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土地無意識」的台灣文學及其批評視域
作者:蔡志彥
作者(外文):Tsai, Chih-Y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淑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台灣民族」文學論述土地共同感界義土地無意識視域Taiwanese national literary theorysense of land commonalityiterary boundary conceptland unconsciousperspectiv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台灣現代文學若從1920年算起,至今已達百年。本土化論者賦予台灣文學「民族」性格,企圖塑造它成「台灣民族」的文學傳統。然近年來經全球化及西方理論介入的台灣後殖民論述,曾動搖本土概念。「台灣民族」文學論述已經難以解釋,百年台灣文學混雜意識之異質性悖論。有感於此,本文依廖朝陽〈再談空白主體〉提出「土地共同感」文學界義,並參考邱貴芬台灣文學「台灣性」,援引詹明信的《政治無意識》,提出「土地無意識」的文學批評論述,盼與學界共思。期待「土地無意識」能踏讀文本,獲得更繽紛「彼時、多方、此地」語義豐富性。
全文共分七章,於第一章(緒論)先勾勒出台灣文學某種「歷史化」過程,同時指出「台灣民族」文學論以及與「土地」攸關的「鄉土」與「本土」概念,並點出「土地」所具有的「理論」潛能。透過廖朝陽所謂「格義」能跨越思想疆界之精神,本文第二章針對「土地無意識」的「理論」取徑與論述形成做出說明。第二章第一節先論述從「空白主體」到「土地共同感」文學「界義」之演變過程,第二節則是闡述從《政治無意識》到「土地無意識」的文學批評理念,第三節則將論述焦點鎖定在從「精神分析」到台灣文學的「無意識主體」上。
第三章(形構台灣文學「無意識主體」之文本例證)以拉岡「精神分析」學說關於主體分裂的「ISR三界結循環」為論述基礎,描繪出台灣文學如何在想像的「大它者」目光壓迫下,總讓欲望主體陷入語言符號的牢籠中糾結,卻又以「真實界」殘餘「小對形」的「土地」換喻象徵,因而顯露出破碎、扭曲,且早已隱藏於「真實界」的「精神創傷性」。第四章(「土地無意識」的批評視域與文本「土地」型態)開始進入「土地無意識」文學批評視域之說明。依《政治無意識》強調「歷史」、「階級」、「生產方式」與「烏托邦」的內涵,及土地的「沉積」、「土層」、「墾殖」、「深掘」特性,第四章發展出「歷史語境」、「文化生產方式」、「階級層位」及「矛盾的烏托邦深掘」等「四種向度」形構「土地無意識」的四項操作型視域,並各自具有文學「外部」與「內部」的分析意義。
延續第四章「土地無意識」四項視域的論述脈絡,第五章、第六章(「土地無意識」的文本批評演練)依四項視域分別進行文本批評。第五章第一節選擇西川滿於戰前、戰後初期所創文本進行分析,開啟文本「內部關係」與「外部意義」的談論,亦已凸顯第一項視域「沉積而成的歷史語境」所謂每位作者皆已背負其出生年代的各自啟程獨特歷史共性。第二節則以「反共文學」時期男性與女性作家互為對比座標而論。本節除已論述出第二項視域「墾殖的文化生產方式」中「文化生產」的「統治者」角色,亦透過女性作家將視線拉回眼前「台灣土地」的「反『反共文學』」陰性筆觸,揭示某種「象徵秩序」已被女性作家「創作欲望」情感鑿出裂縫之精神分析。
第六章第一節持「深掘烏托邦的矛盾」之精神,將保釣世代「回歸現實」與原住民「生活土地」進行文本比對。本節指出彼時所謂「回歸現實」實正是回歸「眼前土地」外,並指出所謂「回歸現實」的「眼前土地」一直都是原住民族賴以為生的「生活土地」。第六章最末節則鎖定「土層般的剖面視角」探討黃崇凱的《文藝春秋》與百年台灣文學作家傳統之關係。最終章(持續欠缺的「空白主體」與未來展望)統整各章論述重點,並再次主張以「土地」作為文學批評視域能提供的台灣文學新論述。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100 years if dated back to 1920. The historical context brought by multiple colonial periods and immigrants has made Taiwan nativist literature, which occupied more than half of the development period, develop a correlation generated from nativist literature to locality in Taiwan, and then the correlation was linked to the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Scholars who support the Taiwanese localization movement attach national character to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an attempt to shape it into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f the "Taiwanese nation".However, the postcolonial discourse in Taiwa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western theories in recent years has cause many people to waver in the concept of locality. The Taiwanese literary tradition of 100 years mixed with the paradox of heterogeneity in consciousness is now difficult to explained by the Taiwanese National Literary Theory. Upon observing this phenomenon, the literary boundary concept of the "sense of land commonality" was suggested in the study based on More on the Subject as Void by Chao-Yang Liao. The concepts of "Taiwaneseness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proposed by Kuei-Fen Chiu and Political Unconscious by Fredric Jameson were both referred,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discourse on "land unconscious" was rais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concept of "land unconscious" can be applied to the reading of tex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emantic variety of "then, multi-party and here". Due to the length limit, no further description or comparison of events in literary history was in the study, and the main idea of it was to discuss a possibility in literary studies.
