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賴和小說中的閩南語詞彙解讀及其特點分析
書刊名:興大人文學報
作者:石美玲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h, Mei-li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32(上)
頁次:頁197-245
主題關鍵詞:賴和閩南方言閩南語語法方言詞彙小說語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4
  • 點閱點閱:45
從文學的縱向面觀察,自二十年代臺灣新文學問世迄今,閩南方言一直被鄉土小說作家廣為運用,數十年從未間斷;從橫向面觀察,則無論日據時期或現今,運用閩南方言創作的情形,在鄉土小說中佔有相當可觀的份量,而善於運用閩南方言創作的作家也不斷湧現,這在臺灣新文學發展的進程中,是一極為值得注意的特殊現象。 語音、詞彙、語法是一個語言的三大要素;詞彙是了解語言的一環,而且詞彙是語言中變動性最大的成分,它的新陳代謝比語音、語法快得多。閩南語作為漢語方言的一個支系,基本上是使用漢字來表記書寫,他也像其他漢語方言一樣,與漢字形成脫節現象,有許多的語音沒有漢字可供表記,造成嚴重的”有音無字”或”音字脫節”問題,這種情形遠非其他方言可比,因此,前人在書寫過程中,已經採用各種常用的方法如:造新字、借音、訓用、擬聲等來彌補種種不足;其次,閩南語有很特殊的構詞和句法現象值得探索。閩南語的構詞與句法之歐以特殊的原因,可能和它早期從主流漢語分裂出來有關,而其存古的用法,在其他漢語方言中的是很少見的;由於它的存古性質,所以在方言詞彙上保留一些較古的說法,相對地它在詞彙系統上,也與代表共同語的現代官話大異其趣。
期刊論文
1.姚榮松(20000600)。臺灣閩南語歌仔冊的用字分析與詞彙解讀--以「最新落陰相褒歌」為例。國文學報,29,193-2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秀芳(19920600)。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10(1)=19,349-3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俊雅(199205)。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宣範(1988)。臺灣話構詞論。現代臺灣話研究論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符淮青(1996)。漢語詞匯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竺家寧(1998)。中國的語言和文字。臺北市:臺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和、張恆豪(1990)。賴和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秀芳(19910000)。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惟仁(1993)。臺灣哲諺典。臺灣哲諺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許建生(1991)。臺灣鄉土小說與閩南方言。臺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