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史上之「地理認知」:淮南子〈時則訓〉-
作者:阮忠仁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博揚文化
ISBN:9789865757403
主題關鍵詞:淮南子研究考訂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期刊論文
1.熊禮匯(1994)。淮南子寫作時間新考。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5),104-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德雄(2009)。公羊學及讖緯中的三統論。浙江學刊,2009(2),108-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國民(2006)。論董仲舒的《三統說》。文學前沿,4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來全(2002)。董仲舒三統歷史循環論質疑。廣西梧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1),17-2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高鑫(2002)。三統說與董仲舒的歷史變易思想。齊魯學刊,168,96-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夢鷗(19711100)。陰陽五行家與星曆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3),489-5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姜生(2002)。兩漢災異意識與原始道教之興起。論衡叢刊,2,254-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槃(19481200)。古社會田狩與祭祀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1),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奇棟、華學誠(2005)。《淮南子》許慎注、高誘注中的雙音節新詞。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樸民(1998)。公羊三統說與何休《春秋》王魯論。管子學刊,1998(4),32-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勞榦(19440900)。漢代社祀的源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1,49-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ivin, Nathan(2005)。Calendar Reform and Occupation Politics。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24(Suppl.),58-67。  new window
13.周振錫(1996)。《淮南子》中的音樂理論。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6(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云友(1974)。中國天文史上的一個重要發現--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五星占》。文物,1974(11),28-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余治平(2013)。論董仲舒的“三統”說。江淮論壇,2013(2),6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牟鍾鑒(1992)。道家學說與流派述要。道家文化研究,1,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士俊(2007)。證明的衝突:周公攝政與管蔡之亂。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2),107-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白光華(1995)。我對淮南子的一些看法。道家文化研究,6,192-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伊世同(1996)。北斗祭:對濮陽西水坡45號墓貝塑天文圖的再思考。中原文物,1996(2),2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先文(2005)。淮南子高誘注之注音研究。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7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立升(1992)。淮南子易道觀。道家文化研究,2,22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述春(1994)。四千年前黃河北流改道與鯀禹治水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1),7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岳慶平、鄒水傑(2004)。西漢令長群體初探。秦漢史論叢,9,95-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東晉次(2004)。關於西漢諸公分析。秦漢史論叢,9,371-3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夏季(2006)。先秦黃鐘律管考:利用現代聲學公式推測先秦黃鐘律管管徑的嘗試。自然科學史研究,25(3),239-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孫小淳(2006)。數學視野中的中國古代曆法。自然科學史研究,2006(1),83-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馬新(2004)。歷史氣候與兩漢農業的發展。秦漢史論叢,9,471-4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許倬雲(19730300)。兩周物理、天文與工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4),733-7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久金、陳美東(1974)。臨沂出土漢初古曆初探。文物,1974(3),59-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棟、曹書傑(2008)。二十世紀淮南子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1),78-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董作賓(19591000)。大唐同光四年具注曆合璧。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下),1043-10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趙吳成(2005)。河西墓室壁畫中伏羲、女姆和牛首人身、雞首人身圖像淺析。考古與文物,2005(4),6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羅國強(2004)。淮南子高誘注之析疑。株洲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4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鶴間和幸(2004)。秦漢王權與農業。秦漢史論叢,9,405-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南澤良彥(2011)。北魏と隋の明堂。哲學年報,70,133-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南澤良彥(2007)。南朝宋時代における明堂創建と謝莊の明堂歌。中國哲學論集,33,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南澤良彥(2010)。南朝齊梁時代の明堂。哲學年報,69,205-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南澤良彥(2010)。中國哲學論集。中國哲學論集,36,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南澤良彥(2012)。裴頠の「一屋之論」と南朝北朝の明堂。哲學年報,71,177-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南澤良彥(2013)。魏晉の明堂改制論と王肅の五帝説。中國思想史研究,34,106-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橋本敬造(1981)。先秦時代の星座と天文観測。東方學報,53,189-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藪內清(1969)。中國天文學の發達とその界限。東洋史研究,28(2/3),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管東貴(19601200)。中國古代的豐收祭及其與「曆年」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191-2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楊景鸘(19601200)。方相氏與大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123-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錦華(1988)。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淮南子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甘迪龍(2008)。先秦漢初月令研究(碩士論文)。香港大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金谷治(1960)。秦漢思想史研究。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蒙文通(1999)。古史甄微。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鎮豪(2001)。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班固、楊家駱、顏師古(1979)。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美東(2007)。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家駱、司馬遷(1979)。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江風(2002)。天文與社會。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具聖姬(2003)。