(一)專書: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出版社 ,2003.10。
乜寇.索克魯曼,《東谷沙飛傳奇》,台北:印刻出版社,2007.12。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11。
王德威、黃英哲著,《華麗島的冒險》,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1。
王家祥,《倒風內海》,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20.9。
王昶雄著,〈奔流〉,許俊雅編,《王昶雄全集》,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
王詩琅,〈十字路〉,張恆豪編,《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8。
王飛凌,《中華秩序: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台北:八旗文化,2018.11。
王尚義,〈現實的邊緣〉,《野鴿子的黃昏》,台北:水牛文化出版社,2003.8。
巴代,《暗礁》,台北:聯合文學,2004.1。
巴代,《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台北:印刻出版社,2010.6。
中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文藝年鑑一九六六》,台北:中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1966。
史明,《簡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圖文精華版》,台北:前衛出版社,2017.11。
白先勇,〈芝加哥之死〉,《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允晨出版社,2000.2。
瓦歷斯‧諾幹,《戰爭殘酷》,台北:印刻出版社,2014.8。
瓦歷斯.諾幹,《七日讀》,台北:印刻出版社,2016.11。
瓦歷斯‧諾幹,〈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去殖民—台灣原住民文學與社會的初步觀察〉,《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9.12。
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11。
朱天心,〈古都〉,《古都》,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06。
朱宥勳,《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台北:大塊文化,2021.9。
伊格言,《零地點 GroundZero》,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8。
西川滿著,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2》,台北:春暉出版社,1997.2。
李昂,〈會旅行的鬼〉,《看得見的鬼》,台北:聯合文學,2004.1。
李喬,《寒夜》,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7。
李喬,《荒村》,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5。
李喬,《孤燈》,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7。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12.8。
李渝,〈編者前言〉,李渝、簡義明主編,《郭松棻文集〔保釣卷〕》,台北:印刻出版社,2015.11。
李怡,〈昨日之路:七位留美左翼知識份子的人生歷程〉,林國炯等編,《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周年文獻選輯》,台北:人間出版社,2001.9。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著,《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10。
李潔珂著,郭庭瑄譯,《山與林的深處:一位臺裔環境歷史學家的尋鄉之旅,在臺灣的植物、島嶼風光和歷史間探尋家族與自身的來處與記憶》,台北:臉譜出版社,2022.4。
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帝國旅人佐藤春夫行腳台灣》,台北:紅通通文化出版社,2016.11。
利格拉樂,〈紅嘴巴的VuVu〉,《紅嘴巴的VuVu》,台北:晨星出版社,1997.5。
宋澤萊,《打牛湳村》,台北:草根出版社,2000.10。
宋澤萊,《廢墟台灣》,台北:草根出版社,1995.1。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台北:聯合文學,1996.5。
何敬堯、楊双子、陳又津、瀟湘神、盛浩偉著,《華麗島軼聞:鍵》,台北:九歌出版社,2017.10。
林芳玫,《永遠在他方: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台北:開學文化,2017.12。
林海音,《城南舊事》,台北:光啟出版社,1960.7。
亞榮隆‧撒可努,《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台北:耶魯出版社,2005.6。
周金波著,〈志願兵〉、〈尺的誕生〉,詹秀娟等譯,《周金波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10。
吳明益主編,《台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文化,2003.6。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台北:二魚文化,2007.5。
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台北:夏日出版社,20011.12。
吳晟,《農婦》,台北:洪範出版社,1982.8。
吳宜蓉,《帝國制式的文化鏡映:清代台灣方志的纂修視域及其〈風俗〉類中所再現的台人之相》,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3。
吳錦發,〈序〉,吳錦發編,《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台北:晨星出版社,1987.1。
吳鈞堯,《金門》,台北:爾雅出版,2002.6。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遠景出版社,1975.5。
