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賓禮到禮賓—外使覲見與晚清涉外體制的變化
作者:尤淑君
作者(外文):Yu, Shu Chu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啟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賓禮客禮禮賓天下秩序外國公使覲見禮名分跪拜禮鞠躬禮BinliGuest RitualProtocolThe chinese world orderThe courtesy ritual of enovysMing-fenkowtowbow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1
本論文為結合政治史、外交史及禮儀史的著作。以學界對晚清外交的研究為基礎,聚焦於「外國公使覲見禮」的制訂,並利用晚近整理出版的多國檔案、日記、回憶錄,及藏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案、外務部檔案等資料,重新討論清代賓禮體制的原型、變體及其過渡到西式外交禮儀的過程,分析中、西禮制的衝突根源,進而探討「天下秩序」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化的關聯。經本論文的考察,研究成果有四。
本論文先概論清代「賓禮體制」的運作過程,並說明康熙、雍正年間的「賓禮體制」具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其制禮原則不只是「朝貢禮」,還有用於不稱臣納貢者的「客禮」,作為「朝貢禮」的補充。
其次,說明咸豐君臣在《天津條約》的約束下,不得不允許公使駐京等條款。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設立,不完全是清政府因應對外交涉的新局面,更多是出於維護「賓禮體制」的考量,並延續過去「督撫外交」的成例,由三口通商大臣、五口通商大臣作為對外交涉的第一線。
再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援引康熙、雍正年間款待俄國使節團之事,重新提出「客禮」,讓「鞠躬禮」與「跪拜禮」不再是絕對的對立,反而有變通的空間,讓外國公使得行「鞠躬禮」。清政府利用「客禮」概念,以「天下秩序」包容歐美各國與中國的政治關係,再將外國公使定位為皇帝的「客臣」,並將「外國公使覲見禮」解釋為皇帝優禮外使的恩典,遂得到中國官民的認同,維護皇帝作為「天子」的至尊地位。
第四,《辛丑和約》簽訂後,清政府雖透過擯者轉譯的方式,讓外國公使仍是皇帝的「客臣」,不致出現君臣逆位的狀況,但清政府只能在形式上維持皇帝的權威。外務部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用「名分秩序」,作為涉外禮儀的制禮原則,「西禮中用」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表示清政府無法再以「天下秩序」包容歐美各國與中國的關係,只能藉由「國際法」的慣例,利用條約去約束外國官民的行動,以挽回中國的利權。
最後,經本論文對「外國公使覲見禮」的考察,得知「賓禮」到「禮賓」的改變,並非一蹴而成的,也不是全出於外國公使的逼迫。清政府面對外來刺激時,自有其內部轉換的機制,不僅有外在形式上的變革,更有內在觀念的調整,故清政府提出「客禮」概念,作為中禮與西禮的過渡禮儀,也是「天下秩序」與「國際法」的思想銜接。當「客禮」無法再解釋公使請覲,清政府廢除禮部,「賓禮體制」宣告結束,「天下秩序」也不再是清政府對外關係的中心思想。
(一)檔案史料
1.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Embassy and consular archives, China, Paper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F.O. 682)
2.Great Britian, Foreign Office, China, Confidential print,1848-1937(F. O. 405)
3.中研院近史所藏,《外務部檔‧出使設領》,檔號:02-12-026-01-017,頁1-3,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初三日外務部收駐和陸大臣信。
4.中研院近史所藏,《外務部檔‧出使設領》,檔號:02-12-042-03-030,頁1-2,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外務部收出使日本李大臣出使日本胡大臣信。
5.中研院近史所藏,《外務部檔‧西藏檔》,檔號:02-16-003-04-021,〈印督據見前使希商定相見禮節由〉,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外務部收查辦西藏大臣張蔭棠電。
6.中研院近史所藏,《外務部檔‧駐美使館保存檔案》,檔號:02-23-001-01,〈總理衙門改外務部〉,光緒二十七年六月初九日。
7.中研院近史所藏,《外務部檔‧駐美使館保存檔案》,檔號:02-23-003-13,〈典禮院官制案〉,宣統三年閏六月初二日。
8.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檔號01-12-016-01,德人領他國護照經公使領事指明中國官仍不予蓋印德義各國自發教士護照,光緒十四年九月。
9.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檔號01-12-028-04-030,法國司達尼一名前往正定護照蓋印由,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10.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檔號01-21-009-02-004,布使欲來駐京未屆年限不應遽給護照,同治三年三月十八日。
11.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一般交涉》,檔號:01-34-007-03-025,〈函述漢口奸人刊刻各國覲見小本私書抄錄原文請設策挽救由〉,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英國公使威妥瑪致總署函。
12.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一般交涉》,檔號:01-34-007-03-026,〈函述漢口奸人刊刻各國覲見小本私書抄錄原文請設策挽救由〉,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美國副使衛廉士致總署函。
13.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一般交涉》,檔號:01-34-007-03-027,〈函述前各國覲見一事因各省有無名揭帖請消弭由〉,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德國署使和立本致總署函。
14.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一般交涉》,檔號:01-34-007-03-028,〈函述前各國覲見一事因各省有無名揭帖請消彌由〉,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法國公使熱福理致總署函。
15.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一般交涉》,檔號:01-34-007-03-029,〈函述前各國覲見一事因各省有無名揭帖請消彌由〉,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俄國署使凱陽德致總署函。
16.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各國使領》,檔號:01-15-010-03-010,〈堅領事辯論相見禮節一案現據威使函知抄錄來往信件知照由〉,同治九年三月二十七日總署致湖廣總督李鴻章文。
17.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辛丑議約》,檔號:01-14-027-02-01~75。
18.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辛丑議約》,檔號:01-14-032-05-001~018。
19.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條約》,檔號:01-21-055-02-001,〈北洋大臣咨送新聞紙據江海關呈送新聞紙內載有各國請覲一事由〉,頁1,同治十一年六月初四日北洋大臣李鴻章致總署咨文。
20.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條約》,檔號:01-21-055-02-001。
21.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頒發各國條約》,檔號:01-21-030-06-001,〈請將條約中游歷傳教洋人與地方官相見禮〉,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五日山東巡撫張汝梅致總署文。
22.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膠澳檔》,檔號:01-26-003-01-043。
23.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衙門事務檔‧邊防界務》,檔號:01-17-047-01-017。
24.赤崎楨幹,《琉客譚記》,檔號:ル05 01250,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25.國史館,《外交部‧外交雜卷》,檔號:020000034502A,藏於台北國史館。
26.國史館,《外交部‧駐外使領館報告》,檔號:020000034541A,藏於台北國史館。
27.國史館,《外交部‧機票定座單簽證》,檔號:020000039579A,藏於台北國史館。
28.國史館,《外交部‧禮賓司賀函雜卷》,檔號:020000005676A,藏於台北國史館。
29.國史館,《外交部‧禮賓司賀函雜卷》,檔號:020000005677A,藏於台北國史館。
30.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檔‧交擬稿件》,檔號:002000000919A,〈蔣中正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商主任〉,民國三十年十月四日。
31.國立故宮博物院,〈內閣部院檔詔書:同治親政詔〉,檔號:301000037,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32.清史館,《禮志‧賓禮》,檔號:206000243,清史館本,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3.清國史館,《大清國禮志‧賓禮志》,檔號:206000218,清國史館本,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4.清國史館,《大清國禮志‧賓禮志》,檔號:206000219,清國史館本,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5.清國史館,《大清國禮志‧賓禮志》,檔號:206000309,清國史館本,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6.清國史館,《傳包702002419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國史館檔。
37.榮祿,《榮文忠公集》,抄本,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資料室,圖書登錄號:336766。

(二)出版史料
1.《中國外交年鑑(1933年)》,收入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冊938,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2.《國民政府年鑑(第二回》,收入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冊933,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3.《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4.丁韙良(Martin,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沈弘(等譯),《花甲憶記:一位美國傳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國》:A Cycle of Cathay: 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丁韙良(Martin,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沈弘(譯),《中國覺醒:國家地理、歷史與砲火硝煙中的變革》:The Awakening of China,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
6.上海大學法學院(等編),《欽定理藩院則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光緒十六年本。
7.上海申報館(編),《申報》,上海:上海書局,1982-1987,據上海圖書館藏原報影印。
8.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纂),王蘭瓶、馬冬梅(點校),《大清新法令(1901-1911)》,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9.于敏中(等編),《欽定日下舊聞考》,北京:北京古籍,1983。
1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四國新檔》,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86。
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美關係史料:光緒朝》,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1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美關係史料:同治朝》,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8。
1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美關係史料:嘉慶、道光、咸豐朝》,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8。
14.中國史學會(編),《洋務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15.中國史學會(編),《第二次鴉片戰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16.中國史學會(編),《義和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7.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義和團史料》,北平:中國社會科學院,1982。
18.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0。
1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
20.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2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2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外交》,北京:中華書局,1996。
2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2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英使馬戛爾尼訪華檔案史料彙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
25.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軍機處電報檔彙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6.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
2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28.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
2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30.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編),《清宮恭王府檔案總彙:奕訢密檔》,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31.中華書局(影印),《(光緒朝)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1,據光緒二十五年石印本影印。
32.允祿(等修),《大清會典(雍正朝)》,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冊761-790,臺北︰文海出版社,1994-1995。
33.允祿(等修),《皇朝禮器圖式》,揚州:廣陵書社,2005。
34.天津市檔案館(編),《三口通商大臣致津海關稅務司札文選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35.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551,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36.方濬師,《退一步齋文集》,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396,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
37.王之春,《清朝柔遠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
38.王文韶(著),袁英光(等整理),《王文韶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
39.王延熙、王樹敏(輯),《皇清道咸同光奏議》,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331,台北:文海,1969。
40.王彥威、王亮(編),《清季外交史料》,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冊11-17,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
41.王鍾翰(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42.王韜,《弢園文錄外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43.包文漢(整理),《清朝藩部要略稿本》,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
44.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室(編),《義和團運動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64。
45.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明治期》,東京:日本國際連合協會,1949-1963。
46.尼古拉•班蒂什卡緬斯基(編著),中國人民大學俄語教研室(譯),《俄中兩國外交文獻匯編(1619-1792)》,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47.布立賽(Bernard, Brizay),高發明(等譯),《1860:圓明園大劫難》:Le Sac du Palais d'Été,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48.平步青,《霞外攟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冊116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9.瓦德西(Waldersee, Alfred Graf von),王光祈(譯),《瓦德西拳亂筆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
50.申時行(等修),《大明會典》,揚州:廣陵書社,2007。
51.伊台斯•伊兹勃蘭特、勃蘭德•亞當(合撰),北京師範學院俄語翻譯組(譯),《俄國使團使華筆記(1962-1965)》,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52.伊桑阿(等纂修),《大清會典(康熙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冊711-730,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1993,據清康熙二十九年序刊本景印。
53.仲芳氏,《庚子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78。
54.托津(等纂修),《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冊64-69,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55.托津(等纂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冊70,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56.托津(編),《欽定理藩院則例》,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299-300,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據清道光二十二年官刻本影印。
57.朴容大(奉敕撰),《增補文獻備考》,漢城:古典刋行會,1958。
58.朱保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9.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58。
60.江繁,《四譯館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政書類》,冊272,台南:莊嚴文化,1996。
61.何休《春秋公羊注疏》,收入《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62.何秋濤,《朔方備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63.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64.何榮兒(口述),金易、沈義羚(著),《我在慈禧身邊的日子:宮女談往錄》,臺北:智庫,2001。
65.佐佐木正哉(編),《鴉片戰爭之研究(資料篇)》,臺北:文海出版社,1983。
66.佐佐木正哉(編),《鴉片戰爭前中英交涉文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
67.佐佐木正哉(編),《鴉片戰爭後の中英抗爭(資料篇稿)》,東京:近代中國硏究委員會,1964。
68.佚名(輯),《戊戌變法檔案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
69.佚名(輯),《各使請覲抄案》,收入全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編委會(編),《晚清洋務運動事類匯鈔》,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
70.佚名,《津案紀略》,收入《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稿本叢書》冊14,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71.吳永,《庚子西狩叢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72.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73.呂海寰,《呂海寰往來電函錄稿》,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冊573-575,臺北縣:文海,1990。
