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翻譯、語文實踐與國族想像-以嚴復、梁啟超、胡適為觀察核心
作者:林碧琴
作者(外文):Lin, Pi-Chi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指導教授:江寶釵
龔顯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晚清翻譯嚴復梁啟超胡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5
本文以嚴復、梁啟超、胡適三位為觀察核心,探討晚清中國留學生為何又如何透過翻譯和語文實踐將國族概念於中國再現,以及相關的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殖民與抵抗的權力關係。經過以譯者為中心的文化研究、以及跨語際實踐的文學研究的兩個觀察視角,得到以下結論:留學生是晚清中國繼傳教士、口岸知識分子而起的新文化譯介主體,中、西方政府都試圖控制其意識形態,以競逐重寫中國的權力。甲午戰後,嚴復在中國維新、守舊以及西方傳教士改革方案之外,提出由國民身體改造國族的選擇。梁啟超受嚴復譯介思想啟發,並於流亡日本時,受日譯西書影響,擴大透過使用新語言、新詞彙、新文體,藉報刊、小說等傳播媒介,建構有共同國族想像的國民群體。晚清小說則因嚴、梁期許,受外國政治小說影響,承擔啟蒙國民使命,小說自身文學個性因而未能得到良好實現。民國之後,胡適藉白話文學革命,達致國民精神解放與思想自由,並以譯介承載新時代所需精神的西方文學,為中國文學典範,以建構平等、民主的現代國族。
The main string of this thesis is going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by Yan Fu, Liang Qichao and Hu Shi. Within their view point, we can realize the influence which was consolidation of the nationalism through foreig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by returned students at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we can gather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lonial and anticolonial.
The conclusion was made by translator's cultural research and cross-language literary research.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turned students are the main translators of new cultural whom were the successors of missionary and harbor intellectual. And, all governments, China and the others, were try to control the returned students’ ideology to make overall influence.
Sino-Japanese war, Yan Fu suggest the reformation of the nation and nationalism by the citizen themselves which was differ from the China restoration and the reform program by the conservatives and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Liang translating ideas was inspired by Yan Fu. And during the exile in Japan, Liang was influenced by the west publication which was translated in Japanese. For expanding the new knowledge and the concept of nationalism, Liang used variety of publications like newspapers, novels as media to publish the new concept by new language, new vocabulary.
The fiction at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expected the mission to educate Chinese people by Yan and Liang. Therefor the literature of novel was no well developing.
And at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u Shi used vernacular literary revolution to achieve liberty of thinking and publication.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與專書論文
《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
〔日〕中山茂:《近世日本の科學思想思想》,東京:講談社,1993。
〔日〕狹間直樹:《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日〕實藤惠秀:《中國人日本留學史》,北京:三聯書店,1983。
〔日〕福澤諭吉作,楊永良翻譯:《福澤諭吉自傳:一個影響日本近代化至鉅的頑童》,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日〕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出版社,2001。
〔日〕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出版,2004。
〔美〕Benjamin, Walter 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
〔美〕李文森:《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美〕周明之著,雷頤譯:《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美〕柯文:《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美〕德雷克著、任復興譯:《徐繼畬及其《環瀛志略》》(北京:文津出版社,1990)。
〔德〕霍克海默、〔德〕阿道爾諾著,渠敬東、曹衛東譯:《啟蒙辯證法:哲學斷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Philip Wilson Pitcher,陳國強譯:《一個中國首次開埠港口的歷史與事實》,上海:中國基督教衛理公會出版社,1912。
丁文江、趙豐田:《梁任公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頁167。
丁守和主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上海圖書館編:《汪康年師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64。
于桂芬:《西學東漸:中日攝取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
中美關係史叢書編委會:《中美關係史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
中國史學會:《戊戌變法》,上海:神州國光社,1953。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中國史學會:《洋務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胡適往來書信選》,北京:中華書局,1979。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三篇太平天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孔慧怡:《翻譯.文學.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文慶等纂輯:《籌辦夷務始末》,北京:北平故宮博物館影印出版,1930年。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王中江:《嚴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new window
