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陰陽五行與《太平經》關係之研究
作者:孫永龍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陰陽五行《太平經》五德終始先秦兩漢生老病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2
陰陽五行與《太平經》關係之研究
摘 要
陰陽五行的思想影響著中國人生活的一切大小事,小至生活上的行、住、坐、臥、穿衣、飲食男女,大至社會家國倫常政治,更推而廣之到天地間的四季更迭,都與陰陽五行離不開關係。
陰陽與五行在最初是分開的兩個學說,之後逐漸合流,相互補充助益,形成影響中國人思維模式的陰陽五行學說。在戰國時代,更被鄒衍運用在五德終始的理論上,成為政治上朝代更易的理論依據之一。
漢代的思想承襲先秦頗多,漢武帝雖獨尊儒術,但陰陽家與方術士為了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而學習儒家思想成為儒化的方士;而儒家學者為了政治上的地位,亦學習方術,成為方士化的儒者。兩者共同為陰陽五行的學說注入新的思維,使得先秦兩漢的陰陽五行學說,藉由書籍的傳播而大放異彩。由於道教的興起,使得《太平經》成為貫通道家與道教思想的重要經典。
《太平經》一書經過朝代的更迭與戰火的洗禮,斷簡殘篇而難以全視,所幸大陸學者王明整理完成,是為現今研究者主要的參考研究範本──《太平經合校》。該書的思想龐雜多變,可以知道不是一人一時所完成的,但可以確定的是,「陰陽五行」的思想貫穿整部經典,成為《太平經》的思想主軸。
論文第二章至第五章部分談論先秦兩漢各家涉及陰陽五行學說的著作,並引《太平經》中與之相應的經文原典,藉此說明先秦兩漢諸家學說與陰陽五行的關係,並且了解到各家著作對《太平經》的影響。另外在第六章至第九章以《太平經合校》一書為底本,探討經文中的陰陽五行,並引前述各家著作中的觀點,作為佐證。
另外論文從「陰陽五行」的思想著手,探討《太平經》經文中關於「人」的一生,在生、老、病、死的狀態下所隱含的陰陽五行思想。其中,人的大部分時間與自然、政治、家庭以及自我產生彼此的關係,只要這些關係穩固,天地與人會相互感應而有中和之氣,陰陽自然調和。內心調和則心情愉悅,快樂的心表現在音樂的旋律呈現,於是音樂也同時表現出陰陽五行調和的思想。
論文中得到《太平經》經文中的陰陽五行具有所謂的科學性、神秘性與變動性三項特質。因著中國人的生活、思想與宗教的關係科學性逐漸的消失,神秘性逐漸的愈加擴充,變動性則維持不變的原則,持續存在著。
論文在後續的研究方向上能以橫向與縱向交互運用,繼續延伸研究。
參考書目:

所列參考書目為本論文直接或間接引用者為主,與論文題旨有關者為輔,共分五類,依序為秦漢典籍、專書著作、期刊單篇論文、博碩士論文、報章雜誌及網路資料。

第一類:秦漢典籍(依經史子集排序)

一、經傳類

《唐宋注疏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8年)
《周易正義》(同上)。
《尚書正義》(同上)。
《毛詩正義》(同上)。
《周禮注疏》(同上)。
《儀禮注疏》(同上)。
《禮記正義》(同上)。
《春秋左傳正義》(同上)。
《春秋穀梁傳注疏》(同上)。
《春秋公羊傳注疏》(同上)。
《論語注疏》(同上)。
《孝經注疏》(同上)。
《爾雅注疏》同上)。
《孟子注疏》(同上)。
《尚書大傳》(伏勝,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編著,高雄:復文書局,1991年)
《大戴禮記今註今譯》(高明注譯,臺北:台灣商務,1984年)。
《京氏易傳》(漢˙京房,吳˙陸績注,郭彧校點,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四書章句集註》(宋˙朱熹,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論語義疏》(梁․皇侃,臺北市:成文書局,1966年)
《孟子字義疏證》(清˙戴震,臺北:商務,1978年)。
《讀四書大全說》(清˙王夫之,北平:中華,1975年)。
《經義考》(清˙朱彝尊,北京:中華,1998年)。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史籍類

《史記》(漢˙司馬遷,宋˙裴駰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 編著,台北:宏業書局,1994年)
《漢書》(漢˙班固,唐˙顏師古注,台北:宏業書局,1992年)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後漢書集解》(清˙王先謙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三國志集解》(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漢紀》(東漢˙荀悅,張列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國語》(左丘明,吳˙韋昭注,台北:九思出版,1978年)。
《路史》(南宋˙羅泌纂,羅蘋注,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
《宋書》(梁․沈約 撰,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2年)。
《魏書》(魏收,台灣:中華書局,1974年)。
《逸周書集訓校釋》(清˙朱石曾,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三、子書類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蕭天石,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老子道德經》(魏˙王弼,臺北:河洛圖書,1974年)。
《老子校注》(朱謙之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老子想爾注校証》,(饒宗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管子》(謝浩範、朱迎平注譯,台灣:台灣古籍,2000年)。
《黃帝四經》(陳鼓應注譯,臺北:臺灣商務,1995年)。
《莊子集釋》(周˙莊周,清˙郭慶藩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荀子》(荀況著,楊倞註,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荀子集釋》(周˙荀卿,清˙王先謙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
《墨子校注》(吳毓江校注,臺北市:廣文,1978年)
《墨子閒詁》(清˙孫詒讓,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慎子》(周˙慎到、清˙錢熙祚校,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韓非子集解》(周˙韓非,陳奇猷集釋,臺北:河洛圖書,1974年)。
《呂氏春秋》(秦˙呂不韋,漢˙高誘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呂氏春秋校釋》(陳奇猷校釋,台北市:華正書局,1984年)
《新語》(漢˙陸賈,王毅注譯,臺北:三民,1995年)。
《新書》(漢˙賈誼,饒東原注譯,臺北:三民,1998年)。
《新論》(漢˙桓譚,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淮南鴻烈集解》(漢˙劉安,劉文典集解,臺北:文史哲,1985年)。
《淮南子集釋》(何寧,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抱朴子》(晉˙葛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公孫龍子》(周˙公孫龍,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
《春秋繁露注》(漢˙董仲舒,清˙凌曙注,臺北:世界書局,1967)。
《春秋繁露義証》(蘇輿撰,鐘哲點校,中華書局,1992年)
《鹽鐵論》(漢˙桓寬著,盧烈紅注譯,臺北:三民,1995年)。
《鹽鐵論校注》(王利器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太玄》(漢․揚雄,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太玄經》(漢˙揚雄撰,宋˙司馬光注,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焦氏易林》(漢˙焦延壽,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山海經》(晉˙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山海經校注》(晉˙郭璞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列仙傳》(漢˙劉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神仙傳》(晉˙葛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白虎通》(漢˙班固,陳立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
《白虎通疏證》(漢˙班固,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台北:廣文書局,1987年)。
《風俗通義》(漢˙應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風俗通義校注》(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論衡》(漢˙王充,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論衡校釋》(漢˙王充,黃暉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潛夫論》(漢˙王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潛夫論箋》(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
《潛夫論箋校正》(王符著,汪繼培箋,彭鐸校正,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中論》(漢˙徐幹,臺北:新興書局,1959年)。
《正統道藏》(上海: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中華道藏》(張繼禹 主編,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雲笈七籤》(宋˙張君房輯,蔣力生等校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太平御覽》(宋˙李昉等撰,中華書局,1965年)
《易經經文》(台南:靝巨書局,1989年1月)

