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歷史大河小說研究
作者:黃慧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i-feng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瑞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大河小說台灣歷史延異創作動機敘史情節場域歷史母題認同主體性Roman-FleuveTaiwan's historydifferencewriting motivecomplex of writing historyfieldmotifidentitysubje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大河小說」一詞,在台灣首先由葉石濤提出,並在鍾肇政《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的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其後李喬《寒夜三部曲》、東方白《浪淘沙》的承繼書寫,使這一系大河小說壯大成一個醒目的符號,為台灣文學創造了豐厚的佳績。但有別於法國大河小說(Roman-Fleuve),此一系列台灣「大河小說」因歷史語境的不同,有著書寫台灣史的在地化特色與時代意義。隨著台灣社會中「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的強化對立,楊照指出在本土文學論述中台灣「大河小說」有著書寫「外於中國史的台灣史」的內容取材目的性,使台灣「大河小說」的論述場域出現不同意識形態各自論述、各自贖回的紛雜現象。也使「大河小說」一詞被誤用與策略挪用,限定了台灣大河小說的內容與格局。實則台灣大河小說無須限定只能書寫「相對於中國史的台灣史」的規準,當然,也不該排擠書寫台灣史的大河小說。更何況書寫台灣史這一系台灣「大河小說」,實有其寫作的歷史動因與社會緣由,與建構台灣人主體性的積極意義。
本論文以整體脈絡性的觀照,釐清台灣「大河小說」的始源性,有著向世界文學看齊的精神立意,同時爬梳台灣「大河小說」觀念的演變脈落與延異軌跡,從而揭櫫台灣「大河小說」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可能發展,為此一文類的多元開展予以樂觀的期待。另外針對書寫台灣史這一系列台灣歷史大河小說,體察其在解嚴前與解嚴後的不同創作意識與寫作動機,從而理解作家書寫的功能性意義與價值,有著戒嚴時期對日本殖民異軌歷史的贖回,以及解嚴後對二二八歷史不得不書寫的歷史使命性,以及新世紀對台灣主體性的強力塑造建構。
在國家機器宰制的主導文化下,台籍作家及作品曾位屬相對邊緣的傳播場域。因此吳濁流、鍾肇政…等人由私領域到公領域的集結,以編輯身分主導《文友通訊》、《台灣文藝》、《民眾日報》等傳播媒介,以及遠景、前衛等出版社的努力,使本土作家作品有了發聲管道,同時也相對集結了屬性相似的文藝集團。台灣歷史大河小說便在如此的環境中因應而生,從戒嚴到解嚴,從解嚴到新世紀,與社會持續交互作用下,書寫出《台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楊梅三部曲》、《台灣大風雲》、《台灣三部曲》……等大河巨作,從搶下一席之地到逐步打開文學傳播場域,台灣歷史大河小說在銳不可擋的反動衝撞下,在文壇逐漸受到正視與肯定。
台灣歷史大河小說的文本發展方面,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堪稱台灣「大河小說」的精神源流,尤其小說中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人身份認同的意涵結構,更成為此系列「大河小說」的精神基調。台灣歷史大河小說的文本發展,可分成解嚴前、解嚴後,以及新世紀三階段。首先解嚴前由於政治時空的囿限,作品斷限於台灣光復,直至解嚴後作家才敢書寫二二八事件,而21世紀初的台灣大河小說,除了承繼20世紀的大河小說外,更開展出女作家、女性視角的台灣大河小說,為台灣「大河小說」開創了新的局面,與其他更多元的可能。
文本分析方面,則從歷史母題的書寫、認同議題的變遷,以及語言角力的演進三方面,探析作家所欲突顯的意涵結構與歷史觀。最後,歸納標舉出台灣「大河小說」的存在意涵:解構中原中心論述、補述歷史抵殖民、開展本土集團文學場域、邁向世界文學為標竿、刻劃建構台灣人身份認同脈絡、抗拒壓迫、台灣人精神的重構與主體性確立,最後回望過去大河作品,並展望未來作品的新視野與新面向,期望作家能在反省與抵中心的立場上,持續為大河歷史中的弱勢族群書寫發聲。
The term "Roman-Fleuve" first used by Yeh Shih -Tao after 1949 in Taiwan, and gradually formed by the Zhong Zhaozheng writing,then Li Chiao、Dong Fang-Bai pick up the stick, their series novels become a striking sign,create a huge success for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Different from France Roman-Fleuve, the definition of Taiwan's Roman-Fleuve derived lo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positions produce different discursive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effect, but some discourses defining the content and pattern of Taiwan's "Roman-Fleuve”, ignored the motives of writing Taiwan’s history, and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 Taiwanese subjectiv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a holistic contemplation, to trace the definition of the beginning and evolution track of Taiwan's Roman-Fleuve. Then we could know it has the spirit to in line with world literature, and could be more diverse in future. In addition, for Taiwan "Roman-Fleuve" this series, writing Taiwan's history, that have the writing motivation of redemption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history in the martial law era; the historic mission of writing 228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nd the desire to construct Taiwan's subjectivit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the state apparatus dominant culture, Taiwanese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have been located at the edge of the field spread. So Wu Cho-Liu, Zhong Zhaozheng, who by the private sector to the public in the field of assembly, try to lead local literary published, Taiwan's "Roman-Fleuve" arises in such an environment, From grabbed a place to gradually open the literary field, Taiwan's "Roman-Fleuve" gradually being affirmed in literary circles.