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new window
王克非:《中日近代對西方哲學思想的攝取:嚴復與日本啟蒙學者》,台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王宏志:《重釋「信達雅」:二十世紀中國翻譯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
王宏志:《翻譯與文學之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王甯:《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王爾敏:《中國近代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1978。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7。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王蓬常:《嚴幾道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
王韜:《弢園尺牘》,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59。
王韜:《弢園文新編》,北京:三聯書店,1998。
王韜:《弢園文錄外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包遵彭:《中國海軍史》,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0。
史和、姚福申、葉翠娣編:《中國近代報刊名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史華茲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
民國叢書,第三編:《翻譯論集》,上海:西風社,1940年版影印。
石錦:《中國現代化運動與清末留日學生》,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
立鶴:《清末留學教育》,台北:三民書局,1973。
任建樹等編:《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朱星:《中國語言學史》,台北:洪葉文化,1995。
江義華主編:《中華文化通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朱壽朋:《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58。
何曉夏、史靜寰:《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余英時:《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思想再認識》,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李文革:《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 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new window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台北:書林,2008。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75。
李喜所:《百年家族-梁啟超》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1。
李喜所:《近代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李華川:《晚清一個外交官的文化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李奭學:《經史子集:翻譯、文學與文化劄記》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5。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汪一駒著,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1。
沈予:《日本大陸政策史1868-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沈衛威:《無地自由-胡適傳》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沈蘇儒:《論信達雅:嚴復的翻譯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
呂實強:《王韜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78。
卓南生:《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台北:里仁書局,1982。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北京:中國廣播出版社,1992。
周谷編著:《胡適、葉公超使美外交文件手稿》,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周佳榮:《新民與復興-近代中國思想論》,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9。
周佳榮:《言論界之驕子:梁啟超與新民叢報》,香港:中華書局,2005。
周振甫:《嚴復思想述評》,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7。
周策縱原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1984。
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著,李德鳳編譯:《翻譯學導論:理論與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
林子勛:《中國留學教育史-1847至1975》,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6。
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
阿英:《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台北:新文豐,1989。
侯宜杰:《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姚崧齡:《影響我國維新的幾個人物》,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1。
胡適著,季羨林編:《胡適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適:《胡適演講集三》,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6。
胡適:《四十自述》,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3。
胡適:《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胡適:《白話文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10。
胡適撰,周質平編:《不思量自難忘一胡適給韋蓮司的信》,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
食貨月刊社編輯委員會編:《陶希聖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79。
夏曉虹:《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孫中山:《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孫藝風:《視角.闡述.文化》,北京:清華大學,2004。
容閎:《西學東漸記》,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徐光啟:《徐光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禾出版社,1991。
海恩波著,簡又文譯:《傳教偉人馬禮遜》,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60。
祝振華:《口頭傳播學》,台北:大聖書局印行,1992。
秦經國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耿雲志,歐陽哲生編:《胡適書信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袁銘逸:《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77。
