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當代施家朱家姊妹九0年代小說創作風貌
作者:李宜芳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
集叢:文學經典系列;11
ISBN:9789865681906
主題關鍵詞:臺灣小說文學評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邵毓娟(19990700)。李昂的臺灣史詩:《迷園》中情慾/民族的寓言。中外文學,28(2)=326,92-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銘如(20030500)。京派.吳爾芙.臺灣首航。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6,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瑞芬(20030800)。明月前身幽蘭谷--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文學學報,4,141-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炳惠(19980800)。「與污塵為伍的奇異種族」:身體、疆界與不純淨。中外文學,27(3)=315,82-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丸川哲史、朱惠足(20030300)。與殖民地記憶/亡魂之搏鬥--臺灣的後殖民心理地圖。中外文學,31(10)=370,29-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錦樹(19960300)。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論朱天文。中外文學,24(10)=286,104-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達芸、李昂(2004)。謝雪紅與李昂--兩個女人誰是誰?。印刻文學生活誌,9,176-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靜茹(19990900)。殖民地的浮世繪--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中的人性物化現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5,402-4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清瀅(19990700)。從迷夢中醒來,再由清醒中入夢:「迷園」中瀕臨消失的臺灣女性主體。中外文學,28(2)=326,80-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素芬(19971200)。歷史天河裡的癡心--作家朱天心專訪。幼獅文藝,84(12)=528,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英哲(20041200)。香港文學或是臺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中外文學,33(7)=391,129-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蕭嫣嫣(19971000)。莫莉之歌--女性身體詩學。中外文學,26(5)=305,80-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邱貴芬(20030900)。尋找「臺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4)=376,45-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亮雅(20021100)。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31(6)=366,133-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佳嫻(2004)。擊壤歌:一方青春專屬的城市地圖。文訊,22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邵毓娟(20040300)。眷村再見/現:試析朱天心作品中戀物式主體建構。中外文學,32(10)=382,99-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佳嫻(20050700)。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4(2)=398,133-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亮雅、王梅春、廖勇超(20030800)。在全球化與地化的交錯之中:白先勇、李昂、朱天文和紀大偉小說中的男同性戀呈現。中外文學,32(3)=375,63-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003)。舞鶴 凝視朱天文--專訪小說家朱天文。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號,24-26+28+30+3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尹蓓芳、黃筱威(20060900)。我不會讓任何東西,凌駕文學之上--唐諾對談朱天心。印刻文學生活誌,3(1)=37,22-24+26-34+36+38+4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金城(2001)。陰性書寫與政治訴求的微型炸彈--解讀《香爐》話說李昂。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雙一(20051200)。從博士論文看近年來大陸的臺灣文學研究新進展。文訊,242,6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梅家玲(20010100)。施叔青《常滿姨的一日》導讀。文學臺灣,37,8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瑞騰、陳雀倩(20051200)。「臺灣文學研究在大陸:現況與未來」座談會紀錄。文訊,242,8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紅林(2001)。試論台灣女性主義文學對身體自主的追求。台灣研究集刊,20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登翰(20051200)。萎縮,和萎縮背後的突破--對當前大陸臺灣文學研究的一點觀察。文訊,242,4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邱彥彬(20020100)。「記憶失控錯置的擬相」--李昂《自傳の小說》中的記憶與救贖。中外文學,30(8)=356,183-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誦聖、高志仁、黃素卿(19940300)。朱天文與臺灣文化及文學的新動向。中外文學,22(10)=262,80-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亮雅、丁乃非(19991100)。世紀末臺灣小說裡的性別跨界與頹廢:以李昂、朱天文、邱妙津、成英姝為例。中外文學,28(6)=330,109-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施叔青、簡瑛瑛、吳心怡、江足滿、陳正芳、馮慧瑛、廖詩文、劉婉俐(19990400)。女性心靈的圖像:與施叔青對談文學/藝術與宗教。中外文學,27(11)=323,119-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淑麗(20010100)。「蝴蝶,我的黃翅粉蝶,我的香港」:施叔青的《寂寞雲園》與她的蝴蝶之戀。中外文學,29(8)=344,176-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志維(19970300)。以同聲字鏈製造同性之戀--《荒人手記》的ㄈㄨ、語術。中外文學,25(10)=298,160-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張淑麗(19990300)。書寫「不可能」:西蘇的另類書寫。中外文學,27(10)=322,10-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廖勇超(20030800)。尋求認同,洞穿幻見:《荒人手記》中(同性情欲)創傷空間與認同政治的對話。中外文學,32(3)=375,79-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鴻瓊(19990700)。為死亡所籠罩的主體:論《迷園》中的語言、歷史與性。中外文學,28(2)=326,42-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郭士行(19961100)。屬性建構的書寫與政治隱喻--解讀《維多利亞俱樂部》。中外文學,25(6)=294,55-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朱天心、舞鶴(2004)。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學生活誌,7,2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江自得(2000)。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阮若缺(1999)。中式「殺夫」,法式詮釋。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401-4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義芝(1999)。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如珊、劉秀美(2003)。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國現代文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淑芬(2003)。解嚴前後台灣女性作家的吶喊和救贖--以郭良蕙、聶華苓、李昂、平路作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芳瑜(2006)。書寫與閱讀的焦慮--李昂小說中的女/性主題意識建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于青(2005)。鹿港書寫--李昂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佩樺(2005)。李昂及其〈殺夫〉人物心理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惠雯(2004)。外省作家第一代與第二代族群認同比較研究--以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為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雅儒(2007)。臺灣小說中民間信仰書寫特色之研究--以九○年代後八本小說為觀察對象(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玫姿(2005)。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瀛太(2001)。朱西甯小說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正芬(2002)。