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簡帛文獻與《詩經》書寫文本之研究
作者:范麗梅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Moi Pham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沛榮
周鳳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出土文獻楚簡詩經書寫文本異文Excavated ManuscriptsBamboo Slips of Chuthe Book of OdesWritten TextTextual Varia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6
  先秦兩漢文本書寫的具體面貌是研究中國經典解釋的重大課題,近幾十年來簡牘帛書大量出土,提供了極具效益的研究材料。本論文以《詩經》文本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出土與傳世《詩經》異文的搜集整理,從漢字體系的性質與文本書寫的角度討論先秦兩漢《詩經》文本書寫流傳的具體面貌,以及說明各家解釋的基本方法與差異內容。論文在各章節以《詩經》「書寫文本」為中心,討論與此相關的各項議題,包括回應目前學術界的相關意見等,總結以下六點結論:
  第一,《詩經》異文形成於漢字體系之記號化與反記號化:本論文擬訂「異文關係構圖」,說明異文形成於漢字體系的「寫詞」層面。這一種寫詞模式的特點是:一個字形表達多個詞義(一字表多詞)與多個字形表達一個詞義(多字表一詞,本論文稱為「異文組」),由此造成多個字形表達多個詞義(多字表多詞,本論文稱為「異文群組」)。同時論文又舉《詩經》異文實例說明漢字體系結合《詩經》文本解釋而產生記號化與反記號化的現象。「異文組」研究方法的提出,有助於先秦兩漢傳世與出土文獻字詞的考釋與解讀,回應目前學術界對於出土文獻考釋異說紛陳的問題。
  第二,先秦兩漢《詩經》文本以變動固定之交互方式流傳:本論文指出先秦兩漢《詩經》以口耳傳授和書寫文本的方式流傳,同時書寫文本是以一種「異文」雜出的「變動性文本」以及「本字」尋求的相對暫時「固定性文本」的互動方式流傳的,先秦兩漢任何一個《詩經》文本都只是一個相對暫時的「固定性文本」。《詩經》文本的變動性與先秦兩漢發生的相關學術史事件有若干連繫,包括秦火、隸變、今古文等,然而其中的因果關係與目前學術界的認知稍有出入,本論文對此進一步釐清。
  第三,西漢三家《詩》傳承戰國魯楚、齊、三晉學術系統:本論文分析傳承人物的時代與地域,指出各家《詩經》文本具有多種方言的複雜性質,足以說明各別家派分立不是基於文本的單一地域或時代的緣故,因此博士官設立之初與《詩經》文本來源和傳承的地域無關。唯三家《詩經》博士官與戰國學術流派關係密切,可分為魯楚與魯詩、齊稷下與齊詩、三晉與韓詩等三大系統,至於《毛詩》則屬於各諸侯王之間的眾小系統之一。此外,論文比對傳世與出土《詩經》文本用字,說明任一學派的《詩經》文本用字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無法僅依用字來區別所屬詩派。同時認為阜陽《詩經》、〈碩人〉銘神獸鏡、武威漢簡《儀禮.燕禮》引《詩》、上博〈孔子詩論〉皆是當時用字同異互見的眾多變動性文本之一。至於熹平石經《詩經》則是為尋求固定性文本而刊刻的。
  第四,兩漢《詩經》解釋著作的類型名稱與內容多混淆通用:本論文指出以變動或固定《詩經》文本所發展的解釋著作,其型態具有多種不同的類型與稱名。《詩經》文本與解釋著作在傳授過程中,可能產生增刪更改,或後出取代前出,或旋出旋亡,各學派的文本與解釋內容都存在部份相同與歧異的情況,無法確鑿區分學派差異的標準。其中解釋類型的稱名只是就最初解釋方式著眼命名而已,在往後的文獻引用中多相混不定,同時解釋著作多先有解釋內容,隨著不同階段的集結之後才有稱名,因此後世依據解釋方式所訂定的區分標準,實無法區別所有解釋類型的稱名。至於解釋內容亦往往相互通用,不能僅據內容來斷定解釋類型的稱名。兩漢《詩經》解釋著作的內容龐雜,大部份與先秦以來各類單篇別行之作類似,論文又以上博〈孔子詩論〉、〈子羔〉與阜陽《詩經》殘片為例,說明面對這些單篇別行之作,不能以其內容來判定其必為《詩經》某一類型的解釋著作,相對的,更不能以後世漢代命名的類型來反推先秦單篇別行之作的類型稱名。
  第五,《詩經》文本以聲訓方法促成詩無達詁之解釋空間:本論文指出變動或固定《詩經》文本的解釋著作立足於「多字表多詞」的基礎,以「詩無達詁」為解釋觀點,又以「聲韻訓釋」為解釋方法。本論文例舉四個異文群組說明「《詩》無達詁」發生的必然性,從中可見漢字體系詞義表達的混淆。論文又舉傳世文獻所引《詩經》解釋著作涉及「聲韻訓釋」的部份進行說明。同時比對《詩經》的「異文」與《毛傳》、《釋名》二書「聲韻訓釋」的情況。
  第六,《詩經》文本以異文群組多字表多詞建立解釋論題:本論文指出《詩經》各類型解釋著作多由「多字表多詞」的理解與訓釋基礎出發,經由多個不同字形與詞義的選擇,擴大推闡詩句與詩旨以建構一套思想體系,或是普遍性的解釋論題。本論文例舉六個「多字表多詞」的「異文群組」來說明先秦兩漢《詩經》相關解釋的思想論題。
  The precise ways in which texts were written in Early China present a key question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Books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excavated in large numbers in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provide the most valuable data for investigating this question. This study takes as its basis the texts of the Book of Odes, particularly their textual variants, as collected and sorted from excavated and transmitted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writing of text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study examines, first, the precise ways in which the texts of the Odes were written and transmitted, and secondly, the methodologie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various traditions of interpretation. Throughout,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written texts of the Odes, considering them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and responding to the relevant views currently held among scholars. There are six main arguments.
