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馬王堆帛書「南方禹藏」圖與《淮南子.天文》「小時、大時」的關係及相關諸問題
書刊名:新亞學報
作者:孫基然
作者(外文):Sun, Jira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38
頁次:頁53-126
主題關鍵詞:□紋馬王堆帛書南方禹藏圖淮南子.天文小時、大時Symbol □Mawangdui silk textsNanfang yucang diagramNumbersMacro time and micro time in Huainanz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6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馮時(1999)。《堯典》曆法體系的考古學研究。文物世界,1999(4),4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時(20110900)。上古宇宙觀的考古學研究--安徽蚌埠雙墩春秋鍾離君柏墓解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2(3),399-4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少軒(20120600)。放馬灘簡所見式占古佚書的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3(2),243-3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解民(2000)。尹灣漢墓博局占木牘試解訂補。文物,2000(8),73-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亞虎、王暉(2007)。馬王堆漢墓資料所見之藏胞巫術。求索,2007(10),205-2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Kalinowski, Marc、王東亮(1997)。六朝時期九宮圖的流傳。法國漢學,2,315-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望城縣文物管理局(2007)。湖南望城風篷嶺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7(12),1-2+2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儀徵博物館(2007)。江蘇儀徵劉集聯營西漢墓出土占卜漆盤。東南文化,2007(6),1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基然(20140300)。《靈樞》九宮八風名及相關問題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5(1),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方晗(20180500)。敦煌寫本中的人神禁忌。民俗研究,2018(3),102-111+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館(2010)。安徽蚌埠市雙墩一號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2010(3),4-18+97+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建民(1994)。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725-8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零(2011)。中國最早的「升官圖」。文物,2011(5),68-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學勤(19920900)。論含山凌家灘玉龜、玉版。中國文化(風雲時代),6,144-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香港古物古跡辦事處(1997)。香港勇浪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7(6),3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孫林(2007)。唐九宮算、藏族九宮曆以及納西族巴格圖的比較研究。中國藏學,2007(2),2+95-109+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孫基然(2011)。從《黃帝內經太素》九宮八風圖看中醫人體外周劃分思想的形成。中華醫史雜誌,2011(6),323-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荊州博物館(2009)。湖北荊州謝家橋一號漢墓發掘簡報葬。文物,2009(4),1+2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存良、王永安、馬洪連(2018)。甘肅永昌縣水泉子漢簡「五鳳二年曆日」整理與研究。考古,2018(3),94-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安志敏(1973)。長沙新發現的西漢帛畫試探。考古,1973(1),4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學勤(1997)。《博局占》與規矩紋。文物,488,4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孫基然(2014)。西漢太一九宮式盤占法及相關問題。考古,2014(4),82-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2000)。馬王堆帛書《式法》釋文摘要。文物,2000(7),85-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淄博市臨淄區文物局(2011)。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孫家徐姚戰國墓地。考古,2011(10),14-29+98-102+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懷化市文物處、沅陵縣博物館(2003)。沅陵虎溪山一號墓發掘簡報。文物,2003(1),36-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馮時(1993)。殷代農季與殷曆曆年。中國農史,1993(1),7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馮時(2014)。祖槩考。考古,2014(8),2+8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勞榦(19681000)。古文字試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上),37-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樂賢(2006)。楚秦選擇術的異同及影響--以出土文獻為中心。歷史研究,2006(6),19-31+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嚴文明(1978)。甘肅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10),6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安徽省文物工作隊、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縣文化局(1978)。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發掘簡報。文物,1978(8),12-31+98-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明欽(2004)。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文物出版社。2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磊(2011)。中國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學研究(博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肖昌云(2007)。針灸人神禁忌學說研究(碩士論文)。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館(2008)。蚌埠雙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解民(1992)。尉繚子譯注。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璞、邢昺、李傳書、徐朝華(2000)。爾雅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亞虎、王暉(2010)。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研究。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89)。史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玄、孔穎達、龔抗雲、王文錦(2000)。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欣(2006)。神道人心:唐宋之際敦煌民生宗教社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允祿、梅瑴成、何國宗(1986)。欽定協紀辨方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1981)。雲夢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1985)。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湧泉(2015)。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裘錫圭(2014)。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90)。