吳睿人,《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台北:衛城出版社,2016.7。
東方白,《浪淘沙》,台北,前衛出版社,2005.5。
柄谷行人著,吳佩珍譯,《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台北:麥田出版社,2017.12。
姜貴,《旋風》,台北:九歌出版社,2016.5。
郁永河原著,楊龢之注,《遇見三百年前的台灣》,台北:圓神出版社,2004.5。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1959。
拓拔斯.塔瑪匹瑪(田雅各),〈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最後的獵人》,台北:晨星出版社,1977.9。
凃妙沂 ,〈烏鬼記〉,《烏鬼記》,台北:前衛出版社,2019.4。
馬翊航,《山地話/珊蒂化》,台北:九歌出版,2020.9。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經典版)》,台北:聯合文學,2010.10。
夏曼.藍波安,〈男人魚〉,《台灣理論關鍵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3。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1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11。
陳芳明,〈相逢有樂町〉,《陳芳明文集4:夢的終點》,台北:聯合文學,2008.6。
陳耀昌,《福爾摩沙三族記》,台北:遠流出版社 ,2012.1。
陳耀昌,《傀儡花》,台北,印刻出版社 ,2016.1。
陳淑瑤,《流水帳》,台北:印刻出版,2009.7。
陳義芝主編,《散文教室》,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11。
陳萬益主編,《國民文選‧散文卷》,台北:玉山社出版社 ,2004.12。
陳映真,〈上班族的一日〉,《上班族的一日》,台北:洪範出版社,2001.10。
陳映真,〈萬商帝君〉,《萬商帝君〈陳映真小說4〉》,台北:洪範出版社,2001.10。
陳紀瀅,《荻村傳》,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9。
陳英雄(谷灣‧打鹿勒),《域外夢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4。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1。
郭晉秀,〈金磚〉,《婦女創作集》第一輯,台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
郭晉秀,〈西番蓮〉,《婦女創作集》第二輯,台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
郭良蕙,〈胸針〉,《婦女創作集》第一輯,台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
郭良蕙,〈死去的靈魂〉,《婦女創作集》第三輯,台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
郭松棻,〈保釣運動是政治性的,也是民族性的,而歸根結底是民族性的—在波士頓釣委會於哈佛大學召開的「七七紀念會」上的演講辭〉,李渝、簡義明主編,《郭松棻文集〔保釣卷〕》,台北:印刻出版社,2015.11。
許立志,〈一顆螺絲掉在地上〉,《新的一天》,中國:作家出版社,2015.3。
鹿野忠雄,《山、雲與蕃人:台灣高山紀行》,台北:玉山社出版社,2000.02。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註,《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遠流出版社,2012.01。
張炎憲,〈序一:找回本土語言的自信心〉,《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2008.03。
張曉風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散文卷(二)》,台北:九歌出版社,2009.10。
張貴興,《野豬渡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9。
張系國,《香蕉船》,台北:洪範出版社,1976.8。
張系國,《昨日之怒》,台北:洪範出版社,1978.3。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1.5。
彭瑞金,《泥土的香味》,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4。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3。
彭瑞金,〈狩獵者拓拔斯〉,《瞄準台灣作家:彭瑞金文學評論》,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7。
彭品光主編,《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1977.11。
森丑之助著,楊南郡譯註,《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台北:遠流出版社,2012.01。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1。
黃宗慧編,《台灣動物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出版社,2004.2。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1957。
黃作,《不思之說—拉岡主體理論研究》,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
黃崇凱著,《文藝春秋》,台北:衛城出版社,2017.6。
黃崇凱著,《新寶島》,台北:春山出版社,2021.5。
童真,〈霧消雲散〉,《婦女創作集》第二輯,台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
童真,〈眼鏡〉,《婦女創作集》第三輯,台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
鈴木怜子,《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台灣鄉愁》,台北:蔚藍文化出版社,2014.9。
楊逵著,〈送報伕〉,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第四卷‧小說卷(一),台北:文化保存籌備處,1998。