74.呂海寰,《呂海寰奏稿》,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冊571-572,臺北縣:文海,1990。
75.呂海寰,《庚子海外紀事》,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46,臺北縣:文海,1966。
76.宋濂(等撰),《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
77.志剛,《初使泰西記》,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冊)》,長沙:岳麓書社,2008。
78.李希聖,《庚子國變記》,收入中國史學會(編),《義和團(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79.李明(Louis Le Comte),郭強(等譯),《中國近事報道》: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1687-1692,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80.李春光(主編),《清代名人軼事輯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81.李星沅(著),袁英光、童浩(整理),《李星沅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
82.李鴻章(著),吳汝綸(編),王樸(重編),《李鴻章全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83.李鴻章(著),吳汝綸(編),顧廷龍、戴逸(重編),《李鴻章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84.杜文凱(編),《清代西人見聞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85.杜佑,王文錦(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86.杜春和(等編),《榮祿存札》,山東:齊魯書社,1986。
87.杞廬主人等撰,《時務通考》,收入《續修四庫叢書‧子部》冊1254-125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光緖二十三年點石齋石印本影印。
88.那桐,《那桐日記(1890-1925)》,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
89.來保(奉敕編),《欽定大清通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90.周家祿,《奧簃朝鮮三種》,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418-419,臺北︰文海,1969。
91.周煌(輯),《琉球國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5。
92.林樂知(Allen, Young John),《萬國公報》,臺北:華文書局,1968。
93.邵懿辰,《禮經通論》,收入《皇清經解續編》冊18,臺北:復興書局,1972,據南菁書院刊本影印。
94.阿德里亞諾‧馬達羅(Madaro, Adriano),向佳谷(譯),《1900年的北京》:1900 Nian de Beijing,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95.故宮博物院(編),《史料旬刊》,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96.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外交史料:嘉慶朝》,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97.故宮博物院(編),《義和團檔案史料》,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冊361,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
98.故宮博物院(編),台聯國風出版社(輯),《文獻叢編》,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64。
99.故宮博物院,《宮中檔光緒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5。
100.故宮博物院,《宮中檔咸豐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
101.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王之相、劉澤榮(譯),《故宮俄文史料》,北京:歷史研究編輯部編印,1964。
102.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清代中俄關係檔案史料選編(第一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
103.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清代中俄關係檔案史料選編(第三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104.施阿蘭(Gerard, A.),袁傳璋、鄭永慧(譯),《使華記:1893-1897》,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105.昭槤,《嘯亭雜錄‧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106.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義和團運動資料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80。
107.軍機處,《光緒軍機處事由檔錄要》,收入北京大學(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稿本叢書》冊16,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108.夏燮,《中西紀事》,長沙:岳麓書社,1988。
109.孫家穀,《使西書略》,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冊)》,長沙:岳麓書社,2008。
110.孫瑞芹(譯),《德國外交文件: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0。
111.孫學雷、劉家平(主編),《國家圖書館藏清代孤本外交檔案》,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03。
112.孫寶瑄,《忘山廬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3.席裕福、沈師徐輯,《皇朝政典類纂》,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冊871-920,臺北:文海出版社,1982。
114.徐一士,《一士類稿‧一士談薈》,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
115.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店,1957。
116.徐禺生,《世載堂雜憶》,北京:中華書局,1997。
117.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03。
118.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隨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119.特登額(等纂),《(道光)欽定禮部則例》,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據清道光間刊本景印。
120.班固,《白虎通義》,收入宋聯奎(輯),《關中叢書》第2集,陝西:通志館,1934-1936。
121.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122.秦國經、高換婷,《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英國遣使首次訪華實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123.翁同龢(著),陳義杰(整理),《翁同龢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124.郝建恒(等譯),《歷史文獻補編:十七世紀中俄關係檔選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據大英帝國博物館藏書譯。
125.馬國賢(Ripa, Matteo),李天綱(譯),《清廷十三年:馬國賢在華回憶錄》:Memoirs of Father Ripa, during Thirteen Years' Residence at the Court of Peking in the Service of the Emperor of Chin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6.國史編纂委員會(編),《仁祖實錄》,收入《朝鮮王朝實錄》,서울特別市:國史編纂委員會,1981。
127.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敕使謄錄》,收入《各司謄錄》第91冊,漢城:國史編纂委員會,1997。
128.崇厚(述)、衡永(編),《鶴槎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129.崑岡(等奉敕撰),《(光緒朝)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1,景印光緒二十五年石印本。
130.崑岡(等編),《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據光緖二十五年刻本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書景印。
131.張元濟(主編),《外交報匯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132.張容初(譯),《紅旗雜誌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57。
133.張壽鏞等纂,《皇朝掌故彙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134.張德彝,《航海述奇》,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冊)》,長沙:岳麓書社,2008。
135.張蔭桓,《張蔭桓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136.張謇,《張謇全集》,上海:江蘇古籍,1994。
137.曹汝霖,《一生之回憶》,香港:春秋雜誌社,1966。
138.梁廷枂(編),《粵海關志》,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冊19,台北:文海,1975。
139.梁啟超,《戊戌政變紀事本末》,收入蘇繼祖,《清廷戊戌朝變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40.清高宗(敕修),《清朝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141.清高宗(敕修),《清朝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142.清高宗(敕修),《續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143.清高宗,《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144.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145.脫脫(等撰),《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146.脫脫(等撰),《遼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147.莊吉發(譯),《清代準噶爾史料初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148.莊建平(主編),《近代史資料文庫》,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149.許指嚴,《十葉野聞》,北京:中華書局,2007。
150.許景澄,《許文肅公日記》,收入《歷代日記叢鈔》冊106,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清光緖間鉛印本。
151.陳立,《白虎通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152.陳旭麓、顧廷龍、汪熙(主編),《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7:義和團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53.陳良倚(輯),《皇朝經世文三編》,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751,台北:文海,1972,光緒二十四年刊本。
154.陳其元(等修),《(光緒)青浦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
155.陳其元,《庸閒齋筆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156.陳弢,《同治中興京外奏議約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157.陳述、朱子方(主編),《遼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58.陳康祺,《郎潛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159.陳湛綺(主編),《晚清外交會晤并外務密啟檔案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8。
160.陳湛綺(主編),《清末民初通商口岸檔案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9。
161.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干函電匯編(1874-1907)》,北京:中華書局,1990。
162.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太原:山西古籍,1996。
163.鹿完天,《庚子北京事變紀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164.麥仲華(編),《皇朝經世文新編》,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771 ,臺北:文海,1972。
165.惠頓(Wheaton, Kathleen),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譯),《萬國公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166.斯當東(Staunton, George),葉篤義(譯),《英使謁見乾隆紀實》: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
167.曾國藩(著),李家驤(整理),《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94。
168.湯壽潛,《危言》,1890年上海出版,現藏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169.鄂爾泰、張廷玉(等編),《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170.雅蘭布,《聘盟日記》,收入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3秩,臺北:廣文書局,1991。
171.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北京:中華書局,2008。
172.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73。
173.惲毓鼎,《崇陵傳信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
174.斌椿,《乘槎筆記》,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冊)》,長沙:岳麓書社,2008。
175.萬青黎(等修)《(光緒)順天府志》,收入《地方志人物傳記資料叢刊(華北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據清光緒十二年刻本影印。
176.經莉(主編),《國家圖書館藏清代孤本外交檔案續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05。
177.葛羅(Gros, Baron),趙勤華(譯),《黃皮書日記》:Negociation Entre la France et la Chine en 1860,上海:中西書局,2011。
178.董恂,《還讀我書室老人手訂年譜》,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282 ,臺北:文海,1968。
179.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180.裕德齡、裕容齡,《行走紫禁城:清宮二年生活實錄》,臺北:慧明文化,2002。
181.賈楨(等編),《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北京:中華書局,1979。
182.圖理琛(著),莊吉發(譯),《滿漢異域錄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183.福格,《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
184.臺灣開明書局,《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
185.赫德(Hart, Robert),《赫德日記(1863-1866):赫德與中國早期現代化》:Robert Hart and China's Early Modernization: His Journals,1863-1866,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5。
186.赫德(Hart, Robert),葉鳳美(譯),《這些從秦國來—中國問題論集》:These from the Land of Sinim: Essays on the Chinese Question,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187.赫德蘭(Hedlund, Isaac Taylor),吳自選(等譯),《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188.趙雲田(點校),《理藩院則例(乾隆朝)》,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乾隆朝內府抄本。
189.趙爾巽(等著),《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
190.趙翼,《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191.劉大鵬(著),喬志強(標注),《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192.劉民聲(等編),《十七世紀沙俄侵略黑龍江流域史資料》,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2。
193.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194.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195.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
196.劉體智,《異辭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197.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中美往來照會集(1846-193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98.德保(等纂),《(乾隆)欽定禮部則例》,香港:蝠池書院,2004。
199.撲笛南姆‧威爾(Weale, B. L. Putnam),陳貽先、陳冷汰(譯),《庚子使館被圍記》,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732,臺北縣:文海,1972。
200.樊國樑(Favier, Pierre Marie Alphonse),《樊國樑日錄》,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義和團史料(下冊)》,北平:中國社會科學,1982。
201.衛三畏(Williams, S. Wells),陳俱(譯),《中國總論》:The Middle Kingdom a Survey of the Geography, Government, Literature, Social Life, Arts, 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Its Inhabitants,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02.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入《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203.蕭奭,《永憲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204.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205.應劭(著),孫星衍(校集),《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206.戴逸、李文海(編),《清通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207.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208.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清代起居注冊:同治朝》,臺北:聯經,1983。
209.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清代起居注冊:咸豐朝》,臺北:聯經,1983。
210.薛福成,《出使公牘‧奏疏》,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809,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211.薛福成,《薛福成日記》,北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212.薩拉‧康格(Conger, Sarah Pike),沈春蕾(等譯),《北京信札——特別是關於慈禧太后和中國婦女》,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213.額爾金(Elgin, James Bruce)、沃爾龍德(Walrond, Theodore),汪洪章(等譯),《額爾金書信和日記選》:Letters and Journals of James, Eighth Earl of Elgin,上海:中西書局,2011。
214.魏源(著),《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215.寶鋆(等編),《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北京:中華書局,2008。
216.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217.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218.權赫秀,《近代中韓關係史料選編》,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

(三)專書
1.Baddeley, John F., Russia, Mongolia, China, New York: B. Franklin, 1963.
