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影響學生創造力的結構模式及創造思考教學處理效果之整合分析
作者:陳韻純
作者(外文):chen yun-chun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吳裕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創造力處造思考教學整合分析結構模式效果量creaivity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effect sizemeta-analysis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影響學生創造力的結構模式及創造思考教學處理效果之整合分析
陳韻純
摘 要
本研究以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及結構模式方法,整合歷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中之創造力與創造思考的教學研究結果。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探討影響學生創造力的相關因素;(二)以整合分析探討影響學生創造力的因素、創造思考之教學效果;(三)驗證影響學生創造力的結構模式。
研究一:本研究蒐集41篇個別研究報告,以整合分析技術了解創造力各成分相關,為大效果量;創造力與環境因素之變項效果量中,屬於小效果;創造力與個人特質因素關係之變項效果量中的關係並不太一致;創造力與知識領域因素效果量為中效果量;環境影響與個人特質因素關係,為大效果量;環境影響與與領域知識因素關係效果量屬中效果量;個人特質與領域知識因素關係,為大效果量;由各變項間的相關矩陣、調和平均數完成了本研究10*10 個觀察變項間的相關係數矩陣,整體之調和平均數為993.14,而此相關矩陣將成為模式驗證時結構方程模式的輸入資料。
研究二:本研究蒐集47個別研究報告之實驗教學效果及有關之調節變項。研究結果如下:
1.創造思考教學效果:實驗教學對語文創造思考力、圖形創造思考力、學業成就及問題解決能力之效果接近中效果量,對創造傾向的效果大約在.3左右,較接近低效果量。
2.影響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調節變項分析:調節變項包括實驗時間長短、學生類別、學生的年齡、學生樣本數等,皆達到統計的顯著水準,具有調節變項之功能。
驗證影響學生創造力結構模式,以研究一所獲得的相關矩陣資料進行結構模式參數估計與適配度驗證。結果發現本研究所建構的理論模式在各種適配度的評估上均有理想的適配度,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論模式可與整合分析所得到的相關矩陣適配。結構模式的知識領域對創造力有較佳的解釋力,個人特質則較低,並刪除環境因素潛在變項。
關鍵字: 創造力,創造思考教學,整合分析, 結構模式,效果量
The structure of the affected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meta-analysis
Chen yun-chun
Abstract
In this study, meta-analysis and structural model approach were used to integrate electronic databases of domestic studies in the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over the past years.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to: 1. explore the implicit nature of creativity; 2.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observed variables of the creativity and the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by using meta-analysis; 3. use the theory of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SEM) to verify the theory of creativity modeling. The results of this 3-phases studies were as follows:
Phase One : Al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ere significant among 10 observed variables in 41 studies. Base on this, a 10*10 correlation matrix was proposed and then serve as data entry in Phase Three to testify the theory of creativity modeling.
Phase Two: 47 domestic studies were collected in this stage. The overall weighted mean effect size in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creative aptitude, achievement, and problem solving were in middle range .All the moderators, including the length of the study conveyed, type, age, and numbers of the subjects were effective as demonstrated by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evel they reached.
Phase Three: To testify the theory of creativity modeling,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data from Phase One to examine the goodness-of-fit in this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airly ideal goodness-of-fit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in all aspects, it implied the good fitness between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correlation matrix generated from the meta-analysis. Compared to personality traits of the subjects , domain knowledge accounted more for the modeling of creativity.
The result all lent support to the views and hypothes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also provided discussions and further suggestions.