漢代人的死亡觀。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彭振坤、古史考編委會(2003)。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曲安京(2006)。中國曆法與數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文鑫(1982)。天文考古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倬雲(1982)。求古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利慧(1999)。女媧溯源--女媧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Loewe, Michael、于振波、車今花(2005)。漢代行政記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姜亮夫(1996)。古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昭民(1985)。中華天文學發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憲邦(1990)。中國哲學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顧頡剛(1977)。史林雜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增淵龍夫(1997)。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洪世年、陳文言(1985)。中國氣象史。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1995)。鎬京西周宮室。西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烈炎(1988)。時空學說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已奈夫(1989)。漢代の神神。臨川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秦漢至隋統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丁緜孫(1989)。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基礎知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郭沫若(1982)。青銅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葛劍雄、華林甫(2004)。歷史地理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劍鳴(1992)。秦漢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羅光(1982)。中國哲學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渡邊秀方、劉侃元(1964)。中國哲學史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木鐸編輯部(1983)。中國科學文明史。臺北: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劍鳴(1998)。秦漢社會文明。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白川靜、袁林、徐喜辰(1992)。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聞玉(1995)。古代天文曆法論集。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生民(2001)。漢武帝傳。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立文(1996)。天。臺北:七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高平子(1987)。高平子天文曆學論著選。臺北: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吳振羽(1955)。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許順湛(2005)。五帝時代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樂賢(2004)。馬王堆天文書考釋。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林劍鳴(1992)。秦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孫作雲(2003)。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魏收(1979)。魏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鄧瑞全、王冠英(1998)。中國偽書綜考。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房玄齡(1979)。晉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唐君毅(1978)。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錢穆(1990)。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唐慎微、艾晟、吳家鏡(1977)。經史證類大觀本草。正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鄧文寬(2002)。敦煌吐魯番天文曆法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朱熹(1970)。詩集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鄭石平(1995)。地學五千年。台北:曉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王光祈(1989)。中國音樂史。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Barnes, Harry Elmer、董之學(1975)。新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中國天文學史整理研究小組(1981)。中國天文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魏啟鵬(20000000)。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何新(1987)。諸神的起源--中國古神話與歷史。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孫廣德(1994)。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錢穆(2005)。秦漢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鄭良樹(2001)。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戴德、王聘珍、王文錦(1987)。大戴禮記解詁。漢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李定生、徐慧君、文子(2004)。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陳槃(1991)。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俞曉群(1995)。數術探秘:數在中國古代的神秘意義。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陸思賢(1998)。神話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饒宗頤(2009)。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蔣伯潛(1948)。諸子通考。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顧頡剛(1994)。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鄭玄、孔穎達(1989)。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陳夢家(2004)。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魏徵(1979)。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陳遵媯(1984)。中國天文學史。台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Rolston, Holmes III、王瑞香(1998)。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傅佩榮(1988)。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侯外廬(1960)。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楊寬(1999)。西周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屈萬里(1983)。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顧頡剛(1995)。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高國潘(1999)。中國巫術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許倬雲(1984)。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羅根澤(1981)。管子探源。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藪內清(1969)。中國の天文曆法。東京:平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徐旭生(2003)。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彭衛、楊振紅、陳高華、徐吉軍(2002)。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丁原植(1999)。《淮南子》與《文子》考辨。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吳光(1985)。黃老之學通論。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李學勤(2001)。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劉鋒(1994)。道教的起源與形成。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蕭興華(1995)。中國音樂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李鼎祚(1996)。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李零(2001)。