四、文集類

《楚辭集注》(朱熹撰,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楚辭章句》(王逸,台北市:藝文,1974年)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編,臺北市:世界,1969年)
《全漢文》(清˙嚴可均校輯,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全後漢文》(清˙嚴可均校輯,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兩漢三國學案》(清˙唐晏、吳東民點校,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
《緯書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石家莊:河北人民,1994年)。
《黃帝內經素問》(唐˙王 冰注釋、宋˙高保衡校正,臺北:文光,1992年)。
《黃帝內經素問校注語譯》(郭靄春,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黃帝內經靈樞》(唐˙王 冰注釋、宋˙高保衡校正,臺北:文光,1992年)。
《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郭靄春,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五行大義》(隋˙蕭吉,中村璋八校注,東京:汲古書院,1985年)。
《說文解字》(許慎著,段玉裁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臺北:藝文,1979年)。
《釋名》(劉熙,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楊,劉國樑注譯,臺北:三民,1999年)。
《太平經合校》(王明編,北京:中華書局,第一版 ,1960年)。
《太平經》(楊寄林譯注,石家莊:河北人民,2002年)。
《太平御覽》(宋˙李昉等撰,台北:中華書局,1960年)
《周髀算經》二卷(漢˙趙君卿注,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搜神記》(漢˙干寶,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水經注》(北魏˙酈道元,譚屬春點校,湖南:岳麓出版社,1996年)。
《文選》(梁․昭明太子撰,李善注,臺北市:藝文,1971年)
《甲骨文字釋林》(於省吾,北平:中華,1979年)。
《甲骨文字集釋》(李孝定,臺北:中央研究院,1965年)。
《甲骨學商史論叢》(胡厚宣,濟南:齊魯大學,1944年)。
《殷墟卜辭綜述》(陳夢家,北平:科學,1956年)。
《殷墟書契考釋》(羅振玉,臺北:藝文,1911年)。
《海日樓札叢》,(沈曾植撰,錢仲聯輯,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
《西京雜記》(漢․劉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弘明集》(梁˙僧祐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欽定協紀辨方書》(清˙允祿、梅彀成、何國宗等,台北:武陵出版社,2006年)
《四庫全書提要》(清˙永瑢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第二類:學術著作(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平,《太平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王明,《太平經合校》,(中華書局,1960年)
王明,《道家和道家思想研究》,(重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64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0年)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4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釋》(臺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書局,1994年)
王葆玹,《古今兼綜:兩漢經學》(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王學理、梁雲,《秦文化》(北京:文物,2001年)。
王蘧常,《秦史》(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空中大學,199年)。new window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new window
王更生等,《賈誼.董仲舒.劉安.劉向.揚雄》(臺北:臺灣商務,1999年)。
王雲度,《劉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年)。
王友三編著,《中國無神論史綱》(上海:上海人民,1999年)。
王興國,《賈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6年)。
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5年)。
王清祥,《老子河上公注之研究》(臺北:新文豐,1994年)。
王鍾陵,《中國前期文化─心理研究》(重慶:重慶,1991年)。
王青,《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臺北:洪葉文化,1998年)。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臺北:中華,1960年)。new window
王鴻生,《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臺北:文津,2001年)。
方俊吉,《禮記之天地鬼神觀探究》(臺北:文史哲,1985年)。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new window
文池主編,《宇宙簡史》(北京:線裝書局,2002年)。
尹榮方,《神話求原》(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卞孝萱、王琳編著,《兩漢文學》(合肥:安徽教育,2001年)。
毛子水,《論語今註今譯》(臺北:商務,1979年)。
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十四卷》(臺北:藝文,1966年)。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
印會河、張伯納共同編纂,《中醫基礎理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印會河、張伯訥,《中醫基礎理論》(臺北:知音,1997年)。
印順,《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臺北:正聞,1994年)。
田兆元:《神話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1998年)。
史蒂芬‧霍金著、許明賢、吳忠超譯:《時間簡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史波,《神鬼之際:西南少數民族傳統宗教文化研究》(昆明:雲南教育,1992)。
史蒂芬.霍金、葉李華譯,《胡桃裡宇宙》(臺北:大塊文化,2001年)。
史蒂芬.霍金、吳忠超譯,《時間新簡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1959年)。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商務,1969年)。
皮錫瑞,《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1970年)。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1989年)。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2000年)。
甘黎明、劉新光,《宏基初奠:秦漢改革及其因果成敗》(南京:南京大學,2000)。
玉格格,《天象曆法占星學》(臺北:宋林,1995年)。
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臺中:瑞成,2006年)。new window
江曉原,《天學真原》(瀋陽:通寧教育,1997年)。
江曉原、鈕衛星,《天文東漸集》(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江曉原、鈕衛星,《中國天學史》(上海:上海人民,2005年)。
艾蘭、汪濤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1998)。
宇克承,《易經正解》(高雄鳳山:台灣易經學會,2000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冊(臺北:桂冠,1991)。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第二冊(北京:人民,1999)。
牟鍾鑒、胡孚琛、王葆瓊:《道教通論》(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new window
牟鍾鑒,《中國宗教與文化》(臺北:唐山,1995年)。new window
牟鍾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年)
牟作武,《中國古文字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2001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1998年)。
牟宗三等,《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魏晉隋唐篇(臺北:牧童,1978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市:藍燈,1991年)
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2004年)。new window
朱東潤,《詩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1981年)。
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2年)。
朱維之主編,《希伯來文化》(臺北:淑馨,1992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穀風,1986年)。
汪耀明,《賈誼和西漢文學》(上海:復旦大學,2003年)。
汪高鑫,《中國史學思想通史》秦漢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余培林註譯,《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1992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1987年)。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1982年)。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1980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1996年)。new window
余治平,《唯天為大-建基於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北京:商務,2003)。
余宗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之發展》(臺北:文津,1998年)。
余希賢,《中國古代風水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光明日報,2005年)。
何清古,《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何光瀘、許志偉主編,《對話:儒釋道與基督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1998)。
何裕民、張曄,《走出巫術叢林的中醫》(上海:文匯,1994年)。
何光瀘,《多元化的上帝觀》(貴陽:貴州人民,1991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北京:三聯,1986年)。
何光岳,《夏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1992年)。
吾淳,《古代中國科學範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肖萬源,《中國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和鬼神觀》(安徽省:安徽人民,1991年)。
邢文編譯,《郭店老子與泰一生水》(北京:學苑,2005年)。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1997年)。
呂大吉、何耀華總主編,《中國原始宗教資料叢編》(上海:上海人民,1993年)。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
呂應鐘,《周髀算經天文研究》(臺北:天工書局,2000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1992年)。
杜而未,《鳳麟龜龍考釋》(臺北:臺灣商務,1996年)。
杜而未,《中國古代宗教系統》(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
杜尚俠、張慶利:《正說漢朝二十四帝》(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杜迺松,《中國青銅器發展史》(北京:紫禁城,1995年)。
宋會群,《中國術數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1999年)。
宋兆麟,《生育神與性巫術研究》(北京:文物,1990年)。
沈曾植撰、錢仲聯輯,《海日樓札叢》,(中華書局,1962年)
吳振羽《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三聯書局,1955年)
吳福助,《睡虎地秦簡論考》(臺北:文津,1994年)。
吳文璋,《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高雄:復文,2000年)。
吳守賢,《史記與中國天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2000年)。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北京:商務書館,1998年)。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主編、劉樂賢點校,《中國方術概觀》選擇卷上(北京:人民中國,1993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台北:維新書局 1981年)
李增,《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台北:洪葉文化,1997年)new window
李約瑟,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李建民主編,《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2003年)
李申,《中國儒教史》(上海:人民,1999年)
李德范輯,《敦煌道藏》(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1999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1995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維新書局,1981年)。
李能和,《朝鮮巫俗考》(臺北:東方文化,1971年)。
李其忠,《中醫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應用》(臺北:五洲,2002年)。
李約瑟原著、柯林改編,《中華科學文明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2002年)。
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二冊(臺北:臺灣商務,1989年)。
李儼,《中國算學史》(北京:商務印書,1937年)。
李曰剛主編,《三禮研究論集》(臺北:黎明,1982年)。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平:中華,1978年)。
李明,《春秋集義》(臺北:商務,1935年)。
李玉福,《秦漢制度史論》(濟南:山東大學,2002年)。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李申,《中國儒教史》(上海:人民,1999年)。
李景明,《中國儒學史》(廣州:廣東教育,1997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板橋:駱駝,1983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1977年)。
李如森,《漢代喪葬禮俗》(瀋陽:瀋陽,2003年)。
李申,《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上海:上海人民,2001年)。
林河,《中國巫儺史》(廣州:花城,2001年)。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1999年)。new window
林富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1年第七十二本、第二分
林尹,《周禮今註今釋》(臺北:商務,1972年)。
林劍鳴、吳永琪主編,《秦漢文化史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林劍鳴、趙宏,《秦漢簡史》(福州,福建人民,2001年)。
金春峰,《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臺北:東大,1993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
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臺北:台灣古籍,2003年)。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華文化,1956年)。new window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華文化,1960年)。new window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開明,1969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1983年)。new window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new window
