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荀子「為學」的「終始」問題
書刊名:鵝湖
作者:曾暐傑
作者(外文):Tseng, Wei-chieh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0:2=470
頁次:頁13-22
主題關鍵詞:荀子為學學之數學之義君子成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7
荀子對於「學」極為重視,亦明確論述「學之數」與「學之義」的終始步驟,也就是學的方法與目的。荀子認為學的方法是「始乎誦經,終於讀經」,而其目的則為「始乎為士,終於為聖人」。基本上兩者是相應的,否則方法與目的即斷為兩截而無意義。然而誦經與讀理不必然就能夠達到為士、成聖的目的,還須要有其他的修養功夫配合,方能達至。也就是說,荀子所謂的為學步驟的終始對應關係,是做為為學進路的提點,其中有著更深層的內涵與意義,不可執著於「學數有終」而認為學是可以有終止的,其所謂「學不可以已」才是成聖關鍵所在。
學位論文
1.梁右典(2009)。荀子論「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郝懿行(1972)。足本爾雅郭注義疏。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阮元、孔穎達(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向、范祥雍(2011)。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南華(2007)。荀子。臺北:臺灣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慎(2005)。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葛其仁(2008)。小爾雅疏證。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咸(1966)。小爾雅.廣言。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荀況、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2010)。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荀卿、北大哲學系(1983)。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荀況、王忠林、張孝裕(2009)。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熹(2008)。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滌生(2000)。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