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當代台港「故事新編體」華文小說(1949-2006)
作者:江江明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啟佑
黃忠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台港文學故事新編體華文小說故事/經典文化反思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68
縱觀當代,故事新編體類型之小說自成一格,在視傳統故事幾近於前朝舊事的現當代文學中,兀自搖搖擺擺,使過度強調古典/現代概念二元對立的文評家難以輕易歸類。故事新編體小說自魯迅以來,基本上已粗具規模,一九四九以前諸如茅盾、郭沫若、沈從文、郁達夫、譚正璧、張愛玲等名家,於此類型早有初步的嘗試。一九四九後,台港兩地仍陸續有作家針對此類型創作,台灣方面如奚淞、吳繼文、張曼娟、蔣勳、王孝廉等,將故事新編體的小說注入截然不同的成份,或以同性書寫表述,或以通俗立場演繹,林林總總,紛然雜呈。而香港作家方面,如劉以鬯、也斯、李碧華、西西、孔慧怡等,亦有不俗的表現。台港作家巧置文化符碼於文本,或以語言試驗、現代美學形式等拆解經典,重組拼湊,其展現的意識型態游離與邊緣性,恰巧佐證了新興華文文學板塊的運動過程,以及台港作家對於華族文化與中原場域的反思。當代台港故事新編體小說在五四以來現代文學傳統中,突顯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特質:前者強調知識份子關懷與抒情立場,後者則因其特殊夾縫性格,承襲了五四以來知識份子冷眼旁觀的「戲謔」與「諷喻」。台港故事新編體,在魯迅以降故事新編的脈絡中,各自發展不同特色,嫁接本土變異敘事特徵,將故事/經典轉化為「異語」的演繹。
一、作家相關文本

也斯:《在柏林走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也斯:《東西》(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也斯:《城市筆記》(台北:東大,1988年)
也斯:《形象香港》(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2年).
也斯:《剪紙》(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也斯:《越界書簡》(香港:青文書局,1996年)
也斯:《養龍人師門》(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孔慧怡:《婦解現代版才子佳人》(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一各民族的創世神話與信仰》(台北:時報出版社,1987年)
王孝廉:《水與水神》(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王孝廉:《花與花神》(台北:洪範書局,1983年)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
王孝廉:《彼岸》(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西西/何福仁:《時間的話題-對話集》(香港:素葉出版社,1995年)
西西:《手卷》(台北:洪範書店,1989年)
西西:《母魚》(台北:洪範書店,1990年)
西西:《白髮阿娥及其他》(台北:洪範書店,2006年)
西西:《我城》(台北:允晨出版社,1989年)
西西:《故事裡的故事》(台北:洪範書店,1998年)
西西:《時間對話集》(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台北:洪範書局,1985年)
西西:《鬍子有臉》,(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吳繼文:《世紀末少年愛讀本》(台北:時報,1996年)
吳繼文:《天河撩亂》(台北:時報,1998年)
奚淞:《愚公移山》(台北:信誼基金會 1980年初版,1992年八版)
奚淞:《夸父追日》(台北:遠流,1981年)
李昂:《花季》(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1月)
李碧華:《生死橋》(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
李碧華:《潘金蓮之前世今生》(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
李碧華:《胭脂扣》(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
李碧華:《秦俑》(新版)(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
李碧華:《糾纏》(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
李碧華:《天安門舊魄新魂》(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
李碧華:《誘僧》(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
李碧華:《霸王別姬》(全新版)(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
李碧華:《破戒》(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3年)
李碧華:《青蛇》(全新版)(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3年)
李碧華:《櫻桃青衣》(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李歐梵,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都市文化在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歐梵:《范柳原懺情錄》(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李歐梵:《尋回香港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林佩芬:《帝女幽魂》(高雄:派色發行,1991年)
林裕翼:《愛情生活》(台北:太雅,1992年)
林裕翼:《今生已惘然》(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林裕翼:《我愛張愛玲》(台北:太雅,1992年)
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台北:洪範書店,1993年)
施叔青:《寂寞雲園》(台北:洪範書店,1994年)
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奚淞:《封神榜裡的哪吒》(台北:東潤出版社,1991年)
奚淞:《桃花源》(台北:信誼基金會 1979年初版,1986年四版)
高陽:《李娃》(台北,皇冠,1997年)
高陽:《紫玉釵》(台北,皇冠,1997年)
高陽:《風塵三俠》(台北,皇冠,1991年)
高陽:《高陽:《野豬林》(台北:皇冠出版社,1887年)。
張曼娟、高岱君:《火裡來,水裡去》(台北:天下雜誌出版,2006年11月)。
張曼娟、張唯中:《看我七十二變》(台北:天下雜誌出版,2006年11月)。
張曼娟:《我家有個風火輪》(台北:天下雜誌出版,2006年11月)
張曼娟:《海水正藍》(台北:希代,1985年)
張曼娟:《緣起不滅》(台北:皇冠,1988年)
張曼娟:《鴛鴦紋身》(台北:皇冠,1994年)
張曼娟:《風月書》(台北:皇冠,1994年)
張曼娟:《笑拈梅花》(台北:皇冠,1996年)
張曼娟:《鴛鴦紋身》,(台北:皇冠出版社,1991年)。
張愛玲:《怨女》(台北:皇冠,1991年)
張愛玲:《第一爐香──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台北:皇冠,1991年)
張愛玲:《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台北:皇冠,1991年)
張愛玲:《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2000年)。
陶然:《一筆勾銷》(上海上海古籍山版社,2004年)
陶然:《一樣的天空》(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陶然:《心潮》(北京:群眾出版社,1990年)
陶然:《走出迷牆》(上海上海古籍山版社,2004年)
陶然:《赤裸接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陶然:《表錯情》(香港:明窗出版社,1990年)
陶然:《美人關》(香港:大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陶然:《追尋》(北京:群眾出版社,1990)年
陶然:《陶然中短篇小說選》(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
陶然:《歲月如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陶然:《與你同行》(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
陶然:《蜜月》(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
董啟章:《安卓珍妮》(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
董啟章:《地圖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
董啟章:《衣魚簡史》(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劉以鬯:《天堂與地獄》(香港:獲益出版社,2007年)
劉以鬯:《寺內》(台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劉以鬯:《酒徒》(香港:金石圖書貿易有限公司,1993年)
劉以鬯:《對倒》(香港:獲益出版社,2001年)
劉以鬯:《暢談香港文學》(香港:獲益出版社,2001年)
劉以鬯:《劉以鬯小說自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劉以鬯:《劉以鬯卷》(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劉以鬯:《劉以鬯選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1980年)