邱宜文,《巫風與九歌》(臺北:文津,1994年)。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2002年)。new window
尚秉和輯,《周易古筮攷》(臺北:育林,1993年)。
易玄,《讖緯神學與古代社會預言》(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明立國:《台灣原住民族的祭禮》(臺北:台原,1989年)。
具聖姬:《漢代人的死亡觀》(北京:民族,2003年)。
季紹良等:《中醫基礎理論學》(臺北;東大,2002年)。
周一謀等,《馬王堆醫學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年)
周桂鈿:《王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年)。
周桂鈿,《秦漢思想史》(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周桂鈿、李祥俊:《中國學術通史秦漢卷》(北京:人民,2004年)。
周冰:《巫、舞、八卦》(北京:新華,1993年)。
周宗廉、周宗新、李華玲合著:《中國民間的神》(長沙:湖南文藝,1992年)。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臺北:聯經,1986年)。
周 何:《古禮今談》(臺北:國文天地,1992年)。
周林根:《中國古代禮教史》(基隆:著者發行,1966年)。
竺可楨,《竺可楨文集》,(科學出版社,1979年)
俞理明,《太平經正讀》,(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俞學明、陳紅:《中國古代的哲學與宗教》(臺北:文津,2001年)。
俞曉群:《數術探秘:數在中國古代的神秘意義》(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72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胡適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牧童,1979年)。
胡志奎:《論語辨證》(臺北:聯經,1978年)。
姜守誠,《太平經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姜守誠,《〈太平經〉研究----以生命為中心的綜合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姜生、湯偉俠:《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漢魏兩晉卷(北京:科學,2002年)。
侯外盧:《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1957年)。
南懷瑾、徐芹庭合著:《周易今註今釋》(臺北:商務,1971年)。
洪家義:《呂不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1年)。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姚偉鈞:《神秘的占夢:夢文化散論》(南寧:廣西人民,2003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1996年)
卿希泰:《簡明中國道教通史》(成都:四川人民,2001年)。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new window
孫武著,魏汝霖註譯,《孫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孫星衍:《尚書今古反註疏》(臺北:商務,1976年)。
孫星衍:《孔子集語》(臺北:世界,1963年)。
孫繼民、郝良真:《先秦兩漢趙文化研究》(北京:方志,2003年)。
孫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徐復觀,《陰陽五行觀念之演變及若干有關文獻的成立時代與解釋的問題》(臺北:民主評論社,196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臺北:學生,1976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學生,197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學生,1985年)。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徐漢昌:《鹽鐵論研究》(臺北:文史哲,1983年)。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1993年)。new window
徐難於,《漢靈帝與漢未社會》(濟南:齊魯書店,2002年)。
徐鳳先、曾雄生、傅海倫,《中國科技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徐華,《兩漢藝術精神嬗變論》(上海:學林,2003)。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唐君毅,《哲學概論(下)》(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中華書局,1983年)
唐湘清,《難經今釋》(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
唐贊功,《中華文明史》卷三秦漢(石家莊:河北教育,1999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1991年)。
秦家懿.孔漢思合著、吳華主譯,《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臺北:聯經,1989)。
馬勇,《董仲舒》(香港:中華書局,2001年)。
馬淩諾斯基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1989)。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學海,1985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1966年)。
高亨,《周易大傳今註》(山東:齊魯大學,1979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註》(北平:中華,1957年)。
高華平、曹東海著,《中華巫術》(臺北:文津,1995年)。
高友謙,《中國風水》(北京:中國華僑,1994年)。
高國藩,《中國民俗探微:敦煌巫術與巫術流變》(河海大學,1993年)。
高 敏,《睡虎地秦簡初探》(臺北:萬卷樓,2000年)。
高 明,《大戴禮今註今釋》(臺北:商務,1989年)。
高 明,《禮學新探》(臺北:學生,1984年)。
張 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東方出版社,1996年)
張 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家國,《神秘的占候─古代物候學研究》(南寧:廣西人民,2003年)。
張榮明,《權力的謊言:中國傳統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2000年)。
張榮明,《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學林,2000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1997年)。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臺北:建宏,1995年)。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張紫晨,《中國巫術》(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0年)。
張 援,《中國古代的樂舞》(臺北:文津,2001年)。
張蕙慧,《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臺北:文律,1991年)。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2005年)。new window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1990年)。
張西堂,《尚書引論》(陝西:人民,1958年)。
張榮芳,《秦漢史與嶺南文化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秋升,《天人糾葛與歷史演變》(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張豈之,《中國歷史》(北京:高等教育,2002年)。
張豈之、楊超、李學勤著,《中國歷代大同思想》(科學出版社,1959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1992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1990年)。new window
張亞初、劉雨合著,《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1986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1983年)。new window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臺北:裏仁,1982年)。
張一兵,《明堂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文立、宋尚文,《秦學術史探賾》(西安:陝西人民,2003年)。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2002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
張富祥,《王政全書─呂氏春秋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2001年)。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年)。
梁啟超,《墨經校釋》(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82年)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市:里仁書局,1984年)
梁啟超,《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考釋》《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梁啟超等著,《中國哲學學思想論》先秦篇(臺北:水牛,1991年)。
陳國符,《道教源流考》(台灣:祥生出版,1975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重印本,1981年)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書局,1999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輯:道家易專號(北京:三聯書店,1998)。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三聯書局,2000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陳郁夫,《人類的終極關懷》(臺北:幼獅文化,1994年)。
陳郁夫,《周敦頤》(臺北:東大,1990年)。
陳郁夫,《劭雍》(臺北:台灣商務,1999年)。
陳建,《神祇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陳來生,《無形的鎖鏈:神秘的中國禁忌文化》(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
陳榮捷著、廖世德譯,《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文殊,1987年)。new window
陳久金,《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曆法》(臺北:商務,2005年)。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2001年)。new window
陳忠來,《太陽神的故鄉:河姆渡文化探秘》(寧波:寧波,2001年)。
陳思賢、李迪,《天文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2000年)。
陳萬鼐,《中國古代音樂研究》(臺北:文史哲,2000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一冊(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
陳江風,《天文崇拜與文化交融》(開封,河南大學,1994年)。
陳立,《公羊義疏》(臺北:商務,1982年)。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77)。new window
陳夢家,《尚書通論》(上海:商務,1957年)。
陳福濱主編,《中國哲學氣論專題》(臺北:哲學與文化,2006年)。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1997年)。
陳麗桂等,《王充.王符.鄭玄》(臺北:臺北商務,1999年)。
陳江風,《天人合一觀念與華夏文化傳統》(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陳福濱,《揚雄》(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
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4年)。
陳詠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北京:宗教文化,2003年)。new window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陳烈,《中國祭天文化》(北京:宗教文化,2000年)。
陸雲逵:《陰陽家》上、下冊(臺北:韜略,1996年)。
陸玉林、唐有伯,《中國陰陽家》(北京:宗教文化,1996年)。
陸思賢,《神話考古》(北京:文物,1995年)。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1990年)。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曹旅寧,《張家山漢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2003年)。new window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2001年)new window
曾仰如,《宗教哲學》(臺北:商務,1986年)。
曾振宇、范學輝,《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8年)。
章炳麟,《國故論衡》(臺北:廣文,1967年)。
章炳麟,《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商務,1968年)。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1995年)。
郭沫若,《周易構成時代》(上海:商務,1940年)。
郭沫若,《青銅時代》(重慶:文治出版社,1945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中和:古楓,1986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中國華僑出版,2008年)
郭沫若編輯委員會,《郭沫若全集.歷史編》(北京:人民,1982-1984年)。
郭湛波,《中國中古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67年)。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臺北:文津,1992年)。
常宗豪,《楚辭:靈巫與九歌》(臺北:黎明,1994年)。
許順湛,《五帝時代研究》(鄭州:中州古籍,2005年)。
許倬雲著、王勇譯,《漢代農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市:聯經,民國1990年)。
莊春波,《漢武帝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2年)。
梅新林,《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
富育光、孟慧英合著,《初民的宗教與審美迷狂》(西寧:青海人民,1994年)。
華覺明,《中國科技史》(臺北:五南,2004年)。
傅學海、蔡文祥,《認識天文》(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臺北:東吳大學,1993年)。new window
傅鍚壬,《中國神話與類神話研究》(臺北:文津,2005年)。
程石泉,《易學新探》(臺北:文行,1979年)。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臺北:正中,1994)。
彭衛、楊振紅,《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上海:上海文藝,2002年)。
馮友蘭,《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馮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臺北:台灣古籍,2001年)。
馮爾康,《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臺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
馮佐哲、李富華,《中國民間宗教史》(臺北:文律,1994年)。
馮達文、郭齊勇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人民,2004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上、中卷(北京:人民,2001年)。
黃錦鋐註譯,《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台北:文津,1998年)
黃宇元,《中國倫理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1995年)。
黃炳寅,《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臺北:國家,1999年)。
黃留珠,《秦漢歷史文化論稿》(西安:三秦,2002年)。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學生,1977年)。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臺北:文津,1998年)。
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臺北:文津,1992年)。
黃錦鋐,《秦漢思想研究》(臺北:學海,1979年)。
