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原住民長篇歷史小說研究--以漢族作者為主的觀照
作者:羅中琦
作者(外文):Jane-Chyi Lo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漢族歷史族群長篇小說aboriginesHan nationalityhistoryethnicitynov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2
對於臺灣原住民的書寫,始自書寫者體認到原住民為臺灣人種特色之一時,便已開啟。歷史小說中作者將原住民寫入,由清際的講史小說為始,後又有日據時期的歷史小說,但其中的描述過於簡略,對原住民的描繪模糊且刻板,襲用了漢人對他族的固定描寫模式。二次戰後,臺灣漢族作者紛紛展開新文學的創作,首部原住民長篇歷史小說也於1970年誕生,自此每隔數年便有作者以原住民為題材創作歷史小說,至今傳寫不絶。
  觀察漢族作者的原住民歷史書寫,其偏好題材有三,一為歷史事件,二為族群變遷,三為神秘族群。每類型的發展均有脈絡可尋,並可由書寫模式得知作者對原住民歷史的觀點。在創作取材與藝術上,作者偏好「原住民素材」,亦即有關原住民社會文化的題材,作者描述、謳歌原民文化,進而去除原住民污名。對於人物的書寫,作者刻劃的同時,表達了對原住民人物的理解和希冀。在創作意涵中,作者則在書中呈現了顛覆史觀、譴責殖民、重溯血緣、反映失落等內容,也意圖重整族群關係。
  促使漢族作者投入此區塊創作的原因除了歷史政治、社會文化等外緣因素,漢族作者的同情和原罪心理,亦顯現在作品之中。至於漢族作者的代言與詮釋仍有部分疑慮待釐清,目前有兩部原住民作者的同類創作可供參照,待日後雙方於此有更多的作品時,漢族及原住民作者的書寫亦可成相互參考對照的文學體系。
As regards the writing of the Taiwanese aborigines, it starts at the writer that the aborigines are considered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iwanese ethnic group. The author writes the aborigines into in the historical novel from speaking historical novel in the Ching Dynasty to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but the description among them is too simple, indistinct and monotonous; and the description way inherited the Hans’ style. After the world war two, the Hans’ authors in Taiwan launch into 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creation. Since the first of aboriginal historical novel was born in 1970, there are aboriginal novels been created in every year.
The observation of the aboriginal history written by the Hans’ nationality author has three partialities for subject matter: one is a historical incident, two is changed for the ethnicity, and three is the mysterious ethnicity.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type has sequence of ideas that can be sought, and can learn author''s view on aboriginal''s history from the way of writing. In creating art, the author especially has a partiality for “aboriginal’s material”, namely the subject matter about aboriginal’s social culture, which describes and sings the praises of the people’s culture, and then gets rid of aboriginal''s corrupt name. Regarding as aboriginal personage writing, the author also described aboriginal roles with all effort, and expressed understanding and expecting of the aboriginal personage. In creating meaning, the specific author has subverted the contents, such as history view, colonization condemned, back tracing blood relationship and losing reflected, as well as reorganization the ethnicity''s relation.
The reasons for pushing the Hans’ nationality author to attend the aboriginal historical novel creation are not only soci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politics, but it also has sympathy and original sin psychology of the Hans’ author in their works. The representative and explanation by the Hans’ authors have some doubts to be distinguished. Until now, there are two references of the historical novel written by aboriginals'' authors, hopefully, when the Hans’ and aboriginals'' nationality authors have more works herein in the future, the literature system of the writing contents can be reference and comparison by each other.