蔣 勳:《孤獨六講》(台北:聯合文學,2008年)
蔣 勳:《島嶼獨白》(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
蔣 勳:《新編傳說》(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蔣 勳:《因為孤獨的緣故》,(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蔣 勳:《新傳說》(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
蔣 勳:《傳說》(台北:聯合文學,1986年)
二、相關專論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古今逸史》第一涵)(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漢)劉向:《列仙傳》,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琳瑯密室叢書第二涵)(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王粲傳〉注引。(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
(晉)葛洪等著:《神仙傳》(台北巿:廣文書局,1989年)
(梁)旻寶撰,宋求那跋陀羅、古崑錄:《經律異相因果錄、過去現在因果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4年)
(明)相臺岳氏本覆刊,洪浩培影印:《古注十三經》第3卷(台北:新興書局發行,1959年)。
(明)吳承恩:《西遊記》(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清)郭慶藩編:《莊子集釋》(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匯校匯注匯評本》(台北:里仁書局,民1991年9月)
(清)陳森:《品花寶鑑》(台北:三民出版社,2010年)
小思編著:《香港文學散步》,(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年)
上海文藝出版社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北京:文藝出版,1987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小說》(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4)
大藏經刊行委員會:《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年)
公仲主編:《世界華文文學概要》(北京:人民文學,2000年)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1995年10月。)
水晶 :《張愛玲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孔慧怡、楊承淑编:《亞洲翻譯傳統與現代動向》(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孔慧怡:《重寫翻譯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2005年)
孔慧怡:《翻譯、文學、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方錫德:《中國現代小說與文學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方錫德:《文學變革與文學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文藝研究促進委員會等編:《中國古典小說賞析與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王一川:《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清末民初文化轉型與文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先霈、王又平主編:《文學批評術語詞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王先霈、張方:《徘徊在詩與歷史之間-論小說的文體特性》(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王宏志:《本土香港》(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
王軍:《上海淪陷期《萬象》雜誌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溢嘉著:《性、文明與荒謬》(台北:野鵝出版社,2001年)
王溢嘉著:《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出版社,2001年)
王寧著:《文學與精神分析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2002年)
王瑤:《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上冊)》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王瑤:《魯迅作品論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王瑤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劍叢:《香港文學史》(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王德威:《王德威精選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著,宋偉傑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王德威著:《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王潤華:《魯迅小說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
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王賡武著,天津編譯中心譯:《中國與海外華人》(香港:商務印書館,1994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朱立立:《身份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判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朱崇科:《張力的狂歡-論魯迅及其來者故事新編小說中的主體介入》(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new window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2年)
江澄格:《歷史小說巨擘高陽》(台北:三思堂,1995年)
西西、何福仁:《時間對話集》(台北:洪範書店,民84年)
余我:《現代文學寫作技巧》(台北:五南,1999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1989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仁愛書局,1984年)
何滿子:《中國愛情小說中的兩性關係》(上海:上海書店,1999年)。new window
何福仁編:《西西卷》(香港:三聯書店,1992年)
余碧平著:《現代性的意義與侷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
余鳳高:《莎樂美:歷史和藝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吳士余著:《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吳中傑、吳立昌主編:《1900-1949:中國現代主義尋蹤》(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吳中傑著:《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吳立昌編:《施蟄存:心理小說》(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
吳秀明:《真實的構造――歷史文學真實論》(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
吳秀明:《歷史小說評論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台北:商務印,1995年)。
呂政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呂健忠、李奭學編譯:《近代西洋文學:新古典主義迄現代》(台北:書林,2000年)
李歐梵:《城市奏鳴曲》(台北:時報出版,2003年)
李歐梵:《浪漫之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1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李今:《劉以鬯實驗小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幼蒸:《文化符號學》(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李悔吾:《中國小說史漫稿》(武漢市:湖北教育,2001年)
李桑牧等:《〈故事新編〉的論辯和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
李程驊:《傳統向現代的嬗變-中國現代歷史小說與中外文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台北:漢光出版社,1992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周英雄:《比較文學與小說詮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周英雄:《文學與閱讀之間》(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