黃倫生,《東方神秘之門》(臺北:新潮社,1997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一卷(香港:中文大學,1980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二卷(香港:中文大學,1980年)。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湯用彤,《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1988年)new window
湯一介主編,《中國宗教:過去與現在》(臺北:淑馨,1994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1988年)。new window
湯恩比(Arnold J.Toynbee)著、陳曉林譯,《歷史研究》(臺北:遠流,1987年)。
楊國榮,《簡明中國思想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62年)
楊寄林,《中華道學通典》,(海口:南海出版社,1994年)
楊寄林,《太平經今註今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楊見奎編著,《自然辯證法概論》(上海:同濟大學,2001年)。
楊廕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1981年)。
楊權喜,《楚文化》(北京:文物,2000年)。
楊伯峻,《論語譯註》(北平:中華,1962年)。
楊永俊,《禪讓政治研究─王莽禪漢及其心法傳替》(北京:學苑,2005年)。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1997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年)。new window
楊國,《苗族舞蹈與巫文化:苗族舞蹈的文化社會學》(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
楊森富編,《中國基督教史》(臺北:商務,1968年)。
董治安,《兩漢文獻與兩漢文學》(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董作賓,《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先秦史研究論集(臺北:大陸雜誌,1960年)。
董俊彥,《桓譚研究》(臺北:文史哲,1986年)。
董芳苑,《信仰與習俗》(出版地不詳:人光,1988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1989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1998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1994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1993年)。
葛榮晉,《王廷相》(臺北:東大,1992年)。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教育,2001年)。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8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
趙化成、高崇文等,《秦漢考古》(北京:文物,2002年)。
趙 益,《古典術數文獻述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北京:學苑,2002年)。new window
趙定理《古今趣味天文學》(成都:四川人民,2000年)。
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廣文,1960年)。
熊 心,《大地熊心:一位印地安巫醫的心靈之旅》(臺北:平安文化,2000年)。
蒙文通,《古學甄微》,(巴蜀書社,1987年)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古代篇(臺北:弘文館,1985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記f4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
廖輔叔編著,《中國古代音樂簡史》上卷(北京:人民音樂,1964年)。
劉師培,《劉師培全集》第四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劉筱紅,《神秘的五行》(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劉家和,《古代中國與世界》(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年)
劉 鋒,《中國道教發展史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西漢政教的影響》(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劉達臨、胡宏霞著,《中國性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劉松來《兩漢經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2000年)。
劉信芳,《五行解詁》(臺北:藝文,2000年)。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1994年)。
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中華,1981年)。
劉象山,《禮樂與民生》(臺北:幼獅,1972年)。new window
劉蔚華、趙宗正主編:《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濟南:山東教育,1996)。
劉廣明,《宗法中國》(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3年)。
劉厚琴,《儒學與漢代社會》(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劉文起,《王符潛夫論所反映之東漢情勢》(臺北:文史哲,1995年)。
劉文英,《王符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3年)。
劉韶軍,《神秘的星象:冥冥天機的千古追求》(南寧:廣西人民,2003年)。
劉筱紅,《神秘的五行:五行說研究》(南寧:廣西人民,2003年)。
劉國忠,《五行大義》(瀋陽:遼寧教育,1999年)。
劉曄原、鄭惠堅,《中國古代祭祀》(臺北:臺灣商務,1998年)。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廣西:教育,1995年)。
劉 慧,《泰山宗教研究》(北京:文物,1994年)。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西漢政教的影響》(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劉德玲,《兩漢雅樂述論》(臺北:文津,2002年)。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1989年)。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卷(臺北:洪葉文化,2002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2004年)。
鄧啟雄,《巫蠱考察:中國巫蠱的文化心態》(臺北:漢忠文化,1998年)。
鄧文寬輯校,《敦煌天文曆法文獻輯校》(南京:江蘇古籍,1996年)。
黎東方,《先秦史》(臺北:商務,1985年)。
潭維四,《曾侯乙墓》(北京:文物,2001年)。
潘啟明,《周易參同契解讀》(北京:光明日報,2005年)。
潘雨廷,《道藏書目提要》(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潛明茲,《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臺北,台灣商務,1993年)。
侯外盧,《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圖書,1993年)。
翦伯贊,《秦漢史》(北京:北京大學,1995年)。
衛聚賢,《中國古史中的上帝觀》(香港:中國基督徒文學協會,1971年)。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上(北京:人民音樂,2004年)。
蔣伯潛,《諸子通考》,(台北:正中書局,1959年)
蔣伯潛,《經與經學》(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
蔣伯潛,《經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蔣梓驊、範茂震、楊德玲編:《鬼神學詞典》(西安:陝西人民,1992年)。
鄭志明,《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系列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
鄭萬耕,《揚雄及其太玄》,(台北:藍燈文化,1992年)
鄭慧生,《星學寶典─天官曆書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8年)。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台灣商務,2002年)。new window
鄭 均,《讖緯考述》(臺北:文史哲,2000年)。
鄭志明,《中國意識與宗教》(臺北:學生,1993年)。new window
鄭志明,《中國社會與宗教》(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2000年)。
鄭袓襄,《中國古代音樂史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1998年)。
鄭瑩、余宇坤,《時間與曆法》(臺北:銀夫文化,1995年)。
鄭天傑,《曆法叢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5年)。
鄭良樹,《春秋史考辨》(臺北:宏業,1977年)。
盧 英,《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0年)。
錢 穆,《靈魂與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出版社,2008年)
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1999年)。
錢 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商務,1994年)。
錢 穆,《秦漢史》(臺北:東大,1992年)。
錢 穆,《秦漢史》(臺北:三民,1969年)。
錢 穆,《中國人之宗教社會及人生觀》(臺北:自由中國,1949年)。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1989年)。
錢 穆,《論語新解》(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年)。
錢宗範,《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89年)。
錢基博,《周易解題及其讀法》(臺北:商務,1967年)。
龍 晦,《太平經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謝浩範、朱迎平譯注,《管子》
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導論》(濟南:山東文藝,1997年)。
謝地坤,《費希特的宗教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
謝松齡,《陰陽五行與中醫學》(北京:新華,1991年)。
鍾肇鵬,《讖緯論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1994年)。
鍾肇鵬,《桓譚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年)。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魏啟鵬,《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2000年)。new window
魏宏森、曾國屏,《系統化》(北京:清華大學,1995年)。
韓林德,《華夏審美與藝術特徵考察》(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戴君仁,《春秋辨例》(臺北:中華叢書編纂委員會,1964年)。
戴君仁,《談易》(臺北:開明,1960年)。
戴君仁主編,《春秋三傳論文集》(臺北:黎明,1982年)。
薄樹人主編、石裏等執筆,《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文津,1996年)。
薛若鄰,《中國巫儺面具藝術》(臺北:南天,1996年)
藍 荻,《古今巫術》(香港:海峰,1991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蕭登福,《太平經》〉《周秦兩漢早期道教》(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new window
蕭登福,《周秦兩漢早期道教》(臺北:文津,1998年)。
蕭興華,《中國音樂史》(臺北:文律,1994年)。
蕭萐父、李錦全主編,《中國哲學史》上卷(北京:人民,2001年)。
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2001年)。
蕭 艾,《中國古代相術研究與批判》(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龐 樸,《帛書五行篇研究》(齊魯書社,1980年)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2000年)。
龐 樸,《一分為三論》(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龐 樸,《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龐樸卷》(合肥:安徽教育,1999年)。
龐天佑,《秦漢歷史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
羅桂成,《唐宋陰陽五行論集》(臺北:鼎文書局,2000年)。
羅義群,《中國苗族巫術透視》(中央民族學院,1993)。
羅納德.L.約翰斯通著、張蕾譯,《社會中的宗教》(成都:四川人民,1991)。
羅 熾,《對照文白太平經注釋》,(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鐘肇鵬,《讖緯略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顧頡剛,《古史辯》(台北:藍燈文化,1993年)
顧頡剛等,《古史辨》第一冊~第七冊(臺北:明倫,1970年)。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臺北:洪葉,1994年)。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北京:中華,1988年)。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臺北:廣學社,1975年)。
饒宗頤,《殷代貞蔔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學,1959年)。
嚴一萍,《春秋集義》(臺北:藝文,1971年)。
龔鵬程,《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1990年)new window
龔鵬程,《道教新論》(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年)。
龔韻蘅,《兩漢靈冥世界觀探究》(臺北:文津,2006年)。
欒玉廣,《系統自然觀》(北京:科學,2003年)。
輔仁大學,《先秦兩漢學術》第一期(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2004年)。
輔仁大學,《先秦兩漢學術》第二期(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2004年)。
輔仁大學,《先秦兩漢學術》第四期(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2005年)。
輔仁大學,《專業倫理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1998年5月)
中山大學,《「第二屆道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廣州:中山大學,1996年)
南華大學,《「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
政治大學中文系,《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1991)。
北京古琴研究會、中國藝術研究會音樂研究所 編,《琴曲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2001)。
洛陽區考古發掘隊編,《洛陽燒溝漢墓》科學出版社,1959年
陝西歷史博物館編,《西周史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教育,1993)。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編著,《中藥志》第4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61年
日˙井上聰,《古代中國陰陽五行の研究》(東京:翰林書房,1996)。
日˙小柳司氣太,《桑原博士還歷紀念支那學論叢》,(京都:弘文堂書局,1930年)
日․福井康順,《東洋史會紀要》第一、二冊,1936~1937年。
日․福井康順,《道教的基礎研究》(東京:理想社,1952年)。
日˙丹波康賴,《醫心方》(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
日˙安井小太郎等講述,林慶彰、連清吉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1996)。
日˙吉野裕子、雷群明譯,《陰陽五行與日本民俗》(上海:學林,1991)。
日˙加籐玄智著、鐵錚譯,《世界宗教史》(臺北:商務,1986)。
日˙山田慶兒、廖育群、李建民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東大,2003)。
日˙吉岡義豐,《道教與佛教》(東京:豐島書房,1979年)
法˙G.伏古勒爾、李珩譯,《天文學簡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2)。
法˙C.弗拉馬裏翁、李珩譯,《大眾天文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
德˙伊曼努爾.康得、全增嘏譯,《宇宙發展史概論》(上海:上海譯文,2001)。
蘇˙E.海通、何星亮譯,《圖騰崇拜》(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4年)。
英˙米歇爾.霍斯金主編,《劍橋插圖天文學史》(濟南:山東畫報,2003年)。

