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遷臺小說家之戰爭議題研究——以司馬桑敦、柏楊、端木方、趙滋蕃和朱西甯為例
作者:趙立寰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遷臺小說家對日抗戰國共內戰軍事題材戰爭議題Novelists who Relocated to Taiwan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Chinese Civil War / Nationalist-Communist Civil WarMilitary Subject MatterTopics on Warf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3
本論文以戰後遷臺小說家司馬桑敦(1918-1981)、柏楊(1920-2008)、端木方(1922-2004)、趙滋蕃(1924-1986)和朱西甯(1926-1998)為考察對象,探究其長篇小說之戰爭議題。二十世紀的戰亂中國,形塑小說家對戰爭的基本認知,但省思卻因個人成長背景及軍職經歷而相異。八○年代後本土意識文學史形成主流論述,右翼遷臺小說家之戰爭作品,在臺灣當局和中國左翼間難以尋找正確位置。論文冀望透過作品闡析與戰爭聚焦,客觀評價文學現象,並尋找小說家更適宜之地位。以下分述各章內容概要。
第一章:緒論。共分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研究範圍、限制與方法。
第二章:司馬桑敦《野馬傳》所重溯的歷史記憶與戰爭暴力。以小說家流離經驗和反抗訊息,揭穿人性、戰爭、政治與家國間複雜糾葛程度。
第三章:柏楊《異域》所鏤刻的孤絕情境與戰爭道義。從作品文體爭辯與經典價值,釐清被藝術和渲染化的戰爭,並察知小說家堅持的反共初衷。
第四章:趙滋蕃《海笑》所頌揚的生命情懷與戰爭光榮。依黨國信念和文藝理論共築而成的史詩巨構,反映小說家堅韌凜然的抗日愛國情操。
第五章:朱西甯《八二三注》所闡析的軍中文化與戰爭藝術。就小說家生命體悟與文藝論述,刻劃砲戰期間的軍員生活與戰時情境。
第六章:端木方〈殘笑〉所解構的鄉土情境與戰爭權力。從小說家文壇崛起和隱匿現象,剖析其作之傷殘悲憫和戰爭警世意圖。
第七章:結論。總結小說戰爭議題和研究價值。
This thesis chose novelists who relocated to Taiwan after the war as the cohort, and scrutinized the novels on the topic of warfare from a selected few, namely Si Ma Sang Dun (司馬桑敦; 1918-1981), Bo Yang (柏楊; 1920-2008), Duan Mu-Fang (端木方; 1922-2004), Zhao Zi-Fan (趙滋蕃; 1924-1986), and Zhu Xi-Ning (朱西甯; 1926-1998). The 20th century was a period of war and turmoil in China, which imprinted on the novelists the fundamentals of warfare; however, their individual background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the military influenced each one of them to attain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subject matter. The 1980s was a decade when Literary Nationalism was gaining popularity in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and the war-related literary work by right-wing novelists who relocated to Taiwan had a difficult time finding a niche to thrive when caught between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and the Chinese left-wing politics. This thesis hoped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occurrence of this literary phenomenon through literature interpretation and review of wartime photos; consequently, these novelists might be given more appropriate status amongst their contemporaries. The following section contains plot summaries of each chapter: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study motives and goals; literature review; study parameters, limitations and methods.
Chapter Two: Ye Ma Chuan (野馬傳), also known as Tale of Wild Horses, by Si Ma Sang Dun (司馬桑敦) retraced the past from remembrance, and the violence of war. In this novel, the novelist revealed the nature of men, war, politics, home and country, and the complicated web which entangled them all by way of relating to his experience as a refugee, and the messages of resistance.
Chapter Three: Yi Yu (異域), also known as Foreign Land, by Bo Yang (柏楊) reconstructed the scenarios of loneliness and desperation, but also of wartime morality and righteousness. In this novel, the novelist utilized a debate format and the timeless values of the subject matter to purge any aesthetic embellishment and exaggerated distortion of war; therefore, he confronted the readers with the unyielding and unadulterated qualities of his original aspiration against Communism.
