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魏兩晉時期中國書法形象論之研究
作者:陳宜均
作者(外文):I–chun Chen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蕭振邦
高柏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漢魏兩晉書法形象論書法形上學書法美學書法理論Han–Wei DynastiesTwo–Jin Dynasties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The Metaphysics of Chinese Calligraphic ArtsAesthetics as Evinced in Chinese Calligraphy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中國書法形象論,為中國書法理論的發端,崛起於漢魏,發展至兩晉。其原初乃由實際體驗加以歸納,故多以類比思維摹擬自然物象的形態與創作形式的闗係,進而體現了中國書法理論思想中的自然宇宙觀。故本文乃擬以「書法形象論」統括此時期,提取自然形象以為創作靈感,並以之呈顯其創作目的與方法的書法理論。本文擬分為五章,第一章〈導論〉。第二章至第四章為本文主題,第二章〈書法形象論思想的發軔與成形〉,為書法形象論思想來源的探討。共分三部份:一、釐清書法形象論與象形字的造字法則。並由文字創生神話,聯繫書法理論乃以《易經》學思想為其根源。二、乃是對魏晉時期士的自覺意識與新思潮作探討,並說明此時期文藝新觀念與書法形象論思想的交互影響。三、則緣以《易》學思想為書法形象論根源的立論,探討書法形象論興起之漢末魏晉時期的《易》思想與其影響。第三章〈書法形象論理論分析〉,則針對漢魏兩晉時期書法形象論的文本作分析,以闡明書法形象論自身發展的脈絡。第四章〈書法形象論之美學思想〉,結合魏晉玄學思想背景,試圖探討書法形象論的理論結構,將其定位為書法藝術形上學的地位。並分析書法形象論之美學思想––「意」;審美理想––「和」;及審美意識––「勢」。第五章〈結論〉,總結全文。以書法形象論提出的目的,正為當時最具藝術性的草書取得符合於儒學思想的地位。故其藉由《易》象,從而使書法躍身為體道之藝。而此一透過形象摹擬而來的藝術體驗,在魏晉玄學思想對生存本質的探求,與形上學討論的深化影響下,也成為回返有無玄同道體的方式。而書法形象論更在魏晉「言意之辨」的思辨方法下,象徵了書法藝術表現整全世界的藝術真理。故其書法藝術的形上學思想於斯建立,而中國書法的藝術自覺亦由是開顯。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represent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alligraphy theory, evolving from the Han–Wei dynasties through to Two–Jin dynasties. By capturing their experiences of nature in calligraphy, practitioners discovered they might express a more profound sense of universal meaning.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at period, and the way in which nature inspired calligraphers to write and develop calligraphy as an art.
This dissertation is presented in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to fourth chapter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emergence of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we discuss the sources of the theory. This chapter contains three parts:
1) to distinguish the rules of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from the rules for construction of pictograms as us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2) the emergence of a distinctly individualistic school of thought among scholars of the Han–Wei dynasties,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s which began to occur between the fields of calligraphy and other arts; 3) to present an original theory, namely, that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s based on “YI4”(易) thinking as it existed at the end of the Han–Wei and Two–Jin dynasties and that its development was influenced by it during that period.
The third chapte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a focus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esthetic ideology of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we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s it relates to the concurrent emergence of Wei–Jin dynasties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from this basis, we may develop. The Metaphysics of Calligraphic Arts from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calligraphy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We also analyze the central thinking of aesthetic thought in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 which is: 1) “YI4”(意) – attainment of aesthetic perfection; 2) “HE2”(和) – aesthetic awareness; 3) “SHI4”(勢) – artistic skill.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namely, that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establishes the status of Cursive script within Confucian thought. Through the philosophy of “YI4”(易) calligraphy becomes an art through which the artist experiences “DAO4”(道). During the Wei–Jin dynasties, the study of Wei–Jin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was seeking the truth of existence; against this backdrop, those calligraphers who drew their inspiration from nature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discussion of Wei–Jin Metaphysics. Calligraphy thus becomes a way to experience “DAO4”(道).