2.Catherine M. Bell, Ritual :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Ch‘en, Ta-tua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Chu, Raymond W. and Saywell, William G., Career Patterns in the Ch’ing Dynasty: The Office of Governor-General,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4.
5.Chung, Tan, China and the Brave New World: A Study of the Origins of the Opium War(1840-42), Durham: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c1978.
6.Cranmer-Byng, J. L., An Embassy to China: Being the Journal Kept by Lord Macartney during His Embassy to the Emperor Ch‘ien-Lung, 1793-1794, Hamden Connecticut: Archon Books, 1963.
7.Dennett, Tyler, Americans in Eastern Asia: A Critical Study of United States' Policy in the Far Eas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Barnes & Noble, 1922.
8.Edwards, E. W., British Diplomacy and Finance in China, 1895-1914, Oxfor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Eisenstadt, Shmuel 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Empire, New York: Free Press, 1963.
10.Evans, R. J. W. and Strandmann, Hartmut Pogge von, The Com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1.Fairbank, John K. and Teng, Ssu-Yu, Ch'ing Administration: Three Stud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12.Fairbank, John K., East Asia: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5.
13.Fairbank, John K.,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中譯版為費正清(編著),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14.Fairbank, John K.,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15.Foster, John Watson, American Diplomacy in the Orient,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70.
16.Greenberg, Michael., British Trade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1800-42,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9.
17.Hart, Robert; John King Fairbank(ed.), The I. G. in Peking: Letters of Robert Hart,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1868-1907,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18.Hevia, James Louis., Cherishing Men from Afar: Qing Guest Ritual and the Macartney Embassy of 1793,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9.Kiernan, E. V. G., British Diplomacy in China 1880 to 188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9.
20.Kim, Key-Hiuk, The Last Phase of the East Asian World Order: Korea, Japan, and the Chinese Empire, 1860-1882,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21.Mann, Susan, Local Merchants and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1750-1950,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1987.
22.Mansergh, Nicholas, The Com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 Study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1878-1914, Lond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and co, 1949.
23.Martin,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A cycle of Cathay: 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ences,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897.
24. Mêng, S. M., The Tsungli Yamen: Its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25.Metzger, Thomas A., E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26.Morse, Hosea Ballou,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834,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26-29.另有中譯本:馬士(著),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等譯),《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1635-1834)》,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27.Morse, Hosea Ballou, The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1908.另有中譯本:馬士(著),張匯文(等合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28.Nelson, Melvin Frederick, Korea and the Old Orders in Eastern Asia, Louisian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46.
29.Neville, Robert C., Ritual and Deference: Extending Chinese Philosophy in a Comparative Context,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8.
30.Peyrefitte, Alain., The Collision of Two Civilizations: the British Expedition to China 1792-4, London: Harvill, 1993.
31.Pritchard, Earl Hampton., The Crucial Years of Early Anglo-Chinese Relations- 1750-1800,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70.
32.Pye, Lucian W.,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A Psychocultural Study of the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3.Rawlinson, John Lang, China's Strug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 1839-189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34.Rockhill, William Woodville, Diplomatic Audiences at the Court of China, London: Luzac, 1905.
35.Spector, Stanley, Li Hung-Chang and the Huai Army: A study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Regionalis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4.
36.Staunton, George, 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 Including Cursory Observations Made, and Information Obtained in Travelling Through that Ancient Empire, and a Small Part of Chinese Tartary, London: John Stockdale, c1797.另有中譯節本:斯當東(Staunton, George),葉篤義(譯),《英使謁見乾隆紀實》: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
37.Svarverud, Rune, International Law as World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ranslation, Reception and Discourse, 1847-1911, Leiden; Boston: Brill, 2007.
38.Swartout, Robert R., Mandarins, Gunboats, and Power Politics: Owen Nickerson Denny and the International Rivalries in Korea, Honolulu: Asian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Hawaii, 1980.
39.Tao, Jing-shen, Two Sons of Heaven: Studies in Sung-Liao Relations,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c1988.
40.Vollmer, John E., Decoding Dragons: Status Garments in Ch'ing Dynasty China, Eugene: Museum of Art, University of Oregon, 1983.
41.Williams, Frederick Wells, Anson Burlingame and the First Chinese Mission to Foreign Powers, New York: Scribner's, 1912.
42.Wills, John E., Pepper, Guns, and Parleys: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and China, 1622 -1681,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43.大谷敏夫,《清代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1。
44.小倉和夫(著),陳鵬仁(譯),《中國的威信‧日本的矜持》,台北:星定石文化,2002。
45.小野川秀美(著),黃福慶、林明德(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85。
46.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の社会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6。
47.山室信一(編),《日本‧中國‧朝鮮間の相互認識と誤解の表象》,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8。
48.川島真,《中國近代外交の形成》,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
49.川島真,《近代国家への摸索》,東京:岩波書店,2010。
50.川勝守,《日本近世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吉川弘文館,2000。
51.中山和芳,《ミカドの外交儀礼—明治天皇の時代》,東京:朝日新聞社,2007。
5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53.中村哲,《東亞近代史理論的再探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54.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編年(咸豐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55.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院(編),《沙俄侵華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56.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中國海關與義和團運動》,北京:中華書局,1983。
5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六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
58.友田二郎,《国際儀礼とエチケット》,東京:學生社,2001。
59.夫馬進(編),《中國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7
60.巴赫魯申(著),郝建恒、高文風(譯),《哥薩克在黑龍江上》,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5。
61.巴德利(Baddeley, John F.),吳持哲、吳有剛(合譯),《俄國•蒙古•中國》: Russia, Mongolia, China,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62.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
63.牙含章,《達賴喇嘛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4.王子初,《中國音樂考古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65.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
66.王永祥,《戊戌以來的中國政治制度》,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
67.王玉德(等編),《明實錄類纂:涉外史料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
68.王立誠,《中國近代外交制度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
69.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61。
70.王曾才,《清季外交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71.王開璽,《晚清政治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72.王開璽,《清代外交禮儀的交涉與論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3.王開璽,《隔膜、衝突與趨同 : 清代外交禮儀之爭透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74.王瑞傑,《西周禮治文化探論》,臺北縣:花木蘭文化,2009。new window
75.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76.王爾敏,《弱國的外交:面對列強環伺的晚清世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77.王銘銘,《過去的繁榮—一座老城的歷史人類學考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8.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5。new window
79.王樹槐,《庚子賠款》,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
80.王樹增,《1901:虎口下的中華帝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81.王靜,《中國古代客館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2。
82.王璽,《李鴻章與中日訂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
83.王繩祖(等著),《國際關係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
84.付百臣,《中朝歷代朝貢制度硏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85.加斯東‧加恩(Cahen, Gaston),江載華、鄭永泰(合譯),《彼得大帝時期的俄中關係史(1689-1730年)》:Histoire des Relations de la Russie Avec la Chine sous Pierre le Grand(1689-1730),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86.北京師範大學清史研究小組,《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7.史景遷(Spence, Jonathan D.),阮叔梅(譯),《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88.史遠芹(等著),《中國近代政治體制的演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
89.外務省儀典官室(編),《国際儀礼に関する12章—プロトコール早わかり》,東京:世界の動き社,1981。
90.左芙蓉,《北京對外文化交流史》,成都:四川出版社,2008。
91.布克斯蓋夫登(著)、王瓘(等譯),《1860年北京條約》,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92.布迪(Bodde, Derk),朱勇(譯),《中華帝國的法律》:Law in Imperial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
93.平野聰,《清帝國とチベット問題:多民族統合の成立と瓦解》,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社,2004。
94.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new window
95.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new window
96.生田美智子,《外交儀礼から見た幕末日露文化交流史——描かれた相互イメージ・表象》,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8。
97.田濤(主編),《清朝條約全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9。
