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
作者:郭國泰
作者(外文):Kuo-tai Kuo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郁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秦漢思想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元氣呂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黃帝內經京氏易傳太玄乾鑿度白虎通義太平經Qin-HanYinyangWuxingYuanqiLushi ChunqiuHuainanziChunqiu FanluHuangdi NeijingTaixuanQianzaoduBaihu TongyiTaipingj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1
本論文以「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為題,論文結構區分四大部分,分別為緒論、本論、旁論及結論。緒論用以導引主題,本論為論文主幹,旁論乃旁徵博引,而結論作為總結題意並述個人感言。整體之論述主軸扣緊研究題目,從《呂氏春秋》到《太平經》之典籍中,探討有關「陰陽」「五行」之章句,藉以論述「陰陽」「五行」於秦漢思想中之意義。
甲篇為緒論,論述重點在於陳述論文題意的形成及作為本論主題的前導分析。文分四章:文分四章:其一,研究題意、動機、目的與方法,欲以陳述研究題目之選定與過程;其二,「陰陽」與「五行」之源起及其發展模式,論述「陰陽」與「五行」之概念產生的原因及其演變的過程;其三,先秦對整合「陰陽」「五行」的主要論述,以《管子》與鄒衍為例;其四,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的幾個問題,試圖從先秦典籍中,確立「陰陽」與「五行」的發展路線,並導引「本論」論述之主軸。除第一章外,二、三、四章是有前後關係,其目的試圖從先秦典籍中,確立「陰陽」與「五行」的意義與發展路線,並以《管子》與鄒衍作為導引「本論」論述的先例,並提出秦漢思想中對「陰陽」「五行」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及其該有的思維方向,作為整本論文的前導敘述。對「陰陽」概念的產生與發展,論文以為「陰陽」由造字之日影的明與暗的關係,進而視為宇宙萬物的兩種不同對立能量;而對「五行」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為與五種實用材料及天上五行星有密切關係,進而類比宇宙萬物為此五種基本元素,再進一步,確認此五種元素間存在生剋循環之作用;這都是長期演進的結果。本文以為「陰陽」與「五行」從開始便是各自發展,然能將兩者同時合併論述的,則以《管子》為代表,而鄒衍的學說僅能列為參照,真正完成「陰陽五行」說的,還需有待秦漢思想家來努力。順著秦始皇一統天下,所要面對的課題接踵而來,理論的落實必須經得起實務的驗證,否則還是空幻無意義。「陰陽」與「五行」將透過何種形式有更明顯而密切地結合?如果兩者本然相異,是否能有一物駕馭其上而統籌之?放眼天下形形色色,又如何以「陰陽五行說」貫穿?「天」「人」之間能否透過「陰陽」「五行」尋找出一條交會之路?……諸多問題接踵而至,是必須妥當應對與思維,本文乃提出三個問題,其一、如何尋找「陰陽」與「五行」的共同源頭並與「四時」、「五方」建構時空論,其二、「陰陽」與「五行」如何整合為「陰陽五行」而其概念又如何從物質量化轉換到形上義理?其三、如何決定「『陰』『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中何者為最貴?設定此三問題,本論的主軸才能更加明晰,才不會因為相關文獻過多龐雜而亂了方向。
乙篇為本論,顧名思義是本論文的主幹,順著前章所提出之問題而思維,就秦漢思想中,「成一家之言」的重要典籍,逐一討論在其中有關「陰陽」「五行」之章句,藉以建構「陰陽」「五行」在秦漢思想中之意義。取材之主要依據在於典籍中有明顯同時論及「陰陽」及「五行」兩者的,若僅論及某一單項者或未成典籍者(如鄭玄注)均未取,且從《呂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黃帝內經》、《京氏易傳》、《太玄》、《乾鑿度》、《白虎通》及《太平經》各為一章,依序論述。
第五章為《呂氏春秋》之「陰陽」「五行」,文分三節:其一,《呂氏春秋》著述動機及其書結構;其二,《呂氏春秋》有關宇宙論之論述及陰陽的意義;其三,《呂氏春秋》有關五行的論述。其重點顯然在二、三節,第二節旨在從天地萬物「與元同氣」的氣化宇宙論,論述「泰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並說明陰陽的意義及其消長;第三節從「十二月紀」架構下探討五行的類比系統,並尋求歷史規律下的五德終始。
第六章為《淮南子》之「陰陽」「五行」,文分三節:其一,《淮南子》其書及劉安其人;其二,《淮南子》一書中「陰陽」的意義;其三,《淮南子》一書中「五行」的意義;亦如前章,論述之主軸在二、三節。論述《淮南子》氣化宇宙論的建構,陰陽由元氣生成下產生,並運行於天地人間,四時萬物因陰陽之氣而相動,人間之禍福在於陰陽之辯證。唯《淮南子》一書中對「五行」的論述並無顯著的篇幅,且順著《左傳》「水火金木土穀」,論述其五行的類比與五行的生剋。
第七章為《春秋繁露》之「陰陽」「五行」,文分四節:其一,《春秋繁露》其書及董仲舒其人,討論《春秋繁露》成書之背景;其二,天道之大者在「陰陽」,主要討論天道四季的形成及陰陽的不同屬性;其三,「五行」的意義,就「五行」相生相勝及因土的屬性不同而有的不同意義來討論;其四,「陰陽」與「五行」的關係,乃就元氣概念下「陰陽」與「五行」的氣化關係論及「陰陽」之氣運行於「五行」框架的關係及「陰陽」與「五行」共同建構形下世界的關係。綜合分析其理論架構,以為此乃秦漢時期對「陰陽」「五行」建構學說最為典範的,從天道之大者在「陰陽」到與「五行」建構形下世界,《春秋繁露》完整而有條理地論述其理論,藉以建構以「陰陽」「五行」為主幹的天地人間。
第八章為《黃帝內經》之「陰陽」「五行」,文分四節:其一,《黃帝內經》著書背景及內容;其二,《黃帝內經》「陰陽」的概念,討論「生氣通天」、「氣有陰陽」、「陰陽互生」及「人秉陰陽」等議題;其三,《黃帝內經》「五行」的意義,主要就「五運之化」及「五臟五行」做討論;其四,《黃帝內經》中「陰陽」與「五行」的關係,即本章的小結語。本章探討《黃帝內經》理論結構,主要的議題在於「陰陽」「五行」如何成為中醫的基本理論上,至於醫療實務則非論文主軸。《黃帝內經》中肯定了「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的思想﹐把「陰陽」視為萬事萬物產生、發展和變化的普遍規律,因此,「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則反映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陰陽不平衡則是產生疾病的根源,而將「五行」與臟腑、情志、季節、味、色等相配屬,並以此來說明人體臟腑器官之間相互依存、互相制約的「生剋」關係,依此而形成中國獨特的醫學理論。
第九章為《京氏易傳》之「陰陽」「五行」,文分三節:其一,卦氣說與京房,探討卦氣說產生的緣由並說明京房的學術背景;其二,《京氏易傳》中之「陰陽」「五行」,主要就《京氏易傳》相關章句論述「陰陽」「五行」的意義,重點在於「陰陽升降」及「五行生剋」;其三,就《京氏易傳》討論「陰陽」與「五行」的關係。本章討論漢代卦氣說的重要著作《京氏易傳》,論述之重點在於「八卦」與「陰陽」「五行」所建構之卦氣說及以「陰陽」「五行」占卜吉凶之理論依據。
第十章為《太玄》之「陰陽」「五行」,文分三節:其一,《太玄》其書及其結構,討論《太玄》成書的背景及其內容結構;其二,《太玄》以「玄」所建構的世界圖式,就「夫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討論《太玄》的宇宙圖式與曆法;其三,《太玄》中之「陰陽」與「五行」,主要就《太玄》一書中有關「陰陽」與「五行」之章句,論述「玄」與「陰陽」「五行」的關係。
第十一章為《乾鑿度》之「陰陽」「五行」,本章就讖緯中有關「陰陽」「五行」的論述,探討其中之意義,而讖緯中以《乾鑿度》最為詳實,故以此為主軸。讖緯是秦漢思想中重要的一環,然而文獻之龐雜,令人嘆為觀止,本章所能陳述的也僅就「陰陽」「五行」這一部分。文分三節:其一,秦漢讖緯形成的緣由及其內容與主要思想,除了天人感應就以受命及感生為主;其二,讖緯中所見之「陰陽」「五行」,綜合就讖言緯書有關「陰陽」「五行」之論述討論之;其三,討論《乾鑿度》中有關「陰陽」與「五行」之意義。讖緯以為,人是由「陰陽」氣交聚相加而成,「陰陽」之氣形成了人體中的魂與魄;而陽氣中的「五行」氣,又形成人體中之五性;陰氣,形成人體中之六情,並以「五德終始」的「相生」一派為基礎,訂立一套王朝嬗替的理論系統。
第十二章為《白虎通》之「陰陽」「五行」,文分三節:其一,《白虎通》編纂過程及其內容;其二,天道氣化中「陰陽」與「五行」的先後關係;其三,以陽為尊、以土為貴的君權思想。《白虎通》以為宇宙最原始的氣是經過太初、太始、太素三個階段,才剖判為天和地,天由清氣構成,地由濁氣構成。天地施氣,產生萬物。清氣又稱精氣,構成天上的三光,濁氣構成地下的「五行」。天是物質之天,自然之天,地是「五行」的總稱,也是物質的實體。然而就「金、木、水、火、土」的關係完全衍化為陽尊陰卑的關係,成了人間政治在自然界的投影,認為在「五行」之中,土最尊,而水最卑,打破「五行」均等的平衡關係。
第十三章為《太平經》之「陰陽」「五行」,其重點在於陳述由元氣化生的過程中,「陰陽」與「五行」的意義。文分三節:其一,討論《太平經》成書背景及主要內容;其二,討論《太平經》中「陰陽」「五行」的意義;其三,討論《太平經》中「陰陽」與「五行」的關係。《太平經》試圖將陰陽、三統、四時、五行、六甲、七星、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等概念合併成一個體系,而其主要的主軸在於如何以自然氣化來包貫宇宙世界,繼承、發揮《周易》和易學之說,用以解釋宇宙生成和萬物起源,它認為,宇宙最初渾沌未分而含有陰陽,天地萬物均從其中化生而來。在《太平經》中,作為建立宇宙系統的架構,「陰陽」模式與「五行」模式是相互獨立的,兩種系統模式在《太平經》中均有表現,天地的造化是藉由「陰陽」與「五行」以不同的功用共同致力而成的。
