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揚才政策理念及政策推動之研究
作者:林純真
作者(外文):Lin, Chun-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黃政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教育政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揚才政策分析educational policy12-year Basic Educationadaptive talent developmentpolicy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研究在探討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政策理念及政策推動情形,採用訪談並佐以文件分析方式,進行實證性之研究、適性揚才政策之形成和脈絡、適性揚才理念及政策方案意涵之認知、政策推動歷程影響因素之了解及推動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理念政策之情形、困難與解決策略等看法與意見之瞭解。受訪者共有15位,以立意抽樣,在「中央政策參與者」部份,以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諮詢委員會成員為主要訪談對象選取來源,計訪談5人;「地方政策參與者」部份,以屏東縣為主要訪談對象選取來源,計訪談4人;「學校與利害團體」部份,以屏東縣新埤國中為主要深度訪談對象選取來源,計訪談6人。訪談資料部分,則以錄音記錄訪談過程,並於訪談完成後將錄音內容轉譯成文字稿,再依重點加以歸類整理、編碼及分析,並佐以分析「中央政策制定參與者」、「地方政府制定參與者」及「學校」等推動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政策之文件據以形成研究結論。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政策形成的最主要影響因素為「中央政策方案形成歷時雖久,卻未結合時勢
背景、因地制宜,使地方與學校產生方案理念共識」。二、十二年國教政策推動
的最大影響與挑戰因素為「入學制度改變、社會氛圍暨家長對升學的觀念與價值
觀」、「弱勢偏遠地區學生受限經濟與文化不利」二項。三、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
政策理念的確切意涵仍待釐清。四、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政策方案的適切性表覝
在「性向探索、適性輔導及幫忙學生找出個人興趣」。五、實踐十二年國教適性
揚才政策能讓學生多元表現、適性發展、建立破除分數迷思的社會價值觀。六、
實施彈性學習節數規劃跨區技藝教育、發展理念學校建立共同信念的策略,可解
決學校推動十二年國教政策的困境。七、檢驗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政策推動評
價,政策推動執行之效果仍待努力。
本研究分別對「教育行政單位」、「地方教育行政單位」及「國中學校實踐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政策方案」等三個角度提出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al of “Adaptive Talent Development” in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nterviewing, aided with documentary analysis, is used in this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this policy, the contex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the difficulties, the solutions, and the extent of its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The subjects are fifteen persons. Purposive sampling is adopted. In the section of “Central Policy Participants”, there are 5 subjects. They are member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onsulting Committee of Minister of Education. In the section of “Local Policy Participants”, there are 4 subjects, mostly from Pingtung County. In the section of “School and Stakeholder Organizations”, there are 6 subjects, mostly from Sinpi Junior High School in Pingtung County.
The process of interviewing is recorded. After the interviewing, the recording is transcribed into text script. Then, the classification, coding and analysis are done, accompanied with the documentary analysis of documents related with “Central policy participants”, “Local policy participants”, and “schools” in 12-year Basic Education to form the result and conclusio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major factor that affects this policy formation is that “the policy from central government didn’t take timing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couldn’t bring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schools to reach a consensus, though the formation takes long time.”
2. There are two greatest affecting factors that challenge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One includes the change of entrance system to high schools o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atmosphere of the society, and parents’ opinion and value towards the entrance system. The other one is that the minority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re limited by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feriority.
3. The precise content of “Adaptive Talent Development” as central ideal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should be clarified.
4. The applicability of “Adaptive Talent Development” as central ideal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falls on “talent exploring”, “talent developing”, and “helping students find out their interests.”
5. The practice of “Adaptive Talent Development” as central ideal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an promote students’ multiple performance, talent development, and this can break the social value of “score-first” myth.
6. Alternative learning periods can be used to design cross-reg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velop ideal schools to develop strategies of common ideals and this might eliminate the difficulty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7. To examine the Adaptive Talent Development policy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the effect still needs more effort to enhance.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A.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B. For Schools that practic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 For further studies.