98.皮瑞洛莫夫(Perelomov, L.)、馬爾提諾夫(Martynov, A.),林毅夫、林健一(合譯),《霸權的華夏帝國:朝貢制度下中國的世界觀和外交策略》:Imperial China: Foreign-Policy Conceptions and Methods,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
99.矢野仁一,《近世支那外交史》,東京:弘文堂書房,1940。
100.石之瑜,《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
101.石井孝,《明治初期的日本と東アジア》,橫濱:有隣堂,1982。
102.伊東貴之,《思想としての中国近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
103.任爽,《唐朝典章制度》,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104.全海宗(著),全善姬(譯),《中韓關係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105.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
106.林存陽,《三禮館:清代學術與政治互動的鏈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107.安德遜(Anderson, Aeneas),費振東(譯),《英國人眼中的大清王朝》,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
108.朱杰勤(編譯),《中外關係史譯叢(第一輯)》,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109.朱雍,《大國病》,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9。
110.朱雍,《不願打開的中國大門--乾隆時期的中英關係》,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111.池內敏,《大君外交と「武威」:近世日本の國際秩序と朝鮮觀》,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6。
112.米‧約‧斯拉德科夫斯基(著),宿豐林(譯),《俄國各民族與中國貿易經濟關係史(1917年以前)》,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113.米鎮波,《清代中俄恰克圖邊境貿易》,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114.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 S. N. ),閻步克(譯),《帝國的政治體系》: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115. 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関係史の硏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5。
116. 西里爾‧玻爾(Pearl, Cyril),檀東鍟(等譯),《北京的莫理循》:Morrison of Pekin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117. 西嶋定生,《東アジア世界と冊封体制》,東京:岩波書店,2002。
118. 亨廷頓(Huntington, Samuel Phillips),張岱雲(等譯),《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119. 亨特(Hunter, William C.),沈正邦(譯),《舊中國雜記》:Bits of Old China,廣州:人民出版社,1992。
120. 何文賢,《文明的衝突與整合:同治中興時期中外關係重建》,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121. 何偉亞(Hevia, James Louis),《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衝突》:Cherishing Men from Afar: Qing Guest Ritual and the Macartney Embassy of 179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122. 何偉亞(Hevia, James Louis),劉天路、鄧紅風(譯),《英國的課業:19世紀中國的帝國主義教程》:English Lessons:Tthe Pedagogy of Imperial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123. 何新華,《威儀天下—清代外交禮儀及其變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
124. 佐佐木正哉(編),《經世文編總目錄》,台北:文海,1972。
125. 佐藤公彥(著),宋軍(等譯),《義和團的起源及其運動:中國民眾Nationalism的誕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26. 佐藤慎一,《近代中囯の知識人と文明》,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
127.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8。
128.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硏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
129. 吳志攀(等編),《東亞的價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30. 吳相湘,《俄帝侵略中國史》,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76。
131. 吳相湘,《晚清宮廷與人物》,臺北:傳記文學社,1980。
132. 吳相湘,《清宮秘譚》,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61。
133. 吳福環,《清季總理衙門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5。
134. 吳曉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35. 呂新昌(編著),《最新應用文彙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136.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137. 宋軍,《申報的興衰》,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138. 宋鼎宗,《《春秋左氏傳》賓禮嘉禮考》,台北:花木蘭文化,2009。
139. 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關係嬗變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
140. 李天綱,《中國禮儀之爭:歷史、史獻和意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41. 李玉潔(主編),《中國早期國家性質》,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
142. 李光濤,《記明季朝鮮之「丁卯虜禍」與「丙子虜禍」》,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72。new window
143. 李兆祥,《近代中國外交轉型的初步展開(1861-190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44. 李育民,《中國廢約史》,北京:中華書局,2005。
145. 李育民,《近代中外關係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06。
146. 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臺北:三民,1985。
147. 李定一、包遵彭(等編),《中國近代史論叢—自強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81。
148. 李剛,《大清帝國最後十年:清末新政始末》,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
149. 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150. 李國祁,《張之洞的外交政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new window
151. 李細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152. 李揚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國的世界觀念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53. 李無未,《中國歷代賓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154. 李無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55. 李雲泉,《朝貢制度史論 : 中國古代對外關係體制硏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156. 李齊芳,《中俄關係史》,台北:聯經,2000。
157. 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58. 李鵬年(等編著),《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
159. 李寶臣,《禮不遠人:走進明清京師禮制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8。
160. 村松祐次,《義和團の研究》,東京:巖南堂書店,1976。
161. 沈默,《外交禮儀典範:外交禮節與外交公文程式》,台北:作者自印、中央圖書供應社經銷,1968。
162. 汪榮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北京:中華書局,2006。
163. 沃勒斯坦(Wallerstein, Immanuel Maurice),尤來寅(等譯),《現代世界體系》:The Modern World-Syst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
164. 坂野正高(著),陳鵬仁(譯),《近代中國政治外交史》,臺北:臺灣商務,2005。
165. 坂野正高,《中国近代化と馬建忠》,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5。
166. 坂野正高,《近代中国外交史硏究》,東京:岩波書店,1970。
167. 肖玉秋,《俄國傳教團與清代中俄文化交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68.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3。
169. 佩雷菲特(Peyrefitte, Alain),王國卿(等譯),《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L'empire Immobile on le Choc des Mondes,北京:三聯書店,1995。
170. 周文柏(編),《中國禮儀大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171. 周世輔、周文湘,《周禮的政治思想》,台北:東大圖書,1981。
172. 周錫端(Esherick, Joseph W.)、張俊義(等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2005。
173. 季平子,《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臺北:雲龍出版社,2001。
174. 岡本隆司,《近代中國と海關》,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9。
175. 岡本隆司,《属国と自主のあいだ:近代清韓関係と東アジアの命運》,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
176. 岡本隆司、川島真(編),《中国近代外交の胎動》,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9。
177. 岩井茂樹(編),《中囯近世社会の秩序形成》,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硏究所,2004。
178. 拉鐵摩爾(Lattimore, Owen),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179. 林士鉉,《清代蒙古與滿洲政治文化》,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2009。new window
180. 林子候,《甲午戰爭前夕中日韓三國之動向》,嘉義:大人物書店,2001。
181. 林文仁,《南北之爭與晚清政局:1861-1884(以軍機處漢大臣為核心的探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82. 林文仁,《派系分合與晚清政治:以『帝后黨爭』為中心的探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new window
183. 林世明,《義和團事變期間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new window
184. 林代昭,《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
185. 林存陽,《清初的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186. 林華國,《歷史的真相:義和團運動的史實及其再認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187. 松浦章,《明清時代東亞海域的文化交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188. 邵循正,《中法越南關係始末》,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89. 金正昆,《外交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190. 芮瑪麗(Wright, Mary Clabaugh),房德齡(等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扺抗(1862-1874)》: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n Restoration, 1862-187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191. 姚廷芳,《新閉關時期與英法聯軍》,臺北:三民書局,1982。
192. 威羅貝(Willoughby, Westel W.),王紹坊(譯),《外人在華的特權和利益》:Foreign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China,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
193. 柯文(Cohen, Paul A.),《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南京:江蘇人民,2000。
194. 柯文(Cohen, Paul A.),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北京:中華書局,1989。
195. 柳白,《歷史上的載灃》,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
196. 相藍欣,《義和團戰爭的起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197.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198. 茅海建,《戊戌變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199.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200. 茂木敏夫,《変容する近代東アジアの国際秩序》,東京:山川出版社,2007。
201. 英修道,《外交史論集》,東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研究會,1976。
202. 凌冰,《愛新覺羅‧載灃——清末監國攝政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
203. 卿汝楫,《美國侵華史》,北京:三聯書店,1956。
204. 原田禹雄,《琉球冊封使錄を読む》,沖繩縣:榕樹書林,2006。
205. 唐瑞裕,《清季天津教案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new window
206. 夏笠,《第二次鴉片戰爭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207. 娜‧費‧杰米多娃、弗‧斯‧米雅斯尼科夫(合著),黃玫(譯),《在華俄國外交使者(1618-165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08. 孫子和,《西藏史事與人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209. 孫宏年,《清代中越宗藩關係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社會出版社,2004。
210.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new window
211. 孫衛國,《大明旗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1637-18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212. 徐載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報史料》,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
213. 袁偉時,《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214. 袁森坡,《康雍乾經營與開發北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215. 馬士(Morse, Hosea Ballou),張匯文(等合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216. 馬森(Mason),楊德山(等譯),《西方的中華帝國觀》: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
217. 馬慶鈺,《告別西西佛斯——中國政治文化分析與展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18. 高中華,《肅順與咸豐政局》,濟南:齊魯書社,2005。
219. 高明士,《天下秩序與文化圈的探索:以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new window
220. 高偉濃,《走向近世的中國與「朝貢」國關係》,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21. 高陽,《明朝的皇帝》,台北:學生書局,2000。
222. 高陽,《清朝的皇帝》,臺北:遠景出版社,1987。
223. 基尚‧拉納(著),肖歡容、后顯慧(譯),《21世紀的大使(從全權到首席執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24. 張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變遷為中心》,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5. 張存武,《清代中韓關係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226. 張存武,《清韓宗藩貿易(1637-189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new window
227. 張希清(等著),《宋朝典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228. 張廷灝,《不平等條約的研究》,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