第三類:期刊單篇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序)

丁貽莊、劉冬梅,〈《太平經》中守一淺釋〉《宗教學研究》,1986年第2期。
丁貽莊,〈試論《太平經》中的道教醫學思想〉《宗教學研究》,1987年第3期。
丁原植,〈月令架構與古代天文的哲學思索〉《先秦兩漢學術》第一期,2004年new window
丁亞傑,〈顧頡剛的疑古思想:〈漢儒、孔子與經典〉,《元培學報 》第11期,2004年12月。
王戎笙,〈試論《太平經》〉《歷史研究》,1959年,第11期。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歷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3分,1971年11月。new window
王立民,〈陰陽五行說與我國古代法律〉《中國文化月刊》第182期,1994年12月。
王青,〈《太玄》研究〉,《漢學研究》,第19期第1卷,2001年new window
王宗昱,〈《太平經》中的人身中之神〉《中國文化月刊》,1993年第159期
王子今,〈漢代民間《蒼天》崇拜的二重證據法研究〉,《哲學與文化》第26期第4卷,1999年4月。new window
王璟,〈《呂氏春秋》養生思想探究〉,《孔孟學報》第81期,1993年9月。new window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第16期第4卷,2005年12月。new window
江漢聲,〈形成中國醫學的陰陽五行說──徘徊在巫、醫和哲理之間的學問〉《歷史月刊》,第216期,2006年1月。
江陵張家山漢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釋文〉《文物》,1989年第7期
江蓮碧,〈試論漢代儒學神學化之歷程與影響〉,《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第6期,2000年1月。new window
江素卿,〈從《漢書.五行志》論西漢春秋學特色〉,《文與哲》第7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江弘遠,〈戰國秦漢之《周易》象數學概況〉,《中臺學報》第16期第2卷,2004年12月。new window
江乾益,〈漢書五行志中之災異說探論〉,《興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朱越利,〈方仙道和黃老道的房中術〉《宗教學研究》第1期,2002年。
朱越利,〈馬王堆帛書房中術的理論依據〉《宗教學研究》第2期,2003年。
朱伯昆,〈張角與《太平經》〉《中國哲學》集刊第四集。
朱玉周,〈漢代讖緯興起的文化因素分析〉《齊魯學刊》,第3期,2010年。
朱碧君,〈先秦兩漢儒家哲學思想淺探〉,《育達學報》第13期,1999年12月。
朱書萱,〈淮南子《道》之形象思維〉,《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年3月。new window
朱溢漢,〈唐間官方山嶽祭祀的變遷--以祭祀場所的考察為中心〉,《東吳歷史學報》第15期,2006年6月。
李光壁,〈漢代太平道與黃巾大起義〉《歷史教學》,第1卷第6期,1951年6月。
李養正,〈《太平經》與早期道教〉《道協會刊》,1982年第9期。
李養正,〈論《太平經》的人民性〉《中哲史研究》,1985年第2期。
李養正,〈《太平經》中的音樂理論〉《道協會刊》,1985年第7期。
李養正,〈《太平經》中的醫學理論〉《道協會刊》,1985年第16期。
李養正,〈論道教與陰陽五行家關係〉《道教文化》,第5卷第8期,1994年3月。
李家彥,〈《太平經》的元氣論〉《宗教學研究》,1983年第4期。
李家彥,〈《太平經》中以十概全的思想〉《宗教學研究》,1987年第3期。
李漢三,〈陰陽五行說探源〉《幼獅學誌》,第1卷第1期,1962年1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經學的影響──詩說部分〉《幼獅學誌》,第2卷第4期,1963年10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經學的影響──書說部分〉《幼獅學誌》,第3卷第2期,1964年4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經學的影響──易說部分〉《幼獅學誌》,第3卷第4期,1964年12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政治的影響(上)〉《大陸雜誌》,第26卷第10期,1963年5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政治的影響(下)〉《大陸雜誌》,第26卷第11期,1963年6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政治的影響(中篇上)〉《大陸雜誌》,第27卷第8期,1963年10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政治的影響(中篇下)〉《大陸雜誌》,第27卷第9期,1963年11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政治的影響(下篇之一)〉《大陸雜誌》,第28卷第7期,1964年4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政治的影響(下篇之二)〉《大陸雜誌》,第28卷第8期,1964年5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醫學的影響(上)〉《大陸雜誌》,第30卷第1期,1965年1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醫學的影響(下)〉(《大陸雜誌》,第30卷第2期,1965年2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數術的影響(上)〉《大陸雜誌》,第34卷第2期,1967年1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數術的影響(中)〉(《大陸雜誌》,第34卷第3期,1967年2月。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於兩漢數術的影響(下)〉(《大陸雜誌》,第34卷第4期,1967年3月。
李智君,〈分野的虛實之辨〉《中國地理歷史論叢》,2005年1月,第20卷,第1輯
李零,〈東漢魏晉南北朝房中經典流派考〉《中國文化》,1998年第15/16期合刊
李建民,〈婦人媚道考──傳統家庭的衝突與化解方術〉《新史學》,1996年第7卷4期new window
李貞德,〈漢隋之間的「生子不舉」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三分,1995年。new window
李增,〈《管子》之宇宙觀〉,《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期第2卷,1998年12月。
李增,〈論河上公注老之氣化宇宙觀特色〉,《哲學與文化》第30期第9卷,2003年9月。new window
李國文,〈彝族的五行生人及其宇宙觀〉,《宗教哲學》,第4期第1卷,1998年1月。new window
李小光,〈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圖式論略〉,《哲學與文化》第34期第1卷,2007年1月。new window
李美燕,〈《淮南子》的形神觀與養生論〉,《中華學苑》第56期,2003年2月。
李美燕,〈《史記.律書》中《律曆一體》的天人宇宙觀〉,《國文學報》第34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李佩玲,〈日本陰陽美學的形式表徵〉,《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第20期,2001年8月。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考¬¬──兼談經脈學起緣的相關問題〉《大自然探索》,1995年第3期new window
何志國,〈人體經脈漆雕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察〉《四川文物》,1997年第1期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再考〉《四川文物》,2000年第6期
邡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一)〉《中國文化月刊》,第71期,1985年9月。
邡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二)〉《中國文化月刊》,第72期,1985年10月。
邡芷人,〈白虎觀經學會議的學術背景──陰陽五行及其體系(三)〉《中國文化月刊》,第73期,1985年11月。
邡芷人,〈兩漢儒生與經學──陰陽五行及其體系(四)〉《中國文化月刊》,第74期,1985年12月。
邡芷人,〈天干與地支的意義──陰陽五行及其體系(五)〉《中國文化月刊》,第75期,1986年1月。
呂昭明,〈荀子思想與思孟五行說〉,《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第3期,2001年5月。new window
呂錫琛,〈論《太平經》的倫理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9期第6卷,2002年6月。
杜本禮,〈五行與《四元素》形式比較的質疑〉,《哲學與文化》第29期第4卷,2002年4月。
杜保瑞,〈董仲舒政治哲學與宇宙論進路的儒學建構〉,《哲學與文化》第30期第9卷,2003年9月。new window
阮國全,〈時間與曆法〉,《天文館期刊 》第2期,1999年2月。
車行健,〈論鄭玄對《禮記.月令》的考辨〉,《東華人文學報 》第1期,1999年7月。new window
沈順福,〈鄒衍的陰陽五行說的政治內涵〉《中國文化月刊》,第188期,1995年6月。
宋光宇,〈從巫覡及相關的宗教概念探討中國古代出土資料〉,《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0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吳志鴻,〈概論兩漢以後至宋明前氣論思想之發展與影響〉,《哲學與文化》第33期第8卷,2006年8月。new window
吳志鴻,〈兩漢的宇宙論思想:宇宙發生論與結構論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0期第9卷,2003年9月。new window
周 虹,〈中國道教音樂的產生和發展〉《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第24卷,2005年3月。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上)〉,《鵝湖》第25期第5卷,1999年11月。new window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下)〉,《鵝湖 》第25期第6卷,1999年12月。new window
周德良,〈環繞《白虎通》文本之諸問題〉,《孔孟學報》第81期,1993年9月。new window
周延良,〈《詩經》《五際》之說考原〉,《孔孟月刊》第42期第11卷,2004年7月。new window
周美淑,〈農民曆--官方曆法與民間術數的交會〉,《少年臺灣》第20期,2004年1月。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疾病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本,1993年。new window
林富士,〈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三分,1995年new window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第2分,1998年。new window
林富士,〈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二分,2001年new window
林麗雪,〈陰陽五行思想對道教的影響〉《中國書目季刊》,第10卷第2期,1976年9月。
林怡玲,〈《黃帝內經.素問》《形神觀》初探〉,《中正高工學報》第1期,2001年4月。
林敏勝,〈蕭吉《五行大義》的陰陽五行與空間分割思想〉,《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5期第1卷,2007年6月。new window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段致成,〈《太平經》中的承負思想〉《宗教哲學》,第3卷第4期,1997年。new window
段致成,〈《太平經》的長生成仙思想〉《中國文化月刊》,第216期,1998年。
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上)──對《太平經》成書情形的一些看法〉《孔孟月刊》,第37卷第6期,1999年。new window
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下)──對《太平經》成書情形的一些看法〉《孔孟月刊》,第37卷第7期,1999年。new window
段致成,〈《太平經》的寫作動機與產生的歷史背景〉《鵝湖月刊》,第24卷第9期,1999年。
段致成,〈《太平經》的寫作動機與產生的歷史背景〉,《鵝湖 》第24期第9卷,1999年3月。
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上)──對《太平經》成書情形的一些看法〉,《孔孟月刊 》第37期第6卷,1999年2月。new window
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下)──對《太平經》成書情形的一些看法〉,《孔孟月刊 》第37期第7卷,1999年3月。new window
段致成,〈論《太平經》的長生成仙思想〉,《中國文化月刊》第216期,1998年3月。
侯外廬,〈中國封建社會前後期的農民戰爭及其綱領口號的發展〉《歷史研究》,1959年第4期。
侯宏堂,〈陰陽學說與中國人的宇宙觀〉,《中國文化月刊》第275期,2003年11月。
范立舟,〈陰陽五行與中國傳統歷史觀念〉《管子月刊》,1997年第2期
姜守誠,〈《太平經》成書的中間環節──“洞極之經”年代考論 (上)〉,《宗教哲學》第37期,2006年9月。
姜守誠,〈《太平經》成書的中間環節──“洞極之經”年代考論(下)〉,《 宗教哲學》第38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洪春音,〈論漢代禪讓說與讖緯的關係〉,《興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胡順萍,〈董仲舒之宇宙論──天與氣、陰陽五行彼此之關係〉《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期,1995年3月。new window
高婉瑜,〈試論說文中的陰陽五行》,《大陸雜誌》第101期第6卷,2000年12月。
孫長祥,〈董仲舒哲學與公羊春秋〉,《哲學與文化》第30期第9卷,2003年9月。new window
袁光儀,〈《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卿希泰,〈試論《太平經》的烏托邦思想〉《社會科學研究》,1980年第2期。
卿希泰,〈《太平經》中反映農民願望的思想不能抹殺〉《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第5期。
卿希泰,〈《太平經》的哲學思想〉《四川師院學報》,1980年第1期。
馬繼興,〈雙包山漢墓出土的針灸經脈漆木人形〉《文物》,1996年第4期
馬耘,〈稷下道家各派的交流與昇華--《管子》《內業》等四篇學術內涵淺議〉,《哲學與文化 》第26期第5卷,1999年5月。new window
馬育良,〈董仲舒性情論思想研究〉,《 孔孟學報》第84期,2006年9月。new window
梁其姿,〈棄嬰、殺嬰與育嬰堂〉《歷史月刊》(1988年,第3期)
梁繁榮,〈從西漢人體經脈漆雕看早期經絡學說〉《中國針灸》,1996年第4期
梁濤,〈簡帛《五行》新探--兼論《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哲學與文化》第30期第2卷,2003年2月。
陳鼓應,〈《管子》四篇的道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第23期,1990年1月。new window
陳鼓應,〈《管子》〈形勢〉〈宙合〉〈樞言〉〈水地〉諸篇的黃老思想〉,《漢學研究 》第20期第1卷,1992年6月。
陳鼓應,〈《管子》四篇的心學和氣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第22期,1999年1月。new window
陳鼓應,〈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論道家在秦漢哲學史上的地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52期,2000年6月。
陳良佐,〈從春秋到兩漢我國古代的氣候變遷〉《新史學》,第1期第2卷,1991年。
陳良佐,〈再探戰國到兩漢的氣候變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1996年第六十七本、第二分。new window
陳 靜,〈《太平經》中的承負報應思想〉《宗教學研究》,1986年第2期。
陳夢家,〈五行之起源〉《燕京學報》(第二十四期)
陳 槃,〈論早期讖緯及其與鄒衍書說之關係〉《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二十輯
陳政揚,〈論莊子與張載的《氣》概念〉,《 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8月。new window
陳欣怡,〈論讖緯與東漢初政治和經學的關係〉,《問學集 》第1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陳禮彰,〈《白虎通義》的人性觀〉,《澎技學報》第5期,2002年1月。
