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九五0、六0台灣軍旅詩歌的空間書寫─以洛夫、瘂弦、商禽為考察對象
作者:劉志宏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鵬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空間現代詩洛夫瘂弦商禽蒙太奇地方芭蕾變形神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2
摘要
台灣現代詩歌研究多以歷史及時間為參照系,以「空間」的概念來切入及詮釋者並不多見,爭辯不休的「台灣意識」或「中國情結」往往佔據著論述的篇幅,它們經常忽略了探究詩美學與藝術真正的精神與價值。本論文擬從引發不同的角度來思索,將「詩歌」與「空間」作結合,不獨立探索詩美學,亦非在物理空間鑽研,而是在兩者作為研究對象的歷史傳統,於其間釐出一條清晰的空間書寫脈絡,作為台灣現代詩創作的空間書寫作另一番考察。在方法論上,我們有詩論與空間各自獨立的研究傳統,卻少有相互結合異時的鑽研成果。在資料的參引上,我們往往得參酌詩學論述的經驗與空間論述作整合。
本文選定五、六0年代戰後現代詩軍旅詩人作為考究對象,一方面由於現代詩因他們在質量上都展現了顯著的躍昇,另一方面由於他們的崛起與壯大恰好正是五、六十年代台灣文壇特有的現象。本論文選取洛夫、商禽、瘂弦為研究對象,乃因他們的作品在軍旅詩人中是較精純與整齊的,迄今對詩壇仍有一定的影響力,論文扣緊著「空間」來尋索他們在這方面的特色與成就。論文之論題上明確標出「空間」,以彰顯其有別於詩史的觀照而忽略了文本空間獨特的美學與研究面向之形成,以擺脫以往為歷史框架所建構的各種論述。
本文分為六章,首末兩章為緒論與結論。 第二章先對洛夫、瘂弦及商禽這三位詩人做了一鳥瞰式的空間掃描,因而獲致他們是在一個社會局勢相對不穩定,政治往往對創作做箍制而他們自己又在故國之離散情況下,其空間詩藝是如何形塑成功的。洛夫的石室實乃前線金門的碉堡,其中充滿死亡的氛圍,其空間越往下且越往下空間愈壓縮狹小(石室→棺槨→墳→骨灰)、幾至無可救贖之可能;相對於洛夫之死亡氛圍,瘂弦的航行意象却充滿暗礁與險阻,他常將人生比喻成死亡機率極高之「航行」,在這樣一個「風險社會」中,詩人是如何調整建構自我與異己(other)之間的場域。至於商禽,他的「自我監牢」與敞視建築,往往桎梏住肉身與靈魂,其所反映的是無所不在的箍制與監控。透過上述之種種鳥瞰,我們發覺了當時的環境氛圍與詩人所採取的創作策略密切相關。
第三至第五章開始進入分論時,我們開始實際地毯式的搜尋,由他們的創作技巧去探索他們創作的理念與美學技巧。洛夫類似蒙太奇(montage)手法的「置喻」(metonymy)與「倒置」技巧,是典型的主體客體易位與擺佈,亦是時代異化與疏離的真切感受;我們常將其貼標籤為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然而由其存在之空間觀之,我們反而可由其創作找到貼合點,更可在他的感受中,發現他那種「遞降地窖式」的空間書寫。在瘂弦身上,透過他那「韻律式」的節奏與歌謠風,我發現了「地方芭蕾」的特性,那是他從感覺出發留下的餘韻,更在他劇戲性的表現風格中,發覺他所拉出的類喜劇之距離與張力,將詩行中的肢體、動作如此緊密地與其韻奏嵌合在一起。商禽善用變形的詩藝,長篇敘事地營造情境,詩中充滿著動物化的隱喻,他的「吠月/逐月」思索,就是一種原型神話心靈的投射。他打破了有限存在的藩籬、海峽空間的文化阻隔,以及親人與長輩的懷想距離,進而去把握無限、想像語言所蘊含的生命意義來破除對死亡的恐懼;最後,他像「介殼蟲」一樣,擅於「保護」及「防衛」,並且習慣於黑暗並在裡頭做夢,不願溝通,這恰巧都與他創作的主題與材料如出一轍。
參考書目
一、 個人詩集

洛夫《靈河》。高雄:創世紀詩社,1957。
洛夫《石室之死亡》。高雄:創世紀詩社,1965。
洛夫《外外集》,高雄:創世紀詩社,1967。
洛夫《無岸之河》。台北:大林出版社,1970。
洛夫《魔歌》。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4。
洛夫《洛夫自選集》。台北:黎明,1975。
洛夫《眾荷喧嘩》。台北:楓城,1976。
洛夫《洛夫詩論選集》。台北:開源,1977。
洛夫《因為風的緣故》。,台北:九歌,1988。
洛夫《孤寂中的迴響》。台北:東大,1981。
洛夫《詩的邊緣》。台北:漢光,1986。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台北:普音,2009。
紀弦《在飛揚的年代》。台北:寶島文藝社,1951。
紀弦《摘星的少年》。台北:現代詩社,1954。
紀弦《紀弦自選集》。台北:黎明,1978。
商禽《夢或者黎明》。台北:十月,1969。
商禽《夢或者黎明及其他》。台北:書林,1988。
商禽《用腳思想》。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88。
商禽《商禽世紀詩選》。台北:爾雅,2000。
商禽《商禽集》。台南:台灣文學館,2008。
商禽《商禽詩全集》。中和:印刻,2009。
陳大為《治洪前書》。台北:詩之華,1994。
陳大為《盡是魅影的城國》。台北:時報,2001。
陳黎《親密書:陳黎詩選1974-1992》,台北:書林,1992。
陳黎《家庭之旅》,台北:麥田,1993。
陳黎《小宇宙》,台北:皇冠,1993。
陳黎《島嶼邊嶼》,台北:皇冠,1995。
陳黎《陳黎詩集Ⅰ:1973-1993》,台北:東林,1998。
陳黎《陳黎詩選:1974-2000》,台北:九歌,2001。
覃子豪《覃子豪集1、2、3》。台北: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8。
覃子豪著,劉正偉編《覃子豪集》。台南:台灣文學館,2008。
楊華《黑潮集》。台北:桂冠,2001。
瘂弦《深淵》。台北:眾人,1968。
瘂弦《瘂弦自選集》。台北:黎明,1978。
瘂弦《瘂弦詩集》。台北:洪範,1998。


二、 中文專書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1998。
王逢振主編《2002年度新譯西方文論選》。桂林:漓江,2001。
王夢鷗《藝術概論》。台北:帕米爾,1974。
王夢鷗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1981。
王威智編《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台北:書林,1999。
王弼注《四部集要子部.老子》。台北:新興,1961。
王久烈等譯註《語譯詳註文心雕龍》。台北:天龍,1983。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1998。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1984。new window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7。
白萩 《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1983。
白靈《一首詩的誕生》。台北:九歌,1991。
包亞明主編《現代性與空間生產》。上海:上海教育,2003。
羊子喬《神秘的觸鬢》。台北:台笠,1996。
朱光潛《詩論新編》。台北:洪範,1982。
朱光潛《詩論》。台北:正中,1993。
伍蠡甫、林驤華編著《現代.西方文論選》。台北:洪範,1982。
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後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從福柯到賽義德》。
杭州:浙江人民,2001。
向宏業、唐仲揚、成偉鈞主編《修辭通鑒》。北京:中國青年,1998。
老高放 《超現實主義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7。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台北:書林,199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2002。
呂興昌 《台灣詩人研究論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呂正惠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5。
余培林注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2001。
余匡复《論希萊希特的非亞里士多德美學思想》。台北:淡江大學,2002。
余光中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台北:巨人,1972。
余光中 《焚鶴人》。台北:純文學,1972。
余光中 《左手的繆思》。台北:時報,1980。
余光中 《掌上雨》。台北:時報,1980。
余光中 《分水嶺上》。台北:純文學,1981。
李震《宇宙論》。臺北:商務,1967。
李烈炎《時空學說史》。武漢:湖北人民,1988。
李瑞騰 《新詩學》。台北:駱駝,1997。
李瑞騰《披文入情》。台北:蘭亭,1984。
李瑞騰《詩心與國魂》。台北:漢光,1984。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1992。new window
李元貞《紅的發紫:台灣現代女性詩選》。台北:女書,2000。
李永熾《世紀末的思想與社會》。台北:萬象,1990。
李幼蒸編選《結構主義和符號學──電影理論譯文集》。北京:三聯,1987。
李幼蒸編《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台北:桂冠,1990。
李魁賢《詩的反抗》。台北:新地,1992。
李敏勇《戰後台灣文學反思》。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台北:風雲時代,1995。
李筱峯、劉峯松《臺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
李瑜青主編《尼采哲理美文集》。台北:臺灣先智,2002。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上海:學林,1991。
吳潛誠《詩人不撒謊.衡論詩的長短以及詩系》。台北:圓神,1988。new window
吳潛誠著《靠岸航行:關於文學與文化評論》。台北:立緒,1991。
吳潛誠著《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1999。
吳潛誠著《航向愛爾蘭:葉慈與塞爾特想像》。台北:立緒,1999。
吳潛誠著《感性定位》。三重:允晨,1994。
吳芸編著《西洋文學概論題庫經典》。台北:國家,1995。
吳芸編著《西洋文學概論滿分掃描》。台北:國家,2001。
何欣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1981。
沈奇《台灣詩人散論》。台北:爾雅,1996。
孟樊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台北:正中,1993。
孟樊《台灣文學輕批評》。台北:揚智,1994。
孟樊著《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1998。
孟樊著《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2003。new window
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1992。
季鐵男編《思考的建築》。台北:時報,1993。
林燿德《觀念對話》。台北:漢光,1989。
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1993。