Chapter Four: Hai Xiao (海笑), also known as Laughter of the Sea, by Zhao Zi-Fan (趙滋蕃) praised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of life and the glory of war. This novel built the monumental work of an epic by following the convictions of the Nationalist Party and the country; and of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It reflected the novelist’s unyielding and awe-inspiring loyalty to the country and his tenacious spirit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Chapter Five: The Record of 823 (八二三注) by Zhu Xi-Ning (朱西甯) analyzed the military culture and the art of war. This novel incorporated the novelist’s contemplative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his opinions on literature and art to etch an image of the lives of military men and the wartime situation.
Chapter Six: Tsan Xiao (殘笑), also known as The Broken Smile by Duan Mu Fang (端木方)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with the native land and the right to declare war / the wartime power struggle. Fro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novelist in the literary world, this novel dissected the aspects of damage, hurt, sorrow, and compassion caused by war; of how war is intended to serve as a warning to the world.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to summarize these novels on the topic of warfare and contemplate their study valu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三三集刊編輯群:《戰太平:戰爭文學專輯》,臺北:三三書坊,1981年8月。
尹雪曼總編纂:《中華民國文藝史》,臺北:正中書局,1975年6月。
尹雪曼:《中國新文學史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9月。
中央改造委員會第六組編輯:《共匪土改本質及其演變》,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2年9月。
中島利郎、周振英編:《周金波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王集叢:《王集叢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5月。
王連生:《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10月。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王德威、齊邦媛編:《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
王德威:《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2011年10月。new window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12年11月。
王鼎鈞:《關山奪路》,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5月。
王逸之編:《方先覺與衡陽會戰》,臺北:方畯出版,2006年4月。
王鍾和:《親職教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月。
王瑞芳:《土地制度變動與中國鄉村社會變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8月。
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評論》,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7月。
司馬桑敦:《山洪暴發的時候》,臺北:文星書店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1月。
司馬桑敦:《扶桑漫步》,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年。
司馬桑敦:《人生行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8月。
司馬桑敦:《雪鄉集》,美國:長青文化公司,1992年12月。
司馬桑敦:《野馬傳》,美國:長青文化公司,1993年6月。
司馬中原:《老爬蟲的告白》,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5月。
左海倫:《左海倫文選》,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8月。
白天霖編著:《抗日聖戰中的衡陽保衛戰》,臺北:作者發行,1987年9月。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古繼堂主編:《簡明台灣文學史》,臺北:人間出版社,2009年5月。
朱西甯:《大火炬的愛》,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年8月。
朱西甯:《日月長新花長生》,臺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12月。
朱西甯:《海燕》,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80年3月。
朱西甯:《微言篇》,臺北:三三書坊,1981年1月。
朱西甯:《將軍與我》,臺北:洪範書店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9月。
朱西甯:《將軍令》,臺北:三三書房,1989年7月。
朱西甯主編:《山東人在台灣——文學篇》,臺北:財團法人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1997年3月。
朱西甯:《華太平家傳》,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2年2月。
朱西甯:《八二三注》,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
朱西甯:《現在幾點鐘:朱西甯短篇小說精選》,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1月。
朱天文等著:《三姊妹》,臺北:皇冠出版社,1985年3月。
朴斗福:《中共參加韓戰原因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6月。new window
江應樑:《西南邊疆民族論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9月。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new window
