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
作者:莊文福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燮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懷鄉小說旅台作家台灣文學大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論文提要
《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的研究範圍為民國三十八年前後旅台的作家,在台灣出版以懷念大陸故鄉之人、事、物為主題,或是表達民族、家國意識的小說。三十八年以後,由於海峽兩岸分治,造成海峽兩岸中國人被迫分離,導致妻離子散、流離失所。在時空的阻隔之下,表達思鄉愁緒的作品便應運而生。這類懷鄉文學在台灣文學史中佔有極重要的份量,但許多文學評論家對其亦有不同的評價。因此,本文以小說為研究範疇,探討懷鄉小說產生的原因、主題與類型、寫作特色及價值與侷限。期盼經由本論文的探討之後,能夠還原「懷鄉小說」的真面目,讓此一在特殊時空背景下產生的文學,能夠在文學史上取得適當的地位。
本文分成「概說」、「分論」、「總論」三部分,研究架構如下:
壹、概 說
第一章「緒論」,分成三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研究範圍與現況」,第三節「研究方法」。
第二章「懷鄉小說興起的原因」,共分四節,第一節「時代因素」、第二節「政治因素」、第三節「社會因素」、第四節「個人因素」,從這四方面剖析懷鄉小說產生的原因。
貳、分 論
第三章至第五章「懷鄉小說作家、作品及其主題(上)(中)(下)」,以年代先後為序,歸納五0年代以來,十八名懷鄉小說代表作家的作品主題,瞭解懷鄉小說的發展概況。
參、總 論
第六章「懷鄉小說的類型分析」,此章屬於橫向研究,探討懷鄉小說中所呈現的方向,共分成「文化懷鄉」、「民族懷鄉」、「地理懷鄉」、「歷史懷鄉」、「人物懷鄉」五種類型。
第七章「懷鄉小說的主題轉變」,此章屬於縱向研究,分析五0年代、六0年代至七0年代以後,懷鄉小說的主題轉變,從中瞭解隨著時間變遷、政治開放、社會觀念改變、本土意識抬頭等因素,使懷鄉小說內容轉變的情形。
第八章「懷鄉小說的寫作特色」,此章屬於綜合研究,共分三節,第一節「人物形象」,分析懷鄉小說塑造英雄、悲劇人物的意涵;第二節「語言藝術」,瞭解懷鄉小說使用了大量的諺語、歇後語與地方方言的功用;第三節「意象創造」,探討懷鄉小說塑造「黃河」、「死亡」、「桃花源」、「鄉土」意象的目的。
第九章「結論」,闡述懷鄉小說在台灣文學史中的價值地位與侷限。
參考文獻
一、 書籍部分
(一)作家書目
《文學雜誌作品集‧短篇小說選》一至六冊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自由中國創作小說選集》 台北:新創出版社 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
中國文藝協會 《自由中國文藝創作集》 台北:正中書局 民國四十三年五月
王文興 《龍天樓》 台北:大林書店 民國七十年三月
王鼎鈞 《山裡山外》 台北:吳氏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王鼎鈞 《碎琉璃》 台北:吳氏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王鼎鈞 《單身漢的體溫》 台北:大林書店 民國五十九年三月
司馬中原 《荒原》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六十二年三月
司馬中原 《狂風沙》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五十六年九月
司馬中原 《綠楊村》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五十九年七月
司馬中原 《狼煙》 台北:華欣文化中心 民國六十三年二月
司馬中原 《司馬中原自選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
司馬中原 《煙雲》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六十六年三月
司馬中原 《靈河》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十月
司馬中原 《鄉思井》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六十六年九月
尼洛 《近鄉情怯》 台北:中央日報社 民國四十九年五月
尼洛 《尼洛自選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田原 《大地之歌》 台北:大地出版社 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田原 《松花江畔》 台北:大地出版社 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田原 《田原自選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
白先勇 《臺北人》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四月
朱西甯 《狼》 高雄:大業書店 民國五十二年二月
朱西甯 《鐵漿》 台北:文星書店 民國五十二年十一月
朱西甯 《春城無處不飛花》 台北:三三書坊 民國六十三年一月
朱西甯 《破曉時分》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五十二年十月
朱西甯 《熊》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朱西甯 《朱西甯自選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
朱西甯 《冶金者》 台北:青溪出版社 民國五十三年六月
朱西甯等 《四十年來家國》 台北:文訊雜誌社 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朱炎 《酸棗子》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余光中主編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台北:九歌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於梨華 《夢回青河》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
林海音 《城南舊事》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四十九年七月
林海音 《燭芯》 台北:文星書店 民國五十四年三月
林海音 《婚姻的故事》 台北:文星書店 民國五十三年五月
林海音 《綠藻與鹹蛋》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段彩華 《段彩華自選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
段彩華 《野棉花》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康白 《故鄉故事》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六十六年九月
張放 《張放自選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張放 《情繫江家峪》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二月
張放 《與山有約》 台北:獨家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張放 《走過泉城》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二月
畢樸 《故國夢重歸》 台北:文友出版社 民國四十五年十月
陳紀瀅 《荻村傳》 台北:皇冠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陳紀瀅 《赤地》 台北:文友出版社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琦君 《錢塘江畔》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六十九年四月
琦君 《百合羹》 台北:開明書店 民國四十七年五月
楊念慈 《廢園舊事》 台北:麥田出版社 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楊念慈 《黑牛與白蛇》 台北:麥田出版社 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趙淑敏 《松花江的浪》 台北:中央日報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齊邦媛主編 《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三冊小說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七月