During the Wei–Jin dynasties, by incorporating the tenets of “YAN2 YI4 ZHI1 BIAN4”(「言意之辨」), Image Theor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became the route to artistic and symbolic expression of the full depth and dimension of the world. “The Metaphysics of Calligraphic Arts” flows from these precepts, and presents the calligrapher with a new consciousness of his craft as art.
徵引及參考文獻書目
一、書法史與書法美學

(唐)孫過庭,《書譜》,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12。
(清)康有為著,祝嘉疏証,《廣藝舟雙楫疏証》台北:華正書局,1990/05。
《歷代書法論文選》(上),台北:華正書局,1988/10,初版。
《歷代書法論文選》(下),台北:華正書局,1990/05,初版。
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02/6。
華人德,《中國書法史––兩漢卷》,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11,二版。
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11。
2006/12月,一版二刷。
王鎮遠,《中國書法理論史》,安徽:黃山書社,1996/11,二刷。
(日)平山觀月著,喻建夫譯,《書法藝術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01。
宋民,《中國古代書法美學》,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07。
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上下,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
金學智,《書法美學談》,台北:華正書局,1990/12,初版。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04,初版。
姜澄清,《中國書法思想史》,蘭州市: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06,初版。
陳振濂主編,《書法學》上、下冊,台北:建宏書局,1996/05,初版二刷。
陳振濂主編,《中國書法批評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8/05,初版。
葉秀山,《說「寫字」––葉秀山論書法•書論散葉》,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香港:商務印書館,1984。new window
蕭元,《書法美學史》,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06,初版3刷。
蕭元,《中國書法五千年––中國古代書法理論發展史》,北京:東方出版社,出版社,2007/04,一版二刷。
龔鵬程《書藝叢談》,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6月31日。


二、文藝史及美學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1979/04,初版。
王仁鈞選述,《孫過庭書譜》,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初版。
(日)中田勇次郎著,盧永璘譯,《中國書法理論史》,台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初版。
朱光潛,《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初版。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02,二版二刷。
成復旺,《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成復旺,《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04,一版二刷。
成復旺《中國美學範疇辭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谷風出版社,1984/07,初版。
李澤厚,《美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1996/09,初版。
李澤厚,《美學三書》,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1,初版。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1999/10,初版二刷。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2004/03。
李春青,《道家美學與魏晉文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初版。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台北市:里仁書局,2006/03,初版。new window
宗白華,《宗白華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12,初版。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06,一版二刷。
胡大雷,《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孫美蘭,《藝術概論》,北京:新華書店,1990/04,初版四刷。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07,初版十一刷。new window
徐公持編著,《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09,初版。
傅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2,初版。
張少康,《文心學書畫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2,初版一刷。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華人德《六朝書法》,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12月。
劉綱紀、范明華,《易學與美學》,台北:大展出版社,2001/10,初版。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初版。new window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03,初版。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堯譯,《藝術與視知覺》,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初版。
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三、其他
(一)古籍文獻:
《周易》,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漢)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經韻樓藏本,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1/08,增訂八版。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77/10,三版。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二,1978/04,三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本後漢後書并附編十三種一,1977/09,初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本三國志附索引二,1977/02,三版。
