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宋五家記遊散文研究
作者:林淑雲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滿銘
顏瑞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記遊散文歐陽脩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5
「山水之神情,恆與幽人畸士相親暱,然非語言文章之妙,不足以發潛而流遠。」記遊散文孕育於兩漢之前,奠基於魏晉南北朝,至唐宋而日臻成熟,明清踵繼前代,大為風行。綜觀其發展,宋代的記遊散文,文人投射前所未有的理性目光於自然景色,因此記遊作品中除了對「目之所覽」的傳神寫照,「情與物會」的感懷起興,更塗抹著「思與境偕」的理性思辨、洞見慧識。將景、情、事、理、趣,有機地融為一體,用筆靈活,揮灑自如。余光中即說道:「散文遊記要到宋代才有恢宏的規模,不但議論縱橫,而且在寫景、狀物、敘事各方面感性十足,表現出更為持續而且精細的觀察力和想像力。」由此可知宋代記遊散文紹承前代,以光來者,流風深遠。有宋一代,散文名家輩出,最受肯定者為歐、曾、王、三蘇等人。歷來學者對於諸家名篇,頗多關注,惜多作單篇的鑑賞分析,或從作家的遊宦遭際切入其思想及作品,或作專家文研究,鮮見綜理爬梳者。故筆者不揣淺陋,意欲以《北宋五家記遊散文研究》為題,在前人的基礎上,針對此一命題進行論述。
所謂北宋五家,係指「唐宋八大家」中,宋代之歐陽脩、曾鞏、王安石,二蘇(蘇軾、蘇轍)。蘇洵原為北宋六家之一,然因其記遊作品甚少,故不在論文寫作之列。
現今學者以旅遊的真實性、遊蹤的紀錄以及遊感的抒發為遊記的要素,缺一不可。然因「遊記」的狹義定義,至近代而始周全,以近代的文體概念統攝古典作品,每有扞格之處,且古人於寫作時,並非有意創作符合現代定義的「遊記」,如以狹義定義嚴格規範遊記的內涵,恐有削足適履之慮。是以本論文在取狹義的遊記定義的同時,另考量「遊」的藝術特質及其意義,故以「記遊散文」為題,以免定義上的混淆。
綜觀北宋五家之記遊作品,大抵可分為兩類:一為親臨親履的感懷,二是未身臨實境,而思緒飛馳之作。準此,本論文之取材範圍,既包括作者親身遊歷的真實之遊,同時也涵蓋不具實際的空間位移,跨越形體拘執的精神之遊。兩者合觀,期能完整的掌握北宋五家記遊作品之面貌,從而一窺北宋記遊散文之特殊性及價值所在。
本論文分共分六章,其各章要旨,略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疇與義界、研究概況與成果、研究步驟與方法。
第二章:北宋五家記遊散文的時代背景。針對記遊散文發展之外緣因素提出觀察,以明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對文體、文風的影響。就政治環境的催化、社會經濟的推助、學術思潮的鼓蕩、古文運動的促進、繪畫藝術的啟發等五個面向申說其開展之因。
第三章:北宋五家記遊散文的遊觀向度。主體對於審美客體獨特的感知,是「遊」的過程中最具價值之處,除了展現個體的獨特性之外,同時亦可見共時互文彼此之間的生發相應處。綜觀五家遊觀,大要可析為七項。分別為:欣悅自得的情調、考證尚實的態度、人生如寄的感懷、與民同樂的襟抱、憂國憂民的情操、超然物外的曠達、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四章:北宋五家記遊散文的寫作特色。在寫作內容上,側重於對於「遊歷之所的闡名釋義」,並高度發揮「謀篇布局,井然有序」、「善用虛字,傳神達意」、「意境獨造,虛實相生」的行文藝巧。其於寫作方向上,表現出:「情理交融的審美歸趨」。寫作重心由景的「再現」到自我的「表現」。思考焦點則由「物」轉為「人」,同時表現知性尚理的思維,從唐代的「詩人遊記」一變為「哲人遊記」。
第五章:北宋五家記遊散文的成就與影響。影響有三:一是融合前代「比德興情的遊觀取向」、「山水清音的美感體悟」、「物我渾融的生命境界」,再益以宋代獨特的理性思維,發展出遊觀視角多元的記遊散文。二是「藝術表現的純熟」、三是「形式結構的突破」,是以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六章:結論。宋代記遊散文以其自由之體、清麗之姿、雅逸之致,使文人競相投入創作,五家自是其中翹楚。在作品中,文人不僅以其文采描繪景物,更在應目會心之處傳達主體的思想情感。而觀察共時互文的異質性和對話性,更可得見各家姿態橫生,卓然成家之處。
凡例:
參考書目分專書、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三大類。
專書又分為古籍與今人論著二部分。
古籍先依成書年代再依編著者姓氏筆畫遞增排序。
今人論著之排列順序為 1. 五家研究 2. 山水記遊 3. 文學史、文學理論 4. 其他重要參考書目。
期刊論文之排列順序為(一)山水記遊(二)歐陽脩(三)曾鞏(四)王安石(五)蘇軾(六)蘇轍(七)其他。
今人論著、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均依編著者姓氏筆畫遞增排序。

一、專書
(一) 古籍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9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9月。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9月。
〔梁〕沈約:《宋書》第3冊,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6月。
〔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2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唐〕房玄齡等:《晉書》第2冊,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3月。
〔唐〕韓愈等撰,〔清〕沈德潛評點:《唐宋八大家文讀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微縮清乾隆十五年刊本,1750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9月。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宋〕朱熹集注:《四書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5月。
〔宋〕郭熙撰,〔宋〕郭思編:《林泉高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曾鞏:《元豐類稿》,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宋〕曾鞏撰,陳杏珍、晁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宋〕詹大和等:《王安石年譜三種》,臺北:中華書局,2006年6月。
〔宋〕歐陽脩:《歐陽文忠公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宋〕謝枋得批選,〔明〕李廷機評訓,〔日〕原田由已標箋:《正續文章軌範》,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12月。
〔宋〕蘇軾:《東坡題跋》,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馮應榴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月。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宋〕蘇軾撰,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
〔宋〕蘇軾撰,曹樹銘校編:《蘇東坡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2月。