周偉民、唐玲玲:《論東方詩化意識流小說:香港作家劉以鬯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周蕾:《婦女與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周蕾:《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孟悅:《浮出歷史地表》(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台北:揚智,2006年)
易明善:《香港文學簡論》(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易明善:《劉以鬯傳》(香港:明報出版社,1997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1994年)new window
林青:《屠紙酒仙:高陽傳》(台北:風雲時代,2004年6月)
林非:《論〈故事新編〉的思想藝術及歷史意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林柏燕:《文學印象》(台北巿:大林出版社,1978年)
林毓生,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林燿德、孟樊編著:《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
林耀德:《期待的視野──林耀德文學》(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3年)
東瑞:《魯迅《故事新編》淺析》(香港:中流出版社,1979年)
阿英等編:《晚清文學叢鈔》(台北:新文豐,1989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new window
侯迺慧、張宏生、束忱編著:《唐傳奇選》(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施建偉:《中國現代文學流派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施蟄存:《沙上的腳跡》(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柳鳳九、王富仁:《中國現代歷史小說大系》共4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洛楓:《世紀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胡小偉等著:《中國古典小說戲劇賞析》(台北:木鐸,1988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胡萬川等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1979年)
胡適:《胡適文存》(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
范伯群、孔慶東:《通俗文學的十五堂課》(台北:五南,2008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唐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民72年)
唐弢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1991年)
孫昌熙:《(故事新編〉試析》(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孫楷第:《小說旁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台北:大安,1991年)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袁珂:《中國古代神活(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袁珂校譯:《山海經》(台北:明文書局,1986年)
馬以鑫:《中國現代文學接受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高全之:《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台北:三民出版社,1998年)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高宣揚:《布爾迪厄》(台北:生智,2002年)new window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2002年)。
高宣揚:《當代社會理論》(台北:五南:1998年)
高桂惠:《追跡躡蹤──中國小說的文闡釋》(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9月)new window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張正男〈語音教學與華語文教育〉收錄於朱榮智等著:《實用華語文教學概論》(台北:新學林出版社,2009年)
康來新:《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愛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張秉真、楊慧林、章安祺編:《西方文藝理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4年)。
張健:《張愛玲新論》(台北:書泉出版社,1996年)
張華:《博物志校正》(台北:明文書局出版,1981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new window
梅子、易明善:《劉以鬯研究專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年)
梅子:《香港文學史》(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曹道衡、沈玉成、郭詠志:《韓非子譯注》(台北:建宏出版社,1997年)
莊鐘慶等著:《東南亞華文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許子東:《香港短篇小說初探》(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
許翼心:《香港文學觀察》(廣州: 花城出版社,1996年)
陳大為:《思考的圓周率》(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2006年)
陳子善、徐如麒編:《施蟄存七十年文選 • 我的創作生活之歷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台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陳平原:《陳平原小說史論集》(上中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陳建憲:《神祇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陳炳堃:《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鄭洲:大象出版社,2009年)
陳國球編:《香港文學與李碧華》(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12月)
陳清僑:《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智德:《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九龍: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8月)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萬益:《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陳潔儀:《閱讀肥土鎮-論西西的小說敘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賢茂編:《海外華文文學史》(廈門:鷺江出版社,1999年)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揚智出版社,1996年)
陳燕遐:《反叛與對話:論西西的小說》(香港:華南研究出版社,2000年)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上海:聯合書店,1930年)
曾金金:《語言學概論》(台北:僑務委員會中華函授學校,2001年)
曾艷兵:《西方後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童慶炳、陶東風:《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黃凡、林耀德主編:《新時代文學大系》第8卷,(台北:希代出版社,1988年)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黃苕冠:《華人社會與文化講義》(台北市:新學林出版社,2009年)
黃修己編:《20世紀中國文學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會林編:《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萬華:《文化轉變中的世界華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馮夢龍:《警世通言》(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黃維樑:《香港文學初探》(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黃錦樹、張錦忠:《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2007年)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黃獻文:《論新感覺派》(武漢:武漢出版社,2000年)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楊照:《夢與灰燼》(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義:《中國現代文學流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楊澤:《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4年)