Key word :creativity,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meta- analysis, effect siz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丁興祥(1998)。當代傑出科技人才創造發展的社會環境:一種傳記資料分析。
技術創造力研討會論文集,111-129。
丁興祥、陳明穗、蔡啟通、邱皓政、李宗沅(1991)。羅塞浦創造傾向量表修正new window
報告,測驗年刊,38,189-200。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鍾和譯(1997)。兒童發展。臺北:大洋。
王木榮(民7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王貴春(1999)。STS教學與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學習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方俊明 ( 1993 )。認知心理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毛連塭(1984)。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展創造性教學研討會結論報告。載於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編),創造性教學資料彙編(1-12)。
毛連塭(1989)。實施創造思考教育的參考架構。創造思考教育創刊號,2-9。
毛連塭(1987)。資優教育教學模式。台北:心理出版社。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 。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王文科(1989)。資優課程設計──有效的資優課程規劃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皮連生、邵瑞珍(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余文爾(2005)。國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 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金燮(2003)。創造力教學的本質與陷阱。資優教育,86,1-9。
呂意仁(2007)。專題本位學習對國小學生科學態度和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俊甫(1985)。發展心理學與教育。臺北:臺灣商務。
吳文龍(2005)。自然科創意與批判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批判思考及科學創造力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世清(2001)。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美慧(2001)。威廉斯創造思考教學模式教材設計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認知、情 意及自然科學業之影響。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坤銓(1997) 。國小認知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淑芬(2007)。民主學習環境對國中學生科學創造力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裕益(2004a)。線性結構模式的理論與應用。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線性結構模式上課講義。
吳裕益(2004b)。題目反應理論。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測驗理論與運
用上課講義。
吳裕益(2005)。HLM在整合分析的應用。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上課講義。
吳裕益(2006)。後設分析SPSS程式設計。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上課講義。
吳裕益(2007)。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雙葉書廊。
吳裕益(2007)。後設分析理論與應用。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上課講義。
吳靜吉(1976)。分歧式和連鎖式的聯想訓練對創造思考的影響。國立政治大
學學報,33,45~71。
吳靜吉、高泉豐、王敬仁、丁興祥等人(1981)。拓弄思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乙
式指導及研究手冊。台北:遠流。
吳靜吉、高泉豐、王敬仁、丁興祥等人(1981)。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驗甲
式指導及研究手冊。台北:遠流。
吳靜吉(1982)。創造思考的評量。國教輔導,21,4-6。
吳靜吉、高泉豐、丁興祥、葉玉珠、陳炳林等人(1992a)。建立「拓弄思語文
創造思考測驗乙式」常模。教育部訓委會研究。
吳靜吉、高泉豐、丁興祥、葉玉珠、陳炳林等人(1992b)。拓弄思語文創造思考
測驗乙式指導及研究手冊。
吳靜吉、高泉豐、陳甫彥、葉玉珠等人(1993)。建立「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
驗甲式」常模。教育部訓委會研究。
吳靜吉、高泉豐、丁興祥、葉玉珠等人(1994)。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驗甲
式指導及研究手冊。
吳靜吉、陳甫彥、郭俊賢、林偉文、劉士豪、陳玉樺(1998)。新編創造思考
測驗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吳靜吉學術交流基金會。
吳靜吉(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
吳靜吉、陳嘉成、林偉文(1998)。創造力量表簡介。技術創造力研討活動論文 集抽印本。高雄:中山大學。
吳靜吉(1998) 。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第二年期末報告。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吳靜吉、葉玉珠、鄭英耀(2000)。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因素、家庭及學校因
素量表之發展。創新與創造力―技術創造力的涵意與開發研討會。台北。
吳靜吉(2002) 。台灣實施創造力教育的樣貌。2004 創造力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2004 年6 月4 日、5 日。
吳靜吉(2002) 。創造力的研究取向之回顧與展望。創造能力課程開發學術研討會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2002 年10 月17 日。
吳麗雪(2005)。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美術班學生創造力學習效果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錫津(1986) 。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學生創造力發展之影響。教育研究集刊
,29(33),347-356。
李錫津(1987) 。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李德高(1990)。創造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公司。
李金樹(2006)。實施創造性問題解決訓練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杜明城譯(1999) 。創造力。(Michelin, C. M.)。台北:時報出版社。
林幸台(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林幸台、王木榮(1998)。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台北:心理。
林幸台(1995)。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報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1,133-149。 林幸台(1996)。創造思考能力之評量與教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new window
林清山(1984)。「結構方程式關係」(LISREL)電腦程式的理論與應用。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1,149-164 。
林清山(1992)。多樣本LISREL 分析的理論及應用—男女兩組學生在WISC-R
的反應之因素結構相等性考驗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9, 187-208 。
林清山譯(1997) 。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Mayer, R. E.)。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邦傑(1987)。整合分析的理論及其在國內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10,1-38。new window