朱天文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儀冠(2005)。台灣女性小說與電影之互文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梁金群(1999)。施叔青小說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曾素雲(2005)。李昂九十年代小說中的主題意識與人物分析(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江寶釵(1994)。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秀蘭(2007)。論李昂.平路與朱天心的記憶書寫(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鍾正道(2003)。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江足滿(2004)。「陰性書寫/圖像」之比較文學論述:西蘇與台灣女性文學、藝術家的對話(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辛延彥(2002)。兩性角色與殖民論述--「香港三部曲」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魏文瑜(1999)。施叔青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柯雅雯(2006)。當代女同志文學的悼亡、自療與自我完成(1960-2003)(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翠(2003)。鄉土與記憶--七0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曾意晶(1999)。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女烏)、利玉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廖苙妘(2004)。施叔青小說中香港故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顏如梅(2007)。施叔青香港時期長篇小說研究--以「香港三部曲」及《維多利亞俱樂部》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謝怡婷(2004)。李昂小說的性別論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麗裡(2003)。當代台灣女小說作者及其未來發展(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邱玫玲(2003)。以自我記憶建構他者歷史--朱天心小說的書寫網絡(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許蕙薪(2004)。惡夢成真--女性哥德小說中的社會幽禁:以安.瑞克莉芙的《義大利人》和李昂的《殺夫》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培文(2004)。朱天心的生命風景與時代課題(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慧貞(2005)。朱天心小說的題材研究以成長為線索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曾燕瑀(2002)。朱天心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謝倩如(2003)。朱天心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顏雅卉(2002)。翻譯造成的文化傳播問題(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魏伶砡(2006)。孤島施叔青(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洪素萱(2004)。「對他/她,亦是存亡之秋」--由書寫治療論《荒人手記》(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洪珊慧(1998)。性.女性.人性--李昂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楊曉琪(2002)。七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叔慧(1996)。華麗的修行--朱天文的文學實踐(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蕭義玲(1998)。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孫潔茹(2005)。游移/猶疑?--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認同與政治(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趙慶華(2004)。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呂金霙(2006)。解嚴之後朱天文的小說創作傾向研究--以《世紀末的華麗》、《荒人手記》為探討對象(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孟元(2006)。ㄧ九八〇年代兩岸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研究(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黃絢親(2004)。李昂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劉紋豪(2003)。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莊宜文(2001)。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吳雅慧(2001)。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連培妏(2006)。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楊佳嫻(2004)。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天文(2005)。兩千三百萬種死法:卜洛克與台北相遇的故事。臺北:臉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稀方(2003)。小說香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昂(2005)。花間迷情。臺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2001)。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昂(1976)。群像--中國當代藝術家訪問。臺北:大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天心(1989)。時移事往。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天心(1994)。學飛的盟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天心(1994)。小說家的政治周記。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天文(1977)。喬太守新記。臺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維吉妮亞.吳爾芙、劉炳善、石雲龍(2004)。普通讀者。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昂(2007)。鴛鴦春膳。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昂(1985)。暗夜。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昂(1992)。李昂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叔青(1993)。施叔青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施叔青(1996)。妳讓我失身於妳。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昂(1977)。人間世。台北:大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施叔青(1993)。維多利亞俱樂部。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施叔青(1997)。寂寞雲園。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天心(2005)。獵人們。台北:印刻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施叔青(1984)。愫細怨。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昂(1993)。施明德前傳。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范銘如(20050000)。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臺北:INK印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天心(200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INK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朱天心(1982)。未了。臺北:聯合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Assoun, Paul Laurent、楊明敏(2002)。佛洛伊德與女性。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昂(1982)。愛情試驗。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朱天文(1990)。世紀末的華麗。臺北:三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朱天心(2001)。二十二歲之前。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昂(2001)。迷園。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朱天文(2008)。有所思,乃在大海南。臺北:印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施叔青(1995)。遍山洋紫荊。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施叔青(2003)。行過洛津。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施叔青(2001)。兩個芙烈達.卡蘿。台北市: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施叔青(2005)。驅魔。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樊洛平(2006)。