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家生命哲學及其生命教育理論建構研究
作者:劉靖國
作者(外文):Ching-Kuo Liu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黃文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儒家生命哲學儒家生命教育理論生命教育Confucian life philosophyConfucian life education theorylife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6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儒家的生命哲學,並以之為基礎,建構其生命教育理論。為達成此目的,本研究主要以歷史研究法進行,而獲得以下結論:
一、儒家思想對於現代社會與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與價值。
二、儒家生命哲學具有「生生不息」的宇宙觀及「以人為尊」的人道觀。
三、儒家的天命觀是由商周時代的天命思想逐漸演變而來。
四、孔、孟、荀三者均兼具「命限義」與「使命義」之天命觀,而荀子另強調「制天命」。
五、天道與人之性的關係可以從「客觀性原則」和「主觀性原則」兩個方面來理解。
六、儒家的「天人合一」修養境界之達成可歸結為「自覺體證」和「經驗認知」兩條途徑。
七、宗教的內涵可從其定義、成立要件、精神以及規範性要件等四個面向掌握之。
八、儒家生命哲學雖不能等同於宗教,但有其超越宗教的終極關懷所在。
九、儒家的生死觀強調「未知生,焉知死」而著重於「生」的當下。
十、儒家生命之學具有七項特質:儒學是一種「成德之教」、「內明之學」、「躬身踐履體證之學」、「安身立命之學」、「盡心、知性、知天之學」、「為己之學」、理想人格目標是成為「君子」。
十一、儒家的人性論中,孔子未指出人性之善惡,孟子直指人性為善,荀子則從自然情欲的觀點強調人性為惡。
十二、儒家的生命之學除著重倫理之實踐外,孔子強調「仁」;孟子強調「存心與養氣」;荀子強調治心、禮樂及虛壹而静的工夫;《大學》強調修養之次第;《中庸》則強調「誠」與「時中」的修養。
十三、儒家面對生命窮達之際仍堅持其「使命義」之觀點,且對於仕與隱的目的均希望在於行其「義」。
十四、儒家生命教育理論的內涵,可以四個取向涵蓋之,分別是儒家倫理取向、儒家生死取向、儒家終極關懷取向、儒家哲學取向。
十五、儒家四個取向的生命教育各有其相應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以及課程內涵。
十六、儒家四個取向的生命教育目的乃在成就「君子」的人格內涵。
最後,本研究並根據上述結論,在生命教育之哲學、理論、課程與行政實務上提出幾點建議,以提供推動生命教育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Confucian life philosophy, and take it as the foundation to construct the life education theory.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this research mainly carries on by the historical methodology;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ttained as follows:
‧Confucianism possess important meaning and merit in modern society.
‧Confucian life philosophy was provided with world view of “growing continually” and human view of “respecting human dignity”.
‧Confucian “Heaven Ordinance” developed gradually from the thought of heavenly mandate of Shan and Chou dynasties.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all had the viewpoints of “Restricted Heaven Ordinance” and “Missioned Heaven Ordinance”, furthermore, Xunzi also emphasized the view of “Control Heaven Ordinance”.
‧The rel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could be comprehended by two ways; principle objective and principle subjective.
‧The state of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of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could be achieved by “self-awareness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recognition”.
‧The implication of religion could be mastered through four directions: definition, tenable condition, spirit and normative condition.
‧Although the Confucian life philosophy cannot be equal to a religion; however, it indeed has its transcended implications to religion.
‧Confucian’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emphasized the concept of “While we do not know life, how can we know about death?”and centered on the “living moment”.
‧Confucian learning of life had seven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teaching of the perfect virtue, inner awareness learning, practicing by self, settling down and setting up the life, know the nature with all one's heart, know the nature of oneself, know heaven, studying for oneself, become a “gentleman” is the ideal personality goal.
‧In Confucian viewpoint of human nature, Confucius had not pointed out good and evil of the human nature; Mencius referred the human nature to be good, while Xunzi emphasized human nature wicked from natural passion viewpoint.