陳忠信,〈宇宙生成與社會衰亡之神話思維--《淮南子》之混沌神話初探〉,《文明探索叢刊》第27期,2001年10月。
陳明彪,〈《陰陽》觀念《黃帝內經》中使用的考察〉,《思辨集》第4期,2001年4月。
陳德興,〈《黃帝內經》氣論的思想內涵〉,《哲學與文化》第28期第1卷,2001年1月。new window
陳兆珍,〈試論《淮南子》中的天地人之道〉,《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2000年3月。
陳麗桂,〈先秦漢初思想的終結者──淮南子〉,《國文天地 》第14期第11卷,1999年4月。new window
陳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第33期第8卷,1996年8月。new window
陳平坤,〈《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感應思維〉,《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第32期,1996年10月。new window
陳禮彰,〈《白虎通義》的人性觀〉,《澎技學報 》第5期,1992年1月。
陳福濱,〈《太平經》氣化論思想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3期第8卷,2006年8月。
章瑄文,〈趨吉避凶--先秦兩漢擇吉術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百齡高中學報》第2期,2002年11月。
崔永東,〈帛書《黃帝四經》中的陰陽刑德思想初探〉,《哲學與文化》第29期第4卷,2002年4月。
張培瑜,〈新出四組秦漢曆簡與秦漢初曆法〉,《簡牘學報 》第18期,2002年4月。
張簡茂宏,〈兩漢經學中之讖緯與災異現象〉,《問學》第4期,2002年3月。new window
張次第,〈論先秦兩漢大儒的窮達及其文化價值〉,《鵝湖》第26期第9卷,2001年3月。new window
張靜雯,〈齊稷下博士官考〉,《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5期,2000年9月。
張銀樹,〈評析《呂氏春秋》的音樂教育思想〉,《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第14期第5卷,1994年2月。
張書豪,〈雍畤與五行〉,《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期第3卷,2005年3月。new window
許朝陽,〈漢易象數中的五行觀念--以筮法為考察進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1期,2004年7月。
許金龍,〈對《肺腎關係與金水相生》的初步體會〉,《北市中醫會刊》第7期第1卷,2001年3月。
郭國泰,〈論秦漢之際《五行》與《四方》及《四時》會合時所形成的兩種模式〉,《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3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郭梨華,〈簡、帛《五行》的禮樂考述〉,《哲學與文化》第26期第5卷,1999年5月。new window
莊萬壽,〈《莊子》與陰陽家〉,《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第45期,2000年10月。new window
普義南,〈《古微書》讖緯輯佚研究〉,《問學集 》第1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傅武光,〈統一後新王朝的治國藍圖--呂氏春秋〉,《國文天地 》第14期第11卷,1999年4月。new window
喬家駿,〈論董仲舒三統說──以《春秋繁露》〈三代改制文〉為探討中心〉,《問學》第7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喻松青,〈《太平經》和黃巾的關係〉《新建設》,1963年,2月號。
程雅君、程雅群,〈道教音樂養生的機理研究〉《宗教學延究》第2期,2005年。
黃玉麟,〈道器之間:《淮南子˙天文》以《氣》為樞的道物歷程〉,《哲學與文化》第34期第8卷,2007年8月。
黃啟書,〈試論劉向災異學說之轉變〉,《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黃清順,〈試論《父子之道》在董仲舒天人哲學中的建構意義與價值所在〉,《中國學術年刊 》第28期,2006年3月。new window
黃金榔,〈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0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黃金榔,〈試論從兩漢到魏晉時期人性論的發展〉,《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1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黃潔莉,〈莊子《氣》論思想釐析〉,《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6期,2005年7月。
黃復山,〈蕭吉《五行大義》與讖緯關係探微〉,《書目季刊》第38期第2卷,2004年9月。
黃一農,〈漢初百年朔閏析究──兼訂《史記》和《漢書》紀日干支訛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期第4卷,2001年12月。new window
黃淑貞,〈論漢初學術發展之因由〉,《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9月。new window
曾春海,〈《繫辭傳》與《黃老帛書》天道與治道之對照〉,《哲學與文化》第34期第1卷,2007年1月。new window
曾啟雄,〈中國五正色辨義與陰陽五行關係之研究〉,《科技學刊》第11期第2卷,2002年3月。
馮達文,〈《太平經》剖析──兼談《太平經》與東漢末年農民起義的若干思想聯繫〉(《中山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
馮達文,〈《太平經》剖析──兼談《太平經》與東漢末年農民起義的若干思想聯繫〉《中山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
馮樹勳,〈陰陽五行的階位秩序──董仲舒的天人哲學觀〉《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0期,2009年5月。new window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楊 寬,〈論《太平經》──記我國第一部農民革命的理論著作〉《學術月刊》,1959年9月號。
楊政河,〈從陰陽五行談養生之道〉《宗教哲學》,第3卷第3期,1997年7月。new window
楊琇惠,〈《太平經》神仙思想探微〉,《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楊美莉,〈漢代表現《氣》之形態的玉器--漢代玉器研究札記之四〉,《故宮文物月刊》第17期第11卷,2000年2月。new window
葉海煙,〈論兩漢《大一統》觀念的哲學性:以董仲舒的新儒學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0期第9卷,2003年9月。
葉海煙,〈《太一生水》與莊子的宇宙觀〉,《哲學與文化》第26期第4卷,1999年4月。new window
趙天,〈試論陰陽五行學說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影響〉《新疆社科論壇》第3期,1996年。
趙光賢,〈新五行說商榷〉《文史》第14輯
熊德基,〈《太平經》的作者和思想及其與黃巾和天師道的關係〉《歷史研究》,1962年第4期。
熊德基,〈《太平經》的作者和思想及其與黃巾和天師道的關係〉《歷史研究》,1962年,第4期。
熊德基,〈《太平經》的作者和思想及其與黃巾和天師道的關係〉《歷史研究》,1962年,第4期。
熊建華,〈延商周之餘緒譜盛世之華章--漢代的青銅文化〉,《故宮文物月刊》第17期第11卷,2000年2月。new window
廖名春,〈思孟五行新解〉《哲學研究》第11期,1994年
廖崇斐,〈從《白虎通義》看漢代的儒學(上)〉,《興大人文學報》第35期,1995年6月。new window
廖崇斐,〈從《白虎通義》看漢代的儒學(下)〉,《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1996年6月。new window
廖秀珍:〈陰陽五行學說與兩漢學術初探〉,《明新學報》第30期,2004年11月。new window
廖秀珍,〈由簡牘帛書中的《刑德》觀探析儒家天人思想之變化〉,《明新學報》第32期,2006年8月。new window
廖邨德,〈五行學說的具體內容〉,《鄉間小路》第30期第7卷,2004年7月。
廖邨德,〈五行學說〉,《鄉間小路》第30期第76卷,2004年6月。
廖秀珍,〈兩漢經學今古文之爭及其影響〉,《空大人文學報》第10期,2001年10月。new window
齊姜紅,〈鄒衍的方術思想〉《管子學刊》第2期,1995年。
鄭志明,〈《太平經》的養生觀〉《鵝湖》,第25卷第11期,2000年。new window
鄭志明,〈《太平經》的貴生觀〉《鵝湖》,第25卷第12期,2000年。new window
鄭志明,〈從《太平經》談道教的生命觀〉《中華道教學院南台分院學報》,第1期,2000年。new window
鄭基良,〈《黃帝內經》養生之道〉,《空大人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鄭偉強,〈彝族十月太陽曆之哲學思想研究〉,《修平學報》第6期,2003年3月。
鄭彝元,〈論曆易關係與人體小宇宙〉,《哲學與文化》第28期第10卷,2001年10月。new window
鄭志明,〈從《太平經》談道教的生命觀〉,《中華道教學院南臺分院學報》第1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鄭志明,〈《太平經》的貴生觀〉,《鵝湖 》第25期第12卷,2000年6月。new window
鄭志明,〈《太平經》的養生觀〉,《鵝湖》第25期第11卷,2000年5月。new window
劉長林,〈論五行學說的行成〉《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劉國民,〈論董仲舒的《三統說》〉《文學前沿》,2006年第00期
劉序琦,〈略論《太平經》思想的幾個問題〉《江西師院學報》,1983年第3期。
劉序琦,〈再論《太平經》思想的幾個問題〉《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劉琳,〈試論《太平經》的政治傾向──兼與卿希泰同志商榷〉《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第12期。
劉琳,〈再談《太平經》的政治傾向──答卿希泰同志〉《社會科學研究》,1982年第2期。
劉怡君:〈論董仲舒經律思想的淵源、內涵與實踐〉,《東方人文學誌》第期第卷,年月3:3 ,2004.09 ,頁21-38。new window
劉德玲:〈兩漢雅樂的藝術成就〉,《東方人文學誌》第期第卷,年月1:2 ,2002.06 ,頁77-89。new window
劉昭:〈呂氏春秋中的天文氣象學識〉,《科學月刊 》第期第卷,年月32:10=382,2001.10 ,頁892-895。
劉君燦:〈陰陽五行與四元素說(原子論)的同異〉,《科學史通訊》第期第卷,年月20,2000.06,頁11-12。new window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中《氣》與《陰陽》觀念之發展〉,《暨大學報》第期第卷,年月4:1 ,2000.03, 頁1-15。
劉文星:〈《管子》的精氣說〉,《宗教哲學》第期第卷,年月29 ,1993.09 ,頁164-174。new window
劉振維:〈論漢儒道德人性的宇宙論論述及其哲學蘊義〉,《朝陽學報》第期第卷,年月12 ,2007.09,頁311-332。new window
劉美枝:〈試從漢代樂律思想略論樂律與曆法之關係〉,《臺灣音樂研究》第期第卷,年月3,2006.10,頁21-44。new window
黎志添,〈試評中國學者關於《太平經》的研究〉《中國文化研究學報》第5期,1996年,new window
黎志添,〈試評中國學者關於《太平經》的研究〉,《中國文化研究學報》第5期,1996年。new window
潘顯一,〈論《太平經》的生命美學思想〉,《宗教哲學》第4期第4卷,1998年10月。new window
蔡淵輝,〈新儒學決策結構(2)--五行系統論〉,《亞太社會科技學報》第4期第2卷,2005年2月。
蔡忠道,〈秦漢之際思想析論〉,《人文藝術學報》第2期,2003年3月。new window
蔡璧名,〈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以本草學的認識方法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0年5月。new window
蔡德貴,〈談天者鄒衍〉,《當代中國哲學學報》第5期,2006年9月。
蕭登福,〈先秦子書所見之陰陽五行說〉《宗教哲學》,第5卷第4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盧鳴東,〈何休《卦氣說》管窺──《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例釋〉,《東華漢學》第2期,2004年5月。
謝克慶,〈西漢人體經脈漆雕的價值和意義〉《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謝文漢:〈館藏《白虎通》版本簡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20期,1993年5月。
魏啟鵬,〈《太平經》與東漢醫學〉《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薛裕民,〈《白虎通》《三綱說》探析〉,《古今藝文》第32期第1卷,1995年11月。
鍾來全,〈董仲舒《三統》歷史循環質疑〉《廣西梧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2月第18卷第1期
鄺芷人,〈一般系統理論與陰陽五行〉《中國文化月刊》,第179期,1994年9月。
鄺芷人,〈陰陽的概念〉《中國文化月刊》,第180期,1994年10月。
戴君仁,〈陰陽五行學說究原〉《大陸雜誌》第37卷第8期,1968年10月。
戴建平,〈試論兩漢魏晉自然觀的轉變--以政治與天象為中心〉,《中國文化月刊》第266期,2002年5月。
韓復智,〈秦漢時期的一統與分裂〉上,《空大學訊》第268期,2001年4月。
韓復智,〈秦漢時期的一統與分裂〉下,《空大學訊》第272期,2002年6月。
韓聖和,〈陰陽五行學說對王莽代漢的影響〉《史化》,第11期,1981年6月。
羅克洲,〈論《呂氏春秋》的價值〉,《國文學報(高師大) 》第2期,1995年6月。new window
顧明津,〈《黃帝內經》中的氣象醫學思想初探〉,《中醫內科醫學雜誌》第3期第3卷,1995年8月。
蘇抱陽,〈《太平經》成書的幾個問題〉《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4期
蘇建洲,〈郭店楚墓竹簡〈五行〉初探〉,《語文學報》第10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龐樸,〈思孟五行新考〉《文史》,1979年12月,第七輯
龐樸,〈馬王堆帛書解開了思孟五行說之謎──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之一的初步研究〉《文物》,1977年第10期
龐樸,〈《五行篇》評述〉《文史哲》,1987年第10期
龐樸:〈竹帛《五行》篇與思孟五行說〉,《哲學與文化》第期第卷,年月26:5=300 ,1999.05 ,頁469-473+495。new window
鐘肇鵬,〈論《太平經》和太平道〉《文史哲》,1981年第2期。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箋》,(香港:Tong Nam printers&publishers,1956年)
饒宗頤,〈想爾九戒與三合義──兼評新刊《太平經合校》〉,《清華學報》第4卷第2期,1964年new window
饒宗頤,〈《太平經》與《說文解字》〉,《大陸雜誌》第45卷第2期,1972年
龔鵬程,〈《太平經》釋義〉《中國學術年刊》第12期,1991年。new window
龔鵬程,〈金木水火土〉,《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4期,2001年7月。new window
陜西文物管理委員會,〈潼關吊橋漢代楊氏墓群發覺簡記〉《文物》,1961年第1期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李屯東漢元嘉二年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2期
日˙大淵忍爾,〈太平經來歷之研究〉《東洋學報》第27卷第2號,1940年。
日˙淺野裕一,〈《太平經》〉中的終極者〉《東方宗教》,1982年第60期
日˙蜂屋邦夫,〈《太平經》裏的言辭文書──共、集、道的思想〉《東研紀要》,1983年第92期
日˙高橋忠彥,〈《太平經》的思想結構〉《東研紀要》,1984年第95期
日˙高橋忠彥,〈《太平經》思想的社會側面〉《東研紀要》,1986年第100期、
日˙高橋忠彥,〈論《太平經》中會話體之性格〉《東研紀要》,1988年第105期
日˙田中文雄,〈論《太平經》的還神法〉《牧尾論集》,1984年
日˙原田二郎,〈論《太平經》的生命觀和長生說〉《日本中國學會會報》,1984年第36期
日˙神緣淑子,〈關於《太平經》中的承負說與太平理論〉《名古屋大教養部紀要》A-32,1988年。
韓˙尹燦遠,〈試論《太平經》的「皇天」觀念〉《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1999年
韓˙尹燦遠,〈《太平經》與生命〉《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法˙康德摩(Maxime Kaltermork),(〈太平經的思想觀念〉《道教的多面性──中國宗教論文集》,1972年9月)
德˙坎德爾(Barbara Kandel)〈宇宙模式及其社會影響──《太平經》中的自然科學〉,《第三次國際道教研究會議論文集》