林燿德、孟樊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時報,1994。
林水福、林燿德主編《蕾絲與鞭子的交歡:當代臺灣情色文學論》。台北:時報,1997。
周振甫譯注《語譯詳註文心雕龍》。台北:五南,1993。
倪梁康《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三聯,1999。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台北:長安,1983。new window
柯慶明編《中國文學批評年選》。台北:巨人,1976。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2000。new window
洛夫、張默、瘂弦等編《中國現代詩論選》。高雄:大業,1969。
洛夫《洛夫詩論選集》。台南:金川,1978。
紀弦《紀弦詩論》。台北:現代詩社,1954。
紀弦《新詩論集》。高雄:大業,1955。
紀弦《紀弦論現代詩》。台中:藍燈,1970。
洛夫《詩人之鏡》。高雄:大業,1969。
封德屏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1996。
夏鑄九《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明文,1992。new window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 1987-1992》。台北:明文,1993。new window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94。new window
洪子誠、劉登翰 《中國當代新詩史》。北京:人民文學,1994。
洪漢鼎《理解的真理:解讀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濟南:山東人民,2001。
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2003。new window
侯吉諒主編《洛夫石室之死亡及相關重要評論》。台北:漢光,1988。
唐文標《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1976。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學生,1978。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台北:聯經,1987。
袁珂《古神話選釋》。台北:長安,1982。
袁珂《神話論文集》。台北:漢京,1987。
袁坷《中國古代神話》。台北:商務,1993。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1995。
高東山編著《英詩的格律與賞析》。台北:商務,1991。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1998。
馬森《馬森戲劇集》。台北:爾雅,1985。
馬森《文化.社會.生活》。台北:圓神,1986。
郭宏安、章國鋒、王逢振著《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
商禽《從真摯出發》。台中:普天,1970。
陳啟佑(渡也)《渡也論新詩》。台北:黎明,1983。
陳啟佑(渡也)《新詩補給站》。台北:三民,1995。
陳坤宏《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臺北:明文,1991。
陳鼓應編《存在主義》。臺北:商務,1995。
陳慧樺、古添洪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1983。
陳慧樺、古添洪編著《比較文學的墾拓在台灣》。台北:東大,1985。
陳鵬翔、張靜二編《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台北:書林,1992。
陳鵬翔《主題學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2001。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1998。
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
陳大為《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1950-2004)》。台北:萬卷樓,2004。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1972。
陳黎《聲音鐘:陳黎散文1974-1991》,台北:元尊,1997。
陳黎《洄瀾憶往:花蓮開埠三百年紀念攝影特輯 》,花蓮: 花蓮文化中心,1992。
陳芳明《鏡子與影子》。台北:志文,1973。
陳芳明《詩與真實》。台北:洪範,1977。
陳千武《詩文學散論》。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1997。
陳榮吉編譯《英美散文菁華》。台北:寂天,2002。
陳明台《臺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1997。
陶保璽《臺灣新詩十家論》。台北:二魚,2003。
章啟群《伽達默爾傳》。石家莊:河北人民,1998。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1979。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台北:台灣商務,1995。
黃中明譯《西洋文學選譯》。台北:宇楨,1989。
黃維樑編《璀璨的五彩筆》。台北:九歌,1994。
黃維樑《中國文學縱橫論》。台北:東大,2005。
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2002。
焦雄屏《認識電影》。台北:時報,1989。
彭鏡禧主編《西洋文學大教室:精讀經典》。台北:九歌,1999。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
童道明主編《戲劇美學》。臺北:洪葉,1993。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3。
葉舒憲編《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1987。
葉維廉《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台北:時報,1970。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志文,1971。
葉維廉編《中國現代作家論》。臺北:聯經,1976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1988。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
葉樹源《建築與哲學觀》。台北:世峰,1983。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台北:藍燈,1993。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三聯,1996。
張錯編《千曲之島》。台北:爾雅,1987。
張漢良、蕭蕭編選《現代詩導讀》。台北:故鄉,1979new window
張漢良《現代詩論衡》。台北:幼獅,1981。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1986。
張默、張漢良主編《創世紀四十年總目》。台北:創世紀詩社,1994。
張默編《現代詩人書簡集》。台中:普天,1969。
張默編《心靈札記》。台中:藍燈,1971。
張默《台灣現代詩概觀》。台北:爾雅,1997。
張默《夢從樺樹上跌下來》。台北:爾雅,1998。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7。
趙毅衡編選《新批評文集》。天津:百花文藝,2001。
覃子豪《論現代詩》。台中:曾文,1982。
費勇《洛夫與中國現代詩》。台北:東大,1994。
鄥昆如《西洋哲學史》。台北:正中,1971。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1994。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論集》。台北:文史哲,1989。
楊松年《戰前新馬文學本地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1。
楊周翰、吳達元、趙夢蕤主編《歐洲文學史》。北京:人民,1998。
楊宗翰編《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台北:富春,2001。
褚瑞基《建築與「科技論文集」》。台北:田園,1999。
褚瑞基《讀建築.寫建築──建築文學.文學建築》。台北:田園,2000。
趙敏俐《兩漢詩歌研究》。台北:文津,1993。
瘂弦、張默編《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1961
瘂弦、張默編《七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1967
瘂弦等編《創世紀詩選》。台北:爾雅,1984
瘂弦、簡政珍編《創世紀四十年評論選》。台北:創世紀詩社,1994
瘂弦《中國新詩研究》。台北:洪範,1994。
楊牧、鄭樹森(編)《現代中國詩選》。台北:洪範,1989。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1979。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1989。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洪範,1987
楊牧《英詩漢譯集》。台北:洪範,2007。
葛賢寧等著《反共抗俄詩選》。台北:中華文物,1952
葛賢寧、上官予 《五十年來的中國詩歌》,台北:正中,1965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1986。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88。
潘麗珠《現代詩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7。
魯迅《野草》。台北:風雲時代,1993
黎活仁《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臺北:業強,2000。
劉毓秀、曾珍珍合譯《希臘悲劇》。台北:書林,1993。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1990。
劉熙載《藝概》。台北:金楓,1986。
鍾玲《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1989。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1995。new window
劉紀蕙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立緒,1999。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台北:立緒,2000。