參考文獻(按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一.研究文本
王幼華《土地與靈魂》(臺北:九歌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王家祥《倒風內海》(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3月初版)。
王家祥《小矮人之謎》(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6月初版)。
王家祥《海中鬼影:鰓人》(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4月初版)。
王家祥《魔神仔》(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4月初版)。
何英傑《後山地圖》(臺北:遠景出版社,2006年4月初版)。
李潼《少年噶瑪蘭》(臺北:天衛文化圖書公司,2002年12月初版)。
杜修蘭《沃野之鹿》(臺北:皇冠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莊華堂《巴賽風雲》(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陳渠川《霧社事件》(臺北:地球出版社,1977年出版)。
褚耐安《牡丹社事件之排灣女頭目》(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舞鶴《餘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4月二版)。
鍾肇政《馬黑坡風雲》(《鍾肇政全集.7》)(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2月初版)。
鍾肇政《川中島》(《鍾肇政全集.9》)(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2月初版)。
鍾肇政《戰火》(《鍾肇政全集.9》)(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2月初版)。
鍾肇政《卑南平原》(《鍾肇政全集.10》)(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2月初版)。
魏德聖原著劇本,嚴云農小說《賽德克.巴萊》(臺北:皇冠出版社,2004年10月初版)。

二.專著
(一)外文及翻譯論著
又吉盛清著,魏廷朝譯《日本殖民下的臺灣與沖繩》(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山崎柄根著,楊南郡譯註《鹿野忠雄》(臺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9月初版)。
中川浩一、和歌森民男著,林聰富譯《霧社事件-臺灣原住民的蜂擁群起》(臺北:武陵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著《日據下之臺政》(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丹瑞歐.康波斯塔(Dario Composta)著,李磊、劉瑋譯《道德哲學與社會倫理》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巴柏(Karl Popper)著,李豐斌譯《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9月初版)。
甘特(Cantor)、施奈德(Schneider)著,涂永清譯《史學導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臺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2月初版)。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著,吳健�矬間m百年孤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史碧華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著,張君玫譯《後殖民理性批判》(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8月一版)。
白尚德(Chantal Zheng)著,鄭順德譯《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接觸1865-1940》(臺北:順益博物館,2004年3月初版)。
石煇然編譯《臺灣開發史》(臺北:新科技書局,1999年6月初版)。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4月初版)。
弗雷德里克.傑姆遜(Fredric Jameson)講演,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弗雷德里克.傑姆遜(Fredric Jameson)、三好將夫編,馬丁譯《全球化的文化》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仲摩照久主編,葉婉奇翻譯,陳阿昭、陳靜芳編述《南臺灣風土探勘日本時代《臺灣地理風俗大系》資料彙編.2》(臺北:原民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4月第一版)。
安格斯.拔特沃茲(L.M.Angus-Butterworth)著,張永遜譯《英國十大史學宗師》(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10月初版)。
安德魯.斯特拉森(Andrew Strathern)、潘蜜拉.斯圖瓦德(Pamela J. Stewart)著,梁永佳、阿嘎佐詩譯《人類學的四個講座──謠言.想像.身體.歷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米勒(J.Hillis Miller)著,申丹譯《解讀敍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尉遲秀譯《小說的藝術》(臺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3月初版)。
朵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著,胡昌智譯《歷史知識的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5月初版第)。
佛利曼(Michael Freeman)著,湯智貿譯《人權》(臺北:巨流出版社,2006年12月初版)。
佛克馬(Douwe Fokkema)、蟻布思(Elrud Ibsch)著,俞國強譯《文學研究與文
化參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李維-史特勞斯(Lévi-Strauss, Claude)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5月初版)。
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編,賈士蘅譯《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別爾嘉耶夫(N. Berdyaev)著,張雅平譯《歷史的意義》(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2
年6月第一版)。
作家文摘出版社編,林以舜譯,劉稼禹審校《奇幻文學寫作的十堂課》(臺北:
奇幻基地,2003年3月初版)。
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著,王瑞賢譯《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理論、研究
與批判》(臺北:學富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5月初版)。
法蘭西斯.福山著(Francis Fukuyama),李永熾譯《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4月初版)。
阿萊霍.卡彭鐵爾(Alejo Carpentier)著,陳眾議譯《小說是一種需要》(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彼德.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譯《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10月初版)。
保羅.利科(Paul Ricoeur)著,姜志輝譯《歷史與真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一版)。
哈多克(B.A. Haddock)著,王加半譯《歷史思想導論》(北京:華夏出版社, 1989
年3月北京第一版)。
哈瑞森(L.E. Harrison)、杭廷頓(S.P. Huntington)編,李振昌、林淑慈譯《為什麼文化很重要》(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4月初版)。
哈羅德.伊薩克(Harold R. Isaacs)著,鄧伯宸譯《族群》(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11月初版)。
柯林烏(R. G. Collingwood)著,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3月初版)。
柯能(Victor G. Kiernan)著,陳正國譯《人類的主人:歐洲帝國時期對其他文化的態度》(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威廉(Blanche Colton Williams)撰,張志澄編譯《短篇小說作法研究》(臺北:商
務印書館,1965年11月臺一版)。
威廉.葛德文(William Godwin)著,何慕李譯,關在漢校《政治正義論》(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1年10月北京第一版)。
威爾.杜蘭(Will Durant)著,幼獅文化公司編譯《歷史的教訓》(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威爾.杜蘭(Will Durant)著,幼獅文化公司編譯《文明的建立》(臺北:幼獅文
化公司,1995年2月初版)。
約翰.愛德華滋(John Edwards)著,蘇宜青譯《語言、社會與同一性》(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8月初版)。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著,黃丘隆譯《正義論》(臺北:結構群文化公司,1990年10月初版)。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著,姚大志譯《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11月第一版)。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硏究譯叢編委會編譯《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迪特馬.羅特蒙特(Dietmar Rothermund)著,朱章才譯《殖民統治的結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科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5月一版)。
原口清著,李永熾譯《日本近代國家之形成》(臺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