229. 張芝聯、成崇德主編,《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30. 張研,《晚清中國統治格局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
231. 張啟雄(編),《琉球認同與歸屬論爭》,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2001。
232. 張啟雄,《外蒙主權歸屬交涉(1911-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new window
233. 張靜廬,《中國的新聞記者與新聞紙》,上海:上海書店,1991。
234. 張雙智,《清代朝覲制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235. 戚其章,《走近甲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236. 曹子西,《北京通史》,北京:中國書店,1994。
237. 曹雯,《清朝對外體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38. 梁元生(Leung, Yuen Sang),陳同(譯),《上海道台—轉變社會中之聯繫人物,1843-1890》:The Shanghai Taotai: Linkage Man in a Changing Society, 1843-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39. 梁伯華,《近代中國外交的巨變:外交制度與中外關係變化的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90。
240. 梁嘉彬,《廣東十三行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241. 深澤秀男,《戊戌変法運動史の研究》,東京:株式会社国書刊行会,2000。
242. 理查兹(Richards, David),如一(等譯),《差異的面紗:文學、人類學及藝術中的文化表現》:Masks of Difference,瀋陽:遼寧教育,2003。
243.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7。
244.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香港:中華書局,2006。
245.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臺北:正中書局,1963。
24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曉園出版社,1994。
247. 郭松義(等著),《清朝典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248. 陳文石,《明洪武嘉靖間的海禁政策》,台北:台大文學院,1966。new window
249. 陳玉申,《晚清報業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250. 陳戍國,《先秦禮制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51. 陳君靜,《大洋彼岸的回聲:美國中國史研究歷史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252. 陳志敏(等著),《當代外交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53. 陳尚勝(主編),《中國傳統對外關係的思想、制度與政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254. 陳剛(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制百年進程(清末時期‧第一卷)》,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
255. 陳哲雄,《明清兩朝と琉球王國交涉史の研究:琉球國王冊封の史實について》,那霸:琉球大學史學會,1976。
256. 陳捷,《義和團運動史》,上海:上海書局,1996。
257. 陳捷先,《慈禧寫真》,臺北:遠流,2010。
258. 陳復光,《有清一代之中俄關係》,收入《民國叢書》第2編28集,上海:上海書店,1990,據國立雲南大學文法學院1947年版影印。
259. 陳詩啟,《中國近代海關史問題初探》,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
260. 陳鳴,《香港報業史稿》,香港:華光報業有限公司,2005。
261. 陳鵬仁,《從甲午戰爭到中日戰爭》,臺北:國史館,1997。
262. 陳體強,《中國外交行政》,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
263.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臺北:聯經,1983。
264. 章乃煒、王藹人,《清宮述聞(正續編合編本)》,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265. 堀敏一,《中国と古代東アジア世界》,東京:岩波書店,1993。
266. 傅宗懋,《清代督撫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63。
267. 復旦大學歷史系(等編),《近代中國的國家形象與國家認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68. 斯坦利‧莱恩-普爾(Lane-Pool, Stanley)、弗雷德里克.维克多.狄更斯(Dickins, Frederick Victor),金瑩(譯),《巴夏禮在中國》:The Life of Sir Harry Parkes: Consul in China,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269. 植田捷雄(編),《中國外交文書辭典(清末編)》,東京:囯書刊行会,1985。
270. 湯仁澤,《經世悲歡:崇厚傳(1826-1893)》,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
271. 菅野正,《清末日中関係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
272. 費正清(Fairbank, John King),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10, part I-II,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273. 費正清(Fairbank, John King),張沛(等譯),《中國:傳統與變遷》:Chin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
274. 賀凌虛,《近代中國政治體制論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
275. 雅科夫列娃(Iakovleba, L. T.),貝璋衡(譯),《1689年第一個俄中條約》,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
276. 馮佐哲,《清代政治與中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77. 馮明珠,《近代中英西藏與川藏邊情》,臺北:故宮博物院,1996。
278. 黃宇和,《兩廣總督葉名琛》,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279. 黃枝連,《亞洲的華夏秩序: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形態論》,收入《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上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280. 黃枝連,《東亞的禮義世界:中國封建王朝與朝鮮半島關係形態論》,收入《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中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281. 黃俊傑(編),《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台北:聯經,1982。
282.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83. 楊聯陞(Yang, Lien-Sheng),彭剛(等譯),《中國制度史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Institutional History,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284. 萬明,《中葡早期關係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285.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鄉,2002。new window
28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287.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88. 董守義,《恭親王奕訢大傳》,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289. 路康樂(Rhoads, Edward J. M.),《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係與政治權利(1861-1928)》: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90. 路遙(主編),《義和拳運動起源探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
291. 鈴木智夫,《近代中国と西洋国際社会》,東京:汲古書院,2007。
292. 廖一中(等編),《義和團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93.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臺北:三民書局,1988。
294. 趙德義、汪興明(主編),《中國歷代官稱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2000。
295. 齊米特道爾吉耶夫(著),范麗君(譯),《蒙古諸部與俄羅斯》,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296. 劉子揚,《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
297. 劉伯驥,《春秋會盟政治》,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2。
298. 劉耿生(編著),《同治事典》,臺北:遠流,2005。
299. 劉偉,《晚清督撫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00. 劉華,《華僑國籍問題與中國國籍立法》,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
301. 劉達人、謝孟圜,《中華民國外交行政史略》,台北縣:國史館,2000。
302. 劉鳳翰,《武衛軍》,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new window
303. 劉廣京、朱昌峻(編),《李鴻章評傳—中國近代化的起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04. 劉潞,《清代皇權與中外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1998。
305. 歐陽璜,《國際禮節與外交儀節》,台北:幼獅文化,1997。
306.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307.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里仁,1982。new window
308. 蔣廷黻,《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輯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309. 蔡宗憲,《中古前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台北:稻鄉出版社,2009。new window
310. 蔡東杰,《李鴻章與清季中國外交》,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new window
311. 蔡鴻生,《俄羅斯館紀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
312. 衛藤瀋吉,《近代東アジア国際關係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4。
313. 鄭曦原(編),《帝國的回憶:《紐約時報》晚清觀察記》,北京:三聯書店,2002。
314. 鄧之誠,《骨董瑣記》,北京:中國書店,1991。
315. 魯毅、黃金祺(等著),《外交學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
316.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317.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1982。
318. 蕭公權(Hsiao, Kung-chuan),楊肅獻(譯),《翁同龢與戊戌維新》,臺北:聯經,1988。
319. 蕭敏如,《從華夷到中西: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
320. 衡志義(主編),《清代直隸總督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321. 賴光臨,《中國近代報人與報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322. 錢實甫,《中國的外交機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
323. 錢實甫,《北洋政府時期的政治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4。
324. 錢鍾書(主編),李天綱(編校),《萬國公報文選》,香港:三聯書店,1998。
325. 霍布斯邦(Hobsbawm, Eric),陳思文(譯),《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326. 龍章,《越南與中法戰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327. 戴玄之,《義和團研究》,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328. 戴逸,《乾隆帝及其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29. 濱下武志(著),王玉茹(等譯),《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與歷史的視角》:China, East Asi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Region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330.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等譯),《中囯近代經濟史硏究 : 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南京:江蘇人民,2006。
331. 濱下武志(著),高淑娟(等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32. 濱下武志,《東アジア世界の地域ネットワーク》,東京:山川出版社,1999。
333. 濱下武志,《朝貢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1997。
334. 謝俊美,《政治制度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35.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36. 織田萬,《清國行政法汎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
337. 羅有枝(Rawski, Evelyn),周衛平(譯),《清代宮廷禮儀史》:The Last Emperors :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38.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圖書,1998。
339. 羅森邦(Rosenbaum, Walter A.),陳鴻瑜(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台北:桂冠,1991。
340. 邊土名朝有,《琉球の朝貢貿易》,東京:校倉書房,1998。
341. 邊疆政教制度硏究會(編),《清代邊政通考》,臺北,蒙藏委員會,1981。
342. 嚴和平,《清季駐外使館的建立》,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5。
343. 蘇聯科學院(編),廈門大學外文組(譯),《十七世紀俄中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5-1978。
344.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
345. 顧頡剛,《浪口村隨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346. 顧器重,《租界與中國》,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四) 期刊論文
1. Alomond, Gabriel A.,“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Journal of Politics,18:3(1956), pp.391-409.
2. Chang, Chung-li and Spector, Stanley, “Guide to the memorials of seven leading officials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bulications on Asia, Seattle: Unive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5.
3. Fairbank, J. K. and Teng, S. Y., “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2(Cambridge: Harvard, 1941), pp.135-246.
4. Gregory, J. S., Morrison, “George Ernest (1862 - 1920).”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10(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593-596.
5. Leung, Yuen-sang, “The Shanghai-Tientsin Connection: Li Hung-chang’s Political Control over Shanghai during the Late Ch’ing Period”,《漢學研究》,4:1(Taipei,1986.6), pp. 315-331。
6. Liu, Kwang-ching, “Li Hung-chang in chihli: The Emergence of a Policy, 1870-1875.” in Albert Feuerwerker, Rhoads Murphy and Mary Wright eds.,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7. Ringmar, Erik, “Liberal Barbarism and the Oriental Sublime: The European Destruction of the Emperor’s Summer Palace.” 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34:3(London, 2006), pp. 917-933.
8. Wue, Roberta, “The Profits of Philanthropy: Relief Aid, Shenbao, and the Art World in Later 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Late Imperial China, 25(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6), pp. 187-211.