丙篇為旁論,以為旁徵博引之用,是以思想史的角度針對《史記》、《漢書》、《後漢書》、《漢紀》及《後漢紀》等史書中有關「 陰陽」「五行」的部分予以討論,扣緊秦漢思想中之天文、曆法、宗教、祭祀、音律、樂理及政權轉移等議題,藉以發揮「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文分四章:其一、天文曆法所見「陰陽」「五行」;其二、宗教祭祀所見「陰陽」「五行」;其三、音律樂理所見「陰陽」「五行」;其四、政權轉移所見「五德終始」。
第十四章為天文曆法所見「陰陽」「五行」的意義,文分三節:其一,秦漢時期的改曆定朔;其二,觀測天文與建構曆法所見之「陰陽」「五行」;其三,《史記》中〈律書〉、〈曆書〉及〈天官書〉所見之「陰陽」「五行」。本章以為「陰陽」與「五行」在天文曆法中的關係,前者奠定「陰陽」的對待概念(如晝夜、寒暑),後者則確立「五行」的循環系統,一年四季(或為五季),周而不已。
第十五章為宗教祭祀所見「陰陽」「五行」的意義,文分三節:其一,宗教祭祀的理念及傳統五帝的新地位;其二,秦漢宗教祭祀之主要對象;其三,宗教祭祀中所見之「陰陽」「五行」。本章以為「陰陽」與「五行」在宗教祭祀中有兩種關係,其一、「陰陽」兩神及「五方」帝並行於「泰一」,其二、以「泰一」統轄「陰陽」兩神及「五方」帝。
第十六章為音律樂理所見「陰陽」「五行」的意義,文分三節:其一,秦漢音律的緣起及概況;其二,秦漢音律的主要內容—五音十二律;其三,音律樂理中所見之「陰陽」「五行」。本章以為「陰陽」「五行」融入音律樂理,使「陰陽」調和、人心和樂,達到「律曆融通」,並經由「陰陽」與「五行」所構建的宇宙一體化圖式中,音律樂理與自然時序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第十七章為政權轉移所見「五德終始」之意義,文分三節,依時間先後,其一,秦始至漢武,其二,西漢晚期至新莽,其三,東漢光武至黃巾之亂。以「五行」原理解釋歷史發展或朝代興替的規律性,是秦朝基於戰國已興起之大一統思潮於一統天下後首要面對的問題,然而以「五德終始」詮釋朝代更替之軌跡是否能驗之三代,並為後世朝代更替之準則?事實證明,「五德終始」說從秦初到東漢之末,歷經幾次詮釋的差異,乃由「五行相勝」到「以土居中」再到「五行相生」,在朝代的更替的詮釋上,也由革命說變成了禪讓說。
丁篇為結論,文僅一章,為本論文的總結與感言。前者把前文所有章節做一總結,並與緒論所提之問題與思維作一回應以為前後一貫;而總結題意;後者抒發感言,並自勉後續研究之方向。
本論文以「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為題,以為秦漢思想之主軸在於「陰陽」「五行」,並融合儒、道及各方思想,而形成一種新的思潮和理論。其中「陰陽」「五行」以引號區隔,旨在區分「陰陽五行」與「『陰陽』『五行』」之差異,即以為秦漢時期唯有「『陰陽』與『五行』」之整合思想,而非有個「陰陽五行」之說。本論文就秦漢思想之論述,以太史公所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最高精神,旨在探源、覓匯、觀流。探源者即探「陰陽」與「五行」之源;覓匯者即覓「陰陽」與「五行」之匯;觀流者即觀「陰陽」與「五行」之流。「陰陽」與「五行」其源於古代先哲對時空之不同詮釋,而匯於秦漢思想中以「元氣」整合兩者,順此則可觀秦漢思想中諸多流派對「陰陽」與「五行」詮釋之異同而有之思想大要。
“Research of “Yin-yang” and “Wuxing” in Qin-Han ideology,” as the title of this paper, quotation marks used on “Yin-yang” and “Wuxing” are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from “Yinyang-Wuxing,” becaus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is only integrated ideology of “Yin-yang” and “Wuxing” instead of a whole cogitation on “Yinyang-Wuxing.”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s preface, text, dictum and conclusion, in which main text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dictum contains quotations, and conclusion draws a summary and reflection. The whole discourse presses close to the theme of the research, literary works from Lushi to Taipingjing, discussing the meaning of “Yin-yang” and “Wuxing” in Qin-Han ideology from sentences or chapters related to “Yin-yang” and “Wuxing” of the works.
The research is mainly on the study of “Yin-yang” and “Wuxing” in Qin-Han ideology, aiming at the origination, integration and different explanations. “Yinyang” and “Wuxing” originate from ancient wise and sage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bout the idea of “spatio-temporal;” later in Qin-Han ideology, the new term “Yuanqi” is coined to integrate these two ideas, from which we analyze out main points by means of the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on “Yin-yang” and “Wuxing in different schools.
This research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Qin-Han ideology is “Yin-yang” and “Wuxing,” which combines with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other sects, and afterwards, it becomes a new ideological trend and theory. The formation of this new theory has 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es distinct features in Qin and Han dynasty. As a whole, a motto by Sima Qian best describes it: “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of people and god;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past and now; then to become one ideology.” and the three ideas are thus the theme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ncluding astronomy, calendar system, religion, worship, temperament, medical, disaster, occult and divination. In the research paper,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istory of Han”, and “History of Post-Han” are set to be the main proposition, and the significant books are used as the dissertation, from “Guanzi (writings of Master Guan)”, “Lushi Chunqiu”, “Huainanzi”, “Chunqiu Fanlu”, “Huangdi Neijing”, “Jingshyizhuan”, “Taixuan”, “Qianzaodu”, “Baihu Tongyi” and “Taipingjing” as each chapter, discussed in sequence in “the text”, and “the dictum” of this paper, which in total is about three hundred thousand words. In the content, discourse of it may not be as incisive as masterpiece after all, but it is indeed the expressions of opinion direct to the theme from depth.