中文部份
人才培育指導委員會(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初稿)。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
巨克毅(1994)。當代社會正義理論之研究。共同學科期刊,3,255-276。
尹玫君 (1996)。遠距教學系統應用於國民小學之研究:教學策略與學習行為。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尹玫君 (200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各科教學的實施模式。九年一貫新思維。
石元康(1995)。當代自由主義理論。臺北市:聯經。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學 (修訂三版)。臺北市:巨流。
立法院法制局(2004)。文教政策與立法研究。臺北市:立法院法制局。
王為國(2005)。適性教學的回顧與展望。課程與教學,8(1),97-110。
王瑞慶(2013)。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政策論證分析。國會月刊,41(6),55-67。
朱玉仿、陳清溪(2006)。2005年臺灣地區民眾對重要教育議題看法之調查。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33。
沈姍姍(2006)。貧窮與教育關係之探討:兼論我國相關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35-61。
李然堯(2003)。關於「十二年國教」的一些說明。教育研究月刊,115,32-39。
李然堯(2006)。我國後期中等教育分流機制與生涯輔導之檢討。中等教育,57(6)。
吳老德(2000)。正義理論與福利國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1997)。教育選擇權。教育資料與研究,16,82。
吳清山、高家斌(2005)。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3,55-63。
吳清山、高家斌(2006)。臺灣中等教育改革分析1994-2007年。教育資料集刊第三十四輯-中等教育,23(1)。
吳清山(2006)。教育法規。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08)。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第三版)。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佑(2012)。教育名詞:十二年國教。教育資料與研究,104,181-182。
汪正洋(2012)。圖解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李惠銘(2012)。12年國教開啟的世界與未來-學校的因應與實踐。   http://12basic.edu.tw/?les/十二年國教開啟的世界與未來.pdf。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臺北市:台灣書店。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生傳(1988)。新教學理論與策略:自由開放社會中的個別化教學與後個別化教學。臺北市:五南。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J. Dewey)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宜真(2012,11月)。國中及高中職教師對12年國教看法的問卷調查結果。2020教育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進材(2006)。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 (2011)。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林香河(2011)。教學高手。臺北市:五南。
林新發、鄧珮秀(200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關鍵議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09,25-51。
姜文閔(1992)。Dewey, J.經驗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徐明珠(2002)。國教要向下扎根向上提升。2013年8月9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B-091-034.htm
徐明珠(2003)。釐清十二年國教爭議問題。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8月9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51.htm
袁振國主編(2010)。教育政策學 Educational Policy。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芳全(1994)。教育政策。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芳全(1998)。最新教育政策評析。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芳全(2006)。教育政策規劃。臺北市:心理。
張明文(2010)。談免試升學制度—專訪教育部中教司張明文司長。中等教育,61(4),8-10。
莊明貞(2006)。英國近期課程政策變革及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48,26-34。
張鈿富(1996)。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張鈿富、張奕華、蕭霖、林素鈺(2004)。國民中學畢業生免試入學高級中等學校之研究—子計畫一:理論基礎與國際比較。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委託專案期中報告。未出版。
張鈿富、林素鈺 (2006)。十二年國民教育之定義與詮釋。研習資訊,23(1),5-11。
張福建(1993)。社會正義的判準: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的洞見。律師通訊,166,44-47。
許菊芳譯(1996)。教育──最後理想國。天下雜誌,11,224-227。
秦夢群、莊玉鈴(2010)。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政策之分析與建議。臺灣教育,662,2-10。
張嘉育(2011)。課程政策。新北市:冠學文化。
張德銳(2000)。美國學校選擇政策的實施經驗與啟示。楊思偉主編:家長學校選擇權。臺北市:商鼎。
張慶勳(2002)。國民教育概念之評析,教育政策論壇,5(2),123-136。
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資料實錄。臺北市:李然堯。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21世紀教育的教育遠景。臺北市:
李然堯。
教育部(1999)。教育基本法。
教育部(2003a)。2003年全國教育會議資料。臺北市:楊思偉。
教育部(2003b)。2003年全國教育會議資料實錄。臺北市:楊思偉。
教育部(2011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不論免試、特色招生均提供學生適性教育。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p=4882&pages=1&unit_sn=14&d_1=99-08-31&d_2=100-12-31
教育部(2011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取自 http://140.111.34.179/files/%e5%8d%81%e4%ba%8c%e5%b9 %b4%e5%9c%8b%e6%95%99%e7%9b%b8%e9%97%9c%e8%aa%aa%e5%b8%96(%e5%ae%8c%e6%95%b4%e7%89%88).doc
教育部(2011c)。全國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揚才宣導教材。http://
web.asvs.tn.edu.tw/userfiles/%E6%95%99%E5%8B%99%E8%99%95/%E6%B4%BB%E5%8B%95%E6%88%90%E6%9E%9C/%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5%AE%A3%E5%B0%8E%E6%95%99%E6%9D%90%EF%BC%8D%E9%81%A9%E6%80%A7%E6%8F%9A%E6%89%8D.pdf
教育部(2011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規劃方向。http://12basic.edu.tw/NewDetail.php?Seq=120
教育部(2012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說明暨各方案執行展示活動手冊。
教育部(2012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開啟孩子的無限可能」宣導手冊。
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草案)說明手冊。