9. 丁韙良(撰)、傅任敢(譯),〈同文館記〉,收入王雲五(編),《教育雜誌》,27:4(台北,1937),頁215-231。
10. 于豔紅,〈木蘭秋狩的祭祀活動〉,《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3:3(承德,2003),頁92-94。
11. 小池求,〈一九〇一年のドイツへの清朝「謝罪使」の派遣:「謝罪使」観と謁見儀礼問題を中心に〉,《史學雜誌》,118:9(東京,2009.9),頁1620-1643。
12. 小池求,〈視察団としての「謝罪使」——清朝とドイツの政治的思惑を中心に〉,《年報地域文化研究》,12(東京,2008),頁172-194。
13. 川島真,〈從天朝到中國〉,收入復旦大學歷史系(等編),《近代中國的國家形象與國家認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頁265-281。
14. 中砂明德,〈荷蘭国の朝貢〉,收入夫馬進(編),《中國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7),頁391-423。
1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三十二年俄羅斯商人義迭思《聘盟日記》〉,《歷史檔案》,2004:4(北京,2004),頁15-19。
16. 片岡一忠,〈朝賀規定からみた清朝と外藩・朝貢国の関係〉,《駒澤史学》,52(駒澤,1998.6),頁240-263。
17. 王成聖,〈晚清最有權勢的洋人赫德——空前絕後的外國太子太保〉,《中外雜誌》,20:3(臺北,1976.9),頁58-61。
18. 王宏志,〈清末首批駐歐使節之派遣〉,《大陸雜誌》,44:6(臺北,1972.6),頁9-18。
19. 王和平,〈從中俄外交文書看清前期中俄關係〉《歷史檔案》,2008:3(北京,2008),頁51-58。
20. 王林,〈1900年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殺真相〉,收入《義和團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頁1236-1242。
21. 王家儉,〈晚清地方行政現代化的探討〉,《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8(臺北,1980.5),頁181-235。
22. 王家儉,〈德意志帝國對於晚清軍事現代化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7(臺北,1999.6),頁79-92。new window
23. 王開璽,〈中國近代外交禮儀略論〉,《外交學院學報》,2000:1(北京,2000),頁86-92。
24. 王開璽,〈中國近代的外交與外交禮儀〉,《史學月刊》,2001:2(開封,2001),頁66-72。
25. 王開璽,〈天朝中心論與跪拜禮儀〉,《河北學刊》,2001:1(北京,2001), 頁117-120。
26. 王開璽,〈戊戌時期清廷覲見禮儀的改革〉,《北京社會科學》,1999:3(北京,1999),頁128-134。
27. 王開璽,〈同治朝覲見禮儀的解決及現實的思考〉,《中洲學刊》,2003:5(鄭州,2003),頁120-125。
28. 王開璽,〈馬戞爾尼跪謁乾隆帝考析〉,《歷史檔案》,1999:5(北京,1999),頁90-94。
29. 王開璽,〈清代的外交禮儀之爭與文化傳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北京,2008),頁60-67。
30. 王開璽,〈略論“人臣無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國的歷史命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北京,2009),頁64-72。
31. 王開璽,〈試論中國跪拜禮儀的廢除〉,《史學集刊》,2004:2(長春,2004),頁20-23。
32. 王開璽,〈試論同治朝外國公使覲見清帝的禮儀之爭〉,《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5(湘潭,2003),頁43-47。
33. 王開璽,〈載灃使德期間的禮儀之爭〉,《紫禁城》,2002:1(北京,2002),頁25-29。
34. 王爾敏,〈近代史上的東西南北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5上(臺北,1986.6),頁101-114。new window
35. 王爾敏,〈南、北洋大臣之建置及其權力之擴張〉,《大陸雜誌》,20:5(臺北,1960.3),頁20-27。
36. 王爾敏,〈晚清外交思想的形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臺北,1969.8),頁19-46。new window
37.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潮之動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上(臺北,1972.7),頁59-88。new window
38. 王爾敏,〈道咸兩朝中國朝野之外交知識〉,《大陸雜誌》,22:10(臺北,1961.5),頁8-12。
39. 王蓮英,〈晚清重臣—李鴻藻〉,《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31:2(石家莊,2008.4),頁115-119。
40. 布和,〈李鴻章と日清修好条規の成立 : 1870年代初めの清国対日政策の再検討〉,《桜花学園大学人文学部研究紀要》,5(愛知,2003. 3) ,頁201-210。
41. 田濤,〈世紀之交中國知識界的國際觀念〉,收入《義和團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頁1196-1210。
42. 白永瑞,〈東亞地域秩序:超越帝國,走向東亞共同體〉,《開放時代》,2008:3(北京,2008),頁7-17。new window
43. 石川寬,〈近代日朝関係と外交儀礼:天皇と朝鮮国王の交際の検討から〉,《史學雜誌》,108:1(東京,1999.1),頁39-65。
44. 伊東貴之,〈明清交替與王權論—在東亞視野中考察〉,收入徐洪興、小島毅(等編),《東亞的王權與政治思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頁79-115。
45. 全海宗(著)、陳明崇(譯),〈中國和外夷——以關禁、海禁為中心〉,《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15:5(臺北,1998.1),頁34-36。new window
46. 池尻陽子,〈入関前後における清朝のチベット仏教政策——ダライラマ五世招請活動を中心に〉,《満族史研究》,3(東京,2004.7),頁131-146。
47. 艾爾曼(Benjamin, Elman),趙剛譯,〈馬戛爾尼使團、後現代主義與近代中國史:評周錫瑞對何偉亞著作的批評〉,《二十一世紀》,44 (香港,1997.12),頁118-130。new window
48. 何本方,〈清代戶部諸關初探〉,《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3(天津,1984),頁36-43。
49. 何芳川,〈“華夷秩序”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北京,1998),頁30-45。
50. 何烈,〈從海關資料看清季對外貿易〉,《故宮文獻》,1:4(臺北,1970.9),頁21-31。
51. 何新華,〈試析古代中國的天下觀〉,《東南亞研究》,2006:1(廣州,2006),頁52-56。
52. 佐佐木揚,〈同治年間後期における清朝洋務派の日本論——李鴻章の場合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44:3(京都,1985.12),頁430-458。
53. 伯恩德‧馬丁,〈德國駐北京外交官克林德的遇刺和義和團戰爭的升級〉,收入《義和團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頁1223-1235。
54. 呂士朋,〈清代的理藩院-兼論清代對蒙藏回諸族的統治〉,《東海大學歷史學報》,1(臺中,1977),頁61-98。
55. 呂士朋,〈清光緒朝之中越關係〉,《東海大學歷史學報》,16(臺中,1975.6),頁35-80。new window
56. 李文,〈中南海的紫光閣〉,《北京檔案》,1994:5(北京,1994.5),頁44。
57. 李木妙,〈明清之際中國的海外貿易發展——以馬戞爾尼使華前的中英貿易為案例〉,《新亞學報》,18(香港,1997.7),頁99-149。new window
58. 李志武,〈載灃使德述論〉,《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廣州,2003),頁86-92。
59. 李恩涵,〈中國外交史的研究〉,《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6),頁47-72。
60. 李國祁,〈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下(臺北,1972.12),頁139-187。new window
61. 李國祁,〈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上(臺北,1972.7),頁150-158。new window
62. 李齊芳,〈清雍正皇帝兩次遣使赴俄之謎──十八世紀中葉中俄關係之一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3(臺北,1984.6),頁39-62。new window
63. 李學通,〈醇親王載灃使德史實考〉,《歷史檔案》,1990:2(北京,1990),頁134-136。
64. 坂內知子,〈岩倉使節団とロシア宮廷の謁見儀礼〉,《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15(東京,2003),頁83-103。
65. 坂野正高,〈總理衙門の設立過程〉,收入近代中國研究委員會(編),《近代中囯硏究(第一輯)》(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58),頁1-106。
66. 谷渕茂樹,〈日清開戦をめぐる李鴻章の朝鮮政策——李鴻章の朝鮮認識と日本〉,《史学研究》,253 (広島,2006.8),頁43-63。
67. 周惠民,〈從《四個世界角落的日記》看伊莉莎白‧海靖的中國經驗〉,《輔仁歷史學報》,22(台北,2009.1),頁98-122。new window
68. 周錫瑞(J. W. Esherick) 著,尚楊譯,〈後現代式研究:望文生義,方為妥善〉,《二十一世紀》,44(香港,1997.12),頁105-117。
69. 岡本隆司,〈「洋務」・外交・李鴻章 (特集:世界政治の中の中国)〉,《現代中国研究》,20 (神戶,2007.3) ,頁1-16。new window
70. 岡本隆司,〈「朝貢」と「互市」と海関〉,《史林》,90:5=465(京都2007.9),頁749-771。
71. 岩井茂樹,〈十六と十七世紀の中国辺境社会〉,收入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の社会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6),頁625-660。
72. 岩井茂樹,〈十六世紀中国における交易秩序の摸索——互市の現実とその認識〉,收入岩井茂樹(編),《中囯近世社会の秩序形成》,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硏究所,2004,頁97-142。
73. 岩井茂樹,〈清代の互市と“沈黙外交”〉,收入夫馬進(編),《中國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7),頁354-390。
74. 林子候,〈同光年間中日、臺灣琉球之糾葛〉,《臺北文獻》,66(臺北,1983.12),頁31-56。
75. 林文仁,〈由沈桂芬與榮祿的鬥爭看晚清政局〉,《歷史月刊》,108(臺北,1997.1),頁38-43。
76. 林文仁,〈派系因素與晚清政治——以中德膠澳交涉為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5(臺北,2004.1),頁209-150。new window
77. 松浦章,〈清代琉球國使節‧隨員‧官生の客死〉,收入《第八回琉中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沖繩:琉球中國關係國際學術會議,2001),頁91-117。
78. 長谷圭剛,〈家定時代将軍のハリス謁見事件——将軍が江戸城内で正式に外国使節を初めて接見〉,《歴史読本》,48:8=765(東京,2003.8),頁142-145。
79. 保科季子,〈漢儒の外交構想——「夷狄不臣」論を中心に〉,收入夫馬進(編),《中國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7),頁31-51。
80. 查時傑,〈從越縵堂日記看晚清清議者的特質演變與消長〉,《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6(臺北,1974.5),頁225-250。
81. 查時傑,〈清光緒朝前期的幾個政治團體(1875-1884)〉,《臺大歷史學報》,1(臺北,1974.6),頁19-46。new window
82. 柳沢明,〈1768年の「キャフタ条約追加条項」をめぐる清とロシアの交渉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62:3(東京,2003),頁1-33。中節譯本為:柳澤明(著),陳仲丹(譯),〈對1768年中俄《恰克圖條約附款》的研究〉,收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清史譯叢(第八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頁35-39。註:日文版的排版有誤,該文頁1為《東洋史研究》總頁碼600,頁2為599,故不用總頁碼。
83. 柳沢明,〈キャフタ条約への道程——清の通商停止政策とイズマイロフ使節団〉,《東洋学報》,69:1+2(東京,1988.1),頁133-158。
84. 胡平生,〈粵海關志初探〉,《史原》,8(臺北,1978),頁195-233。new window
85. 范廣欣,〈「懷柔遠人」的另一詮釋傳統──從郭嵩燾的進路談起〉,《當代》,59(臺北,2002),頁66-85。
