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重返神聖之域-先秦兩漢時期命論思想研究
作者:姚彥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en-ChiYau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江建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知命受命三命命運命論王充神聖世界HolyPre-Qin and East&West Han Periodsdestinyoriginal symbolic powerWang Zh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3
  本論文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向來進行研究。第一個方向是希望透過歷史背景的察考和學術典範理論的雙重印證,來重建東周以前「命」在上古文化語境中的原始意涵為何?第二個方向是希望透過對先秦兩漢相關文獻的梳理,重新建立一套東周以降古人論「命」思想的流變及分類系統。在西周前期的觀念中,「命」字所傳達的非但是一種神聖的存有性,更是神聖性的代表及象徵,並非僅有後世所常用的命令或生命的形式義。不僅我們所熟悉的「周文傳統」絕大部份是築基在「命」的觀念之上,周人的神聖世界觀的三大領域-政治、信仰、宗法,也是以「命」為中心所建立起來。這樣的原始意蘊也就是「命」在後來的中國哲學的言說語境中,作為一個重要觀念及思考焦點的遠因。
  東周變局的衝擊對「命」的神聖地位造成了很大的挑戰,這不但促使了孔子對「命」的意義進行重思,也是儒門「知命」之學的發生背景之一。而後來的儒者繼承了孔子的「知命」義做進一步的詮釋和新義賦予,使得晚周時期的命論又有了一番新貌。如果依照對於「命」的本性原理及存在價值所抱持的立場來做分類,晚周時期諸家的言命之說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型,分別是「超越型」、「客觀型」和「知識技術型」。第一類為「超越型」,主要是以孟子學派和莊子學派為代表;第二類則為「客觀型」,在戰國時期主要以荀子和韓非為代表;第三類則為「知識技術型」,在戰國時期以陰陽五行家及各類數術方術家為代表。漢代初期的命論則以「受命說」為代表,其說在作用與功能上與周初的受命說雷同,但是同樣的理論所面對的卻是兩個不同的政治語境,當然所造成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周初的天命說所鞏固的是以周天子為最高點的宗法封建體制,而兩漢的受命說所欲塑造的卻是「在余一人」的專制權威。
  與專制政治相互為用的「受命說」給兩漢士人帶來兩種影響,一方面讓人感受到人生中的一切莫不為「命」所支配,「命」的挑戰和決定性作用無可挑戰也無可質疑,而另一方面這種客觀形勢也漸漸浸潤改變了士人對「命」的關懷視域。縱使對「受命說」仍抱持敬畏的態度,但士人已逐漸將命論的視角位移到對個人窮達福禍以及現實際遇的關切上,「三命說」即屬此種心態下的命論言說。當然,對現實遭偶福禍的關切必定會引發出到底一切是所從何來的疑問,而王充論命的原始動機即是為解答此疑問而來。而「命」所關注的視域既然已經被移到了現象世界的窮達偶際之中,那麼要回答「命」的內容和動力因到底為何,就只有從組成現象世界的諸種客觀要素中去尋找答案了。所以,王充的「命」既無超越向度也無規律法則義,純粹是由一系列人事際遇偶合所交互作用下的結果,和赤裸裸的權位而已。當代學者多以「命定論」來總結王充命論的主旨,但王充會以「命」作為決定人生境遇的最根源主因,其實是來自於漢代「受命說」思想氛圍的影響。
  總結以上所言,諸家對「命」縱使有不同詮釋和主張,但「命」作為一個淵源久遠的觀念,一直保有原初所被賦予的象徵性力量。因此,從古至今思想家們對「命」的反省和討論兼具有返本開新的雙重意義,不僅是對「命」原始豐富意涵的積極探索,也是在各自的時代中,對傳統符號的創造性詮釋。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two main directions. Firstly, it investigates on the origin of destiny beginning in the Dong Zhou Dynasty by means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nd academic theories. According to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concept of destiny is not only as an existence of holiness, but also as a symbol or representative of the sanctity. However, this concept of destiny does not comprise of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the afterlife. Secondly, this research expects to scrutinize the literature of the Pre-Qin and Han Periods in order to re-establish a set of theorie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destiny as defined by the ancient Eastern Zhou Dynasty.
Based on the original theory and existence value of destiny, the late Zhou Dynasty classified destiny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categories: transcendental, objective,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e-Qin and Han Periods defined the concept of destiny as accepting destiny and three destinies, as well as focused on Wang Zhong’s theory of destiny as the main subject for discussion.