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葉朗(1987)。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士儀(2000)。論亞里斯多德《創作學》。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胡菊人(1979)。小說技巧。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堂錡(2003)。現代小說概論。臺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Forster, E. M.、李文彬(2002)。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朱雙一(2002)。戰後臺灣新世代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華特.班雅明(1998)。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施叔青(1993)。她名叫蝴蝶。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李昂(1983)。殺夫:鹿城故事。臺北: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德威(1988)。眾聲喧嘩:三〇年與八〇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簡瑛瑛(20030000)。女性心/靈之旅 : 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李昂(1984)。她們的眼淚。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李昂(1997)。北港香爐人人插: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Raff, Jeffrey、廖世德(2007)。榮格與鍊金術。台北:人本自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莫言(2004)。小說在寫我:莫言演講集。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朱天文(1995)。好男好女:侯孝賢拍片筆記、分場、分鏡劇本。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陳國球(2000)。文學香港與李碧華。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蔡源煌(1991)。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雅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施叔青(1986)。情探。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施叔青(1988)。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Lodge, David、李維拉(2006)。小說的五十堂課。木馬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1992)。下午茶話題。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馬森(1997)。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呂正惠(1995)。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朱天心(2000)。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石計生(20030000)。藝術與社會 : 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臺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陳芳明(2002)。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朱天文(1994)。荒人手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施叔青(1988)。韭菜命的人。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Eagleton, Terry、吳新發(1993)。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楊匡漢(2002)。中國文化中的臺灣文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朱天文(2008)。巫言。台北:印刻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江寶釵(2004)。白先勇與臺灣當代文學史的構成。臺北: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李昂(2004)。看得見的鬼。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藤井省三、張季琳(2004)。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施叔青(1997)。回家,真好--原鄉的變調。臺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李昂(1990)。非小說的關懷。台北:社會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李昂(1991)。甜美生活。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施叔青(1989)。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大江健三郎、王志庚(2006)。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台北市: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李昂(1999)。自傳の小說。台北市: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李昂(2000)。漂流之旅。台北市:皇冠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Genette, Gerard(1980)。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9.施叔青(1989)。指點天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施叔青(1975)。拾掇那些日子。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施叔青(1975)。牛鈴聲響。臺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施叔青(1998)。耽美手記:施叔青談畫論藝。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李昂(1988)。年華。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朱天文(1983)。傳說。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1985)。三姐妹。臺北:皇冠書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朱天文(1987)。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朱天文(1989)。小畢的故事。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朱天文(1989)。炎夏之都。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朱天文(1989)。淡江記。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朱天文(1991)。朱天文電影小說集。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朱天文(2001)。千禧曼波。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朱天心(1987)。臺大學生關琳的日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朱天心(1989)。昨日當我年輕時。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朱天心(1989)。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朱天心(1990)。方舟上的日子。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朱天心(1991)。不識愁滋味。臺北: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施叔青(1976)。常滿姨的一日。臺北:景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施叔青(1994)。藝術與拍賣。臺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施叔青(1994)。推翻前人。臺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李昂(1984)。愛與罪:大學校園內的愛與性。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李昂(1987)。外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李昂(1999)。禁色的暗夜--李昂情色小說集。臺北:皇冠書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Booth, W. C.、華明、胡曉蘇、周寧(1987)。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Aristotle、姚一葦(1966)。詩學箋註。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Aristotle、崔延強、顏一(2001)。論詩。臺北:慧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易曉明(2003)。意義與形式:英美作家作品風格生成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劉雨(1995)。創作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Glen, Heather(2002)。The Bront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9.米歇爾.福柯、余碧平(2000)。性經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李小江(2000)。女性?主義--文化衝突與身分認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李紀祥(2001)。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現。