楊澤編:《魯迅小說選》(台北:洪範出版社,1994年)
葉至善編:《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叢書:葉聖陶》(香港:三聯書店,1983年)
葉德明:《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製表。(台北:師大書苑,1999年)
董啟章:〈也斯《三魚集》〉,收錄於《香港文學書目》(香港:青文書屋,1996年1月)
鄒風、孟林明,《消費心理學》(台北:世界商業文庫,1997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熊禮匯:《新譯淮南子》(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福輝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孝萱:《鴛鴦蝴蝶派新論》(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
趙志軍:《文學文本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趙家壁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
趙稀方:《小說香港》(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劉秀美:《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台北:文津,2001年)
劉亮雅:《同志研究》(台北:文建會出版,2010年)
劉紹銘、梁秉鈞、許子東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登翰:《香港文學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
劉濤:《中國現代小說範疇論》(開封市: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潘亞暾、汪先義:《香港文學概觀》(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年)
潘亞暾、汪義生:《香港文學史》(福建:鷺江出版社,1997年)
潘國靈:《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潘毅、余麗文編:《書寫城市—香港的身分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年)
歐陽健、齊裕焜:《中國歷史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蔣天樞:《楚辭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8年)
蔡源煌:《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
鄭明娳:《通俗文學》(台北:揚智出版社,民1993年)
鄭明娳:《當代文學氣象》(台北:光復書局,1988年)
鄭明娳編:《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鄭家建:《中國文學現代性的起源語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鄭家建:《歷史向自由的詩意敞開:〈故事新編〉詩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鄭樹森:《小說地圖》(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盧瑋鑾:《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錢理群、吳福輝、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
應國靖:《施蟄存選集》(台北:隆泉書局,1990年)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像》(台北:萬卷樓出版,2001年)new window
簡瑛瑛主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文化,1997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39年)
羅鋼、劉象愚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1999年)
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譚楚良:《中國現代派文學史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嚴家炎:《論魯迅的複調小說》(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饒嵎、吳立昌:《施蟄存、穆時英、劉納鷗小說欣賞》(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三、外文譯著

杰夫瑞.C.亞歷山大(Jeffery C‧Alexander,Steven Seidman)編,吳潛誠編譯:《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出版,1997年)
皮耶.布赫迪厄著(Bonnewitz. Patrice)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2002年。)
皮耶.布赫迪厄(Bourdieu Pierre)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人民,1997年。)
羅.埃斯皮卡(Esarpit‧Rober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1990年)
弗斯.約翰(Fiske‧John)著,陳正國,夏傳位,張君玫,李世明譯:《暸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1993年)
甘斯(Gans‧Herbert J)著,韓玉蘭、黃涓涓譯:《雅俗之間》(台北:允晨,1985年。)
彼得.布魯克(Peter‧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2003年)
約翰.斯托里(Storey‧John)著,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3年)
柯達(Korda‧Michael)著,卓妙容譯:《打造暢銷書》(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威梅、多明尼克(Wimmer &; Dominick)著,李天任、藍莘等譯:《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1994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2002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2000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2001年)
佛洛伊德著(Freud‧Sigmund),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台北:志文出版,1993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世界‧文本‧批評者》(台北:立緒出版社,2009年10月)。
‬葛林、卡恩(Gayle Greene and Coppelia Kahn)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1995年)
盧卡奇(George Lukàcs)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出版,1997年)茱莉‧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圖書,2003年。)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彭淮棟譯:《文化與社會:1780年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
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著,黃覺、黃棣光譯:《神聖的歡愛──性、神話與女性肉體的政治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文化,1992年)
托里‧莫(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1995年)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大江健三郎著,王成譯:《小說的方法》(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
傑哈.簡奈特(Geerard Genette)著:《辭格》(台北市:時報,2003年)
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珍‧莫里斯(Jan Morris)著,黃芳田譯:《香港-大英帝國殖民時代的終結》,(台北: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6年)
蒲安迪(Plaks‧Andrew H.):《中國敘事學》(北京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諾斯羅普‧弗萊(North 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等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麥克‧柯恩(Crang Mike)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弗雷澤(Frazer, J. G)著,汪培基譯:《金枝》(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白靜川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台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
