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法戰爭以前總理衙門對外政策之研究--清咸豐十年至光緒十年
作者:劉光華
作者(外文):Liu, Guang-Hua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爾敏
朱建民
易君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1
主題關鍵詞:中法戰爭總理衙門對外政策清代外交策略政治目標取向政治GING-DYNASTYPOLI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本論文主要在探究中法戰爭(一八八四)以前,清廷主要辦理對外事務機關--總理
衙門--之對外政策(興外交政策一詞誦用,以總理衙門為主是用「對外政策」,以
國際政治理論為主時,則用「外交政策」)。為著敘述的方便,分成以下六章,約三
十餘萬字。
第一章為導論部份。首先說明總理衙門在清季外交中所佔有的關鍵地位,接著說明本
論文之研究主旨、研究方法、假設前提和分析架構。其中對於「對外政策」一詞的涵
義,且叵以澄清和重新予以界定。
第二章則探究總署對外政策的目標取向,經過將資料爬梳、排比、歸納的過和,發現
主要可以分為維持和局、保存體制,挽回利權和固結民心四個方面,均分別說明這些
目標取向所以形成的緣由,以及其主要內涵和影響。
第三章則進探究達成前述目所採用的手段。同樣經過將史料爬梳、排比和歸納的功夫
,結果認定其所運用的策略,主要為羈縻籠絡、執約訥理、運用外交和講求戰守四種
。均分別說明這些手段的由來和運用情形。
第四章則就總署比較重要的對外措施,說明其辦理情形。其重要的措施,根據實際事
象歸納,約可分為促進國交、辦理通商、保護傳教、緩固疆圉、維持藩服和師法西藝
等六方面,均一一析述其內容和辦理經過。
以上目標取向、策略運用和重大日措施三個層次,即構成總理衙門對外政策之主要內
容,也就是本論文研究的主題所在。
第五章則根據本論文之分析架構,分別從決策環境、決策過程和決策主體三方面,析
論影響總理衙門對外政策形成的若干重要形成因素。其中決策環境部份,分別就外在
背景和內背景兩個層面加以說明。決策過程則說明政策影響體系中,皇帝、廷臣、疆
臣和外人四者,在總署決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對總理衙門對外政策所產生
的影響。決策主體部分則從總署決策者本身主觀因素如知識背景和意識型態等,析論
總理衙門之對外政策所遭受的影響。
最後,在第六章則分別就總理衙門對外政策的效果和特性,做一個總的檢討和評價,
以為本論文之總結。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