成令方編:《戰爭.文化.國家機器》,臺北:唐山出版社,1991年10月。
向陽、須文蔚主編:《報導文學讀本》,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9月。
阮新邦等著:《婚姻、性別與性:一個當代中國農村的考察》,美國: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8年5月。new window
何春蕤編:《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
吳慶宏:《吳爾芙》,臺北:生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
沈萌華:《七十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4月。
沈錫倫:《民俗文化中的語言奇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
沈慶利:《現代中國異域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沈幸儀:《一萬四千個證人:韓戰時期「反共義士」之研究》,臺北:國史館,2013年8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7月。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臺灣文學問題》,臺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李利國編著:《從異域到台灣》,臺南:長河出版社,1978年1月。
李紹明、程賢敏編:《西南民族研究論文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男性——女作家小說析論》(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5月。
李瑞騰編著:《抗戰文學概說》,臺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
李瑞騰主編:《柏楊全集9》,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李瑞騰主編:《柏楊全集12》,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
李瑞騰主編:《柏楊全集15》,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
李蓉:《中國現代文學的身體闡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
李玲:《中國現代文學的性別意識》,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4月。
李玉平:《多元文化時代的文學經典理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李廣鈞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李福井:《金色年代》,臺北:旺文文創出版社,2011年4月。
李福井:《風雨江山》,臺北:旺文文創出版社,2011年4月。
余昭玟:《台灣文學史長編19 從邊緣發聲——台灣五、六○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0月。
易安等評:《省政文藝評介選輯》,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2年6月。
金仲達編:《野馬停蹄——司馬桑敦紀念文集》,臺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5月。
周錦:《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逸群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11月。
周芬伶:《花房之歌》,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周芬伶:《閣樓上的女子》,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
周芬伶:《芳香的秘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臺北:麥田出版,2006 年12月。
周慶華:《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5月。new window
周慶華:《文學詮釋學》,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2月。new window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4月。
周明:《喋血孤城——中日衡陽攻防戰》,臺北:知兵堂出版社,2008年9月。
周妙真:《戰地時期金門婦女與形象(1949-1978)》,金門縣:作者自版,2009年7月。
周勵等著:《回望故土——尋找與解讀司馬桑敦》,臺北縣: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林能士等著:《中國現代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9年2月。
林桶法:《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1945-194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林海音:《金鯉魚的百襉裙》,臺北:遊目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6月。
林淇瀁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9:柏楊》,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3月。
胡慶蓉:《滇邊游擊史話》,臺北:中國世紀雜誌社,1974年10月。
若林正丈:《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臺北:故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8月。
南方朔:《另一種英雄》,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
柏楊口述,周碧瑟執筆:《柏楊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
柏楊策畫,汪詠黛執筆:《重返異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6月。
馬森:《馬森戲劇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
馬森主編:《朱西甯小說精品》,臺北:駱駝出版社,1999年5月。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唐淑芬主編:《八二三戰役文獻專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1994年8月。
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new window
徐文助編注:《新編孫子兵法》,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10月。
孫弘鑫主編:《烽火歲月:823戰役參加軍官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6月。
孫建中、葉志清編:《精銳勁旅——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專輯》,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1年10月。
郭衣洞:《辨證的天花》,臺北:中興文學出版社,1953年4月。
