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京話文白異讀和方言移借
作者:丁邦新
書刊名:門內日與月 : 鄭錦全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鍾榮富, 劉顯親, 胥嘉陵,何大安 (編輯)
頁次:1-8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文白異讀方言移借白話音讀書音一字多音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6
本文主要探討北京話文白異讀和方言移借之間的關係。關於北京話文白異讀的問題,李榮 (1982) 認為:「文言音往往是本地的,白話音往往是從外地借來的。」最近,耿振生 (2003) 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反的看法,他的結論是:「北京話的白話音是本地固有的讀音層,讀書音是從外地借入的讀音層。」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檢討了李榮和耿振生立論的根據以後,我發現李榮是從實際的例子出發,而耿振生則是從理論或歷史的角度推論。如果理論或歷史有別的解釋的話,就可能影響推論的正確性,而且從理論或歷史的角度也要能解釋實際的例子。我認為中古的 -k 尾字今讀 -i、-u 尾的白話音是別的方言裡不同的演變,跟北京本地固有的讀音層不一樣,在不同的時期移借到北京話裡來,人群遷徙和社會上不同語言層的混雜是主要原因,今天的北京音實在是一個方言混雜的語言,其中讀書音是本地固有的讀音層,白話音是從外地的方言移借而來,一字多音正是反映這種現象。
期刊論文
1.耿振生(2003)。北京話文白異讀的形成。語言學論叢,27,56-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timson, Hugh M.(1962)。Ancient Chinese -p, -t, -k Endings in the Peking Dialect。Language,38(4),376-384。  new window
圖書
1.鍾榮富(1994)。國語的共時音韻。臺北:文鶴。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錦全(1974)。A Synchronic Phonology of Mandarin Chinese。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The Mouton。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榮(1982)。語音演變規律的例外。音韻存稿。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