‧Confucian learning of life emphasized that ethic sh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besides, Confucius emphasized on benevolence; Mencius focused on ”cultivating our spirit and keeping chi”; Xunzi stressed on “govern the mind”, “the rules of propriety”, “music” and “always make our heart empty”; “The Great Learning” focused on “the order of self-cultivatio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emphasized the self-cultivation of both “Sincerity” and “always maintains the Mean”.
‧When faced poor or illustrious time of life, Confucian always maintained the “Missioned Heaven Ordinance”, and what is more, the purpose of retiring or becoming an official was to carry out justice.
‧The contents of Confucian life philosophy included four orientations as follows: Confucian ethic orientation, Confucian life-death orientation, Confucian ultimate concern orientation, and Confucian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
‧Each of the four orientations of Confucian life education had distinct educational objective, educational contents, educational method and content of curriculum.
‧The four orientations of Confucian life education’s objectives were to accomplish the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mentioned above, 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the philosophy, theory, curriculum and administrative practices of life education were mad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carrying out life education.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部分(或原典釋譯注疏部份)

(一)十三經注疏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台北:臺灣中華,1966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上海:古籍,1987年。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易經》。台北:臺灣學生,1967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北京:中華,1998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
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
(二)其他古典文獻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世界,1965出版。
朱熹。《四書集注》。上海:古籍,2001年。
陸九淵。《象山全集》。台北:臺灣中華,1966出版。
焦循。《孟子正義》。台北:臺灣商務,1965年。
劉寶楠。《論語正義》。台北:臺灣商務,1965年。


二、現代專著部分
文心工作室(2005)。中文經典100句------詩經。台北:商周。
方同義(2004)。中國智慧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方克立(1997)。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方東美(1984)。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
王臣瑞(1980)。倫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學生。
王忠林(1978)。新譯荀子讀本。台北:三民。
王陽明(林安梧導讀)。《傳習錄》。台北:金楓,1987出版。
尼采(Nietzsche, F. W.)著、劉崎譯(1972)。上帝之死。台北:志文。
石元康(1998)。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new window
任俊華(2001)。易學與儒學。北京:中國書店。
成中英(1974)。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台北:三民。
成中英(1985)。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台北:聯經。new window
牟宗三(1973)。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new window
牟宗三(1974;1998)。中國哲學的特質(再版九刷)。台北:學生。
牟宗三(1978a)。儒家學術之發展及其使命。載於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三,317-332。台北:牧童。
牟宗三(1978b)。中國哲學的未來。載於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三,351-361。台北:牧童。new window
牟宗三(1978c)。理想的理性主義。載於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三,303-316。台北:牧童。
牟宗三(1983;1999)。中國哲學十九講(初版八刷)。台北:學生。
牟宗三(1984a)。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
牟宗三(1984b)。中國文化的特質。載於周陽山編: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文化傳統的重建,3-34。台北:牧童。
牟宗三(1985)。圓善論。台北:學生。
牟宗三(1996)。人文講習錄。台北:學生。
牟宗三(2000)。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學生。
