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重新評價到互動對話--臺灣對大陸近二十多年儒學研究的述評
書刊名:鵝湖
作者:陳衛平
作者(外文):Chen, Wei-pi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29:10=346
頁次:頁8-18
主題關鍵詞:儒學研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方克立(19930900)。現代新儒學研究的自我回省--敬答諸位批評者。當代,89,138-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明輝(19931000)。學術辯論與意識形態鬥爭--敬答方克立教授。當代,90,140-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秋華(20001100)。大陸學者對清乾嘉揚州學派的研究。漢學研究通訊,19(4)=76,611-6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述先(19890300)。平心論馮友蘭。當代,35,54-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懷恩(19870600)。李澤厚<中國美學史>孔子部分商榷。鵝湖,12(12)=144,25-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維萍(20020900)。中國大陸研究宋代經學概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3)=47,47-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安梧(20011000)。臺海兩岸哲學發展的一個觀察。鵝湖,27(4)=316,12-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柏園(19950900)。再論當代新儒學在外王問題上的缺失--與蔣慶先生的幾點討論。鵝湖,21(3)=243,52-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明輝(20001100)。中央研究院「當代儒學主題研究計畫」概述。漢學研究通訊,19(4)=76,564-5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述先(20020300)。現代新儒學研究之省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367-3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熊自健(1988)。中共學界孔子研究新貌。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述先(1993)。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宗義(2000)。大陸學者的宋明理學研究。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中國大陸與臺灣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明輝(1991)。論所謂「馬克思主義的儒家化」。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明輝(1998)。解讀當前中國大陸的「儒學熱」。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總論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祖漢(1997)。牟宗三先生對儒學的詮釋--回應楊澤波的評議。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偉勳(1988)。大陸學者的哲學研究評論。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發展。《中國論壇》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春海(1995)。以馬列主義中國化為線索評估中國大陸四十年來的哲學發展。中國大陸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現狀。政治大學學術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明輝(1994)。中國大陸有關當代新儒學的研究:背景、成果與評價。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章陵(1993)。「新儒學」批判的批判。大陸文化思潮。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述先(1989)。論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後現代化的問題。大陸與海外。允晨實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熊自健(1988)。孔子宗教思想的新解釋。中共學界孔子研究新貌。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熊自健(1988)。中共學界對儒教問題的爭論。中共學界孔子研究新貌。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章陵(1993)。馬學儒化駁議。大陸文化思潮。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