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認知視角論孔、莊中同源異構的隱喻──以天、家、人為核心
作者:莊敦榮
作者(外文):ZHUANG, DUN-RO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榮興
蕭義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孔子莊子巫文化隱喻心理空間理論ConfuciusZhuangziCulture of ShamanismMetaphorMental Space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孔莊兩者思想的關係,千年來多有人論之,近年楊儒賓更將莊子與孔子做了背景與隱喻意涵的連結,而本論將運用認知理論中的心理空間理論來探索孔子與莊子在時代巨變時,如何重建與奠基先秦天、家、人的隱喻建構,希望藉由有步驟且具方向性的方式,將隱喻中或隱或顯的多方可能性之來源,做出分析與統整,以此探索孔莊隱喻中可能相關的議題與概念,並連結孔莊思想中隱喻呈現的內部系統,找尋兩者的異同,對孔莊同源的論述,以認知隱喻研究的方式做出貢獻。本論認為孔莊皆開出了通天之路,只是孔子以家為重,莊子以天為核,時代的差異性也開展出了思想著眼點的不同,對於權力戒慎恐懼的莊子,有著前人設定的課題與解方,作為進一步擴展框架與深入問題的可能性。孔莊的天、家、人隱喻雖有不同取捨,但都基於某種家的文化去作出設定,只是前者以周文之父者,後者以巫教之母神為來源,但孔莊對來源中的家族封建政治和巫文化做出了相當大的轉換,無論是去除血緣與神意的政治限制,或是除去巫教神秘與暴力的副作用,皆看出兩人創造新隱喻內容的正面意義,而從隱喻的探究中可發現,最終兩人都希望開出某種大同之世,亦看得出孔莊關心之點有其相似處。
In thousands of year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hilosophies of Confucius and Zhuangzi, there was a large number of discussions, studies, and researches made by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Rur-bin Yang had made his own theory that connected Zhuangzi and Confucius in mythology, metaphor and social background. This dissertation used Mental Space Theor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Theory as main method to analyze how Confucius and Zhuangzi reconstruct the metaphors of 'Tien(heaven)', 'Jia(home)', and 'Ren(people)' when they faced huge sociocultural changes. Through the gradual and directional method, I hoped I could systematically present th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metaphors, and reason the issues and concepts which was hidden in Confucius and Zhuangzi’s metaphors. Therefore, we could compare the internal systems of Confucius and Zhuangzi’s metaphors, besides,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t is hoped that by cognitive perspective method, leading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hilosophies of Confucius and Zhuangzi. This dissertation observed that both Confucius and Zhuangzi’s philosophy are connected to heaven, but different paths were taken by them: Confucius emphasized the meaning of family, Zhuangzi cored the perspective of heaven. Different times and society cultures made different viewpoints between Con and Zhuang, we could see that Zhuangzi is very cautious of power and he had predecessors' thinking as the foundation, thus he could develop more and deeper possibilities. Confucius and Zhuangzi have different ideas of the metaphors of heaven, home, and people, but they have familiar basing: the Family Culture in Chinese culture, They all made great changes to the source frame content, for example, removing the importance of God and blood in political arena, and the side effects of mystery and violence in Wu culture. It was discover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at positive significances and similar concerns of Con and Zhuang, that both of them created new metaphors, and they all hoped to create a better world in the end.
一、中國傳統文獻
(吳)韋召著,《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
(西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宋)朱熹著,《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頂淵文化事業,2001。
王叔岷,《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
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
楊伯峻編,《春秋左傳》,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二、近代專書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9。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2010。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吳文璋,《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
李約瑟,陳立夫主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李零,《喪家狗》,臺中市: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11。
李澤厚,《說巫史傳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2012。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79。
杜維明,陳靜譯,《儒教 Confucianism》臺北:麥田出版,2002。
那薇,《天籟之音 源自何方──莊子的無心之言與海德格的不可說之說》,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胡適著,《胡適之說儒》,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張國剛主編,《中國家庭史─先秦至南北朝時期》(第一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北京:三聯書局,1996。
張祥龍著,《思想避難:全球化中的中國古代哲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張榮興,《跨時空手語詞彙認知結構比較》,台北:文鶴出版社,2015。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
章太炎,《國故論衡》,臺北:廣文出版社,1967、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陳榮灼,《Heidegger and Chinese Philosophy》,臺北:雙葉出版社,1986。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三冊〉,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8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黃漢青,《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6。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2018。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1991。
楊儒賓,《道家與古之道術》,新竹:清華大學出版,2019。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國文哲所出版,1996。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的思維方式》,臺北:正中書局,1996。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6。