參考書目:
所列參考書目為本論文直接或間接引用者為主,與論文題旨有關者為輔,共分四類,依序為秦漢典籍、專書著作、期刊單篇論文及博碩士論文。
第一類:秦漢典籍(依經史子集排序)
一、經傳類
《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李學勤主編,臺北:台灣古籍,2001)。
《尚書正義》(同上)。
《毛詩正義》(同上)。
《周禮注疏》(同上)。
《儀禮注疏》(同上)。
《禮記正義》(同上)。
《春秋左傳正義》(同上)。
《春秋穀梁傳注疏》(同上)。
《春秋公羊傳注疏》(同上)。
《論語注疏》(同上)。
《孝經注疏》(同上)。
《爾雅注疏》同上)。
《孟子注疏》(同上)。
《大戴禮記》(高明注譯,臺北:台灣商務,1975)。
《京氏易傳》(〔漢〕京房,〔吳〕陸績注,郭彧校點,濟南:齊魯書社,2002)。
《四書集註》(〔宋〕朱熹,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孟子字義疏證》(〔清〕戴震,臺北:商務,1978)。
《讀四書大全說》(〔清〕王夫之,北平:中華,1975)。
《經義考》(〔清〕朱彝尊,北京:中華,1998)。
二、史籍類
《史記》(〔漢〕司馬遷,〔宋〕裴駰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
《漢書》(〔漢〕班固,〔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
《漢紀》(〔東漢〕荀悅,張列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
《國語》(〔吳〕韋昭注,臺北:宏業,1980)。
《逸周書集訓校釋》(〔清〕朱石曾,臺北:世界書局,1967)。
三、子書類
《老子道德經》(〔魏〕王弼,臺北:河洛圖書,1974)。
《老子校注》(朱謙之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帛書老子》(臺北:河洛圖書,1975)。
《管子》(〔周〕管仲,謝浩範、朱迎平注譯,台灣:台灣古籍,2000)。
《黃帝四經》(陳鼓應注譯,臺北:臺灣商務,1995)。
《尸子》(〔清〕王繼培輯,水謂松注譯,臺北:三民,1997)。
《莊子集釋》(〔周〕莊周,〔清〕郭慶藩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2)。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5)。
《荀子集釋》(〔周〕荀卿,〔清〕王先謙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
《墨子閒詁》(〔清〕孫詒讓,臺北:世界書局,1958)。
《慎子》(〔周〕慎到、〔清〕錢熙祚校,臺北:中華書局,1981)。
《韓非子集解》(〔周〕韓非,陳奇猷集釋,臺北:河洛圖書,1974)。
《呂氏春秋》(〔秦〕呂不韋,〔漢〕高誘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呂氏春秋》(〔秦〕呂不韋,張雙棣等注譯,臺北:建宏,1996)。
《新語》(〔漢〕陸賈,王毅注譯,臺北:三民,1995)。
《新書》(〔漢〕賈誼,饒東原注譯,臺北:三民,1998)。
《淮南鴻烈集解》(〔漢〕劉安,劉文典集解,臺北:文史哲,1985)。
《淮南子》(〔漢〕劉安,臺北:華聯,1968)。
《春秋繁露注》(〔漢〕董仲舒,〔清〕凌曙注,臺北:世界書局,1967)。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臺北:中華書局,1984)。
《鹽鐵論》(盧烈紅注譯,臺北:三民,1995)。
《鹽鐵論校注》(王利器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新論》(〔漢〕桓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7)。
《太玄經》(〔漢〕揚雄撰,〔宋〕司馬光注,臺北:中華書局,1981)。
《山海經》(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山海經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列仙傳》(〔漢〕劉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白虎通疏證》(〔漢〕班固,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
《白虎通》(〔漢〕班固,陳立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87)。
《風俗通義》(〔漢〕應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申鑒》(〔漢〕荀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申鑒》(〔漢〕荀悅,林家驪注譯,臺北:三民,1996)。
《論衡校釋》(〔漢〕王充,黃暉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
《論衡》(〔漢〕王充,臺北:台灣商務,1981)。
《潛夫論》(〔漢〕王符,彭丙成注譯,臺北:三民,1998)。
《潛夫論》(〔漢〕王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中論》(〔漢〕徐幹,臺北:新興書局,1959)。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王卡點校,北京:中華,1993)。
《河上公章句》(臺北:廣文書局,1990)。
《老子指歸》(〔漢〕嚴遵,王德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
四、文集類
《楚辭集注》(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全漢文》([清]嚴可均校輯,臺北:世界書局,1982)。
《全後漢文》([清]嚴可均校輯,臺北:世界書局,1982)。
《兩漢三國學案》(〔清〕唐晏、吳東民點校,臺北:中華書局,1987)。
《緯書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石家莊:河北人民,1994)。
《黃帝內經素問》(〔唐〕王 冰注釋、〔宋〕高保衡校正,臺北:文光,1992)。
《黃帝內經靈樞》(〔唐〕王 冰注釋、〔宋〕高保衡校正,臺北:文光,1992)。
《五行大義》(〔隋〕蕭吉,中村璋八校注,東京:汲古書院,1985)。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臺北:黎明,1974)。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楊,劉國樑注譯,臺北:三民,1999)。
《老子想爾注》(顧寶田、張忠利注譯,臺北:三民,1997)。
《太平經合校》(王明編,北京:中華書局,第一版 ,1960)。
《太平經》(楊寄林譯注,石家莊:河北人民,2002)。
《周髀算經》二卷(〔漢〕趙君卿注,臺北:臺灣商務,1965)
《搜神記》(〔漢〕干寶,北京:中華書局,1979)。
《水經注》(〔北魏〕酈道元,譚屬春點校,湖南:岳麓出版社,1996)。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臺北:藝文,1979)。
《殷墟書契考釋》(羅振玉,臺北:藝文,1911)。
《甲骨文字釋林》(於省吾,北平:中華,1979)。
《甲骨文字集釋》(李孝定,臺北:中央研究院,1965)。
《甲骨學商史論叢》(胡厚宣,濟南:齊魯大學,1944)。
《殷墟卜辭綜述》(陳夢家,北平:科學,1956)。
第二類:學術著作(依出版年代排序)
一、經傳論述及出土新文物類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2005)。new window
邢文編譯:《郭店老子與泰一生水》(北京:學苑,2005)。
曹旅寧:《張家山漢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2004)。new window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
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臺北:台灣古籍,2003)。new window
汪耀明:《賈誼和西漢文學》(上海:復旦大學,2003)。
董治安:《兩漢文獻與兩漢文學》(上海:上海古籍,2003)。
孫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趙化成、高崇文等:《秦漢考古》(北京:文物,2002)。
卞孝萱、王琳編著:《兩漢文學》(合肥:安徽教育,2001)。
王葆玹:《古今兼綜:兩漢經學》(臺北:萬卷樓,2001)。
王學理、梁雲:《秦文化》(北京:文物,2001)。
潭維四:《曾侯乙墓》(北京:文物,2001)。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2000)。
劉松來:《兩漢經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2000)。
楊權喜:《楚文化》(北京:文物,2000)。
高敏:《睡虎地秦簡初探》(臺北:萬卷樓,2000)。
劉信芳:《五行解詁》(臺北:藝文,2000)。
魏啟鵬:《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2000)。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2000)。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書局,1999)。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1997)。
安井小太郎等講述,林慶彰、連清吉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1996)。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1995)。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1994)。
吳福助:《睡虎地秦簡論考》(臺北:文津,1994)。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1994)。
尚秉和輯:《周易古筮攷》(臺北:育林,1993)。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1993)。new window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國文天地,1992)。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臺北:文津,1992)。
政治大學中文系:《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1991)。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1990)。
高明:《大戴禮今註今釋》(臺北:商務,1989)。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1989)。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1989)。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學海,1985)。
高明:《禮學新探》(臺北:學生,1984)。
蔣伯潛:《經與經學》(臺北:世界,1983)。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1983)。new window
李曰剛主編:《三禮研究論集》(臺北:黎明,1982)。
戴君仁主編:《春秋三傳論文集》(臺北:黎明,1982)。
陳立:《公羊義疏》(臺北:商務,1982)。
朱東潤:《詩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1981)。
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中華,1981)。
程石泉:《易學新探》(臺北:文行,1979)。
高亨:《周易大傳今註》(山東:齊魯大學,1979)。
毛子水:《論語今註今譯》(臺北:商務,1979)。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平:中華,1978)。
胡志奎:《論語辨證》(臺北:聯經,1978)。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1978)。
鄭良樹:《春秋史考辨》(臺北:宏業,1977)。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77)。new window
孫星衍:《尚書今古反註疏》(臺北:商務,1976)。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臺北:廣學社,1975)。
劉象山:《禮樂與民生》(臺北:幼獅,1972)。new window
林尹:《周禮今註今釋》(臺北:商務,1972)。
蔣伯潛:《經學纂要》(臺北:正中,1972)。
南懷瑾、徐芹庭合著:《周易今註今釋》(臺北:商務,1971)。
嚴一萍:《春秋集義》(臺北:藝文,1971)。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釋》(臺北:商務,1970)。