瓦萊特著,陳艷譯:《小說:文學分析的現代方法與技巧》(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喀利(Mark Currie)著,寧一中譯:《後現代敘事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佛斯特(E . M .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
茨維坦 • 托多羅夫(Tzvetan Todorov)著,蔣子華、張萍譯:《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米列娜(Milena Dolezejova-Velingerova)編,伍曉明譯:《從傳統到現代:19至20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厄爾•邁納(Miner,Earl Roy)著,王宇根等譯:《比較詩學:文學理論的跨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著,申慧輝等譯:《文學講稿》(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
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J.希利斯.米勒(Miller, J. Hillis)著,申丹譯:《解讀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詹姆斯.費倫(Phelan,James) 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蘭瑟(Lanser,Susan Sniader)著,黃必康譯:《虛構的權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米克.巴爾(Mieke Bal):《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譚君強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賀伯特‧馬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韋勒克 (Wellek, Rene),華倫(Austin Warren)著,劉象愚譯:《文學理論》(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姚斯(Hans Robert Jauss)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德)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怎樣做理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佛克馬、蟻布思(Fokkema , Douwe)著,袁鶴翔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社,1998年10月)
哈洛‧卜倫(Harold Bloom):《如何讀西方正典》(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尼爾‧路西:〈理論之死〉,收錄於閻嘉編譯:《文學理論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蘇珊‧桑塔格(Sontag, Susan):《反詮釋:桑塔格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12月)
詹姆斯‧費倫(Phelan, J.)等編,申丹等譯:《當代敘事理論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敘事作為話語〉收錄於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著,陳定家、汪正龍等譯:《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約翰‧哈利特(Hartley, John) 《文化研究簡史》(台北:巨流出版社,2007年)
杜威‧佛克馬(Douwe Fokkema)、漢斯‧伯斯頓(Hans Bertens):《走向後現代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克里斯多福‧諾利斯(Christopher Norris)著,劉自荃譯:《解構批評理論與應用》(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史蒂文‧康納(Connor, Steven)著:《後現代主義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詹明信(Fredic Jameson)著:《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
西蒙‧波娃(Beauvoir, Simone de)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貓頭鷹出版社出版,1999年)。
海若‧亞當斯(Hazard Adam)著,傅士珍譯:《西方文學理論四講》(台北:洪範書局,2000年)。
巴赫金(M.M. Bakhtin)著,:《拉伯雷研究》,收錄於錢中文、白春仁、曉河等主編:《巴赫金全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出版社,2003年9月)。
W.C.布斯(Wayne C.Booth)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佛洛姆著(Erich Fromm),葉頌壽譯:《夢的精神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99年5月再版)。
約瑟夫‧韓德生(Joseph L.Henderson)著:〈古代神話與現代人〉收錄榮格編著,龔卓鈞譯《人及其象徵》(台北:立緒出版社,2005年9月)。
弗‧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後現代狀況:關於知識的報告〉收錄於(法)弗‧李歐塔等編:《後現代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新約聖經》(香港:聯合聖經公會出版,1993年)。
帕特里沙‧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沃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著:《隱含讀者:散文小說的傳播圖像》,轉引自霍洛普 (Holub, Robert C.)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伊哈布‧哈山(Ihab Hassan)著,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年)。
薩德(Ziauddin Sardar)著,陳貽寶譯:《文化研究》(台北:立緒文化出版,2001年)。
貝瑞‧史麥特(Barry Smart)著,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等譯:《後現代性》(台北:巨流出版社,1997年)。
邁那(Miner.E):《比較詩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四、期刊論文

《文訊》編輯室:〈香港文學活動簡報〉,《文訊》20期,1985年10月,頁114-119。
「西西回顧展」,《聯合文學》第9卷第3期,1993年1月。
「城市與文學專號」,《聯合文學》第2卷第9期,1986年7月。
「香港文學專號」,《聯合文學》第8卷第10期,1992年8月。
也斯:〈如何閱讀香港的都市空間〉,《誠品閱讀》第14期,1994年2月,頁49-52。
方美芬、徐秋香:〈在閱讀長河沉思生命美學的蔣勳〉,《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0期(2003.12),頁45-51。
王潤華:〈後殖民離散族群的華文文學〉,《文訊》189期,2001年7月,頁64-70。
王潤華:〈從中國傳統文學到海外本土文學傳統──論世界華文文學之形成〉,《文訊》89期,1993年3月,頁77-79。
史書美:〈全球的文學,認可的機制〉,《清華學報》34:1,2004年6月,頁1-29。new window
史書美:〈華語語系研究芻議,或,《弱勢族群的跨國主義》翻譯專輯小引〉,《中外文學》36:2,2007年6月,頁13-49。new window
任佑卿:〈國族的界限和文學史:論建構台灣新文學史與張愛玲研究〉,《文化研究》第2期,2006年3月,頁253-279。new window
危令敦,〈血紅的無人之境-試論黃碧雲的《溫柔與暴烈》〉,《中外文學》第28卷第10期,2000年3月,頁162-184。new window
朱國珍:〈我願是滿山的杜鵑-蔣勳談《島嶼獨白》〉,《聯合文學》13卷7期(1997.05),頁46-53。
朱崇科:〈戲弄:模式與指向--論李碧華「故事新編」的敘事策略〉,《當代》,第61期第179號,2002年07月,頁124-139。
朱崇科:〈邊緣童話-諫言(建言)香港-淺論西西的故事新編小說〉,《國文天地》第240期,2005年5月,頁90-95。
朱詠瑤:〈五位香港作家相關研究資料目錄〉《文訊》217期,2003年11月,頁52-53。
江林信:〈追索的誘拐-評蔣勳《島嶼獨白》〉,《書評》34期(1998.06),頁11-12。
艾曉明:〈地毯如何變成飛氈—從《飛氈》看西西的童話小說〉,《讀書人》第19 期,1996年9月,頁33-41。
艾曉明:〈看圖說話—西西創作中的圖文互涉初探〉,《現代中文文學評論》,1995年12月,頁113-131。
艾曉明:〈都市空間與也斯小說〉(香港:《香港文學》第92期,1992年9月),頁3-13。
何寄澎:〈「華文文學」?「中國文學」!〉,《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70-71。
何福仁、關夢南:〈文學沙龍—看西西的小說〉,《讀書人》,1996年3月,頁70-75。