何福田主編(2001)。生命教育論叢。台北:五南。
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
余英時(1987)。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
余英時(1991)。猶記風吹水上鱗。台北:三民。
余雄(1977)。中國哲學概論。金門:源成。
吳光(1993)。儒家哲學片論。台北:允辰文化。
吳怡(1993)。易經繫辭傳解義。台北:三民。new window
呂大吉主編(1993)。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
呂應鍾(2001)。生死學導論。台北:新文京開發。
李杜(1978)。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
李奉儒(2004)。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台北:揚智。
李哲賢(1994)。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台北:文津。
李開復(2006)。做最好的自己。台北:聯經。
李雄揮編譯(1990)。倫理學。台北:五南。
李遠哲等著(1999)。生命教育。台北:聯經。
杜維明(1989)。儒學第三期前景發展的問題。台北:聯經。
杜維明(2001)。東亞價值與多元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杜維明(無日期)。杜維明文集(第四卷)。武漢出版社。
沈清松(1996)。追尋人生的意義。台北:台灣書店。
狄肯(Deeken, Alfons)著、王珍妮譯(2002)。生與死的教育。台北:心理。
周甘逢(2001)。周易人生哲學。高雄:復文。
周立升、顏炳罡(2002)。儒家文化與當代社會。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周陽山、陳弱水(1984)。儒家思想的現代化------劉述先教授筆談錄。載於周陽山編、牟宗三等著:文化傳統的重建,325-344。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林治平等著(2004)。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
苗潤田(2002)。解構與傳承------孔子、儒學及其現代價值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韋政通(1996)。孔子。台北:東大。
唐君毅(1978a)。我對於哲學與宗教之抉擇。載於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三,177-210。台北:牧童。
唐君毅(1978b)。中國未來之文化創造。載於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三,211-237。台北:牧童。
唐君毅(1978c)。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
唐君毅(1979)。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
唐君毅(1983)。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台灣學生。
孫效智(1999)。當宗教與道德相遇。台北:臺灣書店。new window
孫效智(2000a)。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22。台北:聯經。new window
孫開泰等著(1995)。中國哲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徐復觀(1975)。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崔莫(Tremmel, William Calloley)著、賴妙淨譯(2000)。宗教學導論。台北:桂冠。
張立文(1996)。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光甫(2003)。教育哲學-中西哲學的觀點。台北:雙葉書廊。
張再林(2004)。中西哲學的歧異與會通。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春申(1992)。宗教概論。載於房志榮主編:宗教與人生(上),3-59。台北:空大。
張美惠譯(2001):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課。台北:張老師。
張淑美(2001)。漫談「生死本一家」--死亡教育、生死教育是臨終教育還是生命教育?本文載於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導論。台北:心理。
張淑美(2002)。導讀------生死教育就是善生善終的生命教育。載於Deeken, Alfons著、王珍妮譯:生與死的教育,5-15。台北:心理。
張端穗(1982)。仁與禮------道德自主與社會制約。載於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107-169。台北:聯經。
許倬雲(1990)。西周史。台北:聯經。
郭靜晃等著(2002)。生命教育。台北:揚智文化。
陳佳禧(2002)。生命教育之體認。台北:水牛。
陳迺臣(1988)。宗教的教育價值。台北:心理。
陳淨修(2005)。生命教育:活出生命的色彩。台北:新文京開發。
陳詠明(2004)。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台北:商務。new window
陳福濱(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3-36。台北:聯經。
傅佩榮 (1999)。解析孔子對生死與鬼神的看法。載於沈清松主編:末世與希望,31-57。台北:五南。
傅佩榮(1991)。圓成生命的理想。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傅佩榮(2003)。哲學與人生。台北:天下文化。new window
傅佩榮(2005a)。儒家與現代人生。台北:名田文化。
傅佩榮(2006)。宗教的最佳面貌。載於休斯頓‧史密斯著、劉安雲譯:人的宗教(初版八刷),導讀。台北:立緒。
傅凌(2004)。命運。台北:網路與書。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
傅偉勳(1998)。生命的學問。台北:揚智。
傅偉勳(2002)。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台北:正中。
勞思光(1981a)。中國哲學史(第三卷上)。台北:三民。
勞思光(1981b)。中國哲學史(第三卷下)。台北:三民。
勞思光(1981c)。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
勞思光(1981d)。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
勞思光(1987)。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