郭有遹:《發明心理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郭靜晃:《青少年心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0月。
郭哲銘總編輯:《戰爭無情 和平無價:823金門戰役五十週年專輯》,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8年8月。
郭澤寬:《官方視角下的鄉土——省政文藝叢書研究》,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
郭本城:《背影:我的父親柏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4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九 一號作戰(二):湖南會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年6月。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五輯》,臺北縣:國史館,1996年12月。
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 第四篇 抗戰建國(二)》,臺北:國立編譯館,1990年1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上、下冊)》,臺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7月。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6月。new window
張大春:《四喜憂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
張愛玲:《秧歌》,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張愛玲:《赤地之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3月。
張瑞芬:《荷塘雨聲——當代文學評論》,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7月。
張京媛編:《後現代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12月。
張恨水:《虎賁萬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2月。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9月。
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4月。
陳萬益:《于無聲處聽驚雷——台灣文學論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
陳千武:《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臺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8月。
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年12月。
陳思廣:《戰爭本體的藝術轉化——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戰爭小說創作論》,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5年6月。
陳長慶:《金門特約茶室》,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12月。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3月。
陳建忠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3月。
陳穎:《中國戰爭小說史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11月。
陳高華、童芍素主編,鄭永福、呂美頤著:《中國婦女通史.民國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年11月。
陳榮昌:《戰地阿嬤》,臺北:旺文文創出版社,2011年4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
陳康芬:《台灣文學史長編14 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0月。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5月。new window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1年8月。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年3月。
彭瑞金等合著:《臺灣文學史小事典》,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4年11月。
彭歌:《憶春臺舊友》,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黃迺毓:《家庭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8月。
黃凡:《黃凡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4月。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年。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月。
曾瓊葉編輯:《巾幗英雄:女青年工作大隊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2月。
童慶炳、陶東風主編:《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覃怡輝:《金三角國軍血淚史 1950-1981》,臺北:中央研究院,2009年9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日譯註解版)》,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年9月。
程光煒等合著:《中國現代文學史下編(1937-1949)》,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
雷銳:《柏楊評傳》,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6年12月。
詹悟:《好書解讀》,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5月。
楊懋春:《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0年12月。
楊念慈:《廢園舊事》,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5月。
楊澤編:《魯迅小說集》,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6年9月。
楊士隆:《犯罪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
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出版,2010年8月。
端木方:《疤勛章》,臺北:正中書局,1951年3月。
端木方、孫陵著:《現代小說選第二集 四喜子、紅豆》,臺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2年。
端木方:《現代小說選第九集 星火》,臺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2年。
端木方:《七月流火》,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0年2月。