吳秀明、伊凡:〈新故事新編:當代歷史題材小說的另類寫作〉,《學習與探索》,第6期,2006年,頁129-134。
吳明秀、伊凡:〈故事新編模式歷史小說在當下的復活與發展〉《文藝研究》,第6期,2003年11月,頁29-37。
吳智偉:〈評《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史耘》第7期,2001年7,頁173-184。
吳薇儀:〈千年後的知音--魯迅《故事新編.超死》對莊子生死觀的反諷與隱喻〉,《思辨集》第8期,2005年03月,頁169-180。
李永平:〈簡評吳繼文「世紀末少年愛讀本」〉,《聯合文學》第13卷,第2期,頁144。
李有成:〈世界華文文學:一個想像的社群〉,《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73-74。
李順興:〈歷史、幻想、後設〉,《中外文學》第25卷第4期,1996年9月,頁145-148。
李瑞騰:〈東南亞華文文學在台灣〉,《文訊》79,1992年5月,頁36-40。
李瑞騰:〈高陽傳略〉,《浙江月刊》第279期,(1992年7月)頁17。
杜秀卿:〈世界華文文學在台灣:相關論述、選集與雜誌專輯(初編)〉,《文訊》189期,2001年7月,頁50-58。
杜威‧弗克馬(Douwe Fokkema)著,范智紅譯:〈中國與歐洲傳統中的重寫方式〉,《文學評論》第6期,1999年,頁144-149。
杜國清:〈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方法試論〉,《台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和研究》15期,1996年,頁16-20。
沈冬青:〈香江過客半生緣〉,《幼獅文藝》486期,1994年6月,頁52-57。
汪志雲:〈蔣勳的文學心情〉,《幼獅少年》132期(1987.10),頁99-101。
周行:〈佛弟子與手藝人――專訪奚淞〉,《文訊》293 期,民國99年3月,頁49-55。
周英雄:〈愛情與死亡――談〈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女性意識〉,《當代》第22期,1988年2月,頁145-149。
周英雄:〈像西西這樣的《傳聲筒》〉,《聯合文學》,1996,01,頁154。
周英雄:〈樞使得其環中:從中介看歷史小說〉,《中外文學》第15卷第7期(台北:1986年12月),頁13。new window
孟樊:〈都市叢林裡一張五光十色的臉---論「新人類文學」〉《聯合文學》6卷5期(台北:聯合文學,1990年3月)。
林淇瀁:〈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一個「文化研究」向度的觀察〉,《新聞學研究》51期, 1995年7月,頁143-172。new window
林逢森:〈現代小說中的神話運用--論魯迅〈理水〉〉,台北:《東方人文學誌》4卷4期,2005年12月,頁229-242。new window
林燿德:〈空間呈現在單純的時間軸上—評西西的《候鳥》〉,《聯合文學》第8卷第4期,1992年2月,頁117-118。
林燿德:〈從張曼娟現象談起〉,《自由青年》,1989年2月,第714期,頁20-23。
林寶玲:〈西西,香港的說夢人──記香港作家西西榮獲世界華文文學獎〉,《明報月刊》,2006年1月,頁144-146。
邱心:〈用心講故事,留心聽故事—西西作品賞析〉,《文采》第5、6輯合刊之「西西特輯」,1999年11月,頁47-55。
邱家宜:〈美的沈思-訪蔣勳〉,《自由青年》80卷6期(1988.12),頁66-73。
侯吉諒:〈以才情寫詩-評蔣勳的《多情應笑我》〉,《聯合文學》5卷7期(1989.05),頁187-189。
侯麗貞:〈黃碧雲小說中的國族寓言〉,《問學集》第1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施力文:〈蔣勳和他的『放下哲學』-訪「生活藝術家-蔣勳」〉,《幼獅少年》112期(1986.02),頁8-10。
洛楓:〈歷史想像與文化身份的建構—論西西的《飛氈》與董啟章的《地圖集》〉,《中外文學》第28卷第10期,2000年3月,頁185-204。new window
盼耕:〈活躍在新世紀中的香港文學團體〉《文訊》217期,2003年11月,頁50-61。
胡金倫:〈異域的聲音──與王德威教授談馬華文學〉,《中外文學》29卷4期,2000年9月,頁12-19。new window
凌逾:〈向現代電影越界的新小說-以西西《東城故事》的文體創意為例〉,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6年6月,頁52-57。
孫俊宏:〈油滑中的嚴正:故事新編與新歷史主義小說〉,《現代回眸》第7期,2006年,頁40-45。
孫梓評:〈想像力開展的場所─張曼娟和她的書房〉,《皇冠》,2002年6月,頁57。
席慕蓉:〈領路的人〉,《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0期(2003.12),頁44。
徐頑強:〈論三十年代的歷史小說〉,《文學評論》第1期,1999年,頁64-75。
徐德明:〈「華文語境」中的當代小說批評視界──從王德威的「知識地理」探勘說起〉,《世界華文文學論壇》3期,南京:揚州大學人文學院,2002年,頁17-22。
涂文芳:〈蔣勳散文的美學觀〉,《國文天地》22卷1期(2006. 06),頁72-77。new window
秦賢次:〈香港文學期刊滄桑錄〉,《文訊》20期,1985年10月,頁53-76。
茶陵:〈中共眼中的香港文學〉《文訊》20期,1985年10月,頁50-52。
袁良駿:〈香港小說風格流派述論〉,《文學評論》第六期,2008年,頁184-187。
馬森:〈掉書袋的寓言小說—評西西《飛氈》〉。《聯合文學》第12卷第10期,1996年8月,頁168-170。
馬艷、唐麗芳:〈香港作家的故事新編〉,《廣東社會學學報》2004年,第6期,頁133-137。
張大卿:〈禪定的生活,生活的禪定(二)〉,《新雨月刊》29期(1989.12),頁4。
張士維:〈穿越「鏡像誤識」:閱讀《品花寶鑑》與《世紀末少年愛讀本》〉,《中外文學》26卷3期,1997年8月,頁68-101。
張丙坤:〈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奚淞和他的創作〉,《雄獅美術》171期,1985年5月。
張春榮:〈每一個生命都是直墜深淵的-談蔣勳《人與地》〉,《《文訊》雜誌》129期(1996.07),頁21-22。
張瑞芬:〈2009年回顧散文:巨河與細流〉,《聯合文學》302期(2009.12),頁40-45。
張錦忠:〈中國影響論與馬華文學〉《馬華文學讀本Ⅱ:赤道回聲》,1997年,頁33-38。new window
張錦忠:〈文化回歸、離散臺灣的旅行跨國性:「在臺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33卷7期,2004年12月。頁153-66。new window
張錦忠:〈流動的華文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述在台灣〉,《文訊》189期,2001年7月,頁44-49。
張錦忠:〈離散雙鄉:作為亞洲跨國華文書寫的在臺馬華文學〉《中國現代文學》,2006年6月,頁61-72。new window
賓靜蓀:〈沈溺在美的悸動中〉,《天下雜誌》200期(1998.01),頁150。
康來新:〈水墨風,後院景〉,《聯合文學》11期(1985.09),頁212。
梁志華:〈無家的詩—讀梁秉鈞╱也斯的兩本詩集〉,《讀書人》1996年10月,頁46-49。
梁秉鈞:〈都市文化與香港文學〉,《當代》第三十八期,1989年6月,頁14-23。new window
犁青:〈九七後的香港文學活動〉《文訊》217期,2003年11月,頁87-89。
莊宜文:〈從歷史記憶到懷舊影像〉《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08年1期,頁23-25。
莊裕安:〈西西散文的異想世界—漿糊黏不住白色小鳥〉,「聯合報」第30版,2001年4月9日。
莊裕安:〈像跳房子,也像躲地雷—評《西西詩集》〉,「聯合報」第48版,2000年7月3日。
許琇禎:〈古今錯綜的新命題與模式--魯迅「故事新編」探賾〉,台北:北市師院語文學刊,85年5月,頁191-217。new window
許翼心、陳實:〈作為一門新學科的世界華文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6年2期,頁3-9。
逢増玉:〈志怪、傳奇傳統與中國志怪文學〉,《齊魯學刊》,2005年,第5期,頁79-86。
陳大為:〈一個學科概念的形成及其問題討論──論《從台港到海外:跨區域華文文學的多元審視》的學理建構〉,《書目季刊》38卷3期,2004年12月,頁117-122。new window
陳大為:〈世界華文文學與「中國中心論」思維──論《海外華文文學史》的學術視野〉,《書目季刊》38卷2期,2004年9月,頁143-149。new window
陳文新、楊春艷:〈從後花園到大觀園:兩種戀愛空間、戀愛型態之比較〉,(黑龍江:《黑龍江社會科學》,第106期,2008年1月),頁99。
陳方竞、王淳彥、裴仁秀:〈《故事新編》文本構成的兩重性及其意義――兼與茅盾、郭沫若的歷史小說相比〉,第18卷,第1期《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頁35-40。
陳岸峰:〈解讀「香港情與愛」與「浮城誌異」中的香港〉,《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998年9月,頁473-480。
陳長房:〈脫軌的閱讀—評「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年,頁207-208。
陳俊宏:〈脫去舊袍著新衫――論高陽對水滸好漢的形象重塑〉,《中國語文》第626期,(2009年8月)頁40-59。
陳建志:〈水月之境 懺情之旅〉,《聯合報》,2006.8.13,第E5版。
陳潔儀:〈再談〈浮城誌異〉—從〈浮城誌異〉的敘述層說起〉,《讀書人》第8期,1995年10月,頁14-19。
陳潔儀:〈從余非筆下的「香港」回溯西西及巴爾加斯‧略薩的小說〉,《中外文學》第28卷第10期,2000年3月,頁205-221。new window
陳燕遐:〈香港—王安憶、施淑青、西西的香港故事〉,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學報》,1999年1月,頁91-117。
郭詩詠:〈建構潛意識的內在空間--論施蟄存《將軍底頭》的「內在性」問題〉,《中山人文學報》14期,2002年04月,頁125-145。new window
彭小妍:〈寓言式的後殖民小說〉。中國時報第42版,1995年11月30日。
曾萍萍:〈像西西這樣的一個作家-評西西的《飛氈》〉,《幼獅文藝》,2006年3月,頁94-96。
曾意芳:〈蔣勳情不自禁新作探索情色〉,《中央日報》,2003.03.01,第18版。
