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宋四家詩之議論性研究
作者:黃智群
作者(外文):Huang, Chih-Chu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貞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宋詩議論性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Song PoetryArgumentative NatureOuyang XiuWang AnshiSu ShiHuang Tingji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論文主要從議論的角度重新探究北宋詩歌的發展趨向與美學風貌,以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之詩歌為討論重心。藉由北宋四家詩之議論性的探討,揭示其創作實踐乃有別於傳統抒情詩之書寫特質。
  本文包括緒論、結論共闢七章。首先,梳理宋前詩歌的議論傳統,包含《詩經》的議論模式、玄言詩的表述方式、樂府及詠史詩的敘論關係,以及杜甫詩的議論特色,在內容要素與語言操作上奠定了宋詩議論的基礎。
  其次,分章探究北宋四家詩的議論書寫:歐陽修詩側重於不朽的思辨,以及借物立論的人文意義,並運用以文為詩的策略,開拓詩歌議論化的空間;王安石詩展現獨特的政治思維模式,並在歷史論斷中表現個人的志意,透過翻案、一題多寫等手法,呈現多元的議論層次;蘇軾詩以文學筆法表述政治異議,評斷歷史兼具當代意義,並成為進退出處之參照,亦在記遊、書畫題材中富涵人生哲理,使詩歌有其知性與趣味;黃庭堅詩的議政不強諫爭於廷,強調人材包新舊,並將論述重點轉向個人修為,反覆探究生命價值的抉擇與典範之追求。黃庭堅藉由次韻、酬答的戲作重新界定詩歌寫作之源,使作品能涵蓋理性思維、文人抱負與書卷才氣,議論性的宋詩亦富有文學性的價值。
  綜言之,本文從題材、形式的選擇乃至寫法、風格的呈現,以探究北宋四家詩之議論性,其目的在於使傳統抒情詩學下被忽略、排斥的「宋調」作品,能有「詩亦可以如是」的詮釋空間與意義。
  This study aimed to re-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aesthetic manifestation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try from a argumentative point of view by focusing the discussion on poems of Ouyang Xiu, Wang Anshi, Su Shi and Huang Tingjian to unveil the uniqu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creation and practice of poetry, which differed from those applied in traditional lyric poetr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argumentative nature of the four greatest poets’ poem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study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 section systematized the argumentativ traditions of poetry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which included the argumentativ style of the Book of Odes (also known as ‘Shijing’) , the expressing manner of metaphysical poetry, the descrip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Yuefu poems and history poems as well as the argumentativ characteristics of Du fu’s poems. These argumentativ traditions had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argumentativ techniques of Song Dynasty poetry in terms of content elements and linguistic manipulation.
  Next, the discussions of the argumentativ writings of the four schools of poetry during Northern Song Dynasty are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chapters: Ouyang Xiu’s poems aimed attention at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ities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eternity and the argumentation through objects and matters. He also utilized the strategy of ‘prose poetry’ to extend the space for poetic argumentation. Wang Anshi’s poems manifested a unique political frame of mind and expressed his own aspirations in historical judgement, in which diversified levels of argumentation were demonstrated through techniques such as presenting reversed views on historical events and elaborating one topic in different ways. Su Shi’s poems imparted political dissent in a literary manner, and the historical judgment revealed in which also carried a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and had become reference for advancing or retreating. He also disclosed rich philosophy of life in his travel literatur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t, which added sense and enjoyability to his poems. The political arguments of Huang Tingjian were not expressed in an assertive and explicit way but in an implicit style which emphasized that old and new personnel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government workforce. In addition, he shifted the focus of arguments to personal cultivation and repeatedly explored the choices of one's life values and pursuits of paragons. With the light literature of ‘rhyme-following’ that replied to a poem in the same rhyme and other response poems, the sources of poetic writings were redefined, which enabled his work to demonstrate rational thinking, scholar aspirations and literary talent and to bestow literary value upon argumentativ Song Dynasty poems.
  In a word,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argumentative nature of the four greatest poets’ poem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from their choice of topics and formats as well as demonstration style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the neglected and rejected Song Poetry's Style from traditional lyric poetry with room and value for interpretation via its findings proving that ‘poems can be like this’.
