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冥界想像:古代中國死後世界觀之研究
作者:沈曉柔
作者(外文):Hsiao-JouS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健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死後世界魂魄明器人俑泰山afterlifeghostsoulMing Qitomb figureMount Taitempletomb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文嘗試探討在佛教地獄觀東傳之前,古代中國原有的死後世界觀。中國自古就對死者抱持又敬又懼的態度,從古典的喪葬禮儀就能約略看出既想保持聯繫,又想斷絕關係的矛盾心理。藉由儀式的引導,空間的規範,死者前往歸趨之所,死後世界是根據生者的想像而建構的世界。人鬼想像,隨葬品所顯示的信仰,古典文本與現實中祠廟與墓壙的死後世界,是本文包含的四個主題。
人死為鬼,「魂魄」在死後會離開人體,是超越生死的無形存在。夢是人與鬼主要的交通途徑。祭祀是提供祖先飲食的宗教儀式,無法接受祭祀的鬼,可能會成為厲鬼騷擾活人。生者想像死者會繼續「活著」,明器與人俑,都是為了死者而創作,這能使死者在死後世界過得愉快。天上帝所、幽都、黃泉、蒿里與泰山,是古典的死後世界。宗廟與墳墓是視覺化的死後世界,宗廟有祖先神主,墳墓藏祖先形體,墳墓內的「升天」畫作則為死者帶來成仙的希望。對死亡的恐懼無疑是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人類本能之一,為了消弭死亡所帶來的巨大恐懼,生者想像死後的存在狀態,悉心安排喪禮與祭祀,以及死後的住處,從而構築出古代中國的各種冥界想像。
Death is an unavoidable fate of mankind. One can observe the phenomenon of death but never understand its reality. Only with an adequate interpretation of death can human face up to death.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idea of afterlife of ancient Chinese, befor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Chinese has shown the respectful and fearful to the deceased since the ancient time. We can see the ambivalence between keeping in touch, and breaking it off with the issue of death from the ancient funeral rituals. The world after death is constructed by the imagination of the living person, the deceased will follow the guide from rituals and the specification of space, to reach where they belong. The study include four topics, which are the imagination about ghost, the funerary objects give expression of faith, the classical texts and the temples and tombs of afterlife.
參考書目
一、古代典籍(以朝代為順序)
(春秋)左丘明,(三國吳)韋昭注,《國語》台北:宏業書局,1980。
(漢)賈誼,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重印。
(漢)司馬遷,(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2000。
(漢)桑弘羊,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重印。
(漢)東方朔,(晉)張華注,(明)朱謀㙔校,王根林校點,《博物志(外七種).神異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重印。
(漢)劉歆等著,王根林等校點,《西京雜記(外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
(漢)班固,(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漢)王充,劉盼遂集解,《論衡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90四版。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重印。
(漢)王符,(清)汪繼培箋,《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趙岐注,(宋)孫奭音義并疏,《孟子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5冊,卷1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蔡邕,《獨斷》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漢)應劭,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2004。
(漢)劉熙,(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87。
(漢)吳平,《越絕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趙曄,張覺校注,《吳越春秋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6。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4冊,卷44,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晉)陳壽,(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重印。
(晉)干寶,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4重印。
(南朝宋)劉義慶撰,《幽明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梁)陶宏景,《真誥》台北:廣文書局,1989。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前秦)王嘉等撰,王根林等校點,《拾遺記(外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17。
(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81。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孟元老.(民國)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台北:漢京文化,1945。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朱熹,《楚辭集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
(宋)趙彥衛,《雲麓漫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4冊,卷5,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張君房纂輯,蔣力生等校注,《雲笈七籤》卷66,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元)馬端臨,《春秋左傳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12冊,卷83,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台北:學海出版社,2011二版。