〔宋〕蘇轍:《欒城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元〕李淦:《文章精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元〕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9月。
〔明〕吳訥:《文章辨體序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6月。
〔明〕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計成原作,黃長美撰述:《園治》,臺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4月。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6月。
〔清〕吳楚材編,王文濡校勘:《精校評注古文觀止》第2冊,臺北:中華書局,1961年11月。
〔清〕林紓:《畏廬論文等三種》,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7月。
〔清〕姚鼐編,〔清〕林紓評選:《古文辭類纂選本》第9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排印本。
〔清〕姚鼐編,王文濡評校:《古文辭類纂評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4月。
〔清〕唐彪:《讀書作文譜》,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11月初版。
〔清〕張伯行選:《唐宋八大家文鈔》,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清〕梁廷枏:《東坡事類》下冊,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1年12月。
〔清〕清高宗御選:《唐宋文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2月。
〔清〕許楝評選,〔清〕黎經誥箋注:《六朝文絜》,臺北:育民出版社,1974年12月。
〔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7月第1版。
〔清〕劉大櫆:《論文偶記》,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劉開:《劉孟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
〔清〕劉聲木:《萇楚齋隨筆》,臺北:世界書局,1960年11月。
〔清〕儲欣輯:《唐宋十大家全集錄》第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
(二) 今人論著
1. 五家研究
孔凡禮撰:《蘇軾年譜》,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5月。
方元珍:《王荊公散文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new window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王水照:《蘇軾》,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82年3月。
王師更生:《曾鞏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6月。
王師更生:《蘇軾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2月。
王師更生:《歐陽修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5月。
朱世英、郭景春著:《唐宋八大家散文技法》,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89年3月。
朱靖華:《蘇軾論》,北京:京華出版社,1997年12月。
吳小林:《唐宋八大家》,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12月。
李道英著:《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李震:《曾鞏年譜》,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沈松勤:《新譯王安石文集》,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9月。
洪本健編:《歐陽脩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5月。
范軍:《蘇東坡的人生哲學》,臺北:揚智文化,1995年9月。
徐文明:《出入自在-王安石與佛禪》,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馬斗成:《宋代眉山蘇氏家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高克勤:《王安石與北宋文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高克勤注譯:《新譯曾鞏文選》,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5月。
梁啟超:《王荊公》,臺北:中華書局,1956年9月。
陳耀南:《唐宋八大家》,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8月。
陶文鵬:《蘇軾詩詞藝術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
熊禮匯編撰:《唐宋八大家文章精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劉乃昌:《蘇軾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3月。
劉若愚:《歐陽修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5月。
劉德清著:《歐陽修紀年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龔鵬程:《遊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2. 山水記遊
丁成泉著:《中國山水詩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8月。
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歷代遊記賞析》,濟南:山東少年兒童出版社,1985年2月。
王玉成主編:《旅遊文化概論》,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5年8月。
王立群:《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6年10月。
王毅:《翳然林水-棲心中國園林之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王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2月。
李文初等:《中國山水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周冠群:《遊記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年3月。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3月。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6月。
侯迺慧:《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
倪其心等選注:《中國古代遊記選》,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0年1月。