In conclusion, every scholar ha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nd ideas regarding destiny. However, destiny has been the source of various concepts and it also has retained the original symbolic power. Hence, the reflection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destiny by the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thinkers possess a double meaning.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not only investigates on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destiny, but also explores the creative interpretations of traditional symbols in each period.
參考書目

【編排說明】
(一)本參考書目分為「古籍」、「近人專著」、「西方及東洋學者著作」、「學位論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等六大類。
(二)「古籍」依四部分類,各類則按朝代先後排序。
(三)「近人專著」依主題內容分若干子類,各類則按出版時間先後排序。
(四)「西方及東洋學者著作」依作者國別分類排序,各國作者再按出版先後排序。
(五)「學位論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序。

一、古籍

1.經部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
注疏.詩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
北:藝文印書館,195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臺北:
藝文印書館,195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臺北:
藝文印書館,195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臺北:
藝文印書館,1955)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易正
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
北:藝文印書館,1955)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
北:藝文印書館,1955)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臺北:
藝文印書館,1955)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
印書館,1955)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臺北:藝
文印書館,1955)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
印書館,1955)
[先秦]韓嬰撰、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3月)
[漢]戴德、黃懷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參撰:《大戴禮記彙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78)
[清]黃奭 輯《黃氏佚書考(十九)》,《春秋元命苞》(臺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清]黃奭 輯《黃氏佚書考(二十一)》,《孝經援神契》(臺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清]黃奭 輯《黃氏佚書考(十六)》,《易乾鑿度鄭氏注》(臺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清]黃奭 輯《黃氏佚書考(十六)》,《易是類謀鄭氏注》(臺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清]黃奭 輯《黃氏佚書考(十六)》,《易乾元序制記鄭氏注》(臺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清]黃奭 輯《黃氏佚書考(十七)》,《易稽覽圖鄭氏注》(臺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清]黃奭 輯《黃氏佚書考(十七)》,《易通卦驗鄭氏注》(臺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清]黃奭 輯《黃氏佚書考(二十一)》,《孝經緯》(臺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9月)
2.史部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先秦]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漢]劉向輯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
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1)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臺北:九思出版社,1979)
3.子部
[先秦]老聃著、朱謙之撰:《老子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1月)
[先秦]老聃著、嚴靈峰撰:《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1992)
[先秦]墨子著、[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先秦]尹文子著、[清]錢熙祚校:《尹文子》(臺北:世界書局,1991)
[先秦]劉仲平 註譯:《尉繚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先秦]列子著、楊伯峻撰 :《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10月版)
[先秦]管仲著、黎鳳翔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先秦]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2月)
[秦]呂不韋等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
[漢]劉安等著、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5月第1版)
[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第1版)
[漢]董仲舒著、朱永嘉王知常注釋:《新譯春秋繁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2月)
[漢]劉向著、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
[漢]劉向編著、石光英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臺北:中華書局,1994年8月)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9月)
[漢]王充著、撰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漢]徐幹著、徐湘霖校注:《中論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7月)
[漢]劉熙撰:《釋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4.集部
[秦漢]屈原等撰,[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朱熹:《楚辭集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嚴可均輯校:《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唐]歐陽詢等撰:《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8月)