(清)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鉛印標點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2008重印。
(清)蔣驥,《山帶閣注楚辭》,台北,宏業書局,1972。
(清)趙翼,《陔餘叢考(清代學術筆記叢刊22)》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3。
(清)孫星衍,《燕丹子 三卷》台北:中華書局,1981。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重印。
(清)胡培翬,《儀禮正義》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
(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重印。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台北:河洛圖書,1976。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二版。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重印。
王靜芝,《詩經通釋》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重印。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袁珂,《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95。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重印。
梁啟雄,《荀子柬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張國風會校,《太平廣記會校(附索引)》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出版社,1991。
(日)竹添光鴻注,《左氏會箋》成都:巴蜀書社,2008。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二、中文著作(以姓氏筆畫為順序)
(一)今人著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台北:東大圖書,1990。
王兆立、于成寶,〈先秦社會請罪現象略論〉,《東岳論叢》30卷7期(2009)。
王孝廉,〈夸父的神話〉,收入,氏著:《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1977。
王冠英,〈再說金文套語“嚴在上,異在下〉,《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2期。
王思禮、賴非、丁沖、萬良,〈山東微山縣漢代畫像石調查報告〉,《考古》1989年第8期。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1995。
王健文,〈「死亡」與「不朽」:古典中國關於「死亡」的概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2號(1996)。
王健文,〈西漢律令與國家正當性-以漢律中的不道為中心〉,《新史學》3卷3期(1992)。
王國維,〈生霸死霸考〉,收入:氏著,《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6重印。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收入:氏著,《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6。
王暉,〈周代的天神和山神崇拜〉,收入:游琪、劉錫誠主編,《山岳與象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王輝,〈《天水放馬灘秦簡》校讀記〉,收入: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王德育,《上古中國之生死觀與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尤振堯,〈《銅山龜山二號西漢崖洞墓》一文的重要補充〉,《考古學報》1985年第3期。
古方,《驪山的夕陽-秦始皇.始皇陵.兵馬俑》台北:中天出版社,1998。
安志敏,〈長沙新發現的西漢帛畫試探〉,《考古》1973年第1期。
朱德熹,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
江紹源,《髮鬚爪:關於它們的迷信》北京:中華書局,2007。
沈兼士,〈「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收入:氏著,《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87。
邢義田,〈從安土重遷論秦漢時代的徙民與遷徙刑〉、〈漢代的父老、僤與聚族里居-「漢侍廷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劵」讀記〉,收入:氏著,《秦漢史論叢》台北,東大出版社,1987。
邢義田,〈從出土資料看秦漢聚落型態和鄰里行政〉,收入: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台北:聯經,2009。
杜正勝,〈中原國家的起源及早期的發展〉,收入:氏著,《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1992。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104卷1、2、3期(2002)。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2004三刷。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
杜在忠,〈試論龍山文化的蛋殼陶〉,《考古》1982年第2期。
李一,〈短命藝術的永恆價值-略論紙紮和麵花〉,收入:王朝聞總主編,《中國民間美術全集(2)祭祀篇-供品卷》台北:華一書局,1994。
李立華,〈璀璨雄奇 溢彩流光——戰國中山國王墓出土的銅器精品〉,《當代人》2014年第6期。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四版。
李宗焜,〈從商周人牲人殉論「始作俑者」的義涵〉,《臺大中文學報》45期(2014)。
李建民,〈屍體.骷髏.魂魄──傳統靈魂新考〉,收入:氏著,《方術 醫學 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掩骴」禮俗與疾病想像〉,收入:氏著,《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台北:允晨文化,2009。
李炳海,〈東夷族靈魂歸山觀念及相關文學事象〉,《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3期。
李萬春,《漢字與民俗》昆明市: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李零,〈秦簡的定名與分類〉,收入: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李零,〈北大秦牘《泰原有死者》簡介〉,《文物》2012年第6期。
李發林,〈山東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題記試釋〉,《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