潘人木 《馬蘭的故事》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潘人木 《蓮漪表妹》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鄧文來 《大漠蒼蒼》 台北:名人出版社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
鄧文來 《鄧文來自選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
鄧文來 《秋歌悲笛》 台北:水牛出版社 民國五十七年四月
鄧文來 《漠野風雲》 台北:陸軍出版社 民國五十九年七月
鄧文來 《鷹愁村》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墨人 《滾滾長江》 台北:昭明出版社 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墨人 《斷腸人》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
聶華苓 《失去的金鈴子》 台北:大林出版社 民國五十八年七月
聶華苓 《桑青與桃紅》 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民國八十六年五月
(二)論著書目
《簡明美學辭典》 台北:駱駝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F.Askevis-Leherpeux 《迷信》 台北:遠流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Francis T McAnderw .《環境心理學》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Murray Stein 《榮格心靈地圖》 台北:立緒出版社 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Robert Escarpit 《文學社會學》 台北:遠流出版社 民國七十九年一月
丁淼 《中共文藝總批判》 香港:亞洲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丁興祥等編 《社會心理學》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王明珂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民國八十六年四月new window
王秋桂主編 《清明》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古繼堂 《台灣小說發展史》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司徒衛 《五十年代文學論評》 台北:成文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白少帆等著 《現代台灣文學史》 瀋陽:瀋陽大學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皮述民等 《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 台北:駱駝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任騁 《中國民間禁忌》 北京:作家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三月
安‧韋伯(Ann L.Weber) 《社會心理學》 台北:桂冠出版社 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朱光潛 《悲劇心理學》 台北:日臻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
朱自清 《中國歌謠》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五十年二月
朱雙一 《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 台北:揚智出版社 民國九十一年二月
江寶釵 《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佛斯特 《小說面面觀》 台北:志文出版社 民國七十五年二月
何欣 《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 台北:遠景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何金蘭 《文學社會學》 台北:桂冠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月
余建華 《民族主義:歷史遺產與時代風雲的交匯》 上海:學林出版社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吳靜吉等 《心理學》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 民國八十三年九月
呂正惠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 台北:新地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呂正惠 《小說與社會》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七十七年五月
李原白 《年節尋根》 台北:台灣書店 民國八十二年八月
李瑞騰 《台灣文學風貌》 台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李漢偉 《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 台北:駱駝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岳慶平 《家國結構與中國人》 台北: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岳慶平 《中國人的家國觀》 台北: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林海音 《家住書坊邊》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林新乃 《中華風俗大觀》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五月
邵玉銘等編 《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俞汝捷 《小說二十四美》 台北:淑馨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封德屏 《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一九九九》 台北:文訊雜誌社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施正鋒 《台灣人的民族認同》 台北:前衛出版社 民國八十九年八月
洪富連 《當代主題散文研究》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胡申生主編 《社會風俗三百題》 台北:建宏出版社 民國八十三年三月
范文瀾 《中國通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三月
夏志清 《中國現代小說史》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夏潮基金會 《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夏黎明 《鄉土概念之初探》 台北:設計家文化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孫玉蘭、徐玉良 《民族心理學》 北京:知識出版社 一九九0年七月
殷海光 《中國文化的展望》 台北:桂冠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班納迪克‧安德森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袁良駿 《白先勇論》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八十年六月
馬之驌 《我國婚俗研究》 台北:經世書局 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馬森 《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
婁子匡 《中國民俗歲時節日》 台北:正中書局 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張良澤 《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生涯》 台北:前衛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二月