陳伯璋、周志宏、李坤崇、吳武雄(2003)。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理論基礎及比較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縣: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陳奎憙(1980)。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淑敏、廖遠光(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民意調查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1-29。
陳清溪 (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研究文獻集萃。研習資訊,24(2),85-93。
許彩禪(2004)。法國中等教育。收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209-270。高雄市:復文。
黃碧智(2004)。英國中等教育。收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271-310。高雄市:復文。
楊思偉(1999)。日本教育。臺北市:商鼎文化。
楊思偉(2008)。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
楊思偉(2003)。十二年國民教育推動模式之初步構想。教育探索,16,2-11。
楊思偉、施明發、許照庸、黃棋楓、黃文振(2003)。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辦理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
楊思偉、王如哲 (2004)。比較教育。臺北市:空大。
楊思偉、張芳全、蔡進雄、陳盛賢(2004)。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方案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先前工作暨行政小組。
楊思偉 (2004)。規劃十二年國民教育理論之分析。教師天地,128,64-71。
楊思偉 (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2),1-31。
楊朝祥(2008)。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4)。
楊朝祥(2011)。預應十二年國教,後期中等教育何去何從。教育資料集刊,34(46),1-26。
楊朝祥(2013)。釐清十二年國教政策爭議。教育資料與研究,109,1-24。
楊深坑(2010)。預應十二年國教,後期中等教育何去何從。教育資料集刊,46,1-26。
楊塋(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討。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主編(2008)。課程評鑑—理念、研究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主編(2012)。十二年國教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與方向的期許。臺北市:五南。
溫明麗(2000)。教育理念與實踐Q&A。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明學、林信志(2012)。2011-2012 臺灣地區民眾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議題看法之調查研究。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潘慧玲、楊深坑、周祝瑛、洪仁進、楊思偉、吳清山、吳明振、蔡清華(2003)。教育改革的策略與願景。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教育發展的新方向,222-246。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1991)。「延長十二年國教」政策之檢討。師友月刊,268,48-49。
鄭崇趁(2002)。系統化深思延長國教問題。2013年4月25日,取自http://www.cdn.com.tw/daily/2002/07/10/text/910710c7.htm
謝斐敦(2004)。德國中等教育。收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163-208。高雄市:復文。
戴華、鄭曉時主編(1991)。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韓繼成(2006)。十二年國教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44,85-97。
二、英文部份
Ball,W.J.(1995).A Pragmatic Framework for the Evaluation of Policy Arguments. Policy studies Review,14,3-24.
Burden, P. R., & Byrd, D. M. (2007). Methods for effective teaching:promoting K-12 student understanding. Boston: Pearson.
Coleman, J. S.(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 Westview Press, Inc.
Dunn,W.N.(2008).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1998).Basic education act 628/1998. Retrieved from http://www.finlex.fi/en/laki/kaannokset/1998/en19980628.pdf,
Gregory, G. H., & Chapman, C. (2007).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one size doesn't fit all (2nd ed.). Thousand Oaks, Calif.: Corwin Press.
Levin , H. M.(1976).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in Western. Europe. Social Problems.pp.148-172.
Legard,R.,Keegan,J.,& Ward, K.(2003).In-depth interviews. In J. Ritchie & J. Lewis(Eds.).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pp. 138-169).London, UK: Sage.
Miller,L.P & Gordon, E.W.(eds)(1974).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NY:AMS Press.
Ministy, E. (1999). The seven complex lessons in eductation for the futute. Helsinki, Finnish: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zation.
Rawls,J.(1971).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 (1974). The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Ritchie, J., Spencer, L., & O’Connor, W.(2003). Carrying out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Ritchie & J. Lewis(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pp. 219-263). London, UK: Sage.
Rubin, A.,& Babbie, E.(2001).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Belmont, CA: Wadsworth.
Seidman, I. E.(1991).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aylor,S.et al.(1997).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London :
Routledge.
Tomlinson, C. A. (2005). The differentiated classroom: Responding to the needs of all learner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Merrill Prentice Hall.
UNESCO(2005) Length and starting 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school years 1998/1999 to 2004/2005。2013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uis.unesco.org/TEMPLATE/html/Exceltables/education/compulsory.xls.
Young,I.M.(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