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缺席的真相--論朱西甯的「破曉時分」、「第一號隧道」與「冶金者」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徐宗潔
作者(外文):Hsu, Tsung-chieh
出版日期:2003
卷期:2:3
頁次:頁217-234
主題關鍵詞:朱西甯破曉時分第一號隧道冶金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105
期刊論文
1.侯健(19730200)。朱西寧的「破曉時分」。中外文學,1(9),6-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大春(19980500)。從講古、聊天到祈禱--追思朱西甯先生的一篇小說報告。聯合文學,14(7)=163,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秀霞(2000)。朱西甯〈破曉時分〉的現代詮釋。臺灣人文,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虹(1973)。談朱西寧的小說。文壇,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朱西甯(1994)。豈與夏蟲語冰?。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臺北:時報文化。9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政源(1997)。家,太遠了──朱西甯懷鄉小說研究(碩士論文),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瀛太(2001)。朱西甯小說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國偉(1999)。朱西甯系列小說研究─文學生命的寂寞單音,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西甯(1989)。破曉時分。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西甯(1968)。第一號隧道。臺北:新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素貞(1996)。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大春(1992)。張大春的文學意見。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夢龍、廖吉郎、繆天華(1989)。醒世恆言。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西甯(1972)。冶金者。冶金者。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芥川龍之介(2001)。羅生門。羅生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