徵引文獻
一、古籍
〔漢〕毛公傳,〔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司馬遷著,〔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劉向編,《說苑》,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漢〕劉向,《列女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晉〕張華,《博物志》,收入《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晉〕陶淵明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王維著,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鼇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唐〕杜甫著,〔清〕浦起龍注,《讀杜心解》,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唐〕劉禹錫著,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唐〕柳宗元,《柳河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99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上海:上海商務,1937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唐〕杜牧著,吳在慶校注,《杜牧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2冊。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梅堯臣著,朱東潤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歐陽修,《詩本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70冊。
〔宋〕歐陽修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宋〕蘇舜欽著,傅平驤、胡問陶校注,《蘇舜欽集編年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宋〕蘇洵,《嘉祐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04冊。
〔宋〕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北平:古籍出版社,1956年。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王安石,《臨川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05冊。
〔宋〕王安石著,李壁箋注,高克勤點校,《王荊文公詩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鄭獬,《鄖溪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097冊。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036冊。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魏泰,《東軒筆錄》,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蘇軾,《蘇軾文集校注》,收入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蘇轍,《欒城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12冊。
〔宋〕朱長文,《墨池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2冊。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宋〕黃庭堅,《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宋]黃庭堅著,任淵等注,劉尚榮校點,《黃庭堅詩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黃庭堅著,陳永正、何澤棠注,《山谷詩注續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楊時編,《二程粹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698冊。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63冊。
〔宋〕葉夢德,《石林詩話》,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宋〕朱弁,《風月堂詩話》,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479冊。
〔宋〕陳與義,《簡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29冊。
〔宋〕江少虞,《事實類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74冊。
〔宋〕黃徹,《跫溪詩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宋〕胡仔纂集,《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楊萬里著,辛更儒箋校,《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許顗,《彥周詩話》,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宋〕朱熹,《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趙汝愚編,《宋名臣奏議》,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431冊。
〔宋〕楊仲良編,《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宋〕葉適著,劉公純等點校,《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宋〕費袞,《梁谿漫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64冊。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宋〕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07冊。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
〔宋〕何谿汶,《竹莊詩話》,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481冊。
〔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481冊。
〔宋〕黃震,《黃氏日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708冊。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481冊。
〔宋〕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元〕方回編,《瀛奎律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366冊。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203冊。
〔元〕湯垕,《畫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4冊。
〔元〕脫脫等著,《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明〕高棅編選,《唐詩品彙》,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明〕吳訥,《文章辨體》,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明]都穆,《南濠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明〕李夢陽,《空同集》,收入《景印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1266冊。
〔明〕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明〕楊慎,《升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270冊。
〔明﹞謝榛,《四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
〔明〕屠隆著,李亮偉、張萍校注,《由拳集校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
〔明〕孫鑛,《孫月峰先生批評詩經》,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第150冊。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明〕江盈科,《江盈科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明〕陳邦瞻輯,《宋史紀事本末》,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353冊。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薑齋詩話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91冊。
〔清〕葉燮,《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清〕王士禎,《古詩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四部備要》本。
〔清〕吳之振,《宋詩鈔》,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461冊。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清〕沈德潛,《古詩源》,臺北:新陸書局,1981年。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收入《畫論叢刊》,臺北:鼎文書局,1972 年。
〔清〕全祖望著,朱鑄禹彙校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紀盷等著,《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清〕趙翼,《甌北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04冊。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43冊。
〔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清〕胡承珙,《毛詩後箋》,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第111冊。
〔清〕張玉穀,《古詩賞析》,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1980年。
〔日〕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臺北:學海出版社,2016年。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郭紹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2006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方瑜,《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1985年。
王宇根,《萬卷:黃庭堅和北宋晚期詩學中的閱讀與寫作》,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合編,《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白政民,《黃庭堅詩歌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我芯,《中國詩歌諷諭傳統:兼論唐代新樂府》,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5年。
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呂正惠,《杜甫與六朝詩人》,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正惠,《詩聖杜甫》,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
李元貞,《黃山谷的詩與詩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2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杜若鴻,《北宋詩歌與政治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周劍之,《宋詩敘事性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林宜陵,《北宋詩歌論政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林宜蓉,《舟舫、療疾與救國:明清易代文人徐枋之身分認同與遺民論述》,臺北:萬卷樓,2014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胡小石,《胡小石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胡小石,《胡小石論文集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胡大雷,《玄言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胡曉明,《中國詩學的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胡曙中,《美國新修辭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劉倩、彭淮棟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張高評,《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臺北:萬卷樓,2004 年。
張高評,《苕溪漁隱叢話與宋代詩學典範──兼論詩話刊行及其傳媒效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3年。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以翻案詩、禽言詩、詩中有畫為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年。
梁昆,《宋詩派別論》,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許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臺北:水牛出版社,1997年。
郭正道,《宋代鹽業經濟史》,秦皇島:人民出版社,1990 年。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傅璇琮編,《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曾棗莊、曾濤編,《蘇詩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程千帆等著,《被開拓的詩世界》,武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黃奕珍,《象徵與國家:杜甫論文新集》,臺北:唐山出版社,2010年。
黃啟方,《兩宋文史論叢》,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黃啟方,《黃庭堅研究論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黃寶華,《黃庭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寶華選注,《黃庭堅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黃智群,《南朝贈答詩與士人文化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楊松年,《杜甫〈戲為六絕句〉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葉維廉,《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臺北:時報文化,1980年。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1978年。
齊益壽,《黃菊東籬耀古今:陶淵明其人其詩散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劉正忠,《王荊公金陵詩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劉成國,《變革中的文人與文學──王安石的生平與創作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劉承慧,《寫作文法三十六講》,臺北:春天寫作,2016年。
蔡英俊,《語言與意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錢志熙《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錢鍾書,《七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錢鍾書,《宋詩選註》,臺北:書林出版,1990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繆鉞,《詩詞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謝桃坊,《蘇軾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8年。
顏崑陽,〈「詩比興」的「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美〕楊曉山著,文韜譯,《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艾朗諾(Ronald C. Egan)著,杜斐然、劉鵬、潘玉濤譯,《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Cleanth Brooks and Robert Penn Warren. Modern Rhetoric.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9,
Holman, C. Hugh, A Handbook to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Original Edition by William Flint Thrall and Addison Hibbard.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Education Pub, c1980.