Development aspects of the text, Wu Cho-liu "The Orphan of Asia" could be called Taiwan's "Roman-Fleuve" spiritual origins, Especially the identity implications of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that become Taiwan's "Roman-Fleuve" spiritual tone. The position of cultural field, the literary communication, the change of Taiwanese identity, the language wrestle, the motif history, and the existence meaning of Taiwan "Roman-Fleuve”. Before martial law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ime to stay In the recovery of Taiwan, until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writers dare to write 228 incident, and the early 21st century, Taiwan's roman-fleuve, in addition to inherited 20th century novel rivers, but also to carry out the authoress, female perspective of Taiwan roman-fleuve, to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other more diverse.
From the history Motif, identity change and evolution of language, Exploration writers highlight the desired meaning and historical view. Finally, summed Taiwan "Roman-Fleuve" existence meaning: deconstruction of Zhongyuan Center discourse, to redeem history, resistance to colonization, to carry out local group literary field, to line with the world literature, construct Taiwanese identity change trajectory, resist oppression, Taiwan spirit reconstruction and subjectivity established .Then, expect writers to stand on the de- center position, sustained introspection, sustained speak for vulnerable groups.
一、作家文本(依筆劃順序)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出版,1995.07)。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草根出版,1995.07)。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草根出版,1995.07)。
李喬,《寒夜三部曲─寒夜》(台北:遠景出版,1981.02初版,2001.07 )。
李喬,《寒夜三部曲─荒村》(台北:遠景出版,1981.02初版,2001.07 )。
李喬,《寒夜三部曲─孤燈》(台北:遠景出版,1981.02初版,2001.07 )。
李喬,《埋冤、一九四七、埋冤》(苗栗:苗栗客家文化廣播電台出版,2003.02)。
李榮春,《祖國與同胞》(上)(下)(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2.12)。
李榮春,《八十大壽》(上)(下)(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2.12)。
東方白,《雅語雅文》有聲書,(台北:前衛出版社、草根出版公司,1995年)。
東方白,《浪淘沙》(台北:前衛,1990.10初版,2002.01)。
東方白,《真與美》(台北:前衛,2001.04)。
東方白,《小乖的世界》(台北:草根出版社,2002.11)。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第1冊,《台北:前衛,2006.07》。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第2冊,《台北:前衛,2006.07》。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第3冊,《台北:前衛,2006.07》。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第4冊,《台北:前衛,2006.07》。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第5冊,《台北:前衛,2006.07》。
邱家洪,《打造亮麗人生:邱家洪回憶錄》(台北:前衛,2007.09)。
姚嘉文,《台灣七色記》(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
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台北:洪範,1993)。
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洪範,1995)。
施叔青,《寂寞雲園》(台北:洪範,1997)。
施叔青,《行過洛津》(台北:時報文化,2003.12)。
施叔青,《風前塵埃》(台北:時報文化,2007.12)。
施叔青,《三世人》(台北:時報文化,2010.10)。
馮馮,《寒夜》、《鬱雲》、《狂飆》、《微曦》(台北:皇冠出版,1964.09)。
馮馮,《煙》、《霧》、《雪》(台北:皇冠出版,1982)。
馮馮,《霧航─媽媽不要哭》,(台北:文史哲,2003)。
黃娟,《落土蕃薯》(台北:前衛出版社,2005.06)。
黃娟,《寒蟬》(台北:前衛,2003.08)。
黃娟,《歷史的脚印》(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01)。
楊青矗,《美麗島進行曲》(台北:敦理,2009年)。
墨人,《紅塵》 (台北:昭明,2001)。
鍾肇政,《濁流》(台北:遠景,2005.01)。
鍾肇政,《江山萬里》,(台北:遠景,2005.01)。
鍾肇政,《流雲》(台北:遠景,2005.01)。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一):沉淪》(台北:遠景出版,2005.02)。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二):滄溟行》(台北:遠景出版,2005.02)。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三):插天山之歌》(台北:遠景,2005.02)。
