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韓國漢字音歷史層次研究
作者:申祐先
作者(外文):Woosun Shi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秀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韓國漢字音歷史音韻學層次分析漢語音韻史韓語音韻史語言接觸借詞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historical phonologystratum analysisphonological history of Chinesephonological history of Koreanlanguage contactloanwor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韓國漢字音(以下簡稱「韓漢音」)是指韓語中的漢字讀音。長久以來,漢字是韓國的官方書寫系統,韓中兩國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交流關係,如此的環境促使韓語形成其獨特的漢字音系統。
本文以歷史語言學的方法為基礎,全面分析韓漢音的音韻表現,以釐清韓漢音內部疊積而成的歷史層次。以往的研究一般將之視為純粹的系統,認為漢字音一旦進入韓語系統之後就固定下來,很少再受外部的影響,僅在韓語裡獨自發展。然而透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瞭解到韓漢音內部具有來自不同時間與地點的音韻層次,它不僅反映漢語中古音的音韻特徵,也反映上古及近代時期的特徵,這意味著長期的語言接觸中,漢語各時期的音韻系統不斷地影響韓漢音系統。
本文在第一章緒論中說明研究的動機,介紹前人相關論著,並交代研究材料及方法。此外為更準確地分析韓漢音的歷史層次,本文在第二章中探討韓語的音韻特徵及其歷史發展。第三、第四章為本文最主要的部分,根據韓漢音的具體表現分析韓漢音韻母及聲母的歷史層次。第五章為結論,總結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並提出在此研究的基礎之上未來可以繼續深入探討的課題。
The term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refers to the reading pronunciation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Korean language. Chinese characters had long been used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as the official writing system before the Korean writing system, Hangeul, was adopted as the official script. To this day, Korea has maintaine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s a result, the long-term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Korea and China has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This study aims to show that 1)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reflect complex systems consisting of multiple historical layers originating in various time periods and regions of China, and 2) to systemically analyze the historical layers of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In earlier studies the prevailing view was to regard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as a single invariable system. According to this view,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were fixed after the adoption of Chinese pronunciations, and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of external influences.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not only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Middle Chinese phonology but also contain a number of layers comparable to Old Chinese and Post-Medieval Chinese phonology. Such a conclusion is drawn from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istories of the Korean and Chinese languages.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Korean language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 contact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as the two regions have maintained a close relationship from earlier times.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clarif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goals of this study, and introduces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opic as well as research data and methodologies. The second chapter explains the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Korean language, and a brief history of sound changes experienced in the Korean language. The next two chapters constitute the main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s three and four illustrate the stratification of Sino-Korean finals and initials, respectively, by citing practical Sino-Korean pronunciations. The fifth chapter mark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t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s possible research topics based on the results
引用文獻

Chang, Namgui (張南基). 1982. Phonological Variations in 15th Century Korea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No. 1). Berkeley: 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Eom, Ik-sang (嚴翼相). 1999. Different layers of borrowings: Sino-Korean characters with multiple reading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7.2:27-44.
Eom, Ik-sang (嚴翼相).1991. A Comparative Phonology of Chinese and Sino-Paekche Kore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Hashimoto, Mantaro J. (橋本萬太郎). 1977. Current development in Sino-Korean Studi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5:103-125.
Karlgren, K. Bernhard J (高本漢). 1915-1926. E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 Leiden: E. J. Brill; Uppsala: K. W. Appelberg.
Lee, Haewoo (李海雨). 1994. The origin of Sino-Korean. Korean Linguistics 8:297-222.
Maspero, Henri (馬伯樂). 1920. Les dialecte de Tch’ang-ngan sous les T’ang. Bulletin de l’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20:1-124.
Norman, Jerry (羅杰瑞). 1979. Chronological strata in the Min dialects. 《方言》4:268-274.
Oh, Young Kyun (吳英均). 2005. Old Chinese and Old Sino-Kore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Pulleyblank, Edwin G. (蒲立本). 1962. 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Asia Major New Series 9.1:58-144.
Ting, Pang-hsin (丁邦新). 1975. Chinese Phonology of the Wei-Chin Period: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als as Reflected in Poetry (魏晉音韻研究).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丁邦新. 1997. 〈重紐的介音差異〉,《聲韻論叢》6:37-62.
