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傳播改革之研究
書刊名:東亞季刊
作者:王毓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Yu-li
出版日期:1999
卷期:30:1
頁次:頁19-38
主題關鍵詞:傳播改革前蘇聯新聞改革發展媒介理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
  • 點閱點閱:31
     中國大陸的新聞傳播事業在發展過程中,歷經三次新聞改革:第一次在延安整風時 期,以一九四二年延安解放日報的改版為標誌;第二次在中共第八次代表大會以後,以一九五 六年人民日報的改版為標誌;第三次則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本文所指的傳播改革,亦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對新聞傳播重新定位的改革。由於中 國大陸的傳播事業,均仿效自前蘇聯的傳播制度,因此,本文以前蘇聯的傳播改革為比較基 礎,分析中共自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的傳播改革。 根據本研究的歸納分析,中共的傳播改革與前蘇聯的傳播改革,儘管內涵有相似之處, 但改革的方式、手段與結果均不相同。而中共傳播改革後的傳播事業,在理論上除仍具原有 共產主義傳播理論的一部份本質外,也顯現出「發展媒介理論」重視經濟發展的某些意涵。 總之,中共實施傳播改革後,傳播政策體制、經營策略與內容,均必須跟著加以調整。 因此,傳播事業必須與市場接軌,與市場產生互動,了解閱聽眾的需求,更重視傳媒的經營 績效。
期刊論文
1.王毓莉(19980700)。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經營之影響。新聞學研究,57,27-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旭培(1993)。市場經濟下的新聞事業改革。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3(1),3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毓莉(19951000)。由世界經濟整合理論觀點初探華人傳播圈形成的契機。共黨問題研究,21(10),69-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毓莉(19960100)。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大眾傳播事業之研究。東亞季刊,27(3),73-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毓莉(1994100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共大眾傳播--由意識形態機構到第三產業。東亞季刊,26(2),92-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龍舒甲(1988)。蘇聯大眾傳播媒體之研究。問題與研究,27(7),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家發(1994)。報業制度理論之演變─一個歷史觀點。報學,8(8),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良榮(1995)。十五年來新聞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新聞學,2,5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喻國民(1989)。新聞改革實踐的主體言界和發展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學刊,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世康(1996)。市場經濟對經濟新聞信息量的挑戰及對政策思考。新聞學,1,9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瞻(1991)。大陸新聞事業現況之分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潘家慶(1997)。大陸新聞改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郁女(1992)。中共的廣播電視在其現代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ng, Yu-Li(1991)。Message Hostility in Mainland Chinese and Taiwanese Newspapers: A Content Analysis(碩士論文)。University of Wisconsin-Platteville。  new window
3.宋啟華(1994)。戈巴契夫時期蘇聯大眾傳播媒體自由化及其衝擊之研究(1985. 3-1991. 7),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皇寺(1996)。中國大陸新聞改革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Altschull, J. Herbert(1984)。Agents of Power: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Agents of Power: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N.Y. & London。  new window
2.Hachten, William A.(1987)。The World News Prism。Ames, Iowa。  new window
3.McQuail, Denis(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Sage。  new window
4.Siebert, Frederick S.(1963)。Theodore Peterson, and Wilbur Schramm。Four Theories of Press。Urbana, Illinois。  new window
5.Black, Jay、Whitney, Frederick C.(1988)。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mication。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mication。Dubugue, Iowa。  new window
6.李瞻(1973)。比較新聞學─就業原理與制度之批評研究。比較新聞學─就業原理與制度之批評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errill, C. John(1979)。Media Messages and Men: New Perspectives in Communication。Media Messages and Men: New Perspectives in Communication。N. Y。  new window
8.Picard, Robert(1985)。The Press and the Decline of Demorcracy。The Press and the Decline of Demorcracy。London。  new window
9.傅顯明、鄭超然(1994)。蘇聯新聞史。蘇聯新聞史。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文有仁(1993)。觸目驚心,教訓慘痛─剖析新聞媒介在蘇聯東歐劇變中的作用。蘇聯東歐劇變與新聞媒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宋立芳、高文生(1993)。蘇聯新聞媒介的演變簡介。蘇聯東歐劇變與新聞媒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艾豐(1989)。中國新聞傳播媒介發展大趨勢。中國新聞傳播媒介發展大趨勢。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楓(1992)。十年回顧,明確幾個新聞點。新聞改革十年回顧與展望。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致浚(1980)。論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後,報紙的性質和任務。新聞研究資料(第1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汝金(1993)。適應體制轉軌,探索新聞改革。市場經濟與新聞事業。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元棟(1993)。社會主義市場下的新聞輿論監督機制。市場經濟與新聞事業。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6)。真理報無限期停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6)。俄國真理報編輯宣布停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Lenin, Vladimir Ilich(1959)。從何著手?。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