  One, the textual variants of the Odes are a consequence of two tendencies in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symbolization” and “de-symbolization.” Specifying their relations with one another,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extual variants are generated in the ways of representing language that are specific to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Namely, a single character can represent multiple words, while multiple characters can represent a single word.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latter of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groups of textual variants,” and the broader phenomenon of multiple characters representing multiple words as “webs of textual variants.” It cites actual examples of textual variants from the texts of the Odes, showing how the phenomena of “symbolization” and “de-symbolization” are observed in the interplay of the writing syste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s of the Odes. Such understandings contribute to the rea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ransmitted and excavated texts from Early China,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adjudicating among different reading and interpretations.
  Secondly, texts of the Odes from Early China are transmitted in the alternating forms of stability and change. While texts of the Odes from Early China were transmitted in oral as well as written forms, in the case of written transmission, this takes the alternating forms of a changing text with multiple textual variants, on the one hand, and a stable text which makes an attempt at fixing the writing, on the other. Such alternation between stability and change is closely entwined with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arly China, including the burning of the books during the Qin, the introduction of clerical script, and the debate between the “current script” and “ancient script” traditions. Reviewing these famous episod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larify their nature, providing explanations that are often different from those currently held among scholars.
  Thirdly, the three schools of the Odes during the Western Han transmitted scholarly traditions of the Warring States in Lu-Chu, Qi, and Jin. By investigat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various transmitters, in both time and space,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three schools of the Odes officially recognized during the Han were not based upon certain texts of the Odes that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a specific region or a specific period. Instead, they were based on the people, the boshi 博士 “erudite scholars,” who can be traced back to intellectual lineag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the Lu school to a Lu-Chu lineage, the Qi 齊 school to a Qi lineage, particularly at Jixia 稷下, and the Han 韓 school to a Jin lineage. By contrast, the Mao 毛 school was among the various minor traditions of the Han feudal kings, corresponding to similar minor lineag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Comparing transmitted texts of the Odes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excavated text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texts of the various schools resemble each other in some aspects, while differing in others; the text alone is not sufficient for distinguishing them. This is true for the Fuyang 阜陽 text of the Odes, an Eastern Han mirror inscribed with the poem “Shuoren” 碩人 (The stately person), the text of the Odes cited in the Yili 儀禮 (Rites and etiquettes) from Wuwei 武威, and the “Kongzi shi lun” 孔子詩論 (Confucius’ discussion of the Odes) from the Shanghai Museum; all are among the variable texts of the time, and they have texts that resemble each other in some aspects, while differing in others. As for the Xiping 熹平 stone classics of the Eastern Han, these were inscribed specifically to create a stable text.
  Fourthly, with regard to the interpretative works of the Odes, the names of the various genres and their respective contents were often not only interchangeable, but also confused. During their transmission, the texts of the Odes and their interpretive works acquired new contents as well as giving up old ones; later works replaced earlier works; and some disappeared just as quickly they appeared. Such changes resul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texts and contents of the various schools resembled each other in some aspects, while differing in others. Thus, there is no clear standard for distinguishing the various schools. As for the interpretative works, they were classified under different genres, with different titles, though these were often based on earlier manifestations of those works, and they were easily confused over time. The same is true with regard to the contents of those works, which accumulated over time or were exchanged among different works, and this resulted in a mismatch between a title and the content it refers to; a title that was indicated at one point might not correspond to the content observed at another. Such confusion is related to the fact that pre-Qin texts circulated in the small unit of pian 篇. Using the examples of the “Kongzi shi lun,” the “Zigao” 子羔, and fragments from Fuyang,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se texts cannot be grouped, based on content, with any genre of the interpretative works of the Odes. Likewise, they cannot be nam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the Han.
  Fifthly, the texts of the Odes employ paronomastic glosses to create an interpretative space for the Odes, where the poems have no fixed interpretation. The interpretative works of the Odes are found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multiple characters can represent multiple words; they adopt the view that the poems can have no fixed interpretation; and they make use of paronomastic glosses as their interpretative strategy. These points are illustrated by four examples, which show how the confusion of representing a language that is inherent in the writing system leads directly to the lack of a fixed interpretation for the poems. Additionally, the study comments on the interpretative works of the Odes that make use of paronomastic glosses,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textual variants of the Odes and those paronomastic glosses seen in the Mao commentary and the Shiming 釋名 (Explicating names).
  Finally, the texts of the Odes devise discursive topic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in the writing system that multiple characters can represent multiple word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various interpretative works of the Odes proceeded from such an understanding; by choosing among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different words, they elaborated on the meanings of the poems, constructed intellectual schemes, and devised general discursive topics.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these points are illustrated by six specific examples.