丁邦新. 2003. 〈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決的問題〉,《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1-21。臺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丁邦新. 2005. 〈漢語方言層次的特點〉,《永遠的POLA:王士元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141-148。臺北:中研院語言所。new window
三根谷徹. 1972/1993. 〈越南漢字音の研究〉,《中古漢語と越南漢字音》,213-536。東京:汲古書院。
三根谷徹. 1993. 《中古漢語と越南漢字音》。東京:汲古書院。
王力. 1948. 《漢越語研究》,河內:嶺南學報出版。new window
王力. 1958/2007.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 1985/2008.《漢語語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育德著,何欣泰初譯,許極燉監譯. 2002. 《閩音系研究》。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福堂. 2003/2007. 〈漢語方言語音中的層次〉,《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1-1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申祐先. 2009. 《止攝開口齒音字今讀舌尖元音之歷史演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鄭錦全指導。
申祐先. 2014. 〈韓國漢字音 歷史 音韻 層位 研究의 意義와 그 方法〉,《中國語言學論集》89:91-112.new window
申祐先. 2016(待刊). 〈論韓國漢字音的ㄹ/-l/韻尾〉,《語言暨語言學》17.2.
申雅莎. 2006. 〈韓國漢字音 子音 體系의 特徵 變遷 層位 小考〉,《中語中文學》38:195-227.
申雅莎. 2009. 〈《訓蒙字會》・《新增類合》・《千字文》에 反映된 止攝字 層位 研究(1)〉,《中國語文學論集》58:141-163。
伊藤智ゆき. 2007. 《朝鮮漢字音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安炳浩. 1984. 《朝鮮漢字音體系의 研究》。平壤:金日成綜合大學出版社。
有坂秀世. 1936/1968. 〈漢字の朝鮮音について〉,《國語音韻史の研究(增補新版)》。東京:三省堂。
朱曉農. 2011. 〈輔音類型還是別的什麼類型?如何在發聲類型框架中安排吳語和韓語的三套塞音?〉,《中國語言學集刊》5.2:173-186.
朴秉喆. 2010. 〈용소, 가마소의 「소」와 漢字 「沼」에 關한 硏究〉,《語文研究》38.2:37-59.
朴炳采. 1971. 《古代國語의 研究》。首爾:高麗大學校出版部。
朴炳采. 1989. 《國語發達史》。首爾:世英社。
江佳璐. 2011. 《越南漢字音的歷史層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孫天心指導。new window
何大安. 1981. 《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丁邦新指導。new window
何大安. 2000. 〈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18:261-271。new window
宋洪民. 2007. 〈從八思八字對音看《蒙古字韻》的「寒」韻──兼論《中原音韻》的桓歡韻及其在近代漢語中的語音性質〉,《語言科學》31:69-81.
李千慧. 2013.〈試論近代漢語i介音的增生現象〉,《政大中文學報》12:137-160.new window
李小凡. 2010. 〈論層次〉,《中國語言學》4:178-195.
李方桂. 1971/1998. 《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李京哲、崔智淳. 2013. 〈韓國漢字音曾攝韻の母胎別層位について〉,《日本文化研究》48:331-345.
李京哲、崔智淳. 2014a. 〈韓國漢字音 蟹攝字의 母胎別 層位에 對하여〉,《日本文化學報》60:25-44.
李京哲、崔智淳. 2014b. 〈韓國漢字音 通攝字의 母胎別 層位에 對하여〉,《日本學報》98:75-87.
李京哲. 2003. 《韓‧日 漢字音 體系의 比較研究》。首爾:寶庫社。
李隼煥. 2008. 〈漢字音 有氣音化의 濁音清化와의 關連性 再考와 類型別 分類〉,《國語學》53:3-33.
李基文. 1963. 《國語表記法 歷史的研究》。首爾:韓國研究院。
李基文. 1965. 〈近世中國語 借用語에 對하여〉,《亞細亞研究》8(2):193-204.
李基文. 1971. 《訓蒙字會研究》。首爾:首爾大學校出版部。
李基文. 1972/1998. 《國語音韻史研究》。首爾:塔出版社。
李基文. 1978. 〈語彙 借用에 對한 一考察〉,《言語》3.1:19-31.
李敦柱. 1979a. 〈訓蒙字會 漢字音에서 發現된 中國音의 影響에 對하여〉,《國語文學》20:117-130。
李敦柱. 1979b. 《訓蒙字會 漢字音 研究》,全南大學校國語國文學科博士論文。
李敦柱. 1990. 〈鄉歌 用字 中의 「賜」字에 對하여〉,《國語學》20:72-89.
李新魁. 1979. 〈論近代漢語照系聲母的音值〉,《學術研究》6:38-45.
李新魁. 1988. 〈宋代漢語韻母系統研究〉,《語言研究》14.1:51-65.