林佩瑜(2006)。國民中學音樂才能班學生創造力表現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柳秀蘭(1994)。資優學生、普通學生、山地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 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邱兆宏(2004)。壓力與健康:整合分析與模式驗證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皓政(2002) 。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邱文鈞(2005)。OTHELLO遊戲積分與國小中年級學童推理能力、創造力與問題 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文東(1997) 。創造性思考與科學創造力的培養。國教天地,第123 期,頁10-14。new window
洪文東(1999) 。科學的創造發明與發現。台北:台灣書店。
洪文東(2000) 。創造型兒童之思考特性與科學創造力的關聯性。屏東師院學報new window
,355-394。
洪振方(1998) 。科學創造力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9,289-302。new window
洪榮昭(1998) 。創意領先-如何激發個人與組織的創造力。台北:張老師文化。
洪榮昭、曾愛晶(1999) 。培養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教學策略探討。台灣教育new window
,584,47-56。
洪榮昭(2002)。創意教學成效指標。URL http://www.ccda.org.tw。
洪蘭譯(1999) 。不同凡想。台北:遠流出版社。
許嘉家(2006)。高中職生個人知識論信念與創造性人格、創意生活經驗之關係。new window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佑任(2005)。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之觀察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靜霙(1997)。學童學習風格、語文推理、創造力與問題解決之關係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施乃華(2002)。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後設分析。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彰化。
范德鑫(1993)。心理測驗的發展趨勢。載於中國測驗學會主編,心理測驗的
發展與應用—中國測驗學會成立六十週年慶論文集。台北:心理。
馬信行(1999)。結構方程式模式在教育上的應用及所遭遇的問題。教育與心
理研究,22,1-14 。
陳英豪、吳鐵雄和簡真真編著(1990) 。創造思考與情意的教學。高雄:復文。
陳英豪、吳裕益(1983)。修訂賓州創造傾向量表實施手冊及其相關研究。高
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正昌、陳炳林(1998)。SPSS、SAS、BMDP 統計軟體在多變量統計上的應用。台北:五南。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3)。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
。台北:五南。
陳宗逸(1995)。家庭背景、教師行為、握制信念與國小學童創造思考之相關
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屏東。
陳密桃(1990)。國民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密桃(1981)。國小級任教師的領導類型對班級氣氛及學生行為的影響。教育new window
學刊,3,161-209。
陳振明(2004)。影響高一學生科學創造力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淑惠(1996)。台灣地區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年級、性別、教師
創新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援與創意經驗、創造思考能力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奐宇(2000)。創造思考教學對圖形創造力影響之研究— 國小四年級與六年
級普通班為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祐加(1997)。創造思考策略教學對國小學童曲調創作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
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龍安(1984)。創造性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創造力思考能力的影響new window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龍安(198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new window
陳龍安、朱湘吉(1993) 。創造與生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龍安(1994)。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三版五刷)。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陳龍安(1995)。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陳龍安(1989)。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智能模式在new window
創造思考教學上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龍安(1995)。創造與生活。臺北:五南圖書。
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陳龍安、朱湘吉(1999)創造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1992a)。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1992b)。斥責與褒獎的藝術。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1999)。從全腦模式談創意潛能開發,師大演講稿。
陳龍安(2004)。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陳昭儀(1992) 。創造力之定義與研究:資優教育季刊,44,12-17。
陳昭儀(1990)。我國傑出發明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new window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炳煌(2002)。學習單、思考風格及自我概念與國小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 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美岑(2000)。高職實用技能班美髮技術科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之實施成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曉梅(2003)。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宏漳(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認知風格、學習動機、學業成就與科學創造力關係 。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崇彥(2002)。高職機械類科「機械力學」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志祥(2007)。綜合高中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資訊素養之研究-以新化高工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宜貞(2002)。「創造思考教學法」應用於國小六年級作文課程的教學研究。 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湯誌龍(1998)。高工機械科學生專業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望超(2003)。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後設認知能力、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國科會(2000) 。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白皮書,國科會。
國科會科教處(2003) 。科學教育白皮書。台北:國科會科教處。
教育部(2000a)。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報告。第四分組:檢討教育體系並積
極培養及引進人才會議記錄。
教育部(2000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new window
教育部(2001)。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市。
教育部(2002)。第一次全國科學會議書面資料。台北市。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 。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張春興(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修維(1998)。CoRT廣度思考教材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教學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嘉芬(1997)。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風格、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薰文(2006)。創造力、創造性人格特質與創造力環境因素關係之探討。