[唐]韓愈:《韓昌黎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二、近人專著

1.哲學史、思想史通論
侯外廬 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卷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初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6月初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9月初版)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1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月六版)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11月16日初版二刷)new window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2月7版2刷)
陳榮捷 編著:《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上)》(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3)new window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再刷九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姜廣輝 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歐崇敬:《中國哲學的脈絡構造理論分析》(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陸致極:《中國命理學史論-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1月北京第1版)
2.儒家
梁啟超:《荀子正名篇》,嚴靈峰 編輯《荀子集成(三十九)》(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林火旺:《從儒家憂患意識論知行問題》(臺北:三民主義研究所出版/正中書局發行,1981)
王曉波:《儒法思想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初版)
陳夢家:《尚書通論》(臺北:哲仰出版社,1987年11月)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new window
黃俊傑:《孟子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初版)
蘇新鋈:《先秦儒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new window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3月)new window
羅光:《羅光全書(冊十七)?儒家的哲學體系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蕭兵:《中庸的文化省察-一個字的思想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6 
月)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1997年11月),頁7~34。
張奇偉:《亞聖精蘊-孟子哲學真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4月初版)
李澤厚:《論語今讀》(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張祥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new window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new window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館公司,2004年7月三版一刷)
歐陽禎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10日)new window
蒙文通:《儒學五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new window
袁保新:《從海德、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3.道、法、墨、陰陽及兩漢諸子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月初版)
黃雲生:《王充評論》(高雄:三信出版社,1975)
陳拱:《王充思想評論》(台中:私立東海大學出版社,1978年5月)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維新書局,1981年4月再版)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1年5月初版)new window
李偉泰:《漢初學術及王充論衡述論稿》(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new window
林麗雪:《王充》(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陳鼓應:《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new window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初版)new window
姚蒸民:《韓非子通論》(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3月)
吳進安:《墨家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初版一刷)new window
龔鵬程:《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2月第1版)
徐克謙:《莊子哲學新探-道?言?自由與美》(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
黃克劍:《由“命而“道-先秦諸子十講》(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7月第一版)
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北京第1版)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4.歷史、文化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月)
江曉原:《天學真原》(臺北:洪葉文化,1995年4月)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允晨文化,1997)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new window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9月15日初版)new window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王暉:《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new window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2005)
朱彥民:《商族的起源、遷徙與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第1版)
李峰:《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丁亮:《無名與正名-論中國上中古名實問題的文化作用與發展》(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new window

5.方術、宗教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嚴定暹:《天命與民生-西周人文精神之神權觀芻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江曉原:《星占學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9月)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典》(臺北:光啟出版社,1996年6月)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張榮明:《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5月)