勞思光(1988)。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
曾昭旭(2003)。良心教與人文教。台北:商務。new window
華特士(Walters, J. Donald)著、林鶯譯(1999)。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台北:張老師。
鈕則誠(2004b)。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台北:揚智。new window
鈕則誠(2004c)。生命教育:倫理與科學。台北:揚智。new window
鈕則誠(2004d)。生命教育概論------華人應用哲學取向。台北:揚智。new window
項退結(1988a)。中國人的路。台北:東大。
項退結(1988b)。邁向未來的哲學思考。台北:東大。
馮友蘭(1990)。中國哲學史。上海:上海書店。
馮友蘭(2000)。中國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文三(2001)。宗教心理學研究。高雄:個人研究室。
黃光國(1988)。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new window
黃光雄(1987)。教育的歷史研究方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195-213。台北:師大書苑。
黃忠天(2006)。周易程傳註評(第三版)。高雄:復文。
黃建中(1982)。比較倫理學。台北:正中。
楊伯峻(1960)。孟子譯注。台北:中華。
楊孝濚(1987)。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書、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809-831。台北:東華。
楊慧傑(1981)。天人關係論。台北:大林。
董承文(1979)。孔孟荀教育思想之遞嬗。台南:開山書店。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台北:五南。
詹棟樑(2004)。生命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鄔昆如(1982)。文化哲學講錄(二)。台北:東大。
鄔昆如(1994)。倫理學。台北:五南。
廖名春(1994)。荀子新探。台北:文津。
熊公哲(1985)。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蒙培元(2005)。蒙培元講孔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可式、沈錦惠譯,佛蘭克(V. Frankl)著(1998):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出版社
劉明德、王心慈(2003)。生死教育。台北:揚智。
劉真編(1997)。宗教與教育。台北:正中。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
歐陽教(1998)。教育哲學導論。台北:文景。
蔣伯潛(無日期)。四書讀本。台北:啟明。
蔡仁厚(1987)。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
蔡仁厚(1998)。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學生。
蔡英文(1982)。天人之際------傳統思想中的宇宙意識。載於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論------思想篇,287-327。台北:聯經。
鄭石岩(1993)。生死事大。載於傅偉勳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導讀。台北:正中。
鄭家棟(1991)。儒家思想的現代走向及其命運。載於方克立、李錦全主編:現代新儒學研究論集,1-2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鄭曉江(1997)。生死智慧-中國人對人生觀及死亡觀的看法。台北:漢欣。new window
鄭曉江(2001)。中國死亡智慧。台北:東大。new window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37-48。台北:聯經。new window
錢穆(1978)。中國人之宇宙信仰及其人生修養。載於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三,73-91。台北:牧童。new window
錢穆(1984)。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台北:東大。
錢穆(2000a)。學術思想遺稿。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台出版社。
錢穆(2000b)。四書釋義。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錢穆(2000c)。孔子傳。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錢穆(2000d)。孔子與論語。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錢穆(2000e)。孔學小叢書。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錢穆(2001a)。中國文化精神。台北:蘭台出版社。
錢穆(2001b)。中華文化十二講。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錢穆(2003)。論語新解。北京:三聯。
鮑國順(1982)。荀子學說析論。台北:華正。
簡成熙(2002)。分析哲學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169-203。台北:師大書苑。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魏彩霞(2004)。全球化時代中的儒學創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羅光(1983)。儒家哲學的體系。台北:台灣學生。
羅光(1985)。中國哲學的展望。台北:學生。new window
羅光(1995)。儒家生命哲學。台北:台灣學生。new window
嚴定暹(1980)。天命與民生--西周人文精神之神權觀芻探。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顧忠華(1997)。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台北:臺灣書店。


三、中文期刊論文部分
中央社(2005,1月15日)。全球中文熱持續升溫,中國將辦漢語托福。2006/2/10取自: http://www.gov.tw/news/cna/china/news/200501/20050115886828.html
毛淑芳(2003)。宜蘭國小實施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新春(1993)。傳統儒家的終極關懷。中國文化月刊,170期,55-73。
王煥琛(1997)。宗教教育問題之探討。台灣教育,557,6-12。