(唐)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10,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初版。
(唐)魏徵等撰,《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03,初版。
(清)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08,初版。
(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10,初版八刷。
陳鼓應註釋,《莊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11,七版。
張純一,《墨子集解》,卷八,〈明鬼第三十一〉,台北:文史哲,1978/09,二版。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07,初版。
(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10,初版。
陳麗桂校注,《淮南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04,初版。
王充撰,蕭登福校注,《論衡》,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08,初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12,初版。
劉卲撰,蔡崇名校注,《人物志》,台北:國立編繹館主編,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11,初版一刷。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08,二版。
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02,初版。
劉義慶撰,劉孝標注,《世說新語注》,台北:華聯出版社,1976/11,初版。
顏之推著,蔡宗陽校注,《顏氏家訓》,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01,初版。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台北:文津出版社。
(梁)蕭統選輯,(唐)李善等注,《文選》,台北:正中書局,1971/10,初版。


(二)現代著作:
王葆玹,《玄學通論》,台北:五南,1996/04,初版。
王新華,《周易繫辭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04,初版。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08,初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10,八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1980/08,初版。
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06,初版。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台北:文史哲,1988年十二月初版。new window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07,初版二刷。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聯經,1994/12,初版。
李玲珠,《魏晉新文化運動––自然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04,初版。new window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年十月,初版。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10,三版。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台北:中國學術著作奬助委員會,1970/12,初版。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上編,台北:樂天出版社,1970/09,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09,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06,三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02,初版。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書局,1992/10,初版。new window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1991/02,二版。new window
黃慶萱,《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台北縣:花木蘭出版社,2007/09。new window
黃復山,《東漢讖緯學新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02,初版。new window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收錄於《湯用彤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
版社,2000,初版。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2002/01,初版。new window
饒宗頤,《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年3 月
初版。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08。
257
四、期刊論文:
王可平,〈王弼哲學思想對魏晉南北朝文藝的影響〉,《廣西師範大學研究生論文
集》,1983 年。
王仁鈞,〈形象思維與魏晉書法〉,見《文學與美學》第二集,台北:文史哲出版
社,1991/07,初版。
王葆玹,〈魏晉言意之辨的發展與意象思維方式的形成〉,《中國文化月刊》第116
期,頁63-73。
王壯為,〈漢唐間書法藝術理論之發展〉,《藝壇》第154 期。
王大智,〈關於中國書法形式的一些觀察――從符號到藝術〉,《故宮文物》第四new window
卷第十期。
皮朝綱,〈王弼美學思想蠡測〉,《西南師院學報》,1983 年第三期。
池田知久,〈中國思想史中的「自然」概念――作為判斷既存的人倫價值的「自
然」,收錄於周昌龍編《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
央圖書館漢學中心,1992 年,初版,頁519-541。
余英時,〈天人之際〉,見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
出版社,2008 年6 月,初版。
李美燕,〈從〈聲無哀樂論〉探析嵇康的「和聲」義〉,《鵝湖月刊》第309 期,
頁40-50。
辛德勇,〈張芝「怱怱不暇草書」本義辨說〉,《中國典籍與文化》總第68 期,2009
年,第一卷,頁104-111。
岑溢成,〈嵇康的思維方式與魏晉玄學〉,《鵝湖學誌》第九期,頁27-54。new window
吳甿,〈言意之辨與魏晉名理(七) 嵇康「聲心異軌」論及其音樂美學〉,《鵝new window
湖月刊》第十一卷第四期,頁48-53。
邱振中,〈感覺的陳述――對古代書論中一種語言現象的研究〉,《書法研究》1992
年第2 期,頁55-72。
金學智,〈二度文化的創造––書法從尊字意識走向自我解放〉,見《書法研究》
1993 年第5 期,錄自《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文化精神篇》,上海:上
海書畫出版社,2000/12,一版。
林朝成,〈嵇康〈聲無哀樂論〉初探〉,見《文學與美學》第三集,台北:文史哲
出版社,1992/10,初版。
林朝成,〈〈樂記〉與〈樂論〉審美理想對比研究〉,《成功大學中文學報》第一期,
頁233-249。
258
林麗真,〈魏晉人論「情」的幾個面向〉,《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
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頁629-650。
林啟屏,〈古代中國「語言觀」的一個側面:以《易•繫辭》論「象」為研究基