張田主編:《中國遊記鑑賞辭典》,西安:陝西旅遊出版社,1992年8月。
曹林娣著:《中國園林藝術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梅新林、俞樟華主編:《中國遊記文學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章必功:《中國旅遊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章尚正:《中國山水文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9月。
陳從周:《說園》,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4年11月。
鄒樹梅著:《旅遊史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7月。
臧維熙、許評主編:《中國遊記鑑賞辭典》,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年11月。
謝凝高:《山水審美:人與自然的交響曲》,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9月。
羅宗陽:《古代山水記探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8月。
3. 文學史、文學理論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6月。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
王忠林等:《中國文學史初稿》,臺北:石門圖書公司,1978年11月。
朱世英等:《中國散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朱立元:《美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5月。new window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一)(二),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
李正西:《中國散文藝術論》,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
周明:《中國古代散文藝術》,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邱師燮友、方師祖燊:《散文結構》,臺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70年6月。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10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2月。new window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張思齊:《宋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張海鷗:《宋代文化與文學研究》,北京:中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4月。
張夢新主編:《中國散文發展史》,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張毅著:《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new window
陳飛、傅璇琮主編:《中國古代散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曾棗庄:《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臺北:麗文公司,1993年10月。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2月。
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劉一沾等:《中國散文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6年7月。
〔日〕兒島獻吉郎撰,孫俍工譯:《中國文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5月。
4. 其他重要參考書目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概要》,臺北:先知出版社,1974年3月。
王國維撰,徐調孚校注:《校注人間詞話》,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9月。
成偉鈞主編:《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1月。
朱義冑:《林琴南學行譜記四種》,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4月。
余光中:《藍墨水的下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吳怡:《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4月。
宋文蔚編:《評註文法津梁》中冊,臺北:蘭臺書局,1970年9月。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10月。
李澤厚:《美學四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6月。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臺北:金蘭文化出版社,1984年5月。
侯迺慧:《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7月。new window
俞崑編:《中國畫論類編》上冊,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10月。
姚瀛艇主編:《宋代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9月。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11月。new window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3月。
徐吉軍等:《中國風俗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
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鑑賞集成(中)》,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7月。
高步瀛選注:《唐宋文舉要(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月。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清治:《道之美-中國的美感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5月。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陳衍:《石遺室論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陳師滿銘:《國文教學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9月。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3月。