參考書目舉要(按作者姓氏筆劃數排列)
壹、傳統文獻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6月)。
孔安國傳、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毛氏傳、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毛奇齡:《詩傳詩說駁義》,《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王先慎撰、鐘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7月)。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10月)。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王先謙:《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1月二刷)。
王先謙:《漢書藝文志補注》,《書目三編》(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2月)。
王先謙:《釋名疏證補》,《漢小學四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7月)。
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王利器、王貞珉:《漢書古今人表疏證》(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9月)。
王利器注疏:《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
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王念孫:《讀書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王念孫撰:《廣雅疏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王符著,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王弼注:《老子》(臺北:學海出版社,1994年5月)。
王肅註:《孔子家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王照圓:《列女傳補註》,《列女傳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10月)。
王應麟:《詩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三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司馬光:《類篇》(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司馬彪:《續漢書》,周天遊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二版)。
永田英正:《漢代石刻集成》(京都:同朋舍,1994年)。
永瑢、紀昀主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5月)。
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武威漢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皮錫瑞:《漢碑引經考》(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尚書中候摘雒戒》(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春秋說題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詩汎歷樞》(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詩含神霧》(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詩推度災》(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詩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成伯璵:《毛詩指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朱芳圃:《甲骨學(文字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10月)。
朱熹:《四書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5月)。
朱熹:《詩集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10月)。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1月)。
朱彝尊著、許維萍、馮曉庭、江永川點校:《經義考》(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1997-1999年)。
何休注、徐彥疏:《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何晏等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何焯著、崔高維點校:《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何楷:《詩經世本古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9月)。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李昉作、夏劍欽、張意民校點:《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李昉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
杜佑:《通典》,文懷沙主編:《隋唐文明》(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3月)。
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沈欽韓:《漢書疏證》,《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汪瑗撰、董洪利點校:《楚辭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二刷)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3月)。
服虔:《通俗文》(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罺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侯康:《補後漢書藝文志》,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四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姚振宗:《後漢藝文志》,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四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拾補》,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四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條理》,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四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洪适:《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二刷)。
洪興祖撰:《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12月)。
范家相:《三家詩拾遺》,《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范甯注,楊士勛疏:《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原良:《聽潮居存業》,《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唐元宗明皇帝御注、邢昺疏:《孝經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1995年9月)。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徐玉立:《漢碑全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 年)。
徐堅等:《初學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徐幹著、徐湘霖校注:《中論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7月)。
徐璈:《詩經廣詁》,《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荀悅撰、張烈點校:《漢紀》,《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
袁宏撰、張烈點校:《後漢紀》,《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4月)。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毛詩馬氏注一卷》,《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齊詩傳二卷》,中國詩經學會:《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2月)。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魯詩故三卷》,中國詩經學會:《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2月)。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韓詩內傳一卷》,《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韓詩故二卷》,《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韓詩說一卷》,《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韓詩翼要一卷》,《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韓詩薛君章句二卷》,《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馬瑞辰撰、陳金生點校:《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
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編:《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石刻文獻全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3月)。
常璩撰、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11月)。
張自烈:《正字通》,《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張慎儀:《詩經異文補釋》,《薆園叢書本》,1916年)。
張瑩:《後漢南記》,周天遊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張雙棣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畢沅:《傳經表.附通經表》,章壽康輯:《式訓堂叢書》,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許東方主編:《石經叢刊──初編》(臺北:信誼書局,1976年7月)。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增修一版二刷)。
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連雲港市博物館、東海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尹灣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9月)。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3月)。
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二刷)。
陳松長編著:《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1年)。
陳奐:《詩毛氏傳疏》,《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陳倬:《敤經筆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訂:《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
陳壽祺、陳喬樅:《三家詩遺說攷》,《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陳澧:《東塾讀書記》,《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9月)。
陸德明:《經典釋文》,《宋刻宋元遞修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傅舉有、陳松長編著:《馬王堆漢墓文物》(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5月)。
惠棟:《後漢書補注》,《史學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曾樸:《補後漢書藝文志並考》,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四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焦延壽著、尚秉和注、常秉義點校:《焦氏易林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5月)。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1月三刷)。
黃奭:《詩緯》,《漢學堂經解》(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4月)。