李學勤,〈放馬灘簡中的志怪故事〉,收入:氏著,《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文化,1994。
何介鈞,《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何幼琦,〈海經新探〉,《歷史研究》1985年第2期。
何新,〈古崑崙-天堂與地獄之山〉,收入:氏著,《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
巫鴻,〈從「廟」到「墓」:中國古代宗教美術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收入:氏著,鄭岩、王睿編,《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巫鴻,〈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漢代喪葬藝術中的「柩車」與「魂車」〉,收入:氏著,《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巫鴻,柳揚、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巫鴻,施杰譯,《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宋少華,〈略談長沙象鼻嘴一號墓陡壁山曹墓的年代〉,《考古》1985年第11期。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宋鎮豪,〈中國上古時代的喪葬禮俗〉,收入:宋鎮豪、蕭先進主編,《殷商文明暨紀念三星堆遺址發現七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林富士,〈試釋睡虎地秦簡中的「癘」與「定殺」〉,《史原》15期(1986)。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台北:稻鄉出版社,2004再版。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12期(2005)。
吳曾德、肖元達,〈就大型漢代畫像石墓的形制論“漢制——兼談我國墓葬的發展進程〉,《中原文物》1985年第3期。
吳榮曾,〈鎮墓文中所見到的東漢道巫關係〉,收入:氏著,《先秦兩漢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金維諾,〈談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畫〉,《文物》1974年第11期。
周乾溁,〈周亞夫之死是自殺?還是被殺?〉,《史學集刊》1994年第2期。
茅盾,《中國神話初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重印。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祝平一,《漢代的相人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胡新生,〈論漢代巫蠱術的歷史淵源〉,收入,氏著,《周代的禮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姜守誠,〈北大秦牘《泰原有死者》考釋〉,《中華文史論叢》2014年第3期。
凌純聲,〈中國古代神主與陰陽性器崇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期(1959)。
高文,《漢碑集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孫作雲,〈長沙戰國時代楚墓出土帛畫考〉,《開封師範學院學報》1960年第1期。
孫作雲,〈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畫幡考釋〉,《考古》1973年第1期。
孫作雲,〈洛陽西漢卜千秋墓壁畫考釋〉,《文物》1977年第6期。
孫作雲,《孫作雲文集(第一卷)楚辭研究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徐衛民,〈秦東陵考論〉,《咸陽師範學院學報》17卷5期(2002)。
馬書田,《華夏諸神:鬼神卷》台北:雲龍,2000。
馬振智,〈試談秦公一號大墓的槨制〉,《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5期。
馬雍,〈論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帛畫的名稱和作用〉,《考古》1973年第2期。
唐金裕,〈漢初平四年王氏朱書陶瓶〉,《文物》1980年第1期。
席德進,《中國民間美術》台北:雄獅美術,1989九版。
袁仲一,〈秦始皇陵與西漢帝陵異同的比較分析〉,收入:秦文化論叢編輯委員會,《秦文化論叢(第八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
袁仲一,《秦始皇的永恆軍團-秦兵馬俑探秘(最新版)》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12。
翁嘉聲,〈導讀 永恆的流浪者,奧德修斯-荷馬的史詩〉,收入:Homer, Odyssey;王煥生譯,《奧德賽》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
章太炎,〈文始〉,收入:氏著,《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許地山,《道教史》台北:九大文化,1987。
郭沫若,〈墨家節葬不非殉〉,收入,氏著:《奴隸制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郭沫若,〈申述一下關於殷代殉人的問題〉,收入:氏著《奴隸制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郭沫若,《屈原賦今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常任俠,〈我國傀儡戲的發展與俑的關係〉,收入:氏著,《常任俠藝術考古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陳子展,《楚辭直解》江蘇省:江蘇古籍出版社。
陳鍠,《古代帛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陳直,〈漢張叔敬朱書陶瓶與張角黃巾教的關係〉,《西北大學學報》1957年第1期。
陳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若干問題考述〉,《文物》1972年第9期。
陳直,《漢書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十周年紀念專號)》20期(1936)。陳槃,〈泰山主死亦主生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本3分(1980)。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之95)》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
國光紅,〈殷商人的魂魄觀念〉,《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1983。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1990。
張光直,〈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收入:氏著,《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
張珣,〈道教「祭解」儀式中的懺悔與「替身」:一個文化心理學的探討〉,收入:余安邦主編,《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探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8。
張勛燎、白彬,《中國道教考古》北京:線裝書局,2006。
