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蘭嶼達悟族的海洋知識
書刊名: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作者:夏曼‧藍波安
出版日期:2009
卷期:5
頁次:頁125-154
主題關鍵詞:巴丹島飛魚海洋民族海洋知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4
  • 點閱點閱:79
現在老一輩的達悟人,代代相傳的口述歷史中,達悟的祖先與菲律賓的巴丹群島的Ivatan 人(達悟人稱巴丹島民),確信曾經有過往來,往來的內容是他們感興趣的故事。但是,在此,不探索他們往來的動機是什麼。筆者的問題意識是,兩邊的人依賴什麼「知識」作南北航海的往返?於是,筆者拜訪紅頭部落一位現年已九十高齡的老人Syaman.Poyopoyan,他簡單地說「主要依賴星星、風向、潮流等等。」但是,為什麼沒有繼續呢? 南北兩岸的人, 傳說, 最終是因為Ivatan 人不想再與達悟人 minganangana(航海交易),可是達悟人堅持還是南下試圖繼續進行之,最後在巴丹島以戰爭結束往來的交易,歷史過去真實的事件,在沒有文字的記載下,成為達悟人現今的「神話故事」,Ivatan 人早已忘記的歷史記憶。Syaman.Poyopoyan 說「最後只剩兩個達悟人回來,一位是紅頭的人,一位是朗島的人。」 誠如筆者的報導人說的,他們是依賴星星、風向、潮流等等。筆者從人類學研究生的思維思考,這是海洋的知識嗎?是氣象學,抑或是航海學呢?人類學家究竟如何解釋?又如何定義?是否有海洋人類學?如果有,佔地球表面十分之七的海洋,為何在人類學研究領域沒有人重視?問題意識拉回到台灣。 筆者以為,這是我們在台灣面對蘭嶼的達悟民族的社會文化的時候,很難下定義的問題。因為是人類學,所以只研究人在「陸地」上社會組織結構的問題。因而,我們只好「很模糊」地說,達悟民族是「海洋民族」,因為他們居住的是比台灣更小的島嶼,人口更少。縱然達悟人什麼都是「少」和「小」,又邊陲,但達悟人所認識的人類學家(台灣、日本及少數的歐美)卻拒絕「碰」這個「少」的人類與「小」的海。只能駐留在陸地上繼續幻想彩虹下黃昏的夕陽。 當Ivatan 人拒絕與達悟人來往後,原初的星星、風向、潮流等等的航海「知識」,即隨著潮流消失了呢?當達悟人被逼「濃縮」航海的海域,轉而藉著比航海到巴丹島流傳更久的「飛魚的神話故事」詮釋他們的文化,詮釋他們原初認知的環境的時候,本文的敘述,只好依據田調採錄的資料,鋪成這一章節達悟人豐富的海洋知識。
期刊論文
1.董瑪女(19900700)。野銀村工作房落成禮歌會。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3,17-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瑪女(19910400)。野銀村工作房落成禮歌會。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4,1-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斌雄(1981)。雅美族漁人社的始祖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111-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世珍(19600300)。雅美族紅頭社傳說一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285-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蔣斌(19860600)。蘭嶼雅美族家屋宅地的成長、遷移與繼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8,83-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衡立(19600300)。雅美族工作房落成禮。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109-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斌雄(19840600)。蘭嶼漁人社大船落成禮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4,147-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關華山(19891000)。雅美族的生活實質環境與宗教理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143-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斌雄(19590900)。蘭嶼雅美族喪葬的一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43-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惠英、董瑪女、吳玲玲(19860600)。野銀村的工作房落成禮。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8,頁119-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惠英(19850600)。雅美的大船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7,95-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住田サミ(1986)。雅美族織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9,191-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鮑克蘭。蘭嶼雅美族的金銀工藝與銀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7,121-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關曉榮(1987)。蘭嶼紀事系列。人間雑誌,6,86-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關曉榮(1987)。蘭嶼紀事系列。人間雑誌,7,108-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關華山(1981)。台灣傳統住宅所表現的空間観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75-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鹿野忠雄(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東京,卷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Moriguchi, Tsunekazu(1979)。The Yami Language。黒潮の民族、文化、言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de Beauclair, Inez(1957)。Field Notes on Botel Tobago。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3,101-116。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內政部(1994)。台灣山胞物質文化 傳統手工技藝之挤究: 雅美、布農二族。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1984)。蘭嶼地區自然及人文資源保育與開發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中涵、張培倫、汪明輝(2009)。建構台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之規劃研究計畫報告書。台北: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劃室(1984)。蘭嶼地區自然及人文資源保育與開發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希娟(1980)。蘭嶼雅美族居住環境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鏗雄(1984)。蘭嶼雅美族傳統居住建築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enedek, Dezsö(1987)。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ashiic Cultures of Irala, Ivatan, and Itbayat(博士論文)。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new window
4.夏曼.藍波安(2003)。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1967)。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原語による傳説集。東京: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瀛洲(198406)。蘭嶼之美。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uidoni, Enrico(1978)。Primitive Architecture。N.Y.:Harry N. Abrams Inc.。  new window
4.鈴木質、林川夫(1991)。臺灣蕃人風俗誌。台北:武陵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其偉(1982)。蘭嶼部落文化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Eliade, Mircea、Trask, Willard R.(1959)。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Harcourt, Brace & World。  new window
7.鹿野忠雄、瀨川孝吉(1956)。A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 1: The Yami。Tokyo:Mazuren Company。  new window
8.黃旭(1995)。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衛惠林、劉斌雄(19620000)。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臺北: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自甦(1986)。蘭嶼接觸--蘭嶼文教與社會研究。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35)。台灣髙砂族系統所屜の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佐藤分一(1988)。台湾原始種族の原始藝術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鳥居龍蔵、楊南群(1996)。探險台灣: 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遠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8)。高砂族調査書. 第五編。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属の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94)。高砂族調査書. 第五編。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千岩助太郎(1988)。台灣高砂族の住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山崎柄根(1992)。鹿野忠雄--台湾にせられたナジュラリス卜。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属の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鹿野忠雄(1995)。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Ogawa, C.、Asai, E.(1935)。The Myths and Trations of the Formosan Native Tribes。Tokyo。  new window
22.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1965)。雅美族編。台灣省通志稿. 卷八, 同冑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徐韶韺,黃耀榮(1987)。雅美族:其天與人、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