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物質文化的展示觀
書刊名:科技博物
作者:陳玫岑
出版日期:2001
卷期:5:3
頁次:頁60-70
主題關鍵詞:物質文化的展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
  • 點閱點閱:8
     常見有關生活科技的早期物件、器物展示,多將該器物從原生情境中抽離,以線性靜態陳列方式呈現,如此往往忽略了社會文化的脈絡性。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s)的研究方式探討了物質與人類行為之間的互動與器物背後的文化意涵,這個概念正是博物館展示中所應該呈現的部份。本文便是以物質文化的研究觀點來探討科技文物的展示應完整呈現生活脈絡、社會環境、器物本體及製作技術等層面;文中並以籌劃中的「思想起-臺灣光復初期生活科技展」為例做相關說明。
期刊論文
1.陳玫岑(1999)。從人類行為觀點看科學博物館展示--展示儀式性探討。科技博物,3(6),36-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嵩山(1992)。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台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炯仁(1995)。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其偉(1991)。文化人類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金財(1998)。台灣懷舊之旅--古早台灣人的生活紀實。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光宇(1977)。人類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明清研究會(1999)。「物質文化、日常生活與中國」專題之大綱,http://www.sinica.edu.tw/~mingching/。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潘魯生(1992)。論民間工藝造物的基本功能。中國民間美術--文化國寶。臺北市:漢聲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韶瑩(2000)。博物館的展示取向與呈現。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文化設施專業人員訓練--文化設施展示規劃研習班研習手冊。台中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筱峰(1999)。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