埃里克.斯坦哈特(Eric Steinhar)著,朱暉譯《尼采》(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月北京第一版)。
夏福(Robert Jones Shafer)著,趙干城、鮑世奮譯《史學方法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4月初版)。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敍事學》(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格魯內爾(Theo Gruner)著,隗仁蓮譯《歷史哲學:批判的論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特瑞.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著,方杰譯《文化的觀念》(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馬塞勒(Anthony J. Marsella)等著,任鷹等譯《文化與自我──東西方人的透視》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
高坂正堯著,上官天逸譯《永恆與衰亡──文明沒落的省思》(臺北:錦繡出版公司,1994年8月初版)。
康洛甫(Manuel Komroff)著,陳森譯《長篇小說作法研究》(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5年出版)。
強納森.勞赫(Jonathan Rauch)著,袁生、莊珂譯《局外之國:日本心魂的探索》(臺北:錦繡出版公司,1994年3月初版)。
梅里.E. 威斯納-漢克斯(Merry E.Wiesner-Hanks),何開松譯《歷史中的性別》
(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許烺光著,張瑞德譯《文化人類學新論》(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12月初版)。
陶德(John Dodd)原著,陳政三譯述《北臺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
(臺北:原民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7月第一版)。
理查德.D. 劉易斯(Richard D. Lewis)著,鄭世杰主譯《文化的衝突與共融》(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合著《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昭和10年出版)。
悉尼.胡克(Hook, S. )著,王清彬譯《歷史中的英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鹿野忠雄著,楊南郡譯註《山、雲與蕃人》(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11月第一版)。
鳥居龍藏原著,楊南郡譯註《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11月初版)。
喬.艾略特(George Eliot)等著,張玲等譯《小說的藝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喬治.E.馬爾庫斯(George E. Marcus)、米開爾.M.J.費徹爾(Michael M.J.Fischer)著,王銘銘、藍達居譯《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3月北京第一版)。
喬德蘭.庫卡塔斯(Chandran Kukathas)、菲利普.佩迪特(Philip Pettit)著,姚建宗、高申春譯《羅爾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森丑之助著,楊南郡譯註《生蕃行腳》(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8月二版)。
湯林森(John Tomlinson)著,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5月初版。)
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著,陳曉林譯《歷史研究》(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7年11月遠流一版)。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10月初版)。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    
社,1999年3月初版)。
費特曼(David M.Fetterman)著,賴文福譯《民族誌》(臺北:弘智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4月初版)。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10月增訂三版)。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國立編譯館主譯,徐苔玲、王志弘譯《性
別、認同與地方》(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5月一版)。
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12月出版)。
雷克斯.馬丁(Rex Martin)著,王曉紅譯《歷史解釋:重演和實踐推斷》(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鈴木質著,吳瑞琴編校《臺灣原住民風俗誌》(臺北:臺原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宇根譯《東方學》(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5月北京第一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李琨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3月第一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巴薩米安(David Barsamian)著,梁永安譯《文
化與抵抗》(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8月初版)。
瑪麗.安.格倫頓(Mary Ann Glendon)著,周威譯《權利話語:窮途末路的政治
言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劉捷著,林曙光譯註《臺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潘乃德(Ruth Benedict)著,黃道琳譯《菊花與劍》(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86
年2月九版)。
戴國煇編,魏廷朝譯《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臺北:國史館,2002年4月初版)。
戴維.米勒(David Miller)著,應奇譯《社會正義原則》(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羅伯特.C. 尤林(Robert Charles Ulin)著,何國強譯《理解文化:從人類學和社會理論視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羅伯特.楊格(RobertJ.C. Young)著,周素鳳、陳巨擘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臺北:巨流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
羅洛.梅(Rollo May)著,朱侃如譯《權力與無知》(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9月初版)。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何兆武、蕭巍、張文杰譯《論歷史》(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5月第一版)。
蘭伯特(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著,林金源譯《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臺北:經典雜誌,2002年8月初版)。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李常山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臺北:唐山出版社,1986年10月初版)。

(二)中文論著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二種,1957年9月出版)。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歷史心理學專題研討會論文彙編暨會議手冊:本土歷史心理學的開展:敍說、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年出版)。
中央硏究院民族所《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大型硏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出版)。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編《不能遺忘的名單──臺灣抗日英雄榜》(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世界文論》編輯委員會編《小說的藝術──小說創作論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尤稀.達袞(孔文吉)《忠於原味》(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9月初版)。
巴代《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8月初版)。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4月第一版)。new window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敍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8月初版)。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1月初版)。new window
巴萬.韃那哈(沈明仁)《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臺北:海翁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文訊雜誌社主編《鄉土與文學: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臺北:文訊雜誌社,1994年3月初版)。
方忠《臺灣通俗文學論稿》(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方瑛《略論拉丁美洲文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王宇《性別表述與現代認同──索解20世紀後半葉中國的敍事文本》(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3月初版)。