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瑜(2007)。情感特質、情緒狀態及解題時期對創造力表現之影響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玉琪(2006)。自然科心智圖法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與自然科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天枝(1999)。高工建築科學生專業創造能力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金焜(2002)。創造思考教學方法對高職機械科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實習課程為例。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詩雯(2002)。國一學生的玩興特質、對教師教學行為知覺與科學創造力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寶園(1998) 。柯氏性格量表效度概化之統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new window
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寶園(2004) 。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理論驗證:以壓力調節反應模
式之建立與驗證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智先(2000) 。教師工作動機、選擇壓力、社會互動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五南。
詹志禹(1988)。後設分析量化的文獻探討法。思語言,26 卷,4 期,頁1-15。new window
詹志禹(2002a) 。「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兒童會創造嗎?。教育研new window
究月刊,117-124。
詹志禹(2002b) 。科學發現與知識成長。應用心理研究-創造力的發展與實踐
。台北:五南。
詹秀美(1988)。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變項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詹秀美、吳武典(1991)。問題解決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
葉連祺(1993)。國內有關學校效能研究之後設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4,new window
265-296。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
量表之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整合型計畫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8-2519-S-004-001-C)。
應立志(1988)。整合分析方法之介紹與應用(修訂版)。台中:書恆出版社。
鍾燕宜(1986)。我國工作滿足研究的整合分析。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台北:開明。
劉世男、郭志光(2001) 。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資優教育季刊,81,1-7。
劉世南、郭誌光(2002) 。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演進的省思。資優
教育季刊,85,20-30。
劉世南、郭誌光(2003。)創造力實踐的基本建設:評量方法的發展。資優教育季 刊,86,10-20。
劉明秋(民80)。教育心理學到教學心理學— 淺談教學模式。現代教育,6(4),
93-100。
劉誌文(1993)。國民小學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郭誌光(2002) 。個人創造力、組織創新氣候、及組織創新績效之關係— 台北市
廣告公司的實證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有遹(1989) 。創造的定義及其所衍生的問題。創造思考教育,1,10-12。
郭有遹(1992) 。發明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有遹(1994) 。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齊力譯(1999)。社會研究的後設分析程序。台北:弘智文化。
廖遠光(1993)。電腦程式對認知學習的影響— 後設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new window
6,213-239。
廖素珍(1992)。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幼稚園幼兒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文山(2006)。心智圖教學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學習成就、學習動機之影響--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蔡典謨(1994)。高成就青年學生家庭影響之質的研究, 載於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系主編: 開創資優教育之新世紀。台北: 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蔡典謨(1996)。資優生親職教育─ 透過家庭影響提高孩子的成就。教育資new window
料集刊, 21, 283-317。
廖永堃(1995) 。淺談Torrance 創造思考測驗。資優教育季刊, 57, 8-11。
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2)。國小資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
學習行為、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刊,225-247。
鄭昭明(1993) 。 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鄭福海(2003)。國民小學創造思考教學及推動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鄭旭泰(2002)。創造思考教學舉例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概念、科學態度及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永鏗(2003)。高職汽車科「汽車實習」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new window
謝麗雯(2004)。創造思考教學影響低年級兒童創造力之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蘇筑筠(2007)。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高職生創造思考能力與創意氛圍之影響。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J. R. (199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New York :
W. H.Freeman & Company.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
A 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357-376.
Amabile, T. M. and S. S. Gryskiewicz (1987).Creativity in the R&D laboratory
, Technical report No. 30,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 Greensboro, NC.
Amabile, T.M.(1993), “Motivational Synergy: Toward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the Workpla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3(3), 185-201.
Amabile,T. M., Hill K. G., Hennessey B. A., & Tighe E. M. (1994).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 950-967.
Amabile, T.M.(1995), “Attributions of Creativity: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Vol. 8, No. 4, 423-436.
Amabile, T.M.(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Amabile, T.M.(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40,No. 1, 39-58.
Amabile, T.M.(1997), “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Through Motivational Synergy”
, Journal of Creativity Behavior, Vol. 31, No. 1, 18-26.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6-94.