曾廣燦:〈茅盾創作轉變期的前奏〉(河北:河北大學出版,1979年)河北大學學報第1期,頁115-118。
曾麗玲:〈起舞弄清影—西西的香港文本與後殖民擬像(象)〉,《中外文學》第25卷第10期,1997年3月,頁37-40。new window
湯哲聲:〈《故事新編》與故事新編體小說〉,《常熟理工學院學報》,第3期,2006年,頁18-20。
黃子平:〈灰闌中的敘述—讀西西的小說集「手卷」〉,收錄於《女性人》第5期,1991年9月,頁139-147。
黃清順:〈「舊瓶新裝」看〈鑄劍〉--對「魯迅式風格」的「新歷史小說」作整體觀察〉台師大:《國文學報》,41期,2007年06月,頁133-187。new window
黃維樑:〈「世界」和「華文文學」〉,《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68-69。
黃錦樹:〈在世界之內的華文與世界之外的華人〉,《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75-76。
黃錦樹:〈無國籍華文文學:在台馬華文學的史前史,或台灣文學史上的非台灣文學──一個文學史的比較綱領〉,《文化研究》2期,2006年3月,頁211-252。new window
黃寶萍:〈沒有修行再美,也沒有魅力-蔣勳剖析古今中外名作,探索不同的生命態度〉,《民生報》,2004.07.08,第A12版。
黃繼持、俞風、梁錫華、許迪鏘、盧偉力、陳輝揚、李焯雄、梅子、洛楓、小思:〈二十年來的香港文學〉,聯合文學,8卷10期,2000年3月,頁20-45。
馮景青:〈奚淞--花與土壤的關連性〉,《《文訊》月刊》28期,1987年2月。
項秋萍:〈奚淞的寬容哲學〉,《講義》17卷2期,1995年5月。
楊宗翰:〈重構框架──馬華文學、台灣文學、現代詩史〉,《中外文學》33卷1期,2004年6月,頁147-163。new window
楊宗翰:〈從神州人到馬華人〉《馬華文學讀本Ⅱ:赤道回聲》。頁156-179。
楊明:〈秦漢明月今世情――高陽和他的歷史小說〉,《文訊》雜誌第33期,(1991年10月),頁120。
萬麗慧:〈做出一本叫「好」又叫「座」的書〉,《出版年鑑2003》(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3年)
董雅蘭:〈西西翱翔書本銀河系〉,《誠品閱讀》第六期,1992年,頁112-117。
葉楓:〈想像與不安-「上海及香港文學對談-城市文學的發展」座談會側記〉,《城市文藝》第1卷第7期,2006年8月,頁13-16。
葉維廉:〈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欲望〉,《當代》第52期,1990年8月,頁46-60。new window
詹宇霈:〈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視野之一隅──《亞洲華文作家雜誌》、世新「世界華文文學資料典藏中心」、佛光「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網站」〉,刊載於: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zhan-yu-pei/zhan-yu-pei_01.htm。
鄒依霖:〈論西西小說的遊戲性──以〈肥土鎮灰闌記〉為中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4年6月,頁134-156。
廖玉蕙:〈細節詳盡的奇思妙想〉,《聯合文學》第2卷第9期,1986年,頁219-220。
劉以鬯:〈世界華文文學應該是一個有的整體〉,《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67-68。
劉妮娜、宋文靜、呂漢卿:〈才子佳人小說之對稱性研究〉(《懷化學院學報》,第27卷第8期,2008年8月)頁33-40。
劉麗娟:〈自我放逐的任情與率性:評蔣勳的「今宵酒醒何處」〉,《爾雅人》73期(1992.11),頁4。
歐佩佩:〈蔣勳:閱讀,生活的美學〉,《誠品好讀月報》65期(2006.05),頁12。
潘國靈:〈《我城》與七十年代香港社會〉,《青葉文學》第65期,1999年8月,頁74-79。
蔡妙芳:〈穿過奇幻的大門--論魯迅與汪曾祺的「故事新編」〉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出版,《有鳳初鳴年刊》第4期,2009年9月,頁277-291。new window
蔡明蓉:〈論張曼娟的古典之情、浪漫之愛〉,《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五期,1999年3月,頁144-156。
蔡芝蘭:〈論高陽《花魁》之書寫藝術〉,《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2期,(2009年10月)new window
蔣勳講述、黃秋玲記錄:〈萍水相逢-我與中國文學〉,《國文天地》7期(1985.12),頁22-27。
蔣興立:〈論李碧華〈山鬼〉的文本互涉與顛覆〉經國學報27期,2009年7月,頁108-119。
鄭煒明:〈香港文學的歷史考察--一個文學工作者的觀點〉《文訊》217期,2003年11月,頁37-39。
鄭瑞琴:〈論西西「童話寫實」小說-從西西對拉美「魔幻寫實」作品的興趣說起〉,《香江文壇》第40期,2005年8月,頁9-12。
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現象三人談--導讀「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零至一九六九年)」〉中外文學,28卷10期總號334,2000年3月,頁11-39。new window
鄭樹森:〈遺忘的歷史,歷史的遺忘-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學〉,《幼獅文藝》,1997年7月,頁58-63。
鄭麗卿:〈光陰•素顏--訪奚淞談其近作〉,《雄獅美術》306期,1996年8月。
黎活仁:〈西西「我城」的空間觀〉。《文訊》革新號第35 期,1991年12月,頁96-100。
黎湘萍:〈華文文學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河北學刊》2期,2000年,頁65-69。
盧世達:〈隱蔽的話語-論魯迅《故事新編》對晚清小說的「現代性」承續與開創〉,(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出版,2009年10月)有鳳初鳴年刊第5期,頁419-433。new window
蕭阿勤:〈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台北:遠流,2005年9月,頁97-129。new window
蕭阿勤:〈對吳叡人、黃錦樹兩位教授意見的回應〉,《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年9月,頁143-145。new window
蕭美齡:〈蔣勳詩中的生命美-豪縱、悲愴與靜默〉,《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8期(1997.02),頁55-72。
隱 地:〈作家與書的故事-蔣勳〉,《新書月刊》17期(1985.02),頁69。
韓 秀:〈凝聚力量,支持世界華文文學事業〉,《文訊》87期,1993年1月,頁71-73。
鍾淑貞:〈歷史與歷史小說座談會〉,《明道文藝》第234期,(1995年9月),頁18。
魏可風:〈在孤獨裡獨白-蔣勳訪問錄〉,《聯合文學》147期(1997.01),頁76-82。
魏可風撰文:〈在孤獨裡獨白〉《聯合文學》第13卷第3期,(1997年1月),頁80。
櫳翠尼:〈人間山水的情與愛-談蔣勳的三本書〉,《古今藝文》15卷3期(1989.05),頁85-87
饒芃子:〈大陸外華文文學研究概況〉,《文訊》189期,2001年7月,頁59-63。
龔玉玲:〈怪胎那吒〉「現身」「說法」—現代新編文本中的那吒圖像〉,《中外文學》第32卷第3期,2003年8月,頁125-140。
龔鵬程:〈世界華文文學新世界〉,《文訊》210期,2003年4月,頁74-82。













五、會議論文集

何春蕤等著:《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李瑞騰:〈台灣通俗文學略論〉,《第三屆通俗與雅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學,2002年。)
施淑:〈現代的鄉土—六、七○年代台灣文學〉,後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年)
邱貴芬:〈如何「離散」?怎樣「華文」?—跨國脈絡下「華文(離散)文學」的研究問題〉收錄於《全球化與中文研究的新方向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2007年)。
許俊雅:〈台灣新文學史的分期與檢討〉,收入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編:《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台文系,2002年)
陳兆南:〈情妓救贖類型故事的悲喜劇〉(台中:逢甲大學古典與現代文化表現學術研討會,98年5月22、23日)
陳信元:〈中國大陸的台灣文學研究〉,《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座談會.會議手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11月2日)
陳鵬翔:〈歸返抑或離散?――留台現代詩人的認同與主體性〉,收錄於彰師大國文系主編:《第四屆現代詩詩學學術研討會》(彰化:彰師大國文系,1999年5月)new window
鄭慧如:〈原型、敘事、經典化――大荒、楊牧、羅智成、陳大為詩例〉,收錄於逢甲大學中文系編:《古典與現代文化表現學術研討會》(台中:逢甲大學出版,2009年)
鍾玲:〈香港文學之包容性:放眼世界與古典傳統之再書寫〉,收錄於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六、學位論文

王啟明:《高陽小說中的歡場文化》,(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朱崇科:《故事新編體的敘事範式――以魯迅、劉以鬯、李碧華、西西的相關文本為案例進行分析》(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1年)。