張寅成 《中國古代禁忌》 台北:稻鄉出版社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郭洪紀 《文化民族主義》 台北:揚智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九月new window
郭興文、韓養民 《中國古代節日風俗》 台北:博遠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二月
陳公仲、汪義 《台灣新文學史初編》 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陳少廷 《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
陳正茂、林寶琮 《中國現代史》 台北:新文京出版公司 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陳其南,周英雄編 《文化中國----理念與實踐》 台北:允晨出版社 民國八十三年九月
陳鵬翔 《主題學理論與實踐》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民國九十年五月
陳鵬翔編 《主題學研究論文集》 台北:東大出版社 民國七十三年五月
彭瑞金 《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 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民國八十年九月
彭懷恩 《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 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八月
惠西成‧石子編 《中國民俗大觀》 台北:漢欣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三月
游勝冠 《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 台北:前衛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new window
黃重添等 《台灣新文學概觀》 台北:稻禾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黃修己 《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黃國昌 《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
黃維樑 《中國現代文學導讀》 台北:台灣書店 民國八十七年二月
楊照 《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楊麗祝 《歌謠與生活》 台北:稻鄉出版社 民國八十九年八月
葉石濤 《台灣文學史綱》 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民國八十二年九月
葉石濤 《台灣文學的悲情》 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 民國七十九年一月
葉石濤 《台灣文學的困境》 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七月
葉石濤 《沒有土地,那有文學》 台北:遠景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三月
葉維廉 《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 台北:晨鐘出版社 民國五十九年七月new window
齊邦媛 《霧漸漸散的時候》 台北:九歌出版社 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齊邦媛 《千年之淚》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七十九年七月
齊治平 《節令的故事》 台北:空中雜誌社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劉再復 《性格組合論》 台北:新地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劉登翰等 《台灣文學史(上下)》 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歐陽子 《王謝堂前的燕子》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四月
蔡源煌 《時代的祭禮》 台北:久大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蔡源煌 《從藍與黑到暗夜》 台北:久大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盧建榮 《分裂的國族認同》 台北:麥田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二月
薛化元 《中國近代史》 台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蘇啟明 《中國現代史》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國九十年二月
龔鵬程 《台灣文學在台灣》 台北:駱駝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三月new window
二、 學位論文部分
江衍宜 《「細述」衷情----朱西甯小說研究》 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民國九十年六月
吳忻怡 《「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 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李麗玲 《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之研究》 新竹: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六年三

林幸謙 《生命情節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
孫立梅 《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 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九十年六月
柴雅珍 《戰後台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八七年)》 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秦慧珠 《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九年)》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九年六

張柏仲 《外省族群的社會心理分析:族群觀點、我族認同與社會距離》 台北: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張瀛太 《朱西甯小說研究》 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九十年六月new window
陳碧月 《白先勇小說的人物及其刻劃》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傅怡禎 《五0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曾淑惠 《老兵文學研究》 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曾鈴月 《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 台中: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楊政源 《家太遠了----朱西甯懷鄉小說研究》 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蔡其昌 《戰後(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九年)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 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五年一月
蔡芳玲 《一九四九年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 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
鄭雅文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九年
六月