田若屏(2003)。莊子「無待」思想之生命教育蘊義。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榮智(2001)。孔子的生命教育思想。教育資料集刊,26,81-94。new window
朱榮智(2003)。孟子論天命。孔孟月刊,42(2),29-30。new window
朱漢民(1993)。儒家主體性倫理及安身立命。中國文化月刊,165,68-84。
朱漢民(1993)。儒家主體性倫理與安身立命。中國文化月刊,165期,68-84。
牟宗三(2005)。孟子《演講錄》(十)。鵝湖,30(10),2-7。
牟鍾鑒(2005)。大陸當代儒學巡禮。2005/10/10取自:http://www.confuchina.com/01%20zong%20lun/daludangdairuxue.htm
何保中(民83)。由天人之際論先秦儒家思想的傳承與演變。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何聰明(2005)。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以老子思想詮釋為例。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英時(1993)。猶記風吹水上鱗------敬悼錢賓四師。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創刊號,18-24。
余淑娟(2000)。國小學童的死亡教育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成效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霖(1990)。內容分析法與教育研究。師友,271,16-20。
吳事穎(2004)。陪小四生閱讀生命-由兒童讀物引導進入生命教育主題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武雄(2002)。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2004/8/8取自:http://life.edu.tw/homepage/091/subpage_5_main.php?area_no=51&area_no_2=1
吳皇毅(2005)。莊子生命美學對生命教育之啟示。
吳國珍(1993)。孔子人本教育思想的現代價值。孔孟月刊,31(6),2-9。
吳庶深(2002)。活出生命的彩虹------談生命教育的意義。研習資訊,19(5),17-22。
吳淑貞(2004)。不同教學模式對高職女學生生命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淑瑞(2004)。東坡詩文中的思想及其對生命教育的啟示。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中華(2003)。人類文化變遷中的儒學--仍從儒家的「天人合一」說起。孔孟月刊,41(9),20-25。new window
李奉儒(2005)。美國品格教育、價值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轉向。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辦:現代教育論壇------學校如何落實道德教育,63-76。
李瑞全(2005)。儒家的生態智慧------一個全球生態哲學理念。2005/12/12取自:http://www.ncu.edu.tw/~phi/teachers/lee_shui_chuen/
李慧萍(2004)。建構華人生命教育取向的殯葬教育。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保瑞(2002)。勞思光先生道佛詮釋的方法論探究。2005/10/17取自:http://www.hfu.edu.tw/~bauruei/4pap/5mod/58.htm
杜保瑞(無日期)。孔子的境界哲學。2005/12/20取自:http://www.hfu.edu.tw/~bauruei/4pap/1con/04.htm
杜維明著、雷洪德、張瑉譯(2003)。超越啟蒙心態。2005/10/16取自: http://www.confuchina.com/07%20xifangzhexue/chaoyue%20qimeng.htm
沈亦元(2004)。弗蘭克意義治療理論其於生命教育之蘊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清松(1995)。德性倫理學與儒家倫理思想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22(11),975-992。new window
汪惠娟(2005)。書評:羅光《儒家形上學》。哲學與文化,32(2),141-146。new window
汪義麗(1996)。從宇宙論與工夫論看中庸思想的定位問題。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7(1),139-155。
周博裕(1998)。血緣模糊化的弔詭------談「代理孕母」。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網路版,2006/6/4取自: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5/menu.htmlnew window
周景勳(2005)。羅光總主教生命智慧的理念和靈修。哲學與文化,32(2),39-67。new window
林安梧(2001)。儒家生死學的一些省察-以論語為核心的開展。生死學(輔仁宗教研究),3,133-166。new window
林招蓉(2004)。社區志工參與國民小學生命教育課程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興仁社區發展協會成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海清(2001)。知識管理與教育行政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43期,13-19。new window
林載爵(1981)。人的自覺--人文思想的興起,載於邢義田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369-424頁。台北:聯經。new window
林綺雲(2003)。死亡教育與輔導:批判性的觀點。生死學研究,1,77-92。new window
林翠芬(2003)。由「性之兩路」建構儒家生命的學問。虎尾技術學院學報,6,13-22。new window
林靜如(2001)。沙特自由哲學及其在生命教育之蘊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基柱(2004)。天道性命相貫通思想在宋明儒學的展開。鵝湖,30(1),39-47。new window
金學權(1989)。易經之天人關係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段德智(1999)。「不出而出」與「出而不出」------試論孔子死亡哲學的理論特徵,鵝湖,25(1),35-40。new window
洪文瓊(1987)。內容分析法簡介。國教之聲,11(4),21-26。
洪仁進(1991)。知識形式與課程------赫斯特觀點的分析。現代教育,6,73-80。