趙滋蕃:《夏天的書》,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74年11月。
趙滋蕃:《文學與藝術》,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12月。
趙滋蕃:《文學與美學》,臺北:道聲出版社,1978年2月。
趙滋蕃:《人間小品》,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2月。
趙滋蕃:《海笑》,臺北:喜美出版社,1980年8月。
趙滋蕃:《流浪漢哲學》: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80年9月。
趙滋蕃:《趙滋蕃短篇小說集》,臺北:德華出版社,1981年9月。
趙滋蕃:《談文論藝》,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3月。
趙滋蕃:《默默遙情》,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8月。
趙滋蕃:《文學原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3月。
趙滋蕃《生活大師》,臺北:李白出版社,1986年12月。
趙滋蕃《風格大師》,臺北:李白出版社,1987年7月。
趙滋蕃《自由大師》,臺北:李白出版社,1987年10月。
趙滋蕃:《半下流社會》,美國:瀛舟出版社,2002年2月。
趙滋蕃:《重生島》,美國:瀛舟出版社,2002年8月。
趙滋蕃:《子午線上》,美國:瀛舟出版社,2004年1月。
趙鑫珊、李毅強著:《戰爭與男性賀爾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10月。
趙昌平、林時機調查:《郭衣洞叛亂案調查報告》,臺北:監察院,2004年5月。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12月。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5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評述》,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5月。new window
劉台平:《衡陽保衛戰:遙遠的槍聲,一九四四》,臺北:時英出版社,2007年7月。
樊善標、危令敦、黃念欣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思謙、屈雅君等著:《性別研究:理論背景與文學文化闡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蔣永敬:《抗戰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蔣永敬、劉維開合著:《蔣介石與國共和戰(一九四五~一九四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1月。new window
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7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0月。new window
鄭浪平:《中國抗日戰爭史(1931-1945)》,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3月。
鄭曉江:《穿透死亡》(臺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
鄭有諒:《遺留戰場中的精神標語》,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10月。
潘人木:《蓮漪表妹》,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6月。
劉開鈴、游素玲主編:《Judith Butler的性別操演理論導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
盧瑋鑾:《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隱地:《隱地看小說》,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6月。
隱地編:《年度小說選資料篇》,臺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2月。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6年7月。new window
薛化元:《自由化 民主化——台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0月。
應鳳凰:《臺灣文學花園》,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
應鳳凰:《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年3月。
應鳳凰:《文學史敘事與文學生態——戒嚴時期台灣作家的文學史位置》,臺北:前衛出版社,2012年11月。
羅志平:《金門行業文化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
蘇啟明:《中國現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蘇偉貞:《描紅——臺灣張派作家世代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
顧燕翎、鄭至慧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9月。new window

二、外文譯著

大衛.切爾(David Cheal)著,彭銦旎譯:《家庭生活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Family Life),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The Poetics of Space),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汀.克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伊莉莎白.羅芙特斯& 凱薩琳.凱遜(Elizabeth Loftus & Katherine Ketcham)著,洪蘭譯:《記憶VS.創憶》(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艾德華.薩依德(E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Represent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6月。
艾尼司特.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 and Nationalism),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1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Toten and Taboo)(臺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6月。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5月。
克里斯多夫.寇克(Christopher Coker)著,張台航譯:《沒有戰士的戰爭》(Waging War Without Warriors?The Changing Culture of Military Conflict),臺北:國防部辦公室,2006年4月。
里奧.布勞迪(Leo Braudy)著,楊述伊、韓小華、馬丹譯:《從騎士精神到恐怖主義——戰爭和男性氣質的變遷》(From Chivalry to Terrorism:War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Masculinity),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8月。