高平叔:《蔡元培年譜長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高宗魯:《中國留美幼童書信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
高時良主編:《中國教會學校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康有為:《戊戌變法》,北京:神州國光社,1953。
康有為:《大同書》,台北:世界書局,1958。
康有為:《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台北:宏業書局,1976。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0。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new window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new window
張朋園:《知識分子與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
張朋園:《梁啟超與民國政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new window
張海林:《王韜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張繼:《張溥泉先生全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1。
張灝:《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
曹伯言:《胡適日記全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8。
梁啟超:《清議報全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台北:中華書局,1989。
梁啟超:《新民說》,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書局出版社,2008。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梁景和:《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梁實秋:《浪漫的與古典的》,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
孫應祥編:《嚴復年譜》,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03。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論嚴復與嚴譯名著》,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許長安撰:《語文現代化先驅盧戇章》,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
許紀霖:《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1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許寶強,袁偉:《語言與翻譯的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郭正昭:《嚴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郭廷以:《四國新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郭廷以:《郭嵩燾先生年譜》,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
郭廷以:《俄帝侵略中國簡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
郭嵩燾:《郭嵩燾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郭瑞明:《廈門人物-海外篇》,廈門:鷺江出版社,1999。
陳子褒:《教育遺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陳平原主編:《『演說現場』 的復原與闡釋-現代學者演說現場叢書》,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2007。
陳平原:《千年文脈的接續與轉化》,香港:三聯書店,2008。
陳永國編:《翻譯與後現代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
陳玉申:《晚清報業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陳季同著,黃興濤等譯:《中國人自畫像》,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聯書店,1992。
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陳學恂,田正平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陳錚編:《黃遵憲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
陶文釗,何興強:《中美關係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單德興:《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出版社,2009。
復旦大學語言研究室編:《陳望道語文論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惲毓鼎著,史曉風整理:《惲毓鼎澄齊日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上海:上海書店,1989。
舒衡哲:《中國啟蒙運動》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費正清主編,劉敬坤,潘君拯主譯:《晚清劍橋中國史》,台北:南天書局,1999。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4。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new window
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new window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new window
鄒振環:《西方傳教士與晚清西史東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楊伯俊:《論語譯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2。
楊聯芬:《晚清到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福州市紀念嚴復誕辰140周年活動籌備組編:《嚴復誕辰140周年紀念活動專輯》,福州,1994。
福柯著,嚴鋒譯:《權力的眼睛-傅柯訪談錄》,北京:三聯書店,1999。
福建省嚴復研究會編:《93年嚴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5。
福澤諭吉著、群力譯:《勸學篇》,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趙稀方:《翻譯現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譯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8。
劉夢溪主編:《康有為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史》,台北:三民書局,1983。
潘玉田,陳永剛:《中西文獻交流史》,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蔡元培:《蔡元培自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
蔡建國:《蔡元培先生紀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蔣夢麟:《西潮》,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90。
鄧嗣禹:《《勸世良言》與太平天國革命之關係》,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
鄭大華:《康有為》,香港:中華書局,2000。