江千慧:《機關、跳針、快門──論西西的小說藝術》(桃園:中央大學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主題出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4年)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李佩樺:《香港作家李碧華小說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李建民:《八十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台北:北市師應用語言所碩士論文,2000年)。
具景謨:《魯迅小說主題意識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林青:《論高陽的歷史小說》(上海: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林黛嫚:《文學場域的雅俗之爭─1980年代小說族現象分析》(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邱孟婷:《「新感覺」的追尋-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小說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邱茂生:《中國新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研究1917-1949》(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洪千珊:《性‧女性‧人性──李昂小說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紀麗華:《從「對話」到「童話」──西西小說敘述美學試探》(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涂文芳:《蔣勳散文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錦忠:《文學影響與文學複系統興起》(台北: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曹靜如:《文化遺民的興寄與懷抱—高陽歷史小說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1年)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陳大為:《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1980-1999)》(台北: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系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陳明莉:《作家經紀人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義夫:《張曼娟小說研究(1985~2003)》(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薏如:《高陽清代歷史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曾素雲:《李昂九○年代小說中的主題意識與人物分析》(台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黃冠翔:《台灣作家的香港書寫研究(1950-2008)》(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010年)
黃靖真:《文學類暢銷書購買者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消費者為例》,(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慧芬:《西西小說論》(台北:台大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1995年)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廖明秀:《魯迅對神話傳說人物形象再造之時代意義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劉彤芳:《手藝人的禮物盒子-奚淞文學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5年)
劉惠君:《高陽小說《李娃》〈紫玉釵〉〈章台柳〉與唐傳奇原著之比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七、報章相關文章

林 式:〈獨白-不寂寞的書寫〉,《台灣新聞報》,1997年02月16日,第13版。
林淑蓉:〈蔣勳品嘗自己的孤獨與憂傷〉,《中國時報》,1994年01月28日,第47版。
林欣誼:〈專訪西西:縫熊比寫作快樂〉,《中國時報》〈開卷有書香〉週日版,2009年9月20日。
邱亞才:〈論蔣勳作品中鬱血的青春〉,《自立晚報》,1989.02.26年月日,第6版。
邱紹雯:〈讀詩的心情 邀蔣勳分享〉,《自由時報》,.2009年12月8日,第B6版。
徐淑卿:〈香港,繁華盡在作家眼底流轉〉,《中國時報》第42版,1995年11月30日。
阿 盛:〈深厚多情的蔣勳〉,《自由時報》,1998年12月25日,第41版。
夏明玉:〈在美中修行(1)拼貼蔣勳〉,《台灣日報》,1995年04月5日,第17版。
席慕蓉:〈迷路原為看花開〉,《聯合報》,1989年11月17日,第29版。
張曉風:〈善述與喜捨〉,《自由時報》,2002年07月6日,第39版。
張娟芬:〈游弋藝文香江—港人作家群像〉,《中國時報》第42版,1994年8月11日。
張殿:〈西西之變—訪小說家西西〉,《聯合報》第48 版,1998年9月7日。
陳文芬:〈蔣勳蛻變,歸因高雄-新書「島嶼獨白」很另類〉,《中國時報》,1997年12月02日,第25版。
簡義明:〈全華化與華文文學語境中的台灣文學──王德威教授訪談錄(上)〉,《自由時報》,2001年6月8日。
簡義明:〈全華化與華文文學語境中的台灣文學──王德威教授訪談錄(下)〉,《自由時報》,2001年6月9日。

八、外文原著

Ann Louis Huss:Old tales Retold: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and Classical Traditio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2000)。
Mike Crang: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1998.)
Terry Eagleton: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3)
Hans Bertens, Johannes Willem, Dowwe Fokkema: International Postmod-emlsm: 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 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re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Ihab Habib Hassan:The postmodern turn :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Columbus :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
Ihab Habib Hassan:The Politics of Postmodernism(New York: Routledge, 1989)
Deborah L. Rhode: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Sexual Difference,1990,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Elaine Showalter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from Charlotte Bronte to Dorisi Lessing,London,1982,Virago。
Kate Millett:Sexual Politics,New York,1990,Published by Simon and Schuster。
Moi Toril :Sexual / Texual politics: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Originally published: London : Metheun,1958。




九、電腦網站參考資料

世界華文資料庫(世新大學)http://ocl.shu.edu.tw/forwriter.htm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網站(佛光人文學院)http://www.fgu.edu.tw/%7Ewclrc/
華文文學資訊平台(台北市政府) http://163.29.37.206/System/index.php
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http://www.ncl.edu.tw/lp.asp?CtNode=454&;CtUnit=175&;BaseDSD=7&;mp=2
台灣期刊論文索引查詢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guide.htm
CETD中文電子學位論文服務http://www.cetd.com.tw/ec/index.aspx
中國期刊全文系統http://caj.ncl.edu.tw/doctor.html
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全文系統http://caj.ncl.edu.tw/doctor.html
香港中央圖書館網站http://www.hkpl.gov.hk/tc_chi/catalogues/catalogues_srlm/catalogues_srlm.html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網站http://www.lib.cuhk.edu.hk/Common/Reader/Channel/ShowCalendar.jsp?Cid=763&;Pid=46&;Version=0&;Charset=iso-8859-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