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版)》(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8月)
陳詠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月初版)new window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new window
周德良:《《白虎通》讖緯思想之歷史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林政言:《讖緯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new window
6.文字、考古、出土文獻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臺北:五四書店,1968年10月初版)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臺北:大通書局,1971)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new window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new window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new window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new window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香出版社,1993)new window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2月初版)
王國維:《觀堂集林(外二種)》上、下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八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歐陽禎人:《郭店儒簡略論》(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初版一刷)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池田知久:《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月北京第1版)
王心怡 編:《商周圖形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頁35~36。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謝君直:《郭店楚簡儒家哲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7.命論思想研究
魏義霞:《天?人?命運-人類命運的哲學闡述和當代審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陳寧:《中國古代命運觀的現代詮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1月)new window

三、西方及東洋學者著作

[德]卡西爾(Ernst Cassirer) 著、羅興漢 譯:《符號?神話?文化》(臺北:結構群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4月25日)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年)
[德]魯道夫?奧托 (Rudolf Otto) 著、成窮,周邦憲 譯:《論“神聖 :對神聖關
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與理性之關係的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著、甘陽 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
(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再版四刷)
[德]海德格爾(Heidegger, M.):《存在與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6年4月)
[德]萊布尼茲:《神義論》(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2月)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 著、楊素娥 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
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羅馬尼亞]M.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 著、楊儒賓 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
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法]愛彌爾?涂爾幹、馬塞爾?莫斯著,汲? 譯:《原始分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英]弗雷澤(J. G. Frazer) 著、汪培基 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桂
冠出版社,1991)
[美]Benjamin Schwartz 著、張永堂 譯:〈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中
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頁1~20。
[美]博藍尼(Michael Polanyi、浦洛施(Harry Prosch) 撰,彭淮棟 譯:《意義》(台
北:聯經出版社,1984)
[美]杜維明:《儒家思想新論-創造性轉換的自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孟子哲學與秩序的未決性〉,李明輝 編《孟子思想
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頁37~74。
[美]克利福德?格爾茲(Clifford Geertz) 著、納日碧力戈等 譯:《文化的解釋》(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美]艾蘭(Sarah Allan)、楊民等 譯:《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瀋陽:遼寧
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
[美]艾蘭(Sarah Allan)著、張海晏 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
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英]羅伯特?迪奧(Robert Audi)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
貓頭鷹出版社,2002)
[美]史華茲(Ben jamin I.Schwartz):《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
社,2004年1月第1版)
[美]安樂哲、[美]江文思 編:《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年3月第1版)
[美]洛夫喬伊(Lovejoy, Arthur Oncken,1873-1962) 著、吳相 譯:《觀念史論文集》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美]夏含夷:《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美]杜普瑞(Louis Dupr’e):《人的宗教向度》(臺北:立緒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6)
[美]艾蘭(Sarah Allan):〈《唐虞之道》:戰國竹簡中任命以德的繼位學說〉,《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6月),頁118~154。