李榮. 1973. 《切韻音系》。臺北:鼎文書局。
李豪榮. 1996. 《國語音聲學》。坡州:太學社。
李潤東. 1997. 《韓國漢字音의 理解》。首爾:螢雪出版社。
杜佳倫. 2009. 〈閩南方言效攝韻讀的層次分析與音變〉,《中國文學研究》28:275-306.new window
杜佳倫. 2011. 《閩語歷史層次分析與相關音變探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楊秀芳指導。new window
杜佳倫. 2013. 〈閩語古全濁聲類的層次分析〉,《語言暨語言學》14.2:409-456。new window
杜佳倫. 2014. 〈閩語古歌祭同讀、古文元同讀的歷史層次分析〉,《文與哲》25:329-376.new window
辛志英. 2011.《韓國語의 말소리》。首爾:知識과 教養。
侍建國. 2011. 《歷史語言學:方音比較與層次》。北京:中國社會辭學出版社。
周祖謨. 1966. 〈宋代汴洛語音考〉,《問學集》下冊,581-655。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謨. 1966/2008. 〈《切韻》與吳音〉,《周祖謨自選集》,261-269。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周祖謨. 1996. 《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臺北:東南。
尚玉河. 1981. 〈「風曰孛纜」和上古漢語複輔音聲母的存在〉,《語言學論叢》8:67-84.
林智凱. 2013. 〈中古漢語重紐、輕唇與普通三等三者交互關係〉。Paper presented at IACL-21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林龍基. 2008. 〈世宗 및 集賢殿 學者들의 音韻 理論과 訓民正音〉,《韓國語學》41:115-156。
林龍基. 2010. 〈初聲, 中聲, 終聲의 資質과 訓民正音〉,《國語學》57:75-106。
林龍基. 2012. 〈訓民正音의 漢字音 標記와 關連한 몇 가지 問題〉,《人文科學》96:5-44。
河野六郎. 1968. 《朝鮮漢字音の研究》。天理:天理時報社。
沼本克明. 1997. 《日本漢字音の歷史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竺家寧. 1992.《聲韻學》。臺北:五南。new window
邵榮芬. 1982. 《切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金成烈. 2000. 《中世國語 母音研究》。首爾:國學資料院。
金完鎮. 1963. 〈國語 母音體系 新考察〉,《震檀學報》28:475-511.
金明鎬. 2005. 《한글을 만든 原理》。首爾:學古齋。
金芳漢. 1964. 〈國語母音體系의 變動에 關한 考察〉,《東亞文化》2:29-80.
金榮晃. 1997. 《朝鮮語史》。平壤:金日成綜合大學出版社。
俞昌均. 1980. 《韓國 古代漢字音의 研究Ⅰ》。大丘:啟明大學校出版部。
俞昌均. 1983. 《韓國 古代漢字音의 研究Ⅱ》。大丘:啟明大學校出版部。
姜信沆. 1987/2003. 〈韓國漢字音 內 舌音系 字音의 變化에 對하여〉,《韓漢音韻史研究》,13-73。首爾:太學社。
姜信沆. 2003. 《訓民正音研究》。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
姜信沆. 2006. 〈《訓民正音》「解例」의 說明에 나타난 몇 가지 問題〉,《國語史研究 어디까지 와 있는가》,303-331。坡州:太學社。
柳烈. 1983. 《세나라時期의 吏讀에 對한 研究》。平壤:科學、百科辭典出版社。
禹燦三. 2005. 《韓日漢字音の比較研究》,首爾:J&C。
秋谷裕幸. 2000. 〈吳語處衢方言裡的東冬二韻─兼論處衢方言固有音韻層次的年代〉,《中國語文》5:415-417。
徐芳敏. 1991. 《閩南廈漳泉次方言白話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韻部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龔煌城指導。new window
徐芳敏. 2007. 〈漢語方言本字考證與古漢語聯綿詞〉,《臺大文史哲學報》16:83-106.new window
高田時雄. 1988. 《敦煌資料による中國語史の研究─九・十世紀の河西方言─》。東京:創文社。
高光模. 1996.〈ㄹ과 關連된 두 音韻 變化〉,《言語學》18:31-50。
高松政雅. 1982/1992. 《日本漢字音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
崔允甲. 1992. 〈母音字 「ㆉ、ㆌ、ㆇ、ㆊ、ㆈ、ㆋ」와 그 音價에 對하여〉,《中國朝鮮語文》63:11-14。
崔明玉. 2004. 《國語音韻論》。首爾:太學社。
崔金丹. 2004. 〈中國語圈 韓國語 學習者를 為한 子音 接近方法〉,《韓國學論集》31:215-232。
崔玲愛. 1990/2011. 〈中國 古代 音韻學에서 본 韓國語 語源 問題〉,《崔玲愛 教授의 中國音韻學論集》。首爾:學古房,9-51.
崔鉉培. 1959. 〈「ㆍ」字의 소리값 詳考〉,《東方學志》4:1-98.