楊青矗,《工廠人》,台北:水靈文創出版社,2018.2。
楊千鶴,〈花開時節〉,《花開時節》,台北:南天書局,2001.1。
楊双子,《花開時節》,台北:奇異果文創,2017.10。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如果出版社,2006.1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8。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9。
廖清秀,《恩仇血淚記》,台北:羣益書報社,1957.1。
鄧克保(柏楊),《異域》,台北:星光出版社,1961.8。
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主編,《婦女創作集》,台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
蔡林縉,〈定居者〉,《台灣理論關鍵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3。
蔡振興,《生態危機與文學研究》,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19.1。
鄭德慶主編,《從地圖閱讀高雄》,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4.12。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6。
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台北:遠流出版社,2014.4。
劉大任,《浮游群落》,台北:三三書坊,1990.8。
劉心皇,〈五零年代〉,《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 》,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
賴和著,〈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的戰友〉、〈無題〉,林瑞明編,《賴和全集2(新詩散文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6。
賴和著,〈鬥鬧熱〉、〈一桿「稱子」〉,林瑞明編,《賴和全集1(小說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6。
賴俊雄,《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8。
霍斯陸曼.伐伐,《玉山魂》,台北:印刻出版,2006.12。
鍾肇政,《沉淪》,台北,遠景出版社,2005.2。
鍾肇政,《滄溟行》,台北,遠景出版社,2005.2。
鍾肇政,《插天山之歌》,台北,遠景出版社,2005.2。
鍾理和,《笠山農場》,台北,草根出版社,1996.9。
鍾理和著,〈白薯的悲哀〉,《鍾理和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7。
鍾怡雯、陳大為編,《天下散文選1970~2000》,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10.7。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會所,2010.5。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12。
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
簡義明,〈理想主義者的言說與實踐—郭松棻釣運論述的意義〉,李渝、簡義明主編,《郭松棻文集〔保釣卷〕》,台北:印刻出版社,2015.11。
蘇碩斌等著,《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台北:衛城出版社,2017.12。
顧德莎,《驟雨之島》,台北:有鹿文化,2018.5。
顧玉玲,《回家》,台北:印刻出版社,2014.10。
Arif Dirlik(阿里夫.德里克)著,馮奕達譯,《殖民之後?:台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台北:衛城出版,2018.5。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4。
Douglas L. Fix(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 》,台北:如果出版社,2006.12。
Edward Said(薩伊德)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出版社,2000.12。
Fredric Jameson(詹明信)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5。
Hannah Arendt(漢娜‧鄂蘭)著,林驤華譯,《極權主義的起源》,台北:左岸文化,2009.11。
Jared Diamond(賈德‧戴蒙)著,王道還 、廖月娟譯,《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文化,2019.8。
Markos Zafiropoulos(馬可.薩菲洛普洛斯),李郁芬譯,《拉岡與李維史陀:1951-1957回歸佛洛伊德》,台北:心靈工坊,2009.5。
Paul D. Barclay(巴克萊)著,堯嘉寧譯,《帝國棄民:日本在台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2。
René Wellek(韋勒克)、Austin Warren(華倫)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19.10。
Slavoj Žižek(斯拉維‧紀傑克)著,朱立群譯,《幻見的瘟疫》,台北:國立編譯館,2004.8。
Thomas Hobbes(霍布斯)著,朱敏章譯,《利維坦》,新北市:台灣商務出版社,2002.9。

(二)專書論文:
下村作次郎著,〈六、台灣原住民文學序論〉,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2。
王智明著,〈創造「主體性」:理論的轉譯與落地〉,《落地轉譯:臺灣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 》,台北:聯經出版社,2021.12。
王文興著,〈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04。
王拓著,〈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04。
王德威、陳國球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4.09。
王惠珍,《譯者再現:台灣作家在東亞跨語越境的翻譯實踐》,台北:聯經出版社,2020.10。