黃奭:《漢學堂經解.毛詩馬融傳》(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4月)。
黃奭:《漢學堂經解.申培魯詩傳》(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4月)。
黃奭:《漢學堂經解.詩汎歷樞》,中國詩經學會:《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2月)。
黃奭:《漢學堂經解.詩含神霧》,中國詩經學會:《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2月)。
黃奭:《漢學堂經解.詩推度災》,中國詩經學會:《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2月)。
黃奭:《漢學堂經解.轅固齊詩傳一卷》,中國詩經學會:《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年12 月)。
黃奭:《漢學堂經解.韓嬰詩內傳》,中國詩經學會:《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2月)。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董蓮池:《金文編校補》(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賈誼撰、閰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臧琳:《經義雜記》(臺北:鐘鼎文化出版公司,1967年6月)。
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趙明誠撰、金文明校證:《金石錄校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趙翼:《陔餘叢考》,《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趙懷玉:《亦有生齋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劉向:《別錄》,《書目三編》(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2月)。
劉向著、石光瑛校釋:《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月)。
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劉向編撰:《古列女傳》,《列女傳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劉向編撰:《續列女傳》,《列女傳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劉知幾撰、李維楨評、郭孔延評釋:《史通》,《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8月)。
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1月)。
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1月)。
蔡沈等:《書經傳說彙纂》,《四部要籍注疏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8月)。
蔡邕:《獨斷》,《四部叢刊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蔡邕撰、陸心源校:《蔡中郎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2月)。
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盧文弨:《鐘山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錢大昭:《補續漢書藝文志》,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錢繹撰集、李發舜、黃建中點校:《方言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1月)。
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4月)。
謝承:《後漢書》,魯迅輯錄:《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舊題鄭樵:《六經奧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8月)。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釋慧琳:《一切經音義》,《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顧野王撰:《玉篇》,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小學名著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顧櫰三:《補後漢書藝文志》,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編:《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四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酈道元撰、王國維校注:《水經注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

貳、現代著作

于省吾:《雙劍誃群經新證.雙劍誃諸子新證》(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4月)。
于省吾:〈釋 〉,《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
(第八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澤螺居楚辭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于茀:《金石簡帛詩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王力:《同源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0月)。
王治心:《中國學術體系》(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王彥坤:《古籍異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王重民原編、黃永武新編:《敦煌古籍敘錄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986年)。
王國維:〈書毛詩故訓傳後〉,《觀堂別集》,《王國維先生全集》(臺北:大
通書局,1976年)。
王國維:〈漢魏博士考〉,《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王國維:〈漢魏博士題名考〉,《王國維遺書(第七冊)》(上海:上海書店出
版社,1983年)。
王國維:〈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6月)。
王國維:〈魏石經考三〉,《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王鳳陽:《漢字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11月二刷)。
王樹民:〈釋「志」〉,《曙庵文史續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
王禮卿:《四家詩恉會歸》(臺中:青蓮出版社,1995年10月)。
王蘊智:《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現象探索》(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任繼昉:《漢語語源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6月)。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開明書局,1964年)。
朱承平:《異文類語料的鑑別與應用》(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7月)。
池田知久著、王啟發譯:《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4月)。
何志華、陳雄根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詩經》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
大學,2004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9 月)。
吳辛丑:《簡帛典籍異文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4月)。
呂思勉:〈章句論〉,《文字學四種》(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李嘉言:〈〈詩序〉作者〉,《李嘉言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7年)。
李學勤:〈〈碩人〉銘神獸鏡〉,《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
月)。
沈兼士:〈右文說在訓詁學上之沿革及其推闡〉,《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
中華書局,2004年5月二刷)。
沈兼士:〈聲訓論〉,《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月二刷)。
汪祚民:《詩經文學闡釋史(先秦-隋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周予同:《經今古文學》,朱維錚:《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6年7月)。
周延良:《詩經學案與儒家倫理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2月)。
孟蓬生:《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年6月)。
林義光:《文源》,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十七册)》(香
港:明石文化,2004年)。
林燾、陸志韋:〈《經典釋文》異文之分析〉,《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二)》
(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3月)。
林耀潾:《西漢三家詩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9月)。
保羅.利科爾著、陶遠華等譯:《解釋學與人文科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
社,1987年12月)。
俞志慧:《君子儒與詩教——先秦儒家文學思想考論》(北京:生活.讀書.新
知三聯書店,2005年3月)。
姜寶昌:《文字學教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
柯馬丁:〈The Odes in Excavated Manuscripts 出土文獻裡的《詩》〉,K. M. 柯馬
丁:《Text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5年)。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5月)。
秋子:《中國上古書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胡平生、韓自強:《阜陽漢簡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
范文瀾:〈群經概論〉,《范文瀾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
月)。
唐蘭:《中國文字學》(臺北:文光書局,1971年)。
孫中運:《論「六書」之轉注──揭開轉注字千古謎》(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年)。
徐富昌:《簡帛典籍異文側探》(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3月)。
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
翁其斌:《中國詩學史(先秦兩漢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袁長江:《先秦兩漢詩經研究論稿》(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8月)。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0月)。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3月)。
張西堂:〈毛詩序略說〉,《詩經六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
張政烺:〈《說文》燕召公《史篇》名醜解〉,《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new window
華書局,2004年4月)。
張政烺:〈「奭」字說〉,《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張政烺:〈獵碣考釋初稿〉,《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張桂光:〈《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文字考釋〉,《古文字論集》(北京:中
華書局,2004年10月)。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國立臺大出版委員會,1991年)。
曹峰:〈〈孔子詩論〉中有關「關雎」的幾支簡〉,《上博楚簡思想研究》(臺
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梁章鉅:《退庵隨筆》(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梁錫鋒:《鄭玄以禮箋詩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1月)。
郭沫若:《卜辭通纂》,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郭沫若全集.考古編.
第二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郭沫若全集.考古編.