86. 茂木敏夫,〈中国から見た〈朝貢体制〉——理念と実態、そして近代における再定義〉,《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1(吹田,2006.3),頁217-228。
87. 茂木敏夫,〈中国における近代国際法の受容——「朝貢と条約の並存」の諸相〉,《東アジア近代史》,3(東京,2000.3),頁21-34。
88. 唐啟華,〈清末民初中國對「海牙保合會」之參與(1899-191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臺北,2005.5),頁45-90。
89. 唐啟華,〈清季官方修約觀念與實踐之研究〉,《政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6.11),頁129-168。new window
90. 孫立峰、范雲,〈晚清德式軍事學堂的興辦及其教育特色〉,《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9:2(石家庄,2007.3),頁60-65。
91. 孫會文,〈晚清後期變法論者對西方議會政治的認識與態度(1890-1904)〉,《臺大歷史學報》,3(臺北,1976.5),頁221-245。new window
92. 徐玉虎,〈琉球人對「明清冊封使所乘海舶」稱謂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臺北,1987.5),頁21-56。new window
93. 徐玉虎,〈琉球國王七宴中朝冊封使攷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6(臺北,1988.9),頁53-104。new window
94. 徐玉虎,〈清朝冊封琉球國王航海鍼路之考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臺北,1983.3),頁115-152。new window
95. 徐美莉,〈中國古代的客禮〉,《孔子研究》,2008:4(濟南,2008),頁97-104。
96. 烏雲高娃,〈清四譯館“西洋館”〉,《文化雜誌》,53(澳門,2004冬),頁131-140。
97. 秦國經,〈清代外國使臣覲見禮節〉,《故宮博物院院刊》,1992:2(北京,1992.7),頁34-39。
98. 索文清,〈一九0八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晉京朝覲考〉,《歷史研究》,2002:3(北京,2002),頁76-88+191。
99. 馬慶鈺,〈近五十年來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顧〉,《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6(北京,2002),頁25-30。
100. 張小銳,〈慈禧與儀鸞殿〉,《紫禁城》,133=2005:6(北京,2005),頁132-135。
101. 張文,〈論古代中國的國家觀與天下觀——邊境與邊界形成的歷史坐標〉,《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7:3(北京,2007),頁19-26+151。
102. 張永江,〈論清代的藩部與行省〉,《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0:2(北京,2001.6),頁32-36。
103. 張存武,〈中國對西方窺伺琉球的反應,1840-186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6(臺北,1987.6),頁85-110。new window
104. 張存武,〈清代中國對朝鮮文化之影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下(臺北,1974.12),頁551-600。new window
105. 張存武,〈清季中韓關係之變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臺北,1985.6),頁105-126。new window
106. 張存武,〈清韓封貢關係之制度性分析〉,《食貨月刊(復刊)》,1:4(臺北,1971.7),總頁201-207。
107. 張存武,〈清韓關係(1636-1644)(下)〉,《故宮文獻》,4:2(臺北,1973.3),頁15-35。
108. 張存武,〈清韓關係(1636-1644)(上)〉,《故宮文獻》,4:1(臺北,1972.12),頁15-37。
109. 張存武,〈朝鮮人所知的盛世琉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臺北,1998.12),頁1-28。new window
110. 張存武,〈朝鮮對清外交機密費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臺北,1976.6),頁409-446。new window
111. 張存武,〈韓俄接觸與中韓關係,1862-187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臺北,1991.6),頁91-98。new window
112. 張效乾,〈明清兩代與越南〉,《大陸雜誌》,35:3(臺北,1967.8),頁18-21。
113. 張彬村,〈明清兩朝的海外貿易政策:閉關自守?〉,收入吳劍雄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輯)》,臺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頁1-16。new window
114. 張啟雄(著),伊東貴之(譯),〈中華世界秩序原理の起源—先秦古典の文化的価值〉,《中国—社会と文化》,24(東京,2009.7),頁1-34。中譯本為:張啟雄,〈中華世界秩序原理的源起:近代中國外交紛爭中的古典文化價值〉,收入吳志攀(等編),《東亞的價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頁106-146。
115. 張啟雄,〈日清互換條約において琉球の帰屬は決定されたか:一八七四年の台湾事件に関する日清交渉の再検討〉,《沖縄文化研究》,19(沖繩,1992.9),頁95-129。
116. 張啟雄,〈兩岸關係理論之建構—「名分秩序論」的研究途徑〉,收入包宗和、吳玉山(主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頁115-138。new window
117. 張啟雄,〈琉球棄明投清的認同轉換〉,收入張啟雄(編),《琉球認同與歸屬論爭》,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會議論文集,2001.12,頁1-62。
118. 張啟雄,〈新中華世界秩序構想の展開と破綻:李鴻章の再評価に絡めて〉,《沖縄文化研究》,16(沖繩,1990.3),頁231-253。
119. 張啟雄,〈国際秩序原理の葛籐—中韓宗藩關係をめぐる袁世凱の名分秩序觀〉,收入山室信一(編),《日本‧中國‧朝鮮間の相互認識と誤解の表象》(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8.12),頁39-58。
120. 張敏,〈晚清的洋幕賓〉,《歷史月刊》,82(臺北,1994.11),頁101-106。
121. 張晶晶,〈清代欽差大臣存在原因探析〉,《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開封,2002),頁68-70。
122. 張隆溪,〈「餘論」的餘論:何偉亞(James Hevia)〈懷柔遠人(Cherishing Men from Afar)〉一文論戰之回應〉,《二十一世紀》,65(香港,2001.6),頁90-91。new window
123. 張隆溪,〈甚麼是「懷柔遠人」?正名、考證與後現代式史學〉,《二十一世紀》,45(香港,1998.2),頁56-63。new window
124. 張順洪,〈了解與行動:英國社會對華的認識與鴉片戰爭〉,《江海學刊》,1999:5(南京,1999),頁134-139。
125. 張順洪,〈馬戛爾尼和阿美士德對華評價與態度的比較〉,《近代史研究》,1992:3(北京,1992),頁4-19。
126. 張德昌,〈清代鴉片戰爭前之中西沿海通商〉,《清華學報》,10:1(北京,1935), 頁97-145。
127. 張雙智,〈論清代前后藏朝覲年班制度〉,《西藏研究》,2009:5(拉薩,2009),頁16-24。
128. 曹雯,〈日本公使覲見同治帝與近代早期的中日交涉〉,《江蘇社會科學》,2008:6(南京,2008),頁204-209。
129. 曹雯,〈清末外国公使の謁見問題に関する一考察——咸豊・同治期を中心に〉,《社会文化史学》,44(茨城,2003.1),頁49-72。
130. 梁元生,〈清末的天津道與津海關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5(臺北,1996.6),頁117-140。new window
131. 梁嘉彬,〈李鴻章外交與中日間朝鮮交涉〉,《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7(臺北,1975)。new window
132. 梁嘉彬,〈李鴻章與中日甲午戰爭(下)〉,《大陸雜誌》,51:5(臺北,1975.11),頁23-50。
133. 梁嘉彬,〈李鴻章與中日甲午戰爭(上)〉,《大陸雜誌》,51:4(臺北,1975.10),頁1-32。
134. 深澤秋人,〈琉球使節の北京滞在期間:清朝との通交期を中心に〉,《沖縄国際大学総合学術研究紀要》,8:1(那霸,2004.12),頁65-85。
135. 畢可思、張順洪,〈通商口岸與馬戛爾尼使團〉,《近代史研究》,1995:1(北京,1995),頁44-61。
136. 莊吉發,〈清高宗降服廓爾喀始末〉,《大陸雜誌》,43:2(臺北,1971.8),頁1-25。
137. 莊吉發,〈越南國王阮福映遣使入貢清廷考〉,《大陸雜誌》,54:2(臺北,1977.2),頁26-36。
138. 莊吉發,〈廓爾喀的崛起及其入侵西藏的原因〉,《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3(臺北,1981),頁67-90。new window
139. 許文堂,〈十九世紀清越外交關係之演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4(臺北,2000.12),頁269-319。new window
140. 郭鳴鼎,〈海通後鴉片戰爭前歐洲各國來華之使節及其覲見清帝禮儀問題〉,《國際關係學報》,1(臺北,1978.2),頁112-137。
141. 野見山温,〈清雍正朝対露遣使考〉,《福岡大學法學論叢》,6:1+2(福岡,1961.12),頁33-77。
142. 陳方中,〈天津教案再探〉,《輔仁歷史學報》,11(臺北,2000.6),頁137-160。new window
143. 陳威志、石之瑜,〈從亞洲認識中國:濱下武志研究「朝貢體系」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39(臺北,2009.3),頁55-84。new window
144. 陳慈玉,〈十九世紀後半期之中俄茶貿易〉,《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17:6(臺北,1980.3),頁11-25。new window
145. 傅宗懋,〈清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軍機處之關係〉,《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2(臺北,1973.11),頁285-324。
146. 森川哲雄,〈アムルサナをめぐる露清交渉始末〉,《九州大学教養部歴史学・地理学年報》,7(福岡,1983),頁75-105。
147. 費馳,〈清代中朝邊境互市貿易的演變探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長春,2006),頁76-80。
148. 黃一農,〈印象與真相-清朝中英兩國的覲禮之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1(臺北,2007.3),頁35-106。new window
149. 黃一農,〈龍與獅對望的世界:以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後的出版物為例〉,《故宮學術季刊》,21:2(臺北,2003.12),頁265-297。new window
150. 黃旭慶,〈乾隆末年對藏傳佛教的態度——以廓爾喀入侵西藏一事為例〉,《中國邊政》,139(臺北,1998.3),頁2-7+22。
151. 黃俊傑,〈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中的兩種張力〉,《臺大歷史學報》,28(臺北,2001.12),頁1-22。new window
152. 黃啟臣,〈麥德樂使華與中葡關係〉,《行政》,40(澳門:1998:2),頁513-520。
153. 黃順力,〈略論清代前期沿海地區士人對世界的認識—以閩、粵、浙為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1(廈門,1998),頁24-30。
154. 壽宜(校跋),〈滿洲祭禮(下)〉《清代掌故綴錄》(台北:三人行出版社,1974),頁10-17。
155. 廖敏淑,〈清代の通商秩序と互市──清初から両次アヘン戦争へ〉,收入岡本隆司、川島真(編),《中国近代外交の胎動》(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9),頁23-43。
156. 廖敏淑,〈清代對外通商制度〉,收入王建朗、欒景河(主編),《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頁443-466。
157. 趙啟重,〈馬嘉理案評述〉,《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8:2(吉林,1988),頁39-43。
158. 趙淑敏,〈清代新制海關設置沿革〉,《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0(臺北,1978.5),頁189-198。new window
159. 趙雲田,〈清代的年班制度〉,《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1(北京,1984),頁32-35。
160. 趙雲田,〈清代的圍班制度〉,《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3(北京,1984),頁68-71。
161. 遠波,〈同治帝接見外國使臣的前前後後〉,《紫禁城》,1995:2(北京,1995.2),頁5-7+10。