劉小楓主編《現代性中的審美問題》。上海:學林,1994。
劉心皇《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1981。
劉登翰、徐學、朱雙一等著《台灣新文學概觀》。廈門:鷺江,1991。
劉登翰《台灣文學隔海觀》。臺北:風雲時代,1995。
劉登翰、朱雙一等著《彼岸的繆斯──台灣詩歌論》。南昌:百花洲文藝,1996。
劉正忠、陳大為主編《當代文學讀本:台灣現代文學教程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二魚,2002。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修訂本)》。天津:南開大學,2000年9月。
聯合文學出版社編輯《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台北:聯合文學,2004。
鄭樹森《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1984。
鄭明娳總編輯《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卷》。台北:正中,1993。
鄭明娳總編輯《當代台灣文學批評大系》。台北:正中,1993。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1995。
錢穆《論語新解》。台北:素書樓,2000。
龍彼德《洛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5。
龍彼德《一代詩魔洛夫》。台北:小報,1998。
龍彼德《瘂弦評傳》。台北:三民,2006。
龍應台總編輯《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臺北:北市文獻會,2002。
顏元叔《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1973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台北:萬象,1996。
顏忠賢《世界的盡頭:顏忠賢詩建築》。台北:田園,1999。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1989。new window
簡政珍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理論卷》。台北:正中,1993。
簡政珍編《新世代詩人精選集》。台北:書林,1998。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1999。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2004。
蕭蕭主編《詩魔的蛻變:洛夫詩作評論集》。台北:詩之華,1991。
蕭蕭主編《詩儒的創作:瘂弦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1994。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1987。new window
蕭蕭《現代創作演練》。台北:爾雅,1991。
嚴平《走向解釋學的真理:伽達默爾哲學述評》。北京:人民,1998。
嚴平《高達美》,台北:東大,1997。
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1978。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光復,1988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0。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2006。new window


三、翻譯專著

巴爾梅(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1992。
巴舍拉(Gas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
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台北:桂冠,1991。
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祥譯《S/Z》。上海:人民,2000。
巴特(Roland Barthes)著,汪耀進、武佩榮譯《一個解構主義的文本》。上海:人民,1997。
巴特(Roland Barthes)著,汪耀進、武佩榮譯《戀人絮語:一本解構主義的文本》。台北:桂冠,2002。
巴贊(André Bazin)著,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台北:遠流,1998。
卡西勒(Ernst Cassirer),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1997。
卡謬(Albert Camus)著,劉俊餘譯《反抗者》。台北:三民,1972。
卡繆(Albert Camus)著,莫渝譯《異鄉人》。台北:志文,1996。
卡夫卡(Franz Kafka)著,張伯權譯《卡夫卡的寓言與格言》。新竹:楓城,1975。
卡夫卡(Franz Kafka)著,金溟若譯《蛻變》。台北:志文,2005。
卡夫卡(Franz Kafka)著,紫石作坊編譯《蛻變:卡夫卡小說傑作選》。台北:麥田,2005。
卡夫卡(Franz Kafka)著,李文俊等譯《變形記:卡夫卡短篇小說集》。台北:商周,2005。
卡夫卡(Franz Kafka)著,葉廷芳編《卡夫卡短篇傑作選》。台北:志文,1996。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1998。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譯《當代學術入門文學理論》。瀋陽:遼寧教育,1998。
卡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等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台北:群學,2006。
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台北:萬象,1990。
布魯姆(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上)、(下)。台北:立緒,1998。
布魯姆(Hazard Adams)著,傅士珍譯《西方文學理論四講》。台北:洪範,2000。
布魯姆(Harold Bloom)著,余君偉等譯《盡得其妙 如何讀西方正典》。台北:時報,2002。
布雷克(William Blake)著,張熾恆譯《布雷克詩選》。台北:書林,2007。
布洛克(Alan Bullock)著,董樂山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台北:究竟,2000。
布魯克(Peter Brook)著,耿一偉譯《空的空間》。台北:中正,2008。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劉崎譯《悲劇的誕生》。台北,
志文,1998。
皮特(Richard Peet)著,王志弘等譯《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2005。
史蒂芬遜(Ralph Stephenson)等著,劉森堯譯《電影藝術面面觀》。台北:志文,1977。
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台北:立緒,2002。
艾略特(T.S. Eliot)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1969。
艾略特(T.S. Eliot)著,杜國清譯《詩的效用與批評效用》。台北:純文學,1974。
艾略特(T.S. Eliot)等著,趙毅衡編譯選《新批評文集》。天津:百花文藝,2001。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酈雅牛、張照進和童慶生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1992。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1990。
史古爾茲﹝原作休斯﹞(Robert Scholes)著,劉豫譯《文學結構主義》。台北:立緒,1992。
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6。
考夫曼(Walter Kaufmann)編著,陳鼓應、孟祥森、劉崎譯《存在主義哲學》,台北:臺灣商務,1984。
呂健忠、李奭學編譯《西洋文學概論》。台北:書林,1990。
佛羅斯特(Robert Frost)著,曹明倫譯《佛羅斯特永恆詩選》。台北:愛詩社,2004。
李維史特 (Claude Levi-Strauss) 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台北:聯經,1989。
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和熟食》。台北:時代文化,1998。
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台北:麥田,2001。
李俊清譯注《艾略特的荒原》。台北:書林,1992。
伯格(John Berger)著,陳志梧譯《看的方法: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台北:明文,1989。
沃林(Richard Wolin)著,張國清譯《文化批評的觀念::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北京:商務,2000。
杜蘭(Will James Durant)著,陳文林譯《西洋哲學故事》。台北:志文,1992。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吳文勇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的基本特徵》。台北:南方,1988。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李曉萍譯《理性,理論,啟蒙》。台北:結構群,1990。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科學時代的理性》。台北:結構群,1990。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張志偉譯《伽達默爾論黑格爾》。北京:北明日報,1992。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1993。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1994。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台北:時報,1995。
伽達默爾( Hans-Georg Gadamer )著,嚴平編選,鄧安慶等譯《伽達默爾集》。上海:遠東,1997。
伽達默爾( Hans-Georg Gadamer )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下)》。上海:譯文,2004。
叔本華(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著,陳曉南譯《叔本華論文集》。台