王元明《佛洛姆人道主義精神分析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12月初版)。
王幼華《族群論述與歷史反思》(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年12月初版)。
王幼華《獨美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年1月出版)。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8月初版)。new window
王安憶《小說家的13堂課》(臺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9月初版)。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臺灣大學,2002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new window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11月二版)。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7月初版)。new window
王嵩音《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臺北:時英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王意如《中國歷史上的傳說與謊言》(上海:文匯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王偉昶、林志興、邱勝安、孫大川、程君顒、曾勤良著《探索臺灣》(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4月初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敍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9月初版)。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5月初版)。
王曉波編《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8月第一版)。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不題撰人《臺戰演義》(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五十三種,1959年7月出版)。
布興.大立(高萬金)《寧死不屈的原住民:霧社事件的故事神學》(嘉義:信福出版社,1995年4月初版)。
瓦歷斯.尤幹(吳俊傑)《番刀出鞘》(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9月第二版)。
古繼堂主編《簡明臺灣文學史》(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申丹《叙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向陽《喧嘩、吟哦與嘆息》(臺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11月一版)。
梁志輝、鍾幼蘭《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中)-中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7月出版)。new window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三種,1957年12月出版)。
朱雲鵬、林萬億、陳小紅、陳東升等策劃《面對公與義-建構宏觀、包容與分享的社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3月初版)。
朱國華《文學與權力──文學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米甘幹.理佛克(張佳賓)《原住民族文化欣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3月二版)。
江日昇《臺灣外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第一版)。
江自得主編《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2月初版)。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硏究中心文學硏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發行部,1991年9月第一版)。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6月出版)。
艾周昌、程純《早期殖民主義侵略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
艾斐《小說審美意識》(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6月北京第一版)。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0年6月初版)。
何滿子《古代小說藝術漫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何懷宏《良心論──傳統良知的社會轉化》(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11月第一
版)。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一
百二十一種,1962年4月出版)。
余錦虎、歐陽玉《神話.祭儀.布農人》(臺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蕭成《日據時期臺灣社會圖譜:1920──1945臺灣小說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呂宗麟《權力與社會正義》(臺北:亞大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十六種,1959年2月出版)。
吳士餘《小說形象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
吳士餘《中國小說美學論稿》(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9月第一版)。
吳永華《臺灣植物探險──十九世紀西方人在臺灣採集植物的故事》(臺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
吳光明《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吳松亭《小說創作藝術談》(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一版)。
吳亮、章平、宗仁發編《魔幻現實主義小說》(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
吳錦發編《悲情的山林──臺灣山地小說選》(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
吳錦發編著《原舞者》(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宋文薰、連照美《卑南考古1986-1987》(臺北:南天書局,1987年再版)。
宋國誠《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臺北:擎松圖書公司,2004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宋龍生:《臺灣原住民史 卑南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12月出版)。new window
沈建德《臺灣血統》(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3月初版)。
李小江等著《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李壬癸《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3月第一版)。new window
李永松《雪國再見》(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年12月初版)。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初版)。new window
李宗侗《史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臺初版)。
李南衡編《賴和先生全集》(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出版)。
李勇《通俗文學理論》(北京:知識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李晶《歷史與文本的超越──小說價值學導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李喬《小說入門》(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李惠萍、李秋芳、高琇瑩、王永春、莊貴瑜、劉佳瑜編撰《太魯閣人》(花蓮: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年11月再版)。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月初版)。
李國銘《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
李潼《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臺北:幼獅文化公司,2002年6月初版)。
李潼《望天丘》(臺北:民生報,2003年4月初版)。
李德元《明清時期海內移民與海島開發》(厦門:厦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7原住民文化手曆》(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9月出版)。
杜武志《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7月出版)。
汪介之主編《20世紀歐美文學史》(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十六種,1960年7月出版)。
周宗賢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7年12月初版)。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臺北:印刻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人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0月再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4月臺初版)。
周寧《幻想與真實:從文學批評到文化批評》(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
孟昭連、寧宗一《中國小說藝術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
第一版)。
房玄齡《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69年出版)。