162. 劉光華,〈總理衙門設置之前清廷辦理對外事務的機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臺北,1985.3),頁123-146。new window
163. 劉紀曜,〈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朝野的天朝意像及其衍生的觀念、態度與行動(1839-1842)〉,《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4(臺北,1976.4),頁241-263。new window
164. 劉家駒,〈「諸闕朝貢」?——英國首次派遣使臣來華所引起的問題(下)〉,《故宮文物月刊》,6:8(臺北,1988.11),頁78-87。new window
165. 劉家駒,〈「諸闕朝貢」?——英國首次派遣使臣來華所引起的問題(上)〉,《故宮文物月刊》,6:7(臺北,1988.10),頁102-113。new window
166. 劉鳳翰,〈榮祿與武衛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臺北,1977.6),頁1-94。new window
167. 潘光哲,〈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新史學》,16:3(台北,2005.9),頁137-170。new window
168. 潘光哲,〈晚清士人對英國政治制度的認識(1830-1856)〉,《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7(臺北,2000),頁147-196。new window
169. 蔡幸娟,〈北魏時期南北朝降人待遇——客禮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5(台南,1989.3),頁351-408。new window
170. 鄭永常,〈明太祖朝貢貿易體制的建構與挫折〉,《新亞學報》,22(香港,2003),頁457-498。new window
171. 鄭劍順,〈鴉片戰爭前清政府的對外態度〉,《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8:1(漳州,1998),頁32-37+50。
172. 檀上寛,〈明朝の対外政策と東アジアの国際秩序——朝貢体制の構造的理解に向けて〉,《史林》,92:4=476(京都,2009.7),頁635-669。
173. 韓東育,〈"國際公法"和"朝貢體系" 的遭遇與變容〉,《思想史研究》,8(東京,2008.6),頁94-123。
174.韓琦,〈姍姍來遲的“西洋消息”——1709年教皇致康熙信到達宮廷始末〉,《文化雜誌》,55(澳門,2005夏),頁1-14。
175.齋藤司良,〈副島種臣の渡清〉,《淡江日本論叢》,10(臺北,2001.6),頁520-539。new window
176.魏秀梅,〈文祥在清代後期政局中的重要性〉,《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4.6),頁121-146。new window
177.羅志田,〈“天朝”怎樣開始“崩溃”—鴉片戰爭的現代詮釋〉 ,《近代史研究》,1999:3(北京,1999),頁13-28。
178.羅志田,〈夷夏之辨與「懷柔遠人」的字義〉,《二十一世紀》,49(香港,1998.10),頁138-145。new window
179.羅檢秋,〈學術調融與晚清禮學的活力〉,《近代史研究》,2007:5(北京,2007),頁42-58+160-161。
180.寶成關、田毅鵬,〈庚子事變與晚清華夷觀念的最後崩潰〉,收入《義和團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頁1180-1196。
181.蘇紅彥,〈清代蒙古王公年班的特點與作用〉,《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1(呼和浩特,2007),頁65-68。

(五)博碩論文

1.Zemg, Jingmin, “Scientific Aspects of the Macartney Embassy to China 1792-179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ncep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1998.
2.Zhang, Shunhong, “British Views on China during the Time of Embassies of Lord Macartney and Lord Amherst 1790-1820”, PhD diss., University of London,1990.
3.丁彩霞,〈甲午戰前《申報》保朝策略述論(1881-1893)〉,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4.石元蒙,〈明清朝貢體制的兩種實踐(1840年前)〉,廣州:暨南大學博士論文,2004。
5.何嘉榮,〈中英馬嘉理案與煙臺條約〉,臺北:政治大學外交硏究所碩士論文,1972。
6.吳仁棠,〈清末《申報》的社論:政治層面評析(1872-1905)〉,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1992。
7.吳曉鈞,〈阿美士德使節團探析─以天朝觀之實踐為中心〉,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8。
8.呂慎華,〈清季袁世凱外交策略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9.呂蒙,〈滇案與《煙臺條約》再研究〉,貴州:貴州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10.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關係嬗變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5。
11.李國蓉,〈《大清會典》纂修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古典文獻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
12.李淑賢,〈明代中韓封貢貿易(1401-1591)〉,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13.赤嶺守,〈光緖初年琉球與中日兩國之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14.周彥宏,〈英國侵略緬甸與中緬朝貢關係的變化〉,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15.段海龍,〈《中西聞見錄》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16.范桐田,〈文祥在清咸同之外交與新政中的地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17.郝延平,〈同光新政中的所謂清議:中國晚清的保守主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58。
18.高瑋,〈晚清三口通商大臣研究——兼論滿漢政治關係的變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5。
19.陳大端,〈清乾隆時代的中琉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54。
20.陳國棟,〈清代前期的粵海關(1683-1842)〉,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21.陳維新,〈清代對俄外交禮儀體制及藩屬歸屬交涉(1644-1861)〉,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22.陳耀祖,〈土司制度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64。
23.游逸飛,〈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4.賀琤,〈琉球事件中的中國社會關於宗藩體制的輿論——以《申報》為主要考察對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25.黃世雄,〈蒲安臣使團之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26.楊正孝,〈清代理藩院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27.楊芳,〈宗藩體制與晚清外交〉,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28.劉光華,〈中法戰爭以前總理衙門對外政策之研究(清咸豐十年至光緒十年)〉,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new window
29.劉春蘭,〈榮祿與晚清軍事〉,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0.蔡振豐,〈晚清外務部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六)電子資料

1.〈梁鳴謙故居〉:http://www.sfqx.gov.cn/mrgj/943.jhtml,擷取時間:2010.10.24。
2.〈黃維煊詩〉:http://www.zhsc.net/Item/28936.aspx,擷取時間:2010.10.25。
3.〈王葆辰〉:http://www.fjscw.net/bencandy.php?fid-55-id-878-page-1.htm,擷取時間:2010.10.24。
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史所檔案館館藏影像檢索系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組織機構〉:http://www.fmprc.gov.cn/chn/pds/wjb/zzjg/,擷取時間:2011.4.18。
7.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外交部組織機構〉:http://www.mofa.gov.tw/webapp/lp.asp?ctNode=1414&CtUnit=68&BaseDSD=50&mp=1,擷取時間:2011.4.18。
8.中華民國外交部,〈禮儀雙語詞彙對照表〉:http://www.mofa.gov.tw/webapp/upload/bilingual/Protocol.pdf,擷取時間:2011.4.18。
9.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http://www.csil.org.tw/documents/Vienna%20diplomatic%20relation.htm,擷取時間:2010.1.28。
10.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總平面圖〉: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China/F/totalmap.html,擷取時間:2011.3.10。
11.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日本外交文書》:http://www.mofa.go.jp/mofaj/annai/honsho/shiryo/archives/mokuji.html,東京:外交史料館。
12.宋君榮,《宋君榮神父北京通信集》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c-J0WzM61g8C&pg=PR1&dq=Ren%C3%A9e+Simon+++Antoine+Gaubil&hl=zh-CN&cd=1#v=onepage&q&f=false,頁266,擷取時間:2011.2.8。
13.李守力,〈紫禁城平面圖〉:http://huiyijs.blog.163.com/blog/static/822744820069306467895/,擷取時間:2011.3.10。
14.辛元歐,〈船政文化及其源流〉:http://www.czwh.org.cn/newshow.asp?id=564,擷取時間:2010.10.25。
15.邵志擇,〈《申報》第一任主筆蔣芷湘考略〉http://xwsxh.pku.edu.cn/third.asp?id=133,擷取時間2011.2.27。
16.徐曉望,〈閩都文化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http://fass.net.cn/fassnews/erji01.asp?NewsID=3949,擷取時間:2010.10.22。
17.國史編纂委員會,《朝鮮王朝實錄》:http://sillok.history.go.kr/main/main.jsp,首爾:國史編纂委員會。
18.國立故宮博物院,〈內閣部院檔詔書:同治親政詔〉:http://www.npm.gov.tw/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211&catno=11,擷取日期:2010.11.17。
19.國立故宮博物院,《明清人物傳記資料查詢》,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網路版影像資料庫》,臺北: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21.國立故宮博物院Soomal數位多媒體:http://www.soomal.com/pic/20100003897.htm。
22.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網站:http://www.npm.gov.tw/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211&catno=11,擷取日期:2010.11.17。
23.華夏五千年網站,〈清北京西郊園林〉:http://www.bbshuaxia.cn/peking/fengjing/451.html,擷取時間:2011.2.15。
24.中國第一檔案館藏檔案:http://www.lsdag.com/docc/qzml.asp,擷取時間:2010.2.2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