北:志文,1974。
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著,杜國清譯《惡之華》。台北:純文學,1985。
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著,莫渝譯《惡之華選析》(上)、(下)。
台北:桂冠,2001。
法朗士(Peter France)著,梁永安譯《隱士.透視孤獨》。台北:立緒,
2001。
帕斯(Octavio Paz)、聶魯達(Pablo Neruda)著,陳黎、張芬齡譯《拉丁美洲詩雙璧:《帕斯詩選》.聶魯達《疑問集》》。台北:書林,1991。
哈山(Ihab Hassan)著,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1993。
韋禮克(Rene Wellek)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台北:志文,1992。
韋禮克(Rene Wellek)著,張金言譯《批評的觀念》。杭州:中國美術學
院,1999。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張慶熊譯《歐洲科學危機和超越現象學》。台北:桂冠,1992。new window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台北:桂冠,1994。new window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呂祥譯,倪梁康校《胡塞爾選集》。上海:三聯,1997。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主編《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北
京:商務,1999。
胡塞爾(Edmund Husserl)等著,倪梁康主編《面對實事本身:現象學經new window
典文選》。北京:東方,2000。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張憲譯《笛卡兒的沈思: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2004。new window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台北:中華,1993。new window
韋勒克(Rene Wellek)、華倫(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譯《文學論》(Theory of Literature)。台北:志文,1976。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段義孚(Yi-Fu Tuan)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逃避過程即是創造文化的過程》。新店:立緒,2006。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鄧伯宸、梁永安譯《恐懼:人類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恐懼感》。新店:立緒,2008。
姚斯(H. R. Jauss)、霍拉勃(R.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1987。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班雅明文選》。香港:牛津,1998。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2。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台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1996。
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2005。
索雅(Edward W.Soja)著,王志弘等譯《第三空間》。台北:冠桂,2004。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 《存在與存有》。台北:唐山,1989。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台北,時報,1993。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林中路》。台北,時報,1994。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人,詩意的安居:海德格爾語要》。上海:遠東,1996。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1996。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路標》。台北,時報,1997。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著,愛瑪女士譯《老人與海》。台北:敦煌,1999。
海野一隆著,王妙發譯 《地圖的文化史》。香港:中華,2002。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著,許慧真譯《泰戈爾詩選集》。台北:崇文館,2007。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著,陳琳秀譯《漂鳥集》。台北:宇楨,1990。
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等著,劉毓秀、曾珍珍譯《希臘悲劇》。台北:書林,1997。
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著,楊熙齡譯《雪萊抒情詩選》。台北:桂冠,1993。
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2005。
梅列金斯基著,魏慶征譯《神話的詩學》。河北:商務,1990。
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著,薛絢譯《意像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僧》。台北:商務,2002。
喬埃斯(James Joyce)著,黎登鑫譯《一位年輕藝術家的畫像》。台北,世界,1970。
喬哀思(Joyce James)著,《都柏林人(英文版)》(Dubliners)Robert Scholes and A. Walton Litz(編)。台北:書林,1985。
喬哀思(James Joyce)等著,朱乃長評注《英美短篇小說賞析》。台北:書
林,2000。
喬埃斯(James Joyce)著,杜若洲譯《都柏林人》。台北,志文,2000。
2007。
渥德(Denis Wood)著,王志弘等譯《地圖權力學》。台北:時報,1996。
理查茲(I.A. Richards)著,楊自伍譯《文學批評原理》。南昌:百花洲文
藝,1993。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城譯《瘋癲與文明》。台北:時報,1994。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三聯,
1998。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杜小真編選《傅柯集》。上海:遠東,1999。
葉慈(W.B. Yeats)著,陳映真主編《諾貝爾文學獎全集.葉慈部分.評審頒獎辭》。台北:遠景,1982。
葉慈(W.B. Yeats)著,楊牧譯《葉慈詩選》。台北:洪範,1999。
葉慈(W. B. Yeats)著,楊牧譯《葉慈詩選》。台北:洪範,1999。
葉慈(W.B. Yeats)著,傅浩譯《葉慈詩選》。台北:書林,2000。
普多夫金(V.I. Pudovkin)著,劉森堯譯《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台北:書林,2006。
雷可夫(George Lakoff)和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2006。
道格拉斯.凱爾納(Douglas Kellner)、史斯蒂文.貝斯特(Steven Best)著,張志斌譯《后現代理論》。北京:中央編譯,1999。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張旭東編《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香港:牛津大學,1996。
瑪西(John Macy))著,臨湖、朱淵譯《文學的故事》。南京:江蘇人民,1998。
碧許(Elizabeth Bishop)著,曾珍珍譯《伊莉莎白.碧許詩選》。台北:遠足,2004。
榮格(Carl Gustar Jung)著,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台北:久
大,1990。
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著,汪堂家譯《論文字學》。上海:譯文,1999。
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著,楊恆達、劉忠城譯《立場》。台北:冠桂,1998。
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台北:尚林,1986。
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
謝勒(Max Scheler)著,陳仁華譯《情感現象學》。台北:遠流,2001。
韓德森(Bill Henderson)著,楊鳴、張明敏譯《高塔》。台北:時報,2001。
魏特罕(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空間》。台北:聯經,2006。
藤原資明著,徐明岳、俞宜國譯《埃柯──符號的時空》。石家庄:河北教育,2001。
吳潛誠主編,黃宗儀等譯《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1997。
陳黎、張芬齡合譯《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台北:書林,1989。
陳黎、張芬齡譯著《四方的聲音:閱讀現代.當代世界文學》,花蓮:花蓮文化中心,1993。
陳黎、張芬齡譯著《神聖的詠歎:但丁導讀 》,台北:書林,1994。
陳黎、張芬齡譯著《致羞怯的情人》,台北:九歌,2005。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1981。


四、英文原書

Adams, Hazard. e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1971. 324-36.
Aristotle Poetic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61.
Brooks, Cleanth. “Irony as a Principle of Structure,” Twentieth Century Criticism. Ed. William J. Handy and Max Westbrook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7. 59-70.