Busse, T. V. & Mansfield, R. S. (1980). Theorie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 A review and
a perspectiv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4(2), 91-132.
Csikszentmihalyi,M.,& Getzel,J.W.(1970).Concern for Discovery:An attitudinal component of Creative produ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38,91-105.
Csikszentmihalyi, M. (1988). Social, culture, and person : a system view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pp.325-339). New York
: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Getzels, J. W. (1988). Creativity and problem
finding. In F. G. Farley & N. R. W. (Eds), The foundations of aesthetics, art,
and art education(pp. 91-106). NY: Praeger.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313-335).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Y: Harper Collons.
Csikszentmihalyi, M. (l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 J. Stre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 313-335).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Wolfe, R. (2000). 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 to creativity: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In Heller, K. A., Monk, F. J.
Feldman, D.H., Csikszentmihalyi, M., & Gardner, H. (1994). Changing the world: A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Fleith, D. S. (2000). Teacher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Roeper Review, 22(3), 148-153.
Epstein, R. (1996). Creativity games for trainers. McGraw-Hill Company,
Inc.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1988). Creativity: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 8-26.
Gardner, H.(1993). Creating minds. NY: Basic Books.
Gardner, H.(1995). Learning minds. NY: Basics.
Garnham, A., & Oakhill, J. (1994). Thinking and reasoning. Oxford, UK: Cambridge,Mass: Blackwell.
Guilford, J. P. (1956).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Psycho. Bull.
Guilford, J. P. (1988). Som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model.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8, 1-4.
Gruber, H. E., & Wallace, D. B. (2001). Creative work: The case of Charles Darw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 (4), 346-349.
Cooper, H.M. (1984). Integrating research: A guide for literature review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Gough, H. G. (1979). A Creative Personality Scal for The Adjective Check Li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 1398-1405.
Hocevar, D. (1981). Measurement of creativity:Review and critiq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5,450-464.
Kulik, J. A., & Mahler, H. I. M. (1989). Social support and recovery from surgency. Health Psychology, 8, 221-238.
Lair, J.(1984). Change induction groups,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grity groups,
peer counseling.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l.2, 493-494.
Lubart, T. I., & Getz, I. (1997). Emotion, metaphor,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0 (4), 285-301.
Lubart, T. I. (2000-2001). Model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3(3-4), 295-308.
Maslow, A. (1959). New knowledgism human values. New York.
Mayer, R. E. (1989). Human nonadversary problem solving. In K. J. Gilhooly (Ed.),Human and machine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 Plenum Press.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2nd ed.). New York :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Mayer, R. E. (1983).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Freeman.
Glass, G. V. (1976). Primary , 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Education researcher, 5, 3-8.
Glass, G. V., McGaw, B., & Smith, M. L. (1981). M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Hedges, L. V., & Olkin, I. (1985).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Meta-analysis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Hunter, J. E., & Schmidt, F. L. (1990). Methods of Meta-Analysis : Correcting error and bias in research findings. Newbury Park, CA : Sage.
Johnson, B. T., Mullen, B., & Salas. E. (1995). Comparison of Three Major Meta-Analytic Approaches .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0(1), 94-106.
Jöreskog, K. G., & Sörbom, D. (1993). LISREL 8 user’s reference guide.Mooresville, I N: Scientific Software, Inc.
Newell, A. & Simon, H. A. (1972). Human problem solving.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Parnes, S. T.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Chararles Scribner’s Sons.
Ones, D. S. (1993).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integrity tes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
Osborn, A. (1957). Applied imagination. New York : Scribner.
Osborn, A. (1963). Applied imagin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New York: Chararles Scribner’s Sons.
Piirto, J. (1992). Understanding those who create. Ohio: Ohio Psychology
Press.
Renzulli, J. S. (1986). The three-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creative productivity. In R. J.
Renzulli,J.S. (1977). The enrichment triad model: A guide for developing defensible
programs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Mansfield Center, CT: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enzulli,J.S. & Reis,S.M. (1994).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triad model..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8 (1),7-20.
Renzulli,J.S. & Reis,S.M. (1997).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Mansfield
Center, CT: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enzulli , J. S., Leppien, J. H., & Hays, T. S.(2000). The multiple menu model: A practical guide for developing differentiated curriculum. Mansfield, CT: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osenthal, R. (1984). 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CA:Sage.
