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後設美學論先秦至魏晉儒道美學規模
作者:蕭振邦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XIAO,ZHEN-B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邦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0
主題關鍵詞:從後美學先秦魏晉儒道美學傳統美學時代本位美學超然美學教育(PARAESTHE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6) 專書(5)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2
本文體例尋常,共分十個單元:
緒論 : 當代美學的前理解暨本論文的研究宗旨與方法。本段共分六節,分別論述研
究動機、範圍與方法,並概述當代美學的發展,指出美學研究的刻不容緩。
第一章 : 研究中國之美學的前理解。本章共分八節 , 分別論述研究中國之美學的
各項問題、主要訴求和特殊理念與方法運用,並予以定位。最重要的是,本章指出了
筆者所研發的,研究中國之美學的最佳進路。
第二章 : 美學理論——後設美學概論。本章共分四節 , 除了第一節提出美學研究
的重要實務討論之外,餘則逐節建立本論文的主要理論,同時說明美的追求是人生的
必然,它包括了人存的實踐和理論的形構,統稱之為「美學經營」。美學經營的目的
,在於信爺的建立和「人性」的闡揚。
第三章 : 中國之美學源流探索。本章共分四節 , 分別說明中國之美學的可能起源
和發展,並逐步呈顯真、善、美在中國之美學中的關係。
第四章 : 先秦儒道美學思想( 一 )。本章共分三節,針對既有的先秦時期文獻,分
別說明了先秦美學思想的創發與特色,以及孔子之前與孔子所開出之「理想美學觀」
等儒家美學思想與範。
第五章 : 先秦儒道美學思想( 二 )。本章共分三節,分別說明了先秦道家美學思想
的發展,並釐清道家美學「實質內涵」的緣起,與道家之「美」的全幅開朗。
第六章 : 先秦儒道美學思想( 三 )。本章共分三節,分別說明了孔子之後「孟子學
」與《荀子》美學思想的發展,並以《韓非子》與《呂氏春秋》美學觀的討論,總結
先秦末期的美學思想規模。
第七章 : 兩漢儒道美學思想( 一 )。本章共分二節,針對既有的兩漢時期文獻,以
道家美學思想為主要討論核心,分別說明了《淮南子》的道家美學觀,與兩漢道家美
學理念的庸俗化其中凸顯了「人性再反省」的美學經營模式。
第八章 : 兩漢儒道美學思想( 二 )。本章共分二節,以儒家美學思想為主要討論核
心,分別說明了《樂記》的儒家美學觀,與兩漢儒家美學理念的庸俗化,以及扭轉潛
在儒家思想反動的〈毛詩序〉美學觀。
第九章 : 魏晉儒道美學思想的展開與意義 。 本章共分四節,先就常識範圍提出有
關問題,以討論魏晉時期的各種人文變遷和發展,與魏晉美學經營的關係,並詳述其
意義,其次,說明了魏晉美學思想的發展與特色,最末舉出美學思想的實務討論,以
作為理念之對照。
結論 : 先秦至魏晉儒道美學規模的確立。本章共分三節,分別就「傳統 (前期) 美
學——時代本位美學——超然美學(Paraesthetics)」 的討論次第,解明先秦至魏晉
儒道美學的發展全貌與意義,並說明此一發展的規模。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