鍾肇政,《川中島》(高山組曲第一部)〈長篇〉,(台北:蘭亭書局,1985.04)。
鍾肇政,《戰火》(高山組曲第二部)〈長篇〉,(台北:蘭亭書局,1985.04)。
鍾肇政,《怒濤》(台北:草根出版,1997.04)。
二、專書、論著
(一)、中文
王先霈、王又平主編,《文學批評術語詞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02。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野鵝出版社,1999.11)。
王德威,《小說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1998)。
古遠清,《世紀末台灣文學地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2005.04)。
伍軒宏,〈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文訊》292期(2010.02)。
朱雙一,《台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06)。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1989.08)。
余昭玟,《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研究》(高雄:春暉,2013.02)。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 臺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2002.06)。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出版,1979.03)。
李國祁總纂,《台灣近代史 政治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06)。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1986)。
李喬,《重逢一夢裡的人:李喬短篇小說後傳》,(台北:印刻,2005.04)。
李瑞騰,《文學的出路》,(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
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12)。
李瑞騰主編,《台灣文學年鑑2009》,(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12)。
周英雄,《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08)。
周婉窈,《淺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 2002)。
林央敏,《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出版,1997.11)。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北:麥田,2001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2002.02)。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主編,《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
阿盛,《秀才樓五更鼓》(台北:時報文化,1992)。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一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輝,2000)。
孫大川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臺北中和市:INK印刻,2003)。
徐崇溫主編,《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12)。
翁秀琪,《大傳傳播理論與實證》 (台北:三民,1996)。
翁振盛,《敘事學》(台北:文建會,2010.01)。
逄塵瑩,《法國文學面面觀》(新店市:漢威出版社,1997.06.01)。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1994.12)。
康原編,《種子落地》(台中:晨星出版,1996)。
張良澤編,《肝膽相照》 (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11)。
張良澤編,《臺灣文學兩地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02)。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01)。
莊萬壽等編撰,《台灣的文學》(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
許極燉,《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2000.04)。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述及其化》(台北:麥田,2002.04)。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01)。
陳建忠等,《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
陳振堯,《法國文學史》(台北:天肯文化出版,1995)。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12)。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00.05)。
彭瑞金,《台灣文學史論集》(高雄市:春暉,2006.08)。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市:春暉,1997.8)。
彭瑞金,《瞄準臺灣作家》(高雄:派社文化,1992)。
彭瑞金主編,《李榮春的文學世界》(台中:晨星,2002.12)。
彭瑞金主編,《葉石濤全集11‧隨筆卷:六》(台南市:台灣文學館;高雄市:高市文化局,2008.03)。
彭瑞金主編,《葉石濤全集12‧隨筆卷:七》(台南市:台灣文學館;高雄市:高市文化局,2008.03)。
彭瑞金主編,《葉石濤全集6‧隨筆卷:一》(台南市:台灣文學館;高雄市:高市文化局,2008.03)。
彭瑞金編,《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台北:唐山出版,2008.07)。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時報社文化出版部,1980.05)
曾逸昌,《客家概論》(台北:泓茂電腦排版公司,2003.09)。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07)。
黃武忠,《親近台灣文學》(台北:九歌,1995.03)。
黃娟,《政治與文學之間》(台北:前衛,1995.04)。
黃瑞祺,《歐洲社會理論》(台北:中研院歐美所,1996)。