拓拔斯.塔瑪匹瑪(田雅各)《最後的獵人》(臺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6月初版)。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苦悶與蛻變:六0、七0年代臺灣文學與社會》(臺
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5月初版)。
林水福主編《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年6月初版)。
林百川、林學源著《樹杞林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十三種,1960年1月出版)。
林辰、徐行《夢幻系列小說》(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
林保寶編《奉獻》(臺北:天下雜誌公司,2002年3月第一版)。
林修澈計畫主持,黃季平、王雅萍協同主持《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牡丹社事
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3年出版)。
林素珍、林瑛琪《再現臺灣》第六十八冊(臺中:莎士比亞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7月出版)。
林淑雅《第一民族: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2000new window
年4月初版)。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3月第一版)。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7月初版)。new window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3》(臺北:漢藝色研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與文化賞析》(臺北:漢藝色研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臺北:元尊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9月初版)。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臺北:元尊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3月初版)。
邱淵惠《臺灣牛》(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7年1月初版)。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金漢《中國當代小說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金觀濤、劉青峰《論歷史研究中的整體方法:發展的哲學》(西安:陝西科學技藝出版社,1988年5月第一版)。
姑目.荅巴絲《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5月初版)。
封德屏主編《臺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6月出版)。
施正鋒《臺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2005年2月new window
初版)。
施正鋒、許世楷、布興.大立(高萬金)編《從和解到自治》(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施正鋒、李安妮、朱方盈《各國原住民人權指數之比較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年4月出版)。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九十二種,1961年1月出版)。
柳書琴等作《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2月初版)。
柳書琴、邱貴芬主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4月第一版)。
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遼寧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
段若川《安第斯山上的神鷹:諾貝爾獎與魔幻寫實主義》(臺北:世潮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洪英聖《臺灣先住民腳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9月初版)。
洪興全《中東大戰演義》(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一版)。
洪麗完、張永楨、李力庸、王昭文編著《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4月初版)。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8月初版)。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4月初版)。
俞汝捷《小說24美》(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3月出版)。
胡昌智《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12月初版)。
范珍輝、江亮演、林英基、黃維憲編著《社會運動》(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年6月初版)。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十四種,1959年4月出版)。
唐躍、譚學純《小說語言美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
孫楷弟《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7月初版)。
孫潔編著《繁花盛開的文學花園》(臺北:雅書堂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6月初版)。 
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臺灣的原住民族》(臺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1月初
版)。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出版社,1989年一版)。new window
徐正光、蕭新煌、張曉春編著《社會轉型──一九八五臺灣社會批判》(高雄:敦理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徐峙、曾雙餘、馬躍等著《世界文學史》(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徐啟華《小說社會學初探》(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徐謙信《荷蘭時代臺灣基督教史》(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65年4月初版)。
桃園縣政府主辦《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論文集》(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會議時間2003年11月22-23日)。
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編《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臺北: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8年4月出版)。
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主辦,水沙連藝文工作室協辦《臺灣原住民「霧社抗日事件」田野調查工作計劃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1年12月出版)。
馬幼垣等著《講史源流》(臺北:天一出版社,1991年出版)。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二版)。
馬筱鳳《寫給青少年的∼排灣族的一年》(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3月第一版)。
高岱、鄭家馨《殖民主義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十五
種,1960年2月出版)。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new window
(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康培德《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荷西明鄭時期)》(南投:臺灣文獻館,2005年12月出版)。
康樂、彭明輝主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張世雄、古允文、陳宜中、許漢、呂建德等著《社會正義與全球化:福利與自由new window
主義的反思》(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4年9月初版)。
張廷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三版)。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12月初版)。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張進《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張崇根《臺灣四百年前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張振岳《臺灣後山風土誌》(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張振岳《後山西拉雅人物誌》(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5月第一版)。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等著《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9月初版)。new window
張傳有《倫理學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張廣智、張廣勇著《史學,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史學》(臺北:淑
馨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戚嘉林《臺灣史》(臺北:著者發行,1991年9月出版)。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曹永和、張勝彥、吳文星、蔡相煇、詹素娟、戴寶村等著《臺灣歷史人物與事件》(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8月初版)new window
