工作」為例的探討〉,「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9月。
───,〈台灣理論關鍵詞:後戰爭〉,「台灣理論關鍵詞2015工作坊」,2015年11月。
梅家玲、馬翊航、劉于慈合著,〈使筆如使槍──重探國軍新文藝運動〉,《文訊》第352期,2015年2月。頁64-74。
莫渝,〈熱血在我胸中沸騰──試析覃子豪的戰爭詩歌〉,《文訊》,97期,1993年11月,頁79-83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期,2006年4月,頁59-93。
陳佳慧,〈論生命政治與戰爭的關連〉,《中華行政學報》第8期(2011年6月),頁7-18。
陳明台,〈編譯後記〉,《笠》第112期,1982年12月,頁124-125。
陳明成,〈反攻與反共:關鍵年代的關鍵年份--台灣文壇「一九五六」的再考察〉,收入《全國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國家文學館,2004),頁193-218。
陳芳明,〈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臺灣文學趨向〉,《思想》第8期,2008年1月,頁131-140。
陳采玉,〈《獵女犯》的版本與翻譯問題〉,《科學與人文研究》第5卷第2期,2013年12月。頁27-40。
陳建忠,〈流亡者的歷史見證與自我救贖──由「歷史文學」與「流亡文學」的角度重讀反共小說〉,《文史臺灣學報》第2期,2010年12月。頁9-44。
陳紀瀅,〈抗戰以前及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發展概要〉,《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1987)
陳重仁,〈找尋禮物的理論:馬歇・牟斯與牟斯式禮物經濟〉,《中外文學》第36卷3期,2007年9月,頁201-234。
陳意曉,〈王禎和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中的文化板塊運動〉,《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頁155-170。
陳榮彬,〈戰後台灣小說中「將軍書寫」初探〉,《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1期,2012年2月,頁61-84。
陳緯華,〈鬼魂崇拜與國家:清代臺灣國家對地方的控制〉,《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十三卷三期,2015年3月,頁59-87。
陳璦婷,〈自我表述、美感經驗重構--論民初女作家日記體、書信體小說〉,《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頁59-86。
陳鴻獻,〈1950年代初期國軍政工制度的重建〉,《國史館館刊》第42期,2014年12月,頁63-87。
彭瑞金,〈台灣文學戰爭小說先驅〉,收入《陳千武集》(台北:前衛,1991)
───,〈傳燈者〉,《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評論彙編14:鍾肇政》(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頁236。
曾淑惠,〈台灣文學中的老兵形象〉,收入李廣均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台北:群學,2010),頁208-248。
黃克武,〈一二三自由日:從一個節日的演變看當代台灣反共神話的興衰〉,《一九四九: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0),頁642-677。
黃宗潔,〈遠方的戰爭:論《睡眠的航線》中的生態、夢境與記憶〉,《東華漢學》第13期 (2011年6月),頁173-193。
黃宗鼎,〈越戰期間中華民國對越之軍援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3年3月,頁137-172。
黃怡菁,〈文學史的書寫型態與權力政治:以《中華民國文藝史》為觀察對象〉,《台灣學誌》創刊號,2010年4月,頁75-97。
黃金麟,〈近代中國的軍事身體建構,189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四十三期,2004,頁173-221
楊亦軍,〈關於“後戰爭”文化與文學的當代思考〉,《文藝評論》(中國)第6期, (2009年11月),頁33-37。
楊秀菁,〈戰後媒體管制的建立與實踐〉,呂芳上主編,《戰後初期的台灣》(台北:國史館,2015),頁685-745。
楊雅儒,〈諧謔的戰爭史──評甘耀明著《殺鬼》的歷史�暴力書寫〉,《文訊》,第292 期,2010年2月,頁104-105。
楊傳鑫,〈時代的報告、歷史的見證-20世紀的戰爭及戰爭文學〉,《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中國) 第22卷3期 (2002年5月),頁89-93。
楊照,〈還原軍隊的真實面貌〉,《中國時報》,1997年12月30號。
──,〈壯麗而人性的戰爭生活〉,見《八二三注》(台北:印刻,2003),頁13。
楊維真,〈戰鬥、反共、文學:1950年代台灣反共文學的興起〉,《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十五期,2010年9月,頁229-256。
瘂弦,〈戰火紋身──尹玲的戰爭詩〉,《現代詩》18期,1992年9月,頁152-164
詹閔旭,〈鬼的執念,鬼的聲音:讀甘耀明《殺鬼》〉,《文訊》第364期,2016年2月,頁118-119。
雷世文,〈抗戰烽火中的《大公報·戰線》對新文學的歷史貢獻〉,《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2期,2009年4月。
趙天儀,〈太平洋戰爭的歷史經驗:論陳千武的詩與小說〉,《文學台灣》第19期,1996年7月,頁204-222。
趙彥寧,〈痛之華:五零年代國共之間變態政治�性想像〉,《性別研究》3卷4期,1998年9月,頁235-259。
───,〈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期,1999年12月,頁37-83。
鳳兮,〈戰鬥過來的日子〉,《文訊》第9期,1984年3月,頁138-139。