張道一,〈魂歸何處-談喪葬和祭祀的紙紮藝術〉,收入:王朝聞總主編,《中國民間美術全集(2)祭祀篇-供品卷》台北:華一書局,1994。
黃曉芬,〈漢墓形制的變革──試析豎穴式槨墓向橫穴式室墓的演變過程〉,《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1期。
黃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彭毅,〈楚辭中運用神話的類型〉,收入: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
賀西林,〈洛陽卜千秋墓墓室壁畫的再探討〉,《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6期。
賀西林,〈漢代藝術中的羽人及其象徵意義〉,《文物》2010年第7期。
葛兆光,〈死亡之恐懼及其消解:中國古代宗教與文學中死後世界主題的演變〉,收入:氏著,《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楊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意義》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楊聯陞,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氏著,《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2009年重排本)》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楊鴻勛,〈西周岐邑建築遺址初步考察〉,《建築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楊鴻勛,〈關於秦代以前墓上建築的問題〉,收入:氏著,《建築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楊鴻勛,〈戰國中山王陵及兆域圖研究〉,收入:氏著,《建築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趙化成,〈秦東陵芻議〉,《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3期。
趙建偉,《人世的『禁區』-中國古代禁忌風俗》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賈海建,〈魂歸蒿里信仰辨析〉,《宗教學研究》2014年第2期。
賈蘭坡、甄朔南,〈原始墓葬〉,《史學月刊》1985年第1期。
裘錫圭,〈湖北江陵鳳凰山十號漢墓出土簡牘考釋〉,《文物》1974年第7期。
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原型批評的理論與方法》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葉舒憲,《英雄與太陽-中國上古史詩的原型重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
聞一多,〈神仙考〉,收入:氏著,《聞一多學術文鈔:神話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
蒲慕州,〈巫蠱之禍的政治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本3分(1986)。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麥田,2004。
蒲慕州,〈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台北:聯經,2010。
蒲慕州,〈漢代之信仰、想像、與幸福之追求〉,收入:邢義田、劉增貴主編,《古代庶民社會(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
蒲慕州,〈中國古代鬼論述的形成(先秦至漢代)〉,收入,氏著,《歷史與宗教之間》香港:三聯書店,2016。
熊傳新,〈對照新舊摹本談楚國人物龍鳳帛畫〉,《江漢論壇》1981年第1期。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山東:齊魯書社,1997。
鄭紹宗,《滿城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鄭岩,〈關於墓葬壁畫起源問題的思考〉,收入:氏著,《逝者的面具:漢唐墓葬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劉立麗,〈營城子壁畫墓淺議〉,《東北史地》2009年第3期。
劉明,《周秦時代生死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劉增貴,〈天堂與地獄:漢代的泰山信仰〉,《大陸雜誌》94卷5期(1997)。
劉衛華,〈戰國中山國金銀錯工藝賞析〉,《收藏家》2010年第1期。
劉衛華,〈戰國中山國黑陶賞析〉,《收藏家》2013年第10期。
劉錫誠,〈神話昆侖與西王母原相〉,收入:游琪、劉錫誠主編,《山岳與象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蔡哲茂,〈論殷卜辭中的「成」字為成湯之「成」--兼論「咸」「咸」為咸字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本1分(2006)。
潘魯生,〈概述〉,收入:王朝聞總主編,《中國民間美術全集(2)祭祀篇-供品卷》台北:華一書局,1994。
鞏啟明、鞏文,〈論仰韶文化居民的埋葬制度〉,收入:陝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祝賀石興邦先生考古半世紀暨八秩華誕文集》陝西:三秦出版社,2004。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修訂三版。
錢穆,〈論古代對於鬼魂及葬祭之觀念〉,收入:氏著,《靈魂與心》台北:聯經,2000九刷。
蕭兵,〈引魂之舟——楚帛畫新解〉,《湖南考古輯刊》1984年第00期。
蕭登福,《周秦兩和早期道教》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譚維四,〈曾侯乙墓的發現、發掘與研究〉,《江漢考古》2000年第1期。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台北:學生書局,1996。
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香港:香港明石文化,2004。
饒宗頤,〈論楚帛書之二氣與魂魄二元觀念及漢初之宇宙生成論〉,收入:饒宗頤、曾憲通,《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
蘇迎堂,〈古陶瑰寶——蛋殼陶〉,《文物》1980年第9期。
顧頡剛,〈昆侖傳說和羌戎文化〉,收入:氏著,《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欒保群,〈「泰山治鬼」說的起源與中國冥府的形成〉,《河北學刊》25卷3期(2005)。
(二)考古報告
山東省博物館,〈臨淄郎家莊一號東周殉人墓〉,《考古學報》1977年第1期。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滿城發掘隊,〈滿城漢墓發掘紀要〉,《考古》1972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安陽殷墟五號墓的發掘〉,《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區文化館,〈甘肅天水放馬灘戰國秦漢墓群的發掘〉,《文物》1989年第2期。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
《考古》編輯部,〈關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座談紀要〉,《考古》1972年第5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期。