皮錫瑞:《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1970)。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商務,1969)。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開明,1969)。
錢基博:《周易解題及其讀法》(臺北:商務,1967)。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1966)。
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十四卷》(臺北:藝文,1966)。
周林根:《中國古代禮教史》(基隆:著者發行,1966)。
戴君仁:《春秋辨例》(臺北:中華叢書編纂委員會,1964)。
錢穆:《論語新解》(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
孫星衍:《孔子集語》(臺北:世界,1963)。
楊伯峻:《論語譯註》(北平:中華,1962)。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世界,1961)。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世界,1961)。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廣文,1960)。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華文化,1960)。new window
戴君仁:《談易》(臺北:開明,1960)。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1959)。
張西堂:《尚書引論》(陝西:人民,1958)。
高亨:《周易古經今註》(北平:中華,1957)。
陳夢家:《尚書通論》(上海:商務,1957)。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華文化,1956)。new window
郭沬若:《青銅時代》(重慶:文治,1945)
郭沫若:《周易構成時代》(上海:商務,1940)。
李明:《春秋集義》(臺北:商務,1935)。
二、學術通史與秦漢斷代史類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2007)。
杜尚俠、張慶利:《正說漢朝二十四帝》(北京:中華書局,2005)。
許順湛:《五帝時代研究》(鄭州:中州古籍,2005)。
許倬雲著、王勇譯:《漢代農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楊永俊:《禪讓政治研究─王莽禪漢及其心法傳替》(北京:學苑,2005)。
張榮芳:《秦漢史與嶺南文化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
華覺明:《中國科技史》(臺北:五南,2004)。
馮達文、郭齊勇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人民,2004)。
張秋升:《天人糾葛與歷史演變》(濟南:齊魯書社,2003)。
汪高鑫:《中國史學思想通史》秦漢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
林劍鳴、吳永琪主編:《秦漢文化史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李玉福:《秦漢制度史論》(濟南:山東大學,2002)。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卷(臺北:洪葉文化,2002)。
徐難於:《漢靈帝與漢未社會》(濟南:齊魯書店,2002)。
黃留珠:《秦漢歷史文化論稿》(西安:三秦,2002)。
張豈之:《中國歷史》(北京:高等教育,2002)。
彭衛、楊振紅:《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上海:上海文藝,2002)。
龐天佑:《秦漢歷史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林劍鳴、趙宏:《秦漢簡史》(福州,福建人民,2001)。
洪家義:《呂不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1)。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200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上、中卷(北京:人民,2001)。
蕭萐父、李錦全主編:《中國哲學史》上卷(北京:人民,2001)。
王蘧常:《秦史》(上海:上海古籍,2000)。
甘黎明、劉新光:《宏基初奠:秦漢改革及其因果成敗》(南京:南京大學,2000)。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唐贊功:《中華文明史》卷三秦漢(石家莊:河北教育,1999)。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1999)。
王友三編著:《中國無神論史綱》(上海:上海人民,1999)。
李申:《中國儒教史》(上海:人民,1999)。
宋會群:《中國術數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1999)。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第二冊(北京:人民,1999)。
徐鳳先、曾雄生、傅海倫:《中國科技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1998)。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1998)。
(意)阿馬薩�堙G《從商朝甲骨刻辭看中國上古史》(北京:社會科學,1997)。
李景明:《中國儒學史》(廣州:廣東教育,1997)。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1997)。
劉蔚華、趙宗正主編:《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濟南:山東教育,1996)。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空中大學,1995)。new window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95)。
杜迺松:《中國青銅器發展史》(北京:紫禁城,1995)。
翦伯贊:《秦漢史》(北京:北京大學,1995)。
Denis Twitchett.Michael Loewe 編、韓復智主譯:《劍橋中國史》第一冊(臺北:南天,1994)。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臺北:洪葉,1994)。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臺北:洪葉文化,1994)。new window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臺北:正中,1994)。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商務,1994)。
陝西歷史博物館編:《西周史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教育,1993)。
侯外盧:《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圖書,1993)。
劉廣明:《宗法中國》(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3)。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1992)。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1992)。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1992)。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1992)。
何光岳:《夏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1992)。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市:聯經,民國1990)。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1990)。new window
錢宗範:《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89)。
雅斯貝斯(Karl Jaspers):《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1989)。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北京:中華,1988)。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1987)。
湯恩比(Arnold J.Toynbee)著、陳曉林譯:《歷史研究》(臺北:遠流,1987)。
張亞初、劉雨合著:《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1986)。
黎東方:《先秦史》(臺北:商務,1985)。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古代篇(臺北:弘文館,1985)。
郭沫若編輯委員會:《郭沫若全集.歷史編》(北京:人民,1982-1984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1983)。new window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板橋:駱駝,1983)。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臺北:�堣砥A1982)。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1982)。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1980)。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二卷(香港:中文大學,1980)。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1977)。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學生,197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學生書局,1976)。
顧頡剛等:《古史辨》第一冊∼第七冊(臺北:明倫,1970)。
錢穆:《秦漢史》(臺北:三民,1969)。
章炳麟:《國故論衡》(臺北:廣文,1967)。
郭湛波:《中國中古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67)。
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商務,1968)。
董作賓:《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先秦史研究論集(臺北:大陸雜誌,1960)。
侯外盧:《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1957)。
三、先秦與秦漢學術思想類
陳福濱主編,〈中國哲學氣論專題〉(臺北:《哲學與文化》387,2006)。
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臺中:瑞成,2006)。new window
潘啟明:《周易參同契解讀》(北京:光明日報,2005)。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new window
張一兵:《明堂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輔仁大學:《先秦兩漢學術》第四期(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2005)。
周桂鈿、李祥俊:《中國學術通史秦漢卷》(北京:人民,2004)。
輔仁大學:《先秦兩漢學術》第二期(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2004)。
輔仁大學:《先秦兩漢學術》第一期(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2004)。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濟南:齊魯書社,2003)。
孫繼民、郝良真:《先秦兩漢趙文化研究》(北京:方志,2003)。
龐樸:《一分為三論》(上海:上海古籍,2003)。
余治平:《唯天為大-建基於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北京:商務,2003)。
李如森:《漢代喪葬禮俗》(瀋陽:瀋陽,2003)。
