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權力與翻譯--晚清翻譯活動贊助人的考察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王宏志
作者(外文):Wong, Lawrence Wang-chi
出版日期:2001
卷期:30:7=355
頁次:頁93-127
主題關鍵詞:翻譯研究晚清林則徐奕訢嚴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1
     本文借助翻譯研究理論家勒菲弗爾在八十年代後期提出的「贊助人」理論,嘗試以林則徐、奕訴以及嚴復/吳汝綸作個案,探討「贊助人「在晚清翻譯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並闡明社會中權力架構對翻譯的影響。在過去,「贊助人」與翻譯活動的關係一向受到忽視,以致沒法解釋一些重要現象,例如林則徐和奕訢同樣面對強大的反對聲音,但由於他們作為「贊助人」的權力不同,因而成敗也有別;另外如嚴復這樣具備了極優秀翻譯條件的譯者,卻需積極尋求「贊助人」的協助,才能成功推介自己的作品。
Other
1.魯迅(1981)。關於翻譯的通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永俁(1985)。論林則徐組織的迻譯工作。福州。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魏源。海國圖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東元(1992)。洋務運動史。武漢: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良騏(1980)。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一山(1963)。清代通史(第3冊)。清代通史(第3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剛德(1983)。客座偶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efevere, André(1992)。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rame。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7.石介(1984)。徂萊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炳燮(1968)。毋自欺室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細珠(2000)。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立亭(1996)。晚清巨人傳:嚴復。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鐵崖(1957)。中外舊約章彙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熊月之(1994)。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方苞、劉季高(1983)。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則徐、中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現代史教研組、中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現代史研究室(1965)。林則徐集.奏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嚴復、王栻(1986)。嚴復集:書信。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梁啟超(1990)。介紹新著《原富》。嚴復研究資料。福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勝燐(1990)。林則徐與鴉片戰爭論稿。林則徐與鴉片戰爭論稿。廣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78)。科爾迪埃:1860年中國之征。第二次鴉片戰爭(第六冊)。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78)。英使為約期辭別去津事照會。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五冊)。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周積明(1996)。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啟動。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賀麟(1982)。嚴復的翻譯。論嚴復與嚴譯名著。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郁達夫(1984)。讀了璫生的譯詩而論及於翻譯。翻譯論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嚴璩(1986)。侯官嚴先生年譜。嚴復集(第5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寶琛(1986)。清故資政大夫海軍協都統嚴君墓志銘。嚴復集(第5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嚴復(1986)。送陳彤卣歸閩。嚴復集(第2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胡適(1993)。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關愛和(1998)。古典主義的終結:桐城派與「五四」新文學。古典主義的終結:桐城派與「五四」新文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66)。四國新檔,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65)。責令澳門葡人驅逐英人情形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65)。奉旨革斥自請處分摺,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雲龍(1968)。籌辦夷務始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籌辦夷務始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清)魏源(1976)。道光洋艦征撫記,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清)姚瑩。與余小坡言西事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清)徐珂(1984)。宮閥類,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58)。光緒二十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刑部郎中沈瑞琳摺,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清)李慈銘(1964)。越縵堂日記(第二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丁韙良(1957)。同文館記,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61)。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五日總理各國事務奕訢等摺,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65)。英人非不可制應嚴諭將英船新到煙土查明全繳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89)。翁同龢日記(第一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清)吳汝綸(1990)。答薛叔耘,合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兆符(1935)。《方望溪先生全集》序,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中國史學會(1957)。林則徐日記。鴉片戰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鼐(1936)。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文集。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