鍾怡雯 《亞洲現代散文的中國圖象(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九九年)》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三、學報、期刊部分:
方瑜 〈「邊緣人」的世界----評段彩華的「野棉花」〉 台北:《聯合文學》,第三十一期 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司徒衛 〈五十年代自由中國的文學〉 台北:《文訊月刊》,第九期 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司馬中原 〈尼洛的世界〉 台北:《文訊月刊》,第五期 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尼洛 〈折了的「天梯」〉 台北:《文訊月刊》,第五期 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何欣 〈小說裡的方言〉 台北:《書評書目》,第五十七期 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余昭玟 〈沈光文與台灣的懷鄉文學〉 台北:《中國文化月刊》,第一四三期 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吳東權 〈從反共文藝到文藝反共〉 台北:《國魂》,第三九八期 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宋邦珍 〈試論「永遠的尹雪豔」的人物形象塑造〉 台北:《中國語文》,第五一三期 民國八十九年三月
李光堯 〈泥娃娃〉 台北:《文藝創作》,第二期 民國四十年六月
李昂 〈在小說中記史----朱西甯訪問記〉 台北:《書評書目》,第十六期 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李牧 〈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0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 台北:《文訊月刊》,第九期 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汪淑珍 〈台灣文學史的極佳「文本」----林海音作品學術研討會紀要〉 台北:《文訊月刊》,第一八二期 民國八十九年
十二月
汪淑珍 〈林海音「城南舊事」別離情節模式分析〉 台北:《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五期 民國八十七年五月
汪淑珍 〈林海音文學年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九八年四月)〉 台北:《書目季刊》,第三三期第一卷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尚德敏 〈與大地相依----小說家田原訪問記〉 台北:《中華文藝》,第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民國七十年三月
林桂圃 〈論民族意識〉 台北:《革命思想月刊》,第四十卷第一期 民國六十五年一月
林燿德等 〈司馬中原研究資料彙編〉 台北:《文訊月刊》,第一一0期 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
林麗如 〈飲記憶而微醺,生命自感豐盈充實----專訪司馬中原先生〉 台北:《文訊月刊》,第一五六期 民國八十七年十

林麗如 〈夢想在人生旅途中實現----專訪張放先生〉 台北:《文訊月刊》,第一八四期 民國九十年二月
姜穆 〈為苦難的國家寫史作註:側寫司馬中原及其作品〉 台北:《文訊月刊》,第四期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姚一葦 〈論意象〉 台北:《幼獅文藝》,第二一二期 民國六十年八月
柯慶明 〈論朱西甯的鐵漿〉 台北:《新潮》,第十七期 民國五十七年六月
胡衍南 〈書生報國的典範----專訪朱炎教授〉 台北:《文訊月刊》,第第一六八期 民國八十八年十月
席慕蓉 〈純金的心----《山裡山外》讀後感〉 台北:《新書月刊》,第二十四期 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袁瓊瓊 〈事小說若神明的人----小說家朱西甯訪問記〉 台北:《中華文藝》,第十一卷第四期 民國六十五年六月
高天生 〈可憐身是眼中人----討論白先勇的小說〉 台北:《中國論壇》,第十二卷第九期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張素貞 〈五十年代小說管窺〉 台北:《文訊月刊》,第九期 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許燕 〈我讀「鄧文來自選集」〉 台北:《文學思潮》,第一期 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許薌君 〈談笑風生之外----我看到的司馬中原〉 台北:《新書月刊》,第二十期 民國七十四年五月
許薌君 〈紅塵中的堅持----訪尼洛先生〉 台北:《文訊月刊》,第九十八期 民國八十六年二月
傅怡禎 〈關不住的鄉情----從兩篇五0年代小說看懷鄉意識的幽然產生〉 屏東:《大仁學報》,第十四期 民國八十五年
三月
馮季眉 〈悲劇是尋求希望的啟始力量----專訪小說家朱西甯先生〉 台北:《文訊月刊》,第一一七期 民國八十四年七月
黃錦珠 〈性格與時代的悲愴交響----讀潘人木《蓮漪表妹》〉 台北:《文訊月刊》,第一九五期 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楊明 〈濃蔭不老、狂花滿樹----我的父親楊念慈〉 台北:《文訊月刊》,第七十四期 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楊政源 〈朱西甯懷鄉小說中的人物探討〉 台北:《雲漢學刊》,第四期 民國八十六年五月new window
楊照 〈末世情緒下的多重時間----再論五0、六0年代的台灣文學〉 台北:《聯合文學》,第一一六期 民國八十三年六

齊邦媛 〈司馬中原筆下震撼山野的哀痛(評「荒原」)〉 台北:《中外文學》,第二期第三卷 民國六十二年八月new window
齊邦媛 〈江流匯集成海的六0年代小說〉 台北:《文訊月刊》,第十三期 民國年七十三年十月
劉心皇 〈自由中國文學三十年〉 台北:《文訊月刊》,第九期 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劉心皇 〈自由中國五十年代的散文〉 台北:《文訊月刊》,第九期 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劉叔慧 〈總也不老的冬青樹----專訪林海音女士〉 台北:《文訊月刊》,第九二期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蓮蓮 〈我看《碎琉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台北:《書評書目》,第八十二期 民國六十九年二月
蔡振念 〈中國詩中之懷鄉主題〉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學報》,第二期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new window
鄭明娳 〈現代散文中的意象〉 台北:《國文天地》,第五卷第一期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new window
墨人 〈心路歷程----我在抗戰時期的文學活動〉 台北:《文訊月刊》,第七、八期 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穆雨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田原小說試論〉 台北:《文訊月刊》,第二十八期 民國七十六年二月
應鳳凰 〈田原生平及其作品目錄〉 台北:《文訊月刊》,第三十一期 民國七十六年八月
應鳳凰 〈風格樸實的小說家----楊念慈〉 台北:《文藝月刊》,第一八九期 民國七十四年三月
薛茂松 〈五十年代文學雜誌〉 台北:《文訊月刊》,第九期 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魏闕 〈司馬中原的語言----論「荒原」與「狂風沙」〉 台北:《幼獅文藝》,第二一六期 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蘇玄玄 〈朱西甯----一個精誠的文學開墾者〉 台北:《幼獅文藝》,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民國五十八年九月
鐘麗慧 〈苦澀的成長:訪朱炎教授〉 台北:《幼獅月刊》,第三六九期 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四、報紙部分
司馬中原 〈我寫狼煙的動機〉 台北:《中國時報》第九版 民國六十年十一月十四日
何懷碩 〈在地的鄉愁〉 台北:《聯合報》第二十一版 民國九十一年一月二十九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