第九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陳子展:〈論〈詩序〉作者〉,《詩經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10
月)。
陳光政:《轉注篇》(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
陳良運:《焦氏易林詩學闡釋》(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5月)。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陳夢家:〈由實物所見漢代簡冊制度〉,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
陸曉光:《中國政教文學之起源--先秦詩說論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社,1994年8月)。
陸錫興:《詩經異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章季濤:《怎樣學習〈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程元敏:《詩序新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
程發軔:《國學概論》(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
馮浩菲:《歷代詩經論說述評》(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0月)。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研究》(台中:高文出版社,2002年8
月)。
黃懷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詩論〉解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4年8月)。
黃靈庚:《楚辭異文辨證》(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楊向時:《左傳賦詩引詩考》(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2年5月)。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
楊樹達:〈離騷傳與離騷賦〉,《積微居小學述林》(上海:中國科學院,1954
年2月)。
楊樹達:〈釋詩〉,《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葉國良:〈石刻文字考辨〉,《石學蠡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5月)。
虞萬里:〈從古方音看歌支的關係及其演變〉,《榆枋齋學術論集》(南京:江
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4月再版)。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廖名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聞一多:〈歌與詩〉,《聞一多全集,第一冊,甲集》(臺北:里仁書局,1993
年9月)。
趙平安:《隸變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趙彤:《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5月)。
趙經都:《石鼓文新解》(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6月)。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1月)。
劉信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孔子詩論述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年1月)。
劉師培:《中國文學教科書》,《劉申叔先生遺書(冊四)》(臺北:京華書局,
1970年10月再版)。
劉毓慶:《歷代詩經著述考(先秦∼元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5月)。
潘重規:《敦煌詩經卷子研究論文集》(香港:新亞研究所,1970年9月)。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9月)。
蔡主賓:《敦煌寫本儒家經籍異文考》(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
年8月)。
蔡信發:《六書釋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魯實先:《轉注釋義》(臺北:洙泗出版社,1992年)。
錢穆:〈兩漢博士家法考〉,《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1989年11月三版)。
駢宇騫、段書安:《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
年)。
戴君仁:〈經疏的衍成〉,《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11月)。new window
戴家祥主編、馬承源副主編、潘悠、王文耀、沃興華編纂:《金文大字典》(上
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戴維:《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魏啟鵬:《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7月)。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6月)。
龐樸:《帛書五行篇研究》(山東:齊魯書社,1988年8月二版)。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殷虛書契考釋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1月)。
藤堂明保:《漢字語源辭典》(臺北:中新書局,1972年)。
龔自珍:〈太誓答問總論漢代今文古文名實〉,《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75年)。

參、學位論文

余培林:《群經引詩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程發
軔先生指導,1963年)。
何思慧:《四家《詩》國風異文考索》(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李添
富先生指導,2002年)。
李存智:《秦漢簡牘帛書之音韻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龔煌城先生指導,1995年6月)。
沈之傑:《楚簡帛文字研究--形聲字初探篇》(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
言文學系碩士論文,劉志基先生指導,2005年5月)。
房瑞麗:《《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詩論》與《詩經》研究》(河南大學碩
士論文,白本松、華鋒先生指導,2004年5月)。
林慶彰:《豐坊與姚士粦》(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屈萬里
先生指導,1976年)。
范知歐:《上博簡〈孔子詩論〉的作者及撰著時代研究》(聊城大學文學院碩士
論文,王文清先生指導,2005年4月)。
夏鐵生:《左傳國語引詩說詩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戴君仁先生指導,1967 年)。
奚敏芳:《左傳賦詩引詩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劉正浩先生指導,1982年)。
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論文,黃德寬先生指導,2002
年5月)。
康少峰:《〈詩論〉簡制、簡序及文字釋讀研究》(四川大學博士論文,彭裕商
先生指導,2005年4月)。
張希峰:《古文字形體分化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姚孝遂先生指導,1993
年)。
張青松:《郭店楚簡通假字初探》(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張桂光先生指導,