第四類:博、碩士論文(依發表年代排序)

一、博士論文

郭國泰,《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從《呂氏春秋》到《太平經》》,(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8年1月/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建群,《《太平經》的成書與「太平」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6年6月/博士論文)
馮曉馨,《王充天論思想之研究--與荀子天論思想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明彪,《牟宗三的漢代易學觀述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6/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悅禎,《先秦兩漢孔子形象演變之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系/2005/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玉麟,《《淮南子》『道』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5/博士論文)。
張建群,《《太平經》的成書與『太平』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2005/博士論文)。
吳悅禎,《先秦兩漢孔子形象演變之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系/2005/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忠信,《先秦兩漢水思維研究─神話、思想與宗教三種視野之綜合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如蘋,《呂氏春秋政治哲學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new window
/2004/博士論文)。
陳德興,《兩漢氣化宇宙論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健文,《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明恩,《東漢讖緯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蔡宜靜,《秦漢戶政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4/博士論文)。new window
江素卿,《西漢經學災異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玫芳,《《管子》形上思想探究 ─ 以《道》《氣》《心》為主軸的構建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
周德良,《《白虎通》研究──《白虎通》暨『漢禮』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
鄭文泉,《立象盡意:從符號學的角度論楷體漢字的形上學》(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
謝奇懿,《先秦兩漢天人意識與詩經學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博士論文)。new window
洪進業,《具象與抽象-從形制到觀念的秦漢服飾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2/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2/博士論文)。
金仕起,《論病以及國:周秦漢方技與國政關係的一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2/博士論文)。new window
鄭國瑞,《兩漢黃老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志鴻,《兩漢哲學中宇宙論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2/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素娟,《先秦至兩漢婚姻禮俗與制度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博士論文)。new window
江達智,《先秦兩漢的擇居文化與風水術之形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2/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新智,《子平學之理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博士論文)。new window
洪春音,《緯書與兩漢經學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博士論文)。new window
邱秀春,《白虎通義與東漢經學的發展》(輔仁大學/中文系/1999/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玉台,《陳立《白虎通疏證》之禮學研究-以《白虎通》引三禮類為範疇》(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98/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福相,《呂氏春秋寓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博士論文)。new window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瑞芬,《兩漢隋唐婦女閨怨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紹梅,《韓非尊君學說與兩漢政經形勢》(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博士論文)。new window
簡松興,《西漢天人思想研究--以《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記》為中心》(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政言,《讖緯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博士論文)。new window
毛忠民,《莊子氣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96/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德和,《《淮南子》哲學之研究 : 以『道』、『氣』、『人』為核心的展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96/博士論文)。
閻鴻中,《周秦漢時代家族倫理之變遷》(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6/博士論文)。new window
殷善培,《讖緯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5/博士論文)。new window
車行健,《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95/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復山,《漢代《尚書》讖緯學述》(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95/博士論文)。new window
王敏弘,《黃帝內經有關神的研究》(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1995/博士論文)。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95/博士論文)。new window
汪義麗,《帛書《五行篇》思想研究》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銀樹,《易傳哲學思想析論》(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文慶,《兩漢治安制度內涵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博士論文)。new window
趙中偉,《周易『變』的思想研究》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博士論文)。new window
尹燦遠,《《太平經》道教思想研究》(韓國:大學院,博士學位論文,1992年8月)
李美燕,《先秦兩漢樂教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3/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彰裕,《秦漢以來重大民變與政治謎思》(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1992/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寅成,《戰國秦漢時代的禁忌》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1/博士論文)。new window
金善珠,《秦律的形成與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0/博士論文)。new window
郭立民,《淮南子政治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1988/博士論文)。new window
徐漢昌,《管子思想之綜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7/博士論文)。new window
王金凌,《先秦兩漢文學理論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陶建國,《老莊思想對兩漢魏晉學術思想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new window
究所/1984/博士論文)。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先秦諸子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81/博士論文)。new window
田鳳台,《呂氏春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9/博士論文)。new window
宋昌基,《中國古代女性倫理觀--以先秦兩漢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中國new window
文學研究所/1977/博士論文)。
呂 凱,《鄭玄之讖緯學》(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4/博士論文)。
婁良樂,《管子評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3/博士論文)。new window
徐芹庭,《漢易闡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73/博士論文)。new window
于大成,《淮南子校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0/博士論文)。new window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968/博士論文)。new window