申惠豐,〈土地、文化與生存的辯證—論王家祥的歷史小說〉,陳明柔主編《台灣的自然書寫》,台中市:晨星出版社,2006.11。
向陽,〈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一九三零年代台灣話文學論爭與母語文學運動〉,《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4.12。
岡崎郁子著,〈拓拔斯──非漢族的台灣文學〉,葉迪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9。
李育霖,〈台灣作為方法:重讀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翻譯閾境》,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09.4。
李育霖,〈帝國與殖民地的間隙:黃得時與島田謹二文學理論的對位閱讀〉,《「帝國」在台灣:殖民地台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12。
邱貴芬著,〈翻譯驅動力下的台灣文學生產〉,陳建忠等編,《台灣小說史論》第三章,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9。
邱貴芬,〈「後殖民」的台灣演繹〉、〈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10。
吳介民著,〈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社會想像—文化界公共領域之集體認同的形塑與衝突〉,李丁讚等編,《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出版社,2004.9。
吳有能著,〈烏托邦、人權與公民意識:當代台灣宗教的一側面〉,陳登武、吳有能主編,《誰的烏托邦:500年來的反思與辯證》,台北:臺灣師大出版社,2017.8。
周婉窈著,張隆志編,〈山、海、平原:台灣島史的成立與展望〉,《島史的求索【台灣史論叢 史學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10。
林巾力著,〈「鄉土」論述中的烏托邦想像〉,陳登武、吳有能主編,《誰的烏托邦:500年來的反思與辯證》,台北:臺灣師大出版社,2017.8。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零年代女性小說〉,《眾裡尋她—台灣女姓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3。
范銘如,〈七零年代鄉土小說的土生土長〉,《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9。
陳其南,〈台灣的本土意識與民族國家主義之歷史研究〉,《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8.2。
陳芳明著,〈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收於周英雄、劉紀蕙主編,《書寫台灣: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4。
梅家玲,〈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台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收入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6。
梅家玲,〈五○年代國家論述∕文藝創作中的家國想像〉,《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10。
張誦聖,〈文學史對話:從「場域論」和「文學體制觀」談起〉,黃錦樹、張錦忠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9。
彭瑞金,〈台灣民族運動與台灣民族文學〉,「國家認同學術研究會」會議論文《台灣文學探索》,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5。
彭瑞金,〈用力敲打出來的台灣歷史慕情—論西川滿寫〈採硫記〉〉,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12。
尉天驄著,〈台灣婦女文學的困境〉,予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文學批評:台灣篇》,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
黃錦樹,〈無國籍華文文學—在台馬華文學的史前史,或台灣文學史上的非台灣文學:一個文學史的比較綱領〉,黃錦樹、張錦忠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9。
黃錦樹,〈詩,歷史病體與母性:論郭松棻〉,《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5。
游勝冠,〈國家認同與九零年代的台灣文學論戰〉,「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2006.11。
廖朝陽,〈理論與虛空〉,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編,《知識台灣:台灣理論的可能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16.6。
趙偵宇,〈青木繁的台灣山林隨筆〉,《觀念、分類與文類源流》,台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16.6。
鄭明娳,〈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7。
劉紀蕙,〈導論:唯物辯證與政治範式〉,《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3。
應鳳凰著,〈「反共+現代」: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陳建忠等編,《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9。
Andrew D. Morris , Colonial Project, National Game:A History of Baseball in Taiwan.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2010.
Jacques Lacan , “Of the Gaze as Objet Petit a,”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1978.