彭吉象主編:《中國藝術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曾棗莊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9月。
馮書耕、金仞千:《古文通論》中篇,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年4月。
楊家駱主編:《宋人題跋下》,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11月。
楊海明:《唐宋詞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2月。
楊渭生等:《兩宋文化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上),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4月。
葉嘉瑩:《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7月。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new window
劉苑如主編:《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11月。
劉師培:《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9月。
糕夢庵:《宋代人物與風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10月。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9月。
錢穆:《國史大綱》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0年6月。
錢鍾書:《管錐編》第3冊,臺北:友聯出版社,1981年。
龔鵬程:《年報:一九九六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年12月。

二、學位論文
王素琴:《蘇轍古文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八十四年碩士論文。
王瑞蓮:《游心騁目‧養志怡情-北宋詩歌中園林意趣探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九十二年碩士論文。
江正誠:《歐陽修的生平及其文學》,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六十七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炎城:《蘇軾文學研究》,香港能仁學院中文研究所1996年碩士論文。
宋雪茜:《蘇軾夜遊及其對夜間旅遊審美的啟示》,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2005年碩士論文。
李李:《三蘇散文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八十一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純瑀:《柳宗元與蘇軾山水遊記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九十六年碩士論文。
李慕如:《歐陽修古文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七十八年碩士論文。
林敬文:《王安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六十七年碩士論文。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九十三年碩士論文。
金容杓:《曾鞏散文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八十二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金容杓:《柳宗元散文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七十三年碩士論文。
柯玲靈:《蘇軾命名散文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九十四年教學碩士論文。
紀懿珉:《蘇軾記遊文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八十八年碩士論文。
徐浩祥:《蘇軾記遊作品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九十二年碩士論文。
高光惠:《蘇轍文學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七十七年碩士論文。
高顯瑩:《蘇軾記遊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七十六年碩士論文。
張瑞興:《北宋山水小品文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愛傑:《論蘇軾的遊記散文》,寧夏大學中文系2003年碩士論文。
莊國瑞:《宋代山水遊記新論》,內蒙古師範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
郭淑玲:《蘇軾黃州記遊文學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九十八年碩士論文。
陳英姬:《蘇軾的政治生涯與文學的關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七十八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素貞:《宋代山水遊記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七十五年碩士論文。
陳啟佑:《唐代山水小品文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七十四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彭珊珊:《蘇東坡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七十三年碩士論文。
曾文樑:《曾鞏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七十二年碩士論文。
黃美玲:《宋詩的形成-以歐、梅、蘇為探究中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八十四年碩士論文。
黃美珍:《歐陽修之文學及其事業》,香港珠海大學中文研究所1980年碩士論文。
黃美娥:《蘇軾文論及其散文藝術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七十七年碩士論文。
黃惠菁:《東坡文藝創作理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八十年碩士論文。
黃韻光:《歐陽脩的生活藝術》,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九十五年碩士論文。
廖素卿:《曾鞏散文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七十四年碩士論文。
蔡造:《蘇軾小品文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八十七年博士論文。
蔣錦繡:《壺天縮影見石趣:宋代文人賞石生活硏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八十三年碩士論文。
鄭文清:《蘇軾藝術思想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八十年碩士論文。