梁景峯《鄉土與現代-臺灣文學的片斷》(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出版)。
許介鱗主編《原住民族權利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法學院,1999年6月初版)。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10月初版)。
許俊雅《島嶼容顏:臺灣文學評論集》(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0年12月出版)。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臺灣》(臺北:渤海堂出版社,2005年2月初版)。
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5年1月三版)。
許琇禎《臺灣當代小說緃論:解嚴前後1977-1997》(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5月初版)。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new window
連橫《臺灣通史》(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4年5月出版)。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11月初版)。
陳大為、鍾怡雯主編《20世紀臺灣文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9月初版)。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一百二十四種,1961年10月出版)。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臺灣》(臺北:生活人文出版社,2007年5月初版)。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增訂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第一版)。
陳玉峯《認識臺灣》(臺北:晨星出版社,1996年8月初版)。
陳其人《殖民地的經濟分析史和當代殖民主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陳雨嵐《臺灣的原住民》(臺北:遠足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5月第一版)。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臺北:比較文學學會,1995年4月一版)。
陳明臺《臺灣文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4月初版)。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7年10月二版)。new window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4月臺初版)。
陳炳熙《古典短篇小說藝術新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年9月第一版)。
陳映真、曾健民主編《臺灣文學問題論議集:一九四七──一九四九》(臺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陳思廣《戰爭本體的藝術轉化──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戰爭小說創作論》(成都:
巴蜀書社,2005年6月第一版)。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一百六十種,1963年3月出版)。
陳梅卿《宜蘭縣基督教傳教史》(宜蘭:宜蘭縣政府,2000年1月初版)。
陳眾議《魔幻現實主義》(遼寧省: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陳第《東番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五十六種,1959年4月出版)。
陳清敏、黃昭仁、施志輝等著,周宗賢主編《認識臺灣》(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11月初版)。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出版)。
陳萬益《于無聲處聽驚雷》(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初版)。
陳華民《臺灣野史小劄》(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9月第一版)。
陳碧月《小說欣賞入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9月初版)。
陳國偉《想像臺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1月初版)。new window
陳儀深、林美容、葉海煙、林有土等編《臺灣的社會:從移民社會、多元文化到土地認同》(臺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年5月第一版)。
陳墨峰《海外扶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一版)。
陳鴻圖編著《臺灣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1月初版)。
陸揚《後現代性的文本闡釋:福柯與德里達》(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12月第一版)。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2月初版)。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3月第一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9月初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臺灣文學與社會: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1997年5月初版)。
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6月初版)。
傅騰霄《小說技巧》(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4月初版)。
單德興《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訪談錄》(臺北:麥田出版社, 2001
年5月初版)。
彭小妍《歷史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12月初版)。
彭瑞金《文學評論百問》(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8年11月再版)。
彭瑞金《驅除迷霧找回祖靈》(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
彭瑞金《歷史迷路文學引渡》(臺北:富春出版社,2000年10月一版)。
曾昌發編《臺灣文學與本土神學》(臺南:南神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
童春發《臺灣原住民史 排灣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12月出版)。new window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8月增訂再一版)。new window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1957年11月出版)。
黃美英《文化的抗爭與儀式》(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4月初版)。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new window
黃重添《臺灣長篇小說論》(臺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黃鈴華總編輯《21世紀臺灣原住民文學》(臺北: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1999
年12月初版)。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7月一版)。new window
黃煜文《傅柯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0年6月初版)。new window
黃應貴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10月初版)。
菅志翔《族群歸屬的自我認同與社會定義:關於保安族的一項專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楊匡漢主編《中國文化中的臺灣文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楊昌年《小說賞析》(臺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9月初版)。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10月初版)。
楊厚均《革命歷史圖景與民族國家想像:新中國革命長篇小說再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楊國樞主編《族群認同與群際關係》(臺北: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2003年12月初版)。
萬明鋼主編《多元文化視野:價值觀與民族認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葉石濤《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3月第一版)。
葉石濤《展望臺灣文學》(臺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
葉春榮《歷史、文化與族群:臺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6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葛永光《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7月初版)。
董小英《敍事藝術邏輯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董芳苑《探討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三月第一版)。
賈文昭、徐召勛《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3月初版)。
路索拉門.阿勒(胡德夫)《大武山的吶喊》(臺北:國際特赦雜誌社,1999年1月初版)。
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調查團《重構臺灣歷史圖像──十三行遺址調查報告》(臺北: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1991年9月第一版)。