[美]班大為:《中國上古史實揭秘-天文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4月第1版)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楊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日]森三樹三郎:《上古漢代至性命觀展開:人性論運命觀歷史》 (東京都:創文社,昭和46年)
[日]李開元:《漢帝國成立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東京都:汲古書院,2000)
[日]小南一郎:《古代中國天命?青銅器》,(京都市: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6
年8月15日初版第1刷)



四、學位論文

劉煥雲:《孔孟荀命義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殷培善:《讖緯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
朱育慧:《西漢前中期君臣關係思想的演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學
位論文,1999)
郭啟傳:《太初之道-聖在世界秩序的展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01)new window
范瑞紋:《王莽的聖人與三代之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中文系碩士論文,2001)
姚彥淇:《《莊子》中的「孔」、「顏」論述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碩
士學位論文,2003年)
邱靜綺:《明堂制度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
葉常虹:《英雄:一種流行於亂世的政治文化現象──以漢魏為考察範圍》(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
王鴻鵬:《王充命論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雅雯:《《說文解字》數術思想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五、專書論文

石璋如:〈骨卜與龜卜探源〉,《大陸雜誌》第八卷第九期,1954年5月15日,
頁9~13。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歷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本new window
3分,1971年12月,頁489~532。
陳榮捷:〈中國宗教中之個人〉,收錄於《中國人的心靈-中國哲學與文化要義》new window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頁271~290。
何新:〈論五行說的來源〉,《諸神的起源》(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初
版),頁320~335。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new window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88年冬季號,頁139~179。
項退結:〈從董仲舒、淮南子至王充的「天」與「命」〉,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
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頁
424。
蔣年豐:〈憂患意識與「天之明命」:從海德格的現象學論中國先秦儒家的天命
觀〉,《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2年
6月,頁851~869。
梁啟超:〈陰陽五行說之來歷〉,《古史辨》第五冊下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1993年8月2版),頁343~362。
呂思勉:〈辯梁任公陰陽五行說之來歷〉,《古史辨》第五冊下編(臺北:藍燈文
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8月2版),頁363~378。
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古史辨》第五冊下編(臺北:藍燈文
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8月2版),頁404~617。
徐文珊:〈儒家和五行的關係〉,《古史辨》第五冊下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1993年8月2版),頁669~704。
楊儒賓:〈從氣之感通到貞一之道-《易傳》對占卜現象的解釋與轉化〉,楊儒賓、new window
黃俊傑 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頁135~182。
陳麗桂:〈《淮南子》與《春秋繁露》中的感應思想〉,《先秦兩漢論叢》第一輯(台
北:洪葉文化,1999),頁155~177。
李學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發現〉,《中國哲學》第二十集(瀋陽:遼寧教育
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頁13~17。
陳來:〈荊門竹簡之《性自命出》篇初探〉,《中國哲學》第二十集(瀋陽:遼寧
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頁293~314。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new window
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
3月初版)
蔣年豐:〈從「興」的精神現象論《春秋》經傳的解釋學基礎〉,《文本與實踐(一)
-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
林碧玲:〈儒學形上思想探源--以周初的天命觀為核心〉,《第六次儒佛會通論
文集》(臺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7月15日),頁45~71。
何澤恆:〈孔子與易傳相關問題覆議〉,《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new window
社,2004年8月),頁39~117。
裘錫圭:〈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非《黃帝四經》〉,《中國出土古文
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頁353~360。
朱松美:〈趙岐《孟子章句》的詮釋學意義〉,《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3期,2005年5月,頁27~31。
劉師培:〈孔子作春秋說〉,《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12月第1版),頁522~524。
鄧紅:〈王充的客觀天命論〉,《王充新八論續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頁1~19。
鄭良樹:〈論孔子講《春秋》〉,《中國經學》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5月,頁57~68。
沈年耀:〈傅斯年“史?便是史料?思想述評〉,《職業時空》3卷9B期,2007
年9月,頁29~30。
吳有能:〈東海三儒論「命」-戴君仁、徐復觀及牟宗三先生的詮釋異同片論〉,
《緬懷與傳承:東海中文系五十年學術傳承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 
版社,2007),頁32~58。
林聰舜:〈韓信的〈漢中對〉:高明的政治謀略與致命的舊世界觀之表露〉,中國new window
大陸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八輯(西安:陜西人
民出版社,2008年4月),頁88~101。
王愛和:〈五行之相克相生與秦漢帝國的形成〉,《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頁386~400。
林聰舜:〈賈誼對付諸侯王與列侯集團的謀略及其挫折:文帝與賈誼治國方針的差異〉,中國史記研究會《史記論叢》第六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頁349~360。