劉忠,〈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英雄敘事〉,《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9卷第2期,2009年3月,頁127-131。
劉亮雅,〈近期小說對日治時期的重新記憶:以《鴛鴦春膳》與《睡眠的航線》中的反記憶、認同與混雜為例〉,《清華學報》第45卷3期: 頁457-486。
蔡秀菊,〈陳千武的小說與詩表現和「死」、「生」、「愛」的關聯〉《文學臺灣》,第24期,1997年10月。頁172-213。
蔡聖琦,〈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館刊》第26期,2010年12月,頁75-130。
蔡慧玉,〈台灣民間對日索賠運動初探:「潘朵拉之箱」〉,《台灣史研究》3卷1期,1996年6月,頁173-228
鄭炯明,〈戰爭•愛與死的交響曲──論李敏勇詩集「野生思考」〉《笠》108期,1982年4月。頁46-50。
鄭祖邦,〈傅柯論戰爭:從「社會內戰」到「生命政治」〉,《社會理論學報》9卷1期(2006年),頁1-47。
蕭義玲,〈「文化清潔運動」與五○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九期,2011年2月,頁139-172。
賴松輝,〈論《殺鬼》中的歷史敘事與認同〉,吳濁流與客家文學學術研討會,吳濁流藝文館、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播學系主辦,2012年10月12日。
賴俊雄,〈上帝的禮物:再探禮物與交換經濟〉,《中外文學》第33卷9期,2005年2月,頁161-191。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年代台灣文學史〉,收入彭小妍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9)。
───,〈「文學柏楊」與五、六○年代台灣主導文化〉,《柏楊文學史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頁145-170。
───,〈紀實與虛構,冷遇與熱銷——柏楊小說《異域》傳奇〉,《香港文學》第263期,2006年11月1日。頁92-94。
戴冠民,〈族群、世代的錄鬼簿──談《殺鬼》之庶民認同混聲圖像〉,《第七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羅久蓉,〈歷史敘事與文學再現:從一個女間諜之死看近代中國的性別與國族論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1期,頁47-98。
饒博榮著,李延輝譯,〈〈龍天樓〉情文兼茂,不是敗筆-王文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節譯)〉,《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93-114。

五、學位論文

王珮蓉,《製作英雄:反共義士在台灣的形象塑造》(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
朱立雯,《後鄉土小說的歷史記憶:以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及甘耀明《殺鬼》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朱宥勳,《戰後中文小說的「日本化」風格:鍾肇政、陳千武、郭松棻、陳映真、施明正》(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吳怡萍,《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其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
吳智偉,《戰爭、回憶與政治──戰後台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
吳慧婷,《紀實與虛構──陳千武自傳性小說「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李展平,《太平洋戰爭書寫──以陳千武《活著回來》、李喬《孤燈》、東方白《浪淘沙》為論述場域》(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果顯,《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邱若琪,《司馬中原小說中的戰爭書寫──以荒原、狼煙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姚錫林,《台籍日本兵的記憶建構與認同敘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胡芳琪,《一九五○年代臺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凌靜怡,《尹玲戰爭詩及旅遊詩研究》(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
馬國正,〈反共、恐共、恐國:韓戰來台志願軍戰俘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梁珊珊,《”五四”女作家書信體小說研究(1917-1927)》(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哲學課程碩士論文,2006)。
莊嘉玲,《台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
許元蘋,《文獎會(1950-1956)中、長篇得獎小說之研究》(淡江大學中文學系碩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
郭奕涵,《台灣、韓國日本兵的戰爭經驗與戰爭記憶:以《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和《百万人の身世打鈴》為論述場域》(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秀珍,《甘耀明小說《殺鬼》的鄉土、歷史與美學風格》,(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臺灣五○年代反共文學研究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曾學佑,《臺籍國軍血淚史》(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曾薰慧,《台灣五〇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東海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2000)。
