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國六十年間的明史研究:以政治、社會、經濟史研究為主(上)
書刊名:明代研究
作者:徐泓
作者(外文):Hsu, Ho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2
頁次:頁129-170
主題關鍵詞:朱元璋朱棣孟森吳晗李晉華王崇武傅衣凌梁方仲謝國楨黃彰健李光濤Zhu Yuan-zhangMeng SenZhu DiWu HanLi Jin-huaLi Chin-huaWang Chong-wuWang Ch'ung-wuFu Yi-linLiang Fang-zhongLiang Fang-chungXie Guo-zhenHsieh Kuo-chenHuang Chang-chienLi Kuang-t'a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113
本文係就民國六十年代以前,中華民國的明史研究之成果,依明 代歷史之發展,以問題之研究為中心,加以論述。 第一章論述明代史籍之編印與研究,內容有:內閣大庫檔案之整 理編印成果之介紹,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明實錄》之經過,《明史》 編纂之研究與校補,及其他明史要籍之考證。 第二章論述明朝開國史研究成果,內容有:太祖起兵與紅巾之關 係,開國以後之屯田、戶籍、田賦、貨幣制度及中央集權、地方統制、 恐怖屠殺、新官僚之培養與教化、法律制度等。 第三章論述靖難之變與明代對外關係之研究,內容有:靖難之變 的形成,建文遜國之考證,明成祖之繼統,明成祖生母問題之考證, 懿文太子生母問題之考證,方孝孺之政治學說,南北京建置、漕運, 宦官干政與內閣,明朝與蒙古、東北女真、西南邊疆、西北各族之關 係,鄭和下西洋,海外殖民與貿易,周邊民族之華化等。 第四章論述明代中期社會經濟之研究,內容有:莊田之發展,軍 屯之崩潰,戶口之流亡,鄧茂七之亂與佃農問題,海禁政策,朝貢貿 易,倭寇之禍,歐人東來與海外貿易,耶穌會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士大夫對西洋學術之介紹,白銀之流入與普遍使用,一條鞭法之賦役改 革及明代中期以後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等。 第五章論述明朝衰亡與南明抗清之研究,內容有:明季之黨爭與 社盟,流寇之成因與來源,李自成、張獻忠之變,滿清之興起,明清 之和戰,滿清之入關,南明之抗清等。 最後在結論中,論述民國六十年間明史研究之發展,以史語所成 立、七七抗戰、政府遷臺為界,分為四期:第一期為草創期,風氣初 開,成果不多;第二期為興旺期,成果豐碩,大師輩出,範圍深廣; 第三期為艱苦期,環境雖劣,研究風氣仍盛,且有新問題之討論;第 四期,研究環境最好,時間最長,成績雖不如前兩期,然學者皆各有 其專門之範圍。
This is a review article on Ming Studies during the first sixty years of Republican China with an emphasis on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istory. Topics discussed are: studies on Ming History sources; Zhu Yuan-zhang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Zhu Di an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latter half of the Ming dynasty; party struggles; peasant uprisings; the rise of Manchuria; and the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期刊論文
1.宋橋(2004)。清宮八千麻袋檔案的來龍去脈。魯迅研究月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光海(1955)。記内閣大庫殘餘檔案。大陸雜誌,1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仲麟(1994)。評明實錄類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8,176-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丙郁、趙令揚(1987)。明實錄中之天文資料(上、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泓(1984)。明太祖實錄中明人傳記索引。明史研究專刊,7,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泓、華昌言(1983)。明實錄中的中韓關係史料(一) 太祖朝。韓國學報,2,175-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泓(19890500)。明太宗實錄中韓關係資料校註。韓國學報,8,38-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田久德(1971)。明實錄の沖繩史料。お茶の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紀要,24(2),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祖武(1989)。明史紀事本末雜識。文史,31,180-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錦忠(1996)。明史紀事本末之作者與史源。史原,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錦忠(1974)。明史紀事本末之作者與史源。史原,5,198-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泓(200403)。明史紀事 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編纂水平。史學史研究,1,6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商鴻逵(1982)。讀孟森明清史講義。中國史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泓即(1970)。清代兩淮的場商。史原,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泓即(1982)。明代的私鹽。臺大歷史學系學報,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eorge, Jer.(1978)。The Village Elder System of the Early Ming Dynasty。Ming Studies,7,53-62。  new window
17.容肇祖(1947)。明太祖的孟子節文。讀書與出版,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夏廷槭(1928)。關於明代的科試狀況的材料。中山犬學歷史研究所週刊,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務去(1947)。廠衛與明代政治。新中華,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姚雪垠(1949)。明初的錦衣衛。中國建設,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晗(1948)。明初的恐怖政治。中建華北航空版,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畸觚(1942)。廷杖考。國學叢刊,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章立凡(2008)。歷史學家成為歴史學的受害者--朱元璋傳重版居言。炎黃春秋,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毛慶禎(19910600)。禁書--知識份子永恆的傷痛。圖書館學刊. 輔大,20,8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殿魁(19960400)。千辛萬苦讀「匪書」--讀書、藏書的坎坷路。國文天地,11(11)=131,94-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東華(20051200)。論陸志鴻治校風格與臺大文學院(1946.8-1948.5)。