徐華:《兩漢藝術精神嬗變論》(上海:學林,2003)。
張文立、宋尚文:《秦學術史探賾》(西安:陝西人民,2003)。
劉厚琴《儒學與漢代社會》(濟南:齊魯書社,2002)。
莊春波:《漢武帝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2)。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2002)。
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馬勇:《董仲舒》(香港:中華書局,2001)。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民2001)。new window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2001)。
盧英:《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0)。
牟作武:《中國古文字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2001)。 
李申:《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上海:上海人民,2001)。
張富祥:《王政全書─呂氏春秋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2001)。
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2001)。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記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三聯書局,2000)。
呂應鐘:《周髀算經天文研究》(臺北:天工書局,2000)。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
龐樸:《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龐樸卷》(合肥:安徽教育,1999)。
陳師郁夫:《劭雍》(臺北:台灣商務,1999)。
王更生等:《賈誼.董仲舒.劉安.劉向.揚雄》(臺北:臺灣商務,1999)。
周桂鈿:《秦漢思想史》(石家莊:河北人民,1999)。
陳麗桂等:《王充.王符.鄭玄》(臺北:臺北商務,1999)。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1998)。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臺北:文津,1998)。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輯:道家易專號(北京:三聯書店,1998)。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
曾振宇、范學輝:《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8)。
余宗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之發展》(臺北:文津,1998)。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
鄭慧生:《星學寶典─天官曆書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8)。
李增:《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7)。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
王雲度:《劉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
周桂鈿:《王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1997)。
鍾肇鵬:《桓譚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
王興國:《賈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6)。
陳江風:《天人合一觀念與華夏文化傳統》(北京:三聯書店,1996)。
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5)。
韓林德:《華夏審美與藝術特徵考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王平:《太平經研究》(臺北:文津,1995)。
劉文起:《王符潛夫論所反映之東漢情勢》(臺北:文史哲,1995)。
王清祥:《老子河上公注之研究》(臺北:新文豐,1994)。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new window
金春峰:《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臺北:東大,1993)。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臺北:東吳大學,1993)。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1993)。
劉文英:《王符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3)。
陳福濱:《揚雄》(臺北:東大圖書,1993)。
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臺北:文津,1992)。
葛榮晉:《王廷相》(臺北:東大,1992)。
鄭萬耕:《揚雄及其太玄》(臺北:藍燈,1992)。
梁啟超等著:《中國哲學學思想論》先秦篇(臺北:水牛,1991)。
王鍾陵:《中國前期文化─心理研究》(重慶:重慶,1991)。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1990)。
陳師郁夫:《周敦頤》(臺北:東大,1990)。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郭沫若:《十批判書》(中和:古楓,1986)。
董俊彥:《桓譚研究》(臺北:文史哲,1986)。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臺北:學生,1985)。
徐漢昌:《鹽鐵論研究》(臺北:文史哲,1983)。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79)。
胡適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牧童,1979)。
黃錦鋐:《秦漢思想研究》(臺北:學海,1979)。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學生,197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78)。
牟宗三等:《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魏晉隋唐篇(臺北:牧童,1978)。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學生,1976)。
四、宗教祭祀陰陽五行占卜讖緯類
龔韻蘅:《兩漢靈冥世界觀探究》(臺北:文津,2006)。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傅鍚壬:《中國神話與類神話研究》(臺北:文津,2005)。
趙益:《古典術數文獻述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2005)。new window
余希賢:《中國古代風水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光明日報,2005)。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蘇〕.E.海通、何星亮譯:《圖騰崇拜》(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4)。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2004)。
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4)。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
姚偉鈞:《神秘的占夢:夢文化散論》(南寧:廣西人民,2003)。
張家國:《神秘的占候─古代物候學研究》(南寧:廣西人民,2003)。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2003)。new window
劉韶軍:《神秘的星象:冥冥天機的千古追求》(南寧:廣西人民,2003)。
尹榮方:《神話求原》(上海:上海古籍,2003)。
具聖姬:《漢代人的死亡觀》(北京:民族,2003)。
陳詠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北京:宗教文化,2003)。new window
劉筱紅:《神秘的五行:五行說研究》(南寧:廣西人民,2003)。
潘雨廷:《道藏書目提要》(上海:上海古籍,2003)。
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2)。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台灣商務,2002)。new window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2002)。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北京:學苑,2002)。new window
林河:《中國巫儺史》(廣州:花城,2001)。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教育,2001)。
俞學明、陳紅:《中國古代的哲學與宗教》(臺北:文津,2001)。
卿希泰:《簡明中國道教通史》(成都:四川人民,2001)。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2001)。new window
羅桂成:《唐宋陰陽五行論集》(臺北:鼎文書局,2000)。
牟鍾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上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
陳烈:《中國祭天文化》(北京:宗教文化,2000)。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2000)。new window
吳文璋:《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高雄:復文,2000)。
鄭均:《讖緯考述》(臺北:文史哲,2000)。
張榮明:《權力的謊言:中國傳統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2000)。
嘉斯塔尼達:《戰士旅行者:巫士唐望的最終指引》(臺北:張老師文化,2000)。
熊心:《大地熊心:一位印地安巫醫的心靈之旅》(臺北:平安文化,2000)。
巴斯托:《獵.殺.女巫:以女性觀點重現的歐洲女巫史》(臺北:女書,1999)。
嘉斯塔尼達:《解離的真實:與巫士唐望的對話》(臺北:張老師文化,1999)。
易玄:《讖緯神學與古代社會預言》(成都;巴蜀書社,1999)。
張榮明:《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學林,2000)。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1999)。new window
劉國忠:《五行大義》(瀋陽:遼寧教育,1999)。
艾蘭、汪濤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1998)。
田兆元:《神話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1998)。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1998)。new window
王青:《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臺北:洪葉文化,1998)。
馮爾康:《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臺北:商務印書館,1998)。
劉曄原、鄭惠堅:《中國古代祭祀》(臺北:臺灣商務,1998)。
蕭登福:《周秦兩漢早期道教》(臺北:文津,1998)。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8)。
何光瀘、許志偉主編:《對話:儒釋道與基督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發行,1998)。
Phil Cousineau主編 宋偉航譯:《靈魂考》(臺北縣:立緒文化,1998)。
鄧啟雄:《巫蠱考察:中國巫蠱的文化心態》(臺北:漢忠文化,1998)。
嘉斯塔尼達:《巫士唐望的世界》(臺北:張老師文化,1997)。