法蘭克.皮特曼(Frank Pittman)著,楊淑智譯:《新男性——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Man Enough:Fathers,Sons,and the Search for Masculinity),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
拉斯威爾(Harold D. Lasswell)著,鯨鯤.和敏譯:《政治:論權勢人物的成長、時機和方法》(Politics:Who Gets What,When ,How),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4月。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林志明譯:《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月。
肯內思.克拉瑪(Kenneth Paul Kramer)著,方蕙玲譯:《宗教的死亡藝術——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The Sacred Art of Dying:How World Religions Understand Death),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
肯尼斯.克拉特鮑(Kenneth Clatterbaugh)著,劉建台、林宗德譯:《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asculinity:Men,women,and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亞倫.強森(Allan Johnson)著,成令方等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The Gender Knot-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3月。
依恩.布魯瑪(Ian Buruma)著,林錚顗譯:《罪惡的代價:德國與日本的戰爭記憶》(The Wages of guilt memories of war in Germany and Japan),臺北:博雅書屋有限公司,2010年4月。
珍妮特.榭爾絲(Janet Sayers)著,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女性精神分析大師的生命故事》(Mothers of Psychoanalysis:Helene Deutsch,Karen Horney,Anna Freud,Melanie Klein)(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姚斯、霍拉勃(Robert 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查爾斯.帝利(Charles Tilly)著,謝岳譯:《集體暴力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ollective Violenc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 )著,李華夏譯:《有閒階級論——一種制度的經濟研究》,臺北:左岸文化,2007年10月。
哈維(Harvey C.Mansfield)著,鄧伯宸譯:《虛無.中性.男子氣概》(Manliness),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1月。
柯林.葛瑞(Colin S. Gray)著,章昌文譯:《作戰論談:戰爭、和平與戰略的四十則箴言》(Fighting Talk:Forty Maxims on War,Peace, and Strategy),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年12月。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tites:Reflection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5月。
馬丁.范克勒書爾德(Matin van Creveld)著,李陽譯:《戰爭的文化》(The Culture of War),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12月。
康拉德(Joseph Conard)著,陳蒼多譯:《吉姆爺》(Lord Jim),臺北縣:書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9月。
麥克.克萊(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家玲、方淑惠等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9月。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8月。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Gender,Identity&Place: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5月。
渥夫剛.索夫斯基(Wolfgang Sofsky)著,邱慈貞譯:《暴力十二章》(Traktat uber die Gewalt),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
湯瑪斯.布里特(Thomas W. Britt)、卡爾.安德魯.卡斯楚(Carl Andrew Castro)、艾米.艾德樂(Amy B. Adler)著,邱明瀚譯:《軍事成效》(Military Performance),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7月。
齊奧爾格.西美爾(Georg Simmel)著,費勇譯:《時尚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Fashion),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9月。
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著,黃文範譯:《西線無戰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臺北縣:書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2月。
葛林.嘉寶(Glen Gabbard)著,李宇宙等人譯:《動力取向精神醫學——臨床應用與實務》,臺北:心靈工坊,2007年6月。
潘乃德(Ruth Benedict)著,黃道琳譯:《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88年3月。
羅洛.梅(Rollo May)著,朱侃如譯:《權力與無知》(Power and Innocence),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露絲.韋津利(Ruth Wajnryb)著,嚴韻譯:《髒話文化史》(Language Most Foul),臺北:麥田出版,2009年10月。
讓-雅克.庫爾第納(Jean-Jacques Courtine)主編,孫聖英等譯:《身體的歷史(卷三) 目光的轉變:20世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
Michele L. Crosslay著,朱儀羚等譯:《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self,trauma,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月。

三、雜誌作品、期刊論文

端木方:〈拓荒〉,《文藝創作》第43期,1954年11月,頁63-153。
端木方:〈殘笑〉,《文藝創作》第44-45期,1954年12月、1955年1月,頁1-61、86-142。