2002年6月)。
張鶯:《先秦儒家《詩》學述論》(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華平先生指導,
2005年5月)。
曹建國:《出土文獻與先秦《詩》學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論文,蔣凡先生指導,2004年4月28日)。
程燕:《考古文獻《詩經》異文辨析》(安徽大學博士論文,何琳儀先生指導,
2005年4月)。
黃易青:《上古漢語同源詞意義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王
寧先生指導,1997年)。
黃麗娟:《戰國楚系形聲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賴明德與邱德修先生指導,2004年)。
楊穎:《漢字偏旁位置系統的初步研究——兼論影響古漢字偏旁位置的因素》(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碩士論文,萬業馨先生指導,2002年6月)。
趙茂林:《兩漢三家《詩》研究》(揚州大學博士論文,田漢云先生指導,2004年5月)。
劉立志:《漢代《詩經》學及其淵源考論》(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郁賢皓先生指導,2002年5月)。
劉東影:《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家《詩》學思想》(浙江大學博士後論文,崔富章先生指導,2005年6月)。
劉健海:《帛書易經異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邱德修先生指導,2004年)。
魏宜輝:《楚系簡帛文字形體訛變分析》(南京大學博士論文,張之�琤�生指導,2003年4月)。
鄒濬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季旭昇、袁國華先生指導,2003年10月)。

肆、單篇論文
〈戰國竹簡涉及古籍81種〉,《社會科學戰線》,第4期(2000年)。
丁秀菊:〈論漢字的構形理據及其演變〉,《山東大學學報》,第3期(2005年)。
于光榮:〈孔子「詩論」的情感性〉,《船山學刊》,第1期(2005年)。
于光榮:〈孔子的「詩論」〉,《邵陽學院學報》,第6期(2004年)。
于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詩論補釋〉,《北方論叢》,第1期(2003年)。
于茀:〈郭店楚簡〈緇衣〉引詩補釋〉,《北方論叢》,第5期(2001年)。
于振波:〈近三十年大陸及港臺簡帛發現、整理與研究綜述〉,《南都學壇》,第22卷,第1期(2002年)。
于淩波:〈熹平正始兩石經〉,《中原文獻》,第21卷,第4期(1989年10月)。
万平:〈試論《左傳》「君子曰」之引《詩》〉,《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4期(20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漢魏洛陽故城太學遺址新出土的漢石經殘石〉,《考古》,第4期(1982年)。
孔仲溫:〈郭店楚簡〈緇衣〉字詞補釋〉,《古文字研究》,第22期(2000年7月)。
文幸福:〈阜陽漢簡詩經探究〉,《國文學報》,第15期(1986年6月)。new window
文幸福:〈阜陽漢簡詩經略述〉,《國文天地》,第3卷,第9期(1988年2月)。
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詩經》〉,《文物》,第8期(1984年)。
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省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簡介〉,《文物》,第1期(1983年)。
方旭東:〈二重證據法研究思想史之一例──上博簡〈民之父母〉篇論析〉,《中國哲學》,第5期(2004年)。
方爾加:〈《焦氏易林》之管見〉,《周易研究》,第2期(2004年)。
方銘:〈〈孔子詩論〉與孔子文學目的論的再認識〉,《文藝研究》,第2期(2002年)。
方銘:〈詩志與《詩經》及古代文學的價值〉,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第三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7月)。
王小盾,馬銀琴:〈從〈詩論〉與〈詩序〉的關係看〈詩論〉的性質與功能〉,《文藝研究》,第2期(2002年)。
王令樾:〈《詩經》與《詩緯》〉,《輔仁國文學報》,第13期(1998年11月)。
王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引《詩》考(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2002年)。
王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引《詩》異文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2003年)。
王平:〈上博簡〈緇衣〉引《詩》中的「又共惪行,四或川之」〉,《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2年)。
王竹林、許景元:〈洛陽近年出土的漢石經〉,《中原文物》,第2期(1988年)。
王克奇:〈齊魯文化與秦漢的博士制度〉,《東岳論叢》,第1期(1997年)。
王志:〈上博簡「孔子詩論」與「詩」經成書考〉,《鵝湖》,第29卷,第11期(2004年5月)。new window
王志平:〈說「索纑纑」〉,《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1月)。
王秀臣:〈燕飨禮儀與春秋時代的賦詩風氣〉,《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5年)。
王其和:〈《廣韻》引《詩》說略〉,《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
王承略:〈《毛詩》的時代、性質及其傳授淵源考略——兼論《毛詩》與荀子的關係〉,中國詩經學會編:《第三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6月)。
王承略:〈從傳序的關係論詩序的寫作年代〉,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7月)。
王承略:〈論〈詩序〉的主體部分可能始撰於孟子學派〉,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第三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7月)。
王承略:〈論《齊詩》學派與王莽的關系及其在東漢的命運〉,《孔子研究》,第6期(2001年)。
王承略:〈論兩漢《魯詩》學派〉,《晉陽學刊》,第4期(2002年)。
王初慶:〈由上海博物館所藏〈孔子詩論〉論孔門詩學〉,《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29期(2002年7月)。
王金凌:〈《禮記.緇衣》今本與郭店、上博楚簡比論〉,《新出楚簡與儒家思想論文集》(輔仁大學文學院,2002年7月)。
王長華、易衛華:〈漢代河間儒學與《毛詩》〉,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六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王冠英:〈再說金文套語「嚴在上,異在下」〉,《中國歷史文物》,第2期(2003年)。
王政:〈從「詩論」的語義與《詩》旨的關係看上博楚竹書〈孔子詩論〉〉,《經學研究集刊》,第1期(2005年10月)。new window
王洲明:〈上博〈詩論〉的論詩特點與〈毛序〉的作期〉,《山東大學學報》,第5期(2004年)。
王洲明:〈上博〈詩論〉的論詩特點與〈毛序〉的作期〉,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六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王洲明:〈從《左傳》與《史記》稱《詩》引《詩》的對比研究看〈毛序〉的作期〉,《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5年)。
王洲明:〈漢代《齊詩》傳授的特點〉,《山東大學學報》,第2期(1995年)。
王祖龍:〈楚簡帛書法藝術概論〉,《長江大學學報》,第4期(2005年)。
王敏:〈隸書系統對小篆系統的繼承與發展〉,《西北成人教育學報》,第2期(2001年)。
王清珍:〈《左傳》中的楚人引《詩》〉,《文學遺產》,第2期(2003年)。
王夢華:〈古漢字的寫詞法與造字法〉,《東北師大學報》,第4期(1987年)。
王碩民:〈《韓詩外傳》新論〉,《安徽大學學報》,第2期(2003年)。