黃倫生:《東方神秘之門》(臺北:新潮社, 1997)。
嘉斯塔尼達:《巫士的傳承:唐望的故事》(臺北:方智,1997)。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1997)。
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導論》(濟南:山東文藝,1997)。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1996)。
井上聰:《古代中國陰陽五行?研究》(東京:翰林書房,1996)。
陸雲逵:《陰陽家》上、下冊(臺北:韜略,1996)。
陸玉林、唐有伯 :《中國陰陽家》(北京:宗教文化,1996)。
杜而未:《鳳麟龜龍考釋》(臺北:臺灣商務,1996)。
薛若鄰:《中國巫儺面具藝術》(臺北:南天,1996)。
蕭艾:《中國古代相術研究與批判》(長沙:嶽麓書社,1996)。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1996)。new window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1995)。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廣西:教育,1995)。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1995)。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臺北:建宏,1995)。
陸思賢:《神話考古》(北京:文物,1995)。
牟鍾鑒:《中國宗教與文化》(臺北:唐山,1995)。new window
高華平、曹東海著:《中華巫術》(臺北:文津,1995)。
西奧多.H.加斯特英著、王神蔭譯:《死海古卷》(北京:商務,1995)。
富育光、孟慧英合著:《初民的宗教與審美迷狂》(西寧:青海人民,1994)。
高友謙:《中國風水》(北京:中國華僑,1994)。
常宗豪:《楚辭:靈巫與九歌》(臺北:黎明,1994)。
邱宜文:《巫風與九歌》(臺北:文津,1994)。
何裕民、張曄:《走出巫術叢林的中醫》(上海:文匯,1994)。
劉慧:《泰山宗教研究》(北京:文物,1994)。
湯一介主編:《中國宗教:過去與現在》(臺北:淑馨,1994)。
陳師郁夫:《人類的終極關懷》(臺北:幼獅文化,1994)。
馮佐哲、李富華:《中國民間宗教史》(臺北:文律,1994)。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1994)。
印順 :《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臺北:正聞,1994)。
陳建:《神祇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三聯書店,1994)。
俞曉群:《數術探秘:數在中國古代的神秘意義》(北京:三聯書店,1994)。
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1994)。
李零主編、劉樂賢點校:《中國方術概觀》選擇卷上(北京:人民中國,1993)。
潛明茲:《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臺北,台灣商務,1993)。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new window
牟鍾鑒、胡孚琛、王葆瓊:《道教通論》(濟南:齊魯書社,1993)。new window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1993)。new window
呂大吉、何耀華總主編:《中國原始宗教資料叢編》(上海:上海人民,1993)。
周冰:《巫、舞、八卦》(北京:新華,1993)。
羅義群:《中國苗族巫術透視》(中央民族學院,1993)。
高國藩:《中國民俗探微:敦煌巫術與巫術流變》(河海大學,1993)。
陳來生:《無形的鎖鏈:神秘的中國禁忌文化》(上海:三聯書店,1993)。
伊安.G..巴柏著、阮煒等譯:《科學與宗教》(成都:四川人民,1993)。
謝地坤:《費希特的宗教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3)。
鄭志明:《中國意識與宗教》(臺北:學生,1993)。new window
朱維之主編:《希伯來文化》(臺北:淑馨,1992)。
師蒂:《神話與法制: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昆明:雲南教育,1992)。
周宗廉、周宗新、李華玲合著:《中國民間的神》(長沙:湖南文藝,1992)。
蔣梓驊、範茂震、楊德玲編:《鬼神學詞典》(西安:陝西人民,1992)。
史波:《神鬼之際:西南少數民族傳統宗教文化研究》(昆明:雲南教育,1992)。
梅新林:《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三聯書店,1992)。
格�堣鈳s科:《形形色色的巫術》(上海:上海人民,1992)。
拉娜:《巫術與宗教:公眾信仰的政治學》(臺北:今日中國,1992)。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
(日)吉野裕子、雷群明譯:《陰陽五行與日本民俗》(上海:學林,1991)。
龔鵬程:《道教新論》(臺北:學生書局,1991)。new window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臺北:桂冠,1991)。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臺北:藍燈文化,1991)。
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1991)。
何光瀘:《多元化的上帝觀》(貴陽:貴州人民,1991)。
藍荻:《古今巫術》(香港:海峰,1991)。
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桂冠,1991)。
羅納德.L.約翰斯通著、張蕾譯:《社會中的宗教》(成都:四川人民,1991)。
肖萬源:《中國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和鬼神觀》(安徽省:安徽人民,1991)。
張紫晨:《中國巫術》(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0)。
宋兆麟:《生育神與性巫術研究》(北京:文物,1990)。
楊國:《苗族舞蹈與巫文化:苗族舞蹈的文化社會學》(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立國:《台灣原住民族的祭禮》(臺北:台原,1989)。
馬淩諾斯基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1989)。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1989)。
秦家懿.孔漢思合著、吳華主譯:《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臺北:聯經,1989)。
董芳苑:《信仰與習俗》(出版地不詳:人光,1988)。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1988)。new window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1988)。new window
陳榮捷著、廖世德譯:《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文殊,1987)。new window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臺北:聯經,1986)。
曾仰如:《宗教哲學》(臺北:商務,1986)。
加籐玄智著、鐵錚譯:《世界宗教史》(臺北:商務,1986)。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穀風,1986)。
鄭志明:《中國社會與宗教》(臺北:學生書局,1986)。
何新:《諸神的起源》(北京:三聯,1986)。
方俊吉:《禮記之天地鬼神觀探究》(臺北:文史哲,1985)。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85)。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4)。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 維新書局,1981)。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西漢政教的影響》(臺北:華正書局,1979)。
杜而未:《中國古代宗教系統》(臺北:學生書局,1977)。
威爾杜蘭(Will Durant)著、幼獅編譯中心編譯:《宗教改革》(臺北:幼獅,1972)。
衛聚賢:《中國古史中的上帝觀》(香港:中國基督徒文學協會,1971)。
李能和:《朝鮮巫俗考》(臺北:東方文化,1971)。
楊森富編:《中國基督教史》(臺北:商務,1968)。
徐復觀:〈陰陽五行觀念之演變及若干有關文獻的成立時代與解釋的問題〉(臺中:東海大學,1961)。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臺北:中華,1960)。
饒宗頤:《殷代貞蔔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學,1959)。
錢穆:《中國人之宗教社會及人生觀》(臺北:自由中國,1949)。
五、秦漢科技與現代科技類
史蒂芬.霍金、吳忠超譯:《時間新簡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
江曉原、鈕衛星:《中國天學史》(上海:上海人民,2005)。
陳久金:《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曆法》(臺北:商務,2005)。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上(北京:人民音樂,2004)。
薩根(Carl Sagan)、丘宏義、呂克華 譯:《宇宙.宇宙》(臺北:遠流,2004)。
(英)米歇爾.霍斯金主編:《劍橋插圖天文學史》(濟南:山東畫報,2003)。
(法)C.弗拉馬�堹峞B李珩譯:《大眾天文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
欒玉廣:《系統自然觀》(北京:科學,2003)。
山田慶兒、廖育群、李建民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東大,2003)。
李其忠:《中醫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應用》(臺北:五洲,2002)。
季紹良等:《中醫基礎理論學》(臺北;東大,2002)。
(法)G.伏古勒爾、李珩譯:《天文學簡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2)。
文池主編:《宇宙簡史》(北京:線裝書局,2002)。
吾淳:《古代中國科學範型》(北京,中華書局,2002)。
李約瑟原著、柯林改編:《中華科學文明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2002)。
姜生、湯偉俠:《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漢魏兩晉卷(北京:科學,2002)。
劉德玲:《兩漢雅樂述論》(臺北:文津,2002)。
張援:《中國古代的樂舞》(臺北:文津,2001)。
史蒂芬.霍金、葉李華譯:《胡桃裡宇宙》(臺北:大塊文化,2001)。
王鴻生:《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臺北:文津,2001)。
江曉原、鈕衛星:《天文東漸集》(上海:上海書店,2001)。
〔德〕伊曼努爾.康得、全增嘏譯:《宇宙發展史概論》(上海:上海譯文,2001)。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2001)。new window
陳忠來:《太陽神的故鄉:河姆渡文化探秘》(寧波:寧波,2001)。
馮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臺北:台灣古籍,2001)。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
楊見奎編著:《自然辯證法概論》(上海:同濟大學,2001)。
傅學海、蔡文祥:《認識天文》(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
吳守賢:《史記與中國天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2000)。
陳思賢、李迪:《天文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2000)。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2000)。
趙定理:《古今趣味天文學》(成都:四川人民,2000)。
陳萬鼐:《中國古代音樂研究》(臺北:文史哲,2000)。
黃炳寅:《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臺北:國家,1999)。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北京:商務書館,1998)。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一冊(臺北:明文書局,1998)。