Pater, Walter, The Renaissance: Studies in Art and Poet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Sartre, Jean-Paul. What is literature?, tran. by Bernard Frechtman, Northampton: John Dickens & Co Ltd, 1967.
Toulmin, S. E, The uses of argument,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二)單篇論文
朱剛,〈士大夫文化的兩種模式:〈虔州學記〉與〈南安軍學記〉,《江海學刊》第3期,2007年,頁174-180。
呂肖奐,〈創新與引領:宋代詩人對器物文化的貢獻──以硯屏的產生及風行為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9年,頁39-45。
李正民,《議論詩建類說──兼談「文學散化律」》,《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 期,1989年,頁33-39。
李貞慧,〈「文從道出」的書寫實踐──以朱熹「記」與北宋「記」之書寫內容為討論中心〉,《漢學研究》第26卷第3期,2008年9月,頁1-34。
李娟,〈由唐入宋石鼓詩之流變〉,《雲南社會科學》第6期,2014年,頁171-175。
李華瑞,〈九百年來社會變遷與王安石歷史地位的沉浮(上)〉,《河北學刊》第24卷第2期,2004年3月,頁170-175。
李華瑞,〈九百年來社會變遷與王安石歷史地位的沉浮(下)〉,《河北學刊》第24卷第4期,2004年3月,頁153-158。
周建渝,〈物象向意象轉化的美學原則〉,《中國文學學報》第1期,2010年12月,頁49-59。
周裕鍇,〈宋代〈演雅〉詩研究〉,《文學遺產》第3期,2005年,頁38-50。
周豔菊,〈少讀漫叟文,晚尋次山跡──略論黃庭堅對元結的接受〉,《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3年,頁24-28。
姚華,〈詩學變革中的「遊戲」姿態──黃庭堅的戲題詩寫作及其詩學意義〉,《中國詩歌研究》第9輯,2012年,頁296-310。
姜龍翔,〈蘇軾〈石鼓歌〉探析〉,《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32期,2009年3月,頁101-130。
姜龍翔,〈論蘇軾〈鳳翔八觀〉之游戲性質──以王國維「游戲說」為理論依據〉,《興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0年12月,頁39-57。
柯慶明,〈「論」「說」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研究〉,收入《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頁5-62。
柯慶明,〈抒情美典的起源與質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89-112。
韋春喜,〈宋代史學精神與史論詩〉,《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2年,頁86-96。
夏長樸,〈丹青難寫是精神──讀王安石的詠史詩〉,《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4卷第2期,1995年12月,頁183-197。
康凱淋,〈千古吟誦──歷代詠寫「三良」詩的主題與特色〉,《國文學報(高師大)》卷11,2010年1月,頁177-201。
張高評,〈破體與宋詩特色之形成(二)──「以議論為詩」為例〉,《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1995年,頁195-240。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代詠史詩之新變──以遺民陳普詠史組詩為例〉,《文與哲》第11期,2007年12月,頁313-356。
張高評,〈蘇軾題畫詩與意境之拓展〉,《成大中文學報》第 22 期,2008年10月,頁23-60。
張高評,〈苕溪漁隱論宋詩宋調之形成──以歐、王、蘇、黃詩風為例〉,《中國學術年刊》第33期,2011年3月,頁29-58。
張高評,〈翁方綱《石洲詩話》論宋詩宋調──以蘇軾、黃庭堅詩為核心〉,《文與哲》第22期,2013年6月,頁403-440。
張蜀蕙,〈誰在地景上寫字──由〈大唐中興頌〉碑探究宋代地誌書寫的銘刻與對話〉,《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5卷第2期,2010年9月,頁29-76。
張節末、趙瓊瓊,〈論玄言詩的詩體革命〉,《社會科學戰線》第9期,2012 年,頁151-158。
陳才智,〈蘇軾詩歌與北宋文化的議論精神和淡雅精神〉,《湛江海洋大學學報》第22卷第2期,2002年4月,頁63-73。
陳才智,〈在形影神與身心意之間──蘇軾之於陶淵明、白居易〉,《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2期,2018年3月,頁129-137。
陳忻,〈北宋中葉詩歌政治化、議論化探源〉,《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4年,頁24-28。
陳鍾琇,〈「蝗災食苗民自苦」──論唐宋蝗災詩中的災異、防治與寓意〉,收入明道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互涉與共榮:唐宋生態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萬卷樓,2014年,頁213-245。
程磊,〈論陶淵明的價值選擇和生命境界──以〈形影神〉為例〉,《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6期,2010 年11月,頁75-78。
黃偉倫,〈論蘇軾〈和陶詩〉中的「本色」意義〉,《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21期,2006年12月,頁33-48。