臺大歷史學報,36,267-3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東華(19961100)。勳績盡瘁,死而後已--傅孟真先生在臺大。臺大歷史學報,20,129-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徐泓(199012)。明代的鹽務行政機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5,197-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緝華(1963)。明代延綏鎭的地域及其軍事地位。第ニ屆亞洲歴史學家會議。臺北:亞洲歷史學家協會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奇祿(2002)。從帝大到臺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彰健。校印國立北平圈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其昌(1995)。明實錄北京史料。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1)。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羽田亨(1943)。明代蒙古史料一明實錄抄蒙古篇。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蒙古史研究室(1957)。明實錄蒙古史料抄。北京:中國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白翠琴(1982)。明實錄瓦剌資料摘編。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田村實造。明實錄抄:滿洲篇。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9)。明實錄東北史資料輯。瀋陽:遼瀋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田村實造(1959)。明代西藏史料。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香林(1981)。明清實錄中之西藏史料。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青海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1981)。明實錄青海民族史料摘抄。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田衛疆(2002)。明實錄新疆資料輯録。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新才、吳忠禮(1988)。明實錄寧夏資料輯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青海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1963)。明實錄清實錄撒拉族史料摘抄。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谷ロ房男、林隆夫(1983)。明代西南民族史料--明實錄抄。東京:東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雲南省少數民族研究所(1959)。明實錄有關雲南歴史資料摘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貴州省民族研究所(1983)。明實錄貴州資料輯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90)。明實錄廣西史料摘抄。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耀荃、練銘志(1988)。明實錄廣東少數民族資料摘編。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其榘(1983)。明實錄鄰國朝鮮篇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学院中 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菁華、許清玉、胡顯慧(2005)。明實錄朝鮮資料輯錄。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姜勝利(2009)。明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金毓黻(1982)。中國史學史。臺北:鼎文書局據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謝國楨(1981)。増訂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孟森、商鴻逵。明清史講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北京市歷史學會(1986)。吳晗史學論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吳晗(2008)。朱元璋傳。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錢穆(1978)。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徐泓(1972)。清代兩淮鹽場的研究。臺北:嘉新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謝貴安(19950100)。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楊雪峰(1978)。明代的審判制度。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樹民(1981)。史部要籍解題。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心澂(1939)。偽書通考。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孟森(1981)。明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傅月庵(2003)。我的老師和他的書。生涯一蠹魚。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中舒(1930)。内閣檔案之由來及其整理。明清史料。北平: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彰健(1968)。明實錄校勘記引據各本目錄。明太祖實錄校勘記(一)。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樑生(1987)。明實錄。明代倭寇史料。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ranke, Wolfgang(1988)。Historical Writing during the Ming。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商傅(2002)。明史講義導讀。明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山根幸夫(1971)。元末の反乱と明朝支配の確立。東アジア世界の展開。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泓(1986)。中國官匠制度。經濟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泓(1986)。專賣制度。經濟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志偉、陳春聲(2008)。天留迂腐 遺方大,路失因循復倘難--梁方仲先生的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梁方仲文集中國經濟史講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Romeyn, Taylor.(1969)。Yuan Origins of the Wei-so System。Chinese Government in Ming Times。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2.沈家本(1927)。明大詰峻令考。沈寄移先生遺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