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校讀--兼論其史源運用與選材標準
書刊名:臺大歷史學報
作者:徐泓
作者(外文):Hsu, Hong
出版日期:1996
卷期:20
頁次:頁537-615
主題關鍵詞: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校讀史源選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37
有關明代史的典籍中,《明史紀事本末》是一部得到學者高度評價的經典之作。最近因參加「明代典籍研讀會」,重讀《明史紀事本末》,便先仔細校讀〈開國規模〉。進一步仔細閱讀原文時,感到《明史紀事本末》有重新評價的必要。本文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擬逐條校讀〈開國規模〉的文本,註出其可能的史源,並以史源校正文本之訛誤。第二部份以校注結果,指出〈開國規模〉因作者運用史源的疏忽,而導致文本的錯誤與疏漏,藉以評估作者的編纂水平與史學。第三部份擬對全文作內容分析,找出其選用史料的標準,推測其觀點,以之與所謂的「谷應泰曰」作比較,藉以評估作者的史識。逐條校註《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之後,發現其中訛誤與疏漏之處甚多。再比對史事內容與史論要點,又發現前後呼應不佳;編撰史事與撰寫史論作者是兩組人馬,殆無疑問。史論部份為谷應泰抄襲蔣棻《明史紀事》之作,史事?述部份則由徐倬、張壇負責編撰。《明史紀事本末》由谷應泰總其成,但谷應泰缺乏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的能耐,整部書的構想與議論基本上抄自蔣棻《明史紀事》,其史識雖屬上乘,但就史源的運用與選材而論,其史書的編纂水平,確實稱不上是「一代良史」。?述開國規模,居然忽略開國制度的興革與演變,已是致命缺失;而篇幅分布的嚴重失衡,更是缺點。就〈開國規模〉的編纂水平而論,其史源運用及選材標準,頗多可議之處。《明史紀事本末》長期以來所得到的高度評價,恐怕有必要重新思考。
期刊論文
1.邱炫煜(19931200)。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新詮。簡牘學報,15,235-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祖武(1989)。《明史紀事本末》雜識。文史,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光璧(1942)。谷氏《明史紀事本末》探源。中和月刊,3(12),34-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金毓黻(1982)。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翼、王樹民(19840900)。廿二史劄記。台北:仁愛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貴安(19950100)。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正容(1983)。朱元璋繫年要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國楨(198102)。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樹民(1981)。史部要籍解題。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谷應泰、中華書局(1977)。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彰健(19770000)。明清史研究叢稿。臺北:臺灣商務。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孟森(1981)。明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清史稿校註(第一冊)。清史稿校註(第一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ranke, Wolfgang(1988)。Historical Writing during the Ming。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New York。  new window
12.寧靜(1986)。略論《明史紀事本末》。藝林叢錄(第6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Franke, Wolfgang(1968)。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of Ming Histor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of Ming History。Kula Lumpur。  new window
14.陳梧桐(1993)。論朱元璋的治國思想。朱元璋研究。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紀盷(1969)。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5)。清實錄,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明)蔣棻(1985)。明史紀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毛奇齡(1985)。西河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