經典雜誌編著《臺灣人文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年5月初版)。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3月出版)。new window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臺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漢聲雜誌社編《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臺北:漢聲雜誌社,1991年10月出版)。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臺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臺北:武陵出版社,2002年4月一版)。new window
達西烏拉彎.畢馬力(田哲益)《臺灣的原住民──賽夏族》(臺北:臺原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蓋山林、蓋志毅《文明消失與現代啟悟》(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臺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趙敦華《勞斯的《正義論》解說》(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4月初版)。new window
趙德明主編《我們看拉美文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雜詠合刻》(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十八種,1958年10月出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一百五十二種,1963年4月出版)。
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邁向21世紀的臺灣歷史學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6月初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7月出版)。
劉世超、程天放編《二十世紀之科學(九)》(臺北:正中書局,1966年臺初版)。
劉世劍《小說概論》(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11月初版)。
劉克襄策劃《探險家在臺灣》(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8年9月初版)。
劉克襄譯著《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東海岸的旅行》(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4年3月第一版)。
劉其偉《臺灣土著文化藝術》(臺北:雄獅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6月再版)。new window
劉宗坤《原罪與正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劉恪《現代小說技巧講堂》(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new window
劉果因《歷史與文學》(檳榔嶼: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87年5月出版)。
劉益昌《臺灣原住民史 史前篇》(南投:臺灣文獻館,2002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劉還月《尋訪臺灣平埔族》(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2月第一版)。
劉還月《臺灣原住民祭典完全導覽》(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9月第一版)。
劉還月主編《流浪的土地》(臺北:原民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9月第一版)。
劉還月等著《尋訪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族的文化與現況》(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10月第一版)。
劉勵操《寫作方法一百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0年10月初版)。
歐陽健《歷史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歐陽健《古代小說與歷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樂黛雲《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6月初版)。
潘英編著《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臺北:臺原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出版)。
蔡永良《語言.教育.同化:美國印第安語言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蔡錦堂編著《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10月初版)。
鄧相揚《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真相及花岡初子的故事》(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10月第一版)。
鄧相揚《霧重雲深──霧社事件後,一個泰雅家庭的故事》(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12月第一版)。
鄧相揚《霧社事件》(臺北:玉山社事業公司,2004年2月第一版)。
鄭仰恩《歷史與信仰:從基督教觀點看臺灣和世界》(臺南:人光出版社,2004年11月初版)。
鄭坤五《鯤島逸史》(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出版)。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出版)。
鄭維中《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臺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
鄭曉雲《文化認同與文化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黎湘萍《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敍事與理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錢穆《中國歷史精神》(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年10月修訂再版)。
聯合報副刊編輯《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12月出版)。
閻綱《小說創作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9月北京第一版)。
霍斯陸曼.伐伐(王新民)《玉山魂》(臺北:印刻出版社,2006年12月初版)。
戴國煇《臺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臺北:南天書局,1999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戴寶村《臺灣島.臺灣省.臺灣國──歷史文化評論集》(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7月出版)。new window
蕭高彥、蘇文流《多元主義》(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年3月出版)。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年11月再版)。
謝世忠《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臺灣原住民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2004年5月初版)。
謝世忠、孫寶鋼主編《人類學研究:慶祝芮逸夫敎授九秩華誕文集 》(臺北:南天書局,1990年初版)。
韓震、孟鳴歧《歷史.理解.意義:歷史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戴清《歷史與敍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批評》(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4月北京第一版)。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37》(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4年11月初版)。
簡炯仁《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8月初版)。new window
簡後聰等編輯《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臺中:文建會中部辦公室,2000年3月第一版)。
簡瑛瑛主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11月初版)。
魏貽《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6月初版)。
魏德聖《賽德克.巴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2000年11月第一版)。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出版社,2001年10月二版)。
羅光《歷史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5月初版)。
羅吉甫《日本帝國在臺灣:日本經略臺灣的策謀剖析》(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10月二版)。
羅盤《小說創作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3月增訂初版)。
羅鋼、劉象愚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譚桂林《長篇小說與文化母題》(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02年1月第一版)。
譚達先《中國民間寓言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臺灣初版)。
嚴中平《老殖民主義史話選》(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臺北:左岸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8月初版)。new window
龔鵬程編《臺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龔鵬程《臺灣文學在臺灣》(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