端木方:〈青苗〉,《文藝創作》第56-59期,1955年12月、1956年1-3月,頁87-121、109-147、93-129、84-125。
陳彥記錄:〈朱西甯的小說——《八二三注》(上、下)〉,《幼獅文藝》第309、310期,1979年9、10月,頁61-80、111-124。
朱嘯秋等:〈朱西甯先生新著「將軍令」座談會摘錄〉,《文壇》第246期,1980年12月,頁139-154。
姜穆:〈為苦難的國家寫史作註:側寫司馬中原及其作品〉,《文訊》第4期,1983年10月,頁178-185。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藝作家名錄〉,《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第9期(1984年3月),頁83-110。
詹悟:〈《重生島》研究〉,《文訊》第18期,1985年6月,頁73-87。
趙衛民:〈風暴的靈魂:悼趙滋蕃老師〉,《文訊》第23期,1986年4月,頁238-244。
左海倫:〈灼灼風骨一宏才——懷念趙滋蕃先生〉,《幼獅文藝》第425、426期,1989年5、6月,頁64-80、58-71。
郁馥馨:〈寂寞的心.終究不寂寞的生命創作——專訪端木方先生〉,《文訊》第118期,1995年8月,頁62-64。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頁148-160。
陳芳明:〈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1期,2001年6月,頁164-177。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頁136-148。
莊嘉玲:〈戰後臺灣作家小說中的戰爭經驗〉,《臺灣人文》第6期,2001年12月,頁73-94。
徐賁:〈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總第70期,2002年4月,頁78。new window
余方真:〈從Robert Darnton之“Workers Revolt:The Great Cat Massacre of the Rue Saint Sevieri n”談新文化史結合歷史學與人類學的研究取徑〉,《政大史粹》第4期,2002年7月,頁147-162。
陳建忠:〈大東亞黎明前的羅曼史——吳漫沙小說中的愛情與戰爭修辭〉,《台灣文學學報》第3期,2002年12月,頁109-141。new window
莊嘉玲:〈文學見證的傷痕——談戰後小說中臺籍日本兵的戰爭經驗及其意義〉,《臺灣人文》第7期,2002年12月,頁1-22。
張瀛太:〈文學中的戰爭和偉人——論《八二三注》的寫作意義〉,《國文學誌》第7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楊念慈:〈文壇隱士——懷念端木方先生〉,《文訊》第227期,2004年9月,頁136-137。
陳龍廷:〈帝國觀點下的文學想像——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臺灣文獻》第55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211-245。new window
周勵:〈台灣作家司馬桑敦和他的「野馬傳」〉,《傳記文學》第86卷第6期,2005年6月,頁115-125。
謝鶯興、張淑玲:〈趙滋蕃先生著作目錄〉,《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47期,2005年8月,頁43-50。
王韶君:〈論司馬桑敦《野馬傳》中的陰性策略〉,《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0期,2005年11月,頁187-208。new window
黃正欣:〈從戰爭電影之敘事分析探討軍人形象塑造——以《勇士們》為例〉,《空大人文學報》第14期,2005年12月,頁195-215。new window
汪宏倫:〈怨恨的共同體,臺灣〉,《思想》第1期,2006年3月,頁17-47。new window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期,2006年4月,頁59-94。new window
莫素微:〈戰爭、同化與階級——〈志願兵〉與公民身分的追尋〉,《台灣文學學報》第10期,2006年4月,頁131-161。
張瑞芬:〈趙滋蕃的文學創作及其時代意義〉,《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頁27-58。new window
周芬伶:〈顫慄之歌——趙滋蕃小說《半下流社會》與《重生島》的流放主題與離散書寫〉,《東海中文學報》第18期,2006年7月,頁197-216。new window
張堂錡:〈走過暗夜的戰士——論柏楊和他筆下的異域孤軍〉,《中國現代文學》第10期,2006年12月,頁163-184。new window
彭歌:〈蹄聲已遠——記司馬桑敦〉,《文訊》第257期,2007年3月,頁37-39。
江柏煒:〈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民俗曲藝》第156期,2007年6月,頁85-155。new window
張淑麗:〈戰爭、鐵漢定律與創傷理論——派特.巴克的《再生》〉,《英美文學評論》,2007年10月,頁219-165。new window
單德興:〈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中外文學》第36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317-346。new window
應鳳凰:〈從《蝗蟲東南飛》到《異域》——尋找郭衣洞的文學史位置〉,《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8年5月,頁10-21。
李文茹:〈殖民地.戰爭.女性——探討戰時真杉靜枝台灣作品〉,《台灣文學學報》第12期,2008年6月,頁63-80。new window
劉鳳芯:〈兒童教戰守策——以臺灣當代兒童戰爭小說馬景賢著《小英雄與老郵差》及管家琪著《小婉心》為例〉,《中國現代文學》第13期,2008年6月,頁81-99。new window
藤田梨那:〈台灣早期後殖民文本嘗試〉,《華文文學》總89期,2008年6月,頁57-64。
周勵:〈尋找父親〉,《傳記文學》第93卷第2期,2008年8月,頁4-30。
趙雨:〈《野馬傳》:人性與歷史的雙重詰問〉,《傳記文學》第93卷第3期,2008年9月,頁115-129。
藤田梨那:〈司馬桑敦與日本文學〉,《傳記文學》第93卷第4期,2008年10月,頁105-132。
吳奕昕:〈從「南洋」照見自己——論陳千武「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系列小說〉第8期,2009年6月,頁278-290。
汪正龍:〈文學與戰爭——對戰爭文學和文學中戰爭描寫的美學探討〉,《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5期,2010年,頁25-31。
祈進玉:〈族群認同與族群性研究——兼論對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意義〉,《青海民族研究》第21卷第1期,2010年1月,頁20-27。
汪宏倫:〈從《戰爭論》到《新歷史教科書》:試論日本當代民族主義的怨恨心態及其制度成因〉,《臺灣社會學》第19期,2010年6月,頁147-202。new window
陳建忠:〈流亡者的歷史見證與自我救贖——由「歷史文學」與「流亡文學」的角度重讀臺灣反共小說〉,《文史台灣學報》第2期,2010年12月,頁9-44。new window
張淑雅:〈「主義為前鋒,武力為後盾」:八二三砲戰與「反共大陸」宣傳的改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0期,2010年12月,頁1-49。new window
王鈺婷:〈冷戰局勢下的台港文學交流——以1955年「十萬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的典律化過程為例〉,《中國現代文學》第19期,2011年6月,頁83-114。new window
蘇偉貞:〈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南來文人的香港書寫——以一九五○年代為考察現象〉,《中國現代文學》第19期,2011年6月,頁25-54。new window
