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團隊成員對團隊內衝突處理風格之研究
書刊名:彰化師大體育學報
作者:陳嘉康
出版日期:2004
卷期:4
頁次:頁116-130
主題關鍵詞:運動團隊衝突處理風格出生順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9
  • 點閱點閱:16
本研究旨在瞭解運動團隊成員互動時面對衝突的處理風格,透過團隊成員出生順序、性別、年齡、家庭子女人數及級別等不同背景變項進行探討。以九十學年度全國大專籃球聯賽一、二、三級參賽隊員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一、不同出生順序在衝突處理風格之差異為頭胎生子女較後胎生子女善於用整合及妥協的方式來處理衝突,但在專斷、謙恭及避免的衝突處理風格上並未達到顯著差異。二、不同性別在衝突處理風格之差異為男選手較女選手傾向於採取專斷、妥協、謙恭及避免的衝突處理方式,但在整合的衝突處理風格上並未達到顯著差異。三、不同年齡在衝突處理風格之差異在整合、專斷、妥協、謙恭及避免的衝突處理風格上,皆未達到顯著差異。四、不同家庭子女人數對衝突處理風格之差異,在整合、專斷、妥協、謙恭及避免的衝突處理風格上,皆未達到顯著差異。五、不同級別在衝突處理風格之差異為三級選手顯然比二級選手較常採用整合的方式來處理衝突;一級選手顯然比二級選手較傾向於專斷的方式來處理衝突,但在妥協、謙恭及避免的衝突處理風格上並未達到顯著差異。
期刊論文
1.Donald, J. R.、Davvid, C. L.、Anthony, F. G.(1999)。Competitive and collaborative responses to negative feedbac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10,172-190。  new window
2.Kilmann, R. H.、Thomas, Kenneth W.(1977)。Developing Forced-choice Measure of Conflict-Handling Behavior: The “MODE” Instrument。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37,309-325。  new window
3.Rahim, M. A.(1983)。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nflict。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09,189-199。  new window
4.馬信行(19990600)。線性結構模式在教育上的應用及所遭遇之問題。教育與心理研究,22(上),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Kaiser, Henry F.(1970)。A second generation little jiffy。Psychometrika,35(4),401-415。  new window
6.Toman, W.(1970)。Never Mind Your Horoscope: Birth Order Rules All。Psychology Today,3,45-48。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志富(1996)。運動組織與團隊衝突管理。第廿七屆大專院校運動會體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4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鄭志富(1999)。大學體育室組織衝突之研究 (計畫編號:NSC89-2413-H-003-0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蘇麗敏(1994)。個人生涯規劃與衝突管理之探討--以我國人稅務人員為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金花(1990)。道德兩難情境討論團體對促進國小六年級學生道德判斷發展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佩琪(2001)。小團隊衝突處理行為及衝突過程滿意之相關研究:出生順序與性別的因素(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錫永(1987)。主管人員衝突解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靜婷(2000)。工作團隊多元化、衝突與任務績效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昇(1999)。大學教師因資源分配而導致的衝突處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文祥(1998)。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衝突處理意向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慧卿(2001)。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ulloway, F. J.(1996)。Born to rebel: Birth order, family dynamics, and creative lives。NY:Pantheon。  new window
2.蕭嘉惠(1999)。台灣地區大專排球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花蓮:書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盧俊宏(1995)。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obbins, S. P.(1992)。Organizational Behavior。Prentice-Hall。  new window
5.Hair, Joseph F. Jr.、Anderson, Rolph E.、Tatham, Ronald L.、Black, William C.、Babin, Barry J.(1998)。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6.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滄海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Wu, H. C.(2000)。A study of university sport team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in Taiwan。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簡茂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93)。信度與效度分析。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俊明(1999)。問卷與量表的編製與分析方法。體育測量與評價。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