雷可夫與詹森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劉祖信、龍永芳編著,《郭店楚簡綜覽》,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10。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2008。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2011。
錢穆,《孔子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
鍾振宇,《道家與海德格》,臺北:文津出版社,2010。

三、翻譯專書
(法)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法)利科(Paul. Ricœur)著,汪家堂譯,《活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法)傅柯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臺北:桂冠圖書,1992。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朱侃如譯,《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
(英)W. T. Stan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2011。
(德)Reinhard May編,張志強譯,《海德格與東亞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德)諾伊曼著,《大母神》,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2000。
(日)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合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
(日)白川靜著,韓文譯,《孔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四、單篇論文
刁生虎,〈莊子的語言哲學及表意方式〉,《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
王國維:〈釋天〉,《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卷 6。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新32:1(2002.6):1-30。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Gernot Bohme)《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70(2003.04):34-43。
吳佩晏、張榮興,〈心理空間理論與《論語》中的隱喻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2010,7.1: 97-124。
宋灝(Mathias Obert),〈由列維納斯的回應思維與日本石庭來談論《莊子》「與物化」〉,《臺大文史哲學報》87 (2017.8):P151-178。
李隆獻,〈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文與哲》25(2014. 12):21-76。
李隆獻,〈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文與哲》25(2014.12):21-76。
杜維明,〈試談中國哲學中的三個基調〉,《中國哲學史研究》1(1981)。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14.6:13-23。
林遠澤,〈從符號形式到生命現象──論卡西勒符號形式哲學的文化哲學涵義〉,《臺大文史哲學報》83(2015.11):109-150。
孫周興,〈老子對海德格的影響〉,《哲學與文化》20.12(1993.12):1163-1167。
徐聖心,〈儒內儒外?莊子何歸?─《儒門內的莊子》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7.1:71-80。
張榮興,〈心理空間理論與《莊子》「用」的隱喻〉,《語言暨語言學》13.5(2012):999-1027。
張榮興,〈心理空間理論與《莊子》不為官寓言的隱喻〉,《臺灣語文研究》12.2(2017): 161-185。
張榮興,〈譬喻與修辭:語言癌的深度剖析〉,《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台北: 聯經,2016),頁81-108。
陳康寧,〈《莊子》的解構哲學與他者倫理〉,《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9:1 (2021.3):1-55。
陳夢家,〈商代的巫術與神話〉,《燕京學報》20(1936)。
陳榮華,〈海德格在世存有( In-der-Welt-sein)與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揭諦》14(2008.2):159-184。
陳榮華,〈從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開顯性論《孟子》的哲學概念〉,生命與哲學——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8.05。
陳德和〈論莊子哲學的道心理境〉,《鵝湖學誌》24:41-72。
黃信二,〈《論語》中「天」概念的宗教性之轉換分析〉,《哲學與文化》42:2(2015.2):155-172。
楊朝明,〈「轟然打破」的成見──《孔子家語》偽書案的終結〉,《出土文獻與儒家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7)。
楊儒賓,〈卮言論:莊子論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漢學研究》10.2(1992.12)。
楊儒賓,〈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43.4(2013.12):555-598。
楊儒賓,〈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中正漢學研究》1(2013.6):251-256。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22(2005.6):59-98。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6年4月,頁533-574。
楊儒賓:〈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38:4(2008.12):677-709。
楊儒賓:〈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2002.3):383-445。
廖名春,〈 帛書釋《要》〉,《中國文化》10(1994.8):66-78。
劉述先,〈論孔子思想中隱含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1997.3):1-23。
鄧育仁,〈隱喻與公民論述:從王者之治到立憲民主〉,《清華學報》新41. 3(2011.9):523-550。
鄭吉雄,〈從遺民到隱逸:道家思想溯源──兼論孔子的身分認同〉,《東海中文學報》22(2010.7):125-156。
鄭吉雄,〈論易道主剛〉,《臺大中文學報》26(2007.6):89-118。
鄭吉雄,〈釋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6(2015.3):63-99。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2003.9):1-32。
賴宗賢,〈海德格存有思想與道家思想的交涉:謝林、尼采、海德格、老子對形上學的根本問題的探討〉,《哲學與文化》26:8(2009):23-55。
賴宗賢〈形上學的根本問題與道家思想:在海德格爾、謝林、尼采的思想脈絡之中〉,《湖北社會科學》9(2009):122-126。
賴賢宗,〈海德格爾論道:一個文獻學的考察〉,《思與言》42.2(2004.6):229-265。
賴錫三,〈列維納斯與《莊子》能否在倫理中相遇:遊乎於域外、遭逢在他方〉,「同一與差異——莊子與萊維納斯相遇於倫理之地」,中山哲學所主辦,2016年5月。
鍾振宇,〈海德格與老子論「同一與差異」〉,《鵝湖月刊》29:8(2004.2):30-41。
鍾振宇,〈莊子的死亡存有論──與海德格死亡哲學之對話〉,《道家文化研究》28(2014)。
鍾振宇,〈莊子的語言存有論——由晚期海德格哲學切入之探討〉,《中國哲學與文化》12(2014)。
鍾振宇,〈道家的器具存有論——與海德格器具理論之跨文化對話〉,《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3(2013.9):135-171。
鍾振宇〈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Heidegger)與沃爾法特 (Wohlfart)〉,《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4(2008.4):33-61。
關子尹,〈海德格的「同一性」思維與道家哲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2(2005.12):211-259。
顧立雅,〈釋天〉,《燕京學報》18(1935):59-71。
(法)保羅‧利科著,曾譽銘譯,〈作為認知、想像及情感的隱喻過程〉,《江海學刊》(2005.1):22-27。

五、外文論著
Charles Wei-Hsan Fu ,Creative Hermeneutics:Taoist Metaphysics And Heidegger,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ume 3, Issue 2, pages 115–143, March 1976 。
Fauconnier, Gilles. 1994.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1985.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Quaderni di Semantica 6.2: 223.
Karl Jaspers,Michael Bullock trans.,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Yale Universiry Press,1953.
Johnson, Mark.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29-30.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Philosoph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