鄭袓襄:《中國古代音樂史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1998)。
印會河、張伯訥:《中醫基礎理論》(臺北:知音,1997)。
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局,1997)。
江曉原:《天學真原》(瀋陽:通寧教育,1997)。
鄧文寬輯校:《敦煌天文曆法文獻輯校》(南京:江蘇古籍,1996)。
薄樹人主編、石�媯弘黤均G《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文津,1996)。
玉格格:《天象曆法占星學》(臺北:宋林,1995)。
鄭瑩、余宇坤:《時間與曆法》(臺北:銀夫文化,1995)。
魏宏森、曾國屏:《系統化》(北京:清華大學,1995)。
陳江風:《天文崇拜與文化交融》(開封,河南大學,1994)。
愛因斯坦、李灝譯:《相對論的意義》(新竹:凡異,1994)。
蕭興華:《中國音樂史》(臺北:文律,1994)。
謝松齡:《陰陽五行與中醫學》(北京:新華,1991)。
張蕙慧:《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臺北:文律,1991)。
史蒂芬•霍金著、許明賢、吳忠超譯:《時間簡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二冊(臺北:臺灣商務,1989)。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1989)。
鄭天傑:《曆法叢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5)。
唐湘清:《難經今釋》(臺北:正中書局,1983)。
楊廕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1981)。
唐君毅:《哲學概論(下)》(臺北:學生書局,1979)。
廖輔叔編著:《中國古代音樂簡史》上卷(北京:人民音樂,1964)。
李儼:《中國算學史》(北京:商務印書,1937)。
第三類:期刊單篇論文(依出刊年代排序)
2007
劉振維:〈論漢儒道德人性的宇宙論論述及其哲學蘊義〉,《朝陽學報》12 ,2007.09,頁311-332。new window
黃玉麟:〈道器之間:《淮南子.天文》以《氣》為樞的道物歷程〉,《哲學與文化》34:8=399,2007.08,頁85-100。new window
林敏勝:〈蕭吉《五行大義》的陰陽五行與空間分割思想〉,《朝陽人文社會學刊》5:1, 2007.06。new window
黃啟書:〈試論劉向災異學說之轉變〉,《臺大中文學報》26,2007.06,頁119-151。new window
曾春海:〈《繫辭傳》與《黃老帛書》天道與治道之對照〉,《哲學與文化》34:1=392 ,2007.01,頁133-149。new window
李小光:〈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圖式論略〉,《 哲學與文化》34:1=392 ,2007.01,頁151-163。new window
2006
姜守誠:〈《太平經》成書的中間環節--“洞極之經”年代考論 -下-〉,《 宗教哲學》38,2006.12, 頁160-178。new window
鄭基良:〈《黃帝內經》養生之道〉,《空大人文學報》15,2006.12, 頁169-223。new window
劉美枝:〈試從漢代樂律思想略論樂律與曆法之關係〉,《臺灣音樂研究》3,2006.10,頁21-44。new window
姜守誠:〈《太平經》成書的中間環節--“洞極之經”年代考論 -上〉,《宗教哲學》- 37 ,2006.09 ,頁116-139。new window
蔡德貴:〈談天者鄒衍〉,《當代中國哲學學報》5,2006.09, 頁1-37。
馬育良:〈董仲舒性情論思想研究〉,《 孔孟學報》84 ,2006.09, 頁149-163。new window
陳福濱:〈《太平經》氣化論思想之探究〉,《哲學與文化》33:8=387, 2006.08 ,頁49-65。
吳志鴻:〈概論兩漢以後至宋明前氣論思想之發展與影響〉,《哲學與文化》 33:8=387 ,2006.08 ,頁137-150。new window
廖秀珍:〈由簡牘帛書中的《刑德》觀探析儒家天人思想之變化 〉,《明新學報》32, 2006.08 ,頁83-90。new window
朱溢漢:〈唐間官方山嶽祭祀的變遷--以祭祀場所的考察為中心〉,《東吳歷史學報》15,2006.06 ,頁69-89。
郭國泰:〈論秦漢之際《五行》與《四方》及《四時》會合時所形成的兩種模式〉,《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3 ,2006.06 , 頁35-48。new window
黃清順:〈試論《父子之道》在董仲舒天人哲學中的建構意義與價值所在〉,《中國學術年刊 》28(春), 2006.03, 頁29-65。new window
江漢聲:〈形成中國醫學的陰陽五行說--徘徊在巫、醫和哲理之間的學問〉,《歷史月刊》216,2006.01, 頁16-23。
2005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 13 ,2005.12 ,頁59-93。new window
黃金榔:〈試論從兩漢到魏晉時期人性論的發展〉,《嘉南學報:人文類》31,2005.12, 頁598-616。new window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16:4 ,2005.12 ,頁13-56。new window
江素卿:〈從《漢書.五行志》論西漢春秋學特色〉,《文與哲》7,2005.12,頁159-180。new window
陳政揚:〈論莊子與張載的《氣》概念〉,《 東吳哲學學報》12 ,2005.08 ,頁127-166。new window
黃潔莉:〈莊子《氣》論思想釐析〉,《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6, 2005.07 ,頁1-25。new window
廖崇斐:〈從《白虎通義》看漢代的儒學〉,《興大人文學報》35(上) ,2005.06 ,頁65-94。
張書豪:〈雍畤與五行〉,《新世紀宗教研究》3:3 ,2005.03,頁136-187。new window
蔡淵輝:〈新儒學決策結構(2)--五行系統論〉,《亞太社會科技學報》4:2 ,2005.02, 頁25-56。
2004
丁亞傑:〈顧頡剛的疑古思想:〈漢儒、孔子與經典〉,《元培學報 》11,2004.12 ,頁41-64。
喬家駿:〈論董仲舒三統說--以《春秋繁露》〈三代改制文〉為探討中心〉,《問學》7,2004.12 ,頁67-88。new window
江弘遠:〈戰國秦漢之《周易》象數學概況〉,《中臺學報》16:2,2004.12, 頁161-192。new window
黃金榔:〈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嘉南學報:人文類》30,2004.12,頁330-340。new window
廖秀珍:〈陰陽五行學說與兩漢學術初探〉,《明新學報》30,2004.11,頁33-43。new window
劉怡君:〈論董仲舒經律思想的淵源、內涵與實踐〉,《東方人文學誌》3:3 ,2004.09 ,頁21-38。new window
黃復山:〈蕭吉《五行大義》與讖緯關係探微〉,《書目季刊》38:2 ,2004.09,頁29-48。
周延良:〈《詩經》《五際》之說考原〉,《孔孟月刊》42:11=503,2004.07, 頁17-24。new window
許朝陽:〈漢易象數中的五行觀念--以筮法為考察進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1,2004.07,頁125-140。
廖?德:〈五行學說的具體內容〉,《鄉間小路》30:7 ,2004.07, 頁42。
廖?德:〈五行學說〉,《鄉間小路》30:76,2004.06, 頁55。
洪春音:〈論漢代禪讓說與讖緯的關係〉,《興大中文學報》16 ,2004.06 ,頁259-289。new window
盧鳴東:〈何休《卦氣說》管窺--《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例釋 〉,《東華漢學》2 ,2004.05 ,頁73-103。new window
周美淑:〈農民曆--官方曆法與民間術數的交會 〉,《少年臺灣 》20,2004.01 ,頁7。
2003
李美燕:〈《史記.律書》中《律曆一體》的天人宇宙觀〉,《國文學報》34 ,2003.12 ,頁119-139。new window
蘇建洲:〈郭店楚墓竹簡〈五行〉初探〉,《語文學報》10,2003.12,頁173-204。new window
侯宏堂:〈陰陽學說與中國人的宇宙觀〉,《中國文化月刊》275 ,2003.11 ,頁1-26。
杜保瑞:〈董仲舒政治哲學與宇宙論進路的儒學建構〉,《哲學與文化》30:9=352 ,2003.09 ,頁19-40。new window
葉海煙:〈論兩漢《大一統》觀念的哲學性:以董仲舒的新儒學為例〉,《哲學與文化》 30:9=352 ,2003.09 ,頁5-17。new window
吳志鴻:〈兩漢的宇宙論思想:宇宙發生論與結構論之探究〉,《哲學與文化》30:9=352 ,2003.09 ,頁109-131。new window
孫長祥:〈董仲舒哲學與公羊春秋〉,《哲學與文化》30:9=352,2003.09, 頁41-60+63-68。new window
李增:〈論河上公注老之氣化宇宙觀特色〉,《哲學與文化》30:9=352,2003.09,頁93-108。new window
宋光宇:〈從巫覡及相關的宗教概念探討中國古代出土資料〉,《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0,2003.06, 頁36-63。new window
江乾益:〈漢書五行志中之災異說探論〉,《興大中文學報》15 ,2003.06, 頁1-19。new window
鄭偉強:〈彝族十月太陽曆之哲學思想研究 〉,《修平學報》6 ,2003.03 ,頁177-196。
蔡忠道:〈秦漢之際思想析論〉,《人文藝術學報》 2 ,2003.03 ,頁1-32。new window
李美燕:〈《淮南子》的形神觀與養生論〉,《中華學苑》56 ,2003.02 ,頁175-199。new window
梁濤:〈簡帛《五行》新探--兼論《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哲學與文化》30:2=345 ,2003.02 ,頁147-164。new window
2002
楊琇惠:〈《太平經》神仙思想探微〉,《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 ,2002.12 ,頁211-240。new window
袁光儀:〈《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 ,2002.12 ,頁167-209。new window
章瑄文:〈趨吉避凶--先秦兩漢擇吉術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百齡高中學報》2 ,2002.11 ,頁63-97。
呂錫琛:〈論《太平經》的倫理思想〉,《哲學與文化》29:6=337 ,2002.06 ,頁562-570+582。
劉德玲:〈兩漢雅樂的藝術成就〉,《東方人文學誌》1:2 ,2002.06 ,頁77-89。new window
韓復智:〈秦漢時期的一統與分裂--東漢由統一走向分裂的本源 -下- 〉,《空大學訊》272 ,2002.06.01-06.21 , 頁44-52。
普義南:〈《古微書》讖緯輯佚研究 〉,《問學集 》11,2002.06 ,頁59-102。new window
陳欣怡:〈論讖緯與東漢初政治和經學的關係〉,《問學集 》11,2002.06 ,頁41-58。new window
戴建平:〈試論兩漢魏晉自然觀的轉變--以政治與天象為中心〉,《中國文化月刊》 266,2002.05 ,頁18-35。
張培瑜:〈新出四組秦漢曆簡與秦漢初曆法〉,《簡牘學報 》18,2002.04 ,頁39-54。
崔永東:〈帛書《黃帝四經》中的陰陽刑德思想初探〉,《哲學與文化》29:4=335,2002.04 ,頁342-351+390。new window
杜本禮:〈五行與《四元素》形式比較的質疑〉,《哲學與文化》29:4=335 ,2002.04, 頁3 33-341+389-390。new window
張簡茂宏:〈兩漢經學中之讖緯與災異現象〉,《問學》4 ,2002.03 ,頁147-160。new window
曾啟雄:〈中國五正色辨義與陰陽五行關係之研究〉,《科技學刊》11:2 ,2002.03,頁121-135。
楊美莉:〈漢代表現《氣》之形態的玉器--漢代玉器研究札記之四〉,《故宮文物月刊》17:11=203, 2000.02 ,頁88-101。new window
陳禮彰:〈《白虎通義》的人性觀〉,《澎技學報》5 ,2002.01 ,頁193-210。
2001
黃一農:〈漢初百年朔閏析究--兼訂《史記》和《漢書》紀日干支訛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4 ,2001.12 ,頁753-800。new window
廖秀珍:〈兩漢經學今古文之爭及其影響〉,《空大人文學報》10 ,2001.12 ,頁69-80。new window
陳忠信:〈宇宙生成與社會衰亡之神話思維--《淮南子》之混沌神話初探〉,《文明探索叢刊》27,2001.10 ,頁81-105。
呂昭明:〈荀子思想與思孟五行說〉,《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3 ,2001.05 ,頁1-16。new window