黃慧鳳,《台灣勞工文學》(台北:稻鄉,2007)。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 1995.07)。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10)。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1993.09)。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回顧》(台北:九歌,2004.11)。
葉石濤,《臺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03)。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臺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台北:聯合文學,1995)。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09)。
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公司聯合編輯,《簡明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15(台北:中華書局,1989.05)。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2009.06)。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一臺灣文學50年》(臺北:九歌,1998.10)。
劉昌元,《盧卡奇及其文哲思想》(台北:聯經,1991)。
劉清彥,《向夢想前進的女孩》(台北:青林國際出版社,2004.09)。
劉登翰,《台灣文學隔海觀─文學香火的傳承與變異》(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5.03)。
歐宗智《台灣大河小說家作品論》(台北:前衛,2007.06)。
鄭克魯,《法國文學簡史》(台北:志一出版,1995.09)。
鄭克魯,《現代法國小說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1998.12)。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2003)。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1989)。
鄭烱明編,《點亮台灣文學的火炬》(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06)。
盧翁美珍《神秘鱒魚的返鄉夢─李喬《寒夜三部曲》人物透析》(台北:萬卷樓圖書,2006.01)。
錢鴻鈞,《台灣文學的萬里長城─鍾肇政六百萬字書簡研究》(台北:文英堂,2005)。
錢鴻鈞,《戰後臺灣文學之窗─鍾肇政六百萬字書簡研究》(台北:文英堂,2002.11)。
錢鴻鈞編,《臺灣文學兩鍾書》(台北:草根出版社,1998.02)。
錢鴻鈞編,黃玉燕譯,《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05)。
戴寶村,《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台北:玉山社,2011.01)。
戴寶村,王峙萍,《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台北:玉山社,2004)。
鍾肇政,《臺灣文學十講》(台北:前衛出版,2000.10)。
鍾肇政、東方白合著,張良澤編:《台灣文學兩地書》(台北:前衛,1993.02)。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八冊(台北:遠景出版,1979.07)。
鍾肇政著,陳宏銘、莊紫蓉、錢鴻鈞編《鍾肇政全集》(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11、 2000.12、2002.11。)
(二)、西文著作、翻譯著作
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文化,1999.04)。
Bill Ashcroft,Gareth Griffiths,Helen Tiffin;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1998.6)。
E.M. Foster,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09)。
Edward W. Said,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 (台北:立緒出版,2001.01)。
Edward W. Said,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台北:立緒,2001.02)
Elleke Boehmer),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遼寧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8.11)。
Frantz Fanon,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05)。
Georg Lukács,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10)。
Georg Lukács,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1997.07)。
Jürgen Habermas,曹衛東譯,〈公共領域〉《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出版社,1997)。
Mary Evans,廖仁義譯,《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1990.03)。
Michael White,David Epston,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坊,2001.04)。
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瘋顛與文明》(臺北:桂冠,1992)。
Parrice Bonnewitz,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
Robert Escarpit,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1990)。
Robert H. Hopcke,蔣韜譯,《導讀榮格》(A Guided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台北:立緒文化,1997)。
UmbertoEco,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台北:時報文化,2000.11.13)。
Toril Mol,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1995)。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07)。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1992)。