王碩民:〈試析《詩》旨歧義現象產生的原因〉,《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8年)。
王碩民:〈對漢代《詩經》研究歷史化的評價〉,中國詩經學會編:《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8月)。
王碩民:〈漢代說《詩》情志關係論〉,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六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王齊洲:〈孔子、子夏詩論比較──兼論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詩論〉之命名〉,《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2年)。
王輝:〈殷人火祭說〉,《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1982年5月)。
王曉平:〈《詩經》的異文化變奏──《國調周詩》、《詩經國風》及其他〉,《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2000年)。
王澤強:〈〈孔子詩論〉的詩學觀點及其與〈毛詩序〉的關系〉,《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第5期(2005年)。
王禮賢:〈轉注造字法及轉注字的學術價值〉,《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4期(2004年7月)。
王蘊智:〈殷周古文同源分化探論〉,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王建生,朱歧祥主編:《花園莊東地甲骨論叢》(臺北縣板橋市:聖環書局,2006年)。
加藤實、李寅生:〈論劉向關於「幽厲」時代的詩經學〉,《北華大學學報》,第4期(1998年)。
北文:〈秦始皇書同文字的歷史作用〉,《文物》,第11期(1973年)。
史杰鵬:〈由楚簡帛書異文談談幾個上古屋部連綿詞的意思〉,《咸寧學院學報》,第5期(2005年)。
史鑒:〈秦系文字與書同文〉,《語文建設》,第5期(1995年)。
史鑒:〈經學發展與漢字隸變〉,《語文建設》,第6期(1995年)。
史鑒:〈漢末政教與熹平石經〉,《語文建設》,第9期(1995年)。
左洪濤:〈《詩經》之《魯詩》傳授考〉,《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2003年)。
田中和夫、李寅生:〈《列女傳》引《詩》考〉,《河北師院學報》,第2期(1997年)。
申紅義:〈近年出土楚簡和典籍中的通假異文與上古聲母研究〉,《四川大學學報》,第5期(2005年)。
申紅義:〈簡帛典籍異文與鄭注古今文〉,《求索》,第10期(2005年)。
石川三佐男:〈中國魯詩鏡所含的意義〉,中國詩經學會編:《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8月)。
石川三佐男:〈戰國中期諸王國古籍整備及上博簡〈詩論〉〉,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月)。
任遠:〈漢代章句之學與語法研究〉,《語言研究》,第1期(1995年)。
向熹:〈《詩經》歧義的分析〉,中國詩經學會編:《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8月)。
向熹:〈《詩經》�堛�異文〉,《《詩經》語文論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向熹:〈《詩經》與漢語詞彙〉,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
安性栽:〈《詩經》之「比、興」與春秋「賦詩、引詩」關系考察〉,《廣州大學學報》,第10期(2004年)。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縣文化局:〈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發掘簡報〉,《文物》,第8期(1978年)。
朱廷獻:〈詩經異文集證〉,《文史學報》,第14-16期(1984-1986年)。
朱淵清:〈上博〈詩論〉一號簡讀後〉,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7月)。
朱淵清:〈馬承源先生談上博簡〉,《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
朱淵清:〈從孔子論〈甘棠〉看孔門《詩》傳〉,《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
朱湘蓉:〈《詩經.檜風.隰有萇楚》詩旨之又一解〉,《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
江林:〈楚竹書「孔子詩論」與「詩經」中「風」、「雅」、「頌」的篇次定名〉,《孔孟月刊》,第42卷,第12期(2004年8月)。
江林昌:〈上博竹簡〈詩論〉的作者及其與今傳本《毛詩》序的關係〉,《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
江林昌:〈由上博簡〈詩說〉的體例論其定名與作者〉,《孔子研究》,第2期(2004年)。
江林昌:〈由古文經學的淵源再論〈詩論〉與〈毛詩序〉的關係〉,《齊魯學刊》,第2期(2002年)。
江林昌:〈楚簡〈詩論〉與早期經學史的有關問題〉,姜廣輝:《中國哲學》第24輯「經學今詮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江乾益:〈鄭康成毛詩譜探析〉,林慶彰編:《詩經研究論集(二)》(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9月)。
江敏華:〈《說文》、《釋名》中所反映的漢代方言現象〉,《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2年6月)。
江景志:〈論「詩無達詁」〉,《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6期(1992年)。
池田知久、近藤浩之等:〈郭店楚墓竹簡〈緇衣〉譯注(上)(下)〉,《郭店楚簡的思想史的研究》,第3、4期(2000年)。
池田知久:〈「書不盡言」:先秦時期對于文字之不可靠性的批評與出土文字中所見的對文字之作用的態度〉,《中國出土資料學會會報》,第11期(1999年7月)。
池田知久:〈上海楚簡〈孔子詩論〉中出現的「禮」的問題──以〈關雎〉篇中所見節制人欲的「禮」為中心──〉,《國際簡帛研究通訊》,第4卷,第3期(2004年8月)。
米繼軍:〈「詩無隱志」,「其猶重門」──「上博竹書」印象〉,《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2004年)。
艾春明:〈《韓詩外傳》情性論與〈性自命出〉的淵源〉,《東北師大學報》,第4期(2006年)。
何輝:〈考證《熹平石經》〉,《學術界》,第5期(2005年)。
何曉東:〈《郭店楚墓竹簡.緇衣》初探〉,《蘭州大學學報》,第28卷,第4期(2000年)。
余江:〈〈關睢〉詩旨辨說〉,《天津師大學報》,第2期(1998年)。
余江:〈《詩經.關雎》新論〉,《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2001年)。
吳正嵐:〈論劉向詩經學之家法〉,《福州大學學報》,第2期(2000年)。
吳汝煜:〈也談「詩無達詁」〉,《名作欣賞》,第3期(1983年)。
吳辛丑:〈由簡帛異文談古代通用字問題〉,《汕頭大學學報》,第17卷,第4期(2001年)。
吳辛丑:〈簡帛典籍異文與古文字資料的釋讀〉,《古文字研究》,第24期(2002年7月)。
吳辛丑:〈簡帛典籍異文與古漢語同義詞研究〉,《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期(2002年)。
吳辛丑:〈簡帛典籍異文與變換分析法的運用〉,《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1年)。
吳辛丑:〈簡帛異文的類型及其價值〉,《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2000年8月)。
吳建偉:〈上博簡〈孔子詩論〉文字考辨〉,《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4年)。
吳振武:〈古文字中的「注音形聲字」〉,「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2000年6月)。
吳照義、王琪:〈漢代草書與簡化字〉,《南昌高專學報》,第6期(2005年)。
吳萬鍾:〈中國土大夫的政治角色與《詩經》解釋——漢代士階層的分化與《詩經》解釋〉,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六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吳萬鍾:〈毛詩的歷史化與詩的經典化〉,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7月)。
