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傳世文獻再探兩周金文紀時詞彙
書刊名:先秦兩漢學術
作者:彭慧賢
作者(外文):Peng, Hui-hsia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7
頁次:頁61-88
主題關鍵詞:青銅器紀時詞彙兩周Bronze wareCommentary termsWestern and Eastern Zho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王輝(1997)。虎簋蓋銘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1997(3),8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學勤、李零(1979)。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2),147-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琳儀(1984)。中山王器考釋拾遺。史學集刊,19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鎮豪(1986)。先秦時期是如何紀時的。文史知識,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河北省文物管理處(1979)。河北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1992)。河南省淅川縣和尚嶺春秋楚墓的發掘。華夏考古,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培瑜(2003)。速鼎的王世與西周晚期曆法月相紀日。中國歷史文物,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美琪(20070600)。兩周金文重疊構詞彙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類,27,101-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全方、陳馨(2006)。新見商周青銅器瑰寶。收藏,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翔(1983)。多友鼎兩議。人文雜誌,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于豪亮(1979)。中山三器銘文考釋。考古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巳奈夫(1983)。殷--春秋前期金文の書式と常用語句の時代的變遷。東方學報,55,1-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宗焜(1994)。卜辭所見一日內時稱考。中國文字,新18,173-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何琳儀、黃錫全(198206)。㝬簋考釋六則。古文字研究,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學勤(2005)。論秦子簋蓋及其意義。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6),21-26+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學勤(1987)。小盂鼎與西周制度。歷史研究,19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夏含夷(2003)。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兩件吳逨鼎的年代。中國歷史文物,2003(5),4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翰章、陳良和、李保林(1997)。虎簋蓋銘簡釋。考古與文物,1997(3),78-8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政烺(1978)。《利簋》釋文。考古,1978(1),58-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聞玉(2000)。虎簋蓋與穆王紀年。考古與文物,121,2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程水金(20010600)。西周末年的鑒古思潮與今文《尚書》的流傳背景--兼論《尚書》的思想意蘊。漢學研究,19(1)=38,23-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董作賓(19531200)。殷代的紀日法。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385-3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昭容(20011200)。周代婦女在祭祀中的地位--青銅器銘文中的性別、身份與角色研究。清華學報,31(4),395-4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偉(1997)。新發表楚簡資料所見的紀時制度。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世淵(2006)。殷周金文文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于成龍(2004)。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博士論文)。北京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建洲(2001)。戰國燕系文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強運開(1976)。說文古籀三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學勤(2008)。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于省吾(1957)。雙劍誃詩經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顧野王、陳彭年(2007)。宋本玉篇。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大澂(2009)。說文古籀補。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宏明(2002)。戰國中山國文字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季旭昇(1994)。詩經古義新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蘭(2000)。天壤閣甲骨文存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曉明(2006)。春秋戰國金文字體演變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雙新(2002)。西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誠(200301)。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葉正渤(2006)。金文月相紀時法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英傑(2008)。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于省吾(1982)。詩經楚辭新證。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董作賓(1977)。董作賓先生全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宋華強(201003)。新蔡葛陵楚楚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德寬(200705)。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于省吾(1982)。澤螺居詩經新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天樹(2006)。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常玉芝(1998)。殷商曆法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華(1997)。先秦禮樂文化。湖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輝(2006)。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懷源(2007)。西周金文詞彙研究。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雨、盧岩(2002)。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裘錫圭、許錟輝(1994)。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夢家(1988)。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唐蘭、唐復年(1986)。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夢家(2004)。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馬承源(1988)。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徐中舒(1998)。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4)。殷周金文集成。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朱鳳瀚(2009)。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段玉裁(1998)。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致(20091009)。《周頌》與金文中成語的運用來看古歌詩之用韻及四言詩體的形成,http://www.guwenzi.org/SrcSnow.asp7Src ID=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鳳五(2004)。眉縣楊家村窖藏〈四十二年迷鼎〉銘文初探。華學。廣州:中山大—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鳳瀚(2007)。西周金文中的「取黴」與相關諸問題。古文字與古代史。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學勤(2004)。兮甲盤與駒父盪--論西周末周朝與淮夷的關係。中國古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學勤(2007)。伯[??]青銅器與西周典祀。古文字與古代史。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寶宏(2007)。小盂鼎銘文集釋。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蘭(2004)。周王麩鐘考。中國古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光裕(2006)。新見金文詞彙兩則。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政烺(1979)。中山國胤嗣耔蟄壺釋文。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沫若(2002)。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學勤(2006)。《金文人名彙編》修訂本.序。金文人名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振林(1981)。試論銅器銘文形式上的時代標記。古文字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