鄭觀應:《盛世危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叢刊本《太平天國(一)》,上海:神州國光出版社,1952年。
鄭觀應:《盛世危言》,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魏源:《魏源全集》,長沙:嶽麓書社,1998。
羅志田:《民主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三民書局,2011。
羅香林:《梁誠的出使美國》,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
羅常培:《羅常培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嚴復:《嚴幾道詩文鈔》,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嚴復:《侯官嚴氏評點莊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影印。
嚴復:《嚴幾道文鈔》,台北:世界書局,1971。
嚴復、王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嚴復著,王慶成等編:《嚴復合集》,台北: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1998。
蘇精:《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new window
顧衛民:《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二、期刊論文
〔日〕手代木 有兒:〈嚴復在英國1877-1879-對於西方民眾存在方式的探討〉,《1993年嚴復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日〕手代木 有兒:〈嚴復的英國留學-其軌跡和對西洋的認識〉,《中國社會文化學會》,1994年6月,第9號,頁170-186。
孔祥吉:〈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上層人物的心態-營務處總辦羅豐祿家書解讀〉,《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頁140-160。
王立誠:〈洪秀全的天命論與太平天國的政權建構〉,《復旦學報》,2002年第1期,頁60-64。
王先明、付燕鴻:〈從「華夷」到「中西」話語的演變-《瀛寰志略》與近代民族觀念的孕育〉,《學術研究》,2010年第9期,頁84-91。
王宏志:〈「暴力的行為」:晚清翻譯外國小說的行為及模式〉,《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7年,第6期,頁593-615。new window
王宏志:〈權力與翻譯──晚清翻譯活動贊助人的考察〉,《中外文學》,2001年12月,第30卷第7期,頁93-127。new window
王宏志:〈「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論夷夏之辨與晚清翻譯上篇:十九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07年,第47期,頁217-244。new window
王宏志:〈「叛逆」的譯者:中國近代翻譯史上所見統治者對翻譯的焦慮〉,《翻譯學研究集刊》,2010年,第十三輯,頁1-55。new window
王宏志:〈「賣身事夷」的王韜:當傳統文士當上了譯者〉,《復旦學報》,2011年第2期,頁25-40-。
王奇生:〈民國時期的日書漢譯〉,《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頁45-63。
王東杰:〈口頭表達與現代政治:清季民初社會變革中的「語言文化」〉,《學術月刊》,2009年12月,第41卷12月號,頁121-133。
王悅晨:〈一場由翻譯觸發的社會運動:從馬禮遜的聖經翻譯到太平天國〉,《中國翻譯》,2013年,第3期,頁31-38。
王笛:〈清末新政與近代學堂的興起〉,《近代史研究》,1987,第三期,頁245-270。
王樹槐:〈清季的廣學會〉,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編,《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集刊》,第四期,頁193-227。new window
王學鈞:〈劉禾「國民性神話」論的指謂錯置〉,《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48-53。
王飆:〈傳教士文化與中國文學近代化變革的起步〉,《漢語言文學研究》,2010年3月,第1卷第1期,頁35-49。
朱衛斌:〈試論美國「庚款興學」〉,《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五期,頁20。
吳展良:〈嚴復《天演論》作意與內涵新詮〉,《臺大歷史學報》,1999 年,第24期,頁103-176。new window
吳展良:〈嚴復早期的求道之旅-兼論傳統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的繼承與轉化〉,《臺大歷史學報》,1999年6月,第23期,頁239-278。new window
吳義雄:〈譯名之爭與早期的《聖經》中譯〉,《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頁205-222。
李長莉:〈黃遵憲《日本國志》延遲行世原因解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頁45-64。
李春:〈文學翻譯如何進入文學革命-「literature」概念的譯介與文學革命的發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1期,頁84-99。
李智:〈人類交流發生和早期發展的基本邏輯-以古希臘口語傳播的歷程為視角〉,《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頁67-72。
李雄燕:〈近代新教教會中文報刊的本色化〉,《雲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頁118-121。
李國祈:〈滿清的認同與否定-中國近代漢民族主義思想的演變〉,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頁91-130。。
李熾昌:〈《聖經》在中國-太平天國對經文的詮釋〉,《深圳大學學報》,第26卷,第6期,2009年11月,頁5-12。
邱江寧:〈現代媒介語文體變革〉,《南京師大學報》,2010年7月,第4期,頁144-149。
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 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2002年12月,第73本第4分,頁685-734。new window
周武:〈近代口案社會再認識-晚清上海城市變遷的幾個問題〉,《學術月刊》,2013年2月,第45卷,2月號,頁155-164。
周俐伶、段懷清:〈京師同文館與晚清「學生-譯員計畫」〉,《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頁40-45。
周麗卿:〈建構與抵抗-《新青年》7卷6號附錄《俄國第一次對華宣言》來源考證與影響之考察〉,《現代中文學報》,2011年,第2期,頁105-114。
胡適:〈給全體中國同學的一封公開信〉,《中國留美學生月刊》,1915年3月,第10卷6期
胡適:〈附答黃覺僧軍〈折衷的文學革新論〉〉,《新青年》,1918年9月,第5卷第3號。
唐啟華:〈五四運動與1919年中國外交之重估〉,《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1999年6月,頁63-92。new window
夏曉虹:〈晚清白話文運動的官方資源〉,《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頁4-17。
徐慶興:〈德川幕末知識人吸收西洋文明的思想、變遷〉,《台大歷史學報》,2007年12月,40期,頁149-199。
袁進:〈中國進代演說與傳教〉,《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3月,第40卷第2期,頁38-43。
馬一虹:〈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入唐時間與在唐身份考〉,《世界歷史》,2006年,第1期,頁58-65。
馬自毅:〈「總教習」還是「洋文正教習」-嚴復任職北洋水師學堂期間若干史實考證〉,《歷史研究》,2004年,第2期,頁68-84。
高力克:〈陳獨秀的國家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6年,4月號,總第94期,頁63-72。new window
高大威:〈嚴復的思辨進路及其意義之分析〉,《政大中文學報》,2004年6月,第1期,頁193-228。new window