吳榮曾:〈〈緇衣〉簡、今本引《詩》考辨〉,《文史》,第3期(2002年8月)。
吳賢哲:〈略評先秦儒家的《詩經》觀〉,《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第1期(1994年)。
吳曉峰:〈〈周南.關雎〉釋義新解〉,《東北師大學報》,第2期(2004年)。
呂佛庭:〈蔡邕與漢熹平石經〉,《中原文獻》,第23卷,第4期(1991年10月)。
呂紹綱、蔡先金:〈楚竹書〈孔子詩論〉「類序」辨析〉,《東南文化》,第2期(2005年)。
宋迎春:〈阜陽漢簡發現、整理與研究綜述〉,《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6年)。
李山:〈《詩經》研究的新材料:〈孔子詩論〉〉,《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4期(2002年)。
李山:〈漢儒《詩》說之演變──從〈孔子詩論〉〈周南.漢廣〉篇的本義說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2004年)。
李天虹:〈從〈性之命出〉談孔子與詩書禮樂〉,《中國哲學史》,第4期(2000年)。
李天虹:〈楚簡文字形體混同、混訛舉例〉,《江漢考古》,第3期(2005年)。
李天虹:〈簡本〈緇衣〉字體比較初探〉,《古文字研究》,第25期(2004年10月)。
李世萍:〈論「詩教」觀產生之根源及其影響〉,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第三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7月)。
李玉平:〈試析鄭玄《周禮注》中的「古文」與「故書」〉,《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2005年9月)。
李存山:〈《孔叢子》中的「孔子詩論」〉,《孔子研究》,第3期(2003年)。
李守奎:〈《說文》古文與楚文字互證三則〉,《古文字研究》,第24期(2002年7月)。
李守奎:〈《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邦風》釋文訂補〉,《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期(2002年)。
李妙玲:〈淺論「詩無達詁」說〉,《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6年)。
李秀明:〈《左傳》引詩的關聯理論分析〉,《修辭學習》,第4期(2004年)。
李知恕:〈論《韓詩外傳》的黃老思想〉,《社會科學研究》,第2期(2002年)。
李建軍:〈〈孔子詩論〉與先秦文學鑒賞的萌芽〉,《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5期(2003年)。
李春青:〈論先秦「賦詩」、「引詩」的文化意蘊〉,《齊魯學刊》,第6期(2003年)。
李春青:〈簡論「詩亡」與「《春秋》作」之關系──從一個側面看先秦儒家士人的話語建構工程〉,《中國文化研究》,第1期(2003年)。
李若暉:〈《老子》異文例釋─以郭店簡本為中心〉,《華學(第五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李家浩:〈戰國竹簡〈民之父母〉中的「才辯」〉,《北京大學學報》,第41卷,第2期(2004年3月)。
李家浩:〈戰國竹簡〈緇衣〉中的「逯」〉,《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
李家浩:〈釋上博戰國竹簡〈緇衣〉中的「 」合文──兼釋兆域圖「 」和羌鐘「 」等字〉,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李振興:〈釋名研究述略〉,《中華學苑》,第53期(1999年8月)。
李寅生:〈《列女傳》引《詩》得失芻議〉,《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2年)。
李添富:〈上博楚簡〈詩論〉馬氏假借說申議〉,《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29期(2002年7月)。
李華年:〈「繆篆」新證〉,《常州工學院學報》,第1期(2001年)。
李開:〈上博楚竹簡〈孔子詩論〉詞語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05
年)。
李開:〈論上古韻真、文兩部的考古和審音〉,《南京師大學報》,第4期(2004
年)。
李會玲:〈〈孔子詩論〉與〈毛詩序〉說詩方式之比較──兼論〈孔子詩論〉在
《詩經》學史上的意義〉,《武漢大學學報》,第5期(2003年)。
李運富:〈論出土文本字詞關系的考証與表述〉,《古漢語研究》,第2期(2005
年)。
李零:〈上博楚簡校讀記(之二):〈緇衣〉〉,《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
李零:〈上博楚簡校讀記──〈子羔〉篇「孔子詩論」部分〉,《中華文史論叢》,
2001卷,第4期(2002年4月)。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三聯書店,
1999年8月)。
李慶立、范知歐:〈傳統《詩經》學對怨詩的詮釋與儒家「詩教」──以孔子、
鄭玄、朱熹、馬瑞辰為例〉,《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2005年)。
李瑾華:〈〈周頌.清廟〉的主旨及思想意義〉,《寧夏社會科學》,第3期(2005
年5月)。
李銳:〈「四始」新証〉,《孔子研究》,第2期(2004年)。
李銳:〈上海簡「懷爾明德」探析〉,《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1年)。
李銳:〈儒家詩樂思想初探〉,《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2年)。
李學勤:〈〈詩論〉說〈關雎〉等七篇釋義〉,《齊魯學刊》,第2期(2002年)。
李學勤:〈〈詩論〉簡的編聯與復原〉,《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2年)。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第6期(2003年)。
李學勤:〈新出簡帛與楚文化〉,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楚文化新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李學勤:〈談〈詩論〉「詩亡隱志」章〉,《文藝研究》,第2期(2002年)。
李學勤:〈論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一支〈緇衣〉簡〉,《齊魯學刊》,第2期(1999年)。
李學勤:〈論楚簡〈緇衣〉首句〉,《金景芳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李學勤:〈釋〈詩論〉簡「兔」及從「兔」之字〉,《北方論叢》,第1期(2003年)。
李璟華:〈〈周頌.清廟〉主旨考論〉,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第八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1月)。
李蹊:〈「思無邪」別解及孔子的論《詩》系統〉,《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2002年)。
杜正勝:〈秦火與焚書〉,《歷史月刊》,第8期(1988年)。
沈亞丹:〈「詩言志」對漢語詩歌音樂本質的規定──借助現象學方法再論「詩
言志」〉,《深圳大學學報》,第2期(2004年)。
汪春泓:〈從銅鏡銘文蠡測漢代詩學〉,《文學遺產》,第3期(2004年)。
汪祚民:〈竹書〈孔子詩論〉中的《詩經》總評及其學術價值〉,《安慶師範學
院學報》,第5期(2002年)。
邢文:〈楚簡緇衣與先秦禮學〉,《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邢霞:〈動態考察漢字理據的演變〉,《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2
年)。
來國龍:〈論戰國秦漢寫本文化中文本的流動與固定〉,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周甲辰:〈「詩無達詁」論〉,《現代語文》,第9期(2006年)。
周延良:〈〈毛詩序〉在古典詩學進程中的影響〉,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四屆
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