黃舜英譯,《世界文學名著總解說(上)(台北:遠流出版,1981.06)。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店,2000年)。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1915羅曼羅蘭》(瑞典學院編纂,台北:環華百科出版社,1997)。
三、論文集
三木直大等,《台灣大河小說家作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2)。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0.09)。
李勤岸、陳龍廷主編,《臺灣文學的大河:歷史、土地與新文化─第六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2009.12)。
東海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01)。
財團法人文學台灣基金會主編,《台灣大河小說家作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陳萬益主編,《大河之歌: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2003.12)。
廖瑞銘主編,《台灣大風雲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2011.07)。
戴華萱主編,《第七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東方白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台灣文學系,2013.12)
四、碩博士論文
丁世傑,〈台灣家族敘事的記憶與認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王淑雯,〈大河小說與族群認同:以《臺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為焦點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王靖雅,〈黃娟及其小說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王慧芬,〈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人物的文化認同〉(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06)。
申惠豐,(台灣歷史小說中的土地印象:土地意識的回歸、認同與實踐),(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07)。
佘姿慧,〈東方白及其《浪淘沙》人物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吳欣怡,〈敘史傳統與家國圖像︰以呂赫若、鍾肇政、李喬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吳淑娟,〈以生命和文學共舞-李榮春自傳性小說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呂俊德,〈東方白《浪淘沙》、邱家洪《台灣大風雲》比較研究〉(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論,2011.12)。
李秀美,〈<<寒夜三部曲>>之地方性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
李展平,〈太平洋戰爭書寫─以陳千武《活著回來》、李喬《孤燈》、東方白《浪淘沙》為論述場域〉(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07)。
李麗玲,〈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新竹:清華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5)。
林明孝,〈鍾肇政長篇自傳性小說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
林美華,〈鍾肇政大河小說中的殖民地經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4)。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台大歷史系碩論,1994.06)。
張令芸,〈土地與身分的追尋——李喬《寒夜三部曲》〉(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張謙繼,〈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許杏齡,〈殖民宿命與島嶼重生:邱家洪《台灣大風雲》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郭淑美,〈高中歷史教科書研究:以台灣史教材為中心(1948~2006)〉(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陳明成,〈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主義研究〉(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姵妤,〈施叔青《臺灣三部曲》中的歷史想像與臺灣書寫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虹文,〈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教育政策之研究一以公學校國語教科書內容分析為例〉(高雄: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凱筑,〈論李榮春及其小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曾玉菁,〈鍾肇政《插天山之歌》及其改編電影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曾薰慧,〈台灣五0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東海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2000.07)。
游玉楓,〈東方白(浪淘沙)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
黃靖雅,〈鍾肇政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楊幸如,〈馮馮及其作品研究〉(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07)。
楊明慧,〈台灣文學薪傳的一個案例--由吳濁流到鍾肇政、李喬〉(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楊政潔,〈邱家洪《台灣大風雲》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楊素萍,〈李喬「寒夜三部曲」之客家女性形象研究──以葉燈妹為核心〉(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楊淇竹,〈《寒夜三部曲》電視劇研究—文本書寫到影像傳播之跨媒體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