朱淵清:〈「時」-儒家運命論思想的核心概念〉,鄭吉雄 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new window
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頁241~261。

六、期刊論文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卷第一期(台new window
北:中央研院史語所,1936),頁1~44。
陳槃:〈讖緯命名及其相關之諸問題〉,《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二十一本第一分,1971年1月再版。new window
程元敏:〈論尚書大誥諸篇「王日」之王非周公自稱-上-〉,《孔孟學報》第28期,1974年9月,頁113~138new window
程元敏:〈論尚書大誥諸篇「王日」之王非周公自稱-下-〉,《孔孟學報》第29期,
1975年4月,頁157~182。
孫鐵剛:〈秦漢時代士和俠的式微〉,《臺大歷史學報》第2期,1975年6月,頁new window
1~22。
彭楚珩:〈墨子節用篇之利民精神〉,《哲學與文化》第2卷第7期,1975年7new window
月,頁41~42。
施銘燦:〈荀子對墨家節用思想的批評〉,《孔孟月刊》第14卷第9期,1976年5月,頁22~24。new window
杜正勝:〈尚書中的周公-兼從周初史實看周公稱王之辯〉,《大陸雜誌》第56卷第3、4期合刊,1978年4月15日,頁99~124。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上-〉,《大陸雜誌》第65卷第2期,1982年8月,頁7~34。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下-〉,《大陸雜誌》第65卷第3期,1982年9月,頁
25~49。
譚宇權:〈由節用、非樂學說論墨子的思辨方法〉,《東方雜誌》第21卷第11
期,1990年5月,頁43~49。
趙吉惠:〈關於「黃老之學」、「黃帝四經」產生時代考證〉,《哲學與文化》第17new window
卷12期,1990年12月,頁1088~1093。
邡芷人:〈天文星象與祿命法〉,《中國文化月刊》第154期,1992年8月,頁
43~70。
林聰舜:〈叔孫通「起朝儀」的意義-劉邦卡理斯瑪支配的轉變〉,《哲學與文化》new window
20卷12期,1993年12月,頁1154~1162。
黎建球:〈荀子的修身正本論〉,《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9期,1994年9月,new window
頁805~812。
何炳棣:〈“天及“天命探原:古代史料甄別運用方法示例〉,《中國哲學史》
(1995年第1期)
黃聖旻:〈秩序情結與荀韓關係〉,《雲漢學刊》第2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new window
文學系),1995年4月,頁43~52。
楊素珍:〈荀子政治思想與其「禮」論的關聯〉,《中山中文學刊》第1期,1995年6月,頁1~33。new window
崔宜明:〈“命運觀念的起源和理性內涵〉,《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3期(北
京:中國哲學史學會)
林聰舜:〈帝國意識形態的重建-扮演「國憲」基礎的《白虎通》思想〉,發表於國科會85年度哲學專題計劃研究成果表發會,1996年11月30日。
黃武強:〈孔子的“天命和“矩〉,《學術論壇》(廣西南寧:廣西社會科學院)
1997年02期,頁98~102。
郭沂:〈孔子學易考論〉,《孔子研究》1997年02期,頁4~14。
張采民、朱怡淼:〈安之若命新解〉,《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130~132。
海德格著、蔣年豐譯:〈「存有與時間」導言:存有意義的問題之闡明 -上-〉,《鵝湖》第23卷1期,1997年7月,頁2~9。new window
海德格著、蔣年豐譯:〈「存有與時間」導言:存有意義的問題之闡明 –中-〉,《鵝湖》第23卷2期,1997年8月,頁1~7。new window
海德格著、蔣年豐譯:〈「存有與時間」導言:存有意義的問題之闡明 –下-〉,《鵝湖》第23卷3期,1997年9月,頁29~36。new window
孫予文:〈論「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的斷句〉,《大陸雜誌》第95卷第5期,1997年11月,頁238~240。
蔡錦昌:〈荀韓關係論:評韋政通和蕭公權的看法〉,《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 》第26卷第4期,1998年11月,頁355~368。new window
李零:〈三一考〉,《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4期,1999年4月,頁359~368。new window
陳振崑:〈論天德流行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唐君毅先生的天德流行論初探〉,《哲new window
學與文化》26卷8期,1999年8月,頁740-751。
戴璉璋:〈儒家天命觀與其涉及的問題〉,《傳承與創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new window
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鍾彩鈞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1999年12月),頁455-490。
傅世怡:〈《尚書》「德」義初探〉,《大陸雜誌》第九十九卷第六期,1999年12
月,頁259~270。
王保頂:〈從游士到儒士:早期士人階層的演變及其意義〉,《孔孟月刊》第38new window
卷第5期,2000年1月,頁23~31。
景云:〈孔子“天命觀再議〉,《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
3期,2000年7月,頁91~94。
郜積意:〈趙岐《孟子注》:章句學的運用與突破〉,《孔子研究》,2001年01期,
頁96~124。
吳建明:〈論莊子對「命」的思考及其「安命」之可能〉,《鵝湖》第26卷11期,new window
2001年5月,頁54~64。
程金水:〈西周末年的鑒古思潮與今文《尚書》的流傳背景—兼論《尚書》的思
想意蘊〉,《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 月,頁23~46。
歐崇敬:〈「荀子」:儒家音樂哲學體系的建造者〉,《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4期,
2001年7月,頁17~42。
張增田:〈《黃老帛書》研究綜述〉,《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
第4期,2001年7月,頁111~118。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
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317~344。
雷家聖:〈「尚書」中「王若曰」一詞之探討--兼論古代歷史教育的作用〉,《歷史
教育》第8期,2001年12月,頁45~51。
程石泉:〈孔子與《易經》——馬王堆帛書《易》之經傳中新發現〉,《孔子研究》
2002年5月,頁85~94。
辛怡華:〈試釋金文中的“王若曰〉,《華夏文化》2002年04期,頁11~12。
魏義霞:〈孔子的隨機天命論辨析〉,《哈濱學院學報》第23卷第11期,2002年
11月,頁1~5。
鍾倫守:〈《論語》“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新解〉,《當代電大》2003年S1期,頁28~29。
曾毅生:〈孔子天命觀辨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頁70~73。
劉奕華:〈墨子的天、鬼、命觀新解〉,《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3年4月,頁14~18。
王柏中:〈兩漢明堂考實〉,《鞍山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05期,頁8~10。
連劭名:〈卜辭所見商代宗教哲學中的“命〉,《故宮博物院院刊》(北京:故宮博物院)2003年第5期 ,頁65~69。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new window
第二十三期,2003年9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129~177。
陳代波:〈儒家命運觀是消極宿命論嗎〉,《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年第2期,第12卷、總36期,頁59~63。
林聰舜:〈建立帝國的深層穩定機制:陸賈「逆取順守」觀念新探〉,輔大中文系new window
