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命圖景的映現--白居易履道園空間意蘊之探究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王怡斐
作者(外文):Wang, I-fei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8
頁次:頁85-118
主題關鍵詞:白居易白樂天履道園園林空間意蘊Pai Chu-yiPai Le-tienLutao gardenGardenThe meaning of sp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尤雅姿(20000900)。文學世界中的空間創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39,153-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寶玲(20001100)。皓首同歸兩心知--試論劉禹錫與白居易的際遇與詩藝。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55-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美雲(19990600)。白居易之佛道養生探賾。臺中商專學報,31,5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韓學宏(19970500)。白居易詩中的「老境」。華梵學報,4(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曉明(2001)。略論白居易的家園意識。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0(6),13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開明、王穎(1996)。佛性、人性、靈性─中國藝術中的蓮花意象。中國文化月刊,199,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能傑(1991)。白樂天經營洛傑陽履道宅始末。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9,17-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岩(1996)。唐東都履道坊白居易故居遺址勘查。尋根,1996(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勾利軍(2002)。白居易任東都分司官考述。中州學刊,128,109-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埋田重夫(2002)。白居易池上篇考。河池師專學報,22(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鄧新躍(2002)。白居易閒適詩與禪宗人生境界。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4(4),2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侯廼慧(1992)。艱難感對白居易詩樂天思想與樂天形態的影響。中華學苑,42,147-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維治(1997)。白居易宦海沉浮及其山水之吟。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鐸(1991)。唐宋洛陽私家園林的風格。造園季刊,39,4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植(1982)。園冶注釋。園冶注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天華(1992)。園林美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丹青藝叢編輯委員會(1988)。中國園林建築研究。臺北:丹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平岡武夫(1991)。唐代的長安與洛陽.地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宗瑩(1985)。白居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侯迺慧(1997)。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維權(1991)。中國古典園林史。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格非(1966)。洛陽名園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浩(1996)。唐代園林別業考論。西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彭一剛(1989)。中國古典園林分析。臺北:博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侯迺慧(1991)。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熙、郭思(1983)。林泉高致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白居易、朱金城(1988)。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羅聯添(1989)。白樂天年譜。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71)。全唐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3)。舊唐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徐松(1980)。元河南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Pred, Allan、許坤榮(1993)。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