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陸思賢、李迪(2000)。天文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趙雲田(2003)。北疆通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陳美東(2003)。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王蘧常(1987)。諸子學派要詮。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丁原植(19990000)。《文子》資料探索。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董作賓(1977)。董作賓先生全集. 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新城新藏、沈璿(1936)。中國上古天文。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董仲舒、蘇輿(1992)。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李增(19970000)。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Chan, Wing-tsit(1973)。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1.池田知久、王啟發(2005)。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1964)。春秋三傳。台北市:啟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王弼、孔穎達(1984)。周易注疏。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朱右曾(1972)。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市: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姚振宗(1967)。漢書藝文志拾補。台北市: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孫星衍(1959)。史記三書釋疑。台北市: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孫星衍、馮翼(1979)。神農本草經。台南市:綜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許慎、段玉裁(1987)。說文解字注。台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台北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陳立(1972)。白虎通疏證。台北市: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惠棟(1972)。明堂大道錄。台北市: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董作賓(1977)。董作賓先生全集乙編。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劉安、楊樹達(1986)。淮南子證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劉安、葉德輝。淮南鴻烈解閒詁。長沙:葉氏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劉安、劉文典(1977)。淮南鴻烈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蔡邕(1986)。月令問答。京都市: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蔡邕(1986)。明堂月令論。京都市: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鄭玄(1974)。禮記鄭注。台北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鄭玄(1966)。周禮鄭注。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戴聖、王夢鷗(1976)。禮記校證。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瀧川龜太郎(1977)。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市: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人文雜誌編輯部(1983)。西周史研究。西安市:人文雜誌編輯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王增永(2005)。華夏文化源流考。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王宇信(2007)。西周史話。北京市: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四川大禹研究會(1993)。大禹與夏文化研究。成都市:巴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田崎仁義、王學文(1981)。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及制度。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任繼愈(1990)。中國哲學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江曉原(1995)。天學原真。台北市:洪業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牟鐘鑑(1987)。吕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濟南市:齊鲁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吳家洛(1982)。中國度量衡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宋豫秦(2002)。中國文明起源的人地關係簡論。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李增(1992)。淮南子。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李申(1996)。老子與道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金惠(1984)。創造歴史的漢武帝。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徐復觀(2002)。徐復觀論經學史二種: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莊春波(2001)。漢武帝評傅。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郭偉川(1998)。周公攝政與西周史事論集。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陳遵媯(1955)。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北京市: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惠煥章、陳戰鵬(2004)。軒轅氏百謎。西安市:陝西旅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黃明信(2002)。西藏的天文曆算。青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楊寬(1977)。戰國史。台北市:谷風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楊東蓴(1979)。中國學術史講話。台北市:盤庚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楊聯陞(1982)。漢學論評集。台北市: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鈴木、麥康納、何穎怡(2000)。神聖的平衡:重尋人類自然的定位。台北市:商業週刊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劉金沂、趙澄秋(1990)。中國古代天文學史略。石家莊市: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劉昭民(1994)。中國歷史上氣候變遷。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中國天文學史文集編輯組(1981)。中國天文學史文集。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盧央(2008)。中國古代星占術。北京市: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藍勇(2004)。中國歷史地理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關立行、關立言(2007)。春秋時期魯國曆法研究。北京市:電子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顧詰剛。中國古史研究(古史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錢穆(1977)。司馬遷生年考。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守屋美都雄(1963)。中国古歳時記の研究:資料復元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市:帝国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武內義雄(1960)。中国思想史。東京市: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島邦男(2004)。五行思想と礼記月令の研究。東京市: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飯島忠夫(1939)。支那古代史と天文学。東京市:恒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Yang, Lien-sheng(1971)。Money and Credit in China--A Short History。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58.西嶋定生、武尚清(2004)。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尹盛平(2005)。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陳遵媯(1982)。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張培瑜(2007)。中國古代曆法。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徐復觀(1976)。增訂兩漢思想史。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新城新藏、沈璿(1933)。