洪仁進(1996)。歐康諾與赫斯特論辯的智識脈絡。台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7,188-202。
英冠球(2002)。理學的講論。摘自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98期,2004/10/7取自:ttp://www.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97-01.txt
孫效智(2000b)。生命智慧與道德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5,65-78。new window
孫效智(2001a)。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35,4-31。
孫效智(2001b)。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27-57。new window
孫效智(2002a)。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283-301。new window
孫效智(2004)。當前台灣社會的重大生命課題與願景。哲學與文化,31(9),3-17。new window
徐舜彥(2005)。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社會侷限------社會道德規範。哲學與文化,36(2),53-67。new window
殷允芃(2005)。信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天下雜誌,324,30-31。
袁保新(1995)。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22(21),1009-1022。new window
張光甫(1995)。談生命教育。輔導通訊,44,3-4。
張亨(1992)。天人合一觀的原始及其轉化。收錄於漢學研究中心編: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823-850頁。
張秀娟(2004)。生命教育對高職夜校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家甄(2005)。從馬斯洛需求理論到菩提道次第成佛理論-宗教與生命教育初探。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美(1994)。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張淑美(1995)。從生論死------死亡教育之介紹。輔導通訊,44,5-8。
張淑美、謝昌任(2005)。台灣地區生死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分析。生死學研究,2,1-44。new window
戚國雄(1998)。資訊時代的倫理議題------兼談網路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網路版,2006/6/4取自: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5/menu.htmlnew window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九十至九十三年度)。2005/8/23取自:http://210.60.194.100/life2000/eduteam/project_mid.htm
許秀霞(2004)。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福智生命教育理念為主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炎初(2001)。錢穆賓四先生如何理解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一語。鵝湖,26(12),50-62。new window
郭鴻志(1998)。從網路倫理談資訊倫理教育。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網路版,2006/6/4取自: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5/menu.htmlnew window
陳一姍(2005,8月9日)。名牌、珠寶入超成長近二成五。中國時報,A4版。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31(9),21-46。new window
陳春美(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伶(2004)。生命教育融入英文教學對高中生自尊、自我概念、英語學習動機之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寒鳴(2004)。關於儒學的現代轉化問題。2004/11/07取自:http://www.xslx.com/htm/zlsh/zzpj/2004-09-09-17266.htm
陳滿銘(2002)。《論語》天生德於予辨析。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7(2),87-104。new window
陳德光(2001)。生命教育的宗教學基礎初探。教育資料集刊,26,59-79。new window
陳德和(2002)。明明德的教育。2004/7/18取自http://life.edu.tw/data/plan/091/H51100-0000010/index.htm
陳德和(2005)。生命教育的正途與常道。鵝湖,31(1),3。
陳德和(2006a)。儒家思想的生命教育理論--對諍於全人教育論、多元知能論和層次進步論(上)。鵝湖,31(7),24-33。new window
陳德和(2006b)。儒家思想的生命教育理論--對諍於全人教育論、多元知能論和層次進步論(下)。鵝湖,31(8),17-24。new window
傅佩榮 (1999)。孔子對死亡的某種定見。哲學與文化,32(4),61-71。台北:五南。new window
傅佩榮(2005b)。孔子對死亡的某種定見。哲學與文化,32(4),61-71。new window
傅偉勳(1996)。佛學、西學與當代新儒家。二十一世紀,38,68-79。
景海峰(2005)。傅偉勳對當代新儒家的批判性超越。2005/10/16取自:http://www.confuchina.com/08%20xiandaihua/fuweixun.htm
曾昭旭(2000)。自我意識與道德意識的衝突辯證------論自律道德的形成。2004/6/23取自:http://210.241.73.51:1080/enpo03/download/life-edu
曾煥棠(2001)。社會關懷教育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6,131-152。new window
程安宜(1997)。從老莊生死觀探討國小兒童的死亡教育。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鈕則誠(2004a)。生命教育的哲學反思。哲學與文化,31(9),47-57。new window
黃文三(1987)。儒家人倫思想的要義及其對現代教育的適切性。教育研究,1,45-55。