Caruth, Cathy. ed. & intro. Trauma: Explorations in Memo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1995. (Introduction)
Eisenstein, Sergei. "The Cinematographic Principle and The Ideogramnese," Film Form: Essays in Film Theory. Ed. & Trans. Jay Leyda.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49.
Eliot, T.S.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 The Sacred Wood: Ea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 London: Methuen, 1960.
---.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0. 23-42.
Fenollosa, Ernest. "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s as a Medium for Poetry," Prose Keys to Modern Poetry. Ed. Karl Shapiro. New York:Peter & Row, 1962. 136-55.
Fergusson, Francis Intro.&Trans. Butcher, S.H. Aristotle's Poetic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61.
Gross, David Lost Time: On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in Late Modern Culture. Massachusetts:U of Massachusetts P, 2000. 65-66.
Hassan, Ihab. “The Literature of Silence,” The Postmodern Turn. Ohio: Ohio State U P, 1987. 3-22.
Heaney, Seamus. “The Redress of Poetry,” The Redress of Poetry: Oxford Lecture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5. 1-16.
Hernadi, Paul. What is Criticism?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81. 28-32.
Jakobson, Roman and Morris, Halle. Fundamentals of Language. The Hague: Mount, 1956.
---. “ Two Aspects of Language: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uropean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Ed. Vernon W. Gras. New York :Dell Pub, 1973. 119-129.
Lyotard, Jean-Franc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Trans. Geoff Benningtion and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79.(Introduction, chapter 10, & chapter 14)
MacNeice, Lious. The Poetry of W. B. Yeats. New York: Methuen, 1941.
Perrine, Laurence. Sense and Soun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
Ricoeur, Paul. Husserl:an analysis of his phenomenology. Trans. Edward G. Ballard and Lester E. Embree. Evanston: Northwestern UP, 1967.
Showalter, Elaine. “Feminist Criticism in Wilderness,” New Feminist Criticism. Ed. Elaine Showalter. New York: Pantheon Book, 1985. 243-70.
Spivak, G.C.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Ed. Cary Nelson and Lawrence Grossberg. Urbana and Chicago: U of Illinois P, 1988. 271-313.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On the Expression of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 in Language,”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Vol3. Ed. Joseph H. Greenberg, Charles A. Ferguson, and Edith Moravcsik. Stanford: Standford UP, 1978.


五、論文

(一)期刊及會議論文

王志弘〈空間與社會:邁向社會優位的空間理論〉,《空間雜誌》第60期(1994.7),頁92-97。
王正良〈盤點時間,論瘂弦〈復活節〉〉,《臺灣詩學學刊》第7期(2006.5),頁7-29。
王柏山、蘇揚期〈「地方感」研究觀點的探討--從人本主義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到都市意象學派〉,《社會科教育研究》第10期(2005.12),頁109-136。
尤雅姿〈論魏晉士人時空意識之發生與體驗——援近代西方思想體系討論之〉,《文史學報》第27期(1997.6),頁51-167。new window
尤雅姿〈文學世界中的空間創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9),153-167new window
尤雅姿〈論魏晉士人時空意識之發生與體驗——援近代西方思想體系討論之〉,《文史學報》第27期(1997.6),頁51-102。new window
白萩〈台灣戰後的現代詩思潮〉,《笠》第170期,(1992.8),頁92-104。
台灣影文化協會〈序文:有形的身體與無形的空間,或其相反……〉,《彼得.布魯克與賈克.大地回顧展》電影小冊》電影小冊,2009.9.8~9.13於台中萬代福戲院。
向明〈五0年代現代詩的回顧與省思〉,《藍星詩刊》第15號(1988.4),頁83-100。
向陽〈五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靜宜人文學報》11期(1999.7),頁45-61。
成映鴻〈古代中國人的時間觀念〉,《臺中師專學報》第8期(1979.6),頁95-116。
牟煒民、楊姍、張侃〈空間情境類型中的空間關係〉,《心理科學》第3期,2000年。
朱岑樓〈時間和空間〉,《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8卷第2期(1989.12),頁17-28。
池永歆〈人本主義地理學對現象學的闡釋〉,《鵝湖》32:8(2007.2),頁51-61。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6期(1991.8)。new window
余光中〈連環妙計——略論中國古典詩的時空結構〉,《明道文藝》第32期(1978.12)。
吳潛誠〈九十年代台灣詩(人)的國際視野〉。1995年5月發表於「台灣
現代詩史研討會」;收於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
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何欣 〈六十年代的文學理論簡介〉,《文訊》第13期(1984.8),頁40-42。
何冠驥〈中英詩中的時間觀念〉,《中外文學》第10卷第7期(1991.12),頁70-96。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4),頁77-92。new window
邱貴芬<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發表於「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主辦,2002年11月22日~24日於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
邱貴芬<翻譯「台灣性」>,國科會研究成果,初稿2003年3月15日宣讀於「邊緣再思:文化、傷痛、再現」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研究中心主辦。
周伯乃〈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十年代文學的影響〉,《文訊》第13期(1984.8),頁28-39。
洛夫〈請為中國詩壇保持一份純淨〉,《創世紀》第37期(1974.7),頁114-122。
洛夫〈與顏元叔教授談現代文學〉,《幼獅文藝》第185期(1969.1)。
洛夫〈火鳥的詩讚──關於「石室之死亡」〉《文星》(1998.4),頁151-157。