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馬海良編,〈歷史哲學論綱〉,《本雅明文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2。

(三)期刊論文:
王國安,〈從「鄉土」到「本土」—彭瑞金台灣文學本土論的建構脈絡〉,《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46期,2019.6。
王璦玲,〈文學批評與「理想的讀者」〉,《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8卷第3期,2007.6。
王惠珍,〈後解嚴時期西川滿文學翻譯的文化政治〉,《台灣文學學報》第29期,2016.12。
朱西甯,〈回歸何處?如何回歸?〉,《仙人掌》第2期,1977.04。
汪俊彥,〈翻譯中國:賴聲川的相聲劇〉,《中外文學》第43卷第3期,2014.9。
汪俊彥,〈另一種群眾想像:日治時期的劇場〉,《台灣文學學報》第22期,2013.6。
呂焜霖,〈島田謹二文學史書寫的暗面〉,《台灣文學學報》第20期,2012.6。
宋澤萊,〈論吳晟散文的重大價值-日據時期以來台灣農村生活記實文學的巔峰〉,《台灣新文學》第6期,1996.12。
邱貴芬,〈「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7。
邱貴芬,〈千禧作家與新台灣文學傳統〉,《中外文學》第50卷第2期,2021.6。
林淑慧,〈台灣清治前期旅遊書寫的文化義蘊〉,《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2005.3。
林淑慧,〈黃叔璥《台海使槎錄》的人文關懷探析〉,《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6卷第3期,2000.3。
林芳玫,〈從地方史到東亞史與世界史:巴代歷史小說的跨文化與跨種族視野〉,《台灣文學學報》38期,2021.6。
林芳玫,〈謝雪漁通俗書寫的跨文化身分編輯:探討〈日華英雌傳〉的性別與國族寓言〉,《臺灣文學學報》第23期,2013.12。
林芳玫,〈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1994.3。
林芳玫,〈日治時期小說中的三類愛慾書寫:帝國凝視、自我覺醒、革新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第17期,2010.6。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台灣史研究》第十六卷第三期,2009.9。
吳明益,〈且讓我們蹚水過河:形構台灣河流書寫/文學的可能性〉,《東華人文學報》第九期,2006.7。
范銘如,〈後鄉土小說初探〉,《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7.12。
胡秋原,〈談「人性」與「鄉土」之類〉,《中華雜誌》第170期,1977.09。
洪沛綺,〈足球運動發展概況與經營策略之探討〉,《大漢學報》第21期,2006.12。
陳光興,〈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1996.1。
陳惠齡,〈「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九○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中外文學》39 卷1 期,2010.3。
陳映真,〈鄉土文學的盲點〉,《台灣文藝》革新號第2期,1977.06。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第五十二期,2012.12。
崔末順,〈戰爭時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10。
張正,〈移民/移工文學,是台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文學館通訊》第55期,2017.6。
張誦聖,〈戰時台灣文壇:「世界文學體系」的一個案例研究〉,《台灣文學學報》第31期,2017.12。
張君玫,〈「空缺主體」與「陰性情境」:重探台灣後殖民論述的幾個面向〉,《文化研究》第9期,2009.6。
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月刊》第9期,1984.3。
張俐璇,〈歧路「現實」:一九四零年代日、台作家的「寫實主義」小說觀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28期,2015.9。
張良澤,〈戰前在台灣的日本文學〉,《文季》第2卷第3期,1984.9。
張文薰,〈歷史小說與在地化認同-「國姓爺」故事系譜中的西川滿〈赤崁記〉〉,《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4期,2012.4。
梅家玲,〈性別vs.國家:五○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11。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戰後台灣小說發展〉,《中外文學》第29卷第3期,2000.8。
曹永和,〈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十五期,1990.6。
許南村(陳映真),〈談西川滿與台灣文學〉,《文季》第1卷第6期,1984.6。
游勝冠,〈論戰爭期張文環國策言論中的政治無意識〉,《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11。
黃得時著,葉石濤譯,〈台灣文學史序說〉,《文學台灣》第18期,1996.4。