董砡娟,〈鍾肇政小說中反殖民意識之研究--以《台灣人三部曲》、《怒濤》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詹閔旭,〈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歐宗智,〈東方白《浪淘沙》析論〉(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蔡淑齡,〈黃娟《楊梅三部曲》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蔡蕙光,〈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一歷史教科之分析〉(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盧翁美珍,〈李喬《寒夜三部曲》人物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賴宛瑜,〈台美人與世界人的文學實踐--黃娟《楊梅三部曲》初探〉(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賴松輝,〈李喬《寒夜三部曲》研究)(成大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謝秀惠,〈施叔青筆下的後殖民島嶼圖像—以《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為探討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謝冠偉,〈黃娟《楊梅三部曲》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顏如梅,〈施叔青香港時期長篇小說研究──以「香港三部曲」及《維多利亞俱樂部》為中心〉(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7)。
羅秀英,〈李喬《寒夜三部曲》客家題材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羅英財,〈東方白《浪淘沙》的小說藝術〉(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五、期刊、報刊論文
王文仁、陳沛淇採訪,《台灣文學兩地情─北鍾南葉》《台灣文學館通訊》5 (2004.09)。
王詩琅:〈一個試評—以《台灣新文學》為中心〉,《台灣新文學》1卷4號 (1936.05.04)。
王鼎鈞〈作品充滿鄉土色彩的台灣作家〉《文星》第26期 (1959.12)。
王夢鷗,〈傳記 ‧小說‧文學〉,《傳記文學》第2卷第1期(1963.01)。
朱雙一,〈“反共文藝”的鼓噪與衰敗—兼論50~60年代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台灣研究集刊》,第1期(1994)。
何孟興,〈從《熱蘭遮城日誌》看荷蘭人在閩海的活動(1624~1630)〉《台灣文獻》第52卷第三期 (2001.9.30)。
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一日本帝國圈內台灣、朝鮮和滿州國的「國史」教育〉,《台灣史研究》10卷1期(2009.06)。
東年,〈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的歷史意義〉《歷史月刊》,196期5月號 (2004.05)。
林海音,〈台籍作家的寫作生活〉《文星》第26期 (1959.12)。
翁振盛,〈敘事學〉,《文訊》292期(2010.02)。
康俊榮,〈盧卡奇的馬克思主義〉《共黨問題研究》第17卷第5期。
張君豪,〈簡吉與台灣農民運動〉《歷史月刊》,196期5月號 (2004.05 )。
莊園,〈讀鍾肇政短篇扎記〉,《台灣文藝》(1982.02)。
郭楓,〈四十年來台灣文學的環境與生態〉,《新地文學》1卷2期 (1990.08)。
陳正茂,〈中國的左拉─漸被遺忘的大河小說家李劼人〉《現代回眸》22期(2010)。
陳玉玲,〈「台灣文藝」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三期 (1991.01)。
陳建忠,〈詮釋權爭奪下的文學傳統:台灣「大河小說」的命名、詮釋與葉石濤的文學評論〉,《文學台灣》,70期 (2009.04)。
陳燁,〈永遠的赤子─鍾肇政記事〉《台灣文藝》127期(1991.10)。
陳顯庭,〈我對葉石濤小說的印象〉,《台灣新生報》橋副刊146(1948.07.30)。
彭瑞金,〈當前台灣文學的本土化與多元化-兼論有關台灣文學的 一些異說〉,《文學台灣》4期(1992.09)。
彭瑞金,〈戰後的臺灣小說〉,《國文天地》16:7=187,(2000.12)。
游勝冠,〈台灣文學的大河─鍾肇政及其文學〉《台灣文學館通訊》5 (2004.09)。
游勝冠,〈民族主義與階級意識之外的台灣農民運動史觀─台灣農民運動後期的左傾探源〉《歷史月刊》,196期5月號,(2004.05)。
黃娟,〈鍾老的成就一賀鍾肇政先生八十大壽〉,《臺灣文學評論》第3卷第4期 (2003.10)。
黃慧鳳,〈被殖民者的自傳─《論鍾肇政《濁流三部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6期 (2012.09)。
黃錦樹,〈本質的策略,策略的本質與解釋的策略〉,《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09)。
楊佳嫻,〈女性意識與歷史使命感─專訪黃娟〉,《自由時報》文藝生活版 (2005.06.21)。
楊照,〈以小說捕捉台灣歷史的本質〉,《中國時報》27版 (1998.1.20)。
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14期 (1977.05.01)。
葉石濤,〈開拓多種族風貌的台灣文學〉,《文學台灣》第9期(1994.01)。
葉石濤,〈鍾肇政論─流雲,流雲,你流向何處?〉《台灣文藝》三卷12期(1966.07)。
廖咸浩,〈在解構與解體之間徘佪〉,《中外文學》第21卷第7期(1992.12.01)。
臺灣文藝編輯部,〈臺灣文學的里程碑─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對談紀錄〉,《台灣文藝》75期(1982.02)。
褚昱志,〈臺灣大河小說之先驅——試論李榮春的《祖國與同胞》〉,《臺灣文學評論》第5卷第3期,(2005.07)。
潘亞暾,〈台灣長河小說中兩座相互輝映的豐碑─比較《台灣人》和《寒夜》兩個三部曲〉,《當代文經》,第四期 (1987)。
賴松輝,〈歷史事實?小說虛構?─論李喬《埋冤‧一九四七‧埋冤》的歷史修辭〉《華醫社會人文學報》第11期 (2005.06)。
賴美惠,〈臺灣文學的點燈人–葉石濤先生專訪–下〉,《國文天地》18:3=207期(2002.08)。
鍾肇政,〈淺談大河小說〉,《自立晚報》,副刊14版(1982.08.20)。
鍾肇政,〈簡談大河小說,祝福時報百萬小說獎〉,《中國時報》,39版(1994.06.13)。
鍾肇政等〈文友通訊〉《文學界》第五期(1983.1)。
羅秀菊,〈大河小說在臺灣的發展─兼談李喬的「寒夜三部曲」〉,《臺灣文藝》,163/164,(19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