洛夫〈語言的魔力〉,《國文天地》第7期(1985.12),頁33-37。
洛夫〈略論「民族性」「詩的語言」及「時代性」〉,《人與社會》第1卷第2 期(1973.6),頁53-54。
洛夫〈鏡中之象的背後──《洛夫詩歌全集》自序〉,《創世紀》第156期(2008.9)。頁23-28。
洛夫等著〈西洋文學與中國現代詩〉(座談),《中外文學》十卷一期(1981.6),頁104-147。new window
洛楓〈歷史想像與文化身分的建構--論西西的「飛氈」與董啟章的「地圖集」〉,《中外文學》第28卷第10期(2000.3),頁185-204。new window
紀弦〈談「現代化」與「反傳統」〉,《現代》創刊號(1967.10),頁74-75。
紀弦〈現代派運動廿週年之感言〉,《創世紀》第43期(1976.3),頁9-11。
紀弦〈最後的詩論〉,《現代詩》復刊第1期(1982.6),。
紀弦〈從一九三七年說起──紀弦回錄之一片段〉,《文訊》第7、8期(1984.2),頁76-85。
紀弦〈四十年前〉,《現代詩》復刊20期,1994。
李競〈space對應的漢語名詞〉,《科技術語研究》第1期,2001。
李癸雲〈不存在的戀人:以陳黎、楊澤、羅智成的詩為例〉,發表於「台灣現代詩研討會」,2000年8月19日於台北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new window
李豐楙〈中國純粹性詩學與現代詩學、詩作的關係〉,《台灣詩學季刊》3期。
李瑞騰 〈台灣現代新詩發展趨勢的考察〉,《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9),頁81-87。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可逆性、可斷性、轉述及其他〉,《華岡文科學報》第22期(1998.3),頁169-190。new window
扶疏〈解讀詩的空間圖像(上)〉,《文訊》第70期(1994.10),頁10-13。
扶疏〈解讀詩的空間圖像(下)〉,《文訊》第71期(1994.11),頁10-13。
阮美慧<「笠」與現代主義--笠詩社成立史的一個側面>《笠》第225期(2001.10),頁82-117。
孟寰雄〈時空泛論〉,《哲學與文化月刊》第4卷第1期(1977.6),頁34-38。new window
林淑貞 〈覃子豪在台之詩論及其實踐活動探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4期(1991.11),頁34-57。
林貞吟〈為城市塑像──論瘂弦詩<在中國街上>、<巴黎>、<芝加哥>之藝術技巧(上)〉,《中國語文》第542期(2002.8),頁66-72。
林貞吟〈為城市塑像──論瘂弦詩<在中國街上>、<巴黎>、<芝加哥>之藝術技巧(下)〉,《中國語文》第543期(2002.9),頁55-65。
周英雄<搖擺與否定:葉慈的文化民族主義初探>,《中外文學》第25卷第10期(19972.3),頁138-159。new window
松茂黃〈綜談佛教的時空理論〉,《慧炬》第236期(1984.3),頁4-10。
施添福〈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6期(1990.3),頁115-129。new window
奚密〈從現代到當代──從米羅的<吠月的犬>談起〉,《中外文學》第23卷,第3期(1994.8),頁6-13。new window
南其容〈文學的空間〉,《語文學刊》第2期,1995年。
胡衍南〈戰後台灣文學史上第一次橫的移植─新的文學史分期法之實驗〉,《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6期(1992.9),頁26-43。
楊澤主持,胡惠禎(整理)〈現代主義:本土與國際──現代詩運的回顧與前瞻〉(座談),《現代詩》復刊22期(1994.12),頁4-17。
苦苓〈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瘂弦訪談錄〉,《文訊》第10期(1984.4),頁125-131。
姜道群,〈地理學中的時間和起源問題〉,《思與言》第21卷第4期(1983.11),頁39-58。
唐小兵〈重構空間意識:後現代地理研究〉,《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10期(1992.4),頁76-82。new window
孫全文〈中國建築的中介空間〉,《成功大學學報》第20期(1985.7),頁279-292。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中外文學》第4卷7期。頁116-130。new window
莊萬壽〈古代文化的發展與空間知識的擴展〉,《國文學報》第9期(1980.6),頁123-135。new window
莫渝〈譯詩集錦:異鄉人〉,《幼獅文藝》315期(1980.3)。
區仲桃〈論蓉子永恆寧靜的「家」〉(上),《藍星詩刊》第6期(2000.6),頁23-43。
區仲桃〈論蓉子永恆寧靜的「家」〉(下),《藍星詩刊》第7期(2000.9),頁179-187。
區仲桃〈論羅門建構的永恒空間〉,《藍星詩刊》第4期(1999.12),頁187-210。
陳純真〈簡論蒙太奇〉,《幼獅文藝》第35卷第1期(1971.1),頁100-105。
陳旭光〈詩歌語言:意象符號與文本結構〉,《文藝理論》第4期,1992。
陳瑞崇〈時間、空間與記憶中的搜尋:一項安置本土政治學社群的討論提網〉,《東吳政治學報》第3期(1994.3),頁391-406。new window
陳芳明<永恆的鄉愁──楊牧文學的花蓮情結>,《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8。頁138-149。
陳文尚〈存在空間的結構〉,《地理彙刊》5期(1986.3),頁130-148。
陳千武〈台灣現代詩的演變〉,《笠》99期(1970.10),頁38-42。
陳千武〈台灣最初的新詩〉,《臺灣文藝》76期,(1982.)。
陳玉玲〈紀弦與《現代詩》詩刊之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4期(1991.11),頁3-33。new window
陳祖君〈「鐵屋」裡的吶喊到「石室之死亡」的宣告〉,《創世紀》111期(1997.6),頁102-116。
陳明台〈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戰前台灣新詩現代主義的考察〉,《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清華大學中語系,1994。
陳燮君〈關於開創空間學的思考〉,《晉陽學刊》(1986.4)。
陳清俊〈中國詩人的鄉愁與空間意識〉,《牛津人文集刊》第1期(1995.10),頁69-116。
陳大為〈馬華現代詩的街道書寫〉,《中華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6期(1999.12)。頁527-559。
陳大為〈在語字中安排宇宙──論洛夫《魔歌》〉,《創世紀》第119期(1999.6)。頁14-33。
許甄倚〈棲居的詩學——陳黎作品中的空間印象與人文關懷〉,發表於「第三屆花蓮文學」研討會(2005年12月19日,花蓮縣文化局)。
商禽著,紫鵑訪問〈玫瑰路上的詩人--詩人商禽訪談錄〉,《乾坤詩刊》第40期(2006.10),頁6-14。
張漢良〈中國現代詩的超現實主義風潮:一個影響研究的倣作〉,《中外文學》10卷1期(1981.6),頁148-165。 .new window
黃海鳴〈神聖空間及世界之神聖化(下)〉,《雄獅美術》第261期(1992.11),頁112-120。
黃海鳴〈神聖空間及世界之神聖化(上)〉,《雄獅美術》第256期(1992.2),頁88-99。
黃永武〈詩的時空設計〉,梅新等主編《詩學》第二輯。臺北:巨人,1976。
黃宣範〈從中文看國人的時空觀念——中國人思想方式探討之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第4期(1978.4),頁15-18。
黃素真<小說人物的「存在空間」──以海明威「老人與海」小說為例>,《重高學報》創刊號(1998.7),頁175-187。
黃梁<詩意空間和語意空間的本質差異--楊平詩集「我孤伶的站在世界邊緣」文本分析>,《創世紀》109期(1996.12),頁82-88。
張漢良〈論洛夫後期風格的演變〉,《中外文學》第二卷第五期(1973.10),頁62-91。new window
張默〈《瘂弦研究資料初編》補遺〉,《書評書目》34期(1976.2),頁89-95。
張默〈六十年代的新詩〉,《文訊》第13期(1984.8),頁82-118。
張世君〈古典小說敘事的時空意識〉,《暨南學報:哲科版》第21卷第1期(1999.1)。
張曉風〈中國詩中時間與空間並歭的現象——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古典文學》第11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張振東〈時間的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第16卷第2期(1989.2)。new window
張文亮〈空間觀念的重新認識:從康德的先驗幾何原則到碎形〉,《當代》第105期(1995.1)。頁26-38。
許祥麟〈宇宙空間幻化思維與中國戲曲幽冥空間的塑造〉,《戲曲藝術》第1期,1997年。
尉天驄〈論中國新詩的發展〉,《幼獅文藝》186號,1969。
商禽〈閱讀紀弦的詩〉,《現代詩》復刊20期(1993.7)。
焦桐<台灣當代文學中的花蓮意識>。《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8。頁125-137。
鄒廣文、常晉芳〈空間與人的文化世界〉,《中國文化研究》第28期(2000年夏之卷)。
鄒暉〈建築的時空場構想〉,《空間雜誌》第62期(1994.9),頁72-73。
葉維廉〈被迫承受文化的錯位〉,《創世紀詩雜誌》第100期(1994.9),頁8-22。