觀我齋主人編輯,畢寶魁校點《罌粟花》(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三.學位論文
王鵬惠《族群想像與異己建構:明清時期滇黔異族書寫的人類學分析》(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申惠豐《臺灣歷史小說中的土地映像--土地意識的回歸、認同與實踐》(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江孟芳《族群運動與社會過程──當代「噶瑪蘭」認同現象的分析》(臺北:臺
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1月)。
呂家印《論李潼少年小說的主題呈現──以其四本得獎作品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吳怡慧《王幼華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吳信宏《再現、認同、族群關係──以《土地與靈魂》、《倒風內海》、《餘生》為研究對象》(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8月)。
林淑媛《霧社事件餘辜之研究(1895-1945)》(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1月)。
林美華《鍾肇政大河小說中的殖民地經驗》(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1月)。
林淑媛《霧社事件餘辜之研究(1895-1945)》(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1月)。
林麗雅《李潼少年小說主題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5月)。
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之考察1700-1900》(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7月)。
張旭宜《臺灣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蕃政策》(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陳三甲《王家祥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2月)。
陳秋錦《論李潼少年小說的人物刻畫--以《博士.布都與我》、《少年噶瑪蘭》和《我們的秘魔岩》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思愉《當代少年小說研究──以李潼、沈石溪、曹文軒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7月)。new window
陳淑華《林燿德《1947高砂百合》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郭慧華《鍾肇政小說中的原住民圖像書寫》(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2月)。
許鈞淑《霧社事件文本的記憶與認同研究》(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黃靖雅《鍾肇政小說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4月)。
曾月卿《舞鶴的小說美學》(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董砡娟《鍾肇政小說中反殖民意識之研究──以《臺灣人三部曲》、《怒濤》為例》(臺東: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熊秋香《李潼的歷史呼喚──以" 臺灣的兒女"為例》(臺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9月)。
劉明瑜《李潼少年小說中的成人形象研究──以「臺灣的兒女」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12月)。
廖健雅《傳記型歷史小說中的真實人物寫作技法──以李潼三本作品為例》(臺東: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蔡碧芬《李潼少年小說中女性形象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歐秀紋《李潼少年小說教育意義之探討──以《臺灣的兒女》為例》(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簡淑芬《李潼少年小說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謝淑麗《李潼得獎小說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0月)。
謝肇禎《群慾亂舞-論舞鶴小說中的性政治》(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謝慧如《李潼少年小說的後殖民論述》(臺南:臺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11月)。

四.單篇論文
山本有造原著,杜武志譯〈一視同仁、一億一心以所謂「皇民化政策」為中心論點〉,(臺北:《臺北文獻》直字第一百四十三期,2003年3月出版),頁88-105。
尤稀.達袞(孔文吉)〈人類學者眼中的原住民世界──野蠻與文明形象之分辨〉,(臺北:《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八期,1995年1月出版),頁65-67。
尹章義〈福爾摩沙原住民族部落對抗荷蘭帝國的戰爭〉,(臺北:《歷史月刊》第一百八十五期,2003年6月出版),頁79-91。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原住民文學的類型與趨向〉,(臺北:《應用語文學報》創刊號,1999年6月出版),頁185-197。
王鴻佑〈在文明與荒野之間靜心觀察與思考〉,(臺北:《新新聞周刊》1992年8月9日-8月15日),頁80-88。
王麗華記錄〈文學的追求與超越──舞鶴、楊照對談錄〉,(高雄:《文學臺灣》第八期,1993年10月出版),頁116-158。
丘引〈一顆巨星的殞落-悼李潼〉,(臺北:《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七十三期,2005年1月出版),頁20-22。
任佑卿〈殖民地女性與民族╱國家想像〉,(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八期,2005年6月出版),頁1-32。new window
朱雙一〈邁向壯闊的史詩 評林燿德的《高砂百合》〉,(臺北:《聯合文學》第七十七期,1991年3月出版),頁188-190。
余曉雯〈這幾枝筆要在語文的蠻荒中開出山路〉,(臺北:《新新聞周刊》1992年8月9日-8月15日),頁94-96。
吳品賢〈關懷「少年」與「鄉土」的交集──李潼「少年噶瑪蘭」探究〉,(臺北:《臺灣人文(師大)》第四號,2000年6月出版),頁63-89。
吳家君〈「臺灣原住民文學」稱謂的探討〉,(高雄:《中山中文學刊》第二期,1996年6月出版),頁235-255。
杜武志〈皇民化運動與臺灣文化〉,(臺北:《臺北文獻》直字第一百三十九期,2002年3月出版),頁163-214。
杜偉瑛〈從鍾肇政小說《卑南平原》談卑南族與其遺址搶救、古文化〉,(臺北:《淡水牛津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0年8月出版),頁91-172。
汪明輝〈臺灣原住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臺北:《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三十一期,1999年11月出版),頁83-110。new window
沙永玲〈李潼.少年噶瑪蘭與我〉,(臺北:《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七十三期,2005年1月號出版),頁17-19。
周英雄〈八0年代臺灣作家怎樣寫歷史〉,(臺北:《聯合文學》第七十七期,1991年3月出版),頁176-181。new window
周佩蓉〈為臺灣織寫傳說的青年〉,(臺北:《文訊雜誌》第一百六十三期,1999年5月出版),頁86-88。
林于弘〈《年度詩選》中的原住民書寫現象〉,(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六卷第二期,2003年9月),頁1-24。new window
林文玲〈米酒加鹽巴:「原住民影片」的再現政治〉,(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三期,2001年9月出版),頁197-234。new window
林文玲〈翻轉漢人姓名意像:「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運動〉,(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八期,2005年6月出版),頁85-134。new window
林道生〈荷蘭人治臺期的原住民政策〉,(臺北:《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八期,1995年5月出版),頁107-113。new window
林韻梅〈《卑南平原》評述〉,(臺東:《東臺灣研究》第一期,1996年12月出版),頁147-154。
林韻梅〈王家祥《小矮人之謎》評述〉,(臺東:《東臺灣研究》第二期,1997年12月出版),頁255-259。new window
洪士惠〈壓迫與吶喊:都市反支配力量對原住民文學的影響〉,(臺北:《中外文學》第三十三卷第九期,2005年2月出版),頁143-160。new window
洪王俞萍〈凝視與傾聽之後──試論舞鶴「餘生」的邊緣書寫 〉, (高雄:《文學臺灣》第四十四期,2002年10月出版),頁274-287。
胡月涵(Jhonnes Huber)著,林偉盛譯〈中國移民對抗荷蘭東印度公司:1652年臺灣的郭懷一事件〉,(南投:《臺灣文獻》第五十三卷第三期,2002年9月出版),頁95-123。new window
胡萬川〈臺灣民間文學的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史料研究》創刊一號,1993年2月出版),頁23-46。new window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二期,2001年6月出版),頁119-182。new window
柳本通彥著,林淑惠譯〈霧社證言──Obin Tadao的半生〉(下),(臺北:《臺灣史料研究》第七期,1996年2月出版),頁152-172。
夏春祥〈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一期,1998年9月出版),頁57-96。new window
孫大川〈面對人類學家的心情──「鳥居龍藏特展」罪言〉,(臺北:《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六期,1994年6月出版),頁63-66。new window
翁佳音〈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臺北:《臺灣new window
史研究》第三卷第一期,1996年6月出版),頁5-30。
高玉似、陳怡君記錄〈第七十五次臺灣研究研討會記錄──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臺北:《臺灣風物》第四十一卷第三期,1991年10月出版),頁118-132。new window
高德義〈從殖民、同化到自決:全球原住民族的危機與轉機〉,(臺東:《原住民教育季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