陳智德:〈一九五○年代香港小說的移民空間:趙滋蕃《半下流社會》、張一帆《春到調景嶺》與阮朗《某公館散記》、曹聚仁《酒店》〉,《中國現代文學》第19期,2011年6月,頁5-24。new window
朱惠足:〈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書寫〉,《文化研究》第12期,2011年6月,頁13-44。new window
黃宗潔:〈遠方的戰爭:論《睡眠的航線》中的生態、夢境與記憶〉,《東華漢學》第13期,2011年6月,頁173-194。new window
郭澤寬:〈「空間」與「地方」:「省政文藝叢書」中外省作家的臺灣經驗書寫〉,《東華人文學報》第19期,2011年7月,頁121-155。new window
黃雅莉:〈戰爭視域中的困境、堅守與突破——王鼎鈞《關山奪路》中人性義蘊的展現和其「存史」「詳史」的價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年10月,頁167-216。new window
李癸雲:〈戰爭.囚禁.逃亡——試探商禽的戰爭創傷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年10月,頁243-274。new window
陳建忠:〈「流亡」在香港——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年10月,頁275-311。new window
陳榮彬:〈戰後臺灣小說中「將軍書寫」初探〉,《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1期,2012年2月,頁61-84。new window
陳建忠:〈反共作家?鄉土作家?或現代主義作家?——朱西甯文學研究史小考〉,《文史台灣學報》第4期,2012年6月,頁51-78。new window
楊念慈:〈文壇隱士——懷念端木方先生〉,《文訊》第227期,2004年9月。
趙立寰:〈政治.暴力.自由主義——司馬桑敦及其小說之戰爭書寫析論〉,《中國現代文學》第21期,2012年6月,頁97-116。new window
曾若涵:〈將軍之死——白先勇〈國葬〉中的國族符碼〉,《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12年9月,頁135-154。new window
吳玫瑛:〈戰爭敘事中的身體論述與陽剛主體形構——以《從黑夜到天明》與《小英雄與老郵差》為例〉,《台灣文學學報》第21期,2012年12月,頁65-94。new window
蔣興立:〈尋找戰爭中的桃花源——論臺灣作家王北山的韓戰書寫〉,《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19期,2014年1月,頁205-221。new window
林慧君:〈火野葦平與日據時期在臺日人的戰爭書寫〉,《台灣文學學報》第24期,2014年6月,頁31-61。new window
林淑慧:〈歷史創傷與行旅記憶:吳濁流作品的戰亂敘事〉,《臺灣文獻》第65卷第2期,2014年6月,頁251-294。new window
常彬:〈戰爭中的女人與女人的戰爭——抗美援朝文學論〉,《河北大學學報》第39卷第4期,2014年7月。
黃啟峰:〈主觀的真實——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年10月,頁9-49。new window

四、研討會論文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6月。
彭小妍主編:《認同、情慾與語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6月。
黎活仁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
黃克武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軍事組織與戰爭》,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10月。
王德威等著:《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5月。
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5月。
李瑞騰主編:《柏楊文學史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12月。
徐國能主編:《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
廖炳惠等編:《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4月。
李君山、楊維真等著:《榮耀的詩篇:紀念抗戰勝利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6月。
張清榮主編:《柏楊與監獄文學:2007柏楊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南大學,2008年8月。
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1年5月。
王文燮等著:《國防大學慶祝建國一百年「抗日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國防大學,2011年12月。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7月。

五、學位論文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九年)》,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江衍宜:《「細述」衷情——朱西甯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張瀛太:《朱西甯小說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1月。new window
莊惠雯:《外省作家第一代與第二代族群認同比較研究——以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為例》,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顏安秀:《《自由中國》文學性研究:以「文藝欄」小說為探討對象》,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黃玉蘭:《台灣五○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為探討主軸》,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桃園: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6月。new window
胡芳琪:《一九五○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桃園: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邱若琪:《司馬中原小說的戰爭書寫——以《荒原》、《狼煙》為例》,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許毓真:《從知識分子的入世關懷論柏楊小說》,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吳國銘:《柏楊小說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8月。
傅勤閔:《戰爭記憶與戰爭認識——世代觀點下的台灣戰爭小說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2月。
楊昌賓:《王文興與國共內戰:論《龍天樓》》,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7月。
蔡羽軒:《越境與跨界的記者/作家——司馬桑敦及其作品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1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