劉昭:〈呂氏春秋中的天文氣象學識〉,《科學月刊 》32:10=382,2001.10 ,頁892-895。
鄭彝元:〈論曆易關係與人體小宇宙〉,《哲學與文化》28:10=329,2001.10 ,頁873-885+973。new window
黃淑貞:〈論漢初學術發展之因由〉,《修平人文社會學報》2 ,2001.09, 頁29-47。new window
李佩玲:〈日本陰陽美學的形式表徵〉,《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20 ,2001.08, 頁276_1+277-286。
龔鵬程:〈金木水火土〉,《世界中國哲學學報》4 ,2001.07 ,頁57+59-67。new window
林怡玲:〈《黃帝內經.素問》《形神觀》初探〉,《中正高工學報》1 ,2001.04 ,頁190-201。
韓復智:〈秦漢時期的一統與分裂 -上〉,《空大學訊》268, 2001.04.01-04.15 ,頁45-50-。
陳明彪:〈《陰陽》觀念《黃帝內經》中使用的考察〉,《思辨集》4 ,2001.04 ,頁74-98。
張次第:〈論先秦兩漢大儒的窮達及其文化價值〉,《鵝湖》26:9=309 ,2001.03 ,頁59-64。new window
許金龍:〈對《肺腎關係與金水相生》的初步體會〉,《北市中醫會刊》7:1=23,2001.03,頁39-43。
陳德興:〈《黃帝內經》氣論的思想內涵〉,《哲學與文化》28:1=320 ,2001.01, 頁65-82+95。new window
2000
高婉瑜:〈試論說文中的陰陽五行》,《大陸雜誌》101:6,2000.12, 頁27-36。
莊萬壽:〈《莊子》與陰陽家〉,《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45 ,2000.10 ,頁1-13。new window
鄭志明:〈從《太平經》談道教的生命觀〉,《中華道教學院南臺分院學報》1 ,2000.09 ,頁33-67。new window
張靜雯:〈齊稷下博士官考〉,《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5 ,2000.09 ,頁1-20。
劉君燦:〈陰陽五行與四元素說(原子論)的同異〉,《科學史通訊》20,2000.06,頁11-12。new window
鄭志明:〈《太平經》的貴生觀〉,《鵝湖 》25:12=300,2000.06 ,頁1-11。new window
陳鼓應:〈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論道家在秦漢哲學史上的地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2,2000.06, 頁41-91。new window
鄭志明:〈《太平經》的養生觀〉,《鵝湖》25:11=299 ,2000.05 ,頁1-13。new window
蔡璧名:〈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以本草學的認識方法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12,2000.05, 頁285-363。new window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中《氣》與《陰陽》觀念之發展〉,《暨大學報》4:1 ,2000.03, 頁1-15。
陳兆珍:〈試論《淮南子》中的天地人之道〉,《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5 ,2000.03 ,頁109-128。new window
熊建華:〈延商周之餘緒譜盛世之華章--漢代的青銅文化〉,《故宮文物月刊》17:11=203 ,2000.02 ,頁66-84。new window
江蓮碧:〈試論漢代儒學神學化之歷程與影響〉,《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6 ,2000.01 ,頁137-157。new window
1999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下) 〉,《鵝湖 》25:6=294,1999.12 ,頁45-54。new window
朱碧君:〈先秦兩漢儒家哲學思想淺探〉,《育達學報》13 ,1999.12, 頁35-39。蕭登福:〈先秦子書所見之陰陽五行說〉,《宗教哲學》5:4=20 ,1999.12,頁15-37。new window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上) 〉,《鵝湖》25:5=293 ,1999.11 ,頁16-23。new window
車行健:〈論鄭玄對《禮記.月令》的考辨〉,《東華人文學報 》1,1999.07 ,頁183-196。new window
陳麗桂:〈從郭店竹簡《五行》檢視帛書《五行》說文對經文的依違情況〉,《哲學與文化》26:5=300, 1999.05 ,頁430-441+494。new window
陳麗桂:〈先秦漢初思想的終結者--淮南子〉,《國文天地 》14:11=167,1999.04 ,頁11-13。new window
馬耘:〈稷下道家各派的交流與昇華--《管子》《內業》等四篇學術內涵淺議〉,《哲學與文化 》26:5=300,1999.05 ,頁474-492+495。new window
郭梨華:〈簡、帛《五行》的禮樂考述〉,《哲學與文化》26:5=300, 1999.05, 頁452-468+495。new window
龐樸:〈竹帛《五行》篇與思孟五行說〉,《哲學與文化》26:5=300 ,1999.05 ,頁469-473+495。new window
傅武光:〈統一後新王朝的治國藍圖--呂氏春秋〉,《國文天地 》14:11=167,1999.04 ,頁8-10。new window
王子今:〈漢代民間《蒼天》崇拜的二重證據法研究〉,《哲學與文化》26:4=299 ,1999.04 ,頁368-375+391。new window
葉海煙:〈《太一生水》與莊子的宇宙觀〉,《哲學與文化》26:4=299 ,1999.04 ,頁336-343+389-390。new window
王子今:〈漢代民間《蒼天》崇拜的二重證據法研究〉,《哲學與文化》 26:4=299 ,1999.04 ,頁368-375+391。new window
段致成:〈《太平經》的寫作動機與產生的歷史背景〉,《鵝湖 》24:9=285,1999.03 ,頁33-43。
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下)--對《太平經》成書情形的一些看法〉,《孔孟月刊 》37:7=439,1999.03 ,頁23-30。new window
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上)--對《太平經》成書情形的一些看法〉,《孔孟月刊 》37:6=438,1999.02 ,頁36-45。new window
阮國全:〈時間與曆法〉,《天文館期刊 》2,1999.02 ,頁2-7。
陳鼓應:〈《管子》四篇的心學和氣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22,1999.01 ,頁173-186。new window
1998
李增:〈《管子》之宇宙觀〉,《國立編譯館館刊 》27:2,1998.12 ,頁9-36。
潘顯一:〈論《太平經》的生命美學思想〉,《宗教哲學》4:4=16 ,1998.10 ,頁143-149。new window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9:2,1998.06 ,頁205-244。new window
段致成:〈論《太平經》的長生成仙思想〉,《中國文化月刊》216 ,1998.03 ,頁105-118。
朱書萱:〈淮南子《道》之形象思維〉,《中國學術年刊》19 ,1998.03 ,頁177-195+679-680。new window
李國文:〈彝族的五行生人及其宇宙觀〉,《宗教哲學》4:1=13 ,1998.01 ,頁175-188。new window
1998之前
陳平坤:〈《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感應思維〉,《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32,1996.10 ,頁167-169+171-222。new window
陳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33:8=387,1996.08 ,頁5-18。new window
薛裕民:〈《白虎通》《三綱說》探析〉,《古今藝文》32:1,1995.11 ,頁38-49。
顧明津:〈《黃帝內經》中的氣象醫學思想初探〉,《中醫內科醫學雜誌》3:3 ,1995.08 ,頁41-47。
廖崇斐:〈從《白虎通義》看漢代的儒學〉,《興大人文學報》35(上),1995.06 ,頁65-94。new window
羅克洲:〈論《呂氏春秋》的價值〉,《國文學報(高師大) 》2,1995.06 ,頁275-298。new window
張銀樹:〈評析《呂氏春秋》的音樂教育思想〉,《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14:5=83,1994.02 ,頁119-134。
王璟:〈《呂氏春秋》養生思想探究〉,《孔孟學報》81,1993.09 ,頁107-128。new window
周德良:〈環繞《白虎通》文本之諸問題〉,《孔孟學報》81,1993.09 ,頁243-275。new window
劉文星:〈《管子》的精氣說〉,《宗教哲學》29 ,1993.09 ,頁164-174。new window
謝文漢:〈館藏《白虎通》版本簡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20 ,1993.05 ,頁22-24。
陳鼓應:〈《管子》〈形勢〉〈宙合〉〈樞言〉〈水地〉諸篇的黃老思想〉,《漢學研究 》20:1=40,1992.06 ,頁1-26。
陳禮彰:〈《白虎通義》的人性觀〉,《澎技學報 》5,1992.01 ,頁193-210。
陳鼓應:〈《管子》四篇的道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23,1990.01 ,頁1-17。new window
第四類:博、碩士論文(依發表年代排序)
博士論文
2006
馮曉馨:《王充天論思想之研究--與荀子天論思想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明彪:《牟宗三的漢代易學觀述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6/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5
吳悅禎:《先秦兩漢孔子形象演變之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系/2005/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玉麟:《《淮南子》『道』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5/博士論文)。
張建群:《《太平經》的成書與『太平』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博士論文)。
吳悅禎:《先秦兩漢孔子形象演變之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系/2005/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忠信:《先秦兩漢水思維研究─神話、思想與宗教三種視野之綜合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4
李如蘋:《呂氏春秋政治哲學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德興:《 兩漢氣化宇宙論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健文:《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明恩:《東漢讖緯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蔡宜靜:《秦漢戶政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3
江素卿:《西漢經學災異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玫芳:《《管子》形上思想探究 ─ 以《道》《氣》《心》為主軸的構建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
周德良:《《白虎通》研究──《白虎通》暨『漢禮』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
鄭文泉:《立象盡意:從符號學的角度論楷體漢字的形上學》(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
謝奇懿 :《先秦兩漢天人意識與詩經學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2
洪進業:《具象與抽象-從形制到觀念的秦漢服飾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2/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2/博士論文)。
金仕起:《論病以及國:周秦漢方技與國政關係的一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