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發掘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1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南襄城茨溝漢畫象石墓〉,《考古學報》1964年第1期。
河南省博物館,〈河南靈寶張灣漢墓〉,《文物》1975年第11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河南汝州市煤山龍山文化墓葬發掘簡報〉,《考古》2011年第6期。
東龍山考古隊,〈商州市東龍山漢墓〉,《文博》2001年第4期。
南京博物院、銅山縣文化館,〈銅山龜山二號西漢崖洞墓〉,《考古學報》1985年第1期。
紀南城鳳凰山一六八號漢墓發掘整理組,〈湖北江陵鳳凰山一六八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5年第9期。
洛陽博物館,〈洛陽西漢卜千秋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年第6期。
洛陽博物館,〈洛陽東漢光和二年王當墓發掘簡報〉,《文物》1980年第6期。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址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0期。
陜西文物管理委員會,〈長安縣三里村東漢墓葬發掘簡報〉,《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7期。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咸陽市博物館,〈陝西省咸陽市楊家灣出土大批西漢彩繪陶俑〉,《文物》1966年第3期。
陝西省文管會、博物館、咸陽市博物館楊家灣漢墓發掘小組,〈咸陽楊家灣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年第10期。
陝西省雍城考古隊,〈鳳翔秦公陵園第二次鑽探簡報〉,《文物》1987年第5期。
許玉林,〈遼寧蓋縣東漢墓〉,《文物》1993年第4期。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4年第7期。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第一卷)田野考古挖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湖南博物館,〈長沙砂子塘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63年第2期。
湖南省博物館,〈新發現的長沙戰國楚墓帛畫〉,《文物》1973年第7期。
湖南省博物館,〈長沙象鼻嘴一號西漢墓〉,《考古學報》1981年第1期。
隨縣擂鼓墩一號墓考古發掘隊,〈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7期。
三、外文專書與論文(含譯作)
Bronislaw Malinowski, 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 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工業叢書,1978。
David N. Keightley, “The Religious Commitment: Shang Theology and the Genesis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History of Religions, 17:3/4 (February,1978).
Ernst Cassirer, An Essay on M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重印。
Edith Hamilton, Mythology Timeless Tales of Gods and Heroes; 余淑慧譯,《希臘羅馬神話:永恆的諸神、英雄、愛情與冒險故事》台北:漫遊者文化,2015。
Homer, Odyssey; 王煥生譯,《奧德賽》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
J. G. Frazer, 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 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台北:桂冠圖書,1991。
Joyce Poole, Coming of Age with Elephants; 周文萍譯,《牠不重,牠是我兄弟:和大象生活的10000個日子》台北:皇冠文化,2000。
Lucién Lévy-Brühl,丁由譯,《原始思維》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William Shakespeare, As You Like It; 朱生豪譯,《皆大歡喜》台北:世界書局,1996。
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黃宗儀譯,〈污染象徵秩序〉,收入:Jerry C. Alexander、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文化,1997。
Mircea Eliade,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Mircea Eliade, Le Mythe de l’éternel retour: archetypes et repetition; 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2000。
Sigmund Freud, Toten and Taboo; 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逆溯文明與原始之河》台北:志文出版社,2004。
Victor Turner, The Ritual Process; 楊麗忠譯,〈過渡儀式與社群〉,收入:Jerry C. Alexander、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文化,1997。
大庭脩,〈前往冥府的通行證〉,收入:氏著,《漢簡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于 保田(U hoden),〈俑の定義〉,《日本女子大学紀要﹒人間社会学部》2016年第27号。
中村不折,李德范譯,《禹域出土墨寶書法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池田末利,〈中國におけゐ祖神崇拜の原始形態──「鬼」の本義〉,收入:氏著,《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9。
池田末利,〈魂‧魄考-思想の起源と發展〉,收入:氏著,《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9。
酒井忠夫,金華譯,〈泰山信仰研究〉收入:游琪、劉錫誠主編,《山岳與象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森安太郎,王孝廉譯,〈嶽神考(羊神考)〉,收入:氏著,《黃帝的傳說-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8。
森鹿三,鮑維湘譯,〈中國古代的山岳信仰〉,收入:游琪、劉錫誠主編,《山岳與象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曾布川寬,〈崑崙山と昇仙圖〉,《東方學報(京都)》51期(1979)。
曾布川寬,黃雪美譯,〈兵馬俑與秦的軍隊〉《文博》1995年第5期。
曾布川寬,劉曉路譯,〈向往昆侖山的升仙-古代中國人描繪的死後世界〉,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研究譯叢(第二輯)》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