黃美娥,〈對立與協力:日治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戰中傳統文人的典律反省及文化思維〉,《台灣文學學報》4期,2003.8。
黃季平,〈台灣原住民族「舊‧新文學」的唯一作家陳英雄〉,《政大民族學報》第二十六期,2007.12。
黃惠禎,〈陳英雄與盧克彰的文學關係〉,《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十九期,2019.10。
彭歌,〈不談人性,何有文學〉,《新文藝》第259期,1977.10。
曾秀萍,〈扮裝鄉土-《扮裝畫眉》、《竹雞與阿秋》的性別展演與家/鄉想像〉,《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2011.4。
曾秀萍,〈灣生.怪胎.國族-《惑鄉之人》的男男情欲與台日情結〉,《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4期,2017.4。
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第14期,1977.05。
詹閔旭,〈媒介記憶:黃崇凱《文藝春秋》與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歷史書寫〉,《中外文學》49卷2期,2020 .6。
廖朝陽,〈是四不像,還是虎豹獅象?—再與邱貴芬談台灣文化〉,《中外文學》第21卷第3期,1992.8。
廖朝陽,〈《無言的山丘》:土地經驗與民族空間〉,《中外文學》第22卷第8期,1994.1。
廖朝陽,〈觀看、認同、模擬:從《香蕉天堂》看電影機器〉,《中外文學》第23卷第6期,1994.11。
廖朝陽,〈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1995.3。
廖朝陽,〈再談空白主體〉,《中外文學》第23卷第12期,1995.5。
銀正雄,〈墳地裡哪裡來的鐘聲?:從王拓的一篇小說談起兼為「鄉土文學」把脈〉,《仙人掌》第2期,1977.04。
鄭芳婷,〈打造台灣酷兒敘事學:楊双子《花開時節》作為「鋩角」行動〉,《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47期,2020.12。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01.03。
劉亮雅,〈重新銜接台灣戰前與戰後:郭強生《惑鄉之人》中的歷史想像 〉,《中外文學》47卷4期,2018.12。
蔡瑋,〈中共僑務政策的回顧與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6期,2000.6。
蕭立君(訪問與修訂)、王榆晴(逐字稿),〈流變與空白:與廖朝陽談理論〉,《中外文學》第44卷第3期,2015.9。
蕭立君(訪問與修訂)、陳英傑(逐字稿),〈研磨自己的鏡片看世界:與賴俊雄談理論〉,《中外文學》第46卷第2期,2017.6。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2000.10。
盧莉茹,〈風土自然與環境再現:十九世紀中葉兩位英美旅者筆下的打狗見聞〉,《高醫通識教育學報》第11期,2016.12。
鍾秩維,〈抒情的政治、理論與傳統:重探一個台灣文學的批判論述〉,《中外文學》第48卷第2期,2019.6。
鍾秩維,〈抒情與本土-「世界中」的台灣文學及其時空關係〉,《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0期,2020.4。
鍾肇政,〈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台灣春秋》第2卷第1期,1989.10。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西川滿的戰後創作活動和近代日本文學史上第二波臺灣熱潮〉,《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15.9。

(四)報紙與電子媒體:
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戶政司全球資訊網》,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王家祥第二屆五四獎之得獎感言,來源:文化建設委員會網站《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507。
行政院,《重要施政成果》,https://www.ey.gov.tw/achievement/4FA9200AE4958785。
朱啟華、方永泉,〈單子論〉(Monadology),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教育大辭書》,來源: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1078/?index=1,2000.12。
余光中,〈狼來了〉,《聯合報》副刊,1977.08.20。
吳明益對《倖存者,如我們》的專文導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5103。
邱貴芬,〈原住民需要文學創作嗎?〉,《自由時報》副刊第E7版,2005.9.20。
范銘如,〈輕‧鄉土小說蔚然成形〉,《中國時報》開卷版,2004.5.10。
陳映真,〈精神的荒廢:張良澤皇民文學論的批評〉,《聯合報》第41版,1998.4.2。
張良澤,〈正視台灣文學史上的難題—關於台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聯合報》第41版,1998.2.10。
張貴興接受OPEN BOOK閱讀誌受訪全文: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05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