黃文三(2005a)。從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與道德」談人性尊嚴與幸福的發皇。載於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主編:第七屆中等學校之教學與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 -4-10。
黃文三(2005b)。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載於高雄縣政府主辦、大社國小承辦:九十四年度公私立幼稚園研究方法論研習手冊,6-28。
黃文三(2005c)。淺談教學活動設計與技巧。載於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主辦「大學新進教師教學知能研習會」論文集,27-59。
黃文三(2006a)。道德、道德教育與道德教學探析。載於澎湖縣政府主辦、文光國中承辦:九十五年度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研習會研習手冊,11-33。
黃文三(2006b)。從道德省思談學校道德教育的實施。載於澎湖縣政府主辦、文光國中承辦:九十五年度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研習會研習手冊,39-50。
黃文三(2006c)。從九年一貫課程「公民與道德」主題談人權教育與幸福的發皇。載於澎湖縣政府主辦、文光國中承辦:九十五年度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研習會研習手冊,54-63。
黃文三(2006d)。從道德省思談學校道德教育的關懷與尊重。載於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主辦、國立岡山高級中學承辦:九十五年國立暨台灣省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品德教育南區研習會研習手冊,40-56。
黃文三、曾秋萍、敬世龍(2003)。從國中小學生的宗教心理談九年一貫課程「生命教育」的實施。載於國立交通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第五屆中等學校之教學與學習學術研討會既課程工作坊論文集,6-1-6-16。new window
黃光國(2003)。科學哲學與學術創造力。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研究方法論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6-21。
黃崑巖(2005年7月5日)。鼓勵以閱讀擴大思考層面,活出生命的深度。中國時報,A16版。
黃淑萍(2003)。覺醒、批判與超越—佛洛姆人本哲學及其在生命教育之蘊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琪璘(1999)。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6-10。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編: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3-117。
黃憶如(2004)。一位國小教師的生命教育理念與實踐。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麗娟(2004)。台中蓮社創始人李炳南及其儒佛教化。國文學誌,8,427-459。new window
敬世龍(2004)。台南縣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其可行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華社(2005,12月12日)。非洲第一所孔子學院首次開課。2006/2/10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video/2005-12/12/content_3909198.htm
楊劍豐(2005)。尊重------一個後現代社會的生活態度。哲學與文化,36(2),5-17。new window
葛蕙容(2004)。高級中學生命教育教師教學知能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董文香(2002)。生死教育課程對職校護生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裘學賢(2004)。教學釋義:分析的取向。教育學誌,17,49-76。new window
裘學賢(2005)。情意領域的哲學意涵及其在教育的實踐。教育學誌,18,1-24。new window
詹文克(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教部委辦之專案研究。計畫主持人:吳庶深;曾煥棠。
賈馥茗(1976)。人性論平議。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8,1-25。
賈馥茗(1977)。從「學」「庸」中所見的教育準則和情懷。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9,1-13。new window
賈馥茗(1986)。我國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一)。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18。
賈馥茗(1987)。我國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二)。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9,1-26。
賈馥茗(1988)。我國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三)。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0,1-24。
賈馥茗(1989)。東周的教育及學術思想(一)。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1,1-28。
賈馥茗(1990)。東周的教育及學術思想(二)。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2,1-27。
賈馥茗(1991)。東周的教育及學術思想(三)。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3,1-35。
賈馥茗(1992)。東周的教育及學術思想(四)。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4,1-32。
賈馥茗(1994)。東周的教育及學術思想(五)。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5,1-23。
賈馥茗(2005)。教育的真諦------教人成人。教育資料與研究,62,213-225。new window
趙吉惠(2002)。論儒學既是哲學又是道德宗教。哲學與文化,29(8),709-721。new window
趙星光(2003)。全球化浪潮下的本土生命教育初探。新世紀宗教研究,1(3),17-43。new window