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章學誠、葉瑛(1985)。校讎通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上海博物館(1964)。上海博物館藏青銅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上善(1981)。黃帝內經太素。東洋醫學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馮時(2013)。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天文曆法。開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1985)。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樂賢(1994)。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6)。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班固、顏師古(1989)。前漢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戴德(1983)。大戴禮記。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魏徵、令狐德棻(1989)。隋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唐慎微(1979)。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時珍、劉衡如、劉永山(2012)。本草綱目。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孫星衍(2006)。問字堂集.岱南閣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錢塘(1967)。淮南天文訓補注。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于省吾(1992)。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大形徹(2015)。胎產書.雜療方.天下至道談.合陰陽.十問。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1985)。中國書法全集。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文化室(2001)。新刻天下四民便覽三臺萬用正宗。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1979)。武威漢代醫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文物出版社(1994)。戰國鮮虞陵墓奇珍--河北平山中山國王墓。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馬學良(1986)。玄通大書。四川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馬繼興(1992)。馬王堆古醫籍考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高鴻縉(1966)。中國字例。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梁思永、高去尋、李濟(1962)。侯家莊.第二本.1011號大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梁思永、高去尋、石璋如(1996)。侯傢莊.第九本.1129、1400、1443號大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9)。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馮時(2011)。中國天文考古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馮時(2018)。文明以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饒宗頤、曾憲通(1982)。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燾(1981)。外臺秘要方。東洋醫學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丁度(1989)。宋刻集韻。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朱熹(1983)。中庸章句。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朱橚(1982)。普濟方。人民衛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錢大昕(1985)。十駕齋養新錄。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9)。偃師二里頭:1959年-1978年考古發掘報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丹波康賴(1991)。醫心方。オリエン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2012)。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墨跡選粹。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9)。天水放馬灘秦簡。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1992)。黃帝蝦蟇經。オリエン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李建民(20050000)。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李零(2001)。中國方術考。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李學勤(1985)。古文字學初階。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胡文輝(2000)。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張德芳、孫占宇(2013)。天水放馬灘秦簡集釋。甘肅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連雲港市博物館(1997)。尹灣漢墓簡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門市博物館、襄荊高速公路考古隊(2006)。荊門左塚楚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考古隊(2006)。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2001)。關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湖北省荊州博物館(2003)。荊州天星觀二號楚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馮時(2009)。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盧央(2008)。中國古代星占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饒宗頤、曾憲通(1993)。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高亨、董治安(1989)。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王充、黃暉、劉盼遂(1990)。論衡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荀卿、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88)。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劉安、高誘、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鄭玄、賈公彥、趙伯雄、王文錦、陸德明、孔穎達、李學勤、十三經注疏編委會(2000)。周禮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孔穎達、廖名春、陳明(2000)。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裘錫圭(2012)。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裘錫圭學術文集:第四卷語言文字與古文獻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時(2010)。天文考古學與上古宇宙觀。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册。臺北: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光直(1990)。商代的巫與巫術。中國青銅時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培瑜(1989)。出土漢簡帛書上的曆注。出土文獻研究續集。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遠根(1989)。雜療方。馬王堆醫書考注。樂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厚宣(1973)。殷代年歲稱謂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時(2015)。咸池考。新世紀的中國考古學(續)--王仲殊先生九十華誕紀念論文集。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釗(2013)。馬王堆漢墓帛書《雜療方》校釋札記。書磬集--出土文獻與古典文字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日書研究班(2000)。日書:秦國社會的一面鏡子。秦簡日書集釋。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