謝惠芳:《蘇軾題畫文學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八十三年碩士論文。
魏王妙櫻:《曾鞏文學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八十八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
(一) 山水記遊
王文進:〈中國自然山水文學的三部曲-以南朝「山水詩」到「徐霞客遊記」的觀察〉,《中外文學》,26卷6期(總306期),1997年11月,頁75-82。new window
田宏虎:〈古代山水遊記發展論略〉,《中國民航學院學報》,12卷4期,1994年12月,頁45-49。
朱德發:〈試論中國遊記散文中的文體特徵〉,《菏澤師專學報》,23卷1期,2001年2月,頁1-7,89。
余光中:〈中國山水遊記中的知性〉,《人間副刊》,1981年12月2、3日。
余光中:〈杖底煙霞-山水遊記的藝術〉,《中華日報十二版》,1982年11月3-5日。
呂孝虎、呂紅環:〈古代遊記的歷史自然地理學價值〉,《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6期,2003年,頁17-18。
林田壽:〈中國山水畫構圖中視點移動分析研究〉,《新竹師專學報》,12期,1985年,頁313-346。
林非:〈關於散文、遊記和雜文的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期,2000年,頁35-43。
哈嘉瑩:〈山水遊記與山水遊記的時代特色〉,《廊坊師範學院學報》,4期,2000年,頁20-27。
徐慧琴:〈對遊記散文定義的再思考〉,《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8卷2期,2009年3月,頁106-108。
班瀾:〈山水精神與「遊子文學」〉,《內蒙社會科學(漢文版)》,1期,1998年,頁77-83。
貢小妹:〈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山水旅遊文學中的自然美透析〉,《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學報)》,1期,1996年,頁76-79。
張大新:〈明理•圖貌•傳神•寫心-關於山水遊記形成過程的思考〉,《文學評論》,2期,1992年,頁85-95。
張瑛:〈從美學觀看古代遊記的產生和發展〉,《中州大學學報》,3期,2001年7月,頁38+44。
張瑞興:〈北宋山水小品文中的「貶謫與放逐」的主題意境〉,《新亞論叢》,7期,2005年6月,頁217-220。new window
曹家治:〈山水遊記的內在生命〉,《社會科學研究》,2期,2002年,頁152-154。
莊國瑞:〈宋代山水遊記中的哲理〉,《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35卷3期,2006年5月,頁126-128。
陳忠和:〈晚明山水小品中「遊貴有言」的審美表現理念〉,《興大人文學報》,35期(上),2005年6月,頁297-332。new window
傅怡靜:〈詩畫本一「理」-論宋代山水詩對山水畫的影響〉,《重慶社會科學》,2期,2006年,頁49-51。
黃麗月:〈「內有自得,外有所適」-以北宋亭臺樓閣諸記為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綜合類)》,21期,2005年12月,頁37-61。new window
蒲基維:〈談兩宋「臺閣名勝記」(上)(下)〉,《國文天地》,16卷5、6期,2000年10、11月。
蓋琦紓:〈山水的「行旅」與「遊覽」-韓愈〈南山詩〉、白居易〈遊悟真寺詩〉之析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5期,2001年6月,頁25-40。
鄭明娳:〈論遊記體散文〉,《文訊月刊》,29期,1987年4月,頁196-200。
賴宇紅:〈旅遊景觀的審美要素解析〉,《昆明大學學報(綜合版)》,1期,2002年,頁30-33。
羅珮瑄、張淳婷、吳毓純:〈「游觀與體現:中國文人的身體實踐與自我體現之再思」座談會記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卷1期,2007年3月,頁1-65。
龔鵬程:〈遊人記遊:論晚明小品遊記〉,《中華學苑》,48期,1996年7月,頁39-64。new window
(二) 歐陽脩
丁俊麗:〈從「道學」內涵的差異看韓愈、歐陽脩、蘇軾散文風格的不同〉,《宜宾學院學報》,2期,2007年2月,頁16-19。
尹壽波、趙永芳:〈讀千古美文 品和諧之音-淺談《醉翁亭記》中的和諧美〉,《中國古代文學研究》,5期,2008年,頁20。
王師基倫:〈歐蘇散文創作與接受的考察〉,《東華漢學》,創刊號,2003年2月,頁21-43。
史玉風:〈《醉翁亭記》與醉翁形象探究〉,《鎮江高專學報》,21卷1期,2008年1月,頁6-8。
朱宇文:〈歐陽脩祭文淺析〉,《醒吾學報》,2009年6月,頁189-209。new window
江國貞:〈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在滁州何以自稱為翁?〉,《國文天地》,10卷6期,1994年11月,頁17-21。new window
吳品萫:〈回應與商榷-再論「醉翁亭記」中的歐陽修「言樂」是否為真樂?〉,《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卷5期(總71期),2002年2月,頁152-165。
吳新雷:〈與醉翁亭對稱的醒心亭〉,《古典文學知識》,3期,1994年,頁90-92,111。
李仁生、劉蓓然:〈解讀《醉翁亭記》太守之「樂」〉,《江西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8卷3期,2005年9月,頁51-52。
李彤:〈歐陽脩對曾鞏散文的影響〉,《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卷4期,2008年12月,頁79-100。
李浪安:〈論〈豐樂亭記〉和〈醉翁亭記〉的意蘊〉,《雲南電大學報》,8卷2期,2006年6月,頁26-29。
沈謙:〈兩幅案頭山水之勝境:從寫景、意境比較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古典文學》,4期,1982年12月,頁159-177。
周新民:〈妙築醉翁亭巧見文忠心-解讀《醉翁亭記》的藝術結構〉,《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3卷12期,2003年9月,頁55-56。
周进珍:〈《醉翁亭記》的一種解讀:生態美學的視角〉,《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5卷2期,2008年4月,頁4-6。
林淑芬:〈一般心情兩樣情懷-賞析〈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國文天地》,8卷3期,1992年8月,頁50-57。new window
邱華苓:〈歐陽脩「醉翁亭記」探析〉,《育達學院學報》,7期,2004年5月,頁25-43。
金啟華、譚慶龍:〈論歐陽修守滁州時的詩文〉,《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1997年,頁11-25。
洪正玲:〈歐陽修〈醉翁亭記〉篇旨析論-與民同樂之餘是否仍有憂憤悲情?〉,《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卷3期,1999年10月,頁145-158。
若白:〈歐陽脩與宋代文學〉,《商洛學院學報》,21卷3期,2007年9月,頁48-52。
張月珠:〈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之探討〉,《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6卷5期,2000年9月,頁69-72。
張春生:〈淺析《醉翁亭記》四個審美視角〉,《現代語文》,12期,2006年,頁24。
