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
書刊名:漢學研究
作者:賴錫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i, Hsi-sa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9:4=67
頁次:頁1-34
主題關鍵詞:莊子死亡隱喻自然神話ZhuangziDeathMetaphorNatureQiMyt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4)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6
  • 點閱點閱:198
期刊論文
1.賴錫三(20101200)。神話.變形.冥契.隱喻--老莊的肉身之道與隱喻之道。臺大中文學報,33,1-3+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刁生虎(20050800)。莊子的語言哲學及表意方式。東吳哲學學報,12,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錫三(20110500)。道家的自然體驗與冥契主義--神秘.悖論.自然.倫理。臺大文史哲學報,74,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錫三(201112)。論惠施與莊子兩種思維差異的自然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16,129-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White, P. F.(2003)。Role Complementary and novel antiemetic therapies, international。Anesthesi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41(4),79-97。  new window
6.賴錫三(20100600)。論先秦道家的自然觀--重建老莊為一門具體、活力、差異的物化美學。文與哲,16,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錫三(20100300)。從《老子》的道體隱喻到《莊子》的體道敘事--由本雅明的說書人詮釋莊周的寓言哲學。清華學報,40(1),67-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賴錫三(2008)。以自然淨化罪惡:沒有他者的無名世界―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污。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聞一多(19930920)。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順夫(2009)。透過夢之窗口:中國古典文學與文藝理論論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Neumann, Erich、高憲田、黃水乞(1998)。深度心理學與新道德。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兵、葉舒憲(1996)。老子的文化解讀:性與神話學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齊克果 (原作者)、孟祥森(1970)。死病。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assirer, Ernst、甘陽(1994)。人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周、郭慶藩、王孝魚(1985)。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恩斯特.凱西勒、于曉、張思明(1990)。語言與神話。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埃列維•布留爾、丁由(1994)。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愛蓮心、周熾成(2004)。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Yalom, Irvin D.、易之新(2003)。存在心理治療--死亡。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熹(1999)。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莊周、陳鼓應(1999)。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賴錫三(20110000)。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Stace, Walter Terence、楊儒賓(1998)。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光直(1994)。中國青銅時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舒憲(1997)。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後現代的視界融合。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賴錫三(20080000)。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6)。海德格爾選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老聃、大安出版社編輯部、王弼、河上公(1999)。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馬昌儀(2009)。古本山海經圖說。桂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葉舒憲(1996)。弗萊研究:中國與西方。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恩斯特‧圖根德哈特、鄭辟瑞(2007)。自我中心性與神秘主義。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榮格 (主編)、龔卓軍(2000)。潛意識探微。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朱伯崑(1994)。莊學生死觀的特徵及其影響。道家文化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秀(1982)。上《山海經》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1988)。六朝道教洞天說與遊歷仙境小說。小說戲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樂蘅軍(1977)。中國原始變形神話初探。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