Rosenthal, R. (1991). 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Rev.ed.). Beverly Hills, CA : Sage.
Runco, M. A., Plucker, J. A. & Lim, W. (2000, 2001).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integrity of a measure of ideational behavior.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3, 393-400.
Simonton, D. K. (1991).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exceptional personal influence.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4, 67-68.
Simonton, D. K. (1994). Greatness: Who makes history and why?NY: Guilford.
Starko, A. J. (1995). Theories and models of creativity. In A. J. Starko (Ed.), Creativityin the classroom (pp. 21-59).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s.
Starko, A. J. (2001).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Schools of curious delight.
(2nd ed.).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Stein, M.(1999). A Socio-Psychological Study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Creativity of Researchers in Industry.載於一九九九年資優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Sternberg, R. J. (1985):Beyond IQ: 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1988):A three-face theory of intellectual giftedness. In Sternberg R.J.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and Lubart, T. I. (1991) An 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 and its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34, 1–31.
Sternberg. R.J.,&Lubart, T. I.(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ternberg, R. J. (1996). Successful Intelligence.New York: Basic Books.
Sternberg, R. J. (1999).Handbook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I. (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 In R.J. Sternberg (Ed.), Handbok of Creativity. Cambri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O’Hara, L. A. (1999). Creativity and Intelligence. In R. 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 251-27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Subotnik, R. F. (eds.)(2000.)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PP.81-94. NY:Elsevier.
Sternberg, R. J. & Dess, N. K. (2001). Creativity for the new Millennium.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4), 332.
Sternberg, R. J., Kaufman J. C., & Pretz, J. E. (2001). The propulsion model of creativecontribution applied to the arts and letters.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5 (2),75-101.
Torrance, E. P. (1962). Guiding creative talent.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Torrance, E. P. (1964). Education and creativity. In C.W. Taylor (Ed.), Creativity :Progress and potential. New York : McGraw Hill.
Torrance, E. P. (1966).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Norms-technical manual, research edition. New Jersey, Princetion: Personnel Press.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ely?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Torrance, E. P. (1974).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norm-technical manual.Bensenville. IL: Scholastic Testing Service.
Torrance, E. P., Torrance, E. P. & Orlow, E. B. (1984).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streamlined (revised) manual . Illinois: Scholastic Testing Service. Inc.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In Sternberg, R. J.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rrance, E. P & Goff, K. (1989). A quiet revolution..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3 , 136-145.
Torrance, E. P., & Goff, K. (1989). A quiet revolution.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 23(2), 136-145.
Torrance, E. P. (1990).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Beaconville, IL:
Scholastic Testing Services). Torrance,E.P. (1995). Why fly? A philosophy
of creativity. Norwood,NJ:Ablex Publishing.
Viswesvaran, C., & Ones, D. S. (1995). Theory testing: Combining psychometric meta-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Personnel Psychology, 48, 865-885.
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illiams F. E. (1972). A total creativity program for individualizing and humaniz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Williams F. E.(1980).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CAP): manual. Buffalo, New York:D.O.K. Publishers Inc.
Wolf, F. M. (1986). Meta-analysis :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research synthesis. Beverly Hills, CA :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國小六年級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自主學習方案之建構及成效研究
2. 教師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之後設分析
3. 實驗教育學校教學信念、創造力自我效能、學習環境、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4. 國中資優生科學過程技能預測科學問題解決能力模式之建構與驗證
5. 以眼球追蹤技術探討不同後設認知能力護生在圖文表徵的辨識歷程之研究
6. 創造性探究教學模組對高中社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科學創造力與科學學習動機之影響
7. 網路世代高級中等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
8. 臺灣、中國大陸和美國小學教科書中科學探究之課程設計分析--以簡單機械為例
9. 英國與臺灣小學戲劇教學之比較研究
10. 國民小學校長創新領導、權力運用策略、 教師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11. 技術型高中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12. 原住民重點學校國小校長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其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
13. 邏輯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對問題導向合作學習程式設計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數位原民程度為調節變項
14. 大學設計系學生人格特質、創意自我效能與創意成效關係之研究-以外在動機為中介變項
15. 職場就業力為導向之技術型高中專題實作能力指標建構與驗證研究:以土木建築群為例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