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約翰.達頓、戴琬真(2004)。作家談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張雪媃(2005)。天地之女--二十世紀華文女作家心靈圖像。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楊翠屏(2006)。名女作家的背後。臺北:廣達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維吉妮亞.吳爾芙、張秀亞(2000)。自己的房間。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李喬(1986)。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李昂(1985)。花季。台北市: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朱天心(1997)。古都。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朱天心(1989)。我記得。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林鎮山(20020000)。台灣小說與敘事學。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Said, Edward W.、單德興(2004)。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施叔青(1976)。西方人看中國戲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張素貞(20010000)。現代小說啟事。臺北:九歌。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施叔青(2004)。心在何處--追隨聖嚴法師走江湖訪襌寺。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1987)。現代臺灣文學史。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郝譽翔(20020000)。情慾世紀末:當代臺灣女性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柳書琴、邱貴芬(2006)。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朱天心(1992)。下午茶話題。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廖炳惠(2001)。另類現代情。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李昂(1986)。一封未寄的情書。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周英雄、劉紀蕙(20000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梅家玲(20000000)。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張小虹(19980000)。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劉亮雅(1998)。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臺北市: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劉亮雅(2001)。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鍾慧玲(1997)。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黎湘萍(2003)。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盧建榮(19990000)。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施叔青(1985)。臺上臺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劉紀蕙(20000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朱天心(1996)。花憶前身。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楊義(1998)。中國敘事學。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朱天文(1989)。悲情城市。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朱天文(1989)。最想念的季節。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朱天文(1998)。極上之夢:《海上花》電影全紀錄。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施叔青(1999)。世紀女性.臺灣第一。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張健(2004)。中西小說理論要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盧卡奇、楊恆達(1997)。小說理論。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文訊雜誌(1998)。1997年臺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文訊雜誌(1999)。1998年臺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文訊雜誌(2000)。1999年臺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文訊雜誌(2001)。2000年臺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文訊雜誌(2002)。2001年臺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文訊雜誌(2003)。2002年臺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邱貴芬(1998)。(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臺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邱貴芬(1997)。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邱貴芬、陳建忠(2007)。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2003年臺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2004年臺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陳義芝(1998)。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Showalter, Elaine(1999)。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ë to Lessin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64.周芬伶(20060000)。芳香的祕教 : 性別、愛慾、自傳書寫論述。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康原(1992)。文學的彰化:彰化縣新文學作家小傳。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葉石濤(1998)。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張京媛(1992)。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王德威(2005)。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Ackerman, Diane、莊安祺(2004)。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王政(2004)。越界--跨文化女權實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李豐楙、劉苑如(2002)。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范銘如(2002)。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綜論。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張素貞(1986)。細讀現代小說。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Kundera, Milan、尉遲秀(2004)。小說的藝術。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邱貴芬(20030000)。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施叔青(2000)。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施叔青(2008)。風前塵埃。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金健人(1988)。小說結構美學。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周蕾、蔡青松(19950000)。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朱天文(2008)。黃金盟誓之書。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Sontag, Susan、刁曉華(2000)。疾病的隱喻。臺北:大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王德威(20070000)。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施叔青(1975)。從女人到人。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李昂(1987)。貓咪與情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李昂(1984)。女性的意見:李昂專欄。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紀蕙(20010100)。追求娃娃的自戀書寫--評李昂的《有曲線的娃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錦珠(20000500)。酒與化妝的迷.彩.術--讀施叔青《微醺彩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耀德(2000)。在歷史的轉機地開闢小說和人生的出入境口--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一兵、張民(2002)。朱天文電影劇作研究。虛構的自由--電影劇作本體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