張蜀蕙:〈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的真實-由歐陽脩、蘇軾作品探討北宋地誌書寫與閱讀〉,《東華人文學報》,11期,2007年7月,頁85-119。new window
張覺:〈古文研析-歐陽修「醉翁亭記」賞析〉,《明道文藝》,286期,2000年1月。
張覺:〈《醉翁亭記》藝術成就漫談〉,《明道文藝》,350期,2005年5月,頁124-129。
曹家富:〈歐陽修與滁州〉,《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卷1期,2003年3月,頁25-27。
曹嘉玲:〈歐陽脩〈醉翁亭記〉篇章結構探析〉,《國文天地》,2008年12月,頁83-89。new window
郭春林:〈從滁州詩歌創作看歐陽修中年時期的貶官意識〉,《廣西社會科學》,7期(總121期),2005年,頁94-96。
陳方方:〈從《醉翁亭記》看「六一風神」〉,《學語文》,2期,2008年,頁43。
陳宗敏:〈論歐陽修的文學成就〉,《書和人》,454期,1982年11月。
陳湘琳:〈夷陵與滁州:一個主題性空間的建構〉,《長江學術》,2期,2008年,頁38-44。
陳曉芬:〈歐陽脩的心靈特點和他的散文風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1993年,頁86-90。
陳曉蘭:〈從柳宗元、歐陽脩、蘇軾看唐宋山水散文的發展〉,《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卷3期,2004年6月,頁66-68。
陸曉華:〈尋常奇崛語簡而有致韻-論《醉翁亭記》韻律與詞章的和諧美〉,《滁州學院學報》,9卷5期,2007年9月,頁8-10。
費建裕:〈醉酒、心曲、中國畫-《醉翁亭記》中的德育因素〉,《思想理論教育》,9期,2007年,頁63-64。
黃淑貞:〈從大小法探析歐陽修二記的美感效果-「醉翁亭記」與「豐樂亭記」〉,《國文天地》,17卷4期(總196期),2001年9月,頁14-18。new window
黃韻靜、方怡哲:〈歐陽脩跋文研究〉,《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009年3月,頁69-103。new window
黃麗月:〈北宋「以賦為文」研究-以「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為例〉,《雲漢學刊》,10期,2003年06月,頁1-33。new window
黃麗容:〈歐陽修「醉翁亭記」賞析〉,《中國語文》,86卷3期(總513期),2000年3月,頁92-94。
楊翡:〈峰迴路轉,有亭翼然-從《醉翁亭記》精巧的結構談起〉,《作文教學研究》,6期,2006年,頁80-81。
廖志超:〈「文賦雙璧」-歐陽修「秋聲賦」與蘇軾「赤壁賦」之比較研究〉,《興大中文學報》,14期,2002年2月,頁151-181。new window
鄢明定:〈情文並茂其「樂」無窮-歐陽修《醉翁亭記》賞析〉,《秘書工作》,11期,2007年,頁46-47。
劉天皓:〈《醉翁亭记》的意境美〉,《古典文学知识》,2期,2000年,頁13-15。
劉思祥:〈滁州憂樂兩太守-記歐陽修和辛棄疾〉,《歷史月刊》,194期,2004年3月,頁97-109。
蔡世明:〈歐陽修的古文〉,《黃埔學報》,15期,1983年6月,頁19-21。new window
蔡善道:〈話說滁州(史話)〉,《滁州師專學報》,3卷2期,2001年6月,頁20-21。
蔡業共:〈從歐陽修、蘇軾賦作看北宋辭賦的散化新變〉,《九江學院學報》,4期,2007年,頁67-69。
蕭世民:〈論歐陽修之貶滁州〉,《吉安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8卷4期,1997年11月,頁13-18。
霍晉明:〈自然與人文的融合之樂-試論歐陽脩〈醉翁亭記〉的主旨與意境〉,《景文技術學院學報》,13期,2002年9月,頁160-166。new window
鐘小燕:〈柳宗元與歐陽修山水記比較〉,《文史哲》,3期,1986年,頁12-21。
(三) 曾鞏
王水照:〈曾鞏及其散文的評價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1984年,頁55-64。
王正兵:〈試論曾鞏雜記文的特色〉,《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1卷3期,2001年8月,頁81-84。
王師基倫:〈曾鞏文之體類區分及其意義〉,《臺北師院學報》,8期,1995年6月,頁139-168。
佘德余:〈曾鞏與越州〉,《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8卷3期,2008年5月,頁98-101。
李天保:〈曾鞏文學思想與其散文創做實踐〉,《社科縱橫》,21卷4期,2006年4月,頁99-100。
李強、楊東云:〈感慨發奇節涵養出正聲-曾鞏、王安石、陸游寺觀記探微〉,《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卷3期,2001年9月,頁65-68。
李震:〈曾鞏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學遺產(京)》,3期,1986年,頁109-114。
周楚漢:〈曾鞏文章論〉,《中國文學研究》,4期(總35期),1994年,頁25-30。
林冉欣:〈曾鞏〈墨池記〉的篇章結構〉,《國文天地》,2009年7月,頁22-29。
林淑雲:〈文人遊觀的省察:以曾鞏記遊散文為核心的探討〉,《空大人文學報》,2010年12月,頁109-132。new window
洪本健:〈曾鞏王安石散文之比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期,1995年,頁152-159。
高克勤:〈曾鞏及其散文述論〉,《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8卷4期,1995年9月,頁17-25。
張華松:〈曾鞏與濟南泉水的時空溯源〉,《濟南大學學報》,14卷3期,2004年,頁30-34。
畢庶春:〈試論曾鞏散文的中和之美-兼論其儒術、文詞、文風的統一〉,《社會科學戰線》,5期,1997年,頁81-84。
閆樹立:〈曾鞏道統思想的價值內涵〉,《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5卷6期,2005年12月,頁60-64。
鄒自振:〈從元明清評論看曾鞏散文的歷史地位〉,《福州師專學報》,18卷4期,1998年12月,頁59-66。
廖素卿:〈借題立論、涉筆成趣-讀曾鞏「墨池記」〉,《明道文藝》,180期,1991年3月,頁30-37。
熊禮匯:〈論曾鞏散文的藝術特色及其成因〉,《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期,1988年,頁83-88。
劉清菊、張麗英:〈曾鞏散文風格探討〉,《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期,2007年,頁37-39。
(四) 王安石
王省民:〈淺探王安石散文中的創新意識〉,《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卷4期,2006年12月,頁301-304。
王耀輝:〈論王安石詩文的審美意蘊〉,《北方論叢》,4期(總198期),2006年,頁35-37。
余恕誠:〈識見超卓 勁悍廉厲-讀王安石文〉,《古典文學知識》,1期,1999年,頁37-40。
吳小林:〈論王安石的散文美學思想〉,《江西社會科學》,12期,1994年,頁114-119。
周楚漢:〈王安石文章論〉,《河南社會科學》,9卷3期,2001年5月,頁107-110。
孟繁舉:〈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的知性與感性〉,《自由青年》,71卷3期(總655期),1984年3月,頁46-47。
夏長樸:〈王安石與孟子的關係〉,《江西文獻》,125期,1986年7月,頁13。
孫輝:〈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章成-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構思藝術探討〉,《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8卷4期,2005年10月,頁51-52。