程亞麗,《從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現代想像、建構與敘事》(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
舒懷緯,《論甘耀明《殺鬼》的後鄉土書寫》(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黃玉蘭,《臺灣五○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為探討主軸》(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美惠,《甘耀明《殺鬼》中的台灣原住民神話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2015)。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
黃暐烜,《鍾肇政《濁流三部曲》中所描述戰爭期世代的社會生活(1943-1946)》(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傅勤閔《戰爭記憶與戰爭認識──世代觀點下的臺灣戰爭小說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楊昌賓,《王文興與國共內戰:論龍天樓》(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鄭祖邦,《戰爭與現代性:以「民族國家」為起點的社會學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06)。
盧怡君,《我國文武關係的轉型歷程與民主鞏固》(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蕭雅文,《物種、水文與戰爭記憶:論吳明益作品中的歷史面相》(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謝惠芳,《論陳千武小說《活著回來》:一部台灣特別志願兵紀錄《獵女犯》的綜合考察》(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年代反共文藝體制》(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
羅秋英,《太平洋戰爭的記憶書寫︰ 以陳千武《活著回來》、陳映真〈忠孝公園〉、宋澤萊〈最後一場戰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羅慧娟,《甘耀明小說研究:以2011年前的作品為探討範圍》(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六、報刊文章與網路資料

〈厲行除三害宣言〉,《聯合報》,1954年8月9日,第三版。
朱西甯,〈被告辯白〉,《中央日報》1991年4月12日,第16版。
林麗雪、李郁怡,〈北市慶祝終戰 議員抨擊�阿扁:兩字是中性名詞 盼國人忘掉戰爭仇恨〉,《民生報》,1995年10月25日,17版。
社論,〈不要迷失在「終戰」和「八菊旗」中〉,《台灣新聞報》,1995年10月27日,2版。
高凌雲,〈說文解字-用「終戰」替代光復是亡台灣人歷史�王曉波:漢奸的行為〉,《聯合晚報》,1995年10月25 日,3版。
張曉風,〈一千二百三十點〉,《聯合報》副刊,1996年4月14-15日。
鄭欽仁,〈終戰五十年 歷史的詮釋〉,《自由時報》1995年8月15日,7版。
鄭寶娟,〈遠方的戰爭〉,《聯合報》25版�副刊,1991年2月26-27。
盧德允,〈扁用「終戰」 而非「勝利」軍方低調,七活動不見李傑〉,《聯合報》,2005年8月14日�A3版。
薛化元,〈釐清歷史脈絡,思考台灣定位──從終戰五十年認識日本據台真相〉,《台灣時報》,1995年8月15日,5版
〈郝柏村轟柯「皇民後裔」〉,《蘋果日報》,2014年11月19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119/36216114/。
史努比〈「皇民」紀念對日抗戰70週年,該吃藥了〉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63
謝宏偉,〈我們終戰了你們還在抗戰?〉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848419
傅星福,〈二戰70週年,台灣要有新思維〉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115
LCAC,〈戰勝乎?戰敗乎?「終戰」即可〉
http://newcongress.tw/?p=3743
張智琦,〈為什麼要紀念抗日勝利〉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2682
張方遠,〈我的抗戰,他的終戰〉
http://blog.chinatide.net/fangyuan/?p=530
國防部《青年日報》,〈雲南反共救國軍440烈士 入祀忠烈祠〉,2012年8月21日。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026dTHGgTRNpmRFEgxcbfcCSN9Fhd8KFbqLRgMWauV%2F9ItGSBHdtpenK3DGQyfQppJMNP2trcrFO19rudXD0oarsGeNHTwBEWOhhN1BuWvs%3D
〈2009開卷好書獎BV 甘耀明 《殺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_qotw2Wsw#t=0h0m0s
朱宥勳,〈再下去一定會有水源——讀吳明益《單車失竊記》〉,2015年8月16日發布於「想想論壇」。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447
吳明益,〈一場向金魚跪拜以求生的戰爭──關於我的小說裡的二戰兩三事〉,《人社東華》電子季刊,第6期。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1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