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影像於劇場創作中的功能與設計思維
書刊名: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
作者:陳昱宏范宜善
作者(外文):Chen, Yu-horngFan, Yi-sha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14
頁次:頁70-95
主題關鍵詞:舞臺影像影像設計劇場舞臺設計跨領域Stage imageImage designTheaterStage designInterdisciplina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李政亮(20060300)。視覺變奏曲:日據時期臺灣人的電影實踐。文化研究,2,127-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田國平(2004)。影像入侵,劇場也瘋狂?。表演藝術,137,4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almer, Richard E.、何佳瑞(20080200)。海德格〈藝術作品的本源〉(1936)一文之閱讀:藝術,作品與真理。哲學與文化,35(2)=405,69-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立章(2011)。淺談舞臺場景對戲劇演出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2011(8),405-4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voboda, J.、劉杏林(2006)。展覽設計和複合投映。戲劇藝術,2006(5),59-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濱(2008)。數位影像點亮舞臺--論數位影像在舞臺表演中的藝術功能及應用。影視製作,2008(7),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那剛(2008)。話劇中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舞臺功效。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6(1),3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誌勇(20191100)。替身操演:數位表演藝術中的「異體」與「機器/人」。現代美術學報,38,4-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上(2017)。影像在劇場藝術創作中呈現出的觀念結構。藝術教育,2017(Z3),13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崔卉、劉斯(2008)。虛擬影像介入多媒體舞臺戲劇。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8(6),77-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晟、李謙、李文秀(2009)。電視語言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09(20),249-2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沛妤(2017)。混合劇場:新媒體與劇場文本的碰撞。ART PLUS,74,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律天(2015)。舞臺影像技術的發展及其創作應用。大眾文藝,2015(15),187-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賀希娟(2014)。導演的手法--舞臺換景。藝海,2014(7),8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謝筱玫(20190700)。當代臺灣歌仔戲劇場的影像發展與美學實踐:以王奕盛與唐美雲歌仔戲團的作品為例。戲劇研究,24,117-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巧(2013)。淺談舞臺美術中的多媒體影像現狀。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3(7),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聶光炎(2008)。新象30 繁花綻放。PAR表演藝術雜誌,189,12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Brannigan, Erin(2003)。'La Loie' as Pre-Cinematic Performance--Descriptive Continuity of Movement。Senses of Cinema,28。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范宜善(2008)。時間影像的繪畫實踐及現象觀察。2008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影像與人文教育」通識教育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絮彤(2014)。投影影像在台灣戲劇舞台中的角色與呈現(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atz, Steven D.(1991)。Film directing, shot by shot: Visualizing from concept to screen。Focal。  new window
2.Dixon, Steve、Smith, Barry(2007)。Digital Performance: a History of New Media in Theater, Dance, Performance art, and Installation。MIT Press。  new window
3.Armes, Roy、唐維敏(1995)。錄影學。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克華、王婉容(2003)。舞臺光景--林克華的設計與沉思。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Riessman, C. K.、王勇智、鄧明宇(2003)。敘說分析。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淑真(2017)。續修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表演藝術篇。臺北市立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郝朴甯、李麗芳(2007)。影像敘事論。雲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黎慕嫻(2004)。敘事的時間性探討--藝術符號間的對話,https://www.nhu.edu.tw/~literary/meeting/discourse.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Kostelanetz, Richard(20161222)。The Lasting Presence of a 51 Year-Old Performance Piece,https://hyperallergic.com/347226/the-lasting-presence-of-a-51-year-old-performance-piece/。  new window
2.劉春(2016)。投影科技劇場應用的發展及現狀,中國舞臺美術學會。,https://read01.com/okKD5e.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詹惠登(2008)。臺灣劇場運用影像投影技術發展之研究。眾聲喧譁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