東洋天文學史研究。中華學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王鍔(2007)。《禮記》成書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葉達雄(1982)。西周政治史研究。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張廣志(2007)。西周史與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馮鐵流(2005)。先秦諸子學派源流考。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屈萬里(1983)。尚書集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李零(2001)。中國方術考。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周桂鈿(2000)。秦漢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金春鋒(1987)。漢代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劉安、高誘(1976)。淮南鴻烈解。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王充、黃暉、劉盼遂(1990)。論衡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賈誼、閻振益、鍾夏(2000)。新書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史史料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丁原植(19990000)。文子新論。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黃懷信(2006)。逸周書校補注譯。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黃懷信、李學勤(2007)。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馮時(2001)。中國天文考古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薄樹人、石雲里、孫小淳、胡鐵珠、馮時、鹿通(1996)。中國天文學史。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汪中(1970)。述學。廣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劉安、高誘、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管仲、安井衡(1976)。管子纂詁。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劉安、張雙棣(1997)。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馬岡(1977)。中國思想史資料導引。臺北:牧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戴德、黃懷信、孔德立、周海立(2005)。大戴禮記彙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守屋美都雄(1952)。荊楚歳時記の資料的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起釪(1997)。由周初諸誥作者論周公稱王的問題。古史續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聯陞、段昌國(1976)。傳統中國政府對城市商人的統制。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聞一多(1975)。伏羲考。神話與詩。台中:藍燈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邵望平(2002)。禹貢九州的考古學研究。夏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寬(200307)。月令考。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國維(1975)。明堂廟寢通考。觀堂集林。台北: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Eberhard, Wolfram、劉紉尼(1976)。漢代天文學與天文學家的政治功能。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聯陞、彭剛、程剛(2007)。中華帝國的作息時間表。中國制度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新(1987)。論五行說的來源。諸神的起源.附錄。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莊愚(1983)。從星位歲差論證幾部古典著作的星象年代及成書年代。科技史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勞榦(1976)。禮經制度與漢代宮室。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鳴盛(1979)。十七史商榷。王鳴盛讀書筆記十七種。臺北:鼎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穆(1978)。劉向歆父子年譜。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鳴盛(1979)。娥術編。王鳴盛讀書筆記十七種。台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司馬彪(1978)。續漢書志。後漢書。台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俞樾(1973)。淮南內經平讓。諸子評議。台北市: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邕(1986)。月令章句。京都市: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錢大昕(1979)。十駕齋養新錄。錢大新讀書筆記廿九種。台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錢大昕(1979)。廿二史考異。錢大新讀書筆記廿九種。台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胡適(1971)。淮南王書。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寬(1938)。中國上古史導論。中國古史研究(古史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健民、梁柱、王勝利(1983)。曾侯乙墓出土二十八宿青龍白虎圖象。文史集林。台北市: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成中英(1986)。邁向和諧化辯證觀的建立:和諧及衝突在中國哲學內的地位。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討。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拉爾(1992)。中國人思維中的時間經驗知覺與歷史觀。文化與時間。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芮逸夫(1989)。苗族的洪水故事與伏羲女媧的傳說。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台北市: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胡適。諸子不出於王官論。胡適文存。洛陽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孫作雲(2003)。中國古代圖騰研究。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研究。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高平子(1979)。中國古代天文學鳥瞰。中國科技文明論集。台北市:牧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汝舟(1987)。中國古代天文曆法表解。二毋室古代天文曆法論叢。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久金、陳美東(1989)。從元光曆及馬王堆帛書天文資料試探顓頊曆問題。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勞榦(20060000)。秦郡的建置及其與漢郡之比較。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黃展岳(1999)。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的位置及其有關問題。先秦兩漢考古與文化。台北市: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裘錫圭(1983)。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史集林。台北市: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管東貴(1981)。漢代邊塞眷廩的範圍與分級。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台北市: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齊思和(1982)。五行說之起源。文史集林。台北市: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鄧文寬(2010)。吐魯番出土「伏羲女媧畫幡」考祈。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錢寶琮(1983)。從春秋到明末的曆法沿革。錢寶琮科學史論文選集。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羅福頤(1980)。臨沂漢簡概述。文史集林。台北市: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譚戒甫。思孟「五行」考。中國古史研究(古史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嚴敦傑(1989)。說四分曆。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顧頡剛(1967)。春秋時代的縣。中國上古史論文選輯。台北市:台聯國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飯島忠夫(1979)。天文暦法と陰陽五行説。飯島忠夫著作集。東京市:第一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Creel, H. G.(1967)。The Beginning of Bureaucracy in China: The Origin of the Hsien。中國上古史論文選輯。台聯國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管貴東(1977)。中國古代十日神話之研究。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