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金履祥的生平及經學
作者:何淑貞
作者(外文):He, Shu-Z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戴君仁
龍宇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75
主題關鍵詞:金履祥金仁山傳記經學理學尚書學詩經學歷史地理"JINLU-XIANGJINREN-SHANBIOGRAPHYSCRIPTUREHISTORY"HISTORYGE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1
第一篇 金仁山之生平
第一章 年譜
第二章 現存遺作及版本
仁山現存遺作,經學有書經注,尚書表注,大學疏義、論、孟集註考證等;史學有通
鑑前編、舉要等;文學有仁山文集、濂洛風雅等。本章略述其著成時期及現見版本。
第二篇 金仁山之理學與經學
第一章 理學
本章分為四節:首節論宇宙,其宇宙哲學一如有宋六子,亦由易推衍而出。次節論心
性,則援引書經,謂降衷秉彞之初,無有不善,及拘於氣稟,蔽於物欲,則有不善者
矣。第三節論修為,除從孟子擴充存養之工夫外,兼顧孔門踐仁工夫。末節論釋氏,
仁山就學理上批評釋氏不知本、不知類,其說禍國殃民更甚於楊墨,終難入於堯舜精
一執中之道,蓋其根本教義與仨山經世思想相違也。
第二章 四書學附詩經學
本章共分兩節,首節為學庸說,次節為論孟說。
第三章 尚書學
本章共分四節,首節述仁山證大小序為偽,仁山謂大序出於東漢人之手,小序多不能
涵攝文意,絕非聖人之作。次節述其正錯簡,尚書由於焚餘錯亂及傳世久遠,簡壞脫
誤,在所難免,兩宋學者於尚書錯簡討論之熱烈,僅次於古文尚書真偽之爭辨。第三
節述仁山辯戡黎之西柏為武王,微子不奔周,衰絰輿櫬請降者為武庚,伯益即翳等
,末節述尚書篇第與繫年,如升禹貢於虞書,繫於帝堯八十載之下,繫大禹謨於禹即
位之前,禹貢之後,以康誥酒誥列於金滕之前,辨多士應在多方之後等,仁山接歷史
事實之序,為之董理而期復其舊。
第四章 金仁山學說之淵源與流傳
以上諸章,述仁山之生平及學旨略備,然有宋三百年學術趨勢,與仁山息息相關;而
後世傳仁山之學者,亦不宜摒而不究,復以家學、師承、及學友之講論等,前文亦略
而未備,故復撰學說淵源與流傳一章,以殿篇末焉。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