張光宇. 1993.〈漢語方言見系二等文白讀的幾種類型〉,《語文研究》47:26-36.new window
張光宇. 2006. 〈漢語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階段性〉,《中國語文》313:346-384.new window
曹志耘主編. 2008. 《漢語方言地圖集・語音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梅祖麟. 1995/2007. 〈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403-422. 北京:商務印書館。
許雄. 1970. 《國語音韻學》(改稿新版)。首爾:正音社。
陳忠敏. 2006. 〈論閩南語齊韻的讀音層次〉,《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785-800. 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忠敏. 2007. 〈語音層次的定義及其鑑定的方法〉,《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135-165.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陳忠敏. 2013. 《漢語方言語音史研究與歷史層次分析法》。北京:中華書局。
陳泰夏. 1978. 〈固有語化된 漢語接尾詞「지(子)」에 對하여〉。《言語學》3:227-244。
湯沢質幸. 1987. 《唐音の研究》。東京:勉誠社。
閔賢植. 1998. 〈國語 外來語에 對한 研究〉,《韓國語意味學》2:91-132.
馮蒸. 1989. 〈中古果假二攝合流性質考略〉,《古漢語研究》5:61-66.
黃光吉. 1989. 〈いわゆる音節偏向について〉,《日本學報》22:87-103.
黃淬伯. 1931/2010. 《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攷》。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黃淬伯. 1970/2010. 《唐代關中方言音系》。北京:中華書局。
楊秀芳. 1982. 《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丁邦新指導。new window
楊秀芳. 1991. 《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楊秀芳. 1993. 〈論文白異讀〉,《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823-849. 臺北:大安出版社。
楊秀芳. 1996. 〈「閩南語的文白異讀」研討大綱〉,《「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臺北:台灣語文學會。new window
楊秀芳. 1999. 〈方言本字研究的探義法〉,Linguistic Essays in Honor of Mei Tsu-Lin: Studies o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and Morphology,new window
299-326. Paris: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 sur l''Asie Orientale.
楊秀芳. 2000. 〈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18:111-146.new window
楊秀芳. 2007. 〈從音字脫節看語詞的變化─以「南洋鯽仔」、「胳下空」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3:169-182.new window
楊耐思. 2012. 《近代漢語音論(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徵祥. 2006. 《元代標準韻書音韻系統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李添富指導。new window
董同龢. 1968/2005. 《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滿田新造. 1926/1997. 〈朝鮮字音と日本吳語との類似點に就て─朝鮮に於ける字音傳來の徑路〉,《中國音韻史論考》,606-632。京都:朋友書店。
福井玲. 2013. 《韓國語音韻史の探究》。東京:三省堂。
趙昌圭. 1994. 〈 의 變化가 가져온 母音과 母音體系 變化〉,《國語國文學》112:51-76。
劉昌惇. 1961. 《國語變遷史》。首爾:通文館。
劉昌惇. 1964/2005. 《李朝語辭典》。首爾:延世大學校出版部。
劉澤民. 2005. 《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
鄭張尚芳. 1983. 〈溫州方言歌韻讀音的分化和歷史層次〉,《語言研究》5:108-120。
鄭張尚芳. 2002. 〈方言介音異常的成因及e>ia、o>ua音變〉,《語言學論叢》26:89-108.
盧慧靜. 2014. 《語言接觸與語言層次研究──以韓國漢字音為例》。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陳保亞指導。
蕭悅寧. 2014. 《韓國語 近代漢音系 借用語 研究》。成均館大學校國語國文學科博士論文,權仁瀚指導。
檀國大學校東洋學研究所. 1999-2008.《漢韓大辭典》。首爾:檀國大學校出版部。
羅常培、周祖謨. 1958/2007. 《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羅常培. 1933/1991. 《唐五代西北方音》。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藤堂明保. 1949. 〈中古漢語の音韻論的對立〉,《日本中國學會報》1:55-96.
嚴翼相. 2001. 〈漢字音 -l 韻尾 中國 方音 起源說의 問題〉,《中語中文學》
29:21-35.
嚴翼相. 2008. 〈너.나 中國上古音說〉,《中國語文學論集》49:75-91.
嚴翼相. 2014. 〈探索百濟漢字音和閩語的來源〉,《中國語言學報》42.2:388-399.
權仁瀚. 2009. 《改訂版中世韓國漢字音訓集成》。首爾:J&C.
龔煌城. 1990/2011. 〈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若干聲母的擬測〉,《龔煌城漢藏語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龔煌城. 1997. 〈從漢藏語的比較看重紐問題(兼論上古*-rj-介音對中古韻母演變的影響)〉,《聲韻論叢》6:195-243.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