劉述先(1988)。論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後現代化的問題。中國論壇,27(2),74-79。
劉述先(1997)。論孔子思想中隱含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1-24。new window
劉述先(2000a)。從中心到邊緣:當代新儒學的歷史處境與文化理想。漢學研究通訊,19(4),555-563。new window
劉述先(2000b)。對於終極關懷與儒家宗教性問題的回應。二十一世紀,59,115-117。new window
劉述先(2002)。現代新儒學研究之省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367-382。new window
劉述先(2003)。港台新儒家與經典詮釋。鵝湖,28(10),8-14。new window
劉新生(2005)。國外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啟示。山東師範大學學報,50(3),148-151。
歐陽教(1992)。宗教與教育的關係。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4,33-42。
蔡明昌(2005)。關於生命教育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62,126-133。new window
蔡明原(2004)。圓通經脈的身教鴻儒------愛新覺羅.毓鋆。百世教育雜誌,156,88-93。
蔡長衡(2002)。生死取向之生命教育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對死亡概念與態度之實證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均(2003)。從天命一詞談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孔孟月刊,42(2),1-3頁。
鄭家棟(2003)。當代新儒家的道統論。2005/10/16取自:http://www.xslx.com/htm/zlsh/zzpj/2003-3-2-13203.htmnew window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1-26。new window
黎建球(2005)。從儒家哲學中的超越觀看羅光主教的天人合一。哲學與文化,32(2),3-19。new window
蕭宏恩(1994)。孔子之言「天」之問題------超驗方法與天。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錢永鎮(1998)。生命教育的實施背景及基本理念。研習資訊,15(4),23-30。
錢永鎮(2002)。落實生命教育的三個思考方向。2004/8/3取自:http://life.edu.tw/homepage/091/subpage_5_main.php?area_no=51&area_no_2=1
錢穆(1993)。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錢賓四先生紀念館刊,創刊號,1-5。
聯合晚報(2002年12月19日)。「4成台灣民眾,自認生命沒價值」,3版。
聯合報(2002年12月12日)。「謝長廷:宋七力沒擁國民黨才遭宗教掃黑」,A2版。
聯合報(2002年12月8日)。「黃天生將遁深山隱居」,A4版。
聯合報(2005年8月28日)。山東曲阜將辦全球聯合祭孔儀式,A13版。
聯合報(2006年2月19日)。孔子家族與荒謬的兩岸文化情勢,A6版。
謝昌任(2003)。新約死亡概念及其生死教育意涵之研究-以耶穌與保羅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鄺芷人(1998)。論「宗教應該是什麼」。宗教哲學,4(1),1-25。new window
蘇友瑞(2001)。從儒家的心物問題談中國文化的社會實踐問題。2004/8/18取自:http://life.fhl.net/Society/ps5.htm。
蘇莉華(2002)。從王鳳儀的女學看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從生命自我療癒的觀點出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閔微(2004)。莊子思想對生命教育的啟發。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雅慧(1995)。莊子生死觀對死亡教育的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釋自昶(2005年7月5日)。死亡是一位不太熟的朋友。中國時報,E6版。
釋慧開(2003)。《論語》季路問事鬼神章解讀疏證------一個生死學進路的義理探索。生死學研究,創刊號,5-38。new window
龔鵬程(2004)。生活儒學的重建:東亞儒學發展的新途徑。2005/10/16取自:http://www.confuchina.com/08%20xiandaihua/gongpengcheng1.htm
龔鵬程(2005)。華語教學之淪陷。2006/2/10取自:http://blog.sina.com.tw/3819/article.php?pbgid=3819&entryid=7070


四、西文部分
Gutek, G. L. (1988). Philosophical and Ide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Gutek, G. L. (2004). Philosophical and Ideological Voices in Education. Boston, New York, San Francisco: Pearson Education.
Hwang, K.K.(2001). The deep structure of Confucianism :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Asian Philosophy, 11(3), 179-204.
Luo, Michael(2005, October 24). When Bad News Looks Like Doomsday---For Some Christians, The End Is Near (Again). 聯合報紐時週報,第1版。
OECD(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CERI.
Orlich, D. C., Harder, R. J., Callahan, R. C., Trevisan, M. S., Brown, A. H. (2004). A Guide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7rd). Bost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owell Evelyn J.(2005). Curriculum- An Integrative Introduction( 3rd ).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 Pearson Prentice Ha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