葉維廉〈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論魯迅兼談《野草》的語言藝術〉,《當代》68-69期(1991.12-1992.1),頁100-117及頁98-109。
葉維廉〈散文詩探索〉,《創世紀》87期(1992.1),頁102-109。
葉維廉〈語言的策略與歷史的關聯──五四到現代文前夕〉,《中外文學》10卷2期(1981.7),頁4-43。new window
萬胥亭(訪問)莊美華(整理)〈捕獲與逃脫的過程──訪商禽〉,《現代詩》復刊14期(1987.12)。
夏萬洲〈夜訪洛夫,煮茶論詩〉,《幼獅文藝》32卷第5期,1970.。
游喚〈時間與動作在詩中的作用〉,《臺灣詩學季刊》第9期(1994.12),頁136-139。new window
楊樹清〈武陽坑道的繆思──洛夫與《石室之死亡》〉,《金門文藝》第10期,(2006.1),頁118-121。
楊牧〈關於紀弦的現代詩與現代派〉。《現代文學》46期(1972.3),頁86-103。
楊牧〈新詩的傳統取向──沈故教授剛伯八八誕辰紀念會演講〉,《中外文學》12卷9期(1984.2),頁4-9。new window
瘂弦〈美國詩壇的新流向〉,《幼獅文藝》182期(1969.2)。
瘂弦〈詩人與語言〉,《中央月刊》3卷7期(1971.5)。
瘂弦〈踩出來的詩想〉,《現代詩》復刊11期(1987.12)。
瘂弦〈他的詩.他的人.他的時代--論商禽「夢或者黎明」 〉,《創世紀》119期(1989.6),頁22-33。
瘂弦〈我的詩路歷程──從西方到東方 〉,《創世紀》(1982.10),頁27-29。
瘂弦<瘂弦詩集序>,《瘂弦詩集》。台北:洪範,1988。頁1-6。
路況<永恆回歸的懷舊之旅--評陳黎詩集《親密書》>,《現代詩》第19期,(1993.2),頁19-22。
鄧景衡〈空間韻律的追尋:地方芭蕾的變奏與生活、工藝的轉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第12期(1999.5),頁65-105。
鄧景衡〈地方芭蕾的變奏與生活、工藝的轉型(上)〉,《空間》第110期(1998.10),頁62-72。
鄧景衡〈地方芭蕾的變奏與生活、工藝的轉型(中)〉,《空間》第111期(1998.11),頁113-122。
鄧景衡〈地方芭蕾的變奏與生活、工藝的轉型(下)〉,《空間》第112期(1998.12),頁115-126。
鄧景衡〈生活、工藝、地方性〉,《雄獅美術》第293期(1995.7),頁79-83。
趙奎英〈中國古代時間意識的空間化及其對藝術的影響〉,《文史哲》第4期,2000年。
趙天儀〈現代詩的反省〉,《臺灣文藝》第76期(1982.5),頁。
趙建雄〈中國傳統時空結構化之早期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17期(1994.6),頁169-183。new window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9),頁169-188。new window
潘朝陽〈「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1995.3),頁83-107。new window
潘朝陽〈莊子的空間論——「秋水」的詮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8期,(1992.3),頁161-193。new window
潘朝陽〈文化地理觀點中的海洋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創刊號(2005.12)。頁227-290。new window
潘朝陽〈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期,(1991.7),頁71-90。new window
潘朝陽〈地理學與人文關懷〉,《人文及社會學刊教學通訊》1:1(1990.6),頁81-88。new window
潘朝陽等著,蔣宜芳紀錄〈《空間、地域與文化》跨學科座談會「空間、地域與文化專輯」(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4期(2000.12),頁65-113。new window
潘桂成〈「環境」在人本主義地理學的意義〉,《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8期(1998.5)。頁37-51。new window
潘桂成〈人本主義地理學與形而上學之差異〉,《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23期,(1995.3),頁73-79。new window
廖咸浩〈逃離國族─五十年來的台灣現代詩〉,《聯合文學》132期(1995.10),頁138-147。
蔡秀枝〈克麗絲特娃對母子關係中「陰性」空間的看法〉,《中外文學》第21卷第9期(1993.2),頁35-46。new window
蔡文川〈情意、環境、故事--塑造人地關係的重要因素〉,《中國地理學刊》39期(2007.12),頁87-102。new window
蔣翔華〈張愛玲小說中的現代手法──試析空間〉,《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1994.5),頁149-155
蔣宜芳整理〈文學空間研究目錄初編「空間、地域與文化專輯」(下)〉,《中國文學研究通訊》第10卷第4期(1990.12),頁115-195
劉若愚著,陳淑敏譯〈中國詩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書目季刊》第21卷第3期(1987.12),頁13-35。
劉志宏<陳大為在<治洪前書>一詩中「神話形象」與「歷史敘事」的轉換與調整>,發表於佛光大學文學系主辦「多元的交響:世界華文文學作品評論」,2005年3月27日。
劉志宏<靈的腹語──從夏宇的〈降靈會Ⅲ〉到陳黎的〈腹語課〉>,《乾坤詩刊》第22期(2002夏季號),頁29-33。
劉志宏<到站了嗎?讀吳潛誠《航向愛爾蘭》>,《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11),頁222-224。
劉志宏<特技家族與馬戲班:零雨、夏宇的空間詩學探究>,發表於2008「華人女性詩學」學術研討會,2008年9月27日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至善樓B1國際會議廳。
劉岳兵〈詩魔的禪悟‧禪學的匯通:試論洛夫詩路歷程中超現實主義〉,《幼獅文藝》77卷2期(1993.2),頁48-55。
劉紀雯〈多重孤獨,多重空間:加勒比海--加拿大作家的多倫多空間想像〉《中外文學》25卷12期(1997.5),頁133-158。new window
蔡文川〈情意、環境、故事--塑造人地關係的重要因素〉《中國地理學會會刊》39期(2007.12),頁87-102。new window
黎惟東〈康德時空論之研究〉,《自由青年》第63卷第3期(1980.3),頁56-60。
鄭秀玲〈建築與美學──中國園林建築空間的動態初探〉,《中國文化月刊》第101期(1988.3),頁102-115。
謝桃坊〈中國白話小說的發展與市民文學的關係〉,《明清小說研究》(1988.3)。
謝世宗〈現實與悖論:一個臺灣現代主義的空間詩學〉,《臺灣詩學》第11期(2008.6),頁125-143。new window
謝嘉璋〈略論牛頓與萊布尼茲之時、空理論及兩派關於時、空理論的論爭〉,《鵝湖》第89卷第6期(1982.12),頁40-46。new window
顏忠賢〈疏離的空間書寫〉,《空間雜誌》第72期(1995.7),頁51-54。
顏忠賢〈九份的地點感與感覺結構--以電影「戀戀風塵」與「無言的山丘」為例〉,《中國華民建築師雜誌》19卷3期(1993.3),頁162-165。
簡政珍〈臺灣都市詩的空間意象與隱喻〉,《臺灣詩學季刊》第6期(2005.11),頁7-38。new window
簡政珍〈洛夫作品的意象世界〉,《中外文學》第16卷1期(1987.6),頁8-41。new window
魏子雲〈論小說的時空處理〉,《中華文藝》第12卷第5期(1977.1),頁9-22。
關永中〈朗尼根《洞察》釋義──第五章:空間與時間〉,《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19期(1990.10),頁408-415。
蕭蕭<超現實主義得穿透性美學--商禽論>,第十二屆現代詩學研討會,2001年。new window
蕭振邦〈懷黑德的事件論──時間與空間的關係論〉,《鵝湖》第10卷第7期,(1985.1),頁20-29。new window
蕭嫣嫣〈論法國女性主義的文化空間〉,《中外文學》第21卷第9期(1993.2),頁22-34。new window
蕭佐〈關於「空間」術語的看法〉,《科技術語研究》第1期,2001。
蘇丁〈空間信賴與空間恐懼——中西方藝術的空間意識比較〉,《學術月刊》第四期,1986。頁42-49。

(二)書籍單篇論文

王萬睿〈台化「現代」:本土詩學歸位的初步嘗試——以紀弦和陳黎〈吠月之犬〉比較為例〉,鄭南三總編輯《第九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南:台南市市立圖書館,2003。頁320-345。
古添洪〈論「藝詩」的詩學基礎及其中英傳統〉,劉紀蕙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立緒,1999。頁88-119。
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反諷──一種結構原則〉,趙毅衡編選《新批評》。天津:百花文藝,2001。
皮特(Richard Peet)著,王志弘譯〈存在主義、現象學與人文主義地理學〉,《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2005。頁53-104。
布狄爾(Pierre Bourdieu)著,王志弘譯〈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空間文化形式與社會理 論讀本》。台北:明文,1989。頁429-450new window