/港大中文系/北京師大文學院聯合出版,《先秦兩漢學術》第一期,2004年3
月,頁155~170,臺北。
王仲修:〈讖緯對秦漢政治的影響〉,《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4
年3月,頁59~60。
姚小鷗:〈《天問》意旨、文體與詩學精神探原〉,《文藝研究》2004卷3期,2004
年5月,頁51~58。
曾春海:〈墨學與荀學中的知識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7期,2004new window
年7月,頁59~78。
許素菊:〈孔子哲學天命觀論析〉,《社會科學家》第5期、總第109期,2004年
9月,頁131~133。
李智君:〈分野的虛實之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卷1期,2005年1月,頁
61~69。
趙明:〈評先秦哲學中的命運觀〉,《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
1期,2005年2月。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命」論研究〉,《揭諦》第8期,2005年4月,頁135~158。new window
陳麗桂:〈〈太一生水〉研究綜述及其與《老子》丙的相關問題〉,《漢學研究》第
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413~437。
張平、劉力銳:〈利、威、名:韓非治道論新解——韓非的人性論及治國方略構建〉,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頁52~55。
曾德雄:〈讖緯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文史哲》2006年01期,濟南:山東大
學,頁37~46。
孟淑媛:〈孔子“天命觀的現代闡釋〉,《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5卷第2期,2006年3月,頁42~45。
張世泰、秦平山:〈先秦“命字淺析〉,《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
卷第1期,2006年3月。
蕭洪恩:〈《易緯》“數論的思維模式研究〉,《周易研究》2006年第3期,濟南:山東大學,頁51~58。
晏昌貴:〈楚簡中所見諸司神考〉,《江漢論壇》(武漢:湖北省社會科學院),2006
年9月,頁95~99。
陳昭瑛:〈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臺灣東亞文
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41~60。
李哲賢:〈論荀子約定俗成之制名原則及其衍生之問題〉,《漢學研究集刊》第三new window
期,2006年12月,頁1~14。
曹峰:〈《?帝四經》所見“名的分類〉,《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卷1期,
2007年1月,頁19~24。
張興國、裴雯、林叢華、劉志勇:〈明堂亞形淵源初探〉,《華中建築》25卷2期,
2007年2月,頁147~149。
傅希亮:〈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考〉,《邯鄲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7
年3月,頁38~40。
陳德海:〈Heidegger in the Quest for Being〉,《哲學與文化》第34卷4期,2007
年4月,頁159~172。
王敬平:〈論王充“命論思想形成的社會原因〉,《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第8卷第2期,2007年4月,頁226~229。
張京華:〈古史研究的三條途徑--以現代學者對「絕地天通」一語的闡釋為中心〉,new window
《漢學研究通訊》第26卷第2期,2007年5月,頁1~10。
陳一弘:〈墨子「非命」之旨趣及其意義〉,《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new window
年6月,頁1~30。
史少博:〈朱熹論“命〉,《管子學刊》2007年第3期,頁107~109。
牛慶燕:〈康德實踐理性“二律背反及其現代化際遇下的“德福一致〉,《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03期,頁42~45。
王敬平:〈論王充“命論思想中漢代知識份仔的抗爭意識〉,《前沿》(內蒙呼浩
特:內蒙古社會科學聯合會)2007年第4期,頁223~225。
邱世宏:〈從《荀子》論心處平反〉,《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9期,2007年12new window
月,頁1~9。
王小滕:〈莊子「安命」思想探析〉,《東華漢學》第六期,2007年12月,(花蓮:new window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頁15~50。
胡正之:〈「人之命在天」與先秦儒家天命觀辨析〉,《輔仁國文學報》第二十六期,
2008年4月,頁99~112。
孔箏:〈“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釋正〉,《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2卷第
4期,2008年04月,頁103~105。
晁福林:〈“時命與“時中:孔子天命觀的重要命題〉,《清華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第23卷),頁39~47。
魯西龍:〈孔子天命觀的後現代詮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年1月,第38卷第1期,頁43~46。
張懷通:〈王若曰新釋〉,《歷史研究》2008年02期,頁182~188。
晉文:〈論經學與漢代“受命論的詮釋〉,《學海》2008卷4期,2008年7月,
頁151~154。
吳芹蒂:〈荀子對孔子禮論之轉化〉,《鵝湖》第34卷第3期,2008年9月,頁new window
38~47。
陳福濱:〈荀子的??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2008年
10月,頁25~44。
潘小慧:〈?義、?情及?文??荀子??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第35
卷第10期,2008年10月,頁45~63。
徐中舒:〈孔子與《春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
2008年11月,頁5~8。
陳波:〈荀子的政治化和倫理化的語言哲學-一個系統性的詮釋、建構、比較與new window
評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九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2008年
11月,頁99~126。
馬世年:〈韓非師從荀卿考論-兼及荀、韓思想之“異與“同〉,《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188~192。
楊儒賓:〈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第38卷第4期(新
竹:國立清華大學),2008年12月,頁677~709。
陳怡君:〈孟、荀臣道觀探析〉,《逢甲中文學刊》第2期,2009年1月,頁63~79。
陳天慶:〈試論“君子三畏——孔子天命思想的存在意義〉,《江蘇社會科學》
2009年01期,頁94~103。
唐啟翠:〈聖俗之間:《禮記‧明堂位》的禮儀空間探討〉,《百色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9年2月,頁17~28。
任蜜林:〈《易緯》各篇形成考〉,《中國哲學史》2009年03期,頁74~83。
陳韋銓:〈試論東漢趙岐《孟子章句》之詮釋方法〉,《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頁17~24。
張樹國:〈讖緯神話與東漢國家祭祀體系的構建〉,《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4期,2009年4月,頁85~90。
黃雅琦:〈梁啟超的荀學論述〉,《人文與社會學報》第2卷第4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高雄:義守大學),頁161~177。
陳德興:〈殷周至兩漢陰陽五行思想的天人關懷〉,《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2期,2009年12月,頁129~151。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