二、碩士論文

曾清炎,《《太平經》的倫理思想》,(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2009年4月/碩士論文)
孫秀娟,《《太平經》美學思想研究》,(首都師範大學/2008年5月/碩士論文)
張 穎,《太平經價值觀及其與農民起義的矛盾關係》,(山東大學/ 2008年4月/碩士論文)
樂 婷,《《太平經》美學思想發微》,(四川師範大學/2008年4月/碩士論文)
袁蘇霞,《論《太平經》中的社會和諧思想》,(華東師範大學/ 2007年5月/碩士論文)
顧建紅,《萬物同根,物全為富──《太平經》的生態倫理思想及其現代啟示》,(華東師範大學/ 2007年5月/碩士論文)
郭敏惠,《《太平經》形神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2006年6月/碩士論文)
黃聖修,《《春秋》西狩獲麟解》(佛光大學/歷史學系/2006/碩士論文)。
吳政哲,《崇緯抑讖:東漢到唐初讖緯觀念的轉變》(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6/碩士論文)。
邱美慧,《《淮南子》中理想帝王之形象》(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碩士論
文)。
賴姿卉,《《管子》氣論探究》(東吳大學/哲學系/2006/碩士論文)。
林以斌,《紫微斗數的天人關係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2006/碩士論文)。
鄭蓓蓓,《五行音樂療法對情緒與經絡影響之研究》(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2006/碩士論文)。
戴長華,《十二樂律及其養生思想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06/碩士論文)。
蔡依靜,《先秦兩漢時期非婚性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6/碩士論文)。
黃釋賢,《秦漢時期的吏》(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6/碩士論文)。
余昆霖,《秦漢環境生態保護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6/碩士論文)。
郭敏惠,《太平經形神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2005/碩士論文)。
陳曉薇,《《御定歷代賦彙》禎祥類賦篇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05/碩士論文)。
葉鎮銓,《王莽與曹操取得權力方式之比較:一個歷史制度途徑的探討》(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05/碩士論文)。
羅正孝,《《太平經》生命觀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廖婉利,《虞翻易學思想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3/碩士論文)。
喬家駿,《《焦氏易林》易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碩士論文)。
張仕麟,《《黃帝內經》之生命倫理學》(東海大學/哲學系/2005/碩士論文)。
趙憶祺,《由《周易》與《黃帝內經》探討理象數術之養生及其應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05/碩士論文)。
陳秀娃,《稷下《管子》四篇與荀子心論之對比》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2005/碩士論文)。
黃惠玲,《周易參同契之十二消息卦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05/碩士論文)。
謝裕龍,《堪輿的哲學省察》(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5/碩士論文)。
萇瑞松,《兩漢復仇觀探賾》(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2005/碩士論文)。
王國泰,《論『以孝治天下』與兩漢政治、制度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5/碩士論文)。
黃雅茹,《秦漢魏晉識字書之書法風格與書寫教育探源》(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05/碩士論文)。
潘文凱,《秦漢之際的封爵制度》(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2005/碩士論文)。
吳士煇,《 讖緯與兩漢經學、政治相關之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2004/碩士論文)。
蕭玲英,《讖緯思想對漢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
士班/2004/碩士論文)。
柯響峰,《《白虎通義》音訓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04/碩士論文)。
蘇瓊芬,《《黃帝內經》研究--以倫理思想為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4/碩士論文)。
羅金發,《《黃帝內經》養生思想初探》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劉心凱,《《春秋繁露》之政治倫理觀》(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陳冠明,《陰陽五行思想、原理與推算法則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2004/碩士論文)。
黃敏郎,《『管子』『德』思想之初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陳學賢,《中國堪輿的哲學探討-以三合派為例》(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岑丞丕,《先秦兵陰陽家問題探論》(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周惠菁,《由《說文》女部見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04/碩士論文)
唐永霖,《先秦陰陽思想之形成初探》(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04/碩士論文)。
陳冠明,《陰陽五行思想、原理與推算法則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2004/碩士論文)。
林宣佑,《兩漢《老子》注中之『道論』研究-以《河上公注》、《指歸》、《想爾注》為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黃明烈,《先秦兩漢社會之自殺論述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陳英梅,《兩漢鏡銘內容用字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2004/碩士論文)。
孫明芸,《秦漢勞役刑與財產刑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2004/碩士論文)。
李雅雯,《無雨問蒼天--上古秦漢之祈雨儀式及其思想底蘊》(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2004/碩士論文)。
曾清炎,《《太平經》的倫理思想》(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羅正孝,《太平經生命觀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李韶堯,《黃帝內經運氣學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莊明仁,《靈樞經水篇十二經水之研究》(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劉秋固,《《黃帝內經》的生死觀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陳台倫,《呂氏春秋政治思想的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2003/碩士論文)。
張芸芸,《《呂氏春秋》的養生思想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陳建竹,《《呂氏春秋》的治國之道》(輔仁大學/中文系/2003/碩士論文)。
巫夢虹,《《管子》四篇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謝素菁,《郭店儒簡之內聖外王思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張書豪,《漢武郊祀思想溯源》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碩士論文)。
楊蕙旖,《論《周易.繫辭傳》的道論及其認識途徑》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坂本弘子,《陰陽道與日本社會-以陰陽寮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周靜涓,《桓譚與仲長統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莊肇基,《董仲舒人副天數思想之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3/碩士論文)。
李韶堯,《黃帝內經運氣學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林超群,《《周易》之宇宙論及其人生哲學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2003/碩士論文)。
施秀貴,《兩漢人物畫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董家榮,《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碩士
論文)。
呂 枝,《先秦道家與《黃帝內經》兩者相關養生思想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溫年昌,《淮南子.兵略訓戰爭觀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碩士論文)。
鄭倩琳,《戰國時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姜智瓊,《呂氏春秋的施政理想與秦王朝的政治發展》(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陳建義,《先秦法家重農輕商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林怡玲,《試探《管子》『精氣』說中的信息科學》(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蘇怡庭,《應用五行觀點於家具設計之創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2002/碩士論文)。
李鴻儒,《《周易》爻變思想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碩士論文)。
陳明宏,《《說文》中之 巫術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碩士論文)。
李健良,《董仲舒天人哲學之研究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2002/碩士論文)。
蘇怡庭,《應用五行觀點於家具設計之創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2002/碩士論文)。
龐靜儀,《《淮南子.墬形》的地理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房慧真,《陰陽刑德研究─黃學、陰陽與黃老三者之間的交會融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陳韻雯,《《黃帝內經》系統思維與辨證醫道》(東海大學/哲學系/2001/碩士論文)。
連金峰,《《管子》思想初探》(輔仁大學/中文系/2001/碩士論文)。
林瓊婉,《陽宅天醫方與人體之互動關係》(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2001/碩士論文)。
王參賢,《中國傳統陽宅風水思想初探》(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1/碩士論文)。
陳奕瑄,《郭店楚簡五行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1/碩士論文)。
曾馨誼,《簡帛《五行》篇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1/碩士論文)。
蕭心瑩,《兩漢女樂舞者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01/碩士論文)。
郭秋馨,《先秦到兩漢之際女性特質的建構與事實》(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2001/碩士論文)。
何湘英,《中國大一統的歷史研究》(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2001/碩士論文)。
莊瑲逸,《秦漢市制探微》(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2001/碩士論文)。
王 璟,《黃老思想治身治國一體之理論研究-以《淮南子》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0/碩士論文)。
段致成,《《太平經》思想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陳一弘,《呂氏春秋名實觀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碩士論文)。
林明正,《《說文》陰陽五行觀探析及對後世字書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0/碩士論文)。
諸葛俊元,《先秦兩漢:『太一』思想的起源與演變》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碩士論文)。
段致成,《太平經思想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碩士論文)。new window
黃國財,《《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學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
黃國禎,《論董仲舒《春秋繁露》與緯書《春秋緯》之關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碩士論文)。
凌華苓,《呂氏春秋的天人觀與聖王道》(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
陳伯适,《韓非之學歸本於黃老析探》(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碩士論文)。
陳政揚,《『管子四篇』的黃老思想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new window
陳德興,《《黃帝內經》氣論思想之研究----兼論精、氣、神概念的關係》(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new window
劉馨潔,《易傳陰陽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9/碩士論 文)。
廖伯娥,《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校釋與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new window
李憶湘,《兩漢魏晉女教『四德』觀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
譚傳賢,《秦漢時期官僚分類研究-以三史〈酷吏列傳〉為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
張意文,《兩漢名教思想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碩士論文)。
林哲民,《《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
吳清輝,《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統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
莊錫濱,《管子的管理哲學》(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1998/碩士論文)。
馬 耘,《《管子》〈內業〉等四篇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
劉佳傑,《先秦音樂律名研究》(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碩士班/1998/碩士論文)。
林哲民,《《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
戴妙全,《周易美學觀探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
劉佳傑,《先秦音樂律名研究》(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碩士班/1998/碩士論文)。
劉德玲,《兩漢雅樂研究 -- 一個以典禮音樂為主的考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new window
龔韻蘅,《兩漢靈冥世界觀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1998/碩士論文)。
楊仕哲,《內經運氣之天文曆法初探》(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1997/碩士論文)。
余宗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發展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碩士論文)。
邱永春,《儒術的衰微與儒家角色的轉變 ---- 先秦到兩漢的儒學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1997/碩士論文)。
蔡盛琦,《先秦兩漢官府藏書考述》(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1997/碩士論文)。
何于菁,《東漢辭賦與政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1997/碩士論文)。
周德良,《《白虎通》讖緯思想之歷史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碩士論文)。
葉美玲,《論黃帝內經中陰陽五行之應用》(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1996/碩士論文)。
陳逸昭,《管子法治思想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1996/碩士論文)。
鄭國瑞,《《文子》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1996/碩士論文)。
黃淑貞,《《淮南子》天道觀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碩士論文)。
林美君,《日本古代王權シ陰陽道ソ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1996/碩士論文)。
趙潤昌,《戰國秦漢間重本抑末與農村財富的流失》(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6/碩士論文)。
徐禮安,《兩漢選舉制度演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1996/碩士論文)。
李介偉,《《呂氏春秋》貴生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1995/碩士論文)。
莊曙瑜,《《管子. 幼官圖》析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碩士537
論文)。
裘 正,《黃帝內經五運六氣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1995/碩士論文)。
朱俊麟,《從《易經》致用的觀點看《後漢書》儒學教化的思想》(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95/碩士論文)。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研究 -從先殷到漢》(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碩士論文)。new window
汪義麗,《帛書《五行篇》思想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 琪,《淮南子『道』之研究──天、人、治道之貫通》(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4/碩士論文)。
吳旻旻,《漢代楚辭學研究--知識主體的心靈鏡像》(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碩士論文)。
康經彪,《秦漢中央地方中樞政制與先秦政治思想之關係》(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994/碩士論文)。
陳中龍,《秦漢爰書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1994/碩士論文)。
章明德,《先秦漢語詞彙並列結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碩士論文)。
唐兆君,《《白虎通》禮制思想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碩士論文)。
蕭進銘,《《內經》認識論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93/碩士論文)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從政治史與思想史角度考察》(國立台灣大學/歷new window
史學系/1993/碩士論文)。
許信昌,《秦簡日書數術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碩士論文)。new window
梁惠卿,《董仲舒陰陽哲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92/碩士論文)。
陳宗乞,《兩漢赦宥制度考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2/碩士論文)。
黃銘亮,《先秦兩漢間夢的類型與意義-中國古代夢的迷思》(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2/碩士論文)。
趙敏芝,《《管子》戰略思想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1/碩士論文)。
蔡璧名,《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1/碩士論文)。
林明昌,《《春秋繁露》的天道觀與治道思想》(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碩士論文)。
林政言,《先秦兩漢星辰信仰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碩士論文)。
黃羨惠,《兩漢樂府古辭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碩士論文)。
楊建國,《天人感應哲學與兩漢魏晉文學思想》(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碩士論文)。
韓毓傑,《管子與子產法治思想之研究》(政治作戰學院/法律研究所/1989/碩士論文)。
李順民,《從漢代陰陽五行說與禪讓說的結合看新莽政權的建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9/碩士論文)。
黃蕙棻,《內經運氣醫學現代觀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醫藥研究所/1989/碩士論文)。
劉智妙,《《淮南子》無為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8/碩士論文)。
田甯甯,《秦漢官營手工業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碩士論文)。
劉慧珍,《周易人文精神》(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8/碩士論文)。
蔡明玲,《十三經廿五史中的音樂資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1987/碩士論文)。
高 祥,《戰國末秦漢之際黃老學說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7/碩士論文)。
曾錦華,《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淮南子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7/碩士論文)。
洪武雄,《兩漢人口移動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1986/碩士論文)。
江寶釵,《論早期文學中之生命不滅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碩士論文)。
王淳美,《兩漢民間樂府與後人擬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碩士論文)。
吳順令,《淮南子之政治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碩士論文)。
田寶玉,《兩漢民間樂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碩士論文)。
何照清,《兩漢公羊學及其對當時政治之影響》(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碩士論文)。
陳美華,《說文干支字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碩士論文)。
盧瑞容,《西漢儒家政治思想與現實政治的互動-以奏議為中心的考察》(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碩士論文)。
簡明勇,《兩漢魏晉辭賦中失志題材作品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5/碩士論文)。
施昭儀,《管子道法學述義》(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碩士論文)。
程瑋華,《陳暘樂書研究-樂律理論與雅部樂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研究所/1982/碩士論文)。
林金泉,《周秦陰陽五行家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2/碩士論文)。
王璧寰,《漢代天文學與陰陽五行說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1979/碩士論文)。
林秀惠,《管子的教育思想》(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9/碩士論文)。
鄒紀萬,《兩漢土地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79/碩士論文)。
范姜星釧,《兩漢春秋經學的傳授源流》(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9/碩士論文)。
周昌龍,《儒道陰陽三家思想的起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4/碩士論文)。
朱榮智,《兩漢文學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4/碩士論文)。
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1973/碩士論文)。new window
葉明德,《管子政治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1973/碩士論文)。
王新華,《白虎通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3/碩士論文)。
林麗雪,《漢代天人合一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1972/碩士論文)。
李偉泰,《兩漢尚書學及其對當時政治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1971/碩士論文)。new window
陳郁夫,《呂氏春秋撢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71/碩士論文)。
黃湘陽,《呂式春秋的學術思想》(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1971/碩士論文)。
劉助慶,《秦漢三國民族思想之研究 》(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系/1970/碩士論
文)。
楊志祥,《管子之富強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70/碩士論文)。

第五類:報章雜誌與網路資源

一、報章雜誌

袁良義,〈黃巾起義的作用和曹操的歷史地位〉《光明日報》,1959年5月22日。
徐知,〈漢末農民起義與曹操〉《光明日報》,1959年6月25日。
中華書局哲學組成員發表,〈史學界討論《太平經》的性質及其與太平道和黃巾起義的關係〉(《人民日報》,1960年12月15日。
〈關於《太平經》及其同黃巾關係的研究〉《人民日報》,1962年9月4日。
王澤慶,〈東漢延熹九年朱書魂瓶〉《中國文物報》,1993年11月7日,第3版。
何志國、唐光孝,〈我國最早的人體經脈漆雕〉《中國文物報》,1994年4月17日,第4版
《聯合報A1》,中華民國101年4月8日。
胡永崇,〈生男好?身心障礙比例高〉《聯合報A15》,中華民國101年4月9日。

二、網路資料:

黎志添,〈從《太平經》看貧窮和公平〉,參見道教文化資料庫,網址: http://www.taoism.org.hk/default.htm 。
黎志添,〈從《太平經》看現代生態環境問題〉,參見道教文化資料庫,網址: http://www.taoism.org.hk/default.htm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