點〉,《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02,
初版。
周志煌,〈「類」與「教」––漢代「天人相應」與「天生人成」的思想綰合及其
在風俗信仰上的意義〉,見《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8/03,初版。
邱振中,〈感覺的陳述――對古代書論中一種語言現象的研究〉,《書法研究》1992
年第2 期,頁55-72。
胡偉希:〈意象理論與中國思維方式之變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 年
第三期。
袁行霈,〈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與中國古代言意理論〉,收錄於《魏晉思想•甲
編五種》,台北:里仁書局,1984 年,初版。
高柏園,〈阮籍《樂論》的美學意義〉,《文學與美學》第三集,台北:文史哲出
版社,1992/10,初版。
陳方既,〈傳統文化精神與時代書法創變〉,《書法研究》1995 年第5 期,錄自《二
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 文化精神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年
12 月一版一刷,頁350-367。
陳振濂,〈線條運動的形式〉,《中國書法》,1988 年第二期。
張淑惠,〈近二十年來出土文獻對經學研究的影響〉,見《經學研究論叢》,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1999/09,初版。
張節末,〈從氣到風骨――魏晉六朝藝術理論中審美範疇的演進〉,《學術月刊》
第一期,頁47-52。
黃光男,〈試論王弼注《易》之美學理念〉,《文學與美學––當代中國美學之省
思》第四集,台北:文史哲,1995/09,初版。
黃景進,〈論儒學對魏晉至齊梁文論之影響――兼論六朝文藝美學之特徵〉,《中new window
華學苑》,第三十六期,1988 年,頁81-127。
曾守正,〈阮籍〈樂論〉的美學思想〉,《鵝湖月刊》第209 期,頁32-39。
曾春海,〈從儒道樂論析論嵇康的「聲無哀樂論」〉,《輔仁學誌》十八期,1989 年,
頁95-128。
曾春海,〈嵇康的審美表現與生命美學〉,《哲學與文化》二十八卷第八期,2001new window
年,頁681-690。
259
劉尚義,〈試論王弼「名教本於自然」的倫理觀〉,《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1 年
第三期。
蔡耀慶,〈書法批評語境〉,《史物論壇》第7 期,2008 年12 月,頁61-74。new window
錢穆,〈魏晉玄學與南渡清談〉,見《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
1977,初版。
錢穆,〈兩漢博士家法考〉,見《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1983/09,
三版。
錢穆,〈易傳與小戴禮記中之宇宙論〉,《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台北:東
大出版社,1993/12,三版。
錢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new window
(三)》,台北:東大書局,1999/12,四版。
蕭振邦,〈魏晉「新感性」模式的建立〉,收錄於《文學與美學研討會論文集(二)》,
台北:文史哲,1990/01,初版。
蕭振邦,〈嵇康〈聲無哀樂論〉探究––兼解牟宗三疏〉,《鵝湖學誌》第十三期,
2003/12。
簡宗梧,〈從「舖張揚厲」到「據事類義」〉,錄於《文學與美學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01,初版。
謝大寧,〈何謂「易經的意義」?〉,《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8/03。
戴璉璋,〈嵇康思想中的名理與玄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 年,new window
頁225-262。
叢文俊,〈傳統書法批評語詞的語意系統與詞群結構初探〉上、下,《中華書道》new window
第26 期,頁24-29;第27 期,頁15-23。
饒宗頤,〈關於中國書法的二三問題〉,《書學論叢》,見《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
集》卷十三 藝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10,初版。
饒宗頤,〈梁庾元威論《說文解字》及書之怪奇陋習〉,《書學叢論》,見《饒宗頤
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十三 藝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10,初
版。
龔鵬程,〈書法藝術品鑒〉,見《書藝叢談》,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06。
五、博碩士論文:
王静怡,《何晏及其學術研究》,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
年。
260
朱書萱,《无聲之音 无形之相――張懷瓘書論思想試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五月。
吳曉青,《王弼言意之辨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
十二年六月。
吳幸姬,《《樂記》美學思想研究》,中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七
月。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臺灣大學中國文學new window
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林麗真指導。
林麗真,《魏晉清談主題之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new window
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台灣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民國new window
八十一年六月。
唐敏銳,《六朝書論研究》,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十二月。
陳慶元,《東晉士人階層玄佛道思想與文化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new window
論文,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莊千慧,《魏晉南北朝書論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國八十八年六月。
張曉芬,《王弼易學研究之《周易略例》分析》,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鄭毓瑜,《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new window
文,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廖棟樑,《六朝詩評中的形象批評》,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new window
十二年五月。
廖學隆,《魏晉風神書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
十三年六月。
蔡月楨,《王弼易學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十論文,民國八十八年五
月。
蕭振邦,《從後設美學論先秦至魏晉儒道美學規模》,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new window
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蕭凱文,《嵇康〈聲無哀樂論〉研究:以》「樂教」為核心考察」》,淡江大學中國
文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七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