崔志海:〈關於美國第一次退還庚款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頁46-73。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2001年6月,第19卷第1期,頁249-276。new window
許紀霖:〈政治美德與國民共同體-梁啟超自由民族主義思想研究〉,《天津社會科學》,2005年1月,第1期,頁 126。
許紀霖:〈從尋求復強到文明自覺-清末民初強國夢的歷史嬗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頁 114-117。
許鈞:〈在繼承中發展〉,《中國翻譯》,1998年,第2期,頁4-5。
郭忠華:〈清季民初的國民語義與國家想像-以citizen與citizenship漢譯為中心的論述〉,《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頁73-87。
陳平原:〈觸摸歷史進入五四〉,《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1999年6月,頁290-297。new window
陳瑋芬:〈西學啟蒙:由中村敬宇和嚴復的翻譯事業觀其會通中西的實踐〉,《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附表一」,2008年6月,第5卷,第1期,頁61-111。new window
陳獨秀:〈敬告青年〉,《新青年》,1915年9月,卷1第1號
彭志恒:〈留學現象與近代以來中國文化變動〉,《華文文學》,2003年2月,總第55期,頁22-29。
游小培:〈奏定学堂章程颁行百年祭〉,《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11月,6期,頁114-117。
馮天瑜:〈「革命」、「共和」:清民之際政治中堅概念的形成〉,《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5卷第1期,頁5-14。
黃克武:〈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科學.經濟.社會》,1998年4月,頁42-46。
黃克武:〈嚴復與梁啟超〉,《台大文史哲學報》,台灣大學文學院,2002 年5 月,第56期,頁29-68。new window
黃克武:〈走向翻譯之路:北洋水師學堂時期的嚴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5年,第49期,頁1-40。new window
黃克武、周質平、張弘:〈啟蒙-被啟蒙-再啟蒙-嚴復、胡適及其他〉,《社會科學論壇》,2012年10月,頁84-101。
楊紅旗:〈梁啟超小說界革命與現代文學理論〉,《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95-98。
楊瑞松:〈爾有黃禍 之先兆,爾有種族之勢力:「黃禍」與近代中國國族共同體想像〉,《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第26期,2006年11月,頁65-108。new window
楊碧玉:〈梁發《勸世良言》一書及其對洪秀全的影響〉,《復興崗學報》,2004年,第80期,頁273-298。
鄒明洪、馮建勇:〈從傳統天下到近代國家:清季近代國家觀念之構築-兼論民族國家構築視野下的中國邊疆〉,《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10月,第31卷第10期,頁15-19+53。
趙曉陽:〈聖經中譯史研究的學術回顧和展望〉,《晉陽學刊》,2013年,第2期,頁8。
劉曉琴:〈晚清歸國留英生的獎勵與任用(上)〉,《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第30卷第1期,頁20-23。
劉曉雲:〈五四時期北大平民教育演講團述論〉,《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5月,第29卷第5期,頁8-11。
闕文三:〈日本江戶時期的蘭學〉《歷史月刊》,2003年2月,181期,頁48-54。
羅志田:〈西方的分裂:國際風雲與五四前後中國思想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頁20-35。
蕭永宏:〈王韜與近代早期香港華文報刊業-循環日報》創辦緣起考〉,香港浸信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編輯委員會編,《人文中國學報》,第19期,頁325-344。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孔超瓊:〈胡適學術演講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王秉慎:〈從鴉片戰爭前中英往來文書的翻譯問題探討「信達雅」的言外之意〉,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朱蕾:〈國民觀:近代知識分子從臣民觀到公民觀的過渡〉,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辛金順:〈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中正大學博士論文,2010。new window
林易澄:〈近代中國語言轉向的幾個側面〉,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鴻鈞:〈新民與新國的追求:《新小說》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
金鐘潤:〈近代中國進化思想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1。new window
張文婷:〈林紓翻譯西方言情小說的接受與影響——以《巴黎茶花女遺事》、《迦茵小傳》為研究對象〉,臺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1。
葉毅均:〈歐洲「民族性」觀念在近代中國:一個跨文化新思想論域的形成〉,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劉雪真:〈依違於古今中外之間——林紓譯/著言情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潘少瑜:〈清末民初翻譯言情小說研究——以林紓與周瘦鵑為中心〉,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潘艷慧:〈《新青年》翻譯語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身分認同〉,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
顏健富:〈論魯迅《吶喊》、《徬徨》國民性建構〉,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
貳、英文部份
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Pinter Publishers: London, 1990.
Bennett and Liu. Christianity and the Chinese Idiom.
Broomhall, Marshall. The Bible in China. San Francisco: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77.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Routledge, 1993.
HU, Shi. “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 胡適全集.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Lefevere, André.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2.
Morrison, Eliza A. Memoirs of the Life and Labors of Robert Morrison. London, 1839.
Sakai, Naoki. Translation and Subjectivity. 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Schwartz, Benjamin I.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1964].
Smith, Arthur H. China and America Today. New York: Filming H. Revell Company, 1907.
Tcheng, Ki-Tong. Les Parisiens peints par un Chinois, Charpentier, 189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