高文、高啟明:〈新編王安石年譜〉,《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9月。
崔際銀:〈論王安石文學活動之「政治」特徵〉,《新亞論叢》,2009年6月,頁81-85。new window
張白山:〈王安石晚期詩歌評價問題〉,《中國社會科學》,5期,1980年,頁123-134。
張智華:〈王安石詩論與文論之異同-兼論北宋中葉文藝思潮的演變〉,《江海學刊》,3期,1995年,頁165-168。
陳韋哲:〈近年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述評〉,《國文天地》,2009年4月,頁94-97。new window
陳薏安:〈《遊褒禪山記》篇章探析〉,《士林高商學報》,1期,2002年11月,頁198-217。
黃培青:〈志、力深思,可以無悔-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卷4期(總76期),2002年12月,頁192-204。
楊明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的章法〉,《中國語文》,84卷5期(總503期),1999年5月,頁32-38。
廖育菁:〈兩岸王安石研究回顧與未來發展(1949-2007)〉,《漢學研究通訊》,2008年11月,頁21-32。new window
劉成國:〈論王安石散文的創作歷程〉,《江西社會科學》,6期,2005年,頁93-96。
蔡信發:〈析論王安石的散文〉,《江西文獻》,125期,1986年7月,頁9-12。
蔡崇禧:〈權奸與文豪-明人對王安石的評價〉,《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008年9月,頁85-117。new window
(五) 蘇軾
王士君:〈論明清散文對蘇軾遊記的繼承〉,《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5期(總63期),2004年10月,頁127-128。
王文進:〈論「赤壁意象」的形成與流轉-「國事」、「史事」、「心事」、「故事」的四重奏〉,《成大中文學報》,2010年4月,頁83-123。new window
王文龍:〈論蘇軾的散文美學思想〉,《寶師院學報》,4期,1990年,頁57-64。
王水照:〈論蘇軾散文的藝術美〉,《社會科學戰線(長春)》,3期,1985年,頁311-321。
王向峰:〈論蘇軾的美學思想〉,《文藝理論研究(滬)》,4期,1985年,頁81-89。
王建平:〈蘇軾性格特徵的文化闡釋〉,《河南社会科学》,6期,1997年,頁67-70。
王曉冬、魏芳:〈蘇軾記遊散文方格淺論〉,《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5卷1期,2001年3月,頁27-28。
朱榮智:〈中國傳統文人的三種生命情調-以屈原、陶淵明、蘇東坡為例〉,《出版界》,68期,2003年11月,頁66-70。new window
何梅琴:〈蘇軾遊記散文藝術特色論〉,《平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1卷3期,1996年9月,頁1-3。
余昭玟:〈蘇軾黃州時期的人生轉變與散文創作〉,《語文教育通訊》,20期,2000年6月,頁3-9。
余敦康:〈蘇軾的《東坡易傳》〉,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1版1刷),頁103-154。
吳枝培:〈蘇軾的文藝創新精神〉,《成都大學學報》,3期,1988年,頁148-155。
呂正惠:〈東坡〈念奴嬌〉的再詮釋-兼論東坡在黃州的心境〉,《國文新天地》,2010年4月,頁53-58。
李燕新:〈蘇過隨父貶居嶺海之生命情懷〉,《大同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12月,頁249-272。
辛文:〈蘇軾貶摘心態面面觀〉,《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報》,8卷1期,2008年2月,頁103-112。
林恭祖:〈蘇軾赤壁二賦:最傑出的姊妹篇〉,《故宮文物月刊》,2卷9期(總21期),1984年12月,頁38-49。new window
林融嬋:〈蘇軾超曠之生命觀想及其內在實質析探〉,《文學前瞻》,6期,2005年7月,頁17-37。new window
姜昌明:〈蘇軾黃州時期的赤壁遐想與美術史中的赤壁圖〉,《武陵學報》,2009年4月,頁156-174。
姜龍翔:〈蘇軾〈超然臺記〉超然思想之形成及其內涵析論〉,《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12月,頁207-230。new window
施淑婷:〈蘇軾參訪寺院之因緣〉,《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009年3月,頁31-66。new window
施淑婷:〈東坡「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之美學風格〉,國文天地,19卷3期(總219期),2003年8月,頁4-11。new window
徐中玉:〈論蘇軾的「自成一家」說〉,《學術月刊》,5期,1981年,頁58-64。
高智:〈論蘇軾杭州遊觀詩中情感特質〉,《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卷5期,2004年5月,頁35-37。
高菊梅、許社麗:〈論蘇軾人格中儒家思想的主導作用〉,《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3卷2期,2006年6月,頁14-16。
崔承運:〈論蘇軾的藝術哲學〉,《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6期,1995年,頁78-86。
張連舉:〈論蘇軾詩歌景物描寫的繪畫美〉,《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4卷2期,2004年4月,頁78-81。
張瑞興:〈蘇軾山水小品文中的「寓言諧趣」〉,《中國語文》,89卷3期(總531期),2001年9月,頁76-79。
張德文:〈蘇軾論藝術的「自然」美〉,《中國文化月刊》,141期,1991年7月,頁64-73。
張輝:〈試論蘇軾文學思想的求新特點〉,《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2期,1991年,頁41-43。
張覺:〈巧取眼前風月妙抒心中悲樂-蘇軾「前赤壁賦」賞析〉,《明道文藝》,270期,1998年9月,頁162-175。
陳宜政:〈東坡寫竹之文藝心理探究-以蘇軾寫與文同之詩文為討論範疇〉,《人文與社會學報》,2010年6月,頁131-159。new window
陳金城:〈《蘇軾文集》之社會經濟思想〉,《空大人文學報》,15期,2006年12月,頁133-134。new window
陳淑美:〈蘇軾貶儋期間的生命體驗〉,《中國語文》,601期,2007年7月,頁45-53。
陳滿銘:〈蘇軾《超然臺記》篇章結構分析〉,《國文天地》,18卷12期,2003年5月,頁96-100。new window
傅含章:〈論蘇軾寓居定惠院之生活與心境〉,《高醫通識教育學報》,2008年12月,頁111-131。new window
曾素珍:〈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用材探析〉,《國文天地》,19卷5期(總221期),2003年1月,頁24-29。new window
曾潔明:〈世事成毀難預料,盛衰相尋於無常-蘇軾「凌虛臺記」賞析〉,《中國語文》,92卷5期(總551期),2003年5月,頁88-92。
湯岳輝:〈蘇軾文藝美學思想蠡測〉,《惠州大學學報》,18卷2期,1998年6月,頁77-85。
程千帆、莫礪鋒:〈蘇軾的風格論〉,《成都大學學報》,1期,1986年,頁3-2。