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空間政治學的反思〉,包明亞主編《現代性與空間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艾略特(T.S. Eliot)〈劇詩對答〉,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1968。頁53-71。new window
艾略特(T.S. Eliot)〈詩的音樂性〉,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1968。頁79-95。new window
艾略特(T.S. Eliot)〈詩的三種聲音〉,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1968。頁115-135。new window
李達三〈新月正話〉,陳慧樺、古添洪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1983。頁322-331。
李英豪〈變調的鳥──論商禽的詩〉,商禽《夢或黎明及其他.附錄》。台北:書林,1988。頁165-176。
吳潛誠<詩與土地>《感性定位》。三重:允晨,1994。頁56-59。
吳曉東<貯滿記憶的空間形式──「陽台」與張愛玲小說的意義生產>,樊善標等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2008。頁411-437。
李豐楙 〈民國六十年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見陳鵬翔、張靜二合編,39-64。
李瑞騰 〈六十年代台灣現代詩評略述〉,封德屏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1996。頁265-280。
哈維(David Harvey)著,王志弘譯〈時間之間:關於地理學想像的省思〉,《空間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89。頁63-66。new window
孫周興〈編者引論〉,《海德格爾選集》。上海:生活.讀書.新知,1996。頁5-25。
奚密〈「變調」與「全視」:商禽的世界〉,商禽著《商禽世紀詩選.引言》。台北:爾雅,2000。頁10-30。
容格(Carl Jung)〈論分析心理學與詩的關係〉,葉舒憲編《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1987。頁81-102。
容格(Carl Jung)〈〈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葉舒憲編《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1987。頁103-116。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我為什麼住在鄉下〉,《人,詩意的安居:海德格爾語要》。上海:遠東,1996。頁100。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築.居.思〉,《海德格爾選集》。上海:生活.讀書.新知,1996。頁1189-1204。
區仲桃<記憶的詩學>,樊善標等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2008。頁540-557。
陳慧樺(陳鵬翔)〈從神話的觀點看現代詩〉,陳慧樺、古添洪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1983。頁332-357。new window
陳慧樺(陳鵬翔)《再鴻門.序》陳大為著。台北:文史哲,1997。頁Ⅰ-ⅡⅩ。
陳貴林〈地方體驗與環境韻律〉,《建築現象學導論 第四篇第三章》,台北:桂冠,1992。
陳榮華〈《林中路》導讀〉,海德格著《林中路》。台北,時報,1994。頁v-xix。
陳榮華〈《走向語言之途》導讀〉,海德格著《走向語言之途》。台北,時報,1993。頁vii-xxii。
陳榮華〈《路標》導讀〉,海德格著《路標》。台北,時報,1997。頁v-xviii。
陳玉美〈夫妻家屋與聚落——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new window
黃應貴〈土地,家與聚落——東埔布農族人的空間現象〉,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new window
黃應貴〈導論——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頁1-33。new window
傅柯(Michel Foucault)〈地理學問題〉,王志弘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93。頁385-397。new window
劉志宏<指南>,林松編《2007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輯》。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7。頁21-24。
閻振瀛〈坎伯與「神話」的復活──一個「後啟蒙的趨勢」〉,《神話的智慧.序》。台北:立緒,1991。頁8-16。
樂蘅軍〈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陳慧樺、古添洪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1983。頁150-185。new window
黎活仁<樂園的追尋>《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臺北:業強出版社,2000。
鄭金川〈論身體與空間性〉,《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遠流,1993。頁34-36。new window
顏忠賢〈總導言:邁向電影空間的理論建構〉,《影像地誌學》。台北:萬象,1996。頁2-16。
簡政珍〈緒論:放逐詩學──台灣放逐文學初探〉,《放逐詩學:台灣放逐文學初探》。台北:聯合文學,2003。頁5-32。new window

(三)碩博士論文

丁茂庭《地景空間的現象學演繹:從海德格之存在意識生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new window
余欣娟《一九六O年代臺灣超現實詩:以洛夫、瘂弦、商禽為主》。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何佳燕《流動速度中空間意象的閱讀:由道路景觀與視覺記憶在動態下所建構的閱讀方式》。私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祚昌《現象學美學中的「境況身體」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邱俊達《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林于弘《解嚴後臺灣新詩現象析論:1987-20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
陳大為《羅門都市詩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
陳大為《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1980-199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陳貴林《地方體驗與環境韻律》。私立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陳義芝。《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析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彭巧華《洛夫詩中身體書寫之探討》。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0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0。
鄧景衡《臺灣北部農業土地利用區域結構之變遷》。私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1983。new window
廖健丞《輕文化與輕建築:現代都市心靈空間之探討》。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4。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劉志宏《島嶼敘事與邊緣書寫:陳黎新詩研究》。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劉福杰《空間的詩意》。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2。
潘朝陽《台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1993。new window
顏忠賢《日據時期大稻埕店屋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鍾佩林《住屋空間營造中的身體與生活空間互動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六、網路資料

宋澤萊<50年代中期軍中詩人詩的巨大變貌及其族群意義【1】>「台灣文學部落格」網址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463&classify_id=2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