黃奕珍,〈論歐陽修詩的議論型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紀念歐陽脩: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大中文系,2009年,頁159-214。
黃智群,〈宋人「以文為詩」的新解讀──以歐、蘇的書寫實踐為考察的起點〉,《漢學研究》第35卷第4期,2017年12月,頁173-196。
楊玉成,〈後設詩歌:唐代論詩詩與文學閱讀〉,《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6月,頁63-131。
雷恩海,〈詠史詩淵源的探討暨詠史詩內涵之界定〉,《貴州社會科學》卷4,1996年,頁70-74。
赫廣霖,〈宋詩「議論」探源與評述〉,《山東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2001年,頁48-50。
趙仁珪,〈「開口攬時事,論議爭煌煌」──從梅堯臣、歐陽修、蘇舜欽看宋詩的議論〉,《文學遺產》第1期,1982年,頁20-25。
齊益壽,〈談六朝詠史詩的類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4期,1977年4月,頁9-12。
劉成國,〈論王安石的翻案文學〉,《浙江社會科學》第2期,2014年2月,頁105-113。
劉成國,〈論唐宋間的「尊揚」思潮與古文運動〉,《文學遺產》第3期,2011年,頁68-81。
劉成國、李梅,〈論王安石詠史詩的政治內涵和藝術特色〉,《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第8卷第2期,2009年6月,頁121-126。
劉承慧,〈先秦實詞與句型——兼論句型與文章風格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25-44。
劉昭明,〈蘇軾鹽法諷諭詩發微〉,收入劉昭明主編,《2014 第十一屆兩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年12月,頁197-234。
劉寧,〈論歐陽修詩歌的平易特色〉《文學遺產》第1期,1996年,頁52-60。
劉靜貞,〈史之為用?──過去在王安石眼中的價值與意義〉,收入《鄧廣銘教授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頁76-89。
劉瀟艷,〈宋詩的「以議論為詩」淺探〉,《懷化學院學報》第25卷第9期,2006年9月,頁93-96。
鞏本棟,〈「東坡烏臺詩案」新論〉,《江海學刊》第2期,2018年,頁192-198。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67-96。
賴文隆,〈蘇軾〈石蒼舒醉墨堂〉詩中「我書意造本無法」之書學觀析探〉,《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28期,2018年7月,頁135-176。
韓酉山,〈歐陽修潁州聚星堂燕集賦詩考述〉,《江淮論壇》第4期,1999年,頁86-92。
簡錦松,〈從一個新觀點試論北宋詩〉,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頁389-419。
顏崑陽,〈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年7月,頁43-68。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爲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279-302。
顏崑陽,〈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頁1-47。
[日]內山精也,〈宋代士大夫的詩歌觀──從蘇黃到江西派〉,收於沈松勤主編,《第四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226-242。

(三)學位論文
王秀如,《黃庭堅讀書詩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
王萬儀,《現代白話文寫作類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0年。
江珮慧,《王荊公詠史詩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吳星瑾,《宋代說理詩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吳彩娥,《清代宋詩學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3年。
林雅鈴,《王安石以人名入題之詠史詩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
金南喜,《魏晉交誼詩類的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唐梓彬,《王安石詩歌及其詩學研究:唐宋詩歌演變抉微》,香港: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6年。
陳英傑,《宋代「詩學盛唐」觀念的形成與內涵》,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程維,《先唐詩歌的議論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蔡孟芳,《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蕭名㛢,《烏臺詩案詮釋問題的再思考》,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
謝朝唐,《否定與陰影:沙特與列維納斯論文學對象》,高雄:中山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鍾志偉,《執志與保真:王荊公詩歌主題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5年。
顏毓君,《黃庭堅記遊詩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