黃彩勤:〈蘇軾黃州山水詩的心靈世界-歸隱情結的萌生與超曠胸懷的成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2010年5月,頁35-56。new window
黃雅莉:〈從蘇軾「定風波」詞看他的生命智慧〉,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卷1期(總49期),1998年6月,頁130-136。
黃麗月:〈賦體「遊戲」主題的轉變-以蘇軾〈超然臺記〉及「同題共作」的辭賦為例〉,《南師語教學報》,2期,2004年7月,頁61-99。
楊勝寬:〈東坡與放翁:隔代兩知音-論陸游對蘇軾思想和文藝觀的全面繼承〉,《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1995年,頁72-77。
楊鴻銘:〈蘇軾前赤壁賦比擬論〉,《孔孟月刊》,24卷8期(總284期),1986年4月,頁42-43。new window
趙皖君:〈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論蘇軾與張懷民之貶謫情懷〉,《國文天地》,22卷9期(總261期),2007年2月,頁41-45。new window
潘麗珠:〈如何閱讀〈念奴嬌.赤壁懷古〉〉,《研習資訊》,2009年4月,頁3-10。
蔣億琴:〈從蘇軾《前赤壁賦》變與不變的觀念淺談儒家人生觀的啟發〉,《育達學報》,20期,2006年12月,頁30-38。
鄭金梅:〈蘇軾遊記散文藝術特色論〉,《平原大學學報》,19卷3期,2002年8月,頁13-14。
賴毓芝:〈赤壁懷古-不遇文人的歷史對話〉,《故宮文物月刊》,2009年6月,頁30-41。new window
閻笑非:〈試談蘇軾與王安石的關係〉,《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90年6月。
謝敏玲:〈蘇軾〈醉白堂記〉之「以論為記」試探〉,《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6期,2006年6月,頁1-22。new window
韓介光:〈試論蘇軾居海南時期的思想與影響〉,《廣東文獻季刊》,20卷1期,1990年3月,頁21-24。
嚴翠玉:〈從〈定風波〉看東坡謫黃之自適〉,《國文天地》,2009年4月,頁63-69。
黨聖元:〈蘇軾的文章理論體系及其美學特質〉,《中國詩學研究》,1期,1998年,頁126-133。
(六) 蘇轍
吳武雄:〈蘇轍與古文運動〉,《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2期,2003年12月,頁97-110。
周楚漢:〈「文者氣之所形」-蘇轍文章論〉,《中國文學研究》,4期,1998年12月,頁40-43。
林碧珠:〈「快哉」何來?鑑賞「黃州快哉亭記」〉,《中國語文》,561期,2004年3月,頁68-72。
唐驥:〈浩然之氣,一以貫之-蘇轍散文特色略論〉,《求索》,5期,1997年,頁101-104。
孫虹:〈論蘇轍和他的散文〉,《江南學院學報》,14卷1期,1999年,頁64-68。
張博鈞:〈文同與蘇轍〈超然臺賦〉比較研究〉,《思辨集》,8期,2005年3月,頁102-121。
陳佳君:〈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結構分析〉,《國文天地》,17卷7期(總199期),2001年12月,頁97-100。new window
黃肇基:〈蘇轍〈快哉亭記〉賞析〉,《中國語文》,2010年2月,頁70-73。
楊鴻銘:〈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等文情景描寫論〉,《孔孟月刊》,32卷11期,1994年8月。new window
廖文華:〈蘇轍兩謫筠州的心態與文風〉,《江西社會科學》,10期,2005年10月,頁97-99。
(七) 其他
王德毅:〈宋代士大夫的辭官風氣〉,《臺大歷史學報》,22期,1998年12月,頁17-32。new window
王毅:〈中唐至兩宋士大夫的生活藝術-兼論中國傳統文化的衰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期,1989年,頁89-97。
田兆元:〈尋覓道的蹤跡-論莊子美學的終極理想〉,《中國文化月刊》,153期,1992年7月,頁85-94。
申順典:〈文本符號與意義的追尋-對互文性理論的再解讀〉,《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期(總113期),2005年,頁97-100。
何寄澎:〈唐文新變論稿〉,《臺大中文學報》,28期,2008年6月,頁69-91。
呂變庭:〈北宋士大夫的人格特徵〉,《北方論叢》,2期,2005年,頁66-70。
李威熊:〈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孔孟月刊》,23卷2期(總266期),1984年1月,頁9-15。new window
李貞慧:〈「文從道出」的書寫實踐-以朱熹「記」與北宋「記」之書寫內容為討論中心〉,《漢學研究》,26卷3期(總54期),2008年9月,頁1-34。new window
周云倩、李冀宏:〈互文理論觀照下結構隱喻在文本中的運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卷6期,2007年12月,頁74-76。
周尚義:〈宋代貶謫詩文的高曠情懷述論〉,《湖南社會學報》,6期,2002年6月,頁110-112。
周尚義:〈北宋貶謫詩文論略〉,《四川師範學院學報》,2期,2003年3月,頁128-131。
范秀玲:〈儒風砭骨憂黎元-我國古代貶謫文人的精神歸宿〉,《長春師範學院學報》,18卷6期,1999年11月,頁52-54。
范建文:〈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風貌與傳統民族精神〉,《北京理工大學學報》,10卷3期,2008年6月,頁30-34。
夏曉虹:〈林紓的古文與文論〉,《文史知識》,3期,1991年,頁92-96。
袁德良:〈中國古代士大夫政治文化傳統的兩重性分析〉,《河南大學學報》,48卷2期,2008年3月,頁132-139。
張文靜:〈唐宋貶謫文人的自我精神重建〉,《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6卷6期,2006年11月,頁68-70。
張玉璞:〈論宋代文人的謫居心態〉,《江西社會科學》,8期,2002年,頁51-54。
張高評:〈宋詩與化俗為雅〉,《國立編譯館館刊》,21卷1期(總號第44號),1992年6月,頁93-118。
郭建勛、黃小玲:〈宋文賦的形成及文體特徵〉,《中國文學研究》,3期,2007年,頁33-36。
郭預衡:〈北宋文章的兩個特徵〉,《社會科學戰線》,3期,1985年,頁300-310。
郭學信:〈宋代士大夫文化心理探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4卷2期,2007年3月,頁59-64。
陳師滿銘:〈談詞章的義蘊與運材之關係〉,《國文天地》,10卷6期,1994年11月,頁44-50。
陳義彥:〈從布衣入仕情形分析北宋布衣階層的社會流動〉,《思與言》,9卷4期,1971年11月,頁48-57。new window
焦亞東:〈當代西方互文性理論的基本內涵及批評學意義〉,《重慶社會科學》,10期(總142期),2006年,頁70-73。
程新:〈論貶謫對古代文學創作的影響〉,《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期(總102期),2008年,頁59-60。
賈海濤:〈北宋政治的得失與「儒術治國」的尷尬〉,《史學月刊》,2期,1998年,頁2-8。
歐陽東峰:〈作品的記憶,學識的遊戲-互文性理論略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7卷12期,2006年12月,頁100-102。
歐陽勇鋒、蔣穎、張延龍:〈中國傳統文化對宋代園林的影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2005年,頁117-119。
蘇珊:〈互文性在文學中的意義網絡及價值〉,《中州學刊》,3期(總165期),2008年5月,頁221-2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